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9178A - 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9178A
CN111149178A CN201880062198.2A CN201880062198A CN111149178A CN 111149178 A CN111149178 A CN 111149178A CN 201880062198 A CN201880062198 A CN 201880062198A CN 111149178 A CN111149178 A CN 111149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wall
height
wireless power
wireless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21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9178B (zh
Inventor
林成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49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9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9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9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8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030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characterised by unspecified or heterogeneous hardness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gnetic hardness transitions
    • H01F1/0311Compounds
    • H01F1/0313Oxidic compounds
    • H01F1/0315Ferr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 H01F27/36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mad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01F27/306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02J50/40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the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the two or more receiving devices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same unit, e.g. power mats with several coils or antennas with several sub-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包括:线圈,被卷绕以形成中空部分;以及屏蔽构件,该屏蔽构件包括其上设置有线圈的平坦部分、对应于中空部分的形状的内径部分、以及对应于线圈的外周形状的外径部分。从其上设置有线圈的平坦部分突出的内径部分的高度可以是线圈高度的0至1.5倍。线圈的电感可以在9.2uH至12.26uH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施例涉及无线充电,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移动电话或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终端包括用于存储电力的电池和用于对该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电路。为了给该终端的电池充电,应有外部充电器提供电力。
通常,作为电池与用于向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方法的示例,存在一种终端供应方法,在该方法中,商用电力被提供且转换为与电池相对应的电压和电流,以通过电池的终端向电池提供电能。这种终端供应方法需要使用物理电缆或电线。因此,当使用大量终端供应方法的装置时,大量电缆占据相当大的工作空间,并且难以整理且外观也不佳。此外,这种终端供应方法可能导致以下问题,诸如由于终端之间的不同电位差而引起的瞬时放电、由于异物而导致发生烧坏或起火、自发放电以及电池寿命和电池性能下降等。
最近,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已经提出了一种使用无线发送功率的方法的充电系统(下文称之为“无线充电系统”)和控制方法。另外,在过去,无线充电系统在某些便携式装置上不是标准的,并且消费者不得不购买单独的无线充电接收器配件,因此对无线充电系统的需求较低。未来,预计使用无线充电的用户数量将迅速增加,并且终端制造商将基本配备有无线充电功能。
通常,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功率发送器和无线功率接收器,该无线功率发送器通过无线功率发送方法供应电能,该无线功率接收器接收从无线功率发送器供应的电能并对电池充电。
同时,为了发送无线功率,无线功率发送器包括发送线圈,并且为了接收无线功率,无线功率接收器包括接收线圈。这样的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具有限于特定区域的无线功率发送/接收的高效率,在该特定区域中,线圈以预定长度卷绕临界匝数。
通常,通过根据发送器或接收器调节线圈的频率并固定阻抗匹配电路中的电感,可以控制功率的发送与接收效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另一阻抗匹配电路的控制配置,并且可能出现由于电感匹配而引起的发热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已经设计出本实施例以解决相关技术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另外,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线圈装置以及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线圈装置能够控制满足每种线圈类型的标准的电感值。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装置以及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线圈装置用于减少由于线圈的电感匹配而引起的发热。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圈装置以及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线圈装置能够提高无线充电效率并且易于改变装置中的线圈的性能标准。
本实施例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并且从以下描述中,本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种线圈装置包括:线圈,被卷绕以形成中空部分;以及屏蔽壳体,该屏蔽壳体包括其上设置有线圈的平坦部分、对应于中空部分的形状的内壁、以及对应于线圈的外周形状的外壁。从其上设置有线圈的平坦部分突出的内壁的高度可以是线圈高度的0至1.5倍。线圈的电感可以在9.2uH至12.26uH的范围内。
内壁的高度可以变化以对应于线圈的电感。
当内壁的高度为0时,内壁形成为与平坦部分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内壁的高度在0到3.3mm的范围内。
内壁的宽度对应于中空部分的宽度。
内壁的宽度随着内壁的高度增加而减小。
线圈由两层形成。
外壁的高度对应于线圈的高度。
外壁可以包括引导槽,以便线圈被抽出。
屏蔽壳体可以包括铁氧体。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线圈装置和控制器,该线圈装置包括被卷绕以形成中空部分的线圈和屏蔽壳体,该屏蔽壳体包括其上设置有线圈的平坦部分、对应于中空部分的形状的内壁、以及对应于线圈的外周形状的外壁,该控制器用于控制以改变线圈装置的内壁的高度。
线圈装置的内壁变化以具有线圈高度的0至1.5倍的高度,并且线圈的电感对应于线圈的高度在9.2μH到12.26μH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改变内壁的高度的马达。
内壁的高度可以通过堆叠与内壁的宽度相对应的焊盘而改变。
当内壁的高度变化时,内壁的宽度可以减小。
线圈可以由两层形成。
外壁可以具有与线圈的高度相对应的高度。
屏蔽壳体可包括铁氧体。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部分,其存储与线圈的电感的变化相对应的内壁的变化的信息。
【有益效果】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效果。
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本实施例可以具有以下效果:能够实现包括在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线圈的标准化,以及据此最大化无线充电装置的充电效率。
本实施例可以具有能够通过调节与无线充电装置的线圈的多样化相对应的电感值来增加应用范围的效果。
本实施例可以具有通过使用线圈装置的屏蔽壳体来控制电感以改善工艺和材料成本的效果。
本实施例可以改善电感的失配,并且可以具有减少由此生成的热量的效果。
本实施例预期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从以下描述中,本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提供附图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并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详细描述。然而,本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不限于特定附图,并且在每个附图中公开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以形成新的实施例。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的框图。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功率发送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用于描述与根据图2的无线功率发送器交互工作的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侧面透视图。
图7至图10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控制线圈装置的电感值的屏蔽壳体的变化的透视图。
图11是用于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屏蔽壳体的内壁的可变状态的示例性视图。
图12是用于描述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屏蔽壳体的内壁的可变状态的示例性视图。
图13是用于描述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屏蔽壳体的内壁的可变状态的示例性视图。
图14是用于描述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屏蔽壳体的内壁的可变状态的示例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装置和各种方法。在以下描述中使用的元件的后缀“模块”和“部件”仅是为了方便撰写说明书而给出或使用,它们之间没有可辨明的含义或作用。
在描述实施例时,如果利用术语“上方(上)或下方(下)”、“前方(顶部)或后方(后部)”来描述元件,则术语“上方(上)或下方(下)”、“前方(顶部)或后方(后部)”可以包括两个含义,即两个元件彼此直接接触,或者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放置在两个元件之间。
另外,将理解的是,如上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表示该元件存在,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原件的存在或添加。除非另有限定,否则本文所使用的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在内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将理解的是,诸如在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的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并不是被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地解释,除非在此有明确定义。
此外,可以用术语第一、第二、A、B、(a)、(b)等来描述本公开的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并且不限制该元件本身的含义、序列、顺序等。应当理解,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组合”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时,它可能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中间元件可能“连接”、“组合”或“耦合”在两个元件之间。
此外,在本公开中,如果公知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能使本公开的主旨模糊,则可以省略对相关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
在描述实施例时,为便于描述,用于在无线功率充电系统中无线地发送电力的装置将被称为无线功率发送器、无线功率传输装置、发送终端、发送器、发送装置、发送方、无线功率发送装置、无线功率发送器、无线充电装置等。
此外,为便于描述,用于从无线功率发送装置无线地接收电力的装置可以称为无线功率接收装置、无线功率接收器、接收终端、接收方、接收装置、接收器终端等。
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被设置为焊盘式、支撑式、接入点(AP)式、小型基站式、支架式、天花板嵌入式、壁挂式等,并且一个发送器可以将电力发送到多个无线功率接收装置。
根据实施例,无线功率接收器可以采用至少一种无线功率发送方式,并且可以同时从两个或更多个无线功率发送器接收无线功率。本文中,无线功率发送方式可以包括电磁感应方式、电磁共振方式和RF无线功率发送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特别地,支持电磁感应方式的无线功率接收装置可以包括电磁感应方式的无线充电技术,其在AirFuel联盟(以前为PMA)和无线充电联盟(WPC)(即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组织)中被定义。此外,支持电磁谐振方式的无线功率接收装置可以包括谐振方式的无线充电技术,其在AirFuel(以前为A4WP)标准组织(即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组织)中被定义。
通常,无线功率系统的无线功率发送器和无线功率接收器可以通过带内通信或蓝牙低功耗(BLE)通信来交换控制信号或信息。在本文中,可以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方法、频率调制(FM)方法、相位调制(PM)方法、幅度调制(AM)方法、AM-PM方法等来执行带内通信和BLE通信。例如,无线功率接收器通过将预定的通/断开关模式应用于通过接收线圈感应的电流来生成反馈信号,并因此将各种控制信号和信息发送到无线功率发送器。从无线功率接收器接收的信息可以包括诸如接收的功率的强度等各种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无线功率发送器可以基于关于接收到的功率的强度的信息来计算充电效率或电力发送效率。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的框图。
参照图1,无线充电系统通常可以包括:用于无线地发送电力的无线功率发送器10、用于接收发送的电力的无线功率接收器20、以及电子装置30,接收到的电力被供应给该电子装置30。
例如,无线功率发送器10和无线功率接收器20可以使用与无线功率发送中使用的工作频率相同的频带执行用于交换信息的带内通信。作为另一示例,无线功率发送器10和无线功率接收器20可以使用与无线功率发送中使用的工作频率不同的另一频带执行用于交换信息的带外通信。
作为示例,在无线功率发送器10和无线功率接收器20之间交换的信息不仅可以包括彼此的状态信息,而且可以包括控制信息。
这里,通过稍后描述的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阐明在发送和接收终端之间交换的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
带内通信和带外通信可以提供双向通信,但是不限于此,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单向通信或半双工通信。
作为示例,单向通信可以指无线功率接收器20仅向无线功率发送器10发送信息,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指无线功率发送器10向无线功率接收器20发送信息。
半双工通信方法允许无线功率接收器20与无线功率发送器10之间的双向通信,但是在任何时间点仅允许由一个装置发送信息。
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功率接收器20可以获取电子装置30的各种状态信息。作为示例,电子装置30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当前电力使用信息、用于识别运行中的应用的信息、中央处理单元(CPU)的使用率信息、电池充电状态信息、电池输出电压/电流信息等,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从电子装置30获取并可以用于无线功率控制的信息是充足的。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功率发送器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2,无线功率发送器200可主要地包括功率转换器210、功率发送器220、无线充电通信器230、控制器240、电流传感器250、温度传感器260、存储部分270、风扇280和计时器290。无线功率发送器200的配置不是必需的配置,因此应当注意,可以包括比这些元件更多或更少的元件。
如图2所示,电源100可以提供电力。电源100可以对应于内置在无线功率发送器200中的电池,或者可以是外部电源。实施例不限至电源100的类型。
当从电源260接收电力时,功率转换器210可执行将电力转换成具有预定强度的电力的功能。
为此,功率转换器210可包括DC/DC转换器211和放大器212。
DC/DC转换器211可以执行以下功能:根据控制器240的控制信号将从电源260供应的DC电力转换成具有特定强度的DC电力。
放大器212可以根据控制器240的控制信号来调整DC/DC转换后的电力的强度。例如,控制器240可以接收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电力接收状态信息和/或通过无线充电通信器230的电力控制信号,并基于接收的电力接收状态信息和/或接收的电力控制信号动态地调整放大器212的放大率。作为示例,电力接收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整流器的输出电压的强度信息、关于施加到接收线圈的电流的强度信息等,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电力控制信号可以包括用于请求电力增大的信号、用于请求电力减小的信号等。
电流传感器250可以测量输入到驱动器221的输入电流。电流传感器250可以将测量的输入电流值提供给控制器240。更具体地,电流传感器250可以感测输入到功率发送器220的驱动器221的输入电流,以将感测的电压提供给控制器240。输入电流可以是轨电流Ir。轨电流Ir可以是从功率转换器210流到驱动器221的电流。轨电流Ir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当驱动器221通过电源100直接从功率转换器210接收电力时,从电源100流向驱动器221的电流。
控制器240可以基于由电流传感器250测量的输入电流值来确定无线功率接收器的充电状态。也就是说,控制器240可以通过输入电流的变化来确定无线功率接收器的充电状态。无线功率接收器的充电状态可以包括多个充电状态。无线功率接收器的多个充电状态可以包括第一充电状态至第四充电状态。另外,作为输入电流,第一电流至第六电流可以根据第一充电状态至第四充电状态流动。更具体地,在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第一充电状态下,可以以常规充电模式、中功率充电模式或快速充电模式执行无线充电。
也就是说,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第一充电状态可以是这样的状态:无线功率接收器的充电电力不根据电力传输协议而受到限制。在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第一充电状态下,第一电流可以作为无线功率发送器的输入电流而流动。
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第二充电状态可以是这样的状态:无线功率接收器以预定的电池充电速率或更小而达到预定温度,并且充电功率受到限制。在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第二充电状态下,第二电流可以作为无线功率发送器的输入电流而流动。
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第三充电状态可以是这样的状态:无线功率接收器以预定的电池充电速率或更高而达到预定温度,并且无线充电被中断。在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第三充电状态下,第三电流可以作为无线功率发送器的输入电流而流动。
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第四充电状态可以是这样的状态:电池充电达到接近充满的预定充电率,并且无线功率接收器逐步调节充电功率。在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第四充电状态下,第四电流至第六电流可以作为无线功率发送器的输入电流而按顺序流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器240可以控制用于改变无线功率发送器200的发送线圈223的电感的屏蔽壳体的变化。控制器240可以基于存储在存储部分270的线圈的电感值和屏蔽壳体的控制值,生成用于调整构成屏蔽壳体的内壁的面积或高度的控制信号。特别地,本发明可以包括驱动器(例如,马达(未示出)),该驱动器可以控制屏蔽壳体的高度或宽度的变化。因此,控制器可以生成用于控制驾驶员的控制信号。
温度传感器260可以测量无线功率发送器200的内部温度,并且可以将测量结果提供给控制器240。更具体地,温度传感器26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对应于功率发送器220的发送线圈223设置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发送线圈223的温度。作为示例,控制器240可以基于温度传感器260测量的温度值,自适应地切断从电源100供应的电力或防止将电力供应给放大器212。为此,还可以在功率转换器210的一侧设置预设的电力切断电路,用于切断从电源100供应的电力或切断供应给放大器212的电力。作为另一示例,控制器240可以基于温度传感器260测量的温度值来调节提供给功率发送器220的功率的强度。
功率发送器220用于将从功率转换器210输出的功率信号发送到无线功率接收器。为此,功率发送器220可以包括驱动器221、选择器222以及一个或多个发送线圈223。
驱动器221可以生成AC功率信号,在该AC功率信号中,将具有特定频率的AC分量插入到从功率转换器210输出的DC功率信号中,以将AC功率信号发送至发送线圈223。这种情况下,发送到发送线圈223中包括的多个发送线圈的AC功率信号的频率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选择器222可以从驱动器221接收具有特定频率的AC功率信号,以将AC功率信号发送到从多个发送线圈中选择的发送线圈。这里,选择器222可以根据控制器240的预定控制信号来控制将发送到控制器240选择的发送线圈的AC功率信号。更具体地,选择器222可以包括连接与多个发送线圈233相对应的LC谐振电路的开关。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当发送线圈223被配置为一个发送线圈时,选择器222可以从电力发送器220中排除。
发送线圈22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线圈,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发送线圈将从选择器222接收的AC功率信号发送到接收器。当发送线圈为多个时,发送线圈223可包括第一发送线圈至第n发送线圈。为了从多个发送线圈中选择“相应的发送线圈”,选择器222可以被实现为开关或多路复用器(未示出)。
根据本实施例的发送线圈可以被卷绕以便形成中空部分,并且可以形成屏蔽壳体的内壁以对应于中空部分。此时,通过控制器240的控制来改变内壁的高度或宽度,并且可以相应地改变发送线圈的电感。
调制器231可以调制由控制器240生成的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到驱动器221。这里,调制控制信号的方法可以包括频移键控(FSK)调制方法、曼彻斯特编码调制方法、相移键控(PSK)调制方法、脉冲宽度调制(PWM)方法、差分双相调制方法等,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当感测到通过发送线圈接收的信号时,解调器232对感测的信号进行解调并将其发送到控制器240。在本文中,解调后的信号可以包括信号强度指示符、用于在无线功率传送期间控制功率的误差校正(EC)指示符、充电结束(EOC)指示符、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指示符等,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包括用于识别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状态的各种状态信息。
另外,解调器232可以识别从哪个接收线圈接收到解调信号,并且可以将与识别的发送线圈相对应的预定的发送线圈标识符提供给控制器240。
作为示例,无线功率发送器200可以通过带内通信获得信号强度指示符,该带内通信使用用于无线功率发送的相同频率来与无线功率接收器进行通信。
另外,无线功率发送器200不仅可以使用发送线圈223来发送无线功率,还可以经由发送线圈223与无线功率接收器交换各种信息。作为另一示例,附加地,无线功率发送器200可以包括与每个发送线圈223(即,第一发送线圈至第n发送线圈)相对应的单独的线圈,并且应当注意,可以通过使用包括的单独的线圈与无线功率接收器来执行带内通信。
存储部分270可以根据无线功率接收器的充电状态、充电功率强度、充电是否中断、用于重新启动充电的无线功率发送器的温度、停止充电后用于重新启动充电的时间等,来存储无线功率发送器的输入电流值。特别地,根据本实施例,存储部分270可以存储用于改变发送线圈的电感的内壁的可变高度信息。具体地,存储部分270可以存储可变值(高度、宽度),该可变值可以根据发送线圈所需的电感值来改变屏蔽壳体的内壁的高度或宽度。
风扇280可以由马达旋转以冷却过热的无线功率发送器200。可以对应于严重的过热程度的配置来设置风扇280。例如,风扇280可以与功率发送器220相对应地设置。更具体地说,风扇280可以与功率发送器220的发送线圈223相对应地设置。
图3是用于描述与根据图2的无线功率发送器交互作用的无线功率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3,无线功率接收器300可以包括接收线圈310、整流器320、DC/DC转换器330、负载340、传感器350、通信器360和主控制器370。这里,通信器360可以包括解调器361和调制器362中的至少一个。
图3的示例中所示的无线功率接收器300被示出为能够经由带内通信与无线功率发送器交换信息,但是这仅是一个实施例,并且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通信器360可以经由与用于发送无线功率信号的频带不同的频带来提供短距离双向通信。
可以将经由接收线圈310接收的AC功率发送到整流器320。整流器320可以将AC功率转换成DC功率,并将其发送到DC/DC转换器330。DC/DC转换器330可以将从整流器输出的DC功率的强度转换成负载340所需的特定强度,然后可以将其传递到负载340。另外,接收线圈310可以包括多个接收线圈(未示出),即第一接收线圈到第n接收线圈。根据一个实施例,发送到每个接收线圈(未示出)的AC功率的频率可以彼此不同,并且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预定频率控制器来将每个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设置为不同的,该预定频率控制器具有对于每个接收线圈将LC谐振特性调整为不同的功能。
特别地,根据本实施例的接收线圈310可以被卷绕为包括中空部分,并且屏蔽壳体的内壁可以被形成为与中空部分相对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内壁来改变接收线圈的电感。
传感器350可以测量从整流器320输出的DC功率的强度,并且可以将其提供给主控制器370。此外,传感器350可以根据无线功率的接收对施加到接收线圈310上的电流的强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发送到主控制器370。此外,传感器350可以测量无线功率接收器300的内部温度,并且可以将测量的温度值提供给主控制器370。
作为示例,主控制器370可以将从整流器输出的测量的DC功率的强度与预定参考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发生过电压。作为确定的结果,当发生过电压时,主控制器370可以生成通知已经发生过电压的预定数据包,以将其发送到调制器362。这里,由调制器362调制的信号可以经由接收线圈310或单独的线圈(未示出)被发送到无线功率发送器。另外,当从整流器输出的DC电力的强度等于或高于预定参考值时,主控制器370可以确定接收到感测信号,并且可以进行控制以便在接收到感测信号时,与感测信号相对应的信号强度指示符可以经由调制器362被发送到无线功率发送器。作为另一示例,解调器361可以在接收线圈310和整流器320之间调制从整流器320输出的AC功率信号或DC功率信号,以识别是否接收到感测信号,然后可以将识别结果提供给主控制器370。此时,主控制器370可以进行控制,使得可以经由调制器362发送与感测信号相对应的信号强度指示符。
此外,接收线圈310可以设置在主控制器370中,用于改变接收线圈310的电感,并且主控制器370可以生成控制信号,用于改变屏蔽壳体的内壁,该屏蔽壳体设置为对应于接收线圈310的中空部分。特别地,无线功率接收器可以包括可以改变内壁的标准的驱动器,例如马达(未示出)。因此,主控制器370可以生成马达的操作信号,以进行控制以改变内壁的宽度或高度。此时,主控制器370可以基于存储在存储部分(未示出)中的接收线圈310的电感和与其对应的内壁的可变信息来控制驱动器的操作。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配置和操作,该线圈装置设置在包括无线功率发送器和无线功率接收器的无线充电装置中。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侧面透视图。
参照图4至图6,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400可以包括线圈440和其中设置有线圈440的屏蔽壳体40。例如,线圈440可以被卷绕N次,从而形成中空部分442。例如,线圈440可以被卷绕6.5次以形成两层。另外,线圈440的中空部分442的直径di可以形成为大约20.5mm至大约21.5mm,线圈440的直径do可以形成为大约39mm至大约43mm。然而,线圈440的标准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根据实施例或标准进行各种设置。
其中设置有线圈440的屏蔽壳体40可以包括其上设置有线圈440的平坦部分410、对应于线圈440的中空部分442的形状的内壁430、以及对应于线圈440的外周形状的外壁420。
例如,屏蔽壳体40可以形成其上设置有线圈440的平坦部分410,并且平坦部分410可以以卷绕线圈440的形状形成。
屏蔽壳体40可以具有外壁420,外壁420沿着平坦部分410的外部区域或边缘区域形成。外壁420可从平坦部分410延伸以形成为具有覆盖线圈440的外部区域的高度。例如,外壁420可以与线圈440的外部区域间隔开临界距离,以便不与线圈440的外部区域接触以形成为围绕平坦部分410。另外,外壁420可以形成引导凹槽422,使得卷绕的线圈440的一侧可以被拉出到一侧。
屏蔽壳体40可以包括内壁430,该内壁430形成在与线圈440的中空部分442相对应的位置处。例如,在对应于线圈440的中空部分442的位置处,内壁430可以从要在其上形成线圈440的平坦部分410垂直地突出。内壁430可形成为具有对应于线圈440的高度Hc的0至1.5倍的高度HI。即,内壁430的高度可以变化,以便根据无线充电效率来改变线圈440的电感。
例如,被改变以对应于内壁430的高度HI的变化的线圈440的电感可以是9.2uH至12.26uH。即,当内壁430的高度HI增加到线圈440的高度Hc的0至1.5倍时,线圈440的电感可以增加到9.2uH至12.26uH,以对应于可变的内壁430的高度HI。在这种情况下,内壁430的高度HI是线圈440的高度Hc的0倍的情况意味着不形成内壁430。这是内壁430的上表面与平坦部分410的上表面被设置在一个平面上的情况。也就是说,内壁430的上表面和平坦部分410的上表面可以水平地对齐。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7至图10详细描述根据屏蔽壳体40的内壁430的高度的线圈440的电感的变化。
图7至图10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控制线圈装置的电感值的屏蔽壳体的变化的透视图。
参照图7至图10,图7至图10示出了当屏蔽壳体的内壁的高度Hi变为线圈的高度Hc的0至1.5倍时,与内壁的高度Hi相对应的电感的变化。
下面的表1显示了根据屏蔽壳体的内壁高度的电感值和电阻值之间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将描述单线线圈的高度约为1.1mm,单线线圈为以两层堆叠的线圈,线圈的高度Hc约为2.2mm,内壁的高度Hi约为0mm至约3.3mm。
表1
Figure BDA0002424640310000141
图7是示出屏蔽壳体的内壁的高度为线圈的高度Hc的0倍,的情况(即0mm)的示例图。在屏蔽壳体中,线圈740可以设置在平坦部分710上,外壁720可以从平坦部分710延伸以形成为对应于线圈740的高度。如图7B的示例性视图中所示,内壁可以不形成在线圈740的中空部分742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内壁的高度Hi是0mm并且内壁的高度没有形成,因此线圈的电感740可以是9.2uH。
另外,图8是示出当屏蔽壳体的内壁的高度低于线圈的高度时,内壁的高度约为1.3mm的情况的示例性视图。
在屏蔽壳体中,线圈840可以设置在平坦部分810上,外壁820可以从平坦部分810延伸以形成为与线圈840的高度相对应。如图8B所示,内壁830可以形成在线圈840的中空部分842中。内壁830可以从屏蔽壳体的平坦部分810延伸以形成为向屏蔽壳体的上方突出。内壁830的高度Hi大约为1.3mm,并且可以形成为小于约2.2mm,2.2mm是线圈840的高度Hc。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内壁830的高度Hi的线圈840的电感可以是10.35uH。
另外,图9是示出当屏蔽壳体的内壁的高度与线圈的高度相似时,内壁的高度为约2.3mm的情况的示例性视图。
在屏蔽壳体中,线圈940可以设置在平坦部分910上,外壁920可以从平坦部分910延伸以形成为与线圈940的高度相对应。如图9B所示,内壁930可以形成在线圈940的中空部分942中。内壁930可以从屏蔽壳体的平坦部分910延伸以形成为向屏蔽壳体的上方突出。内壁930的高度Hi大约为2.3mm,并且可以形成为类似于约2.2mm,2.2mm是线圈940的高度Hc。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内壁930的高度Hi的线圈940的电感可以是11.08uH。
另外,图10是示出当屏蔽壳体的内壁的高度高于线圈的高度时,内壁的高度为约3.3mm的情况的示例性视图。
在屏蔽壳体中,线圈1040可以设置在平坦部分1010上,外壁1020可以从平坦部分1010延伸以形成为与线圈1040的高度相对应。如图10B所示,内壁1030可以形成在线圈1040的中空部分1042中。内壁1030可以从屏蔽壳体的平坦部分1010延伸以形成为向屏蔽壳体的上方突出。内壁1030的高度Hi大约为3.3mm,并且可以形成为高于约2.2mm,2.2mm是线圈1040的高度Hc。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内壁1030的高度Hi的线圈1040的电感可以是12.26uH。
如上所述,形成在屏蔽壳体上并插入到线圈的中空部分中的内壁可以形成为具有0至1.5倍的高度以对应于线圈的高度,并且线圈的电感可以变化以对应于内壁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限定了线圈的高度和根据线圈的高度的内壁的高度以进行描述。然而,这种标准不受限制,并且在具有内壁的屏蔽壳体中,可以限定以便可以通过使内壁根据线圈的高度而变化来改变线圈的电感。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1至图14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改变内壁的各种实施例。
图11是用于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屏蔽壳体的内壁的可变状态的示例性视图。
参照图11,将描述这样一种情况:由诸如马达等驱动器(未示出)驱动,图11的内壁1110运行,以便改变内壁1110的高度。
具体地,图11A的示例性视图示出了以下情况的示例:内壁1110的高度为0mm,并且内壁的上表面可以形成为与屏蔽材料的平坦部分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同时,图11B的示例性视图示出了以下情况:与图11A的示例性视图相比,内壁1120已经上升到预定高度,内壁的高度可以通过驱动器的驱动而升高。内壁上升的高度可以以预定高度变化,以对应于要变化的线圈的电感。
此外,图11C的示例性视图示出了以下情况:除了图11B的示例性视图的内壁1120的高度之外,又向上增加预定高度。此时,升高的内壁1130可以增加到预定高度以对应于线圈的电感。特别地,内壁的高度增加,但是内壁的宽度可以相同,或者可以增加或减小。图11C的示例性视图示出了宽度随着内壁的高度增加而减小的情况的示例。
同时,在图12中,将描述用于改变内壁的高度的另一实施例。
图12是用于描述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屏蔽壳体的内壁的可变状态的示例性视图。
参照图12,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内壁的变化是堆叠等于内壁的宽度的焊盘以进行变化的情况。焊盘由与内壁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当要根据线圈的电感改变内壁的高度时,可以根据内壁的高度堆叠焊盘。
具体地,图12A的示例性视图示出了以下这种情况的示例:内壁1210的高度为0mm,内壁的上表面可以形成为与屏蔽材料的平坦部分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同时,图12B的示例性视图示出了以下情况:与图12A的示例性视图相比,内壁1220已经上升到预定高度,并且示出了其中堆叠具有与内壁1220相对应的宽度的焊盘的结构。内壁1220的高度可以以预定高度堆叠,以对应于要变化的线圈的电感。
此外,图12C的示例性视图示出了以下情况:除了图12B的示例性视图的内壁1220的高度之外,又向上增加预定高度。此时,升高的内壁1230可以增加到预定高度以对应于线圈的电感。特别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将描述以下这种情况:当内壁的高度升高时,高度仅在内壁的相同宽度处变化。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堆叠具有不同宽度和高度的焊盘以形成为内壁。
另外,图12示出了内壁的中空部分形成为具有空心的情况,而图13示出了内壁的中空部分不具有空心并且形成为圆柱形的情况。
具体地,图13是用于描述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屏蔽壳体的内壁的可变状态的示例性视图。
参照图13,图13A的示例性视图示出了以下这种情况:内壁1310的高度为0mm,并且内壁的上表面可以形成为与屏蔽材料的平坦部分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同时,图13B和13C的示例性视图示出了内壁1320和1330以圆柱形堆叠并且内壁的高度变化的情况。
在图11至图13中,描述了在内壁为圆柱形的形状中高度变化的情况,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如图14所示,可以形成具有各种形状的内壁。
图14是用于描述根据又一实施例的屏蔽壳体的内壁的可变状态的示例性视图。
参照图14,将在又一实施例中描述屏蔽壳体的内壁可以形成为诸如圆锥形的各种形状,而不是上述的圆柱形。
具体地,图14A的示例性视图示出了以下这种情况的示例:内壁1410的高度为0mm,并且内壁的上表面可以形成在与屏蔽材料的平坦部分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处。
同时,在图14B和14C的示例性视图中,当内壁的高度变化时,内壁1420和1430可具有高度增加但宽度减小的形状,例如圆锥形。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内壁形成为对应于线圈的中空部分区域,该线圈被卷绕以形成中空部分,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内壁的高度获得改变线圈的电感的效果。因此,能够获得可以易于改变无线功率发送/接收时所需的标准的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被生成为程序,该程序用于在计算机上执行并且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且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ROM、RAM、CD-ROM、磁带、软盘、光学数据存储装置等,并且还包括载波形式的实现(例如,经由互联网发送)。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分布在经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并且计算机可读代码可以以分布的方式存储和执行。此外,本实施例所属领域的程序员可以容易地构造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功能程序、代码和代码段。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其他改变。
因此,前述详细描述并非在所有方面都被限制性地解释,而是必须被认为是说明性的目的。该实施例的范围必须通过对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来确定,并且该实施例的等效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属于实施例的范围。
【工业适用性】
实施例可以应用在无线充电领域。

Claims (19)

1.一种线圈装置,包括:
线圈,被卷绕以形成中空部分;以及
屏蔽壳体,包括其上设置有线圈的平坦部分、对应于中空部分的形状的内壁、以及对应于线圈的外周形状的外壁,
其中,从其上设置有线圈的平坦部分突出的内壁的高度是线圈高度的0至1.5倍,以及
线圈的电感在9.2uH至12.26uH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所述内壁的高度变化以对应于所述线圈的电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当所述内壁的高度为0时,所述内壁形成为与平坦部分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所述内壁的高度在0至3.3m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所述内壁的宽度与所述中空部的宽度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所述内壁的宽度随着内壁的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所述线圈由两层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所述外壁的高度与所述线圈的高度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所述外壁包括引导槽,以便所述线圈被抽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中,所述屏蔽壳体包括铁氧体。
1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线圈装置,包括被卷绕以形成中空部分的线圈和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其上设置有线圈的平坦部分、对应于中空部分的形状的内壁、以及对应于线圈的外周形状的外壁;以及
控制器,用于控制以改变线圈装置的内壁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线圈装置的内壁变化以具有线圈高度的0至1.5倍的高度,并且
线圈的电感对应于线圈的高度在9.2uH至12.26uH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
马达,用于改变内壁的高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内壁的高度通过堆叠与内壁的宽度相对应的焊盘而改变。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当所述内壁的高度变化时,所述内壁的宽度减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线圈由两层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外壁具有与线圈的高度相对应的高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屏蔽壳体包括铁氧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
存储部分,存储与线圈的电感的变化相对应的内壁的变化的信息。
CN201880062198.2A 2017-07-25 2018-07-19 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Active CN1111491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93955A KR102441498B1 (ko) 2017-07-25 2017-07-25 코일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충전장치
KR10-2017-0093955 2017-07-25
PCT/KR2018/008182 WO2019022438A1 (ko) 2017-07-25 2018-07-19 코일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충전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9178A true CN111149178A (zh) 2020-05-12
CN111149178B CN111149178B (zh) 2023-07-14

Family

ID=6504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2198.2A Active CN111149178B (zh) 2017-07-25 2018-07-19 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7382B2 (zh)
KR (2) KR102441498B1 (zh)
CN (1) CN111149178B (zh)
WO (1) WO20190224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73213B2 (en) * 2017-09-06 2020-12-22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ad with ferrite pyramid-shaped chimney
WO2019126828A1 (en) 2017-12-22 2019-06-27 Wireless Advanced Vehicle Electrification,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pad with multiple windings
US11498437B2 (en) * 2018-11-05 2022-11-1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Inductive charging system with modular underground protection
US11271430B2 (en) * 2019-07-19 2022-03-08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extended wireless charging range
DE102019132815A1 (de) * 2019-12-03 2021-06-10 Paragon Gmbh & Co. Kgaa Vorrichtung zur drahtlosen Übertragung elektrischer Energie
KR20210069930A (ko) * 2019-12-04 2021-06-14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용 무선전력 송수신장치 및 수신장치
US11476722B2 (en) 2020-04-30 2022-10-18 Nucurrent, Inc. Precision power level control for extended rang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11482890B2 (en) 2020-04-30 2022-10-25 Nucurrent, Inc. Surface mountable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for transmission at extended range
US11310934B2 (en) 2020-04-30 2022-04-19 Nucurrent, Inc. Multi-channel cooling for extended distance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US11239709B2 (en) 2020-04-30 2022-02-01 Nucurrent, Inc. Operating frequency based power level altering in extended range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US11476711B2 (en) 2020-12-23 2022-10-18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and associated base stations for through-structure charging
US11637459B2 (en) 2020-12-23 2023-04-25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utilizing T-Core shielding
US11757311B2 (en) * 2020-12-23 2023-09-12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and associated base station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US11387674B1 (en) 2020-12-23 2022-07-12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utilizing concave shielding
US11387684B1 (en) 2020-12-23 2022-07-12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and associated base station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US20220247217A1 (en) * 2021-02-02 2022-08-04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And Associated Base Station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Over Varying Horizontal Position
US11532956B2 (en) 2021-04-30 2022-12-20 Nucurrent, Inc. Power capability detection with verification load in power level control system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US11791667B2 (en) 2021-04-30 2023-10-17 Nucurrent, Inc. Power capability detection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based on receiver power request
US11482891B1 (en) 2021-04-20 2022-10-25 Nucurrent, Inc. Timing verification in precision power level control system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US11942799B2 (en) 2021-04-30 2024-03-26 Nucurrent, Inc. False notification suppression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11539247B2 (en) 2021-04-30 2022-12-27 Nucurrent, Inc. Power capability detection in precision power level control system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US11637448B1 (en) * 2021-10-12 2023-04-25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with removable magnetic connector panel for vehicular use
US20230111931A1 (en) * 2021-10-12 2023-04-13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With Removable Magnetic Connector Panel
WO2023064402A1 (en) * 2021-10-12 2023-04-20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with magnetic connectors
US11967830B2 (en) * 2021-10-12 2024-04-23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s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t extended separation distances with magnetic connectors
JP2024064821A (ja) * 2022-10-28 2024-05-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伝送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914U (ja) * 1993-12-02 1995-06-16 富士電気化学株式会社 高周波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調整用ドライバ
JP2012222926A (ja) * 2011-04-07 2012-11-12 Hitachi Metals Ltd コイル部品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給電装置及び充電装置
KR20120135737A (ko) * 2011-06-07 2012-12-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공진 코일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US20130038278A1 (en) * 2011-08-08 2013-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a wireless charger coil and an antenna element on the same plane
CN103827997A (zh) * 2011-09-28 2014-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JP2015065632A (ja) * 2013-08-29 2015-04-0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複合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20150178526A1 (en) * 2013-12-23 2015-06-25 Hyoung-Hwan RO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with matching circuitry
WO2017051555A1 (ja) * 2015-09-24 2017-03-30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用コイル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4406B2 (ja) 2002-09-13 2006-03-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可変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インダクタンス調整方法
US8169185B2 (en) * 2006-01-31 2012-05-01 Mojo Mobilit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 charging of portable devices
JP2013197988A (ja) * 2012-03-21 2013-09-30 Advantest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4027880A (ja) 2013-11-08 2014-02-06 Panasonic Corp 非接触充電モジュール及び非接触充電機器
WO2015129915A1 (ja) * 2014-02-28 2015-09-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非接触給電装置
KR102166881B1 (ko) 2014-04-03 2020-10-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KR101765692B1 (ko) 2014-11-07 2017-08-07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무선충전기용 송신장치
JP6454941B2 (ja) * 2015-03-12 2019-01-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US9647483B1 (en) 2015-06-29 2017-05-0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Closed magneti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KR102523627B1 (ko) 2015-12-23 2023-04-19 주식회사 아모센스 가변인덕터를 갖는 무선전력 전송모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914U (ja) * 1993-12-02 1995-06-16 富士電気化学株式会社 高周波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調整用ドライバ
JP2012222926A (ja) * 2011-04-07 2012-11-12 Hitachi Metals Ltd コイル部品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給電装置及び充電装置
KR20120135737A (ko) * 2011-06-07 2012-12-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공진 코일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US20130038278A1 (en) * 2011-08-08 2013-0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a wireless charger coil and an antenna element on the same plane
CN103827997A (zh) * 2011-09-28 2014-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JP2015065632A (ja) * 2013-08-29 2015-04-0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複合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20150178526A1 (en) * 2013-12-23 2015-06-25 Hyoung-Hwan RO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with matching circuitry
WO2017051555A1 (ja) * 2015-09-24 2017-03-30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用コイル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49724B1 (ko) 2023-07-03
WO2019022438A1 (ko) 2019-01-31
US11217382B2 (en) 2022-01-04
KR102441498B1 (ko) 2022-09-07
CN111149178B (zh) 2023-07-14
US20200373072A1 (en) 2020-11-26
KR20220126689A (ko) 2022-09-16
KR20190011428A (ko) 2019-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9178B (zh) 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14584633B (zh) 无线电力发送设备和方法及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和方法
US11086042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foreign material, and apparatus and system therefor
US11056931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KR102421069B1 (ko) 무선 충전을 위한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KR20180046018A (ko)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의 무선 충전 코일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20190386515A1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KR102610789B1 (ko) 복수의 코일을 포함하는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042578A (ko) 무선전력 송신 장치
CN111869048A (zh) 无线功率传输系统中支持提高的通信速度的装置和方法
KR20190115573A (ko)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017145A (ko) 무선충전장치 케이스
KR20190007321A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80037540A (ko)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KR20180043993A (ko) 코일 장치와 코일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코일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KR20180073246A (ko)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및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와 그 동작 방법
KR20190118000A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80097080A (ko) 멀티 코일 모듈
KR20190114090A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80136667A (ko) 코일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충전 장치
KR20190118297A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015777A (ko) 무선충전장치 케이스
KR20190061617A (ko) 무선통신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074767A (ko) 무선통신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80079707A (ko)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