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3785A -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3785A
CN111123785A CN201911364332.7A CN201911364332A CN111123785A CN 111123785 A CN111123785 A CN 111123785A CN 201911364332 A CN201911364332 A CN 201911364332A CN 111123785 A CN111123785 A CN 111123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on
power supply
proof motor
unit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43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3785B (zh
Inventor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uteng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uteng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uteng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uteng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43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3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3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3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3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3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包括电源部、MCU微控制单元、防爆电机驱动模块和霍尔线模块,所述MCU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与无刷防爆电机连接,且所述MCU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霍尔线模块与所述无刷防爆电机连接;其中,所述电源部,用于将输入电源分别转化为为无刷防爆电机供电的第一电源、为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供电的第二电源、为所述霍尔模块供电的第三电源和为所述MCU微控制单元供电的第四电源;本发明实现了无刷防爆电机的精准控制及转速的监测,且实现了对无刷防爆电机的远程控制,避免了人员近距离损失,且提供了多种输入方式,使无刷防爆电机的适配控制范围更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爆电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防爆电机因其高效率、低噪音现已被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家电产品对用直流防爆电机的使用也是越来越普及,但随着设备的多样化对防爆电机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对防爆电机速度的控制是开发人员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无刷直流防爆电机控制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缺陷:
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家电中的直流防爆电机控制部分的待机功耗,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待机情况下不让该部分有电能损耗,现有的直流防爆电机供电部分与整机控制器供电部分区分开,即在同一个整机中做多个电源来控制,即需要给控制芯片提供电源,又需要给驱动模块提供电源,还需要给无刷防爆电机提供电源,且源的压值均不相同,但是在应用无刷防爆电机的产品中由于体积小,安装控制器的空间受到极大程度的限制,造成产品成本提高;
现有技术对于无刷防爆电机的控制,无法实现速度的监测,且无刷防爆电机的控制信号对无刷防爆电机进行控制时,由于没有基准的存在,会在控制信号压降较低的时候造成失真,无法对无刷防爆电机形成精准控制。
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文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包括电源部、MCU微控制单元、防爆电机驱动模块和霍尔线模块,所述MCU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与无刷防爆电机连接,且所述MCU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霍尔线模块与所述无刷防爆电机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部,用于将输入电源分别转化为为无刷防爆电机供电的第一电源、为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供电的第二电源、为所述霍尔模块供电的第三电源和为所述MCU微控制单元供电的第四电源;
所述MCU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无刷防爆电机的运行模式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MCU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并实现对无刷防爆电机相应的控制;
所述霍尔线模块,用于将无刷防爆电机的磁极信号传送至所述MCU微控制单元。
优选地,还包括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CU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的供电端与所述第四电源连接,所述远程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远程的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MCU微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远程通信模块设置为485通信模块。
优选地,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基准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驱动单元均与所述基准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无刷防爆电机,三个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无刷防爆电机的三相线。
优选地,所述基准单元包括电压基准芯片U5、运算放大器U4、两个调压电阻R12和R19,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基准端连接于两个调压电阻R12和R19串联的中间端,调压电阻R12连接所述第四电源,调压电阻R19接地,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负极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四输入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四输入端,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基准输入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四电源与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负极端之间设置电阻R5,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四个输入端之间设置电阻R11。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MOS驱动子单元、运放子单元和两个MOS管,所述MOS驱动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MOS驱动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MOS管,运放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运放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其中一个MOS管。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48V直流电、防护单元、电压检测单元、10V降压单元、5V降压单元和3.3V降压单元,所述防护单元的输入端接48V直流电,所述防护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10V降压单元的输入端,且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10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5V降压单元的输入端,且所述10降压单元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二电源,所述5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3.3V降压单元的输入端,且所述5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三电源,所述3.3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四电源。
优选地,还包括调速模块,所述调速模块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调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
优选地,还包括外置PWM调速接口,所述外置PWM调速接口其中一个管脚与所述MCU微控制单元连接,另一个管脚接地。
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防爆电机驱动模块,实现MCU微控制单元对无刷防爆电机的直接控制,且通过防爆电机驱动模块监测无刷防爆电机的三相线电流,进而监测无刷防爆电机的转速,实现了对无刷防爆电机的良好控制与监测;
2、通过设置基准单元,对防爆电机驱动模块提供一个基准电压,将控制信号的基准进行升高,保证控制信号不失真,实现对无刷防爆电机的精准控制;
3、通过设置远程通信模块,实现对无刷防爆电机的远程操控,对于一些高危行业无法近距离控制的无刷防爆电机,实现了远程控制;
4、通过设置电源模块,将一个电源模块进行四个等级的电源供给,保证了主机内的各个模块的电源供给及无刷防爆电机的电源供组,节省了安装空间,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实现了无刷防爆电机的精准控制及转速的监测,且实现了对无刷防爆电机的远程控制,避免了人员近距离损失,且提供了多种输入方式,使无刷防爆电机的适配控制范围更广,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远程通信模块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基准单元电路图;
图4、5、6为本发明三个驱动单元的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防护单元、电压检测单元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10V降压单元、5V降压单元和3.3V降压单元电路图;
图9为本发明调速模块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外置PWM调速接口电路图;
图11为本发明霍尔线模块电路图;
图12为本发明MCU微控制单元电路图;
图13为本发明烧录接口电路图;
图14为本发明IIC接口电路图;
图15为本发明温控模块电路图;
图16为本发明指示灯模块电路图;
图17为本发明按键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包括电源部、MCU微控制单元、防爆电机驱动模块和霍尔线模块,所述MCU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与无刷防爆电机连接,且所述MCU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霍尔线模块与所述无刷防爆电机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部,用于将输入电源分别转化为为无刷防爆电机供电的第一电源、为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供电的第二电源、为所述霍尔模块供电的第三电源和为所述MCU微控制单元供电的第四电源;
所述MCU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无刷防爆电机的运行模式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MCU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并实现对无刷防爆电机相应的控制;
所述霍尔线模块,用于将无刷防爆电机的磁极信号传送至所述MCU微控制单元。
如图2所示,优选地,还包括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CU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的供电端与所述第四电源连接,所述远程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远程的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MCU微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远程通信模块设置为485通信模块。例如,所述485通信模块包括接口J2和485芯片,接口J2的两个管脚分别通过电阻R10和电阻R13连接于485芯片的两个输入管脚,485芯片的电源管脚连接第四电源,且485芯片的电源管脚通过电阻R1与485芯片的高电位输入管脚连接,485芯片的低电位输入管脚通过电阻R16接地,485芯片的接地管脚接地,且接口J2的两个管脚之间电阻R6连接,接口J2的两个管脚分别通过TVS管TVS2和TVS管TVS3接地,485芯片的同步串口连接于所述MCU微控制单元,且485芯片的同步串口通过电容进行接地,进行滤波操作。
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基准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驱动单元均与所述基准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无刷防爆电机,三个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无刷防爆电机的三相线。
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基准单元包括电压基准芯片U5、运算放大器U4、两个调压电阻R12和R19,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基准端连接于两个调压电阻R12和R19串联的中间端,调压电阻R12连接所述第四电源,调压电阻R19接地,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负极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四输入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四输入端,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基准输入电压。
优选地,所述第四电源与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负极端之间设置电阻R5,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四输入端之间设置电阻R11。
如图4-6所示,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MOS驱动子单元、运放子单元和两个MOS管,所述MOS驱动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MOS驱动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MOS管,运放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运放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其中一个MOS管。
进一步地,所述MOS驱动子单元设有MOS驱动芯片,其型号为UCC27201A-Q1/IR2011(S)PBF,例如,MOS驱动芯片U2的1管脚接第二电源、且第二电源通过电容C2接地,MOS驱动芯片U2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正拉二极管D1,MOS驱动芯片U2的3管脚通过电阻R2和反接二极管D2连接于NMOS管Q1的栅极,且MOS驱动芯片U2的4管脚连接于NMOS管Q1的源极,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电阻R7连接于NMOS管Q1的源极,MOS驱动芯片U2的3管脚与电阻R7的高电位端连接电阻R4,MOS驱动芯片U2的4管脚通过电容C1与MOS驱动芯片的2管脚连接;MOS驱动芯片U2的5和6管脚为MOS驱动子单元的输入端与MCU微控制单元连接,MOS驱动芯片U2的7管脚接地,8管脚连接于NMOS管Q2的栅极,NMOS管Q2的源极连接运放子单元的输出端,NMOS管Q1的源极连接无刷防爆电机的其中一相。
进一步地,例如,所述运放子单元设有运算放大器U6,运算放大器U6的型号为OPA365AQDBVRQ1,运算放大器U6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0接基准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6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容C7连接运算放大器U6的输出端,且运算放大器U6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7连接运算放大器U6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U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6拉NMOS管Q2的源极。
更进一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6的输出端连接于MCU微控制单元,MCU微控制单元检测运算放大器U6的输出电流,进而控制无刷防爆电机的转速。
如图7和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48V直流电压输入接口、防护单元、电压检测单元、10V降压单元、5V降压单元和3.3V降压单元,所述防护单元的输入端接48V直流电压输入接口,所述防护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10V降压单元的输入端,且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10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5V降压单元的输入端,且所述10降压单元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二电源,所述5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3.3V降压单元的输入端,且所述5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三电源,所述3.3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四电源。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为熔断器F1、压敏电阻和防雷管ZD1,熔断器F1串联于48V直流电的正极,压敏电阻连接于48V直流电的正负极间,且48V直流电的负极通过防雷管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单元还包括防反子单元,所述防反子单元包括电阻R74、电容C39、稳压二极管、TVS管和NMOS管,电阻R74一端连接于48V直流电的正极,一端连接于NMOS管Q8的栅极,NMOS管Q8反接于48V电源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16正接于电源负极,且稳压二极管D16的负极通过电容C39接电源正极。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单元还设置稳压子单元,稳压子单元包括TVS管D12、稳压二极管D17、电阻R80、NMOS管Q7,稳压二极管D17正接于48V直流电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17的负极连接TVS管D12的正极,TVS管D12的负极接48V直流电的正极,稳压二极管D17的负极连接NMOS管Q7的栅极,NMOS管Q7的漏极接48V直流电的正极,NMOS管Q7的源极接48V直流电的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75和电阻R79,电阻R75和电阻R79串联,电阻R75和电阻R79串联后的中间端连接MCU微控制单元,且电阻R75和电阻R79串联后的中间端通过电容C40接地,对信号进行滤波。
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所述10V降压单元设有降压芯片U11,降压芯片U11的型号为LM5010,降压芯片U11的1管脚通过电容C53接地,降压芯片U11的2管脚连接于48V直流电的正极,降压芯片U11的3管脚通过反接二极管D11连接于降压芯片U11的10管脚,降压芯片U11的4管脚接地,降压芯片U11的5管脚通过电容C38接降压芯片U11的10管脚,降压芯片U11的6管脚通过电阻R76接降压芯片U11的2管脚,降压芯片U11的7管脚接地,降压芯片U11的9管脚通过二极管D15连接降压芯片U11的10管脚,降压芯片U11的10管脚连接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为第二电源,且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46接地,降压芯片U11、二极管D15、电感L2和电容C46构成BUCK型降压电路,输出10V直流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85和电阻89串联接地,降压芯片U11的8管脚连接于电阻R85和电阻89串联的中间端,形成电压反馈。
进一步地,所述5V降压单元设有降压芯片U12,降压芯片U12的型号为MP1470,降压芯片U12的1管脚接地,降压芯片U12的3管脚连接10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降压芯片U12的5管脚通过电阻R82接降压芯片U12的3管脚,降压芯片U12的6管脚通过电容C47连接降压芯片U12的2管脚,电容C47作为自举电容,降压芯片U12的2管脚连接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55接地,电感L3的另一端为第三电源,且电感L3的另一端通过串联电阻R86和电阻R90接地,电阻R86和电阻R90串联后的中间点通过电阻R88接降压芯片U12的4管脚,形成反馈。
所述3.3V降压单元设有降压芯片U3,降压芯片U3的型号为ZLDO1117-3.3,降压芯片U3的1管脚连接5V降压单元的输入端,降压芯片U3的2管脚为第四电源,降压芯片U3的3管脚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二、三、四电源均通过电容接地,对电源进行滤波。
如图9所示,优选地,还包括调速模块,所述调速模块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调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电位器R64、电阻R57、电阻R66和电容C31,阻R57的一端连接第四电源,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64的一端,电位器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66接地,电位器R64的抽头通过电容C31接地,且电位器R64的抽头连接于MCU微控制单元。
如图10所示,优选地,还包括外置PWM调速接口,所述外置PWM调速接口其中一个管脚与所述MCU微控制单元连接,另一个管脚接地。
如图1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霍尔线模块设有霍尔接口J4,霍尔接口连接于无刷防爆电机的霍尔传感器上,霍尔接口J4的1管脚接地,霍尔接口J4的2管脚通过防反二极管D5连接于第三电源,且霍尔接口J4的2管脚分别通过电阻R34、R33、R32连接于霍尔接口J4的3、4、5管脚,霍尔接口J4的3、4、5管脚分别通过电阻R38、R36、R35连接于MCU微控制单元,且电阻R38、R36、R35的近MCU微控制单元端分别通过电容C32、C19、C18接地。
如图12所示,所述MCU微控制单元包括MCU芯片U7、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MCU芯片U7的型号为STM32F303CB,第四电源与MCU芯片U7的供电管脚连接,MCU芯片U7的接地管脚接地,MCU芯片U7的两个时针管脚之间连接晶振X1,且晶振X1的两端分别通过电容C11和电容C12接地,MCU芯片U7的复位管脚通过电阻R31接第四电源,当电源供电,MCU芯片U7复位,且MCU芯片U7的复位管脚接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电源部,48V直流电输入后,经过熔断器和压敏电阻进行过流和过压保护,通过电容C42进行滤波操作,且通过NMOS管Q8进行输入防反保护,且通过稳压二级管进行稳压操作,通过电压检测单元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后的电压信号输入MCU微控制单元,检测输入电压是否符合规定,检测后的电压作为第一电源,对防爆电机驱动模块进行供电,进而对防爆电机进行供电,后经过10V降压单元对48V的直流电进行降压操作,降压后的电压为10V直流电,对防爆电机驱动模块进行供电,经过5V降压单元继续进行降压,输出5V直流电,对霍尔模块进行供电,5V直流电继续经过3.3V降压单元后输出3.3V直流电,对MCU微控制单元、调速模块进行供电。
防爆电机驱动模块,基准单元提供1.65V的基准电压给运放单元,运放单元在基准电压的基础上提供给NMOS管Q2一个基础电压,叠加MCU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足够满足NMOS管Q2的开断,MCU微控制单元输出控制信号给MOS驱动芯片,通过控制NMOS管Q1和Q2不同的开关频率,来控制无刷防爆电机的转速。
实施例二,如图13所示,还设置烧录接口J1,烧录接口的J1管脚连接第四电源,烧录接口J1的2和4管脚连接MCU微控制单元,烧录接口J1的3管脚接地,通过烧录接口J1连接外置烧录机,对MCU微控制单元进行编程;进一步地,烧录接口J1的2和4管脚通过TVS管TVS1接地,对调试信号进行保护,防止过压。
实施例三,如图14所示,还设置IIC接口J3,第四电源通过分别通过电阻R21和R22为IIC接口J3的1和2管脚供电,且IIC接口J3的1和2管脚通过电阻R24和电阻R25连接于MCU微控制单元,IIC接口J3的3管脚接地,通过IIC接口,实现了对无刷防爆电机控制系统的IIC通信。
实施例四,如图15所示,还设置温控模块,温控制模块包括热敏电阻NTC1、电阻R65和电容C30,热敏电阻NTC1的一端连接第四电源,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65接地,且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连接于MCU微控制单元,且热敏电阻NTC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0接地,对信号进行滤波,去除噪声,热敏电阻对防爆电机的温度进行监控,温度值以热敏电阻NTC1的阻值进行反应,最终由MCU微控制单元接收,MCU微控制单元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停机或降低转速。
实施例五,如图16所示,还设置指示灯模块,指示灯模块由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构成,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通过电阻R59接第四电源,发光二极管LED2、LED3、LED4的正极分别通过电阻R60、R61、R62接第四电源,LED2、LED3、LED4的负极连接于MCU微控制单元,发光二极管LED1用于第四电源通断,发光二极管LED2用于故障灯,发光二极管LED3用于状灯。
实施例六,如图17所示,还设置按键模块,按键模块包括按键S1、S2、S3、S4,电阻R53-R56,按键S1-S4的高电位端分别通过电阻R53-R86接第四电源,按键S1-S4的低电位端均接地,按键S1-S4的高电位端连接MCU微控制单元,且按键S1-S4的高电位与低电位之间分别通过电容C26-C29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部、MCU微控制单元、防爆电机驱动模块和霍尔线模块,所述MCU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与无刷防爆电机连接,且所述MCU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霍尔线模块与所述无刷防爆电机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部,用于将输入电源分别转化为为无刷防爆电机供电的第一电源、为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供电的第二电源、为所述霍尔模块供电的第三电源和为所述MCU微控制单元供电的第四电源;
所述MCU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无刷防爆电机的运行模式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
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MCU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并实现对无刷防爆电机相应的控制;
所述霍尔线模块,用于将无刷防爆电机的磁极信号传送至所述MCU微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通信模块,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CU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的供电端与所述第四电源连接,所述远程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远程的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MCU微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通信模块设置为485通信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基准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驱动单元均与所述基准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第四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单元的输出端,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无刷防爆电机,三个所述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无刷防爆电机的三相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单元包括电压基准芯片U5、运算放大器U4、两个调压电阻R12和R19,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正极端接地,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基准端连接于两个调压电阻R12和R19串联的中间端,调压电阻R12连接所述第四电源,调压电阻R19接地,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负极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二输入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第四输入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四输入端,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基准输入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源与所述电压基准芯片U5的负极端之间设置电阻R5,所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的第四个输入端之间设置电阻R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MOS驱动子单元、运放子单元和两个MOS管,所述MOS驱动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MOS驱动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MOS管,运放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运放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其中一个MOS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48V直流电输入接口、防护单元、电压检测单元、10V降压单元、5V降压单元和3.3V降压单元,所述防护单元的输入端接48V直流电输入拉品,所述防护单元的输出端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10V降压单元的输入端,且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一电源,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所述10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5V降压单元的输入端,且所述10降压单元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二电源,所述5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3.3V降压单元的输入端,且所述5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三电源,所述3.3V降压单元的输出端即为所述第四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速模块,所述调速模块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调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微控制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置PWM调速接口,所述外置PWM调速接口其中一个管脚与所述MCU微控制单元连接,另一个管脚接地。
CN201911364332.7A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Active CN111123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4332.7A CN111123785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4332.7A CN111123785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3785A true CN111123785A (zh) 2020-05-08
CN111123785B CN111123785B (zh) 2021-03-05

Family

ID=70502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4332.7A Active CN111123785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378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34349U (zh) * 2012-04-21 2012-12-26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推进器用潜水隔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装置
CN103010045A (zh) * 2012-12-26 2013-04-03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源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3081320A (ja) * 2011-10-05 2013-05-02 Panasonic Corp 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04167966A (zh) * 2014-08-29 2014-11-26 东南大学 一种带有霍尔传感器定位的永磁直线电机控制方法
CN105322839A (zh) * 2015-07-16 2016-02-10 浙江海洋学院 无刷无霍尔电机驱动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5450100A (zh) * 2015-07-03 2016-03-30 浙江海洋学院 无刷电机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40018A (zh) * 2018-05-31 2018-09-14 速贝网络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三相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81320A (ja) * 2011-10-05 2013-05-02 Panasonic Corp モータ駆動装置
CN202634349U (zh) * 2012-04-21 2012-12-26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推进器用潜水隔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装置
CN103010045A (zh) * 2012-12-26 2013-04-03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电源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67966A (zh) * 2014-08-29 2014-11-26 东南大学 一种带有霍尔传感器定位的永磁直线电机控制方法
CN105450100A (zh) * 2015-07-03 2016-03-30 浙江海洋学院 无刷电机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22839A (zh) * 2015-07-16 2016-02-10 浙江海洋学院 无刷无霍尔电机驱动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8540018A (zh) * 2018-05-31 2018-09-14 速贝网络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三相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3785B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6385B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待机功耗控制系统及室外机
CN107993892A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机车接触器的电源控制电路
CN106297241B (zh) 智能电能表gprs掉电上报系统
CN209283552U (zh) 开机缓冲电路及led补光灯驱动电源
CN107171401A (zh) 一种双辅助电源及基于双辅助电源的储能系统
CN203561857U (zh) 一种低功耗待机控制系统
CN204215266U (zh) 用于远程调试系统的远程调试器
CN203561847U (zh) 一种低功耗待机电路控制系统
CN11112378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爆电机多方式保护控制系统
CN201966149U (zh) 一种带通信功能的塑壳断路器
CN103683239A (zh) 一种浪涌保护电路
CN103872890B (zh) 一种带有短路保护功能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05693641U (zh) 一种正电压方波信号转正负电压方波信号的电路
CN104460660A (zh) 用于远程调试系统的远程调试器
CN209118269U (zh) 一种Mbus接口控制电路
CN208638090U (zh) 一种基于低功耗的双路电源切换电路
CN209282810U (zh) 一种直流供电的保护装置及系统
CN204046218U (zh) 一种节能升降压电池电路
CN207531122U (zh) 一种led集鱼灯电源输出切换电路
CN107666305A (zh) 智能开关
WO2021027199A1 (zh) 用于识别低待机功耗室外机的电路和空调
CN106484648A (zh) 一种通信设备、系统及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CN208282283U (zh) 空调、空调控制系统和室外机开关电路
CN203657923U (zh) 带低功耗led驱动模块的感温探测器
CN104460661A (zh) 可进行远程停电复位和远程监控的远程调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