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1566A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1566A
CN111131566A CN201911317572.1A CN201911317572A CN111131566A CN 111131566 A CN111131566 A CN 111131566A CN 201911317572 A CN201911317572 A CN 201911317572A CN 111131566 A CN111131566 A CN 111131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reflection
reflecting
projection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75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揭应平
李金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75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15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1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1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显示屏、反射部、感应部、投影部和运动件。其中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外表面,所述显示屏内包括一透光的镂空区,所述反射部正对所述镂空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同步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还有所述感应部、所述投影部和所述运动件。所述运动件与所述反射部固定连接,或所述运动件同时与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运动件在所述壳体内切换于第一固定位和第二固定位之间,使得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分别与所述反射部配合,用以实现接收外界光线或向外界显示图像的功能。本发明电子设备兼具了摄像或感光,以及全面屏显示的功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兼具摄像或感光,以及全面屏功能的电子设备,以及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多追求窄边框、全面屏的设计。但是出于很多电子设备同时具有摄像或感光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较多刘海屏、水滴屏或是打孔屏等产品。因为屏下摄像头或感光器件的透光需要,在实现摄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摄像头或感光器件打孔对电子设备全面屏的影响。
但是因为摄像头或感光器件在电子设备内部多为固定结构,其对应到屏幕上的打孔透光区域无法行使显示功能。在用户日常使用过程中屏幕上始终会出现无法显示的黑色区域,影响全面屏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同时兼具摄像或感光,以及全面屏功能的电子设备,提升用户体验。具体包括:
壳体;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外表面,所述显示屏内包括一透光的镂空区;
反射部,正对所述镂空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感应部和投影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运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运动件与所述反射部固定连接,或所述运动件同时与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固定连接,所述运动件在所述壳体内至少具有第一固定位和第二固定位,当所述运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固定位时,所述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并透过所述镂空区接收外界光线;当所述运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固定位时,所述投影部正对所述反射部,所述投影部发出投影以使得所述反射部透过所述镂空区向外界显示图像。
其中,所述运动件与所述反射部固定连接,所述运动件为转轴,所述转轴用于驱动所述反射部正对所述镂空区旋转,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分别正对所述转轴的轴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沿直线分布于所述反射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运动件与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固定连接,所述反射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运动件围设于所述反射部外围,所述运动件绕所述反射部旋转以切换于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之间。
其中,所述运动件与所述反射部并排布置,所述运动件相对于所述反射部旋转以切换于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之间。
其中,所述运动件与所述反射部并排布置,所述运动件相对于所述反射部直线运动以切换于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之间。
其中,所述反射部为反射棱镜,所述反射棱镜包括反射面,所述感应部或所述投影部正对所述反射部时,所述感应部或所述投影部正对所述反射面。
其中,所述感应部包括光线感应器和/或摄像模组。
其中,所述投影部发出投影以使得所述反射部透过所述镂空区向外界显示的图像,与所述显示屏被所述镂空区遮挡的图像相同。
本发明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壳体收容各功能器件,且通过设置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所述显示屏,实现对用户显示图像的功能。在所述壳体内部,对应所述显示屏的所述镂空区位置,设置有所述反射部。通过所述运动件驱动所述反射部与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所述反射部可以分别与所述感应部配合,使得所述感应部通过所述反射部达到通过所述镂空区接收外界光线的功能;以及使得所述反射部可以与所述投影部配合,使得所述投影部通过所述反射部通过所述镂空区向外界显示图像。本发明电子设备可以同时通过所述镂空区实现接收外部光线,并实现图像显示的功能,保证了全面屏的用户体验,并保证摄像或感光功能的实现。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投影部对准反射部发出投影,以使得所述反射部透过显示屏的镂空区向外界显示图像;
接收光线感应指令;
控制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以使得所述感应部透过所述显示屏的镂空区接收外界光线。
其中,在控制所述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之后,还包括:
接收光线感应结束指令;
控制所述投影部对准所述反射部发出投影,以使得所述反射部继续通过所述镂空区向外界显示图像。
其中,在控制所述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时,包括:
控制反射部相对于所述感应部旋转,以使得所述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或
控制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同时相对于所述反射部旋转,以使得所述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子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子设备在相对于图1的另一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电子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子设备在相对于图3的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电子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电子设备在相对于图5的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电子设备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电子设备在相对于图7的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电子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的本申请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显示屏20、反射部30、感应部40、投影部50以及活动件60。其中反射部30、感应部40、投影部50以及活动件60均收容于壳体10内,显示屏20设置于壳体10的一侧外表面,显示屏20用于显示图像。显示屏20内还设有一用于透光的镂空区21。反射部30在壳体10内对应镂空区21设置,可以理解的,因为镂空区21可以透光,因此反射部30可以将由镂空区21透入的外界光反射至壳体10的内部,或将壳体10的内部发出的光线反射至镂空区21之外。
运动件60活动设置于壳体10内,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运动件60与反射部30固定连接,运动件60用于带动反射部30在壳体10内运动。在图3-图8的实施例中,运动件60同时与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固定连接,运动件60用于带动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在壳体10内运动。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运动件60活动设置于壳体10内时,其具有相对于壳体10的第一固定位601以及第二固定位602。运动件60相对于壳体10运动,以切换于第一固定位601和第二固定位602之间。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运动件60设置为转轴,转轴与反射部30固定连接,转轴的第一固定位601和第二固定位602即为转轴带动反射部30相对于壳体10的两个不同转动角度。
见图1,当转轴位于第一固定位601上时,转轴带动反射部30所处的位置正对感应部40。或描述为感应部40对准随处于第一固定位601的转轴的反射部30设置。因为反射部30可以将由镂空区21透入的外界光反射至壳体10的内部,因此感应部40正对反射部30时,可以通过反射部30的反射,感应到由镂空区21透入的外界光线。
一种实施例,感应部30可以包括光线感应器和/或摄像模组。可以理解的,当感应部30为光线感应器时,其通过反射部30感应到由镂空区21透入的外界光线,可以获得感应外界光线强弱的功能。其行使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挖孔或刘海等方式感应外界光线的光线感应器相同,可以达到基于外界光线强弱调整显示屏20的显示亮度、自动熄屏等效果;当感应部30为摄像模组时,其通过反射部30感应到由镂空区21透入的外界光线,可以获取外界的图像的功能。其行使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挖孔或刘海等方式获取外界图像的摄像模组相同,可以达到基于外界图像进行摄影、红外识别用户面部信息等效果。
另一方面,当感应部30同时包括光线感应器和摄像模组时,还可以对第一固定位601进行细分,即转轴在第一固定位601下还具有两个不同的停驻位置,分别对准光线感应器或摄像模组。以使得感应部30同时包括光线感应器和摄像模组时二者都能对准反射部30,并行使各自的功能。
见图2,当转轴位于第二固定位602上时,转轴带动反射部30所处的位置正对投影部50。也可以描述为,投影部50对准随处于第二固定位602的转轴的反射部30设置。因为反射部30可以将壳体10的内部发出的光线反射至镂空区21之外,因此通过控制投影部50的发光,可以使得镂空区21处呈现出投影部50发出的,经反射部30反射的图像,即投影部50发出的投影经反射部30透过镂空区21向外界显示图像。
投影部50发出的投影可以为单色图像,通过对显示屏20显示的图像实时解算,可以对镂空区21通过单色图像进行渲染,使得显示屏20在显示图像时镂空区21也能显示与其周围区域颜色类似的图像,显示屏20显示的画面不会因为镂空区21处无法显示而始终表现为黑色区域。
一种实施例,投影部50还可以发出与显示屏20显示的图像相对应的画面图像。即通过投影部50的投影,镂空区21处显示的图像恰好与显示屏20的图像互补,使得镂空区21达到随显示屏20显示的图像实时显示,以补全显示屏20的图像画面的效果。也即投影部50发出投影以使得反射部30透过镂空区21向外界显示的图像,与显示屏20被镂空区21遮挡的图像相同。
由此,本发明电子设备100,在其需要进行显示时,可以通过控制运动件60处于第二固定位602处,并配合投影部50的投影功能,使得显示屏20显示的图像为完整的图像,进而弥补显示屏20因开设了镂空区21而造成镂空区21位置始终表现为黑色区域的缺陷,达到全面屏显示的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当本发明电子设备100需要在显示屏20一侧进行感光或摄像时,可以通过控制运动件60切换至第一固定位601处,并配合感应部30的感光或摄像功能,使得感应部30接收外界的光线,达到感光或摄像的效果,达到与现有技术中水滴屏、挖孔屏或刘海屏类似的功能。
本发明电子设备100因为上述方案的展开,能同时兼顾全面屏显示和感应外界光线,包括开启摄像的功能。由此在实现全面屏的同时,还保留了电子设备100的相关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之余也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沿直线分布于反射部30的两侧,转轴通过带动反射部30做180度的往复转动,或带动反射部30做180度的连续旋转转动,以切换于第一固定位601和第二固定位602之间。可以理解的,在其余实施例中,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还可以相对于转轴沿圆周方向任意布置,二者各自与转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除图1和图2显示的180度之外,还可以呈90度或任意角度布置。当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之间的距离更小时,转轴的在第一固定位601和第二固定位602之间切换时旋转的角度越小,也越利于电子设备100的功耗控制,并利于电子设备100内部空间的紧凑化。
需要提出的是,在本发明电子设备100中,反射部30可以采用反射棱镜来实现。反射棱镜属于光学领域中常见的器材,其具备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便于安装,且对光线的反射效率相对较高,还可以消除边缘的图像畸变等影响。当然,在其余实施例中,反射部30还可以采用反射镜、反射片等方式实现,均不影响本发明方案的有序开展。
反射棱镜具有反射面31,外界光线穿过镂空区21之后受反射面31的反射进入壳体10的内部,或壳体10内部的光线经反射面31的反射后穿过镂空区21朝向外界发射。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对准反射部30设置,即理解为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对准反射面31设置。
请参见图3-图8的实施例,运动件60与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固定连接,反射部30固定设置于壳体10内。运动件60通过带动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在壳体10内相对于反射部30运动,以分别实现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分别与反射部30配合并实现各自功能的目的。
请参见图3和图4,在该实施例中,运动件60围设于反射部30的外围,运动件60可以绕反射部30转动。固定连接于运动件60上的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均需要正对运动件60的转动中心布置,以使得运动件60在第一固定位601上(图3)时,或运动件60在第二固定位602上(图4)时,能分别使得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对准反射面31并分别行驶功能。在图3和图4的实施例中,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之间呈90度设置,运动件60通过在90度内往复旋转,以达到分别使得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对准反射面31的目的。
请参见图5和图6的实施例,运动件60还可以与反射部30并排布置,运动件60相对于反射部30旋转以切换于第一固定位601与第二固定位602之间。与图3和图4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运动件60不在围设于反射部30的外围,而是通过并排布置的方式与反射部30分别设置于壳体10内。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不需要朝向运动件60的回转中心设置,只需要运动件60在第一固定位601时感应部40对准反射面31,且运动件60在第二固定位602时投影部50对准反射面31,即可实现本发明电子设备100所要实现的功能。
一种实施例参见图7和图8,运动件60与反射部30并排布置,运动件60相对于反射部30做直线运动以切换于第一固定位601与第二固定位602之间。在本实施例下,运动件60不再转动,而是通过往复直线运动来切换于第一固定位601和第二固定位602之间。此时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的对准方向需要同向平行设置,且该对准方向宜垂直于运动件60的直线运动方向。运动件60处于第一固定位601时,带动感应部40正对反射面31,且投影部50的方向沿平行于感应部40的方向延伸;当运动件60处于第二固定位602时,带动投影部50正对反射面31,且感应部40的方向沿平行于投影部50的方向延伸。
请参见图9,示出了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控制投影部50对准反射部30发出投影,以使得反射部30透过显示屏20的镂空区21向外界显示图像;
S20、接收光线感应指令;
S30、控制感应部40对准反射部30,以使得感应部40透过显示屏20的镂空区21接收外界光线。
具体的,基于上述的电子设备100,当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20正常显示或处于休眠状态时,都可以通过控制投影部50对准反射部30,来使得显示屏20行使显示功能,或待电子设备100被唤醒时及时进行全屏显示,可以提升用户的全面屏体验。
然后,在接收到光线感应指令时,再控制感应部40对准反射部30,使得感应部40能够从反射部30处接收从镂空区21透射进来的外界光线。可以理解的,当感应部40为摄像头时,通过本方法控制的电子设备100还能实现屏下摄像头的拍摄功能。与上述的电子设备100类似,经本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100,能同时兼顾全面屏显示和感应外界光线,包括开启摄像的功能。在实现全面屏的同时,还保留了电子设备100的相关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之余也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一种实施例请继续参见图9,在步骤S30中控制感应部40对准反射部30之后,还包括:
S40、接收光线感应结束指令;
S50、控制投影部50对准反射部30发出投影,以使得反射部30继续通过镂空区21向外界显示图像。
可以理解的,光线感应结束指令可以为用户退出电子设备100的相机模式,或电子设备100自动退出相机模式。即电子设备100在判断到不需再进行光线感应功能时,能够通过控制控制投影部50对准反射部30发出投影,以使得反射部30继续通过镂空区21向外界显示图像,即继续行使全面屏显示的功能。在本发明控制方法中,基于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的过程中全面屏显示的时间更多,使用率更高,因此只有在确认到用户需要进行光线感应或拍摄时,才会基于光线感应指令控制感应部40对准反射部30,其余时段都采用投影部50对准反射部30进行显示的方式工作。
一种实施例,同样基于上述的电子设备100的设置,在步骤S30中,控制感应部40对准反射部30时,包括控制反射部30相对于感应部40旋转,以使得感应部40对准反射部30;或控制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同时相对于反射部30旋转,以使得感应部40对准反射部30。两种运动方式各自对应了运动件60与反射部30固定连接,或运动件60同时与感应部40和投影部50固定连接的两种实施方式。具体的,本发明控制方法的各实施例展开,还可以基于上述电子设备100的各实施例来具体解释,本发明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外表面,所述显示屏内包括一透光的镂空区;
反射部,正对所述镂空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感应部和投影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运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带动所述反射部分别与所述感应部对准,或与所述投影部对准,以分别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光线感应或显示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与所述反射部固定连接,或所述运动件同时与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固定连接,所述运动件在所述壳体内至少具有第一固定位和第二固定位,当所述运动件处于所述第一固定位时,所述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并透过所述镂空区接收外界光线;当所述运动件处于所述第二固定位时,所述投影部正对所述反射部,所述投影部发出投影以使得所述反射部透过所述镂空区向外界显示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与所述反射部固定连接,所述运动件为转轴,所述转轴用于驱动所述反射部正对所述镂空区旋转,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分别正对所述转轴的轴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沿直线分布于所述反射部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与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固定连接,所述反射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围设于所述反射部外围,所述运动件绕所述反射部旋转以切换于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与所述反射部并排布置,所述运动件相对于所述反射部旋转以切换于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与所述反射部并排布置,所述运动件相对于所述反射部直线运动以切换于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为反射棱镜,所述反射棱镜包括反射面,所述感应部或所述投影部正对所述反射部时,所述感应部或所述投影部正对所述反射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部发出投影以使得所述反射部透过所述镂空区向外界显示的图像,与所述显示屏被所述镂空区遮挡的图像相同。
11.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投影部对准反射部发出投影,以使得所述反射部透过显示屏的镂空区向外界显示图像;
接收光线感应指令;
控制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以使得所述感应部透过所述显示屏的镂空区接收外界光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之后,还包括:
接收光线感应结束指令;
控制所述投影部对准所述反射部发出投影,以使得所述反射部继续通过所述镂空区向外界显示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时,包括:
控制反射部相对于所述感应部旋转,以使得所述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或
控制所述感应部和所述投影部同时相对于所述反射部旋转,以使得所述感应部对准所述反射部。
CN201911317572.1A 2019-12-19 2019-12-19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131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7572.1A CN111131566A (zh) 2019-12-19 2019-12-19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7572.1A CN111131566A (zh) 2019-12-19 2019-12-19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1566A true CN111131566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0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7572.1A Pending CN111131566A (zh) 2019-12-19 2019-12-19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156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4722A (zh) * 2020-07-06 2020-11-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1929765A (zh) * 2020-08-18 2020-11-1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导光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4722A (zh) * 2020-07-06 2020-11-0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1929765A (zh) * 2020-08-18 2020-11-1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导光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50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erving power in a laser projection display
US7176890B2 (en) Projection-type display device and software program
CA2317822C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iniature devices with embedded projectors
US7988304B2 (en) Video projector
KR101548997B1 (ko) 투사 표시 장치
JP2007140522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ジェクション兼用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4514925A (ja) 覗き込みと投射ディスプレイのデュアルモードシステム
CN102955333B (zh) 摄像装置以及投影仪
CN111131566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77610A (zh) 投影系统及使用该投影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JP5122257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JP4843901B2 (ja) 表示装置
CN108508683A (zh) 一种投影装置
CN201547591U (zh) 具有投影功能的台灯
JP2013020199A (ja)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画像供給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画像投射方法
JP2006154260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6267181A (ja) 表示装置
US20120229771A1 (en) Projector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KR100798991B1 (ko) 빔프로젝터 기능을 구비한 휴대용 전자기기
CN209707867U (zh) 电子设备
CN204331259U (zh) 激光投影仪
CN105892199A (zh) 激光投影仪
KR102531925B1 (ko) 프로젝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101219916B1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용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JP2004126997A (ja) マンマシン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