CN111193334A - 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3334A
CN111193334A CN201811360851.1A CN201811360851A CN111193334A CN 111193334 A CN111193334 A CN 111193334A CN 201811360851 A CN201811360851 A CN 201811360851A CN 111193334 A CN111193334 A CN 111193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rotor
pole
terbium
magne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08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ch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chi Ele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chi Elec Co filed Critical Aichi Elec Co
Priority to CN2018113608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3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3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2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该永磁电机包含定子、插有永磁体的转子、上述转子的外周面和定子的内周面之间隔有空隙,所述转子为4极、6极、8极或10极构造,各极上配置含有钕、铁及铽成分的永磁体。该压缩机包括上述永磁电机。本发明既能提高使用含铽的钕磁石永磁电机的效率又能抑制铽的使用量。

Description

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广泛应用在冰箱和空调装置的压缩机、车辆、车载设备等。例如,永磁电机具有定子和转子,转子从与轴向正交的截面来看具有沿着周向交替配置的主磁极和辅助磁极,主磁极形成有永磁体插入孔,在永磁体插入孔中插有永磁体的永磁电机(被称为永磁体嵌入型电动机)。这样的永磁电机可以利用永磁体的磁扭矩和转子突极性产生的磁阻转矩。
永磁体使用了比铁氧体剩磁高的高性能稀土类磁石。稀土类磁石典型的是内含钕(Nd)和铁(Fe)的钕磁石。这样的钕磁石,其矫顽力会随周围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需要提高矫顽力。现在,从钕磁石的外表面,让镝(Dy)和铽(Tb)沿结晶和结晶的界面(结晶粒界)扩散的技术作为提高钕磁石矫顽力的技术被周知,如特开2008-263179号公报和特开2009-289994号公报所述。
另外,在特开2014-147151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含有镝(Dy)或者铽(Tb)的钕磁石永磁电机。
与含镝的钕磁石相比,含铽的钕磁石的剩磁和矫顽力等磁特性更良好。因此,业界越来越希望使用含铽的钕磁石。然而,铽比镝成本要高。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既能提高使用含铽的钕磁石永磁电机的效率又能抑制铽的使用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其包含定子和含永磁体的转子,转子外周与定子内周之间具有空隙(空气间隙)。
转子典型地从与轴向垂直角度来看具有沿着周向交替配置的主磁极和辅助磁极,主磁极形成有永磁体插入孔,在永磁体插入孔中插入有永磁体。永磁体插入孔的形状和数量,永磁体插入孔插入的永磁体的形状和数量都可以适当地选择。作为永磁体,使用含钕、铁和铽的钕磁石。钕磁石也可以含有钕、铁和铽以外的材料。
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为4极结构(主磁极的极数为4),铽的含量在0.5wt%-2wt%的范围内。
另一种永磁电机转子为6极结构(主磁极的极数为6),铽的含量在0.4wt%-2wt%的范围内。
又一种永磁电机转子为8极结构(主磁极的极数为8),铽的含量在0.3wt%-2wt%的范围内。
再一种永磁电机转子为10极结构(主磁极的极数为10),铽的含量在0.2wt%-2wt%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永磁电机,可以一边抑制铽的使用量,一边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不同形态中,钕磁石还可以含有镨(Pr)。
在钕的原料(矿石)中,除了构成钕磁石的钕和铁等金属以外,也包含了镨等其他的金属,通常,镨是从构成钕磁石的金属中分离出来的。在本方式中,因为使用了含钕、镨、铁和铽的钕磁石,不需要分离镨的工序,所以能够提供既降低成本又能保证特性的永磁电机。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其他不同的方式中,沿着主磁极的d轴的间隙被配置成小于沿着辅助磁极的q轴的间隙。
辅助磁极上,因为流动有从定子到转子或者从转子到定子的磁束,所以辅助磁极的磁束密度比主磁极的磁束密度高很多。因此,永磁体会因辅助磁极的流动磁束退磁。
进一步地,在本方式中,由于沿着辅助磁极的q轴的间隙被配置成大于沿着主磁极的d轴的间隙,所以可以减少辅助磁极的流动磁束的量,从而可以抑制因辅助磁极的流动磁束产生的永磁体的退磁。因此,和轴心到转子的外周面的距离相等、截面为圆形的转子相比,可以使用铽含量少的钕磁石。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其他不同的方式中,转子的外周面从与轴向正交的截面来看,由与主磁极的d轴交叉的第1部分和与辅助磁极的q轴交叉的第2部分构成,第2部分的沿着q轴的轴心开始的长度被配置成小于第1部分的沿着d轴的轴心开始的长度。
第1部分和第2部分形成曲线形状,优选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形状。
在本方式中,沿着主磁极d轴的间隙可以简单地配置成小于沿着辅助磁极的q轴的间隙。
一种压缩机,具有用于压缩移动热能的工作介质(一般称为“冷媒”)的压缩机构部和驱动压缩机构部的电机。并且,电机采用了上述任意一种永磁电机。
本发明与上述的各永磁电机具有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永磁电机及压缩机,可以一边抑制铽的使用量,一边提高电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的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表示含铽(Tb)的钕磁石中铽(Tb)含量和退磁开始电流以及转子的主磁极极数的相关关系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表示含铽(Tb)的钕磁石中铽(Tb)的含量和剩磁密度的相关关系图。
图中:
10、压缩机;
20、密封容器;21、吸入口;22、吐出口;
30、压缩机构部;31、汽缸;32、偏心转子;33、压缩室;34、35轴承部;36、油底壳;
40、储液罐;41、吸入管;
100、200、300、400、500、600、700、永磁电机;
110、210、310、410、510、610、710、定子;
111、211、311、411、511、611、711、轭部;
112、212、312、412、512、612、712、齿部;
113、213、313、413、513、613、713、齿部基部;
114、214、314、414、514、614、714、齿部尖端部;
114a、214a、314a、414a、514a、614a、714a、齿部尖端面;
115、215、315、415、515、615、715、槽;
116、定子绕组;
120、220、320、420、520、620、720、转子;
120a、220a、320a、420a、520a、620a、720a、外周面;
121、221、321、421、521a、521b、621、721、永磁体插入孔;
122、222、322、422、522a、522b、622a、622b、622c、722、永磁体;
130、230、330、430、530、630、730、转轴;
621a、621b、621c、插入部;
720A~720D、第1部分;
720AB~720DA、第2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说明书中,“轴心”是指转子被配置成对着定子可旋转的状态下,转子(转轴)的旋转中心。“轴向”是指转子被配置成对着定子可旋转的状态下,通过轴心的旋转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周向”是指转子被配置成对着定子可旋转的状态下,从轴向正交的方向来看,以轴心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径向”是指转子被配置成对着定子可旋转的状态下,从轴向正交的方向来看,通过轴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压缩机,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I-II剖面图。其中图2也是本实施例中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由在密封容器内配置有旋转型压缩机构部的旋转型压缩机构成。
压缩机10由密封容器20、密封容器20内收容的压缩机构部30及永磁电机100、储液罐40等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永磁电机100,沿着垂直方向配置在压缩机构部30的上方。
在密闭容器20中,在永磁电机100的下方设有吸入口22,在永磁电机100的上方设置了吐出口21。另外,在密封容器20的底部(压缩机构部30的下方),设置有储存供给转轴130的轴承部34和35以及压缩机构部30的摺动部等的润滑油的油底壳36。
密封容器20对应于本发明的“容器”。
压缩机构部30压缩移动热能的工作介质(一般称为“冷媒”)。工作介质多使用臭氧层破坏系数(OPS)为零的HFC(Hydrofluorocarbon)冷媒,例如HFC-R410a。另外,近年来开始使用地球温暖化系数(GWP)比HFC-R410a小的(约1/3)HFC-R32。
压缩机构部30由汽缸31、绕转轴130旋转的偏心转子32、压缩室33构成。转轴130靠轴承部34和35支持而旋转。通过转轴130的旋转,带动压缩机构部30的偏心转子32转动,并带动从吸入口22吸入的工作介质在压缩室33内被压缩。
另外,通过转轴130的旋转,在油底壳36中储存的润滑油被供应到轴承部34和35以及压缩机构部30的摺动部等。润滑油润滑了轴承部34和35以及摺动部等后又返回到油底壳36。
永磁电机100由定子110和对着定子110旋转的转子120构成。
定子110是由多枚片状的电磁钢板层叠形成的定子铁心构成。定子110(定子铁心),如图2所示,从轴向正交的截面来看,具有沿着周向延伸的轭部111和,从轭部111沿着径向延伸到轴心P侧的齿部112。齿部112由沿着径向延伸的齿部基部113和,与齿部基部113的轴心P侧连接,沿着周向延伸的齿部尖端部114构成。在齿部尖端部114的轴心P侧,形成了齿部尖端面114a。齿部尖端面114a与定子110的内周面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齿部尖端面114a形成为以轴心为中心的圆弧形状。
周向相邻的齿部112之间形成槽115,在槽115内卷绕有定子绕组11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永磁电机100中,设置了6个齿部112(槽115),定子绕组116通过集中卷方式被卷绕在齿部112上。
定子110,通过压入或热套等方式被嵌入紧锁在密封容器20的内侧。密封容器20的内周形状和定子铁心110的外周形状形成为包含了圆形的适当形状。
转子120是由多枚片状的电磁钢板层叠形成的转子铁心构成。转子铁心的轴向两端上设置有端板123和平衡块124。并且,通过插入在铆钉插入孔中的铆钉125,将转子铁心、端板123和平衡块124一体化。转子120(转子铁心)在转轴插入孔中插入转轴130,在定子110的内周侧可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120(转子铁心)的外周面120a具有以轴心P为中心的圆形形状。并且,在定子110的内周面(齿部尖端面114a)和转子120的外周面120a之间保有空隙(空气间隙)G。
转子120(转子铁心)从轴向正交的截面来看,周向上主磁极和辅助磁极交替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120的主磁极的数量被设定为4。也就是说,有4极结构(4P)的转子120。
各主磁极形成永磁体插入孔121,在永磁体插入孔121中插入永磁体122。在本实施方式中,永磁体插入孔121形成为直线状,在与主磁极的d轴正交(包括“略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永磁体插入孔121中,插入了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为长方形形状的永磁体122。另外,优选地,在永磁体插入孔121内设置用来规定永磁体122位置的定位部。例如,在永磁体插入孔121的内周壁和外周壁的至少一处,设置往内侧突出的定位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永磁体122,使用了含钕(Nd)、铁(Fe)和铽(Tb)的钕磁石。作为含钕、铁和铽的钕磁石,例如,可以使用专利文献特开2008-263179号公报、特开2009-289994号公报和特开2014-147151号公报所公开的钕磁石。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0如下进行动作。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永磁电机100中,设置有连接压缩机构部30侧和吐出口21侧的通道。例如,定子110的外周面和密封容器2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了定子110、转子120的轴向的通道,另外,转子120的外周面120a和定子110的内周面(齿部尖端面114a)之间的空隙作为通道用。
通过向定子绕组116的电流供给,从定子绕组116发生磁场,转子120(转轴130)旋转的话,从储液罐40通过吸入管41和吸入口22吸入的工作介质,在压缩机构部30中被压缩。
压缩机构部30被压缩了的工作介质,通过永磁电机100的通道从永磁电机100的下方(压缩机构部30侧)向上(压缩机构部30相反侧)流,从吐出口21吐出。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的永磁电机100,使用了4极结构的转子120,但是将转子的主磁极的数量(极数)设定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永磁电机100的主磁极的数量不同的值的实施例二的永磁电机200,参照图3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压缩机10的构成与图1的实施方式相同,所以只说明永磁电机的构成。
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永磁电机200,具有定子210和转子2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210设置了9个齿部212(槽215),定子绕组通过集中卷方式被卷绕在齿部212上。
另外,转子220的主磁极的数量被设定为6。也就是说,有6极结构(6P)的转子220。各主磁极的永磁体插入孔221形成为直线状,在与主磁极的d轴正交(包括“略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在永磁体插入孔221中,插入了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为长方形形状的永磁体222。
实施例三
转子的主磁极的数量(极数)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转子的主磁极的数量(极数)不同值的实施例三的永磁电机300,参照图4进行说明。
图4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永磁电机300,具有定子310和转子3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310设置了12个齿部312(槽315),定子绕组通过集中卷方式被卷绕在齿部312上。
另外,转子320的主磁极的数量被设定为8。也就是说,有8极结构(8P)的转子320。各主磁极的永磁体插入孔321形成为直线状,在与主磁极的d轴正交(包括“略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在永磁体插入孔321中,插入了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为长方形形状的永磁体322。
实施例四
转子的主磁极的数量(极数)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转子的主磁极的数量(极数)不同值的实施例四的永磁电机400,参照图5说明。
图5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的永磁电机400,具有定子410和转子4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410被设置为15个齿部412(槽415),定子绕组通过集中卷方式被卷绕在齿部412上。
另外,转子420的主磁极的数量被设定为10。也就是说,有10极结构(10P)的转子420。各主磁极的永磁体插入孔421形成为直线状,在与主磁极的d轴正交(包括“略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在永磁体插入孔421中,插入了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为长方形形状的永磁体422。
接着,图9所示的是,永磁电机转子的主磁极极数为4(4极:4P)、6(6极:6P)、8(8极:8P)、10(10极:10P)的情况下,在钕磁石中的铽(Tb)的含量和退磁开始电流的关系。在图9中,横轴表示了铽(Tb)的含量(重量%:wt%),纵轴表示退磁开始电流(A)。另外,实线表示转子的主磁极的极数为4(4P)的情况下的曲线,破线表示转子的主磁极的极数为6(6P)的情况下的曲线,1点锁线表示转子的主磁极的极数为8(8P)的情况下的曲线,2点锁线表示转子的主磁极的极数为10(10P)的情况下的曲线。
退磁开始电流是表示永磁体的退磁开始时的电流,退磁开始电流越小越容易退磁。
从图9可以发现,铽(Tb)含量较多的区域中,即使含有量有所增减退磁开始电流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在铽(Tb)含量少的区域中,随着含量减少退磁开始电流会变小。
另外,可以发现,随着铽含量减少而退磁开始电流减小的区域会因转子的主磁极极数不同而变化。也就是说,在主磁极的极数为4(4P)的情况下在含量小于0.5wt%的区域中,主磁极的极数为6(6P)的情况下在含量小于0.4wt%的区域中,主磁极的极数在8(8P)的情况下在含量小于0.3%的区域中,主磁极的极数在10(10P)的情况下在含量小于0.2%的区域中,会发生随着铽含量减少退磁开始电流减小的现象。
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为了防止退磁,即为了防止退磁开始电流变小,在转子的主磁极的极数为4(4P)的情况下,优选铽(Tb)含量为0.5wt%以上的钕磁石。在转子的主磁极的极数为6(6P)的情况下,优选铽(Tb)含量为0.4wt%以上的钕磁石。在转子的主磁极的极数为8(8P)的情况下,优选铽(Tb)含量为0.3wt%以上的钕磁石。在转子的主磁极的极数为10(10P)的情况下,优选铽(Tb)含量为0.2wt%以上的钕磁石。
图10表示钕磁石中铽(Tb)含量和剩磁密度的关系。在图10中,横轴表示铽(Tb)含量(重量%:wt%),纵轴表示剩磁密度(T)。
从图10可以发现,随着铽(Tb)的含量增加,剩磁密度下降。特别是在Tb含量大于2.0wt%的区域中,相对铽含量增加剩磁密度下降的比例很小。
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使用铽(Tb)含量为2.0wt%以下的钕磁石,可以达到既抑制铽使用量又能提高剩磁密度的效果。
如上所述,图9和图10所示的曲线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永磁电机转子的永磁体中,使用含钕(Nd)、铁(Fe)和铽(Tb)的钕磁石的情况下,铽(Tb)的含量优选设定为如下范围,转子为4极结构情况下设定为0.5wt%-2wt%的范围内,转子为6极结构情况下设定为0.4wt%-2wt%的范围内,转子为8极结构情况下设定为0.3wt%-2wt%的范围内,转子为10极结构情况下设定为0.2%-2wt%的范围内。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永磁电机100~400中,转子的主磁极形成一个直线状永磁体插入孔的同时,在永磁体插入孔插入了一个永磁体,不过,主磁极的永磁体插入孔的数量和形状以及永磁体插入孔里插进的永磁体的数量和形状不限于此。
实施例五
图6所示的实施例五的永磁电机500,具有定子510和转子5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510设置了9个齿部515(槽515),定子绕组通过集中卷方式被卷绕在齿部512上。
另外,转子520的主磁极的数量被设定为6。也就是说,有6极结构(6P)的转子520。
此外,在各主磁极中,形成了第1永磁体插入孔521a和第2永磁体插入孔521b。第1永磁体插入孔521a和第2永磁体插入孔521b,在主磁极的周方向中央(与d轴相交地方)形成中央桥部,并被配置成在轴心P侧突出(在外周侧凹陷)的V字状。另外,在第1永磁体插入孔521a和第2永磁体插入孔521b中,插入了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为长方形形状的第1永磁体322a和第2永磁体322b。
实施例六
图7所示的实施例六的永磁电机600,具有定子610和转子6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610设置了24个齿部612(槽615),定子绕组通过分布卷方式被卷绕在齿部612上。
另外,转子620的主磁极的数量被设定为4。也就是说,有4极结构(4P)的转子620。
另外,在各主磁极中,形成了由第1插入部621a、第2插入部621b和第3插入部621c构成的永磁体插入孔621,并被配置成在轴心P侧突出(在外周侧凹陷)的梯形状。也就是说,第2插入部621b形成为直线状,在主磁极的周向中央(与d轴相交的地方)与d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第1插入部621a和第3插入部621c连接在第2插入部621b的两端,沿着相邻的辅助磁极q轴(轴心P和辅助磁极的外周面的周向中心的连接线)方向延伸。另外,第1插入部621a~第3插入部621c中,插入了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为长方形形状的第1永磁体622a~第3永磁体622c。
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对定子的内周面(齿部尖端面)和转子的外周面形成以轴心P为中心的圆形形状或圆弧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定子的内周面和转子的外周面的形状不限于此。
实施例七
图8表示了转子外周面形状有差异的,其中图8所示的实施例七的永磁电机700,具有定子710和转子720。
转子720的外周面720a从与轴向正交的断面来看,由与主磁极A、B、C、D对应的第1部分720A、720B、720C、720D,与辅助磁极AB、BC、CD、DA对应的第2部分720AB、720BC、720CD、720DA交替配置而构成。
第1部分720A~720D与主磁极A~D的d轴相交,形成在转子720的外周侧突出的第1曲线形状。另外,第2部分720AB~720DA与辅助磁极AB~DA的q轴相交,形成在转子720的外周侧突出的第2曲线形状。第1曲线形状是将d轴上的轴心P作为曲率中心的半径Rd的圆弧形状。另外,第2曲线形状是以q轴上的、从轴心P朝第2部分远离的点S作为曲率中心的半径Rq的圆弧形状。第1部分720A~720D和第2部分720AB~720DA在连接点720a1、720a2~720d1、720d2中连接。第1部分720A~720D的开角,通常在考虑效率等基础上被适当地设定。
另外,第2部分720AB~720DA的半径Rq,被设定为大于第1部分720A~720D的半径Rd(Rq>Rd)。由此,沿着辅助磁极AB~DA的q轴的,转子720的外周面720a(第2部分720AB~720DA)和定子710的内周面(齿部尖端面714a)之间的空隙G2,被设定为大于沿着主磁极A~D的d轴的,转子720的外周面720a(第1部分720A~720D)和定子710的内周面(齿部尖端面714a)之间的空隙G1(G2>G1)。
在主磁极之间的辅助磁极上,流动着从定子到转子或者从转子到定子的磁束。转子的外周面为距轴心距离相等的圆形形状的情况下,流动在辅助磁极的磁束密度变得非常高,永磁体容易发生退磁。
在本方式中,在转子720的外周面,沿着q轴的空隙G2被配置为大于沿着d轴的空隙G1。由此,和转子的外周面形成为等圆形状的情况相比,在辅助磁极中流动的磁束变少,磁束密度变低。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构成的永磁电机,和转子的外周面形成为等圆形状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用铽含量少的钕磁石。换言之,在使用相同铽含量的钕磁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薄的钕磁石。
例如,在使用上述的含钕(Nd)、铁(Fe)和铽(Tb)的钕磁石时,设定铽(Tb)在如下范围,可以一边防止退磁,一边提高剩磁密度:转子为4极构造情况下,铽(Tb)含量在0.45wt%-2wt%范围内,转子为6极结构情况下在0.36wt%-2wt%范围内,转子为8极结构情况下在0.27wt%-2wt%范围内,转子为10极结构情况下在0.18wt%-2wt%范围内。
在钕的原料(矿石)中,除了构成钕磁石的钕(Nd)、铁(Fe)等金属以外,也包含了镨(Pr)等其他的金属。以前,从钕的原料中,从包含镨等其他金属中分离出构成钕磁石的钕或铁等金属。
另一方面,近年来发现,即使在钕磁石中包含了镨,如果钕成分比率差不多的话,钕磁石的磁特性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因此,实施例一~实施例七的永磁电机既可以使用含钕(Nd)、铁(Fe)和铽(Tb)的钕磁石,也可以使用含钕(Nd)、镨(Pr)、铁(Fe)和铽(Tb)的钕磁石。
如果使用含钕(Nd)、镨(Pr)、铁(Fe)和铽(Tb)的钕磁石的话,因为不需要从钕原料中分离镨,可以节约制造钕磁石的成本,从而可以节约制造含有钕磁石的永磁电机的成本。
本发明不限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可以进行各种变更、追加、删除。
转子的主磁极形成的永磁体插入孔的形状和数量,可以适当设定。
转子的主磁极的永磁体插入孔中插入的永磁体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永磁体插入孔的形状等适当设定。
永磁电机的定子的齿部数量(槽数)可以适当设定。
定子绕组卷绕入齿部的方式,可以使用集中卷方式和分布卷方式等方式。另外,在使用集中卷方式的情况下,定子的齿部(槽)可以设置为转子的主磁极数的1.5倍,使用分布卷方式的情况下,定子的齿部(槽)优选设置为转子的主磁极数P的6倍。
在实施方式中,与d轴相交的第1部分和q轴相交的第2部分构成了转子的外周面,而第1部分和第2部分形成为半径不同的圆弧形状,此外第1部分和第2部分也可以形成为圆弧形状以外的形状。另外,与使用从轴心到转子的外周面的距离相等,圆形形状的转子的情况相比,作为减少辅助磁极的流动磁束的方法,可以将沿着q轴的空隙设置为大于沿着d轴的空隙。不限于由第1部分和第2部分形成转子的外周面此方法。
本发明的压缩机,不限于由旋转型的压缩机构部构成的旋转式压缩机,也适用于由涡旋型压缩机构部构成的涡旋型压缩机等各种压缩机。
本发明的永磁电机可以作为压缩机以外的各种装置的驱动电机使用。
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构成,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适当组合使用。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永磁电机,包含定子、插有永磁体的转子、所述转子的外周面和定子的内周面之间隔有空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4极构造,各极上配置含有钕、铁及铽成分的永磁体,且所述铽的含量在0.5wt%-2wt%之间。
2.一种永磁电机,包含定子、插有永磁体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6极构造,各极上配置含有钕、铁及铽成分的永磁体;且所述铽的含量在0.4wt%-2wt%之间。
3.一种永磁电机,包含定子、插有永磁体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8极构造,各极上配置含有钕、铁及铽成分的永磁体;且所述铽的含量在0.3wt%-2wt%之间。
4.一种永磁电机,包含定子、插有永磁体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10极构造,各极上配置含有钕、铁及铽成分的永磁体;所述铽的含量在0.2wt%-2wt%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采用钕磁石,所述钕磁石含有钕、镨、铁及铽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沿主磁极的d轴的间隙被配置为小于沿辅助磁极的q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沿主磁极的d轴的间隙被配置为小于沿辅助磁极的q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从与轴向正交的截面来看所述转子的外周面由与所述主磁极的d轴交叉的第1部分和与所述辅助磁极的q轴交叉的第2部分构成,所述第2部分的沿q轴的轴心开始的长度,被配置成小于所述第1部分的沿d轴的轴心开始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从与轴向正交的截面来看所述转子的外周面由与所述主磁极的d轴交叉的第1部分和与所述辅助磁极的q轴交叉的第2部分构成,所述第2部分的沿q轴的轴心开始的长度,被配置成小于所述第1部分的沿d轴的轴心开始的长度。
10.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部分和用于驱动压缩机构部分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采用了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永磁电机。
CN201811360851.1A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Pending CN111193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0851.1A CN111193334A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0851.1A CN111193334A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334A true CN111193334A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0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0851.1A Pending CN111193334A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333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6171A (zh) * 2005-12-01 2007-06-06 爱知Elec株式会社 永磁式旋转机械
CN1976170A (zh) * 2005-12-01 2007-06-06 爱知Elec株式会社 永磁式旋转机械
CN101042955A (zh) * 2005-12-21 2007-09-26 通用电气公司 混合的稀土基高矫顽磁力永久性磁铁
CN101110528A (zh) * 2006-07-20 2008-01-23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永磁式旋转电机以及采用它的压缩机
CN105655076A (zh) * 2016-04-06 2016-06-08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驱动电机用多主相高矫顽力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195490A (ja) * 2015-03-31 2016-11-17 アイチエレック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CN108475971A (zh) * 2016-01-27 2018-08-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磁化方法、转子、电动机以及涡旋压缩机
CN108475972A (zh) * 2016-01-27 2018-08-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转子、磁化方法、电动机以及涡旋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6171A (zh) * 2005-12-01 2007-06-06 爱知Elec株式会社 永磁式旋转机械
CN1976170A (zh) * 2005-12-01 2007-06-06 爱知Elec株式会社 永磁式旋转机械
CN101042955A (zh) * 2005-12-21 2007-09-26 通用电气公司 混合的稀土基高矫顽磁力永久性磁铁
CN101110528A (zh) * 2006-07-20 2008-01-23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永磁式旋转电机以及采用它的压缩机
JP2016195490A (ja) * 2015-03-31 2016-11-17 アイチエレック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CN108475971A (zh) * 2016-01-27 2018-08-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磁化方法、转子、电动机以及涡旋压缩机
CN108475972A (zh) * 2016-01-27 2018-08-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转子、磁化方法、电动机以及涡旋压缩机
CN105655076A (zh) * 2016-04-06 2016-06-08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驱动电机用多主相高矫顽力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7877B2 (en) Rotor, motor,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0326190B (zh)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送风机
CN108352737B (zh) 电动机、转子、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EP3079231A1 (en) Permanent magnet-embedded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US20100001607A1 (en) Permanent magnet rotating machine
JP6080967B2 (ja) 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KR102010200B1 (ko) 전동기, 로터, 압축기 및 냉동 공조 장치
JP5971669B2 (ja) 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及び圧縮機
US10797540B2 (en) Stator,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er
US10116176B2 (en) Permanent magnet embedded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er
WO2014097472A1 (ja) 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CN105191068B (zh) 永久磁铁埋入型电动机以及压缩机
US9853510B2 (en) Permanent magnet-embedded electrical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20220286004A1 (en) Rotor, motor,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er
JP6133350B2 (ja) 永久磁石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US20220263362A1 (en)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1193334A (zh) 一种永磁电机及压缩机
US20230208223A1 (en)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20230091530A1 (en) Rotor, motor,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er
US20230116012A1 (en) Rotor, motor,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otor
WO2020174647A1 (ja) 電動機、圧縮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US20170070112A1 (e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JP2017123782A (ja) 永久磁石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JP2017123782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9

Address after: No.1 Aichi Town, chunrijing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AICHI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Onchi Cho 2

Applicant before: Aichi Elec Co.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