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2544A -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2544A
CN111192544A CN201811352936.5A CN201811352936A CN111192544A CN 111192544 A CN111192544 A CN 111192544A CN 201811352936 A CN201811352936 A CN 201811352936A CN 111192544 A CN111192544 A CN 111192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resolution
projection
original
screen re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529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2544B (zh
Inventor
林经纬
林叶辉
田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529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2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2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2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2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2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所述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在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采集屏幕数据并传递至所述投屏设备进行投屏。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屏幕利用率。

Description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在许多场景下,比如教学或者会议等,需要将相关内容通过尺寸较大的显示屏进行展示,使得参与者均能够便捷地观看到意图观看的内容。
在传统的投屏技术中,在投屏发起端的屏幕和投屏接收端的屏幕比例不一致时,投屏发起端的屏幕画面只能局部投放在投屏接收端的屏幕中间位置处,投屏设备的屏幕周边出现空白,导致投屏设备的屏幕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投屏设备的屏幕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
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所述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
在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
采集屏幕数据并传递至所述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一种投屏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
筛选模块,用于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所述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在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调整模块,用于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
投屏模块,用于采集屏幕数据并传递至所述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在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后,自动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该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进而在候选屏幕分辨率中,进一步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再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这样,本地调整后的屏幕画面尺寸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匹配,传递的采集屏幕数据在投屏显示时即可铺满投屏比例下的显示区域,提高了投屏设备的屏幕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屏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原始屏幕分辨率下投屏终端的界面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不调整投屏终端的屏幕分辨率直接投屏的投屏画面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屏幕分辨率下投屏终端的界面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投屏终端的屏幕分辨率后投屏的投屏画面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普通屏幕模式与视网膜屏幕模式的像素分布对比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投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屏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参照图1,该投屏控制方法应用于投屏控制系统。该投屏控制系统包括投屏终端110、服务器120、投屏设备130和显示器140。其中,投屏终端110是投屏的发起端设备,投屏设备130是投屏的接收端设备。投屏终端110与投屏设备130分别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20连接,显示器140与投屏设备130连接。投屏终端110具体可以是台式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具体可以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中的至少一种。服务器120具体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独立的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投屏设备130具体可以是投屏盒子、投影仪或者电视机等电子设备。可以理解,图1中所示的硬件设备,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应用环境相关的部分硬件设备,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的环境的限定,具体的硬件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硬件设备,比如,当投屏设备130是投屏盒子时,该应用环境可包括显示器140,当投屏设备130是投影仪时,该应用环境可以不包括显示器140。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投屏控制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投屏终端110来举例说明。参照图2,该投屏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02,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
其中,屏幕分辨率是计算机设备的屏幕在显示时的分辨率。屏幕分辨率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屏幕上显示的像素的数量。例如,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表示屏幕中水平方向显示1920个像素,垂直方向上显示1080个像素。
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是执行该投屏控制方法的投屏终端当前的屏幕分辨率。可以理解,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可以是投屏终端在正常使用时显示的分辨率,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也是投屏终端操作系统推荐使用的屏幕分辨率。
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是投屏显示区域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投屏显示区域是投屏设备将接收到的屏幕数据进行显示的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投屏设备内置或者外部连接显示装置时,投屏设备的投屏显示区域为显示装置的屏幕区域,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为显示装置的屏幕比例。比如,投屏设备为投屏盒子,外部连接显示器进行投屏显示;此时,投屏盒子的投屏显示区域即为外部连接的显示器的完整屏幕区域,投屏盒子的投屏比例即为外部连接的显示器的屏幕比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投屏设备为投影设备时,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为投影区域的比例。比如,投屏设备为投影仪,将接收到的屏幕数据进行投影显示,则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即为投影区域的比例。
具体地,投屏终端可在本地查询配置信息,从而获取到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投屏终端还可间接从投屏服务器处获取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或者直接从投屏设备处获取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
S204,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
可以理解,屏幕分辨率通常以水平像素数量和垂直像素数量来衡量。由于水平像素数量和垂直像素数量的不唯一性,屏幕分辨率的比例也不唯一。屏幕分辨率的比例为水平像素数量和垂直像素数量的比例。比如,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时,其比例为1920:1080=16:9。通常情况下,屏幕分辨率的比例有多种,比如4:3、16:9以及16:10等。举例说明,4:3的屏幕分辨率如:800×600或者1024×768等;16:9的屏幕分辨率如:1280×720或者1920×1080等;16:10的屏幕分辨率如:1280×800或者1440×900等。
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是指本地硬件支持屏幕显示的分辨率。通常情况下,一台计算机设备适配的屏幕分辨率包括多个比例的多个屏幕分辨率。这些屏幕分辨率中存在一个最佳屏幕分辨率,通常情况下计算机设备以该最佳屏幕分辨率进行显示。例如,XX笔记本电脑适配的屏幕分辨率包括1920×1080、1680×1050、1600×900以及1440×900等,这些屏幕分辨率至少覆盖了比例16:9和16:10。
具体地,为了能够在投屏时,将屏幕数据完整地铺满投屏设备的投屏显示区域,投屏终端可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出与投屏比例匹配的屏幕分辨率作为候选屏幕分辨率。也就是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出屏幕分辨率的比例与投屏比例一致的屏幕分辨率作为候选屏幕分辨率。
举例说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包括:800×600、1024×768、1280×720、1920×1080、1280×800以及1440×900;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为16:9。那么,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出的与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即为:1280×720和1920×1080。
其中,候选屏幕分辨率是指待进一步进行筛选操作的屏幕分辨率。候选屏幕分辨率的数量通常为多个。当然,候选屏幕分辨率也可以仅为一个。当候选屏幕分辨率仅为一个时,则无需再进行进一步筛选操作。
S206,在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其中,差异度是将不同的屏幕分辨率之间差异量化后得到的数值。差异度用来衡量相比较的屏幕分辨率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度越大,表示相比较的屏幕分辨率之间的差异越大。
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是指多个候选屏幕分辨率中,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相对较小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也就是说,对于某一候选屏幕分辨率,只要存在另外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大于该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则该候选屏幕分辨率即可选作为目标屏幕分辨率。
具体地,投屏终端可分别计算每个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将计算得到的这些差异度进行比较,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作为目标屏幕分辨率。
举例说明,候选屏幕分辨率包括屏幕分辨率1、屏幕分辨率2和屏幕分辨率3。假设,屏幕分辨率1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为0.1;屏幕分辨率2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为0.2;屏幕分辨率3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为0.3;由于0.1<0.2<0.3,那么目标屏幕分辨率可以是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相对较小的屏幕分辨率1或者屏幕分辨率2。
当然,投屏终端也可以不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作为目标屏幕分辨率。但是,当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时,本地在调整屏幕分辨率之后屏幕内容的尺寸变化量较小,不会造成屏幕内容的尺寸得突变,影响显示和投屏效果。那么可以理解,在存在更好得选择得情况下,优先选择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作为目标屏幕分辨率。
S208,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S210,采集屏幕数据并传递至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其中,屏幕数据是在屏幕上进行显示的数据。投屏,顾名思义,是将一台设备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在另一台或多台设备上进行显示,以使这些设备屏幕上显示的数据一致。投屏终端可获取本地的屏幕数据,以将该屏幕数据传递出去后实现投屏。
具体地,投屏终端在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后,可进行屏幕录制获取屏幕数据;或者,调用截图接口截取屏幕图像得到屏幕数据;或者,直接获取用于进行屏幕界面渲染的数据,得到屏幕数据。
进一步地,投屏终端在获取到屏幕数据后,可将该屏幕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再将该屏幕数据转发至投屏设备进行投屏;或者,直接将该屏幕数据发送至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上述投屏控制方法,在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后,自动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该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进而在候选屏幕分辨率中,进一步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再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这样,本地调整后的屏幕画面尺寸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匹配,传递的采集屏幕数据在投屏显示时即可铺满投屏比例下的显示区域,提高了投屏设备的屏幕利用率。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当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不存在与投屏比例匹配的屏幕分辨率,或者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即与投屏比例匹配时,可直接采集屏幕数据进行投屏,而无需在本地进行屏幕分辨率调整。
举例说明,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投屏终端的原始屏幕分辨率为1440×900,投屏设备外接显示器进行投屏,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为16:9。此时,投屏终端屏幕分辨率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不匹配,筛选出的目标屏幕分辨率为1280×720。
参考图3,该图示出了原始屏幕分辨率下的投屏终端界面,可以看到在原始屏幕分辨率下投屏终端的屏幕数据铺满整个屏幕显示区域。参考图4,该图示出了不调整投屏终端的屏幕分辨率直接投屏时的投屏画面,可以明显看出,在投屏终端屏幕分辨率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不匹配时,屏幕数据不能铺满投屏设备外接显示器的屏幕显示区域,由于投屏终端屏幕分辨率的比例小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则在显示器屏幕显示区域的左右两边会存在空白,或者会在没有屏幕数据的屏幕显示区域进行颜色填充,比如补黑边等。
再参考图5,该图示出了目标屏幕分辨率下的投屏终端界面,可以看到在目标屏幕分辨率下投屏终端的屏幕数据不再铺满整个屏幕显示区域,而是在屏幕显示区域的上下两边存在空白,或者会在没有屏幕数据的区域进行颜色填充,比如补黑边等。再参考图6,该图示出了调整投屏终端的屏幕分辨率后投屏的投屏画面,可以明显看出,在投屏终端屏幕分辨率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不匹配、但调整投屏终端的屏幕分辨率至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匹配后,屏幕数据则能够铺满投屏设备外接显示器的屏幕显示区域。
结合图3至图6,可以明显看出,在投屏过程中,当投屏终端的屏幕比例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不匹配时,通常为了保持画面的完整性和比例,会直接将投屏终端的屏幕画面完整投过去。但在投屏终端的屏幕比例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不匹配时,会导致投屏设备的显示装置在显示投屏过来的屏幕数据时不能铺满屏幕,影响投屏效果,而且造成投屏设备的屏幕利用率低。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在采集投屏数据前,调整投屏终端的屏幕分辨率,使得调整后的屏幕分辨率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匹配,这样投屏设备的显示装置在显示投屏过来的屏幕数据时能够铺满屏幕,提高了投屏设备的屏幕利用率。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当投屏终端屏幕分辨率的比例大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时,则不调整投屏终端屏幕分辨率直接投屏时,在投屏设备外接显示器的屏幕显示区域的上下两边会存在空白,调整投屏终端屏幕分辨率后,则是投屏终端的屏幕显示区域的左右两边会存在空白。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6包括:分别确定各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从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目标屏幕分辨率。
其中,预设差异度阈值是预先设置的差异度分界值。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设备的屏幕分辨率发生变化时,屏幕上显示内容的尺寸会发生变化。比如,桌面上应用图标的尺寸会发生变化。当调整前的屏幕分辨率与调整后的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时,则认为屏幕分辨率调整前后屏幕上显示内容的尺寸的变化量较小。当调整前的屏幕分辨率与调整后的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达到、甚至超过预设差异度阈值时,则认为屏幕分辨率调整前后屏幕上显示内容的尺寸的变化量较大。
可以理解,在屏幕分辨率调整前后屏幕上显示内容的尺寸的变化量较小时,显示内容的尺寸的变化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屏幕显示以及投屏显示的效果都较好。那么,在候选屏幕分辨率中既有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屏幕分辨率,又有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高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屏幕分辨率时,优先从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目标屏幕分辨率。
具体地,投屏终端可分别计算每个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将计算得到的差异度与预设差异度阈值进行比较,通过二次筛选以筛选出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候选屏幕分辨率,再从二次筛选出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目标屏幕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投屏终端从二次筛选出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目标屏幕分辨率时,具体可以选择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且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作为目标屏幕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投屏终端从二次筛选出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目标屏幕分辨率时,具体可以选择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最小、且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作为目标屏幕分辨率。
当然,在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候选屏幕分辨率有且仅有一个时,则可直接选取该候选屏幕分辨率作为目标屏幕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的确定步骤包括:计算候选屏幕分辨率的高度与宽度的第一乘积,以及原始屏幕分辨率的高度与宽度的第二乘积;确定第一乘积与第二乘积的差异绝对值;将差异绝对值除以第二乘积,得到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
其中,屏幕分辨率的高度具体可以时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量,屏幕分辨率的宽度具体可以是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数量。
举例说明,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表示屏幕中水平方向显示1920个像素,垂直方向上显示1080个像素。那么,该屏幕分辨率的宽度为1920,高度为1080,该屏幕分辨率的高度与宽度的乘积为1920×1080=2073600。
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1865328730000091
其中,X为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Wi为候选屏幕分辨率的宽度,Hi为候选屏幕分辨率的高度,Wo为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宽度,Ho为原始屏幕分辨率的高度。
具体地,对于每一个候选屏幕分辨率,投屏终端均可计算该候选屏幕分辨率的高度与宽度的乘积,然后计算该乘积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高度与宽度乘积的差异绝对值,将差异绝对值除以原始屏幕分辨率的高度与宽度乘积,即可得到该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
举例说明,候选屏幕分辨率为1280*720,原始屏幕分辨率为1440*900,则两者的差异度为x=|(1280×720-1440×900)/(1440×900)|≈28.89%。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不同屏幕分辨率间差异度的具体计算步骤,通过在量化数据的程度上体现不同屏幕分辨率间的差异度,可以选出更合适的目标屏幕分辨率,以提高投屏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预设差异度阈值具体可以是30%。在目标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小于30%时,新的屏幕分辨率下的图标与旧的屏幕分辨率下的图标的变化是不大的可以接受的。比如,1280*720与1440*900的差异度约为28.89%低于30%,可选为目标分辨率。
上述实施例中,在候选屏幕分辨率中存在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屏幕分辨率时,优先从这些屏幕分辨率中选取目标屏幕分辨率,以在调整屏幕分辨率时获得较小的显示内容尺寸变化,提高投屏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投屏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确定的各差异度均达到预设差异度阈值时,则从高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其中,一个屏幕分辨率高于另一个屏幕分辨率是指,一个屏幕分辨率的宽度、高度或者宽度与高度的乘积,大于另一个屏幕分辨率的宽度、高度或者宽度与高度的乘积。比如,屏幕分辨率1920×1080高于屏幕分辨率1280×72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涉及的是同一比例下不同屏幕分辨率的比较。
具体地,投屏终端在对于每一个候选屏幕分辨率,计算得到该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且判定计算得到的差异度都达到预设差异度阈值,也就是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异度阈值时,则从高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可以理解,计算机设备在屏幕分辨率降低时,屏幕中显示内容的尺寸会变大,比如应用图标变大变模糊,尤其是在屏幕分辨率较低时,尺寸放大尤为明显,从而导致显示效果变差。故通常选择调高屏幕分辨率而非降低屏幕分辨率,从而选择从高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各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屏幕分辨率时,优先高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以在调整屏幕分辨率时避免显示内容尺寸变大引起模糊显示,提高显示效果和投屏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8包括:查询与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屏幕显示模式;当屏幕显示模式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则按照视网膜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当屏幕显示模式不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则按照普通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其中,屏幕显示模式时屏幕上像素点的显示方式。视网膜屏幕模式(Retina)是一种高像素密度的屏幕显示模式。视网膜屏幕模式通过靠提高单位面积屏幕的像素数量,即像素密度来提升分辨率。可以理解为超高分辨率屏幕显示模式。每四个像素一组,输出普通屏幕模式(Standard)下一个像素显示的大小区域内,即由四个像素代替原来一个像素。
图7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普通屏幕模式与视网膜屏幕模式的像素分布对比图。参考图7,可以明显看出,在同样大小的显示区域下,普通屏幕模式(Standard)仅显示一个像素,而视网膜屏幕模式(Retina)下则显示四个像素。
具体地,投屏终端在选定目标屏幕分辨率后,可查看系统配置信息,查询与该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屏幕显示模式。当该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屏幕显示模式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则按照视网膜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当该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屏幕显示模式不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则按照普通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可以理解,按照视网膜屏幕模式显示的屏幕数据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而且在保持非凡画质和图像质量的同时将眩光减少了75%。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Retina屏幕会更清楚,相当于分辨率翻倍,所以Retina的肉眼效果是比Standard好很多的。例如,一个图标在Standard屏幕下像素宽高是16*16,但是到retina屏幕下则是32*32,所以这个图标显示的会更清楚一些。但由于在retina屏幕下是用4个像素代替原来1个像素,与直接将分辨率翻倍不同。直接翻倍分辨率,这个图标在肉眼看来尺寸会变小,但是retina屏幕下该图标大小跟Standard屏幕的图标大小是一样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整本地的屏幕分辨率时,在有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即按照视网膜屏幕模式进行显示,以尽可能提高分辨率增强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S208包括:查询与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色位深度;当查询到的色位深度有多个时,则从查询到的多个色位深度中选取较高的色位深度;按照选取的色位深度,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其中,色深(Color Depth),也称色位深度,是指在某一屏幕分辨率下,每个像素点可以由多少种颜色来描述。色深的单位是“bit”(位)。典型的色深比如8-bit、16-bit、24-bit和32-bit等。深度数值越高,颜色种类越多。
具体地,投屏终端在选定目标屏幕分辨率后,可查看系统配置信息,查询与该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色位深度。当查询到的色位深度有多个时,则从查询到的多个色位深度中选取较高的色位深度,按照选取的色位深度,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查询到的色位深度有多个时,投屏终端具体可以从查询到的多个色位深度中选取最高的色位深度,按照选取的色位深度,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屏幕显示模式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且对应多个色位深度时,投屏终端具体可以从查询到的多个色位深度中选取最高的色位深度,按照选取的色位深度以及视网膜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通俗地说,投屏终端在选定目标屏幕分辨率后,即在该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配置有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即按照视网膜屏幕模式进行屏幕显示。在对应多种色深时,即按最高的色深进行屏幕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整本地的屏幕分辨率时,在多种色深时即按较高的色深进行显示,以尽可能增加颜色种类增强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投屏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将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用于指示服务器在查找到与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S210包括:采集本地的屏幕数据;将屏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上传的屏幕数据,用于指示服务器根据无线投屏连接将屏幕数据转发至投屏设备。
其中,投屏码是用于进行投屏的凭证,可以是包括数字、字母或者符号中的至少一种字符的字符串。投屏码比如“123456”或者“abg12d”等。终端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终端,也可以是包括数字、字母或者符号中的至少一种字符的字符串。终端标识具体可以是终端序列号或者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等。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可以是当前登录的终端系统账号或当前登录的应用账号等。当然,投屏码和终端标识也可包括中文字符等其他语种字符。
具体地,投屏终端可接收用户在投屏终端界面输入的投屏码,或接收其他终端或者投屏设备发送的投屏码,以获取到投屏码。在本实施例中,投屏终端的终端代码中可集成有投屏代码,使得本终端具有投屏功能。投屏代码是投屏终端运行后用以执行投屏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投屏终端或投屏设备可通过声波传播投屏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投屏终端上也可安装有投屏应用,或者,安装有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投屏应用是专用于投屏的应用程序,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不是专用于投屏但具有投屏功能的应用程序,如微信应用等。
具体地,投屏终端可根据用户指令启动该投屏应用或者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并继续获取用户在该投屏应用或者集成了投屏代码的非投屏应用中输入的投屏码。此后,投屏终端可继续在接收到投屏指令后,获取本地的终端标识。
进一步地,投屏终端在获取到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后,将该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对应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后,即查找到与该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判定投屏终端意图与查找到的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的投屏设备进行投屏,即建立投屏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投屏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在建立投屏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投屏连接后,可向投屏终端反馈投屏连接成功的通知,这样投屏终端即可执行后续的操作。服务器在未查找到与该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时,也可向投屏终端反馈未查询到与该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的通知,投屏终端从而根据该通知展示投屏码错误的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重新输入投屏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投屏终端可在将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后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等待时长还未接收到服务器反馈的通知时,可判定与服务器断开连接,展示网络异常的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更换网络或者稍后再试。
在投屏终端与投屏设备成功建立投屏连接后,投屏终端可在获取到屏幕数据后,可直接将该屏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再将该屏幕数据转发至与投屏终端建立投屏连接的投屏设备,以进行投屏。
当然,投屏终端也可在向将该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对应上传至服务器时,便获取屏幕数据并上传,服务器再在确定投屏终端意图投屏的投屏设备后,将屏幕数据传递给该投屏设备。
上述实施例中,在获取到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后,将投屏码和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就可以在查找到与该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本地与该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投屏连接。这样本地即可在投屏连接成功后,获取本地的屏幕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转发到投屏设备进行显示,从而完成了从本地到投屏设备的投屏。这样本地既不需要与投屏设备有线连接,也不需要与投屏设备连接至同一无线局域网即可完成投屏,极大地拓宽了投屏适用范围。
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建立无线投屏连接的步骤可以是在调整本地的投屏分辨率之前、之后或者同步,在采集屏幕数据并传递之前便可。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投屏终端还可获取投屏设备内置或者外部连接的显示装置的屏幕分辨率,再直接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获取的屏幕分辨率。其中,获取的屏幕分辨率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
当获取的屏幕分辨率为多个时,投屏终端可以从这多个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屏幕分辨率作为目标屏幕分辨率,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当获取的屏幕分辨率为多个时,投屏终端可以从这多个屏幕分辨率中选取投屏设备内置或者外部连接的显示装置的最佳屏幕分辨率作为目标屏幕分辨率,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装置800。参照图8,该投屏控制装置800包括:获取模块801、筛选模块802、调整模块803和投屏模块804。
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
筛选模块802,用于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在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调整模块803,用于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投屏模块804,用于采集屏幕数据并传递至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上述投屏控制装置800,在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后,自动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该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进而在候选屏幕分辨率中,进一步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再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这样,本地调整后的屏幕画面尺寸与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匹配,传递的采集屏幕数据在投屏显示时即可铺满投屏比例下的显示区域,提高了投屏设备的屏幕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筛选模块802还用于分别确定各候选屏幕分辨率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从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目标屏幕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筛选模块802还用于当确定的各差异度均达到预设差异度阈值时,则从高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模块803还用于查询与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屏幕显示模式;当屏幕显示模式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则按照视网膜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当屏幕显示模式不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则按照普通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模块803还用于查询与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色位深度;当查询到的色位深度有多个时,则从查询到的多个色位深度中选取较高的色位深度;按照选取的色位深度,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投屏控制装置800还包括:连接模块805。
连接模块805,用于获取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将投屏码与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用于指示服务器在查找到与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投屏模块804还用于采集本地的屏幕数据;将屏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上传的屏幕数据,用于指示服务器根据无线投屏连接将屏幕数据转发至投屏设备。
图10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图1中的投屏终端110。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输入装置和显示屏。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投屏控制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投屏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投屏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10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投屏控制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图8所示的获取模块801、筛选模块802、调整模块803和投屏模块804。各个程序模块构成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投屏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例如,图10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如图8所示的投屏控制装置800中的获取模块801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通过筛选模块802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在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通过调整模块803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目标屏幕分辨率。通过投屏模块804采集屏幕数据并传递至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此处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投屏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此处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可以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投屏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
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所述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
在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
采集屏幕数据并传递至所述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包括:
分别确定各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
从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目标屏幕分辨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的各所述差异度均达到预设差异度阈值时,则
从高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的确定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的高度与宽度的第一乘积,以及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高度与宽度的第二乘积;
确定所述第一乘积与所述第二乘积的差异绝对值;
将所述差异绝对值除以所述第二乘积,得到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包括:
查询与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屏幕显示模式;
当所述屏幕显示模式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则按照所述视网膜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
当所述屏幕显示模式不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则按照所述普通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包括:
查询与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色位深度;
当查询到的色位深度有多个时,则从查询到的多个色位深度中选取较高的色位深度;
按照选取的色位深度,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
将所述投屏码与所述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在查找到与所述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所述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所述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所述采集屏幕数据并传递至所述投屏设备进行投屏,包括:
采集本地的屏幕数据;
将所述屏幕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上传的所述屏幕数据,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将所述屏幕数据转发至所述投屏设备。
8.一种投屏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本地的原始屏幕分辨率和投屏设备的投屏比例;
筛选模块,用于从本地适配的屏幕分辨率中筛选与所述投屏比例匹配的候选屏幕分辨率;在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调整模块,用于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
投屏模块,用于采集屏幕数据并传递至所述投屏设备进行投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模块还用于分别确定各所述候选屏幕分辨率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从与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低于预设差异度阈值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目标屏幕分辨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模块还用于当确定的各所述差异度均达到预设差异度阈值时,则从高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候选屏幕分辨率中,选取与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的差异度较小的目标屏幕分辨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查询与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屏幕显示模式;当所述屏幕显示模式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则按照所述视网膜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当所述屏幕显示模式不包括视网膜屏幕模式时,则按照所述普通屏幕模式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查询与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对应的色位深度;当查询到的色位深度有多个时,则从查询到的多个色位深度中选取较高的色位深度;按照选取的色位深度,将本地的屏幕分辨率由所述原始屏幕分辨率调整至所述目标屏幕分辨率。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获取投屏码与本地的终端标识;将所述投屏码与所述终端标识发送至服务器;发送的投屏码与终端标识,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在查找到与所述投屏码关联的投屏设备标识后,建立所述终端标识所对应终端与所述投屏设备标识所对应投屏设备间的无线投屏连接;
所述投屏模块还用于采集本地的屏幕数据;将所述屏幕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上传的所述屏幕数据,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无线投屏连接将所述屏幕数据转发至所述投屏设备。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1352936.5A 2018-11-14 2018-11-14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11192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2936.5A CN111192544B (zh) 2018-11-14 2018-11-14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52936.5A CN111192544B (zh) 2018-11-14 2018-11-14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2544A true CN111192544A (zh) 2020-05-22
CN111192544B CN111192544B (zh) 2021-11-26

Family

ID=70707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52936.5A Active CN111192544B (zh) 2018-11-14 2018-11-14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254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8503A (zh) * 2020-06-05 2020-09-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96787A (zh) * 2020-06-30 2020-10-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612433A (zh) * 2020-12-09 2021-04-06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竖屏视频的投屏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518188A (zh) * 2021-09-14 2021-10-19 深圳市拓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系统nfc动态拼接方法以及装置
CN113556598A (zh) * 2020-09-10 2021-10-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窗口投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91167A (zh) * 2021-08-27 2022-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2083465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投屏方法及其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520905A (zh) * 2020-11-19 2022-05-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CN115942031A (zh) * 2021-08-11 2023-04-0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屏方法、系统、传屏设备及接收设备
WO2023221527A1 (zh) * 2022-05-20 2023-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8543A (zh) * 2014-03-27 2014-06-04 成都睿明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画面共享方法及其系统
US9161030B1 (en) * 2009-09-07 2015-10-13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Graphics overlay system for multiple displays using compressed video
CN105814899A (zh) * 2013-12-16 2016-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分享内容的服务器装置、客户机装置以及用于分享内容的方法
CN106095084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6303573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上海乐欢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3d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7093418A (zh) * 2017-06-20 2017-08-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46085A (zh) * 2018-03-14 2018-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595134A (zh) * 2018-04-08 2018-09-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平板及矢量图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61030B1 (en) * 2009-09-07 2015-10-13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Graphics overlay system for multiple displays using compressed video
CN105814899A (zh) * 2013-12-16 2016-07-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分享内容的服务器装置、客户机装置以及用于分享内容的方法
CN103838543A (zh) * 2014-03-27 2014-06-04 成都睿明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画面共享方法及其系统
CN106095084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装置
CN106303573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上海乐欢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3d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CN107093418A (zh) * 2017-06-20 2017-08-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46085A (zh) * 2018-03-14 2018-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595134A (zh) * 2018-04-08 2018-09-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平板及矢量图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8503A (zh) * 2020-06-05 2020-09-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96787A (zh) * 2020-06-30 2020-10-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1796787B (zh) * 2020-06-30 2022-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556598A (zh) * 2020-09-10 2021-10-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窗口投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083465A1 (zh) * 2020-10-23 2022-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投屏方法及其介质和电子设备
EP4216560A4 (en) * 2020-10-23 2024-03-20 Huawei Tech Co Ltd PROJECTION METHOD FOR SCREE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MEDIUM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520905A (zh) * 2020-11-19 2022-05-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US11800079B2 (en) 2020-11-19 2023-10-24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CN114520905B (zh) * 2020-11-19 2024-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系统
CN112612433B (zh) * 2020-12-09 2023-12-01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竖屏视频的投屏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612433A (zh) * 2020-12-09 2021-04-06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竖屏视频的投屏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5942031A (zh) * 2021-08-11 2023-04-0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屏方法、系统、传屏设备及接收设备
CN113891167A (zh) * 2021-08-27 2022-01-0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518188B (zh) * 2021-09-14 2022-01-25 深圳市中睿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系统nfc动态拼接方法以及装置
CN113518188A (zh) * 2021-09-14 2021-10-19 深圳市拓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系统nfc动态拼接方法以及装置
WO2023221527A1 (zh) * 2022-05-20 2023-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2544B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2544B (zh)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1190558B (zh) 投屏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877740B (zh) 获取Mura补偿数据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94089A1 (zh) 视频画面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483414B2 (en) Picture sharing metho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049310B (zh) 视频图像获取、视频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US1141028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3647916A (zh) 图片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830716B (zh) 图像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19327A (zh) 图像上传的交互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6101661B2 (ja) 画像合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合成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合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合成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CN109859142B (zh) 图像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45487A (zh) 图像分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1131629A (ja)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情報生成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CN117112090A (zh) 业务页面主题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介质和产品
US10497148B2 (en) Skin underton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4332297A (zh) 图像的绘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933943A (zh) 图像展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6592024B2 (ja) 文字認識システム、文字認識方法、及び文字認識サーバ
CN109151320B (zh) 一种目标对象选取方法及装置
JP2021118522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監視システム
CN110875982B (zh) 徽标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48061B (zh) 数据智能填充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JP2019133352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230262064A1 (en) Restricting Screenshare of Web Pages to Select List of Allowed Website UR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