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3227B - 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43227B CN102843227B CN201210295642.XA CN201210295642A CN102843227B CN 102843227 B CN102843227 B CN 102843227B CN 201210295642 A CN201210295642 A CN 201210295642A CN 102843227 B CN102843227 B CN 1028432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block
- sub
- block
- data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针对终端反馈的为NACK的数据,相对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将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与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将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并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所重传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在终端按序进行合并。本申请提高了下行数据重传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了触发RLC层数据重传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TD-SCDMA)是国际电信联盟(Intem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Union,简称“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也是一个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TD-SCDMA由于采用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基本一致,因此,基站根据接收信号估计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比较容易。此外,TD-SCDMA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有先天的优势,而智能天线技术的使用又引入了SDMA的优点,可以减少用户间干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在TD-SCDMA中使用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Access,简称“HSDPA”)技术。而现有技术中,在HSDPA中在基站采用混合自适应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HARQ技术要求NodeB(基站节点)发送了数据给个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后,需要获取UE反馈确认ACK(接收正确)/NACK(接收错误)的应答数据来判断UE是否已正确接收该数据,以便决定是重传数据还是新发数据。HSDPA在下行增加了两个物理信道,一个是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HS-PDSCH”),用于承载用户的数据信息,另一个是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igh Speed SharedControl Channel,简称“HS-SCCH”),用于承载解调伴随数据信道HS-PDSCH所需的信令。同时,在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简称“MAC″)层也增加了高速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high speed,简称“MAC-hs″)子层来支持HSDPA的HARQ。
目前基站对应的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um AccessControl,简称“MAC″)对下行数据进行调度传输时,在开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简称HARQ)功能后,将会对传输失败的数据进行重新传输。
现有技术中,通信传输系统的网络层次结构如图1a和图1b:
终端71,基站(Node B)72,无线网络控制器73,核心网74。对于下行数据,核心网的数据发送给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数据RNC将数据通过NodeB发送给终端。其中,按层次结构说明的话,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层由RNC完成,基站对应MAC层和物理层,RLC层在MAC层之上,MAC层在物理层之上。那么当终端接入无线网络,上报反馈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Indicator,简称“CQI”)给基站的MAC层,MAC根据CQI确定当前的调制方式和传输块大小,在此基础之上:RNC收到核心网的数据后,对应的其RLC层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后发送给基站的MAC层,基站MAC层根据确定的调制方式和传输数据块大小将RLC发送的数据包组装为相应大小的数据块发送给物理层,物理层再将所述数据块发送给终端。
而现有技术中,基站Node B对下行数据进行调度传输时,如果基站接收到用户反馈的NACK消息后,需要对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根据HARQ要求进行重新传输,但是传输过程中,MAC调度用户的数据块大小和调制方式均根据原来传输数据块A的大小和调制方式进行传输。而由于用户在快衰落情况下,调度用户的数据块大小和调制方式均不变,这样就会导致在恶劣的信道环境下调度一个很大的数据块,导致重传数据依然在恶劣的信道环境下传输原本优良信道环境下能够承载的数据块时导致终端解码接收困难,极易造成重传失败,即现有技术中,重传数据的可靠性不高。一旦MAC层重传失败,从而会触发RLC层数据重传,继而会影响核心网到RNC的数据发送,导致RNC侧在单位时间内缓存数据量减少,进而导致基站MAC在单位时间内缓存数据量减少而减少调度次数,最终还会影响用户对空口速率的感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MAC层对下行数据进行重传时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高现有技术中MAC层对下行数据进行重传时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包括:
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终端反馈的数据;
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否为NACK数据;
若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NACK数据,则相对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
将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与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
将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并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
所重传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在终端按序进行合并。
优选的,在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NACK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根据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向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块A;
如果重传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则进入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的步骤。
优选的,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包括:
如果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小于所述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则将所述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且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
优选的,所述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包括:
在传输所述数据块A的进程中,创建等待发送队列;
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并按序存入所述等待发送队列;其中,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
优选的,所述将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包括:
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从所述队列的首个子数据块开始,逐个将所述子数据块向终端进行重传。
优选的,在将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之后,还包括:
对于所述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的子数据块,当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到终端反馈的NACK数据时,清空所述子数据块所在队列的缓存数据,并释放所述队列所在进程。
优选的,所述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包括:
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
优选的,所述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之前,还包括:
在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结构中添加分段标志位,所述分段标志位用于标识当前子数据块是否为对应所述数据块A的有效的子数据块。
优选的,所述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包括:
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中的分段标志位中的数据,通知终端等待接收对应所述数据块A的下一子数据块,或者通知终端完成接收对应所述数据块A的各子数据块。
相应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装置,包括:
反馈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终端反馈的数据;
反馈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否为NACK数据;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若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NACK数据,则相对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
比较调整模块,用于将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与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
重传模块,用于将所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并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所重传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在终端按序进行合并。
优选的,在反馈判断模块之后,还包括:
原始重传模块,用于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根据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向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块A;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如果重传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则进入参数获取模块。
优选的,所述比较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子模块,用于如果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小于所述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则将所述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且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
优选的,所述比较调整模块包括:
队列创建子模块,用于在传输所述数据块A的进程中,创建等待发送队列;
拆分子模块,用于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并按序存入所述等待发送队列;其中,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
优选的,所述重传模块包括:
第一重传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从所述队列的首个子数据块开始,逐个将所述子数据块向终端进行重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中,当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到终端反馈的NACK数据,对于该NACK数据对应的进程C来说传输失败,但是MAC层可能存在其他进程成功传输数据块B给终端,那么基站则可根据另一进程中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进行自适应调整,将原来进程C传输失败的数据块A,根据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重新分块,再依据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将分得的子数据块重传至终端。而终端将成功接收到的对应所述数据块的各子数据块,进行合并即可。通过本申请中基站根据终端的反馈信号自适应的将原来信道环境下传输数据块的方式调整为与当前信道环境下传输数据块的方式,使传输数据块的方式更符合当前信道环境,提高了下行数据重传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了因下行数据重传失败而触发RLC层数据重传的情况,提高了MAC缓存数据的使用效率,最终降低用户对空口速率感知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a是通信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通信传输系统部分网络层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优选的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优选的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之一在于,在基站的MAC层的HARQ功能中,采用多进程的方式,以提高信道利用效率,比如进程C发送数据块A到终端,再接受终端反馈的ACK/NCAK信息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周期,而在该周期中可用其他进程发送其他数据块。那么当进程C传输数据块A失败,即基站的MAC层接收到终端对数据块A反馈的NACK,而在进程C收到NACK之前的这个时间周期中,可能存在其他进程D,发送数据块B,而不同的进程确定的调制方式和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可能不同。而在这一个循环的过程中,对于进程C确定调制方式和传输数据块大小,将数据块传输出去时,到其接收到终端反馈的ACK或NACK之间,可能存在其他比如进程D接收到终端反馈ACK,即进程D传输数据成功,那么本申请则可提取进程D发送数据块B时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根据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将数据块A分割为多个子数据块,然后以所述调制方式将这些子数据块重传至终端,因此本申请重传方式更符合当前的信道环境,提高了MAC层对下行数据进行重传的可靠性,从而降低了触发RLC层重传的可能性,降低了RNC侧对同一数据的长时间缓存的情况,从而可避免导致基站MAC在单位时间内缓存数据量减少而减少调度次数,避免影响用户对空口速率的感知。
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110,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终端反馈的数据;
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如图1a和图1b,基站120的MAC层将数据块A发送至终端后,终端的MAC层会发送反馈信息给基站的MAC层,即终端会对接收的数据块A反馈ACK(接收正确)或NACK(接收错误)的数据。
在本申请中,在HSDPA下,MAC层通过高速上行共享信息信道(HS-SICH)反馈ACK/NCK,其中用于终端反馈接收相关信息的HS-SICH信道结构如下表一:
RMF信息(1bit) | RTBS信息(6bit) | ACK/NACK(1bit) |
表一
其中,RMF信息:推荐调制方式;
RTBS信息:推荐传输块大小参数;
ACK/NACK:终端接收数据块正确与否信息。
步骤120,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否为NACK数据;
基站的MAC层接收到终端的反馈数据后,判断反馈的数据是否为NACK数据。即根据该反馈的信息判断终端对相应的数据块是否接收错误,如果接收错误(反馈的数据为NACK数据),则进入步骤130。
优选的,在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NACK数据之后还包括:
步骤S90,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根据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向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块A;
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C,由进程C对数据块A进行传输。那么对于发送数据块A的进程C,在接收到对数据块A的NACK数据后,可按最开始确认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将数据块A向终端进行重传,即首先按现有技术的重传方式对数据进行重传。
步骤S91,如果重传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则进入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的步骤。
重传数据块A可能还会存在失败,即基站还会收到对重传的数据块A的NACK数据。而在现有技术中的重传方式会设置重传次数的最大值,即阈值。现有技术中,达到其预置的重传次数最大值后,基站会丢弃当前传输的数据块A,并释放当前使用的进程,由终端触发RNC的RLC层重传对应数据块A的数据。而本申请中,在达到现有技术预置的最大次数后,当重传次数超出最大次数时,基站的MAC将不再丢弃重传数据并且保留重传数据使用的进程,进入本申请的步骤130。
步骤130,若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NACK数据,则相对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
如前所述HSDPA下,为了保证信道利用效率,其HARQ重传功能采用多个进程发送数据给用户端,即在进程C从发送数据块A时,到接收到终端反馈的ACK/NACK数据时,存在一个时间周期,为了不使这个时间周期中信道浪费在等待的过程中,可再采用进程D发送数据块N等等。
因此,对于进程C,在其从发送数据块A开始,到当前准备对发送失败的数据块进行重传之前,可能存在其他进程接收到ACK信息,即存在传输数据成功的进程。比如在进程C从MAC层按调制方式P1把大小为M1的数据块A发送出去后,在进程C接收到NACK之前,进程D接收到ACK,而进程D确认用于发送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P2和数据块大小参数为M2。
那么本申请为了在重传进程C发送失败的数据块A时,将数据块A分块重传,则可获取进程D发送的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P2和数据块大小参数M2。
如前所述,对于MAC层的HARQ功能,其传输的每个数据块,MAC层都可通过HS-SICH信道获取终端对该数据块的反馈信息,其信道结构如表一所示,那么对于终端接收成功的数据块,传输该数据块的进程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包括:
RMF信息:推荐调制方式;
RTBS信息:推荐传输块大小参数;
ACK:终端接收数据块正确信息。
即MAC层可知道该被传输成功的数据块,在传输时的调制方式和传输块的大小参数。
步骤140,将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与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
在获得的被传输成功的数据块B的数据块大小参数后,首先将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
比如根据该大小参数将数据块A调整为子数据块,每个子数据块大小小于或小于等于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即可。
优选的,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包括:
步骤S141,如果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小于所述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则将所述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且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
比如数据块A大小为16bit,而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为6bit,那么其调整方式可为:1、可将16bit调整为3份,其中两份为6bit,一份为4bit,对于4bit的那份再添加2bit的补充数据变为6bit,使其与数据块B的大小相同;2、可将16bit调整为4份,每份为4bit。具体调整方式使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即可。另外,在分块时可由MAC-hs进行分块。
在实际中,RLC层将其数据块发送至MAC层后,MAC层首先将其处理为对应RLC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简称SDU),再将多个SDU组装为MAC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PDU)(即前述数据块A),再将MAC的PDU下发至用户端。正常情况下,基站MAC层传输的PDU包括多个对应RLC的SDU,如果基站MAC的PDU只包括一个SDU时,那么说明此时信道环境已经到最坏情况,无法当前传输的MACPDU进一步优化。
而本申请中,对于当前传输失败的数据块A,因前述步骤已经判断出存在另一进程传输成功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小于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那么意味着数据块A包括多个对应RLC的SDU,而其个数比数据块B包括的对应RLC的SDU多。那么本步骤可将数据块A中包括的对应RLC的SDU进行分拆,拆入多个MAC的PDU中,每个PDU包括的对应RLC的SDU个数不大于数据块B包括的个数即可。
如果对于进程A,其从传输开始,到收到NACK数据,这个周期中不存在接收到ACK数据的进程,那么则不进入对所述NACK数据所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进行调整的过程。
另外,如果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大于等于所述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则不用进入将所述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的过程。释放数据块A所在进程。
步骤150,将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并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所重传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在终端按序进行合并。
在HDSPA中,可存在多种调制方式。述过程中得到另一进程的调制方式后,比如前述的传输成功数据的调制方式P2,对数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可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其中,在向终端传输时,基站的MAC层还会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通过发送信令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
优选的,在本申请中,可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所述至少两个子数据块。
所述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HS-SCCH),信道可由所有用户时分共享,传输一些控制指令,如终端UE的调度信息、低层控制信息,包括调制编码策略、HARQ信息等。
另外,如果终端接收子数据块时也失败,反馈NACK数据,那么可由终端触发RNC的RLC层对子数据块所属的数据块对应的数据进行重传至MAC层,再由MAC层调度传输。
对于终端来说,在其接收数据块时,根据基站MAC层发送的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的通知,接收基站重传的子数据块,大概完全接收完对应所述至少两个子数据块时,则在终端对其按序进行合并,然后发送至终端的RLC层。
参照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优选的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10,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NACK数据;
步骤220,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根据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向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块A;
比如进程C首次传输数据块A时,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为M1,调制方式为P1,那么重传时仍以P1的调制方式将M1大小的数据块A进行重传。
步骤230,判断重传次数是否小于阈值,如果小于则进入步骤220,如果等于则进入步骤240;
在实际中,装置会计算按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进程重传的最大次数,避免无效重传。在进程D对数据块A按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重传时,终端对每次重传的数据进行反馈,每反馈一次NACK,基站MAC层接收NACK后,则记录进程C的重传次数,如果阈值为n,那么当基站MAC层接收到NACK的次数小于n时,可继续根据所述数据块A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向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块A;当基站MAC层接收到的NACK的次数等于n,则说明进程C对数据块A已经达到装置预设的重传最大次数,那么即可进入本申请的重传过程,即步骤240。
步骤240,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
如前所述,另一进程D成功传输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为M2,调制方式为P2。
步骤250,判断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是否小于所述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如果大于等于,则进入步骤251,释放当前传输数据块A的进程;如果小于,则进入步骤260;
步骤251,释放当前传输数据块A的进程;
步骤260,在传输所述数据块A的进程中,创建等待发送队列;
在本申请中,为了利用原有重传中的信道结构,将数据块A调整为子数据块更方便的传输至终端,在原传输数据块A的进程中,将数据块A调整为子数据块进行重传。比如原来传输数据块A的是进程A,那么继续在进程A中对数据块A进行调整重传。那么为了能够对调整的子数据块进行发送,首先在进程A中创建等待发送队列,用于放入调整得到的各子数据块。
步骤270,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并按序存入所述等待发送队列;其中,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
对于大小为M1数据块A,为了方便在终端接收,则将数据块A按序,比如从数据块的头部至尾部进行调整,分拆为大小为M2的子数据块A1,A2......An,并按序存入等待发送队列。比如存入先进先出队列,那么队首为A1,队尾为An。其中,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
步骤280,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
优选的,所述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之前,还包括:
步骤Z280,在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结构中添加分段标志位,所述分段标志位用于标识当前数据块是否为对应所述数据块的有效的子数据块。
本申请中,优选的一种通知终端按序接收子数据块的方式是,在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结构中添加分段标志位,以标识当前数据块是否为对应所述数据块的有效的子数据块,终端可结合该标志位判断是否开始接收子数据块,是否等待接收下一子数据块,是否结束接收子数据块。本申请中,添加了分段标志位的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High-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HS-SCCH)结构如表二:
表二
其中,信道化码集标识:用于标识用户占用码道的范围;
时隙位置信息:标识HS占用时隙的位置;
调制信息:确定那种调制方式,是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简称QPSK)还是16QAM(QAM是英文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幅度调制,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16QAM是指包含16种符号的QAM调制方式。)。
TBS信息:传输块类型;
HARQ进程标识:标识用户进程;
RV信息:重传版本号;
新数据信息:是新发数据还是重传数据;
HS-SCCH循环序列标识:用于判断是否HS-SCCH数据帧丢失;
UE标识:用于区分用户;
分段标志位:用于标识当前数据块是否为对应所述数据块的有效的子数据块,在本申请中分段标志位为1说明是有效数据块,分段标志位为0说明是无效数据块。
在构造了分段标志位后,所述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包括:
步骤S280,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中的分段标志位中的数据,通知终端等待接收对应所述数据块的下一子数据块,或者通知终端完成接收对应所述数据块的各子数据块。
在MAC每传送一个数据块时,会通过HS-SCCH通知终端该数据块的相关信息。那么本申请中,前述进程C对数据块A的子数据块A1,......An,在传输数据块A1,......An,对应的HS-SCCH中,信道结构的HARQ进程标识与进程C的相同,新数信息标识为重传数据,分段标志位为1,则终端接收到该信道信息后,即可知道该数据块为基站的MAC重传的,前一接收失败的数据块A的子数据块。
步骤290,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从所述队列的首个子数据块开始,逐个将所述子数据块向终端进行重传。
根据前述进程B的调制方式P2,从队列中逐个将数据块A1......,An进行调制,然后向终端进行重传。
然后在终端,根据前述HS-SCCH的通知,逐个接收数据块A1......,An,然后将A1......,An合并为数据块A,然后向终端的RLC层发送。
在HS-SCCH信道结构中添加分段标志位的情况下,以前述数据块A为例,终端之前接收数据块A失败,在终端再接收到的HS-SCCH信息中,HARQ进程标识与之前接收失败的数据块A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相同,新数信息为重传数据,分段标志位为1,那么即可知道当前的数据块为数据块A的子数据块,然后等待接收下一个子数据块,当分段标志位变为0,则证明数据块A的所有子数据块接收完毕,则可对数据块A的各子数据块进行合并,然后可将合并得到的数据块向终端的RLC层发送。
如果终端在接收数据块A失败后,首次接收的HS-SCCH信道信息中,HARQ进程标识与之前接收失败的数据块A对应的HARQ进程标识相同,新数信息为重传数据,而分段标志位为0,那么表示此时接收的数据块为数据块A,并不是数据块A的子数据块。
另外,在将所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之后,还包括:
对于所述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的子数据块,当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到终端反馈的NACK数据时,清空所述子数据块所在队列的缓存数据,并释放所述队列所在进程。
即如果终端在接收子数据块时也出现失败,即反馈NACK数据,那么基站的MAC层清空所述子数据块所在队列的缓存数据,并释放所述队列所在进程。然后由终端触发RNC的RLC层对数据块A对应的数据进行重传。
在本申请中,从首次传输子数据块开始,如果基站的MAC层接收到相应NACK数据,基站的MAC层清空所述子数据块所在队列的缓存数据,并释放所述队列所在进程。然后由终端触发RNC的RLC层对数据块A对应的数据进行重传。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似的步骤在此不在详述。
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反馈数据接收模块310,用于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终端反馈的数据;
反馈判断模块320,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否为NACK数据;
参数获取模块330,用于若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NACK数据,则相对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
比较调整模块340,用于将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与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
重传模块350,用于将所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并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所重传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在终端按序进行合并。
优选的,在对所述NACK数据所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
原始重传模块,用于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根据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向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块A;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如果重传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则进入参数获取模块。
优选的,所述比较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子模块,用于如果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小于所述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则将所述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且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
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优选的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NACK判断模块410,用于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NACK数据;
原始重传模块420,用于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根据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向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块A;
第一判断模块430,用于判断重传次数是否小于阈值,如果小于则进入原始重传模块420,如果等于则进入参数获取子模块440;
参数获取子模块440,用于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
第二判断子模块450,用于判断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是否小于所述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如果大于,则进入第一释放模块451;如果小于,则进入队列创建子模块460;
第一释放模块451,用于释放当前传输数据块A的进程;
队列创建子模块460,用于在传输所述数据块A的进程中,创建等待发送队列;
拆分子模块470,用于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并按序存入所述等待发送队列;
通知模块480,用于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
第一重传子模块490,用于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从所述队列的首个子数据块开始,逐个将所述子数据块向终端进行重传。
相应的,终端存在子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MAC传输的子模块,并将完全接收对应一数据块的所有子模块进行合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而言,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申请中的某些步骤之间的顺序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换或者并列进行。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终端反馈的数据;
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否为NACK数据;
若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NACK数据,则相对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
将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与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
将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并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
所重传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在终端按序进行合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NACK数据之后还包括:
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根据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向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块A;
如果重传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则进入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包括:
如果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小于所述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则将所述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且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包括:
在传输所述数据块A的进程中,创建等待发送队列;
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并按序存入所述等待发送队列;其中,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包括:
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从所述队列的首个子数据块开始,逐个将所述子数据块向终端进行重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之后,还包括:
对于所述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的子数据块,当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到终端反馈的NACK数据时,清空所述子数据块所在队列的缓存数据,并释放所述队列所在进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包括:
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之前,还包括:
在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结构中添加分段标志位,所述分段标志位用于标识当前子数据块是否为对应所述数据块A的有效的子数据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通知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包括:
通过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中的分段标志位中的数据,通知终端等待接收对应所述数据块A的下一子数据块,或者通知终端完成接收对应所述数据块A的各子数据块。
10.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馈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接收终端反馈的数据;
反馈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否为NACK数据;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若判断所述终端反馈的数据是NACK数据,则相对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获取另一进程成功传输的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和调制方式;
比较调整模块,用于将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与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则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
重传模块,用于将所调整得到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按序向终端进行重传,并通知终端按序接收所述子数据块;所重传的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在终端按序进行合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反馈判断模块之后,还包括:
原始重传模块,用于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根据所述NACK数据对应进程的数据块A当前的调制方式和数据块大小,向终端重传所述数据块A;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如果重传次数达到预设阈值,则进入参数获取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调整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子模块,用于如果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小于所述数据块A的大小参数,则将所述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且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调整模块包括:
队列创建子模块,用于在传输所述数据块A的进程中,创建等待发送队列;
拆分子模块,用于将数据块A根据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调整为至少两个子数据块,并按序存入所述等待发送队列;其中,每个子数据块的大小参数均不大于所述数据块B的大小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模块包括:
第一重传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数据块B的调制方式,从所述队列的首个子数据块开始,逐个将所述子数据块向终端进行重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95642.XA CN102843227B (zh) | 2012-08-17 | 2012-08-17 | 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95642.XA CN102843227B (zh) | 2012-08-17 | 2012-08-17 | 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43227A CN102843227A (zh) | 2012-12-26 |
CN102843227B true CN102843227B (zh) | 2015-08-12 |
Family
ID=4737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95642.XA Active CN102843227B (zh) | 2012-08-17 | 2012-08-17 | 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432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71519A (zh) * | 2015-01-23 | 2016-08-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包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
CN111049626B (zh) * | 2015-12-01 | 2021-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8213985A1 (zh) * | 2017-05-22 | 2018-11-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7222932B (zh) * | 2017-06-07 | 2020-03-27 | 清华大学 | 基于邻域反馈的时隙接入控制方法 |
CN109756293B (zh) * | 2017-11-01 | 2021-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中处理数据的方法及物理层芯片 |
EP3796581A4 (en) | 2018-06-20 | 2021-06-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DATA PACKAGE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6015A (zh) * | 2006-09-30 | 2007-04-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重传数据块大小的方法及基站、数据传输方法 |
CN102064925A (zh) * | 2009-11-18 | 2011-05-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重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99158A1 (en) * | 2005-03-02 | 2006-09-06 | Evolium S.A.S. | A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HARQ retransmission scheme for data transmission, a base station and a program therefor |
-
2012
- 2012-08-17 CN CN201210295642.XA patent/CN1028432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6015A (zh) * | 2006-09-30 | 2007-04-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重传数据块大小的方法及基站、数据传输方法 |
CN102064925A (zh) * | 2009-11-18 | 2011-05-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重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43227A (zh) | 2012-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70041104A1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harq | |
US8335267B2 (en) | Mobile station and a base station | |
US10523373B2 (en) | Base station device, user equipm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JP5805700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反復要求を用いたトランスポートブロックセット送信 | |
KR101023330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품질을 보장하기 위한 복합자동 재전송 요구 방법 | |
US8699375B2 (en) | Method for implicit conveying of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 |
EP1803236B1 (en) | Improvements to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scheme | |
US6975650B2 (en) | Transport block set segmentation | |
US847235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7957345B2 (en) | Adaptive HARQ in an OFDMA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090086657A1 (en)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buffer flushing mechanism | |
CN102843227B (zh) | 一种基于媒体访问控制层重传方法和装置 | |
CN101084654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发 | |
WO2018172249A1 (en) | Configuring puncture bundles of data for a first service in a transmission of a second service | |
EP2080307B1 (en) |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in the multi-carriers system | |
JP2015534752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装置及び方法 | |
KR101220553B1 (ko) | 전력 제어 기술 | |
CN101651514A (zh) | 时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方法 | |
US11362771B2 (en) | Base station an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thod thereof | |
EP4315693A1 (en) | Dynamic transmission parameter values for retransmissions | |
USRE50183E1 (en) | Method for implicit conveying of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