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1765A - 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1765A
CN111171765A CN202010126412.5A CN202010126412A CN111171765A CN 111171765 A CN111171765 A CN 111171765A CN 202010126412 A CN202010126412 A CN 202010126412A CN 111171765 A CN111171765 A CN 111171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sensitive adhesive
based pressure
component removabl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64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1765B (zh
Inventor
周波
陈永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ongte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ongt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ongte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ongt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64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17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1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1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1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1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12Polymerisation in non-solvents
    • C08F2/16Aqueous medium
    • C08F2/22Emulsion polymerisation
    • C08F2/24Emulsion polymerisation with the aid of emulsifying agents
    • C08F2/26Emulsion polymerisation with the aid of emulsifying agents anio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4Methyl esters, e.g. m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 C09J133/064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9J133/06 containing anhydride, COOH or COOM groups, with M being metal or onium-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乳化剂1‑5份、共聚单体80‑120份、缓冲剂0.02‑0.1份、引发剂0.2‑1份、润湿剂0.05‑0.2份、消泡剂0.05‑0.2份、蒸馏水50‑80份。本发明制备的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既解决了长时间使用带来的增粘问题,又解决了烘干后与基材的附着力问题,既能保证较高的剥离强度又无残胶;本发明制备的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绿色环保,无有机物挥发,又能降低固化速度,方便使用,且水性压敏胶在离型纸上不会出现铺展现象,同时离心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敏胶是指在外力按压下能与被粘物粘接的一类胶粘剂。目前被大量用于封箱带、标签、保护用胶带以及装饰板等行业。压敏胶的剥离强度主要取决于聚合物的粘合力及胶体对粘结表面的附着力,持粘性主要由内聚力决定,而内聚力和粘结力是互相影响的,同时内聚力和持粘性之间也要有合适的平衡。传统的压敏胶产品的内聚力较差,对不同极性的基材适应性不好,耐温性差,造成产品的粘结力和耐候性存在缺陷,特别是水性体系产品该缺陷尤为明显。
可移除不干胶标签用胶粘剂的应用市场越来越广泛,目前现有的胶粘剂有溶剂型,热熔型为主。但是甲苯,苯等挥发有机物作溶剂,这些溶剂在使用过程中会直接挥发到大气中污染环境和危害工人健康,所以,国外很多政府部门颁布法令限制挥发性有机物的使用,且不干胶标签中残留的溶剂对人体健康都有危害。目前主流的可移除不干胶使用的双组分溶剂型压敏胶,一个存在环保问题,大量的有机物挥发,另外溶剂型使用的是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其固化速度快,必须在加入固化剂后2-3小时内用完,使用不方便。
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涂布在离型纸上干燥,再去贴合PP合成纸、铜版纸、PET膜,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很容易出现残胶现象,或者其剥离强度很低,同时在离型纸上出现铺展现象,且贮存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乳化剂1-5份、共聚单体80-120份、缓冲剂0.02-0.1份、引发剂0.2-1份、润湿剂0.05-0.2份、消泡剂0.05-0.2份、蒸馏水50-80份。
作为一种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乳化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
作为一种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烷基苯磺酸盐选自单烷基二苯醚单磺酸盐、单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共聚单体包括丙烯酸类化合物。
作为一种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1.8-2.2)。
作为一种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还包括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的质量比为(45-48):1。
作为一种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酯软单体的质量比为1:(90-94)。
作为一种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磺基盐、脂肪酸、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泡剂选自醇类消泡剂、脂肪酸消泡剂、脂肪酸酯消泡剂、磷酸酯类消泡剂、矿物油类消泡剂、酰胺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取十三分之六重量份的蒸馏水放入乳化釜,加入乳化剂,再加入共聚单体,乳化,得乳化液;
S2:将缓冲剂、剩余十三分之七重量份的蒸馏水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四十四分之一体积的S1步骤的乳化液,升温,加入五分之一重量份的引发剂;
S3:将剩余五分之四重量份的引发剂混入剩余四十四分之四十三体积的S1步骤的乳化液中,滴加至反应釜,滴加完毕保温,降温至室温,依次加入润湿剂、消泡剂,用氨水调节pH至7.5-8.5,配胶,即得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通过采用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酰胺等作为共聚单体,并通过烷基苯磺酸盐作为乳化剂、磺基盐润湿剂、矿物油类消泡剂等组分相互作用,既解决了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长时间使用带来的增粘问题,又解决了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烘干后与基材的附着力问题,既能保证较高的剥离强度又无残胶;本发明制备的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绿色环保,无有机物挥发,又能降低固化速度,方便使用,且水性压敏胶在离型纸上不会出现铺展现象,同时离心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乳化剂1-5份、共聚单体80-120份、缓冲剂0.02-0.1份、引发剂0.2-1份、润湿剂0.05-0.2份、消泡剂0.05-0.2份、蒸馏水50-80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乳化剂
本发明中,所述乳化剂是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组分的混合液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的一类化合物。其作用原理是在乳化过程中,分散相以微滴(μm级)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乳化剂降低了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界面张力,并在微滴表面形成较坚固的薄膜或由于乳化剂给出的电荷而在微滴表面形成双电层,阻止微滴彼此聚集,而保持均匀的乳状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选自烯丙氧基聚醚硫酸盐、乙烯基磺酸盐、烯丙基羟烷基磺酸盐、烯丙氧基磺酸盐、丙烯酰胺基磺酸盐、马来酸盐及其衍生物、烯丙基琥珀酸烷基酯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烷基苯磺酸盐选自单烷基二苯醚单磺酸盐、单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烷基苯磺酸盐为单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选自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十四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质量比为(0.48-1.6):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质量比为1:1。
水性压敏胶由于缺少溶剂的蚀刻,不能强力地固着在PET膜上,当PET膜被剥离时,水性压敏胶不能完全地被从它所粘着的表面移除。为实现水性压敏胶的完全地被从它所粘着的表面移除,本发明人进行水性压敏胶的实验研究,在申请过程中意外发现,本发明采用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异辛酯、苯乙烯,并加入环氧单体和烷基苯磺酸盐,且烷基苯磺酸盐为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时,可以显著提高水性压敏胶从PET膜的可移除性,这可能是由于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二苯醚结构具有超共轭效应,其与丙烯酸异辛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相互作用,会产生一个负电荷的增强重叠区,导致较大的分子间吸引力,使水性压敏胶强力地固着在PET膜上。此外,发明人还意外的发现,当加入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且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质量比为(0.48-1.6):1时,水性压敏胶的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尤其是离心稳定性。发明人猜测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中苯环间的醚键可允许苯环绕氧转动,允许其与密集的共聚单体相结合,在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乳化作用和耦合作用,防止体系聚集,提高了水性压敏胶的离心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
共聚单体
本发明中,所述共聚单体是指合成压敏胶单体的总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共聚单体包括丙烯酸类化合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共聚单体包括丙烯酸类化合物和苯乙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为(95-100):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为99:1。
(丙烯酸类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是指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1.8-2.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酰胺选自N-异丙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双丙酮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酰胺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CAS号为924-42-5)。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AS号为106-91-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还包括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的质量比为(45-48):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的质量比为46.25: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酯软单体的质量比为1:(90-94)。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酯软单体的质量比为1:92.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选自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二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CAS号为103-11-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酯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酯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包括甲基丙烯酸。
(苯乙烯)
本发明中,所述苯乙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工业上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共聚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混合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92.5:2:1:1:1.5:2。
单组份的水性压敏胶不需要额外添加交联剂,通过共聚单体之间相互反应从而达到交联固化,但自交联的水性压敏胶的贮存稳定性差。本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意外的发现,在丙烯酸异辛酯等共聚单体的基础上加入N-羟甲基丙烯酰胺,且控制N-羟甲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异辛酯的质量比为1:92.5时,可以显著提高单组份的水性压敏胶的贮存稳定性,这可能是由于在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磺基丁二酸二辛基钠盐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作用下,共聚单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提高水性压敏胶的内聚力,单组份的水性压敏胶的贮存稳定性。此外,发明人还意外的发现,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环氧基团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中酰胺的引入,提高了水性压敏胶的固化温度,且丙烯酸异辛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共同作用,提高了水性压敏胶与PET膜的结合力,使水性压敏胶不会出现残胶。
缓冲剂
本发明中,所述缓冲剂是能被用来控制高温高压状态下,或常温常压下,气体或液体逸度的固体组合,它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化学工程中的缓冲剂常称为酸碱稳定剂,一般是盐类,如强酸弱碱或弱酸强碱盐类,在反应或保存中逐渐释出盐中的酸或碱以保持稳定的酸碱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剂选自葡糖酸缓冲剂、乳酸缓冲剂、柠檬酸缓冲剂、乙酸缓冲剂、碳酸缓冲剂、磷酸缓冲剂、硼酸缓冲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剂为碳酸缓冲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碳酸缓冲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碳酸钠、碳酸铵、碳酸氢钾、碳酸氢钾、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碳酸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引发剂
本发明中,所述引发剂又称自由基引发剂,指一类容易受热分解成自由基(即初级自由基)的化合物,可用于引发烯类、双烯类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和共聚合反应,也可用于不饱和聚酯的交联固化和高分子交联反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发剂选自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无机过氧化合物、偶氮类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叔戊酸叔丁基酯、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中的任一种。
所述无机过氧化合物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中的任一种。
所述偶氮类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有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中的任一种。
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包括但不限于有过氧化苯甲酰/蔗糖、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酒石酸、过硫酸铵/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硫酸亚铁、过氧化苯甲酰//N,N-二乙基苯胺、过氧化苯甲酰/焦磷酸亚铁、过硫酸钾/硝酸银、过硫酸盐/硫醇、异丙苯过氧化氢/氯化亚铁、过硫酸钾/氯化亚铁、过氧化氢/氯化亚铁、异丙苯过氧化氢/四乙烯亚胺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发剂为无机过氧化合物。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过氧化合物为过硫酸铵。
润湿剂
本发明中,所述润湿剂是指能使固体物料更易被水浸湿的物质。通过降低其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使水能展开在固体物料表面上,或透入其表面,从而把固体物料润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湿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所述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烷基硫酸盐、磺基盐、脂肪酸、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中的任一种。
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聚氧乙烯烷基酚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炔二醇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湿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磺基盐、脂肪酸、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润湿剂为磺基盐。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磺基盐为磺基丁二酸二辛基钠盐(CAS号为577-11-7)。
所述磺基丁二酸二辛基钠盐的牌号为索尔维OT-75,购买自佛山市翁开尔有限公司。
消泡剂
本发明中,所述消泡剂是指能降低水、溶液、悬浮液等的表面张力,防止泡沫形成,或使原有泡沫减少或消灭的物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泡剂选自非硅型消泡剂、聚醚型消泡剂、有机硅型消泡剂、聚醚改性有机硅型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泡剂为非硅型消泡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泡剂选自醇类消泡剂、脂肪酸消泡剂、脂肪酸酯消泡剂、磷酸酯类消泡剂、矿物油类消泡剂、酰胺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泡剂为矿物油类消泡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矿物油类消泡剂选自DISPELAIR CF 246消泡剂、SN-DEFOAMER 154消泡剂、FOAMASTER 2380消泡剂、巴斯夫WBA消泡剂、索尔维691消泡剂、亚什兰4201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矿物油类消泡剂为巴斯夫WBA消泡剂。
所述矿物油类消泡剂为巴斯夫WBA消泡剂,牌号为WBA/8034A,购买自佛山市合盛元化工有限公司。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巴斯夫WBA消泡剂、磺基丁二酸二辛基钠盐的质量比为1: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磺基丁二酸二辛基钠盐、巴斯夫WBA消泡剂的质量比为20:1:1。
矿物油类消泡剂对水性压敏胶聚有较好的消泡效果,但其难溶于水,且快速铺散在界面上,导致水性压敏胶易在不干胶标签铺展润湿。本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意外的发现,当矿物油类消泡剂为巴斯夫WBA消泡剂,且巴斯夫WBA消泡剂、磺基丁二酸二辛基钠盐的质量比为1:1时,水性压敏胶不易在离型纸上铺展润湿,发明人认为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磺基丁二酸二辛基钠盐的乳化作用使巴斯夫WBA消泡剂能在水相中快速的分散,且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超共轭效应和长碳链抑制矿物油类消泡剂在界面上铺散,解决了水性压敏胶易在不干胶标签铺展润湿的问题。此外,发明人还意外的发现,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磺基丁二酸二辛基钠盐、巴斯夫WBA消泡剂的质量比为20:1:1时,水性压敏胶易涂布且有较好的剥离强度。发明人猜测的原因可能在于磺基丁二酸二辛基钠盐、巴斯夫WBA消泡剂相互作用可以降低水性压敏胶的粘度,易于涂布,且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的吸附能力强,使乳化液的粒径大小分布窄而均匀,利于共聚单体交联形成较高分子量的共聚物,尤其是当丙烯酸异辛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92.5:1:2时,水性压敏胶在较高温度下既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又不会出现残胶。这可能是因为丙烯酸异辛酯玻璃化温度低,提高了水性压敏胶的柔韧性和延展性,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玻璃化温度高,使水性压敏胶的强度得到提高,丙烯酸异辛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相互作用,水性压敏胶在较高温度下既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又不会出现残胶,且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通过交联点,提高了水性压敏胶的附着力和拉伸强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取十三分之六重量份的蒸馏水放入乳化釜,加入乳化剂,再加入共聚单体,乳化,得乳化液;
S2:将缓冲剂、剩余十三分之七重量份的蒸馏水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四十四分之一体积的S1步骤的乳化液,升温,加入五分之一重量份的引发剂;
S3:将剩余五分之四重量份的引发剂混入剩余四十四分之四十三体积的S1步骤的乳化液中,滴加至反应釜,滴加完毕保温,降温至室温,依次加入润湿剂、消泡剂,用氨水调节pH至7.5-8.5,配胶,即得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取十三分之六重量份的蒸馏水放入乳化釜,加入乳化剂,再依次加入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高速乳化,得乳化液;
S2:将缓冲剂、剩余十三分之七重量份的蒸馏水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四十四分之一体积的S1步骤的乳化液,升温至78℃,加入五分之一重量份的引发剂;
S3:将剩余五分之四重量份的引发剂混入剩余四十四分之四十三体积的S1步骤的乳化液中,滴加至反应釜,3-5h滴加完毕保温1-2h,降温至室温,依次加入润湿剂、消泡剂,用氨水调节pH至7.5-8.5,配胶,即得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应用,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应用于可移除不干胶标签。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1份、共聚单体80份、缓冲剂0.02份、引发剂0.2份、润湿剂0.05份、消泡剂0.05份、蒸馏水50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牌号为
所述共聚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CAS号为103-11-7)、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CAS号为924-42-5)、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AS号为106-91-2)的混合物;所述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92.5:2:1:1:1.5:2;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为磺基丁二酸二辛基钠盐(CAS号为577-11-7),牌号为索尔维OT-75,购买自佛山市翁开尔有限公司;
所述消泡剂为巴斯夫WBA消泡剂,牌号为WBA/8034A,购买自佛山市合盛元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取十三分之六重量份的蒸馏水放入乳化釜,加入乳化剂,再依次加入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高速乳化,得乳化液;
S2:将缓冲剂、剩余十三分之七重量份的蒸馏水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四十四分之一体积的S1步骤的乳化液,升温至78℃,加入五分之一重量份的引发剂;
S3:将剩余五分之四重量份的引发剂混入剩余四十四分之四十三体积的S1步骤的乳化液中,滴加至反应釜,4h滴加完毕保温1.5h,降温至室温,依次加入润湿剂、消泡剂,用氨水调节pH至8,配胶,即得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5份、共聚单体120份、缓冲剂0.1份、引发剂1份、润湿剂0.2份、消泡剂0.2份、蒸馏水80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10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0.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CAS号为2386-53-0);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CAS号为103-11-7)、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CAS号为924-42-5)、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所述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的质量比为92.5:2:1:1:1.5;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CAS号为103-11-7)、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AS号为106-91-2)的混合物;所述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92.5:2:1:1.5:2;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CAS号为103-11-7)、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CAS号为924-42-5)、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AS号为106-91-2)的混合物;所述丙烯酸异辛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92.5:1:1:1.5:2;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实施例11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CAS号为103-11-7)、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CAS号为924-42-5)、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AS号为106-91-2)的混合物;所述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45.5:49:1:1:1.5:2;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实施例12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
实施例13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2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
实施例14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消泡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
实施例15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消泡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消泡剂为索尔维691消泡剂,牌号为DF-691,购买自上海桑井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6
实施例16提供了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乳化剂2份、共聚单体100份、缓冲剂0.05份、引发剂0.5份、润湿剂0.1份、蒸馏水65份;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CAS号为7575-62-4);
所述共聚单体同实施例1;
所述缓冲剂为碳酸氢钠;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所述润湿剂同实施例1。
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性能测试
1.可移除性:将实施例1-16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用线棒涂布器涂布在23μm厚度的PET膜上,放置105℃烘箱干燥5min,控制干胶上胶量25μm,放置24h后,检测可移除性;将涂好的PET膜贴在镜面钢板上,70℃烘箱24h,取出后冷却至室温,撕除胶膜,观察钢板残胶变化;无残胶记为A,少量残胶记为B,大量残胶记为C;结果见表1。
2.贮存稳定性:将实施例1-16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在0℃下密封保存6个月,观测是否有沉淀或凝聚现象发生,无沉淀或凝聚记为A,少量沉淀或凝聚记为B,大量沉淀或凝聚记为C,结果见表1。
3.离心稳定性:将实施例1-16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观察实施例1-16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有无油水分层现象,无油水分层记为A,少量油水分层记为B,大量油水分层记为C,结果见表1。
4.铺展润湿性:将实施例1-16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用线棒涂布器涂布在上硅格拉辛纸上,湿胶上胶量在80克正负10克,放置105℃烘箱干燥5min,检查干燥面有无锁孔,按等级分为三种,无缩孔、无缺陷记为A;少量缩孔记为B;大量缩孔记为C,结果见表1。
5.剥离强度:将实施例1-16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参照GB/T2792-1998的标准进行剥离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394482170000191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0)

1.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原料至少包括,乳化剂1-5份、共聚单体80-120份、缓冲剂0.02-0.1份、引发剂0.2-1份、润湿剂0.05-0.2份、消泡剂0.05-0.2份、蒸馏水50-8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苯磺酸盐选自单烷基二苯醚单磺酸盐、单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单体包括丙烯酸类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质量比为1:(1.8-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类化合物还包括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所述丙烯酸酯软单体、丙烯酸酯硬单体的质量比为(45-48):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酯软单体的质量比为1:(90-94)。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磺基盐、脂肪酸、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选自醇类消泡剂、脂肪酸消泡剂、脂肪酸酯消泡剂、磷酸酯类消泡剂、矿物油类消泡剂、酰胺类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S1:取十三分之六重量份的蒸馏水放入乳化釜,加入乳化剂,再加入共聚单体,乳化,得乳化液;
S2:将缓冲剂、剩余十三分之七重量份的蒸馏水置于反应釜中,加入四十四分之一体积的S1步骤的乳化液,升温,加入五分之一重量份的引发剂;
S3:将剩余五分之四重量份的引发剂混入剩余四十四分之四十三体积的S1步骤的乳化液中,滴加至反应釜,滴加完毕保温,降温至室温,依次加入润湿剂、消泡剂,用氨水调节pH至7.5-8.5,配胶,即得所述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
CN202010126412.5A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1717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6412.5A CN111171765B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6412.5A CN111171765B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1765A true CN111171765A (zh) 2020-05-19
CN111171765B CN111171765B (zh) 2021-08-31

Family

ID=70651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6412.5A Active CN111171765B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17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1629A (zh) * 2021-02-08 2021-06-15 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反复粘贴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429510A (zh) * 2021-07-31 2021-09-24 浙江华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擦式水性丙烯酸可移胶及其制备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5968B1 (en) * 2000-04-12 2003-05-20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UV-curabl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and protective coatings
CN101168650A (zh) * 2006-10-23 2008-04-30 吴达文 干式复膜用单组分自交联乳液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5224A (zh) * 2012-08-30 2013-07-17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丙烯酸酯乳液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37737A (zh) * 2016-04-20 2016-08-10 成都艾迪生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反光布专用水性丙烯酸酯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07474766A (zh) * 2017-07-13 2017-12-15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剥离力低增长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11700A (zh) * 2019-09-18 2019-11-29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单组份丙烯酸酯乳液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5968B1 (en) * 2000-04-12 2003-05-20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UV-curabl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and protective coatings
CN101168650A (zh) * 2006-10-23 2008-04-30 吴达文 干式复膜用单组分自交联乳液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5224A (zh) * 2012-08-30 2013-07-17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丙烯酸酯乳液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37737A (zh) * 2016-04-20 2016-08-10 成都艾迪生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反光布专用水性丙烯酸酯胶粘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07474766A (zh) * 2017-07-13 2017-12-15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剥离力低增长聚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11700A (zh) * 2019-09-18 2019-11-29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单组份丙烯酸酯乳液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1629A (zh) * 2021-02-08 2021-06-15 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反复粘贴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429510A (zh) * 2021-07-31 2021-09-24 浙江华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擦式水性丙烯酸可移胶及其制备工艺
CN113429510B (zh) * 2021-07-31 2022-02-08 浙江华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擦式水性丙烯酸可移胶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1765B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33331B2 (ja) C1〜c20−アルキル(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に基づく乳化重合によって製造可能な接着剤用粘着付与剤として使用可能な水性ポリマー分散液
KR100854063B1 (ko) 난해성 기판 및 저온용 물 기재 접착제
US4923919A (en)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s
CN111171765B (zh) 一种单组份可移除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75452B1 (ko) 내한성이 우수한 아크릴 에멀젼 점착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EP0913443A1 (en) Heat-sensitive an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CN102471658A (zh) 水性粘结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粘结薄膜
JPS63241084A (ja) エマルジヨン型感圧接着剤
KR20160011683A (ko) 점착부여제를 포함하는 아크릴계 에멀젼의 제조방법
EP3126413A1 (en) Wet and dry surface adhesives
CN111205792B (zh) 一种耐热水白化水性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313525A (ja) 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製品
US11920067B2 (en) Adhesive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JP2009074083A (ja)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WO1991018739A1 (en) Water-borne acrylic emulsion pressure sensitive latex adhesive composition
KR0174516B1 (ko) 우수한 저온성능을 갖는 점착성 아크릴 에멀션 압감성 접착제
KR20180056241A (ko) 도배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벽지 시공 방법
US10093839B2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compris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acid-functional acrylic resi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JP2021195401A (ja) 水性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H05105856A (ja) 水分散性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ラベルもしくはシート
KR102332742B1 (ko) 아크릴계 에멀젼 점착제 조성물
CN106381103B (zh) 水性聚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72477A (zh) 丙烯酸粘合剂组合物
JPH0352981A (ja) 接着剤組成物
KR102642819B1 (ko) 수성 아크릴 점착제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점착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