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1687A - 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1687A
CN111131687A CN201811287390.XA CN201811287390A CN111131687A CN 111131687 A CN111131687 A CN 111131687A CN 201811287390 A CN201811287390 A CN 201811287390A CN 111131687 A CN111131687 A CN 111131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eflector
camera
image
imag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73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1687B (zh
Inventor
沈辰弋
杨坤
徐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73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168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4327 priority patent/WO202008851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1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1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1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1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9/00Cameras
    • G03B19/02Still-picture cameras
    • G03B19/14Still-picture cameras with paired lenses, one of which forms image on photographic material and the other forms a corresponding image on a focusing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该摄像机包括:第一镜头、第二镜头、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图像传感器,第一镜头的焦距与第二镜头的焦距不同,在第一反光镜及第二反光镜中,第一反光镜与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更近;第一镜头的光轴与第二镜头的光轴平行;在第一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时,图像传感器接收由第一反光镜反射的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在第一反光镜处于非工作位置,且第二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时,图像传感器接收由第二反光镜反射的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摄像机通过第一反光镜及第二反光镜实现一个图像传感器能够交替接收两个镜头采集的图像,从而可以减少摄像机中图像传感器的数量,能够实现节约摄像机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
背景技术
摄像机是一种专业的图像采集设备,其工作原理是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传输。在拍摄物体时,该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收集的光束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即得到了图像数据。摄像机还可以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得到的标准信号,并将标准信息传输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传输到屏幕上进行显示。
现有的摄像机中,为了增加摄像机的有效拍摄范围,通常在相机中植入两套拍摄范围不同的摄像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镜头、两个图像传感器及两个用于处理图像数据的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增加了摄像机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以实现降低摄像机的成本。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包括:
第一镜头、第二镜头、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图像传感器,所述第一镜头的焦距与所述第二镜头的焦距不同,在所述第一反光镜及所述第二反光镜中,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更近;
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平行;
在所述第一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
在所述第一反光镜处于非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二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二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在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时,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在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二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时,所述第二反光镜与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的夹角为所述预设角度,其中,所述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三十度至四十五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所述预设角度为四十五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所述第一反光镜为活动反光镜,所述第二反光镜为固定反光镜。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电磁阀,所述第一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电磁阀上,所述电磁阀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反光镜的转动。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电磁阀运行。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所述第一镜头及所述第二镜头均为变焦镜头,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检测到当前镜头的焦距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确定所述当前镜头在预设焦距阈值时的目标物距;按照所述目标物距,调节目标镜头的物距,以使所述目标镜头的物距为所述目标物距,调节所述电磁阀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所述目标镜头采集的图像;其中,所述当前镜头为采集所述图像传感器正在接收的图像的镜头,所述目标镜头为所述第一镜头及所述第二镜头中除所述当前镜头外的另一镜头。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焦距范围存在重叠区间,且所述预设焦距阈值的焦距在所述重叠区间内。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多个电机,所述第一镜头及所述第二镜头通过所述电机的牵引进行变焦及对焦,所述重叠区间的设置及所述预设焦距阈值的选取满足所述电机的启动和制动条件。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所述处理器包括:系统级芯片SoC、微控制单元MCU、电机控制芯片及电磁阀控制芯片;
所述SoC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传感器发送的图像数据,处理及输出所述图像数据;
所述MCU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控制芯片及电磁阀控制芯片;
所述电机控制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运行;
所述电磁阀控制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运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输出方法,应用于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包括第一镜头、第二镜头、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图像传感器,所述第一镜头的焦距与所述第二镜头的焦距不同,在所述第一反光镜及所述第二反光镜中,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更近,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平行;所述方法包括:
调节所述第一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或
调节所述第一反光镜处于非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二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二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在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时,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在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二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时,所述第二反光镜与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的夹角为所述预设角度,其中,所述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三十度至四十五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所述预设角度为四十五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所述第一反光镜为活动反光镜,所述第二反光镜为固定反光镜。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电磁阀,所述第一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电磁阀上,所述电磁阀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反光镜的转动。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电磁阀运行。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所述第一镜头及所述第二镜头均为变焦镜头,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当前镜头的焦距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确定所述当前镜头在预设焦距阈值时的目标物距;按照所述目标物距,调节目标镜头的物距,以使所述目标镜头的物距为所述目标物距,调节所述电磁阀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所述目标镜头采集的图像;其中,所述当前镜头为采集所述图像传感器正在接收的图像的镜头,所述目标镜头为所述第一镜头及所述第二镜头中除所述当前镜头外的另一镜头。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焦距范围存在重叠区间,且所述预设焦距阈值的焦距在所述重叠区间内。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多个电机,所述第一镜头及所述第二镜头通过所述电机的牵引进行变焦及对焦,所述重叠区间的设置及所述预设焦距阈值的选取满足所述电机的启动和制动条件。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所述处理器包括:系统级芯片SoC、微控制单元MCU、电机控制芯片及电磁阀控制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该摄像机包括:第一镜头、第二镜头、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图像传感器,第一镜头的焦距与第二镜头的焦距不同,在第一反光镜及第二反光镜中,第一反光镜与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更近;第一镜头的光轴与第二镜头的光轴平行;在第一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时,图像传感器接收由第一反光镜反射的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在第一反光镜处于非工作位置,且第二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时,图像传感器接收由第二反光镜反射的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摄像机通过第一反光镜及第二反光镜实现一个图像传感器能够交替接收两个镜头采集的图像,从而可以减少摄像机中图像传感器的数量,能够实现节约摄像机的生产成本。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摄像机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第五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镜头焦距的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第六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第七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第八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双镜头摄像机,通过两个连续变焦的镜头替代一个大倍率镜头以降低成本,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镜头、两个图像传感器及两个用于处理图像数据的SoC。
为了进一步节约摄像机成本,本发明实施例增加了一种摄像机,参见图2,该摄像机包括:
第一镜头201、第二镜头202、第一反光镜203、第二反光镜204及图像传感器205,上述第一镜头201的焦距与上述第二镜头202的焦距不同,在上述第一反光镜203及上述第二反光镜204中,上述第一反光镜203与上述图像传感器205的距离更近;
上述第一镜头201的光轴与上述第二镜头202的光轴平行;
在上述第一反光镜203处于工作位置时,上述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上述第一反光镜203反射的上述第一镜头201采集的图像;
在上述第一反光镜203处于非工作位置,且上述第二反光镜204处于工作位置时,上述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上述第二反光镜204反射的上述第二镜头202采集的图像。
第一镜头201及第二镜头202用于采集图像,此处的图像为光信号。第一反光镜203用于反射第一镜头201采集的图像,第二反光镜204用于反射第二镜头202采集的图像。图像传感器205用于将图像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第一反光镜203的可以在工作位置及非工作位置间进行调节,调节方式可以为平动或转动等。第二反光镜204可以固定在工作位置,第二反光镜204还以在工作位置及非工作位置间进行调节。第一反光镜203非工作位置的设置需要满足:第一反光镜203在非工作位置时,不阻挡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第二反光镜204反射的第二镜头202采集的图像。可选的,为了实现图像数据的输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具体的可以为图像处理芯片,例如SoC等,用于对图像传感器205中的电信号图像进行处理及压缩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摄像机通过第一反光镜及第二反光镜实现一个图像传感器能够交替接收两个镜头采集的图像,从而可以减少摄像机中图像传感器的数量,能够实现节约摄像机的生产成本。
为了提高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质量,在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第一反光镜203反射的第一镜头201采集的图像时,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应当相同,其中,第一夹角为第一反光镜203反射面与第一镜头201光轴的夹角,第二夹角为第一反光镜203反射面与图像传感器205靶面垂线的夹角。在上述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上述第二反光镜204反射的上述第二镜头202采集的图像时,第三夹角与第四夹角应当相同,其中,第三夹角为第二反光镜204与第二镜头202的光轴的夹角,第四夹角为第二反光镜204反射面与图像传感器205靶面垂线的夹角。图像传感器205的靶面为图像传感器205中接收光信号的面。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上述第一镜头201的光轴与上述第二镜头202的光轴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上述图像传感器205的靶面;在上述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上述第一反光镜203反射的上述第一镜头201采集的图像时,上述第一反光镜203与上述第一镜头201的光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在上述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上述第二反光镜202反射的上述第二镜头204采集的图像时,上述第二反光镜204与上述第二镜头202的光轴的夹角为上述预设角度,其中,上述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三十度至四十五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镜头的光轴与第二镜头的光轴平行,第一镜头光轴与第二镜头光轴共同所在的平面与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垂直,便于图像采集及图像传感器位置的确定,能够通过第一反光镜遮挡第二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保证图像传感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仅接收一个镜头采集的图像。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上述预设角度为四十五度。
上述第一镜头201的光轴与上述第二镜头202的光轴所在的平面与上述图像传感器205的靶面垂直;在上述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上述第一反光镜203反射的上述第一镜头201采集的图像时,上述第一反光镜203与上述第一镜头201的光轴的夹角为四十五度;在上述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上述第二反光镜204反射的上述第二镜头202采集的图像时,上述第二反光镜204与上述第二镜头202的光轴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预设角度设置为四十五度,便于摄像机内部各元件位置的计算及设置,摄像机中各元件安装方便,同时能够减少因光线传输造成的图像失真。
可选的,参见图3a,上述第一反光镜203为活动反光镜,上述第二反光镜204为固定反光镜。
如图3b所示,第一反光镜203处于工作位置时,会遮挡第二反光镜204反射的第二镜头202采集的图像,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第一反光镜203反射的第一镜头201采集的图像。如图3c所示,第一反光镜203处于非工作位置时,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第二反光镜204反射的第二镜头202采集的图像。第二反光镜204为固定反光镜,可以省去第二反光镜204的位置调节过程。
可选的,参见图4,上述摄像机还包括电磁阀206,上述第一反光镜203设置在上述电磁阀206上,上述电磁阀206运行时带动上述第一反光镜203的转动。
电磁阀206运行时带动第一反光镜203沿反光镜旋转轴转动,以使第一反光镜203在工作位置及非工作位置间移动。
可选的,上述摄像机还包括处理器,上述处理器控制上述电磁阀206运行。
可选的,上述第一镜头201及上述第二镜头202均为变焦镜头,上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检测到当前镜头的焦距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确定上述当前镜头在预设焦距阈值时的目标物距;按照上述目标物距,调节目标镜头的物距,以使上述目标镜头的物距为上述目标物距,调节上述电磁阀206以使上述图像传感器205接收上述目标镜头采集的图像;其中,上述当前镜头为采集上述图像传感器205正在接收的图像的镜头,上述目标镜头为上述第一镜头201及上述第二镜头202中除上述当前镜头外的另一镜头。
在当前镜头的焦距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说明被拍摄目标即将脱离当前镜头的拍摄范围,因此需要更换可拍摄更远物距的镜头,或可拍摄更近物距的镜头。预设切换条件的设定规则可以包括:被拍摄目标即将脱离当前镜头的拍摄范围,且目标镜头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以在图像切换前完成焦距及聚焦距离的调节。即在当前镜头的焦距调整到预设焦距阈值之前,例如,当前镜头的焦距调整到预设焦距阈值前的0.1秒,或当前镜头的焦距调整到预设焦距阈值前接收的倒数第三帧视频帧等(可以根据变焦镜头的调节速度进行计算),或在当前镜头的焦距调整到预设焦距阈值前的某一预设焦距时,判定满足预设切换条件。
预设焦距阈值可以根据变焦镜头的实际焦距范围进行设定,例如,预设焦距阈值设定为变焦镜头焦距的最大值,或预设焦距阈值设定为变焦镜头焦距的最小值等。例如,图5所示,预设焦距阈值为fAB。若镜头A为当前镜头,则镜头B为目标镜头;若镜头B为当前镜头,则镜头A为目标镜头。
在当前镜头为第一镜头201时,当第二镜头202的物距调节为目标物距后,处理器控制电磁阀206调节第一镜头201处于非工作位置,以使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第二反光镜204反射的第二镜头202采集的图像。在当前镜头为第二镜头202时,当第一镜头201的物距调节为目标物距后,处理器控制电磁阀206调节第一镜头201处于工作位置,以使图像传感器205接收由第一反光镜203反射的第一镜头201采集的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目标镜头的物距调整为目标物距后,调节电磁阀以使图像传感器接收目标镜头采集的图像,从而将摄像机输出的图像由当前镜头采集的图像转换为目标镜头采集的图像,相比于切换输出图像后再调节目标镜头的物距,可以增加画面的平滑性和连续性。
可选的,上述第一镜头201与上述第二镜头202的焦距范围存在重叠区间,且上述预设焦距阈值的焦距在上述重叠区间内。
将预设焦距阈值设定在重叠区间中,有助于目标镜头的平滑切换,能够提高镜头切换过程中画面的平滑性。
可选的,上述摄像机还包括多个电机,上述第一镜头201及上述第二镜头202通过上述电机的牵引进行变焦及对焦,上述重叠区间的设置及上述预设焦距阈值的选取满足上述电机的启动和制动条件。
变焦镜头可以包括zoom(变焦)群组及focus(对焦)群组。电机在转动时牵引变焦镜头中透镜的移动,从而实现变焦镜头的变焦及对焦。
如图5所示,镜头A的焦距范围为fAW-fAT,镜头B的焦距范围为fBW-fBT,预设焦距阈值为fAB。W指Wide,即广角端,T指Tele,即望远端。
在镜头A为当前镜头,镜头B为目标镜头时,满足电机的启动和制动条件是指:在fAB-fAT的变焦过程中,针对镜头A的变焦群组和对焦群组中的每个群组,该群组的行程不小于该群组从最高速减速到静止所需的行程,在fBW-fAB的变焦过程中,针对镜头B的变焦群组和对焦群组中的每个群组,该群组的行程不小于该群组由静止加速到最高速度所需的行程。
在镜头A为目标镜头,镜头B为当前镜头时,满足电机的启动和制动条件是指:在fAB-fBW的变焦过程中,针对镜头B的变焦群组和对焦群组中的每个群组,该群组的行程不小于该群组从最高速减速到静止所需的行程,在fAT-fAB的变焦过程中,针对镜头A的变焦群组和对焦群组中的每个群组,该群组的行程不小于该群组由静止加速到最高速度所需的行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重叠区间的设置及预设焦距阈值的选取满足电机的启动和制动条件,能够保证电机的启动及制动,减少镜头因未及时制动和未完全启动造成磨损的情况。
可选的,参见图6,上述处理器包括:SoC 207、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208、电机控制芯片209及电磁阀控制芯片210;
上述SoC 207用于接收上述图像传感器发送的图像数据,处理及输出上述图像数据;
上述MCU 208用于控制上述电机控制芯片209及电磁阀控制芯片210;
上述电机控制芯片209用于控制上述电机211的运行;
上述电磁阀控制芯片210用于控制上述电磁阀206的运行。
摄像机中SoC 207将接收的图像进行处理并输出,SoC输出的图像为摄像机输出的图像。图像的曝光参数和白平衡参数也由SoC 207控制,其中,电子快门和模拟增益为sensor(传感器)参数,数字增益和白平衡参数为SoC中的图像处理参数。SoC 207与MCU 208之间存在数据交互,MCU 208可以从SoC 207中获取各镜头的参数,并通过电机控制芯片209控制各电机211,以实现对镜头参数的调节,通过电磁阀控制芯片210控制电磁阀206,以实现第一镜头201位置的调节。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上述当前镜头的设置参数,将上述当前镜头的设置参数同步到上述目标镜头,其中,上述设置参数包括曝光参数及白平衡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在当前镜头的焦距调整到预设焦距阈值之前,例如,当前镜头的焦距调整到预设焦距阈值前的0.1秒,或当前镜头的焦距调整到预设焦距阈值前接收的倒数第三帧视频帧等(可以根据变焦镜头的调节速度进行计算),或在当前镜头的焦距调整到预设焦距阈值前的某一预设焦距时,获取当前镜头的设置参数。设置参数包括曝光参数及白平衡参数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包括其他与拍摄有关的参数,其中,曝光参数包括:电子快门参数,增益参数及光圈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当前镜头的设置参数同步到目标镜头中,能够减少镜头切换前后,图像亮度及色彩的差异,有助于输出图像的平滑切换。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
预先测量上述第一镜头与上述第二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的TV畸变,得到第一TV畸变及第二TV畸变,其中,在上述第一镜头与上述第二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的TV畸变中,畸变值较大的为上述第一TV畸变,畸变值较小的为上述第二TV畸变;
对上述第一TV畸变对应的镜头进行畸变校正,以使该畸变校正后的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的TV畸变,与上述第二TV畸变的差值小于预设畸变误差。
预设畸变误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预设畸变误差设置为0.5%,0.4%或0.3%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在预设焦距阈值处的TV畸变有差异时,需要对畸变值较大的变焦镜头进行校正,减少输出图形切换时出现四角图像大小不同的问题。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中,上述处理器还用于:
预先测量上述第一镜头与上述第二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且在同等像高下的相对亮度,得到第一相对亮度及第二相对亮度,其中,在上述第一镜头与上述第二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且在同等像高下的相对亮度中,相对亮度值较大的为上述第一相对亮度,相对亮度值较小的为上述第二相对亮度;
对上述第二相对亮度对应的镜头进行相对亮度校正,以使该相对亮度校正后的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且在上述同等像高下的相对亮度,与上述第一相对亮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相对亮度误差。
预设相对亮度误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例如预设亮度误差设置为5%,4%或3%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在预设焦距阈值处等像高位置下的相对亮度有差异时,需要亮度值较低的变焦镜头进行校正,减少输出图形切换时出现四角图像相对亮度不同的问题。
可选的,上述摄像机还可以包括存储器、通信接口及通信总线,通信总线用于各部件间的信号传递,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通信接口用于上述摄像机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安装有两个镜头,例如,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可以为图7所示双镜头球形摄像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机可以为图8所示双镜头云台摄像机等。
上述摄像机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输出方法,应用于摄像机,上述摄像机包括第一镜头、第二镜头、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图像传感器,上述第一镜头的焦距与上述第二镜头的焦距不同,在上述第一反光镜及上述第二反光镜中,上述第一反光镜与上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更近,上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上述第二镜头的光轴平行;上述方法包括:
调节上述第一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以使上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上述第一反光镜反射的上述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或
调节上述第一反光镜处于非工作位置,且上述第二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以使上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上述第二反光镜反射的上述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上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上述第二镜头的光轴所在的平面垂直于上述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在上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上述第一反光镜反射的上述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时,上述第一反光镜与上述第一镜头的光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在上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上述第二反光镜反射的上述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时,上述第二反光镜与上述第二镜头的光轴的夹角为上述预设角度,其中,上述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三十度至四十五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上述预设角度为四十五度。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上述第一反光镜为活动反光镜,上述第二反光镜为固定反光镜。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上述摄像机还包括电磁阀,上述第一反光镜设置在上述电磁阀上,上述电磁阀运行时带动上述第一反光镜的转动。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上述摄像机还包括处理器,上述处理器控制上述电磁阀运行。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上述第一镜头及上述第二镜头均为变焦镜头,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当前镜头的焦距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确定上述当前镜头在预设焦距阈值时的目标物距;按照上述目标物距,调节目标镜头的物距,以使上述目标镜头的物距为上述目标物距,调节上述电磁阀以使上述图像传感器接收上述目标镜头采集的图像;其中,上述当前镜头为采集上述图像传感器正在接收的图像的镜头,上述目标镜头为上述第一镜头及上述第二镜头中除上述当前镜头外的另一镜头。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上述第一镜头与上述第二镜头的焦距范围存在重叠区间,且上述预设焦距阈值的焦距在上述重叠区间内。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上述摄像机还包括多个电机,上述第一镜头及上述第二镜头通过上述电机的牵引进行变焦及对焦,上述重叠区间的设置及上述预设焦距阈值的选取满足上述电机的启动和制动条件。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中,上述处理器包括:系统级芯片SoC、微控制单元MCU、电机控制芯片及电磁阀控制芯片。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还包括:
获取上述当前镜头的设置参数,将上述当前镜头的设置参数同步到上述目标镜头,其中,上述设置参数包括曝光参数及白平衡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还包括:
预先测量上述第一镜头与上述第二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的TV畸变,得到第一TV畸变及第二TV畸变,其中,在上述第一镜头与上述第二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的TV畸变中,畸变值较大的为上述第一TV畸变,畸变值较小的为上述第二TV畸变;
对上述第一TV畸变对应的镜头进行畸变校正,以使该畸变校正后的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的TV畸变,与上述第二TV畸变的差值小于预设畸变误差。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输出方法还包括:
预先测量上述第一镜头与上述第二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且在同等像高下的相对亮度,得到第一相对亮度及第二相对亮度,其中,在上述第一镜头与上述第二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且在同等像高下的相对亮度中,相对亮度值较大的为上述第一相对亮度,相对亮度值较小的为上述第二相对亮度;
对上述第二相对亮度对应的镜头进行相对亮度校正,以使该相对亮度校正后的镜头在上述目标物距下、且在上述同等像高下的相对亮度,与上述第一相对亮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相对亮度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包括:
第一镜头、第二镜头、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图像传感器,所述第一镜头的焦距与所述第二镜头的焦距不同,在所述第一反光镜及所述第二反光镜中,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更近;
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平行;
在所述第一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
在所述第一反光镜处于非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二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二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靶面;在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时,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的夹角为预设角度;在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二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时,所述第二反光镜与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的夹角为所述预设角度,其中,所述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三十度至四十五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四十五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镜为活动反光镜,所述第二反光镜为固定反光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还包括电磁阀,所述第一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电磁阀上,所述电磁阀运行时带动所述第一反光镜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电磁阀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及所述第二镜头均为变焦镜头,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检测到当前镜头的焦距满足预设切换条件时,确定所述当前镜头在预设焦距阈值时的目标物距;按照所述目标物距,调节目标镜头的物距,以使所述目标镜头的物距为所述目标物距,调节所述电磁阀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所述目标镜头采集的图像;其中,所述当前镜头为采集所述图像传感器正在接收的图像的镜头,所述目标镜头为所述第一镜头及所述第二镜头中除所述当前镜头外的另一镜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焦距范围存在重叠区间,且所述预设焦距阈值的焦距在所述重叠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多个电机,所述第一镜头及所述第二镜头通过所述电机的牵引进行变焦及对焦,所述重叠区间的设置及所述预设焦距阈值的选取满足所述电机的启动和制动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系统级芯片SoC、微控制单元MCU、电机控制芯片及电磁阀控制芯片;
所述SoC用于接收所述图像传感器发送的图像数据,处理及输出所述图像数据;
所述MCU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控制芯片及电磁阀控制芯片;
所述电机控制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运行;
所述电磁阀控制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运行。
11.一种图像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包括第一镜头、第二镜头、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及图像传感器,所述第一镜头的焦距与所述第二镜头的焦距不同,在所述第一反光镜及所述第二反光镜中,所述第一反光镜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更近,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平行;所述方法包括:
调节所述第一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一镜头采集的图像;或
调节所述第一反光镜处于非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二反光镜处于工作位置,以使所述图像传感器接收由所述第二反光镜反射的所述第二镜头采集的图像。
CN201811287390.XA 2018-10-31 2018-10-31 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 Active CN111131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7390.XA CN111131687B (zh) 2018-10-31 2018-10-31 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
PCT/CN2019/114327 WO2020088518A1 (zh) 2018-10-31 2019-10-30 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7390.XA CN111131687B (zh) 2018-10-31 2018-10-31 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1687A true CN111131687A (zh) 2020-05-08
CN111131687B CN111131687B (zh) 2021-09-24

Family

ID=70462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7390.XA Active CN111131687B (zh) 2018-10-31 2018-10-31 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1687B (zh)
WO (1) WO202008851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1026A (zh) * 2020-05-28 2020-08-28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291452A (zh) * 2020-09-29 2021-01-29 钟思锋 一种利用电生磁对物联网监测摄像头反光时的保护装置
WO2023115407A1 (en) * 2021-12-22 2023-06-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imaging device
TWI810638B (zh) * 2021-08-25 2023-08-01 新煒科技有限公司 雙鏡頭攝像模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4055A (ja) * 1997-03-10 1998-09-25 Minolta Co Ltd 多焦点カメラ
US20100026878A1 (en) * 2006-10-17 2010-02-04 Samsung Digital Imaging Co., Ltd. Dual lens optical system and dual lens camera having the same
CN104967775A (zh) * 2015-06-05 2015-10-07 深圳市星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焦镜头成像的装置及方法
CN105959525A (zh) * 2016-06-16 2016-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6865574U (zh) * 2017-03-30 2018-01-09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照度环境下彩色图像获取装置
CN108632518A (zh) * 2018-07-20 2018-10-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用传感器的摄像头装置及其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7647Y (zh) * 2005-06-17 2006-08-16 中山火炬开发区美景光学模具厂 一种电脑摄像头
TWI432778B (zh) * 2010-12-08 2014-04-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雙光路系統交互校正方法及使用該方法之光學系統
TWI434121B (zh) * 2011-05-13 2014-04-11 Quanta Comp Inc 雙向攝影裝置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10852B (zh) * 2011-06-30 2015-1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子裝置
CN205921665U (zh) * 2016-07-30 2017-02-01 深圳市泰凯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装置
CN108270952B (zh) * 2017-11-21 2020-08-07 深圳市芯舞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目摄像机影像色差的校正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4055A (ja) * 1997-03-10 1998-09-25 Minolta Co Ltd 多焦点カメラ
US20100026878A1 (en) * 2006-10-17 2010-02-04 Samsung Digital Imaging Co., Ltd. Dual lens optical system and dual lens camera having the same
CN104967775A (zh) * 2015-06-05 2015-10-07 深圳市星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焦镜头成像的装置及方法
CN105959525A (zh) * 2016-06-16 2016-09-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控制方法、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6865574U (zh) * 2017-03-30 2018-01-09 成都通甲优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低照度环境下彩色图像获取装置
CN108632518A (zh) * 2018-07-20 2018-10-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用传感器的摄像头装置及其移动终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1026A (zh) * 2020-05-28 2020-08-28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601026B (zh) * 2020-05-28 2021-12-07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291452A (zh) * 2020-09-29 2021-01-29 钟思锋 一种利用电生磁对物联网监测摄像头反光时的保护装置
CN112291452B (zh) * 2020-09-29 2021-12-14 北京全网数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电生磁对物联网监测摄像头反光时的保护装置
TWI810638B (zh) * 2021-08-25 2023-08-01 新煒科技有限公司 雙鏡頭攝像模組
WO2023115407A1 (en) * 2021-12-22 2023-06-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imag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88518A1 (zh) 2020-05-07
CN111131687B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1687B (zh) 图像输出方法及摄像机
EP0497376B1 (en) Converter for interchangeable lens type camera apparatus
US7551222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focus lens, when auto focusing cannot be conducted focus lens is driven based on stored information of distance to object
US8964043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070212055A1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US8730381B2 (en) Image pickup system, camera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CN111131662B (zh) 图像输出方法、装置、摄像机及存储介质
US9055199B2 (en) Autofocus camera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499088B2 (en)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method and imaging processing program
US8154624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H07303207A (ja) 撮像装置
CN209017154U (zh) 一种摄像机
JP3610113B2 (ja) 撮像装置
US20020003962A1 (en) Control method of CCD camera
JP459626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ズーム制御方法
JPH08205021A (ja) 画像入力装置
EP2317379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shutter of a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7362299B2 (ja) レンズ装置、カメラ、カメラ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JP2010136097A (ja) カメラ装置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6759088B2 (ja) 撮像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106992B2 (en) Automatic focusing system using a magnification or reduction optical system
JPH099132A (ja)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及びカメラ
JP2006211460A (ja) 撮像装置
JP2801468B2 (ja) ビデオカメラ
JP2006157344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