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0152B -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0152B
CN111130152B CN202010009967.1A CN202010009967A CN111130152B CN 111130152 B CN111130152 B CN 111130152B CN 202010009967 A CN202010009967 A CN 202010009967A CN 111130152 B CN111130152 B CN 111130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energy
branch
taking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99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0152A (zh
Inventor
樊绍胜
尹淋
钟洪亮
岳舟
王旭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00996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0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0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0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using capacitors as storage or buff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取能装置包括阻尼支路、取能支路和阻抗调控支路,阻抗调控支路包括调控磁芯T3、第二导线l3、调控整流电路、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及逆变电路,第二导线l3和输电线缆之间串接有第一开关K1,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和取能支路的负载连接端子之间串接有第二开关K2,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和逆变电路之间串接有第三开关K3;应用方法包括将阻抗调控支路作为可控的电流源,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的阻抗以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取能。本发明能在输电线路电流变化的时候为负载获得稳定取能,具有取能稳定性高、实时性好,响应快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高压输电线路在线取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考虑到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重要性及与日俱增的事故安全隐患,国内外研究都把焦点聚集在输电线路状态参数的监测及故障诊断上,使高压输电线路实时监测系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高压输电线路实时监测设备的供能电源不易获取,而这一直是限制输电线路在线实时监测设备广泛应用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和输电线路电压等级提高,对输电线路进行状态监测与在线故障检修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是保证线路监测检修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目前已有多种供电方法,蓄电池供电、太阳能供电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缺陷或不稳定等因素。从输电线路在线取电是一种较为可靠的供能方法,而目前最常用的在线取电方式是电流互感器感应取电,并利用超级电容储存电能等方式。因该方法安装简单、受环境因素影响小,被广泛使用。但是常规电流互感器取电装置主要存在磁路易饱和、取电功率小,而且在输电线路电流变化时取能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能在输电线路电流变化的时候为负载获得稳定取能,具有取能稳定性高、实时性好,响应快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包括阻尼支路、取能支路和阻抗调控支路,所述阻尼支路包括用于套设在输电线缆上的开气隙磁芯T1,所述开气隙磁芯T1上绕设有第一副边绕组,所述第一副边绕组上并联有并联谐振电容C,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调控支路包括调控磁芯T3、第二导线l3、调控整流电路、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及逆变电路,所述第二导线l3与穿过开气隙磁芯T1部分的输电线缆并联且插设于调控磁芯T3的内孔中作为原边绕组,所述调控磁芯T3上绕设的第二副边绕组依次通过调控整流电路、超级电容储能单元、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导线l3和输电线缆之间串接有第一开关K1,所述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和取能支路的负载连接端子之间串接有第二开关K2,所述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和逆变电路之间串接有第三开关K3。
可选地,所述取能支路包括取能磁芯T2、第一导线l2和取能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导线l2与穿过开气隙磁芯T1部分的输电线缆并联且插设于取能磁芯T2的内孔中作为原边绕组,所述取能磁芯T2上绕设有第三副边绕组,所述第三副边绕组的输出端通过取能整流电路和取能支路的负载连接端子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供电端和取能支路的负载连接端子相连,所述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均为电子开关器件,所述逆变电路与开气隙磁芯T1的副边绕组之间连接有用于切换正向连接或者反向连接的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相连。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述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实施步骤包括:
1)检测取能支路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
2)将阻抗调控支路作为可控的电流源,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的大小和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范围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的阻抗以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取能。
可选地,所述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的阻抗包括: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X1时,断开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闭合第二开关K2,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正向连接,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预设的第一阈值X1之间的差值计算取能支路需要补偿的电能,在通过取能支路和阻抗调控支路的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共同向负载供电的同时,通过逆变电路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放电速度使其提供取能支路需要补偿的电能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其中第一阈值X1为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下限值。
可选地,所述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的阻抗包括: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X1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X2时,闭合第一开关K1,断开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断开连接,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预设的第一阈值X1之间的差值计算取能支路多余的电能,在通过取能支路向负载供电的同时,通过逆变电路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速度使其消耗取能支路多余的电能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其中第二阈值X2为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上限值。
可选地,所述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的阻抗包括: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大于第二阈值X2时,根据取能支路的历史电流数据预测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根据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计算反向电流i2;将逆变电路与开气隙磁芯T1的副边绕组反接,并根据反向电流i2调节取能支路的阻抗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
可选地,所述预测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的函数表达式为:
Figure GDA0002890051160000031
上式中,x1,x2,……,x(t-2),x(t-1),xt分别为权重,I1,I2,……,I(t-2),I(t-1)分别为历史电流数据中时刻1至时刻t-1取能支路的历史电流大小,It为取能支路当前时刻t的电流。
可选地,所述预测电流It+1计算反向电流i2的步骤包括:首先根据下式计算出系数k的值,然后根据i2=k*i(t+1)计算出反向电流i2的值;
Figure GDA0002890051160000032
上式中,It为取能支路当前时刻t的电流,Za为阻尼支路总阻抗,Zb为取能支路总阻抗,Ia为阻尼支路的电流,Ib为取能支路的电流。
可选地,所述根据反向电流i2调节取能支路的阻抗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的步骤包括:将反向电流i2除以第一副边绕组的匝数N作为指令电流ia *,将指令电流ia *、第一副边绕组的实际电流ia一起作为带有环宽为2ΔI的滞环特性比较器的输入,通过所述带有环宽为2ΔI的滞环特性比较器根据指令电流ia *、第一副边绕组的实际电流ia之间的偏差来控制逆变电路的占空比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以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流。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具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的阻抗调控支路包括调控磁芯T3、第二导线l3、调控整流电路、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及逆变电路,第二导线l3与穿过开气隙磁芯T1部分的输电线缆并联且插设于调控磁芯T3的内孔中作为原边绕组,调控磁芯T3上绕设的第二副边绕组依次通过调控整流电路、超级电容储能单元、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并联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使得阻抗调控支路构成了一个可控的电流源,而且通过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可实现对阻尼支路进行阻抗调整,可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能在输电线路电流变化的时候为负载获得稳定取能,具有取能稳定性高、实时性好,响应快的优点。
2、本发明第二导线l3和输电线缆之间串接有第一开关K1,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和取能支路的负载连接端子之间串接有第二开关K2,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和逆变电路之间串接有第三开关K3,通过上述开关器件,可方便适用于不同负载的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需求。
3、与常规的互感器取电相比,本发明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明显提高了功率的输出。避免了小电流情况下,输电线路取电出现供能不足的问题。
4、常规线圈感应取电为获取大功率,采用不开气隙线圈,磁芯易饱和,本发明阻尼支路采用开气隙线圈避免大电流情况下线圈饱和的问题。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具有下述优点:输电线路的电流会时常波动,在线路电流波动的时候,本发明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将阻抗调控支路作为可控的电流源,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的大小和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范围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的阻抗以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取能,本发明能克服输电线路电流波动,达到连续调节阻抗的目的,从而能在输电线路电流变化的时候为负载获得稳定取能,具有取能稳定性高、实时性好,响应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具体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阻抗调控支路的等效阻抗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滞环比较方式的指令电流和输出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包括阻尼支路1、取能支路2和阻抗调控支路3,阻尼支路1包括用于套设在输电线缆(图1中表示为l1)上的开气隙磁芯T1,开气隙磁芯T1上绕设有第一副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上并联有并联谐振电容C,阻抗调控支路3包括调控磁芯T3、第二导线l3、调控整流电路、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及逆变电路,第二导线l3与穿过开气隙磁芯T1部分的输电线缆并联且插设于调控磁芯T3的内孔中作为原边绕组,调控磁芯T3上绕设的第二副边绕组依次通过调控整流电路、超级电容储能单元、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并联连接,第二导线l3和输电线缆之间串接有第一开关K1,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和取能支路2的负载连接端子之间串接有第二开关K2,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和逆变电路之间串接有第三开关K3。
如图1所示,取能支路2包括取能磁芯T2、第一导线l2和取能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导线l2与穿过开气隙磁芯T1部分的输电线缆并联且插设于取能磁芯T2的内孔中作为原边绕组,所述取能磁芯T2上绕设有第三副边绕组,所述第三副边绕组的输出端通过取能整流电路和取能支路2的负载连接端子相连。
此外,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供电端和取能支路2的负载连接端子相连,所述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均为电子开关器件,所述逆变电路与开气隙磁芯T1的副边绕组之间连接有用于切换正向连接或者反向连接的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相连。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
1)检测取能支路2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
2)将阻抗调控支路3作为可控的电流源,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的大小和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范围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1的阻抗以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取能。
如图3所示,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1的阻抗包括: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X1(简称条件1)时,断开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闭合第二开关K2,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正向连接,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预设的第一阈值X1之间的差值计算取能支路2需要补偿的电能,在通过取能支路2和阻抗调控支路3的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共同向负载供电的同时,通过逆变电路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放电速度使其提供取能支路2需要补偿的电能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其中第一阈值X1为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下限值。
如图3所示,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1的阻抗包括: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X1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X2(简称条件2)时,闭合第一开关K1,断开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断开连接,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预设的第一阈值X1之间的差值计算取能支路2多余的电能,在通过取能支路2向负载供电的同时,通过逆变电路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速度使其消耗取能支路2多余的电能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其中第二阈值X2为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上限值。
如图3所示,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1的阻抗包括: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大于第二阈值X2(简称条件3)时,根据取能支路2的历史电流数据预测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根据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计算反向电流i2;将逆变电路与开气隙磁芯T1的副边绕组反接,并根据反向电流i2调节取能支路2的阻抗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
本实施例中,预测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的函数表达式为:
Figure GDA0002890051160000061
上式中,x1,x2,……,x(t-2),x(t-1),xt分别为权重,I1,I2,……,I(t-2),I(t-1)分别为历史电流数据中时刻1至时刻t-1取能支路2的历史电流大小,It为取能支路2当前时刻t的电流。输入阻尼支路的反向电流i2的大小,取决于输电线路电流的大小,而输电线路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检测取能支路电流的大小体现出来。每隔时间Δt(Δt很小)对取能支路电流采样,并将数据进行储存。定义周期T内有t个采样点,记这t个采样的时间点分别为t1、t2……t(t-2)、t(t-1)、tt,利用这t个采样点的电流值预测下一时刻的电流值I(t+1)。当采样得到t(t+1)时刻的电流值,则利用t2、t3……t(t-1)、tt、t(t+1)时刻的电流值预测下一时刻t(t+2)的电流值I(t+2),以此类推。设定x1、x2……x(t-2)、x(t-1)、xt为不同的权数,I1、I2……I(t-2)、I(t-1)、It分别为t1至tt时刻的取能支路电流大小。本实施例中,利用加权平均法来预测下一时刻t(t+1)的电流I(t+1)的大小,计算函数式如式(1)所示。本实施例中,式(1)权重的确定方式如下:越接近t(t+1)时刻,其对应时刻电流的所占权重越大,时间往前,依次递减。权重大小的确定还与时间T内采样点的个数t有关,个数t越多,权重越小。
本实施例中,预测电流It+1计算反向电流i2的步骤包括:首先根据下式计算出系数k的值,然后根据i2=k*i(t+1)计算出反向电流i2的值;
Figure GDA0002890051160000062
上式中,It为取能支路2当前时刻t的电流,Za为阻尼支路1总阻抗,Zb为取能支路2总阻抗,Ia为阻尼支路1的电流,Ib为取能支路2的电流。
本实施例中,根据反向电流i2调节取能支路2的阻抗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的步骤包括:将反向电流i2除以第一副边绕组的匝数N作为指令电流ia *,将指令电流ia *、第一副边绕组的实际电流ia一起作为带有环宽为2ΔI的滞环特性比较器的输入,通过所述带有环宽为2ΔI的滞环特性比较器根据指令电流ia *、第一副边绕组的实际电流ia之间的偏差来控制逆变电路的占空比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以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流。
在阻尼支路1处于谐振状态的前提下,取能支路2上分得电流为X1时刚好供负载正常工作。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条件判断的步骤具体为:
S1、首先判断条件1是否成立,在条件1成立的情况下: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X1(It<X1),得出结论:取能支路2所分得的电流不足以给负载供能,在此情况下,断开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闭合第二开关K2,此时由取能支路2和阻抗调控支路3的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共同向负载供电,稳定负载所需电能,超级电容储能单元所要补偿的电能等于负载所需电能减去取能支路所获的电能。通过检测取能支路2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并与标准电流X1比较,经过计算得出需要补偿电能的大小,再通过调节PWM波占空比控制可控开关,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电能释放。在条件1不成立的情况下,继续执行下一步;
S2、判断条件2是否成立,在条件2成立的情况下: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X1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X2(X1<It<X2)时,此时取能支路2所获得的电流给负载供电的同时可以给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充电,在此情况下,闭合第一开关K1,断开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断开连接,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预设的第一阈值X1之间的差值计算取能支路2多余的电能,在通过取能支路2向负载供电的同时,通过逆变电路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速度使其消耗取能支路2多余的电能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其中第二阈值X2为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上限值。PWM波的占空比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的大小决定,与标准值X1比较,It-X1值大,其占空比大,即给电容的充电速度快;反之,充电速度慢。在条件2不成立的情况下,继续执行下一步;
S3、判断条件3是否成立,在条件3成立的情况下: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大于第二阈值X2(It>X2),此时电流过大,需要调整阻尼支路阻抗大小,减小取能支路2及阻抗调控支路3所获得的电流。在此情况下,根据取能支路2的历史电流数据预测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根据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计算反向电流i2;将逆变电路与开气隙磁芯T1的副边绕组反接,并根据反向电流i2调节取能支路2的阻抗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时刻t的电流It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X1、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X2的边界情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指定其所属的范围。例如,将其指定为条件2,则条件2成为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X1且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X2
本实施例中,条件3的相关过程的分析和推导如下:
图4为阻抗调控支路3的阻抗等效电路,由图4可知,将阻抗调控支路3的取能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反向输入阻尼支路1的二次侧并联的并联谐振电容C可达到连续调节阻抗的目的,从而稳定流入取能支路的电流大小。记输电线路电流为it,逆变电路的输出接阻尼支路1的并联谐振电容C的电流折算到开气隙磁芯T1的一次侧后为i2,阻尼支路1谐振时注入反向电流i2后的阻抗为Zq,i2=k*it。根据图2等效电路可得阻抗Zq的函数表达式为:
Figure GDA0002890051160000071
上式中,U和I分别为阻尼支路1谐振时的电压和电流,k为注入电流i2与输电线路电流it的比值,Z为注入反向电流i2前阻尼支路的阻抗。由上式推导出的公式可知,改变k值的大小,即可控制阻抗Zq的大小。因i2=k*it,所以控制反向电流i2的大小,即可达到连续调节阻尼支路1的阻抗,继而达到连续调节流入取能支路2的电流大小。
正如前文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加权方法预测出下一时刻的取能支路电流I(t+1)的大小,从而计算输入到阻尼支路的反向电流i2的大小。检测输电线路的电流大小为it,记阻尼支路总阻抗和取能支路总阻抗分别为Za、Zb,阻尼支路与取能支路所分电流分别为Ia、Ib,阻抗调控支路3等效为一个电流源。其阻抗比与电流比满足关系式:Za/Zb=Ib/Ia。若要求流入取能支路的电流稳定在Ib,假设预测到下一时刻取能支路电流为I(t+1),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输电线路下一时刻的电流i(t+1),结合图4推导出的公式可得式(2),根据式(2)可求出k得值,由i2=k*i(t+1)得出i2的值。
参见图5,针对条件3,本实施例中将反向电流i2除以第一副边绕组的匝数N作为指令电流ia *,将指令电流ia *、第一副边绕组的实际电流ia一起作为带有环宽为2ΔI的滞环特性比较器的输入,通过根据其偏差来控制PWM的占空比开关管VT1和VT4的通断。当VT1导通时,i会增大,当VT4导通时,i减小。通过2ΔI的环宽控制,实际电流值会在ia *+ΔI和ia *-ΔI的范围内波动跟踪。图6为滞环比较方式的指令电流和输出电流,中间的黑色波动线为电路实际电流的大小;上部平滑曲线与下部平滑曲线的环宽为2ΔI;中间平滑曲线为指令电流ia *。环宽不能过大或是过小,过大的环宽,开关动作频率稍低,但是其误差较大;若是环宽较小,虽然其误差小,但是开关的动作频率会提升,从而超过开关管的最大负荷,同时开关管的损耗也大大增加。采用滞环比较跟踪控制技术,硬件电路结构简单;闭环实时控制,反应快,在负载变化的时候其效果不受影响;其重点是对于本文在线取电的阻尼支路1的阻抗连续可调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从而稳定取能支路的电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包括阻尼支路(1)、取能支路(2)和阻抗调控支路(3),所述阻尼支路(1)包括用于套设在输电线缆上的开气隙磁芯T1,所述开气隙磁芯T1上绕设有第一副边绕组,所述第一副边绕组上并联有并联谐振电容C,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调控支路(3)包括调控磁芯T3、第二导线l3、调控整流电路、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及逆变电路,所述第二导线l3与穿过开气隙磁芯T1部分的输电线缆并联且插设于调控磁芯T3的内孔中作为原边绕组,所述调控磁芯T3上绕设的第二副边绕组依次通过调控整流电路、超级电容储能单元、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导线l3和输电线缆之间串接有第一开关K1,所述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和取能支路(2)的负载连接端子之间串接有第二开关K2,所述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和逆变电路之间串接有第三开关K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能支路(2)包括取能磁芯T2、第一导线l2和取能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导线l2与穿过开气隙磁芯T1部分的输电线缆并联且插设于取能磁芯T2的内孔中作为原边绕组,所述取能磁芯T2上绕设有第三副边绕组,所述第三副边绕组通过取能整流电路和取能支路(2)的负载连接端子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供电端和取能支路(2)的负载连接端子相连,所述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均为电子开关器件,所述逆变电路与开气隙磁芯T1的副边绕组之间连接有用于切换正向连接或者反向连接的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相连。
4.一种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包括:
1)检测取能支路(2)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
2)将阻抗调控支路(3)作为可控的电流源,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的大小和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范围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1)的阻抗以实现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取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1)的阻抗包括: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X1时,断开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闭合第二开关K2,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正向连接,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预设的第一阈值X1之间的差值计算取能支路(2)需要补偿的电能,在通过取能支路(2)和阻抗调控支路(3)的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共同向负载供电的同时,通过逆变电路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放电速度使其提供取能支路(2)需要补偿的电能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其中第一阈值X1为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下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1)的阻抗包括: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X1且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X2时,闭合第一开关K1,断开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逆变电路与第一副边绕组断开连接,根据当前时刻t的电流It、预设的第一阈值X1之间的差值计算取能支路(2)多余的电能,在通过取能支路(2)向负载供电的同时,通过逆变电路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速度使其消耗取能支路(2)多余的电能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其中第二阈值X2为负载连接端子所连接负载正常工作的电流上限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充电、放电状态切换以及逆变电路输出的连接状态调整阻尼支路(1)的阻抗包括:在当前时刻t的电流It大于第二阈值X2时,根据取能支路(2)的历史电流数据预测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根据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计算反向电流i2;将逆变电路与开气隙磁芯T1的副边绕组反接,并根据反向电流i2调节取能支路(2)的阻抗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It+1的函数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890051150000021
上式中,x1,x2,……,x(t-2),x(t-1),xt分别为权重,I1,I2,……,I(t-2),I(t-1)分别为历史电流数据中时刻1至时刻t-1取能支路(2)的历史电流大小,It为取能支路(2)当前时刻t的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电流It+1计算反向电流i2的步骤包括:首先根据下式计算出系数k的值,然后根据i2=k*i(t+1)计算出反向电流i2的值;
Figure FDA0002890051150000022
上式中,It为取能支路(2)当前时刻t的电流,Za为阻尼支路(1)总阻抗,Zb为取能支路(2)总阻抗,Ia为阻尼支路(1)的电流,Ib为取能支路(2)的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反向电流i2调节取能支路(2)的阻抗使负载获得稳定的电能的步骤包括:将反向电流i2除以第一副边绕组的匝数N作为指令电流ia *,将指令电流ia *、第一副边绕组的实际电流ia一起作为带有环宽为2ΔI的滞环特性比较器的输入,通过所述带有环宽为2ΔI的滞环特性比较器根据指令电流ia *、第一副边绕组的实际电流ia之间的偏差来控制逆变电路的占空比开关管的通断状态以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流。
CN202010009967.1A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Active CN111130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9967.1A CN111130152B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9967.1A CN111130152B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0152A CN111130152A (zh) 2020-05-08
CN111130152B true CN111130152B (zh) 2021-05-07

Family

ID=70486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9967.1A Active CN111130152B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01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0415B (zh) * 2020-06-09 2022-06-14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宽流带输电线路自供电电流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1799893A (zh) * 2020-07-30 2020-10-20 苏州康开电气有限公司 特高压线路取能电源和系统
CN112993761B (zh) * 2021-02-08 2022-03-08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电晕放电原理的高压输电线就地取能装置
CN113067417B (zh) * 2021-04-20 2022-11-08 重庆大学 基于无功补偿的取电ct输出功率提升方法
CN113162246B (zh) * 2021-05-12 2023-02-24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怒江供电局 具有调整等效阻抗功能的输电线路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758A (zh) * 2014-12-29 2015-05-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断路器的自取能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5762907A (zh) * 2016-03-04 2016-07-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 感应取能装置
CN106602745A (zh) * 2017-01-18 2017-04-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在线监测设备无线供电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758A (zh) * 2014-12-29 2015-05-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断路器的自取能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5762907A (zh) * 2016-03-04 2016-07-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 感应取能装置
CN106602745A (zh) * 2017-01-18 2017-04-2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在线监测设备无线供电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阻抗匹配的输电线路在线取能方法研究;刘铮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1205;第39卷(第23期);第6867-687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0152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0152B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稳定取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WO2020015376A1 (zh) 一种提高开关电源重载切轻载动态响应的控制方法
CN110212767A (zh) 实现llc谐振变换器多步调频的数字控制方法
CN103021735B (zh) 具有高速脉宽调制功能的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模块
CN108512452B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并网变换器电流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040022A (zh) 一种分段线性电容器恒流充电电源
CN112436501B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多储能单元的改进均衡控制方法
CN103997108A (zh) 一种电动汽车铅酸蓄电池充电器
CN110429819B (zh) 双向dc-dc变换器的前馈型占空比控制方法
CN206004379U (zh) 一种升降压一体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
CN202084961U (zh) 一种小功率蓄电池的充电控制电路
CN112217226B (zh) 一种适用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改进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206060547U (zh) 一种动态调整电路、系统及开关电源
CN115133520B (zh) 适用于光储一体化系统的蓄电池能量协调控制方法
CN112600432B (zh) 一种llc谐振变换器预测电荷控制方法
CN110445390A (zh) 适应快速负载突变的llc变换器最优状态轨迹控制方法
CN109639147A (zh) 高频隔离谐振型直流变压器的多时间尺度频率调节方法
CN114362529A (zh) 用于直流微电网储能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CN113206527A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铅晶蓄电池充电设备及方法
CN203840042U (zh) 一种电动汽车铅酸蓄电池充电器
US11289934B2 (en) Charg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er
CN108923514B (zh) 充电机控制方法
CN105391278B (zh) 基于软开关的恒频脉冲均压电路控制方法
CN108649661A (zh) 一种基于tl494的蓄电池三段式充电机
CN110988736A (zh) 一种短路测试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