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2358B -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358B
CN111132358B CN201911315821.3A CN201911315821A CN111132358B CN 111132358 B CN111132358 B CN 111132358B CN 201911315821 A CN201911315821 A CN 201911315821A CN 111132358 B CN111132358 B CN 1111323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base station
terminal
re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58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2358A (zh
Inventor
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58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2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2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2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包括: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若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

Description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标准取消了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也就是说,基站在接收到终端上传的数据包之后,不会再向终端进行回复,终端只能通过基站下一次下发的上行调度信息来中的(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来确定数据包是否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
如果终端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次上行调度信息,或者,没有成功解码PHICH中承载的DCI,终端便会判定基站已经成功接收并解码该数据包,不需要再重新上传该数据包,然而,这样的判定方式,往往会增加数据包丢失的概率,进而会导致业务频繁中断的缺陷,降低了终端的智能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能够减小数据包丢失的概率,从而克服业务频繁中断的缺陷,提升了终端的智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
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
若所述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传输单元,获取单元,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若所述传输相关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通信接口,和用于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通信接口的总线,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包的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包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终端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若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由此可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如果没有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下发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终端便会基于传输相关参数对该数据包是否成功被基站接收进行评估,并在判定该数据包未被成功接收之后,重新向基站传输该数据包。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终端在无法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时,可以通过传输相关参数来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能够减小数据包丢失的概率,从而克服业务频繁中断的缺陷,提升了终端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终端实施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系统结构图;
图4为终端进行数据包传输的流程图;
图5为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申请相关的部分。
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其中,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在5G的上行传输过程中,基站下发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给终端,具体地,基站可以通过PDCCH承载的DCI向终端下发上行调度信息,其中,DCI可以包括上下行资源分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信息、功率控制等。终端可以按照上行调度信息的内容,在对应的时间和频域资源上进行数据发送。
当前的5G标准取消了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indicator channel,PHICH),相应地,终端发送一个上行数据包给基站,基站没有途径通知终端该上行数据包是否已经正确接收和解码,也就是说,基站不会再回复确认字符(Acknowledge character,ACK)/不确认字符(Negative Acknowledge character,NACK)给终端,终端只能通过基站下一次下发的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指示字符(New DataIndicator,NDI)是否反转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传输上行数据包,其中,终端可以通过NDI是否反转来判断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在该HARQ进程中是新传还是重传,具体地,若NDI反转,则表示上一个数据包已经正确接收和解码。
正是由于现有的5G标准中,基站不再告知终端上行数据包是否已经正确接收和解码,所以当没有收到下一次的上行调度信息时,终端都是假设数据包已经被基站正确接收并解码成功的,然而,一旦包括指示重新上传数据包的上行调度信息没有被终端正确解码,例如,由于信号差导致的终端解码DCI失败,终端便可能会误判前一个上行数据包已经被网络正确接收并解码,这样就不会再对该上行数据包进行重传,相应地,该上行数据包在终端侧会有几个冗余版本,重传时发送冗余版本可实现软合并增益,而终端在确定不需要对该上行数据包进行重传之后,便可以清除该上行数据包的其它冗余版本。
进一步地,终端在将该上行数据包的其它冗余版本删除之后,当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层(Radio Link Control,RLC)发现需要重传时,终端又需要重新构建数据包,从而造成终端的处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终端的数据传输效率。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终端在将数据包上传至基站之后,如果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次上行调度信息,或者,没有成功解码DCI,终端便会判定基站已经成功接收并解码该数据包,不需要再重新上传该数据包,然而,这样的判定方式,往往会增加数据包丢失的概率,进而会导致业务频繁中断的缺陷。
为了上述缺陷,终端在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如果没有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下发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终端便会基于传输相关参数对该数据包是否成功被基站接收进行评估,并在判定该数据包未被成功接收之后,重新向基站传输该数据包。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终端在无法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时,可以通过传输相关参数来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能够减小数据包丢失的概率,从而克服业务频繁中断的缺陷,提升了终端的智能性。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图1为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终端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之后,便可以对上行调度信息进行响应,向基站上传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且设置有触摸屏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设备。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行调度信息是终端基站通过DCI发送给终端的、用于对上行数据传输进行指示的信息。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之后,在进行数据包的上传时,可以按照上行调度信息的内容,在对应的时间和频域资源上进行数据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站可以通过PDCCH承载的DCI向终端下发上行调度信息,其中,承载调度以及其他控制信息,具体包含传输格式、资源分配、上行调度许可、功率控制以及上行重传信息等。
具体地,DCI可以包括上下行资源分配、HARQ、功率控制等。其中,HARQ是一种结合前向错误更正(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与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reQuest,ARQ)方法的技术,可以通过ACK/NACK决定是否要重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向响应上行调度信息,向终端发送数据包之后,可以开始等待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具体地,终端可以在发送数据包的同时开始计时,以确定是否可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上行调度信息中可以包括指示是否数据包是否被成功接收和解码的指示信息,即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包的指示信息,例如HARQ、NDI,因此,如果终端要确定是否对数据包进行重新上传,便需要通过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来对数据包是否被成功接收和解码进行确定。
步骤102、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如果在预设时间段之内终端并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那么终端便可以获取传输相关参数,然后确定传输相关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重传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先设置一个接收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的时间范围,即预设时间段。如果终端没有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那么终端便不能直接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来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因此,终端需要先对传输相关参数进行获取,然后利用传输相关参数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获取的传输相关参数,可以用于对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进行评估。也就是说,终端可以基于传输相关参数来确定基站是否成功接收到该数据包,从而可以进一步判断是否重传数据包。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传输相关参数可以用于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具体地,在本申请中,传输相关参数可以包括传输参数和重传参数。其中,传输参数可以表征预设时间区间中的上行传输次数,重传参数可以表征预设时间区间中的上行重传次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重传条件用于对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包进行判定,具体地,如果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判定重传数据包,如果不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判定不重传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预设时间区间可以为终端预先设置的、滑动时间窗口范围,即预设时间区间可以为多个上行子帧范围。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确定预设时间区间为滑动时间窗口T,具体地,滑动时间窗口T可以设置为在当前上行子帧的前面20个上行子帧。那么,传输相关参数中可以包括传输参数Tx_Total和重传参数ReTx_Total。其中,传输参数可以表征预设时间区间中的上行传输次数,即Tx_Total表征在滑动时间窗口T总共进行了多少次上行传输;重传参数可以表征预设时间区间中的上行重传次数,即ReTx_Total表征在滑动时间窗口T总共进行了多少次上行重传。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传输相关参数是基于终端的上行传输行为进行相应地更新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可以先对传输相关参数中的传输参数进行更新。具体地,终端在更新传输参数时,可以对传输参数进行加1运算。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取传输相关参数之后,便可以利用传输相关参数对是否重传数据包进行判定,即利用传输相关参数对数据包是否成功上传进行判定。具体地,终端在根据比值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重传条件时,可以先对重传参数和传输参数进行比例运算,获得比值结果;然后再根据两者的比值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一重传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比值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一重传条件时,可以将两者的比值结果与比例阈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包。其中,比例阈值用于对终端的重传概率进行估计。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将两者的比值结果与比例阈值进行比较之后,如果比较结果为比值结果大于比例阈值,那么终端可以判定数据包未成功上传,即需要对数据包进行重传,便可以确定满足第一重传条件;相应地,如果比较结果为比值结果小于或者等于比例阈值,那么终端可以判定数据包成功上传,即不需要对数据包进行重传,便可以确定不满足第一重传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未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可以包括终端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DCI,还可以包括终端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没有成功解析获取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例如,因信号差导致终端解码DCI失败而获得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
步骤103、若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取传输相关参数之后,如果确定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即判定数据包未成功上传,那么终端就需要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确定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并判断传输相关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重传条件之后,即终端基于传输相关参数对数据包是否被成功接收和解码进行判断之后,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数据包没有上传成功,那么终端便需要再次向基站上传该数据包。具体地,终端在重传该数据包时,既可以通过向基站发送调度请求来重新上传数据包;也可以通过利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使数据包在预设混合自动重传进程中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终端在重新上传数据包时,可以先向基站发起调度请求,申请重新传输数据,从而可以实现数据包的重传;还可以通知RLC层,将数据包在其它HARQ进程中进行重新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之后,还需要对传输相关参数中的重传参数进行更新。具体地,终端在更新重传参数时,可以对重传参数进行加1运算。
通过上述步骤101至步骤103所提出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在上传数据包之后,如果终端没有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或者因信号差导致终端解码DCI失败而获得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终端不会直接判定数据包已经上传成功,而是会基于传输相关参数对数据包是否被成功接收和解码进行判断,并在判断数据包未成功上传之后,重新发起数据包的再次上传。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终端在每次上行传输数据包和每次上行重传数据包之后,只需要实时更新传输相关参数,即只需要记录上行发送的次数和上行重传的次数,就可以基于传输相关参数自行评估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包,从而减少数据包丢失造成业务中断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若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由此可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如果没有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下发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终端便会基于传输相关参数对该数据包是否成功被基站接收进行评估,并在判定该数据包未被成功接收之后,重新向基站传输该数据包。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终端在无法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时,可以通过传输相关参数来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能够减小数据包丢失的概率,从而克服业务频繁中断的缺陷,提升了终端的智能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图2为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如图2所示,终端在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即步骤101之后,终端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4、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的第一指示字符。
步骤105、若第一指示字符满足第二重传条件,则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如果在预设时间段之内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那么终端便可以直接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重传条件用于对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包进行判定,具体地,如果满足第二重传条件,则判定重传数据包,如果不满足第二重传条件,则判定不重传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重传条件和第二重传条件对应有不同的判定标准。示例性的,第一重传条件可以基于上行传输的历史传输情况进行是否重传数据包的判定,而第二重传条件可以基于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字符进行是否重传数据包的判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先设置一个接收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的时间范围,即预设时间段。如果终端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那么终端便可以直接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来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之后,可以先解析获得该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中的用于指示是否进行重传的字符信息,从而获得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的第一指示字符,然后便可以进一步确定第一指示字符是否满足第二重传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来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时,在获取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的第一指示字符之后,可以将第一指示字符与第二指示字符进行比较,从而根据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重传条件。其中,第二指示字符为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字符。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将第一指示字符与第二指示字符进行比较之后,如果第一指示字符与第二指示字符相同,那么终端可以判定数据包未成功上传,即确定满足第二重传条件;相应地,如果第一指示字符与第二指示字符不相同,那么终端可以判定数据包成功上传,即确定不满足第二重传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指示字符可以为终端解析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获得的NDI,相应地,第二指示字符可以为终端解析上行调度信息获得的NDI。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中的NDI是否反转来判断是否重传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基于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对数据包是否被成功接收和解码进行判断之后,如果判断的结果为数据包没有上传成功,那么终端便需要再次向基站上传该数据包。具体地,终端在重传该数据包时,可以响应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重新上传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终端在响应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重新上传数据包之后,需要对传输相关参数中的重传参数进行更新。具体地,终端在更新重传参数时,可以对重传参数进行加1运算。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确定第一指示字符不满足第二重传条件之后,便可以判定数据包已经成功上传,那么终端便不需要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而是响应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下一个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终端在响应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下一个数据包之后,需要对传输相关参数中的传输参数进行更新。具体地,终端在更新传输参数时,可以对传输参数进行加1运算。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传输相关参数还可以包括预设通道的误码率,也就是说,终端还可以通过对预设通道的误码率进行实时监测来获得传输相关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终端在确定传输相关参数是否满足第一重传条件时,还可以将传输相关参数中的误码率与预设误码阈值进行比较,从而根据比较结果对是否成功上传数据包进行判断。其中,预设误码阈值用于对终端的重传概率进行估计。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将误码率与预设误码阈值进行比较之后,如果比较结果为误码率大于预设误码阈值,那么终端可以判定数据包未成功上传,即确定满足第一重传条件,需要对数据包进行重传;相应地,如果比较结果为误码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误码阈值,那么终端可以判定数据包成功上传,即确定不满足第一重传条件,不需要对数据包进行重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接收到上行调度信息之后,还可以根据上行调度信息判断上一个数据包是否成功上传。也就是说,终端可以根据当前的上行调度信息来确定上一次传输的上一个数据包是否被基站成功接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解析获得该上行调度信息中的用于指示是否进行重传的字符信息,从而进一步判断上一个数据包是否成功上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根据上行调度信息判断上一个数据包是否成功上传时,可以先获取该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的第二指示字符,然后可以将第二指示字符与第三指示字符进行比较,从而根据比较结果来判断上一个数据包是否成功上传。其中,第三指示字符为上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字符。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将第二指示字符与第三指示字符进行比较之后,如果第二指示字符与第三指示字符相同,那么终端可以判定上一个数据包未成功上传;相应地,如果第二指示字符与第三指示字符不相同,那么终端可以判定上一个数据包成功上传。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二指示字符可以为终端解析该上行调度信息获得的NDI,相应地,第三指示字符可以为终端解析上一个上行调度信息获得的NDI。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该上行调度信息中的NDI是否反转来判断是否重传上一个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若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由此可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如果没有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下发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终端便会基于传输相关参数对该数据包是否成功被基站接收进行评估,并在判定该数据包未被成功接收之后,重新向基站传输该数据包。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终端在无法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时,可以通过传输相关参数来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能够减小数据包丢失的概率,从而克服业务频繁中断的缺陷,提升了终端的智能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图3为终端实施数据包传输方法的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终端可以包括采集模块、评估模块、执行模块。其中,采集模块主要可以负责获取传输相关参数;评估模块主要可以根据采集模块输入的传输相关参数,评估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包;执行模块主要可以根据评估模块输出的评估结果,在需要重传数据包时执行重传数据包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传输相关参数可以包括传输参数和重传参数,其中,传输参数表征预设时间区间中的上行传输次数;重传参数表征预设时间区间中的上行重传次数。也就是说,采集模块主要可以负责对上行重传次数和上行传输次数进行采集。
基于上述图3的系统结构图,图4为终端进行数据包传输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终端在传输数据包时,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步骤201、开始。
步骤202、接收上行调度信息。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
步骤203、上行传输数据包。
终端响应上行数据传输,向基站上传数据包,并等待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
步骤204、采集模块自更新。
终端在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终端中的采集模块可以对传输相关参数进行自更新,具体地,采集模块可以对传输参数进行加1运算。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中,采集模块在对传输相关参数进行自更新时,更新的内容可以包括传输相关参数中的传输参数和重传参数。即包括在滑动时间窗口T(预设时间区间)内,上行传输总次数Tx_Total(传输参数)和上行重传次数ReTx_Total(重传参数)。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中,滑动时间窗口T可以设置为在当前上行子帧的前面20个上行子帧。上行传输总次数Tx_Total记录在滑动时间窗口T总共进行了多少次上行传输;上行重传次数ReTx_Total记录在滑动时间窗口T总共进行了多少次上行重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行重传次数ReTx_Total(重传参数)可以只记录上行调度信息中指示的重传,还可以同时记录上行调度信息中指示的重传和评估模块指示的重传。
步骤205、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是则执行步骤209,否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评估模块进行重传评估。
如果未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那么终端可以启动评估模块,评估模块启动后,可以根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传输相关参数进行重传评估。
具体地,如果上行重传次数ReTx_Total与上行传输总次数Tx_Total的比值大于或等于某一个阈值delta,即
Figure BDA0002325805260000141
则重传评估结果为需要重传数据包;相应地,如果上行重传次数ReTx_Total与上行传输总次数Tx_Total的比值小于该阈值,则判定为不需要重传数据包。
步骤207、评估结果是否为重传数据包,是则执行步骤208,否则执行步骤20。
步骤208、执行模块重传数据包。
若判定为需要重传,终端便可以通知执行模块,开启重传操作。具体地,执行模块的重传操作可以为向基站发起调度请求,申请重新传输数据;也可以为通知RLC层,将数据包在其它HARQ进程中进行传输。
步骤209、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是否指示重传,是则执行2010,否则执行2011。
如果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那么终端可以先确定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是否指示重传,具体地,终端在按照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判定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包时,如果NDI有反转,表示不需要重传,如果NDI没有反转,则表示需要重传。
步骤2010、响应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重新上传数据包。
步骤2011、响应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上传下一个数据包。
步骤2012、结束。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上传数据包之后,如果在预设时间段内没有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或者因信号差导致解码DCI失败而没有获取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不会直接判定数据包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而是根据自行采集到的传输相关参数,评估该数据包是否被基站解码成功,若评估为解码失败,则进行重传,若评估为解码成功,则不进行重传。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当终端没有及时收到基站的上行调度信息,导致无法判定前一个数据包是否正确被接收和解码时,可以通过采用评估的方式来判定数据包是否被成功接收,并且及时进行重传,从而可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若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由此可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如果没有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下发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终端便会基于传输相关参数对该数据包是否成功被基站接收进行评估,并在判定该数据包未被成功接收之后,重新向基站传输该数据包。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终端在无法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时,可以通过传输相关参数来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能够减小数据包丢失的概率,从而克服业务频繁中断的缺陷,提升了终端的智能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图5为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如图5所示,所述终端10可以包括:传输单元11,获取单元12,确定单元13,更新单元14。
所述传输单元11,用于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
所述获取单元12,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
所述传输单元11,还用于若所述传输相关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相关参数包括传输参数和重传参数;其中,所述传输参数表征预设时间区间中的上行传输次数;所述重传参数表征所述预设时间区间中的上行重传次数。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13,用于若所述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之前,对所述重传参数和所述传输参数进行比例运算,获得比值结果;根据所述比值结果确定是否满足第一重传条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13,具体用于若所述比值结果大于比例阈值,则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重传条件;若所述比值结果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比例阈值,则确定不满足所述第一重传条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更新单元14,用于若所述传输相关参数满足所述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之后,更新所述重传参数。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更新单元14,还用于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所述获取传输相关参数之前,更新所述传输参数。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单元11,具体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调度请求,以重新上传所述数据包。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单元11,还具体用于利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使所述数据包在预设混合自动重传进程中传输。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2,还用于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所述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所述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的第一指示字符;
所述传输单元11,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字符满足第二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13,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指示字符满足第二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之前,若所述第一指示字符与第二指示字符相同,则确定满足所述第二重传条件;其中,所述第二指示字符为所述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字符;若所述第一指示字符与第二指示字符不相同,则确定不满足所述第二重传条件。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单元11,还具体用于响应所述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重新上传所述数据包。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相关参数包括预设通道的误码率;所述确定单元13,还用于若所述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之前,若所述误码率大于预设误码阈值,则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重传条件;若所述误码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误码阈值,则确定不满足所述第一重传条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图6为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终端10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5、存储有处理器15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6,进一步地,终端1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7,和用于连接处理器15、存储器16以及通信接口17的总线18。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15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终端1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6,该存储器16可以与处理器15连接,其中,存储器16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两个磁盘存储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总线18用于连接通信接口17、处理器15以及存储器16以及这些器件之间的相互通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16,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37,用于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若所述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存储器16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15提供指令和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该终端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基站上传数据包;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若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基站传输数据包。由此可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向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如果没有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基站下发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终端便会基于传输相关参数对该数据包是否成功被基站接收进行评估,并在判定该数据包未被成功接收之后,重新向基站传输该数据包。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终端在无法根据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确定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时,可以通过传输相关参数来确定是否重传数据包,能够减小数据包丢失的概率,从而克服业务频繁中断的缺陷,提升了终端的智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包的传输方法。
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
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
若所述传输相关参数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实现流程示意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实现流程示意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
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所述传输相关参数包括传输参数和重传参
数;其中,所述传输参数表征上行传输次数,所述重传参数表征上行重传次数;
对所述传输参数和所述重传参数进行比例运算,获得比值结果;
若所述比值结果大于比例阈值,其中,所述比例阈值用于表征重传概率,则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比值结果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比例阈值;则确定不满足所述第一重传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更新所述重传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所述获取传输相关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更新所述传输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包括:
向所述基站发送调度请求,以重新上传所述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包括:
利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使所述数据包在预设混合自动重传进程中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接收到所述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所述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的第一指示字符;
若所述第一指示字符满足第二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指示字符满足第二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指示字符与第二指示字符相同,则确定满足所述第二重传条件;其中,所述第二指示字符为所述上行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字符;
若所述第一指示字符与第二指示字符不相同,则确定不满足所述第二重传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包括:
响应所述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重新上传所述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相关参数包括预设通道的误码率;所述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误码率大于预设误码阈值,则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重传条件;
若所述误码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误码阈值,则确定不满足所述第一重传条件。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传输单元,获取单元,运算单元,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响应于基站发送的上行调度信息,向所述基站上传数据包;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若在预设时间段之内未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下一个上行调度信息,则获取传输相关参数;其中,所述传输相关参数用于评估所述数据包是否上传成功;所述传输相关参数包括传输参数和重传参数;其中,所述传输参数表征上行传输次数,所述重传参数表征上行重传次数;
所述运算单元,用于对所述传输参数和所述重传参数进行比例运算,获得比值结果;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若所述比值结果大于比例阈值,其中,所述比例阈值用于表征重传概率,则满足第一重传条件,则重新向所述基站传输所述数据包。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通信接口,和用于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以及所述通信接口的总线,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应用于终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15821.3A 2019-12-19 2019-12-19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32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5821.3A CN111132358B (zh) 2019-12-19 2019-12-19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5821.3A CN111132358B (zh) 2019-12-19 2019-12-19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358A CN111132358A (zh) 2020-05-08
CN111132358B true CN111132358B (zh) 2023-05-02

Family

ID=7050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5821.3A Active CN111132358B (zh) 2019-12-19 2019-12-19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23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8522B (zh) * 2021-02-24 2023-0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CN114339850B (zh) * 2021-11-30 2023-08-25 浙江三维利普维网络有限公司 基站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499773B (zh) * 2022-03-28 2022-09-20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25976A (zh) * 2022-06-16 2022-10-21 海南乾唐视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43125B (zh) * 2023-03-01 2023-08-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554A (zh) * 2012-05-11 2013-11-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时隙捆绑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028539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重传方法、基站、ue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528A (zh) * 2008-08-11 2010-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02158972B (zh) * 2010-02-11 2014-06-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226628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retransmission
US9749097B2 (en) * 2015-06-04 2017-08-29 Litepoin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sting using downlink and uplink transmissions between an access point and mobile terminals
WO2017000240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7027180B (zh) * 2016-02-02 2019-08-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授权载波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WO2018000308A1 (zh) * 2016-06-30 2018-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282274A (zh) * 2017-01-06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CN108631949A (zh) * 2017-03-23 2018-10-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1554A (zh) * 2012-05-11 2013-11-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多时隙捆绑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028539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重传方法、基站、ue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358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2358B (zh)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TWI695600B (zh) 用於減輕多層協定無線系統中的叢發型打孔和干擾的代碼區塊層面糾錯和媒體存取控制(mac)層面混合自動重傳請求
US8787384B2 (en) Pre-emptive acknowledge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28413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反馈方法和装置
EP3297198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void mobile station transmission of duplicate event-based and polled acknowledgments
TWI704781B (zh) 可靠通道輔助式混合arq
RU2530319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увеличения пропускной способности протокола гибридног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запроса на повторную предачу данных (harq)
TW201507417A (zh) 用於傳送或重傳資料到第二網路節點及其第一網路節點之第一網路節點的方法和用於接收從第一網路節點及其第二網路節點傳送或重傳的資料之第二網路節點的方法
WO2021104035A1 (zh)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50049710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adjusting harq buffer size
US11297529B2 (en) Toggling based indicator of reception success
CN10370382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190165897A1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system
US10079659B2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data transmissions
WO2020088276A1 (zh) 混合自动重传的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8347312B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及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84339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retransmission threshold condition in selective repeat ARQ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024528A1 (zh)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
KR101793496B1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자동 반복 요청 피드백을 통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211155A1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ci0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US10892857B2 (en) HARQ transmission of transport blocks
CN107528675B (zh) 确定ack/nack反馈结果的方法、装置、基站设备及重传调度方法
CN107733585B (zh) Harq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5765935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5137854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feedback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