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03828A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03828A
CN103703828A CN201280027018.XA CN201280027018A CN103703828A CN 103703828 A CN103703828 A CN 103703828A CN 201280027018 A CN201280027018 A CN 201280027018A CN 103703828 A CN103703828 A CN 103703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number
equipment
fragment sequence
pdu segmentation
status re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70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03828B (zh
Inventor
严平
王崇泉
吴玉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03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03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03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8List acknowledgements,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consisting of a list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其中,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降低掉话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发送端根据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将数据包在空口发送前进行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简称:PDU)封装,然后将封装后的PDU发送给接收端。当出现PDU丢失,且接收端请求重传时,发送端可以对该PDU进行分段,重新适配空口传输资源大小,形成多个PDU分段,在将多个PDU分段重新发送给接收端。当部分PDU分段丢失时,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非确认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简称:NACK)状态报告,请求发送端重传丢失的PDU分段。由于Nack报告需要的传输资源至少为9个字节。但是,对于小区边缘、或者干扰比较强的地区,传输资源受限,可能无法满足Nack报告需要的传输资源,因此,接收端无法组成Nack报告,而只能组成确认应答(Acknowledge,简称Ack)状态报告,用Ack报告的Ack序号(Ack Sn)来指示丢失的PDU分段对应的分段号(PDUSN)。
但是,根据RLC协议,发送端在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Ack报告后,会认为接收端已确认收到了所需要重传的数据,从而不会发送丢失的PDU分段,这就会导致数据传输失败,引起掉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降低掉话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是否相等;所述第一设备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时,判断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则所述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且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供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为所述第一设备在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需要重传的PDU分段。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PDU分段,并将所述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携带在第二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是否相等;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时,判断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且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供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为所述第一设备在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需要重传的PDU分段。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PDU分段;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携带在第二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端,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且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且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在接收ACK状态报告时,判断携带在该ACK状态报告中的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实现对资源不足导致第二设备未接收到PDU但又无法发送NACK报告的场景下成功传输数据的支持,从而减小了数据传输失败的风险,降低掉话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的信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发送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接收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涉及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无线链路进行的数据传输,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并且包括各种无线网络制式。其中,发送端是指可以通过无线链路向其他设备发送数据的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基站,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将这类设备命名为第一设备;接收端是指可以通过无线链路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数据的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基站,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将这类设备命名为第二设备。
图1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一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
步骤101的场景为:第一设备之前曾向第二设备发送了数据,该数据在发送前根据使用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封装为一个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简称:PDU),但由于无线链路的资源不足,该PDU丢失了,这时第二设备会请求第一设备重传该数据。这时第一设备将对该PDU进行分段,重新适配空口传输资源块(Resource Blocks,简称:RB)的大小,形成多个PDU分段,再将多个PDU分段发送给第二设备。
步骤102、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
根据RLC的协议,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PDU分段时,将会向第一设备发送状态报告,如果已经接收到完整的PDU分段是完整的,则第二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为确认应答(Acknowledgement,简称:ACK)状态报告,其中携带确认应答的PDU的序号;如果接收到的PDU分段不完整,或者没有接收到某个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则第二设备发送的状态报告为非确认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简称:NACK)状态报告,其中携带该PDU分段的起始偏置位置和结束偏置位置。NACK状态报告需要的空口资源比ACK状态报告需要的空口资源更多,至少需要9个字节。
但是,当无线链路的资源严重不足时,例如终端位于小区边缘、或者干扰较强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无线通信网络的调度将牺牲传输速率以保证上行信号强度和解调性能,例如,当信噪比SINR降到阈值以下时,会减少每次调度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s,简称:RB)和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简称:MCS)的阶数,以使上行信号的强度足够第二设备解调所接收的数据。
因此,当第二设备接收到的PDU分段不完整,或者没有接收到某个序号对应的PDU分段,而RB的数量又不足以组成NACK状态报告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需要向第一设备发送ACK状态报告,该ACK状态报告中携带该PDU分段的序号,即需要重传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告知第一设备需要重新传送该PDU分段。
步骤103、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现有技术中,根据RLC的协议,第一设备在接收ACK的状态报告时,不做判断也不会重传PDU,而只有在接收NACK的状态报告时,才会重传该PDU。
步骤103正式考虑到以下场景:当第二设备接收到的PDU分段不完整,或者没有接收到某个序号对应的PDU分段,而RB的数量又不足以组成NACK状态报告时,第二设备只能向第一设备发送ACK状态报告。因此,第一设备在接收到ACK状态报告时,判断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该ACK状态报告是上述场景下发出的,也就是该PDU需要重传,则将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在接收ACK状态报告时,判断该ACK状态报告中的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该第二设备,实现对资源不足导致第二设备未接收到PDU但又无法发送NACK报告的场景下成功传输数据的支持,从而减小了数据传输失败的风险,降低掉话率。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一设备。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
步骤202、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
步骤203、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步骤203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031、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是否相等。
具体地,第一设备在每次发送PDU分段之后都会在本地保存一个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通常,第一设备会在本地维护一个包含两个变量的列表,其中一个为待确认状态的变量(Acknowledgement state Variable,简称:VTA),该变量的值为等待确认的第一个PDU分段的分段序号;另一个为发送状态变量(Send state variable,简称:VTS)该变量的值为下一个要发送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该两个变量VTA和VTS来源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3GPP)协议,其版本号为3GPPTS 36.322 V10.0.0 (2010-12)。在步骤2031中,可以将接收到的ACK状态报告中携带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与VTA的值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相等。
如果判断出两者不相等,则第一设备按照RLC协议以及现有技术的方法处理;如果判断出两者相等,则还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032、所述第一设备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时,判断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
优选地,阈值可以设置为2,如果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小于2,则认为目前接收的ACK状态报告是第二设备在完整接收了该PDU分段之后做出的确认应答,因此不需要再重传;如果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大于或等于2,则说明第二设备没有完整接收到该PDU分段,或者该PDU分段丢失,则当前接收到的ACK状态报告是用于请求该第一设备重传该PDU分段。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实现时,步骤2031和步骤2032中对应的两个判断,并不限于按照以上顺序执行,也可以先判断步骤2032中的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再执行步骤2031中的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的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是否相等。
步骤2033、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且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判断所接收的ACK状态报告中携带的分段序号与本地保存的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是否相等,以及携带该分段序号的ACK报告的次数是否大于阈值,来判断是否本次需要重传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通过在判断出需要重传时则重传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从而提高了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二设备。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供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
步骤301的场景为:无线链路的资源严重不足时,例如终端位于小区边缘、或者干扰较强的地区,第二设备接收到的PDU分段不完整,或者没有接收到某个序号对应的PDU分段,而RB的数量又不足以组成NACK状态报告时,第二设备只能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ACK状态报告,其中携带该PDU分段的分段序号。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执行上述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2、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为所述第一设备在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需要重传的PDU分段。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ACK状态报告,并携带需要重传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供该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ACK状态报告,判断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以及通过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ACK状态报告判断出需要重传该PDU分段,实现对在资源受限条件下的数据传输的支持,提高了资源受限条件下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从而减小掉话率。
进一步的,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PDU分段,并将所述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携带在第二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该步骤的场景为:第二设备在接收到完整的PDU分段之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ACK状态报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设备在接收到完整的PDU分段之后,也会向第一设备发送ACK状态报告,因此,为了描述得更为清楚,本实施例使用第一ACK状态报告代表需要重传的场景下的ACK状态报告,使用第二ACK状态报告代表不需重传场景下的ACK状态报告。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四的信令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
步骤402、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ACK状态报告,所述ACK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供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ACK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
具体地,步骤402中,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多个ACK状态报告,其中,一部分ACK状态报告为第二设备在资源充足种场景下发送的ACK状态报告,另一部分ACK状态报告为资源不足场景下发送的ACK状态报告。
步骤403、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ACK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步骤403在具体实现时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4031、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ACK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是否相等。
步骤4032、所述第一设备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时,判断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ACK状态报告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实现时,步骤4031和步骤4032中对应的两个判断,并不限于按照以上顺序执行,也可以先判断步骤4032中的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再执行步骤4031中的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是否相等。
步骤4033、所述第一设备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且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ACK状态报告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在判断所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ACK状态报告时,判断该ACK状态报告种携带的PDU分段序号对应的PDU是否需要重传;以及通过在判断出需要重传时则重传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从而提高了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集成在第一设备中。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1、接收模块12和判断模块13,其中,发送模块11,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判断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发送模块11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13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与图1所示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装置,通过第一设备在接收ACK状态报告时,判断该ACK状态报告中的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该第二设备,实现对资源不足导致第二设备未接收到PDU但又无法发送NACK报告的场景下成功传输数据的支持,从而减小了数据传输失败的风险,降低掉话率。
进一步的,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具体实现时,判断模块1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是否相等;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时,判断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发送模块11具体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13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且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图6为本发明数据传输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集成在第二设备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发送模块21和接收模块22,其中,发送模块21,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供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为所述第一设备在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需要重传的PDU分段。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备相应的功能模块,其实现原理与图3所示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装置,通过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ACK状态报告,并携带需要重传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供该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ACK状态报告,判断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以及通过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一ACK状态报告判断出需要重传该PDU分段,实现对在资源受限条件下的数据传输的支持,提高了资源受限条件下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从而减小掉话率。
进一步的,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具体实现时,接收模块2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PDU分段;发送模块21还用于将所述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携带在第二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图7为本发明发送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发送端包括:存储器71和处理器72,其中,存储器71,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72,与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且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实施例的发送端,可以用于执行图1或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与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发送端,通过发送端在接收ACK状态报告时,判断该ACK状态报告中的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接收端,实现对资源不足导致接收端未接收到PDU但又无法发送NACK报告的场景下成功传输数据的支持,从而减小了数据传输失败的风险,降低掉话率。
图8为本发明接收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接收端包括:存储器81和处理器82,其中,存储器81,用于存储指令;处理器82,与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且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图3所示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实施例的接收端,可以用于执行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与图3所示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接收端,通过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第一ACK状态报告,并携带需要重传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供发送端根据该第一ACK状态报告,判断该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以及通过发送端根据该第一ACK状态报告判断出需要重传该PDU分段,实现对在资源受限条件下的数据传输的支持,提高了资源受限条件下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从而减小掉话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是否相等;
所述第一设备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时,判断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
则所述若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且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供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
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为所述第一设备在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需要重传的PDU分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PDU分段,并将所述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携带在第二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多个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需要重传,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是否相等;若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时,判断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与等待应答的PDU分段的分段序号相等,且接收携带有所述分段序号的确认应答状态报告的次数大于或等于阈值,则将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携带需要重传的分组数据单元PDU分段的分段序号,以供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确认应答状态报告,判断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是否需要重传;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为所述第一设备在判断出所述分段序号对应的PDU分段需要重传的PDU分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PDU分段;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PDU分段的分段序号携带在第二确认应答状态报告中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9.一种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且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且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280027018.XA 2012-12-28 2012-12-28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7038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7847 WO2014101111A1 (zh) 2012-12-28 2012-12-28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03828A true CN103703828A (zh) 2014-04-02
CN103703828B CN103703828B (zh) 2017-06-20

Family

ID=50363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7018.XA Active CN103703828B (zh) 2012-12-28 2012-12-28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03828B (zh)
WO (1) WO201410111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242A (zh) * 2015-03-05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CN107634789A (zh) * 2017-08-30 2018-01-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035016A (zh) * 2019-02-26 2019-07-19 北京钰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875795A (zh) * 2018-08-29 2020-03-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71533A (zh) * 2020-03-09 2020-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0303590D0 (sv) * 2003-12-29 2003-12-2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RQ in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ATE337650T1 (de) * 2004-02-27 2006-09-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Verfahren und apparat zur gemeinsamen dynamischen verwaltung von fensterlängen von mehreren arq- datenverbindungen
CN1852075B (zh) * 2005-12-02 2010-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US8051353B2 (en) * 2006-11-08 2011-11-01 Motorola Mobility, Inc. HARQ transmission feedback for higher layer protoco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22479B (zh) * 2007-01-09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重传和周期应答的无线链路控制层实现方法
CN101267241A (zh) * 2007-03-15 2008-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网络中的自动重传请求方法、系统及中继站
CN101843026B (zh) * 2007-11-02 2014-04-09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差错控制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15923B (zh) * 2011-09-01 2013-11-20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3g卫星通信系统无线链路控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242A (zh) * 2015-03-05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CN107634789A (zh) * 2017-08-30 2018-01-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634789B (zh) * 2017-08-30 2020-09-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875795A (zh) * 2018-08-29 2020-03-1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75795B (zh) * 2018-08-29 2022-05-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35016A (zh) * 2019-02-26 2019-07-19 北京钰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035016B (zh) * 2019-02-26 2023-03-10 北京钰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371533A (zh) * 2020-03-09 2020-07-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1371533B (zh) * 2020-03-09 2022-02-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01111A1 (zh) 2014-07-03
CN103703828B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38705B1 (en) Harq operation method for retransmitted data
US8295159B2 (en) Timer poll retransmission expir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38905B (zh) Rlc数据包传输的确认方法及rlc am实体发送方
CN102387009B (zh)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上行传输的方法和演进的节点b
CN110235398A (zh) 用于部分重传的方法
US20100257419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harq
CN102742207B (zh) 重传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及设备
CN101616442B (zh) 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装置
EP252132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 receiving a control signaling and corresponding data packet control
US20120182878A1 (en) Up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device in a transparent relay network
CN104836646A (zh) 一种rlc am模式传输可靠性增强方法
US106935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tatus report for receiver
CN103703828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JP2015188255A (ja) 移動端末の無線充電のための方法
CN102843227B (zh) 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
JP5289336B2 (ja) 中継方式を使用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再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US2018015226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91679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EP32036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retransmission scheme
CN105681001B (zh) 一种实现rlc层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0872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281120B (zh) 信令发送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US11362771B2 (en) Base station an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thod thereof
CN102447548B (zh) 一种无线块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KR20190017311A (ko) 패킷 재전송 및 복원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