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7827B - 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7827B
CN111177827B CN201911274726.3A CN201911274726A CN111177827B CN 111177827 B CN111177827 B CN 111177827B CN 201911274726 A CN201911274726 A CN 201911274726A CN 111177827 B CN111177827 B CN 1111778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rib
basic
information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47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7827A (zh
Inventor
李清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747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78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7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7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7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7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包括获取多个原始结构模板图,按照预设的目标出图比例从所有原始结构模板图中选择出目标结构模板图;根据目标出图比例确定出图基本信息,并识别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图元尺寸信息,根据图元尺寸信息获取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定义钢筋基本信息,并在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出图基本信息、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钢筋基本信息绘制钢筋,得到初始配筋断面图;根据出图基本信息、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钢筋基本信息对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目标配筋断面图。本发明能简便快捷地完成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工作量小,耗时短,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地下隧道与通道建设的工程设计中,施工图纸起到对具体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综合指导和规划标准的作用。一般来说,在施工开始之前,就需要规划设置好整体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图纸,从而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因此,在施工之前,对出图对象系统的施工图纸进行绘制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地下隧道与通道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考虑工程自身功能需求以及受力需要,隧道与通道通常有多种断面尺寸以及配筋形式需要进行绘制。
现有技术中,设计人员一般利用计算机上AutoCAD软件系统进行人工手动绘图,即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中各个图元按制图标准逐一绘制,包括线条、文字、标注等,最后将这些图元信息整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出图对象图纸。然而,该成图方法具有以下缺陷:
1、耗时长、工作量大、效率低:即使是熟练的技术人员,绘制一套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图纸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通常施工图绘制都是拿到之前项目的施工图进行增减结构尺寸、修改钢筋信息,对于钢筋放样需要进行手工计算,且当需要设计的配筋断面图较多时,全为重复工作,易造成计算失误或者图元修改不到位,设计、校核、审核等人工工作量较大,导致整个出图效率低下;
2、出图图纸质量差:最后呈现的图纸效果与设计人员的设计习惯、设计经验和绘图水平都有很大关系,设计人员在绘制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加入诸多主观因素,不同设计人员对文字样式、钢筋编号和标注样式等风格难以统一,出图标准难以统一和各人习惯的差异会使得绘图质量难以保证;
3、对设计人员要求高:在这种人工手动计算机绘图的方法中,十分依赖设计人员对整体技术方案的理解,设计人员在绘制图纸之前需要对整个设计方案十分了解,才能在绘制过程中将每一个设计要点体现出来,这也对技术人员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基于AutoCAD程序的二次开发,简便快捷地完成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解决了现有人工手动绘图技术中耗时长、工作量大、效率低、出图图纸质量差和对设计人员要求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预设的多个原始结构模板图,按照预设的目标出图比例,从所有原始结构模板图中选择出目标结构模板图;
步骤2:根据所述目标出图比例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的出图基本信息,并识别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图元尺寸信息,根据所述图元尺寸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基础构件尺寸信息;
步骤3:定义钢筋基本信息,并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绘制钢筋,得到初始配筋断面图;
步骤4: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获取预设的原始结构模板图,由于每个原始结构模板图与最终期望成图的目标配筋断面图之间存在不同的出图比例,按照预设的目标出图比例,可以选择出符合用户最终期望要求的目标结构模板图,便于在该目标结构模板图上进行钢筋的自动绘制,从而保证得到的目标配筋断面图是符合用户最终期望要求的;在选择出目标结构模板图之后,根据目标出图比例可以确定出对应的出图基本信息,例如图层样式和文字高度等,通过识别出的图元尺寸信息可以获取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基础构件尺寸信息,例如顶板厚度、底板厚度和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净高等,再通过定义钢筋基本信息,例如构件外侧主筋的直径和间距等,便于后续按照该出图基本信息、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钢筋基本信息进行钢筋的自动绘制、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进而得到出图标准统一的目标配筋断面图;其中,上述方法是基于AutoCAD程序的二次开发;
本发明的自动成图方法,通过智能识别关键参数,并参数化绘制出图对象,能简便快捷地完成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出图对象施工图“一键绘制”,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低,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手动计算机绘图手段,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耗时短,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出图基本信息包括图层样式、文字样式、标注样式和线型样式。
进一步: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包括多个图元,在所述步骤2中,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1:选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任一个图元,获取选取的一个图元的所有节点坐标,根据选取的一个图元的所有节点坐标计算得到选取的一个图元的图元尺寸信息;
步骤22:按照所述步骤21的方法,计算得到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每个图元一一对应的图元尺寸信息;
步骤23:根据所有图元的图元尺寸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
进一步:钢筋包括构件内侧主筋、构件外侧主筋、构件附加筋、构件分布筋和构件拉筋;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包括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构件附加筋基本信息、构件分布筋基本信息和构件拉筋基本信息;
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1: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内侧主筋和构件外侧主筋的主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内侧主筋和构件外侧主筋的主筋线型,并在所述主筋图层中,按照所述主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内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外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
步骤32: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附加筋的附加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附加筋的附加筋线型,并在所述附加筋图层中,按照所述附加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附加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附加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二中间配筋断面图;
步骤33: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分布筋的分布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分布筋的分布筋线型,并在所述分布筋图层中,按照所述分布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分布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分布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三中间配筋断面图;
步骤34: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拉筋的拉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拉筋的拉筋线型,并在所述拉筋图层中,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拉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拉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四中间配筋断面图;
步骤35:根据所述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所述第二中间配筋断面图、所述第三中间配筋断面图和所述第四中间配筋断面图,得到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31中,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外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绘制出的所有构件外侧主筋中,对每相邻两个构件外侧主筋之间的直角转折处进行弯钩处理。
进一步: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41:预先设置所述初始钢筋绘制图中所有钢筋的编号次序;
步骤42: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的文字图层,在所述文字图层中,按照所述文字样式和所述编号次序,根据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得到标示配筋断面图;
步骤43:在所述标示配筋断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的标注图层,在所述标注图层中,按照所述标注样式和所述编号次序,根据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尺寸标示,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定义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的钢筋放样缩放比例和缩放放样空间,根据所述钢筋放样缩放比例计算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的缩放尺寸,在所述缩放放样空间中,根据所述缩放尺寸、所述钢筋放样缩放比例和所述出图基本信息,对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钢筋放样、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对应的钢筋放样图。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包括模板选择模块、信息设置模块、模板尺寸确定模块、钢筋绘制模块和钢筋标注模块;
所述模板选择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多个原始结构模板图,按照预设的目标出图比例,从所有原始结构模板图中选择出目标结构模板图;
所述信息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图比例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的出图基本信息;还用于定义钢筋基本信息;
所述模板尺寸确定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图元尺寸信息,根据所述图元尺寸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基础构件尺寸信息;
所述钢筋绘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绘制钢筋,得到初始配筋断面图;
所述钢筋标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动成图装置,通过智能识别关键参数,并参数化绘制出图对象,能简便快捷地完成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出图对象施工图“一键绘制”,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低,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手动计算机绘图手段,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耗时短,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可运行在所述处理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实现本发明的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并运行在处理器上,实现本发明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通过智能识别关键参数,并参数化绘制出图对象,能简便快捷地完成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出图对象施工图“一键绘制”,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低,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手动计算机绘图手段,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耗时短,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系统,包括本发明中的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目标配筋断面图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智能识别关键参数,并参数化绘制出图对象,能简便快捷地完成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出图对象施工图“一键绘制”,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低,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手动计算机绘图手段,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耗时短,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再通过显示器显示目标配筋断面图,能方便施工人员按照该标准统一的且质量高的目标配筋断面图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图层样式的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文字样式的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标注样式的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目标结构模板图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目标结构模板图中图元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钢筋基本信息的示意图;
图8-1和图8-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构件外侧主筋弯钩处理的效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绘制构件附加筋的效果示意图;
图10-1和图10-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绘制构件分布筋的效果示意图;
图11-1和图1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绘制构件拉筋的效果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对钢筋进行文字标示的效果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得到的目标配筋断面图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对构件外侧主筋进行钢筋放样的效果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得到的钢筋放样图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预设的多个原始结构模板图,按照预设的目标出图比例,从所有原始结构模板图中选择出目标结构模板图;
S2:根据所述目标出图比例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的出图基本信息,并识别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图元尺寸信息,根据所述图元尺寸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基础构件尺寸信息;
S3:定义钢筋基本信息,并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绘制钢筋,得到初始配筋断面图;
S4: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
首先获取预设的原始结构模板图,由于每个原始结构模板图与最终期望成图的目标配筋断面图之间存在不同的出图比例,按照预设的目标出图比例,可以选择出符合用户最终期望要求的目标结构模板图,便于在该目标结构模板图上进行钢筋的自动绘制,从而保证得到的目标配筋断面图是符合用户最终期望要求的;在选择出目标结构模板图之后,根据目标出图比例可以确定出对应的出图基本信息,例如图层样式和文字高度等,通过识别出的图元尺寸信息可以获取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基础构件尺寸信息,例如顶板厚度、底板厚度和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净高等,再通过定义钢筋基本信息,例如构件外侧主筋的直径和间距等,便于后续按照该出图基本信息、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钢筋基本信息进行钢筋的自动绘制、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进而得到出图标准统一的目标配筋断面图;其中,上述方法是基于AutoCAD程序的二次开发;
本实施例的自动成图方法,通过智能识别关键参数,并参数化绘制出图对象,能简便快捷地完成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出图对象施工图“一键绘制”,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低,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手动计算机绘图手段,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耗时短,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使用Visual Lisp对AutoCAD程序进行二次开发,获取AutoCAD程序中的多个原始结构模板图,并进行后续处理。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目标结构模板图与目标配筋断面图之间的目标出图比例为1:T1。
优选地,所述出图基本信息包括图层样式、文字样式、标注样式和线型样式。
通过图层样式,便于确定每个钢筋所在的绘制图层的样式,包括图层名称、图层颜色、图层线型和图层线宽等信息;通过文字样式,便于确定每个钢筋所对应的标示文字的样式,包括文字颜色、文字大小、文字字体和文字高度等;通过标注样式,便于确定每个钢筋所对应的标注尺寸的样式,包括标注尺寸的颜色、大小和高度等;通过线型样式,便于确定每个钢筋所对应的线性的样式,包括线型类型、线性粗细和线型颜色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确定的图层样式包括“01纵筋”、“02分布筋”、“03拉筋”、“04文字”和“05标注”等图层,对应线宽设置为0.35×S1、0.35×S1、0.35×S1、0.18×S1、0.18×S1,相应图层颜色设置为红、黄、篮、白、绿;如图3所示,确定的文字样式为:szytxt.shx+大字体为hztxt.shx、高度3.5以及名为“WHSZY_LQP”的字体;如图4所示,确定的标注样式为:标注文字高度3.0、比例因子1.0、全局比例S1以及名为“配筋图标注”的标注样式。
优选地,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包括多个图元,在S2中,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的具体步骤包括:
S21:选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任一个图元,获取选取的一个图元的所有节点坐标,根据选取的一个图元的所有节点坐标计算得到选取的一个图元的图元尺寸信息;
S22:按照S21的方法,计算得到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每个图元一一对应的图元尺寸信息;
S23:根据所有图元的图元尺寸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
由于一个结构的配筋断面图是在基础构件上进行钢筋绘制的,因此通过获取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每个图元一一对应的图元尺寸信息,可以便于根据图元尺寸信息确定出基础构件尺寸信息,进而便于后续根据基础构件尺寸进行钢筋绘制;其中,图元包括矩形和线段等,基础构件包括顶板、底板、左侧墙和右侧墙等,因此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包括顶板厚度、底板厚度、左侧墙厚度、右侧墙厚度、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净高以及左侧墙与右侧墙之间的净宽等,在有些结构中还包括加腋,因此还要确定出加腋尺寸;由于基础构件是由多个图元构成的,所以通过图元的节点坐标可以计算出该图元对应的图元尺寸信息,进而可以计算出基础构件对应的基础构件尺寸信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目标结构模板图如图5所示,其对应的图元如图6所示,点选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一个矩形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节点坐标,可以计算出该矩形的尺寸信息,点选直线或多段线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坐标,即可计算出该直线或多段线的长度,对于竖向线,起点在上、终点在下,对于水平线与斜线,起点在左、终点在右;再依据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顶板、底板、左侧墙和右侧墙与矩形和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确定顶板厚度、底板厚度、左侧墙厚度和右侧墙厚度,同时,还可确定出顶板内侧线节点坐标、顶板外侧线节点坐标、底板内侧线节点坐标、底板外侧线节点坐标、左侧墙内侧线节点坐标、左侧墙外侧线节点坐标、右侧墙内侧线节点坐标和右侧墙外侧线节点坐标,再依据顶板内侧线节点坐标与底板内侧线节点坐标在Y向上的坐标差值的绝对值得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净高,依据左侧墙内侧线节点坐标与右侧墙内侧线节点坐标在X向上的坐标差值的绝对值得到左侧墙与右侧墙之间的净宽;同时,还要判断目标模板结构图中是否包含加腋,若是,还要根据加腋与矩形和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出加腋尺寸。
优选地,钢筋包括构件内侧主筋、构件外侧主筋、构件附加筋、构件分布筋和构件拉筋;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包括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构件附加筋基本信息、构件分布筋基本信息和构件拉筋基本信息;
S3的具体步骤包括:
S31: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内侧主筋和构件外侧主筋的主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内侧主筋和构件外侧主筋的主筋线型,并在所述主筋图层中,按照所述主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内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外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
S32: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附加筋的附加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附加筋的附加筋线型,并在所述附加筋图层中,按照所述附加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附加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附加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二中间配筋断面图;
S33: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分布筋的分布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分布筋的分布筋线型,并在所述分布筋图层中,按照所述分布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分布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分布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三中间配筋断面图;
S34: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拉筋的拉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拉筋的拉筋线型,并在所述拉筋图层中,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拉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拉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四中间配筋断面图;
S35:根据所述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所述第二中间配筋断面图、所述第三中间配筋断面图和所述第四中间配筋断面图,得到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
由于一个结构的配筋断面图中包含多种类型的钢筋,每种类型的钢筋的绘制位置和分布情况不同,且每种类型的钢筋之间还存在相互连接关系,例如,构件附加筋、构件分布筋和构件拉筋分别与构件内层主筋和构件外侧主筋之间存在紧密的连接关系,因此,首先需要绘制出构件内层主筋和构件外层主筋,在构件内层主筋和构件外层主筋的基础上再进行件附加筋、构件分布筋和构件拉筋的绘制;在绘制任一种类型的钢筋时,首先根据出图基本信息中的图层样式确定出该类型的钢筋所在的图层,再根据线型样式确定出对应的线型,最后根据设置的钢筋基本信息,按照对应的线型在对应的图层中进行自动绘制;实现了简便快捷的钢筋绘制,进而实现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计算量小、效率高、成图效果好;其中,钢筋基本信息包括构件内侧主筋的保护层厚度、构件内侧主筋直径、构件内侧主筋间距、构件外侧主筋的保护层厚度、构件外侧主筋直径、构件外侧主筋间距、构件附加筋直径、构件附加筋间距、构件分布筋直径、构件分布筋间距、构件拉筋直径和构件拉筋间距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构件外侧主筋的保护层包括顶板外侧主筋保护层、底板外侧主筋保护层、左侧墙外侧主筋保护层和右侧墙外侧主筋保护层,构件内侧主筋的保护层包括顶板内侧主筋保护层、底板内侧主筋保护层、左侧墙内侧主筋保护层和右侧墙内侧主筋保护层,因此定义的构件内侧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构件外侧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分别如下:顶板外侧主筋保护层、底板外侧主筋保护层、左侧墙外侧主筋保护层和右侧墙外侧主筋保护层的厚度均为A2,顶板内侧主筋保护层和底板内侧主筋保护层的厚度均为A1,左侧墙内侧主筋保护层和右侧墙内侧主筋保护层的厚度均为A2,如图7所示;
构件外侧主筋直径包括顶板外侧主筋直径、底板外侧主筋直径、左侧墙外侧主筋直径和右侧墙外侧主筋直径,构件内侧主筋直径包括顶板内侧主筋直径、底板内侧主筋直径、左侧墙内侧主筋直径和右侧墙内侧主筋直径;因此定义的直径分别如下:顶板外侧主筋直径、底板外侧主筋直径、左侧墙外侧主筋直径和右侧墙外侧主筋直径均为D1,顶板内侧主筋直径为D2,底板内侧主筋直径为D3,左侧墙内侧主筋直径和右侧墙内侧主筋直径均为D4,如图7所示。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定义的保护层厚度和直径,计算得到顶板外侧主筋与顶板外侧线之间的距离、底板外侧主筋与底板外侧线之间的距离、左侧墙外侧主筋与左侧墙外侧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右侧墙外侧主筋与右侧墙外侧线之间的距离均为A1+D1×0.5,还计算得到顶板内侧主筋与顶板内侧线之间的距离为A2+D2×0.5,底板内侧主筋与底板内侧线之间的距离为A3+D3×0.5,左侧墙内侧主筋与左侧墙内侧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右侧墙内侧主筋与右侧墙内侧线之间的距离均为A4+D4×0.5。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S31中,基于上述各个保护层厚度、各个直径和各个距离,选择“01纵筋”为主筋图层,自动绘制顶板外侧主筋、底板外侧主筋、左侧墙外侧主筋、右侧墙外侧主筋、顶板内侧主筋、底板内侧主筋、左侧墙内侧主筋和右侧墙内侧主筋;其中,顶板外侧主筋、顶板内侧主筋、左侧墙外侧主筋和左侧墙内侧主筋绘制后的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的部分效果图如图8-1所示;
在本实施例S32中,构件附加筋包括顶板左支座附加筋、顶板右支座附加筋、底板左支座附加筋和底板右支座附加筋,预设支座附加筋伸出长度规则为:在横向上的伸出长度不小于净宽的1/3且为50的整数倍,在纵向上的伸出长度不小于净高的1/3且为50的整数倍;选择“01纵筋”作为附加筋图层,按照上述支座附加筋伸出长度规则自动绘制顶板左支座附加筋、顶板右支座附加筋、底板左支座附加筋和底板右支座附加筋,绘制后的第二中间配筋断面图的部分效果图如图9所示;
在本实施例S33中,以顶板为例,选择“02分布筋”为分布筋图层,自动捕捉已绘制的顶板外侧主筋和顶板内侧主筋的坐标,分别在顶板外侧主筋的中点以下0.5×T1的位置和顶板内侧主筋中点以上0.5×T1的位置绘制内径为0、外径为1.0×T1的多段线实心圆环,并依据预先定义的构件分布筋间距,在顶板外侧主筋的长度方向上同时自动向左和向右进行外侧多段线实心圆环的双向复制,完成顶板外侧的分布筋的自动绘制,并在顶板内侧主筋的长度方向上同时自动向左和向右进行内侧多段线实心圆环的双向复制,完成顶板内侧的分布筋的自动绘制,绘制后的第三中间配筋断面图的部分效果图如图10-1和图10-2所示;其他构件的分布筋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自动绘制;
在本实施例S34中,同样以顶板为例,选择“03拉筋”为拉筋图层,以顶板外侧主筋的中点为起点、顶板内侧主筋的中点为终点来绘制竖向多段线,并依据预先定义的构件拉筋间距,在顶板内侧主筋的长度方向上同时自动向左和向右进行多段线的双向复制,完成顶板分布筋的自动绘制,绘制后的第四中间配筋断面图的部分效果图如图11-1和图11-2所示;其他构件的分布筋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自动绘制;
按照上述S31至S34的方法完成构件主筋、构件附加筋、构件分布筋和构件拉筋的自动绘制后,综合所有图层的图形,即综合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第二中间配筋断面图、第三中间配筋断面图和第四中间配筋断面图,得到初始配筋断面图。
优选地,在S31中,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外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绘制出的所有构件外侧主筋中,对每相邻两个构件外侧主筋之间的直角转折处进行弯钩处理。
弯钩处理是将原本垂直的两根线通过内切圆弧连接起来,由于弯钩能提高钢筋端部的锚固能力,因此在每个构件外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后,再通过弯钩处理得到的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更符合实际工程设计要求,进而使得最终的目标配筋断面图更符合实际工程设计要求。
具体地,在所有构件外侧主筋中,以顶板外侧主筋和左侧墙外侧主筋直径的直角转折为例,对该直角转折进行90°的弯钩处理,处理前后对比的效果图如图8-1和图8-2所示。
优选地,S4的具体步骤包括:
S41:预先设置所述初始钢筋绘制图中所有钢筋的编号次序;
S42: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的文字图层,在所述文字图层中,按照所述文字样式和所述编号次序,根据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得到标示配筋断面图;
S43:在所述标示配筋断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的标注图层,在所述标注图层中,按照所述标注样式和所述编号次序,根据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尺寸标示,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
在完成所有钢筋的绘制之后,通过预设所有钢筋的编号次序,按照编号次序和对应的文字样式自动地对所有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并按照编号次序和对应的标注样式自动地对所有钢筋进行尺寸标注,能够使得最终的目标配筋断面图中包含详细完整的钢筋的尺寸信息,方便施工人员能直接根据该目标配筋断面图进行施工,即能使得最终的目标配筋断面图符合实际的工程设计要求,能用于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实用性高,避免设计人员手动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设计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S41中,对所有钢筋设置的编号次序如下:
顶板外侧主筋、底板外侧主筋、左侧墙外侧主筋和右侧墙外侧主筋均为①号,左上支座附加筋和右上支座附加筋均为②号,左下支座附加筋和右下支座附加筋均为③号,顶板内侧主筋为④号,底板内侧主筋为⑤号,左右侧墙内侧主筋为⑥号,顶板分布筋为⑦号,底板分布筋为⑧号,左侧墙分布筋和右侧墙分布筋均为⑨号,顶板拉筋为⑩号,底板拉筋为
Figure BDA0002315228340000171
号,左侧墙拉筋和右侧墙拉筋均为/>
Figure BDA0002315228340000172
号;/>
在本实施例S42中,选择“04文字”为文字图层,根据预先定义的各构件主筋、支座加强筋、分布筋和拉筋等钢筋直径、间距,按照编号次序依次对以上钢筋的信息进行自动标示,如外侧主筋为C22@200,并自动将所有钢筋的编号进行标示,得到的标示配筋断面图的部分效果图如图12所示;
在本实施例S43中,选择“05标注”为标注图层,通过图元的所有节点坐标而自动捕捉的所有基础构件的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在底板外侧线以下6×T1处进行第一层尺寸标注,标注内容为左下支座附加筋的伸出长度和右下支座附加筋的伸出长度;在底板外侧线以下12×T1处进行第二层尺寸标注,标注内容为左侧墙厚度、右侧墙厚度以及左侧墙内侧线与右侧墙内侧线之间的净宽;在底板外侧线以下18×T1处进行第三层尺寸标注,标注内容为目标模板结构图的总宽度;同时,在左侧墙外侧线以左6×T1处进行第一层尺寸标注,标注内容为左上支座附加筋的伸出长度和左下支座附加筋的伸出长度;在左侧墙外侧线以左12×T1处进行第二层尺寸标注,标注内容为顶板厚度、底板厚度以及顶板内侧线与底板内侧线之间的净高;在左侧墙外侧线以左18×T1处进行第三层尺寸标注,标注内容为目标模板结构图的总高度;
按照上述S41至S43的方法完成构件主筋、构件附加筋、构件分布筋和构件拉筋的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后,综合所有图层的图形,得到目标配筋断面图的效果图如图13所示。
优选地,在S4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5:定义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的钢筋放样缩放比例和缩放放样空间,根据所述钢筋放样缩放比例计算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的缩放尺寸,在所述缩放放样空间中,根据所述缩放尺寸、所述钢筋放样缩放比例和所述出图基本信息,对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钢筋放样、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对应的钢筋放样图。
由于最终的出图若按照目标配筋断面图进行1:1的成图,会使得整个图面过于浪费,图面不美观,而施工人员只需要知晓每根钢筋不同位置的长度以及总长度即可进行施工,而不需要按照1:1比例绘制成图,因此通过定义钢筋放样缩放比例和缩放放样空间,并将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钢筋放样、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目标配筋断面图对应的钢筋放样图,能使得最终的图面更加美观。
具体地,本实施例S5中,以构件外侧主筋(即顶板外侧、底板外侧、左侧墙外侧和右侧墙外侧所有的主筋)为例,定义钢筋放样缩放比例为T2以及缩放放样空间,其中,根据缩放放样空间可以确定钢筋放样的起始点坐标;根据已经绘制的顶板外侧主筋的水平直线段的中点以及起始点坐标,按照缩放比例T2,分别将顶板外侧主筋、底板外侧主筋、左侧墙外侧主筋和右侧墙外侧主筋点对点地复制至缩放放样空间中,并自动获取每个构件外侧主筋对应的直线段长度和弯曲段长度;
当完成钢筋放样后,再选择“04文字”为放样后的文字图层,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
(1)在钢筋放样后的图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绘制水平方向的文字,并标注对应位置处的直线段长度;
(2)在钢筋放样后的图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绘制竖向的文字,并写入对应位置处的直线段长度;
(3)在钢筋放样后的图形的左上角处的圆弧处绘制45°方向的文字,在左下角处的圆弧处绘制315°方向的文字,在右上角处的圆弧处绘制315°方向的文字,在右下角处的圆弧处绘制45°方向的文字,并分别在对应位置处标注该对应位置处的圆弧段长度;
(4)在起始点坐标处(本实施例将顶部外侧主筋水平直线段的中点作为起始点坐标)自动绘制长度为3×T2的竖线、长度为12×T2的水平线,并在水平线的终点左侧5×T2处,绘制直径为10×T2的圆弧;在该水平线的中点位置处绘制水平方向的文字,并自动写入顶部外侧主筋的编号①,在该水平线的上部绘制水平方向的文字,并自动写入“C22@200”,在该水平线下部绘制水平方向的文字,并自动写入顶部外侧主筋的总长度“23140”;
上述以构件外侧主筋为例,依次进行钢筋放样、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后得到的部分效果图如图14所示;按照同样的方法对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所有钢筋进行钢筋放样、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后得到的钢筋放样图的效果图如图15所示。
实施例二、如图16所示,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包括模板选择模块、信息设置模块、模板尺寸确定模块、钢筋绘制模块和钢筋标注模块;
所述模板选择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多个原始结构模板图,按照预设的目标出图比例,从所有原始结构模板图中选择出目标结构模板图;
所述信息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图比例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的出图基本信息;还用于定义钢筋基本信息;
所述模板尺寸确定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图元尺寸信息,根据所述图元尺寸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基础构件尺寸信息;
所述钢筋绘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绘制钢筋,得到初始配筋断面图;
所述钢筋标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
本实施例的自动成图装置,通过智能识别关键参数,并参数化绘制出图对象,能简便快捷地完成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出图对象施工图“一键绘制”,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低,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手动计算机绘图手段,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耗时短,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优选地,还包括钢筋放样模块;
所述钢筋放样模块,用于定义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的钢筋放样缩放比例和缩放放样空间,根据所述钢筋放样缩放比例计算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的缩放尺寸,在所述缩放放样空间中,根据所述缩放尺寸、所述钢筋放样缩放比例和所述出图基本信息,对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钢筋放样、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对应的钢筋放样图。
通过钢筋放样模块定义钢筋放样缩放比例和缩放放样空间,并将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钢筋放样、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目标配筋断面图对应的钢筋放样图,能使得最终的图面更加美观。
实施例三、基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可运行在所述处理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实现如图1所示的S1至S4的具体步骤。
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并运行在处理器上,实现本发明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通过智能识别关键参数,并参数化绘制出图对象,能简便快捷地完成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出图对象施工图“一键绘制”,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低,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手动计算机绘图手段,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耗时短,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本实施例中S1至S4的未尽细节,详见实施例一及图1至图15的内容,具体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基于实施例三,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系统,包括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目标配筋断面图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电连接。
通过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智能识别关键参数,并参数化绘制出图对象,能简便快捷地完成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出图对象施工图“一键绘制”,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低,摆脱了传统的人工手动计算机绘图手段,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耗时短,有效地提高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再通过显示器显示目标配筋断面图,能方便施工人员按照该标准统一的且质量高的目标配筋断面图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预设的多个原始结构模板图,按照预设的目标出图比例,从所有原始结构模板图中选择出目标结构模板图;
步骤2:根据所述目标出图比例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的出图基本信息,并识别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图元尺寸信息,根据所述图元尺寸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基础构件尺寸信息;
步骤3:定义钢筋基本信息,并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绘制钢筋,得到初始配筋断面图;
步骤4: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目标配筋断面图;
所述出图基本信息包括图层样式、文字样式、标注样式和线型样式;
钢筋包括构件内侧主筋、构件外侧主筋、构件附加筋、构件分布筋和构件拉筋;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包括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构件附加筋基本信息、构件分布筋基本信息和构件拉筋基本信息;
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31: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内侧主筋和构件外侧主筋的主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内侧主筋和构件外侧主筋的主筋线型,并在所述主筋图层中,按照所述主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内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外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
步骤32: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附加筋的附加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附加筋的附加筋线型,并在所述附加筋图层中,按照所述附加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附加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附加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二中间配筋断面图;
步骤33: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分布筋的分布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分布筋的分布筋线型,并在所述分布筋图层中,按照所述分布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分布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分布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三中间配筋断面图;
步骤34: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拉筋的拉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拉筋的拉筋线型,并在所述拉筋图层中,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拉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拉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四中间配筋断面图;
步骤35:根据所述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所述第二中间配筋断面图、所述第三中间配筋断面图和所述第四中间配筋断面图,得到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包括多个图元,在所述步骤2中,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1:选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任一个图元,获取选取的一个图元的所有节点坐标,根据选取的一个图元的所有节点坐标计算得到选取的一个图元的图元尺寸信息;
步骤22:按照所述步骤21的方法,计算得到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每个图元一一对应的图元尺寸信息;
步骤23:根据所有图元的图元尺寸信息得到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1中,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外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绘制出的所有构件外侧主筋中,对每相邻两个构件外侧主筋之间的直角转折处进行弯钩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41:预先设置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所有钢筋的编号次序;
步骤42: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的文字图层,在所述文字图层中,按照所述文字样式和所述编号次序,根据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得到标示配筋断面图;
步骤43:在所述标示配筋断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的标注图层,在所述标注图层中,按照所述标注样式和所述编号次序,根据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尺寸标示,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定义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的钢筋放样缩放比例和缩放放样空间,根据所述钢筋放样缩放比例计算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的缩放尺寸,在所述缩放放样空间中,根据所述缩放尺寸、所述钢筋放样缩放比例和所述出图基本信息,对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钢筋放样、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所述目标配筋断面图对应的钢筋放样图。
6.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选择模块、信息设置模块、模板尺寸确定模块、钢筋绘制模块和钢筋标注模块;
所述模板选择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多个原始结构模板图,按照预设的目标出图比例,从所有原始结构模板图中选择出目标结构模板图;
所述信息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出图比例确定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的出图基本信息;还用于定义钢筋基本信息;
所述模板尺寸确定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图元尺寸信息,根据所述图元尺寸信息获取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的基础构件尺寸信息;
所述钢筋绘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绘制钢筋,得到初始配筋断面图;
所述钢筋标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图基本信息、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和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对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中的每个钢筋进行文字标示和尺寸标注,得到目标配筋断面图;
所述出图基本信息包括图层样式、文字样式、标注样式和线型样式;
钢筋包括构件内侧主筋、构件外侧主筋、构件附加筋、构件分布筋和构件拉筋;所述钢筋基本信息包括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构件附加筋基本信息、构件分布筋基本信息和构件拉筋基本信息;
所述钢筋绘制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内侧主筋和构件外侧主筋的主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内侧主筋和构件外侧主筋的主筋线型,并在所述主筋图层中,按照所述主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内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外侧主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
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附加筋的附加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附加筋的附加筋线型,并在所述附加筋图层中,按照所述附加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附加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附加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二中间配筋断面图;
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分布筋的分布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分布筋的分布筋线型,并在所述分布筋图层中,按照所述分布筋线型,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分布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分布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三中间配筋断面图;
在所述目标结构模板图中,根据所述图层样式确定构件拉筋的拉筋图层,根据所述线型样式确定构件拉筋的拉筋线型,并在所述拉筋图层中,根据所述构件外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内侧主筋基本信息、所述构件拉筋基本信息和所述基础构件尺寸信息对每个构件拉筋进行自动绘制,得到第四中间配筋断面图;
根据所述第一中间配筋断面图、所述第二中间配筋断面图、所述第三中间配筋断面图和所述第四中间配筋断面图,得到所述初始配筋断面图。
7.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可运行在所述处理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步骤。
8.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目标配筋断面图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装置电连接。
CN201911274726.3A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111778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4726.3A CN111177827B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4726.3A CN111177827B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7827A CN111177827A (zh) 2020-05-19
CN111177827B true CN111177827B (zh) 2023-05-23

Family

ID=70650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4726.3A Active CN111177827B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78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5912B (zh) * 2020-07-16 2023-09-22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墙板内角加腋建模方法
CN112069564B (zh) * 2020-07-17 2022-07-0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板坯连铸设备基础系列化电算组合建模调整方法
CN112052493A (zh) * 2020-07-20 2020-12-08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基础墩侧壁分布筋的精细化建模方法
CN111931283B (zh) * 2020-09-18 2021-02-23 深圳须弥云图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程图纸的规划测点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2464355A (zh) * 2020-12-18 2021-03-09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异形顶板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4758104B (zh) * 2022-04-20 2022-11-29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三维设计钢筋图的抗干涉散布筋自动标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5543B2 (ja) * 2009-07-14 2014-01-22 株式会社長谷工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配筋施工図とその自動作成装置と方法
CN102831259B (zh) * 2012-07-18 2015-01-21 北京中科辅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混凝土结构配筋的图纸自动生成方法
CN104537191B (zh) * 2015-01-21 2018-05-22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钢筋模型示意图的绘制方法
CN107391862B (zh) * 2017-07-28 2021-04-13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三维协同设计方法
CN110489890A (zh) * 2019-08-23 2019-11-22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岔管结构自动出图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谓钧 ;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图绘图子程序的设计.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01),第64-7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7827A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7827B (zh) 一种结构配筋断面图的自动成图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321783B2 (en) Visualizing content positioning within a document using layers
US5475805A (en) Layout and display of structured document having embedded elements
US10248751B2 (en) Alternative hierarchical views of a circuit design
JPH07334549A (ja) Ca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寸法自動記入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060043083A (ko) 그리드 캔버스 레이아웃 및 그 생성 방법
US966188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design state of apparel or accessory to enable extrapolation for style and size variants
JPH06274586A (ja) 表示方式
CN102789361B (zh) 一种矢量电子地图信息的显示风格设置方法
US7996780B1 (en) Block visualization
CN101802887B (zh) 地图绘制装置
CN115188349B (zh) 移动可变交通信息牌自定义内容编辑方法及系统
CN114842174B (zh) 一种适用于三维设计钢筋图的抗干涉点筋自动标注方法
CN114758104B (zh) 一种适用于三维设计钢筋图的抗干涉散布筋自动标注方法
JPH10283492A (ja) レイアウト組版方法
CN112000328B (zh) 一种页面可视化编辑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02074381A (ja) 図形編集装置及び方法
CN111402703B (zh) 一种交互式注记等值线数值的方法和装置
JP2001202402A (ja) 図面作成装置及び図面変更箇所の表示方法
CN112329383A (zh) 一种文字描边效果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6859911B1 (en) Graphically representing data values
CN111651161B (zh) 图形化界面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97506A (zh) 车道线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753258B2 (ja) 図面管理装置
CN113127524A (zh) 一种动态分段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