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10985A -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 Google Patents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10985A
CN111110985A CN201811292557.1A CN201811292557A CN111110985A CN 111110985 A CN111110985 A CN 111110985A CN 201811292557 A CN201811292557 A CN 201811292557A CN 111110985 A CN111110985 A CN 111110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able
bending
bend
catheter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25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庭超
蒋权杰
罗建方
黄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ndonom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25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1098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6741 priority patent/WO20200881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10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0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13Mechanical advancing means, e.g. catheter dispen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33Tip steering devices
    • A61M25/0136Handl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33Tip steering devices
    • A61M25/0147Tip steering devices with movable mechanical means, e.g. pull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33Tip steering devices
    • A61M2025/0161Tip steering devices wherein the distal tips have two or more deflection reg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2Blood circulatory syste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弯手柄及包括所述调弯手柄的可调弯导管。所述可调弯导管包括管体、调弯手柄以及至少两个牵引件,所述管体远端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可调弯段,所述调弯手柄包括驱动机构及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每个所述牵引件的远端与一所述可调弯段连接,近端与所述调弯手柄内驱动机构的一子滑动件连接。通过操控调弯手柄能够同时驱动所有的可调弯段弯曲形成不同的复合弯形或单独驱动一可调弯段弯曲以微调相应可调弯段的弯形,实现了使用同一可调弯导管便能够实施对可调弯导管的远端形态有不同要求的手术如左冠脉介入手术与右冠脉介入手术,并能够适应不同病人管腔生理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

Description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的冠脉指引导管或者造影导管大多为预塑形导管,导管远端至少包含有预塑形的两个弯曲段。但现有的预塑形导管,如图1a中所示的JudkinsLeft导管只能适用于左冠脉介入手术,图1b中的Judkins Right只能适用于右冠脉介入手术,因此,要进行左冠脉与右冠脉的介入手术,必须更换预塑形的导管,经两次穿刺使得两种预塑形的导管分别进入左冠脉、右冠脉,手术过程耗时较长,操作较复杂。此外,在实际的临床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人体管腔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即使是已经预塑形的导管也难以适应不同人体的左冠脉或右冠脉。为了防备手术过程中出现此类问题,医生通常会预备多种不同规格的预塑形导管,如图2a中自左至右的导管规格分别为JL6.0、JL5.0、JL4.5、JL4.0、JL3.5及JL3.0(其中JL表示能够介入左冠脉的Judkins系列导管,JL之后的数字表示两个预塑形的弯形之间的距离),如图2b中自左至右的导管规格分别为JR 6.0、JR5.0、JR4.5、JR4.0、JR3.5及JR3.0(其中JR表示能够介入右冠脉的Judkins系列导管,JR之后的数字表示两个预塑形的弯形之间的距离),一旦发现所选的某个规格的预塑形导管的远端形状不适合,就撤出该导管,再更换其他规格的预塑形导管,有时甚至需要根据病人左冠脉或右冠脉的特定生理解剖结构,在手术现场将导管远端重新塑形成所需的形状,进一步增加了手术过程的复杂性,而且会延长病人暴露于X射线下的时间,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弯手柄及包括所述调弯手柄的可调弯导管,通过操控调弯手柄能够使得所述可调弯导管的远端即时形成不同的复合弯形,不同的复合弯形分别能够接近人体管腔不同位置处如左冠脉与右冠脉的生理解剖结构,并且通过操控调弯手柄还能够在体内实时微调各弯形,从而使用同一可调弯导管便能够实施对可调弯导管的远端形态有不同要求的手术如左冠脉介入手术与右冠脉介入手术,并能够适应不同病人管腔生理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减少穿刺次数,减小对人体的损伤,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
所述调弯手柄用于操控与所述调弯手柄连接的管体远端上的至少两个可调弯段发生弯曲,所述调弯手柄包括驱动机构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有的所述可调弯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通过不同的动作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作不同形式的运动,所述驱动机构不同形式的运动分别用于同时驱动所有的所述可调弯段弯曲以及单独驱动各个所述可调弯段弯曲,以使得所述管体远端即时形成不同的复合弯形。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的至少两个子滑动件,一所述子滑动件对应连接一所述可调弯段;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驱动控制件,一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件对应控制一所述子滑动件;一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件单独动作驱动对应的所述子滑动件相对所述滑动件移动,以单独驱动对应的可调弯段弯曲;所有的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件同步动作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移动,以同时驱动所有的所述可调弯段弯曲。
其中,所述子滑动件为齿条;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件包括微调旋钮及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一端设有与所述子滑动件啮合的齿轮,另一端与所述微调旋钮连接,且所述齿轮轴设有所述齿轮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转动连接;单独旋转一所述微调旋钮带动对应的齿轮轴转动以驱动对应的所述子滑动件相对所述滑动件移动,以单独驱动对应的可调弯段弯曲;所有的所述微调旋钮同步沿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移动带动所有的所述齿轮轴移动以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移动,以同时驱动所有的所述可调弯段弯曲。
其中,所述齿轮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垂直。
其中,还包括手柄壳体,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内,所述控制机构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外,所述控制机构带动所述驱动机构相对所述手柄壳体移动。
其中,所述手柄壳体上设有沿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齿轮轴穿过所述导向孔并沿所述导向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控制件,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套设于所述手柄壳体外;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上设有贯穿孔,所述齿轮轴通过所述贯穿孔穿过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与所述齿轮轴连接的所述微调旋钮与所述贯穿孔之间具有止转结构,所述止转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微调旋钮旋转;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沿所述手柄壳体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有的所述微调旋钮及齿轮轴同步沿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移动。
其中,所述贯穿孔的内壁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微调旋钮包括与所述齿轮轴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多个筋位,所述卡槽与所述筋位构成所述止转结构,所述齿轮与所述微调旋钮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自然伸长时,所述筋位卡入所述卡槽内,阻止所述微调旋钮旋转;按压所述微调旋钮以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时,所述筋位脱离所述卡槽,所述微调旋钮旋转。
其中,所述调弯手柄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手柄壳体上,用于锁定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在所述手柄壳体上的位置。
其中,所述锁定件包括第二弹性件以及按钮,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以及与所述按压部垂直连接的锁定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手柄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自然伸长时,所述锁定部锁定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在所述手柄壳体上的位置;按压所述按压部以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时,解除所述锁定部对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的锁定。
其中,所述手柄壳体上设有档位标识,以标志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位于所述手柄壳体上的位置。
所述可调弯导管包括管体、至少两个牵引件以及所述调弯手柄,所述调弯手柄连接于所述管体的近端,所述管体远端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可调弯段;每个所述牵引件的远端与一所述可调弯段连接,近端与所述调弯手柄内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管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装的内膜、增强管以及外管。
其中,所述外管对应于所述可调弯段的硬度小于所述外管其它部分的硬度。
其中,所述牵引件内嵌于所述管体的管壁内。
其中,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远端连接一所述可调弯段,近端对应连接所述调弯手柄内的所述驱动机构。
其中,与不同所述可调弯段对应连接的牵引丝均设于所述管体的同一侧,不同牵引丝位于相应可调弯段的部分均平行于所述管体的轴线,且不同牵引丝位于相应可调弯段的部分分别与所述管体的轴线所构成的平面重合。
其中,所述牵引件还包括锚定环,所述锚定环内嵌于所述可调弯段的管壁内并与所述牵引丝的远端固定相连。
其中,所述牵引件还包括包丝管,所述牵引丝位于所述管体内的部分活动穿设于所述包丝管内,所述包丝管对应于所述可调弯段的硬度小于所述包丝管其它部分的硬度。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可调弯段包括位于所述管体远端的第一可调弯段与位于所述第一可调弯段近侧的第二可调弯段;所述第一可调弯段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可调弯段的硬度。
其中,所述第一可调弯段的硬度范围为25D至35D,所述第二可调弯段的硬度范围为45D至55D。
其中,所述第一可调弯段的弯曲角度范围为0°至90°,所述第二可调弯段的弯曲角度范围为-90°至180°。
其中,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驱动结构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可调弯段与所述第二可调弯段弯曲,形成适用于介入左冠脉或右冠脉的弯形;并且,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驱动结构单独驱动所述第一可调弯段或所述第二可调弯段弯曲,以微调所述弯形。具体地,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向远端滑动至靠近所述第一外壳的档位并被所述锁定件锁定,以带动所述滑动件及所有的所述子滑动件同步沿轴向向远端运动,驱动所述第一可调弯段与第二可调弯段同时弯曲,形成接近右冠脉的弯形,之后单独旋转一所述微调旋钮以驱动一相应的子滑动件相对所述滑动件沿轴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一可调弯段或第二可调弯段单独弯曲以微调弯形;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向近端滑动至靠近所述第二外壳的档位并被所述锁定件锁定,以带动所述滑动件及所有的所述子滑动件同步沿轴向向近端运动,驱动所述第一可调弯段与第二可调弯段同时弯曲,形成接近左冠脉的弯形,之后单独旋转一所述微调旋钮以驱动一相应的子滑动件相对所述滑动件沿轴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一可调弯段或第二可调弯段单独弯曲以微调弯形。
本发明提供的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通过所述驱动机构运动能够同时带动各所述可调弯段同时弯曲或者分别牵引各个不同的所述可调弯段进行弯曲,从而使得可调弯导管的远端即时形成不同的复合弯形,不同的复合弯形分别能够接近人体管腔不同位置处如左冠脉与右冠脉的生理解剖结构,并且通过操控调弯手柄还能够在体内实时微调各弯形,从而使用同一可调弯导管便能够实施对可调弯导管的远端形态有不同要求的手术如左冠脉介入手术与右冠脉介入手术。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病人管腔生理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调整每个所述可调弯段的弯曲曲率,以适应不同人体的需求,减少穿刺次数,减小对人体的损伤,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a为现有的一种适于左冠脉介入手术的预塑形导管的应用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一种适于右冠脉介入手术的预塑形导管的应用示意图;
图2a是现有的适于左冠脉介入手术的不同规格的Judkins Left预塑形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现有的适于右冠脉介入手术的不同规格的Judkins Right预塑形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弯导管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弯手柄的沿其轴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I-I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体一种弯曲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体另一种弯曲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弯手柄内驱动机构与控制机构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弯手柄内第二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弯手柄内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调弯手柄内子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体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件与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牵引件与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牵引件与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控制件移动至一档位标识处、管体远端能够介入右冠脉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体的第二驱动控制件移动至另一档位标识处、管体远端能够介入左冠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的结构,此处限定术语“近端”及“远端”为介入医疗领域惯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
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3至图7及图8a与图8b,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弯手柄20,用于操控与其连接的管体10远端的至少两个可调弯段11的弯曲方向及曲率,使得管体10远端能够即时形成不同的复合弯形,以满足对管体10的远端形态有不同要求的手术需求。本实施例中,以所述调弯手柄20调弯所述管体10远端以使其满足左冠脉与右冠脉的介入手术对所述管体10远端的要求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可调弯段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可调弯段11在管体10上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调弯手柄20包括手柄壳体21、驱动机构22及与所述驱动机构22连接的控制机构23。所述驱动机构22通过与可调弯段11对等数量的牵引件30与所有的可调弯段11连接。所述控制机构23与所述驱动机构22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2运动,进而通过驱动机构22运动以带动可调弯段11弯曲。所述控制机构23通过不同的动作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2作不同形式的运动,所述驱动机构不同形式的运动分别用于同时驱动所有的所述可调弯段11弯曲以及单独驱动各个所述可调弯段11弯曲,以使得所述管体10远端即时形成不同的复合弯形。具体地,通过所述驱动机构22同时驱动所有的可调弯段11弯曲,以提高调弯效率,使得所述管体10远端能够尽快弯曲至手术所需的接近某些人体管腔解剖结构如左冠脉或右冠脉的形态,从而缩短手术时间。通过所述驱动结构22分别单独驱动各个所述可调弯段11弯曲,以对各个所述可调弯段11的弯曲曲率进行微调,以精确调节各所述可调弯段11的弯曲曲率,从而适应不同病人管腔生理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扩大管体10的适用范围。
请进一步参阅图3至图9,所述驱动机构22设于手柄壳体21内,控制机构23设于手柄壳体21外。所述控制机构23驱动所述驱动机构22沿所述手柄壳体21轴向移动,以带动牵引件30连接的可调弯段11弯曲或回直。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壳体21包括第一内壳211、第二内壳212、第一外壳213及第二外壳214。所述第一内壳211与所述第二内壳212部分套合并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壳211套设于所述第二内壳212外。所述第一外壳213及第二外壳214间隔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壳211和/或第二内壳212的外表面并露出部分所述第一内壳211。其中,所述第一内壳211、第二内壳212、第一外壳213及第二外壳214均可以为一体成型或者有两个或多个子壳体拼合形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213及第一内壳211、第二内壳212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外壳214为两个子壳体拼合形成。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包括所述第一内壳211或所述第二内壳212。驱动机构22活动收容于所述第二内壳212内,所述控制机构23位于所述第一外壳213与第二外壳214之间,并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壳211外。请进一步参阅图3至图5及图10,所述第一外壳213与第二外壳214之间露出的所述第一内壳211及所述第二内壳212上设有至少两个导向孔2111,所述导向孔2111的数量与可调弯段11的数量相同。并且,所述第一内壳211与所述第二内壳212套合后,所述第一内壳211与第二内壳212上的所述导向孔2111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21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导向孔21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外壳214的近端与鲁尔接头70固定连接。
具体地,请参阅图5至图7及图9至图12,所述驱动机构22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内壳212内的滑动件221、沿所述手柄壳体21的轴向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221上的至少两个子滑动件222。每个所述子滑动件222通过一牵引件30对应与一可调弯段11连接,当所述子滑动件222相对于手柄壳体21滑动时,便能够带动相应的牵引件30进行牵引,从而使得相应的可调弯段11进行一定曲率的弯曲。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所述滑动件221在所述第二内壳212内沿所述第二内壳212的轴向移动,来带动位于滑动件221上的所有的子滑动件222相对所述第二内壳212同步移动,以同时调节所有可调弯段11的弯形,从而对所述管体10的远端进行快速的调弯,以接近或得到所需的管体10远端的状态,即实现对所述管体10远端的粗调。例如,当需要调节得到适于左冠脉介入手术的管体10的远端形态时,朝向所述管体10远端移动所述滑动件221,两个所述可调弯段11随即均向左弯曲一定的曲率形成能够进入左冠脉的复合弯形;当需要调节得到适于右冠脉介入手术的管体10的远端形态时,朝向所述管体10近端移动所述滑动件221,两个所述可调弯段11随即均向右弯曲一定的曲率形成能够进入右冠脉的复合弯形。进一步地,通过保持所述滑动件221不动,分别单独调节各个所述子滑动件222相对所述滑动件221滑动,能够单独调节各个可调弯段11进行弯曲来改变曲率,以使所述管体10远端准确达到所需的弯曲状态,即能够实现所述管体10远端的微调,使得所述管体10远端能够满足不同的手术及不同病人的管腔解剖结构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23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驱动控制件231。第一驱动控制件231与子滑动件222一一对应,以驱动对应的子滑动件222相对于滑动件221移动,并能够驱动滑动件221相对所述手柄壳体21移动,以将所述导管10远端的调弯至不同的形态。
具体地,请参阅图11,所述滑动件221为沿所述调弯手柄20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条状件,其包括承载块2211及垂直于所述承载块2211中部的驱动块2212,即所述滑动件221的截面基本呈倒T型。所述承载块2211背离所述驱动块2212的一面设有沿所述手柄20轴向延伸的滑槽2213,所述第二内壳21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滑槽2213适配的凸条2114,所述凸条2114装设于滑槽2213内,以实现所述滑动件221在所述第二内壳212内沿轴向的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滑槽2213也可以设于所述第二内壳212的内壁上,所述凸条2114设于所述承载块2211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块2212上设有沿垂直于手柄20轴向方向贯穿该驱动块2212的安装孔221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安装孔2214也可以为设于所述驱动块2212相对两侧上的两个凹槽。所述滑动件221上设有一沿手柄20轴向贯穿该滑动件221的穿孔2216,所述穿孔2216与手柄20的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管体10从所述第一外壳213的远端穿过所述穿孔2216并与所述第二外壳214的近端的鲁尔接头70连接。
请参阅图6、图7、图9及图11、图12,所述子滑动件222优选为齿条。本实施例中,所述子滑动件222为两条,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件221的承载块2211上,并分别位于所述驱动块2212的两侧。具体地,所述子滑动件222的相对两个侧面设有沿所述手柄20轴向延伸的行程槽2221,所述承载块2211上朝向所述驱动块2212的一面设有凹槽2217,所述凹槽2217的相对的槽壁上设有与所述行程槽2221相配合的凸肋2215,所述子滑动件222装设于所述承载块2211上的凹槽2217内,并使凸肋2215滑动连接于行程槽2221内,以实现子滑动件222在滑动件221上沿轴向的移动。所述子滑动件222背离所述承载块2211的一侧设有沿所述行程槽2221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齿。所述子滑动件222朝向所述承载块2211的一面设有容置槽2223,牵引件30的近端固定于所述子滑动件222的容置槽2223内,从而实现将牵引件30的近端容置于所述容置槽2223内并固定于子滑动件222内,避免所述牵引件30突出于子滑动件222的表面而影响子滑动件222相对于滑动件221的滑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牵引件30的近端焊接在一连接块2224上,所述连接块2224内嵌于所述容置槽2223,使得牵引件30更稳定的固定在子滑动件222上。
请进一步参阅图5至图12,每个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件231包括微调旋钮2311及齿轮轴2312。所述齿轮轴2312的轴向与所述手柄壳体21的轴向垂直。所述齿轮轴2312一端设有与子滑动件222啮合的齿轮2313,另一端与所述微调旋钮2311连接。所述齿轮轴2312设有所述齿轮2313的一端穿过所述手柄壳体21上的导向孔2111,齿轮2313与子滑动件222啮合。进一步地,本发明中,齿轮2313远离所述微调旋钮2311的一面设有凸起2314,所述凸起2314穿入所述驱动块2212上的安装孔2214内,并可在所述安装孔2214内旋转,即实现齿轮轴2312与滑动件221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沿轴向推动或拉动微调旋钮2311时,通过与微调旋钮2311连接的凸起2314即可推动或拉动滑动件221带动位于其上的所有子滑动件222相对于手柄壳体21移动,从而同时调节所有的可调弯段11的弯曲形态,实现对管体10远端粗调。旋转微调旋钮2311时,所述齿轮轴2312带动所述齿轮2313转动,以驱动与齿轮2313啮合的子滑动件222相对滑动件221移动,从而对与该子滑动件222连接的可调弯段11的弯曲形态进行调节,即实现对管体10远端的微调。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子滑动件222也可以为在背离所述承载块2211的一侧沿所述行程槽222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结构的条形件,所述齿轮轴2312的一端设有与子滑动件222啮合的啮合件来代替齿轮,且所述齿轮轴2312设有所述啮合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221转动连接。所述啮合件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子滑动件222的凹槽对应的多个凸起。所述齿轮轴2312带动所述啮合件转动时,所述啮合件外表面的凸起依次与所述子滑动件222上的凹槽啮合,以带动所述子滑动件222相对滑动件221移动。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所述控制机构23还包括第二驱动控制件2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为套筒。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壳211外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213与第二外壳214之间,且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上设有相对的两个贯穿孔233。所述齿轮轴2312穿过所述贯穿孔232及所述手柄壳体21上的导向孔2111,使得齿轮轴2312上的齿轮2313与子滑动件222啮合。沿轴向推动或拉动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时,能够使得所有的微调旋钮2311同步移动,进而使得滑动件221相对于手柄壳体21的滑动更加地稳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233的内壁设有多个卡槽2331,所述卡槽23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贯穿孔233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微调旋钮2311包括旋钮部2311a以及与旋钮部2311a连接并位于旋钮部2311a中心的连接轴2311b,所述连接轴2311b的轴线与旋钮部2311a的旋转轴及齿轮轴2312的轴线共轴。所述连接轴2311b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卡槽2331对应的多个筋位2311c,所述齿轮2313与所述微调旋钮231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2315,所述第一弹性件2315自然伸长时,所述筋位2311c卡入所述卡槽2331内,微调旋钮2311止转,从而微调旋钮2311不能够带动齿轮轴2312与齿轮2313进行转动,进而避免子滑动件222相对滑动件221滑动;按压所述微调旋钮2311以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2315时,所述筋位2311c脱离所述卡槽2331,此时,通过旋转微调旋钮2311能够带动齿轮轴2312与齿轮2313进行转动,使得子滑动件222能够相对滑动件221滑动。即在需要同时调节所有可调弯段11进行弯曲时,不对微调旋钮2311做任何操作,在第一弹性件2315的作用下,筋位2311c卡入卡槽2331,微调旋钮2311止转,禁止齿轮轴2312带动齿轮2313转动,使得子滑动件222相对滑动件221固定,此时,沿所述手柄20的轴向方向推动或拉动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便能够带动滑动件221及滑动件221上的所有子滑动件222相对手柄壳体21同步移动,以同时调节所有可调弯段11进行弯曲。当需要对某一个可调弯段11单独进行微调时,可以保持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不动,向内按压相应的微调旋钮2311使微调旋钮2311脱离止转状态并旋转该微调旋钮2311,便能够带动相应的齿轮轴2312与齿轮2313转动,使得相应的子滑动件222相对滑动件221移动,从而实现对单个可调弯段11弯曲形态的微调。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2315优选为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2315套设于所述齿轮轴2312外。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微调旋钮的连接轴2311b内中空,齿轮轴2312插入连接轴2311b内,且连接轴2311b与齿轮轴2312之间在其轴向上存在一定距离的间隙,允许微调旋钮2311受按压时沿其轴向向内移动使筋位2311c脱离卡槽2331,而不会引起齿轮轴2312及齿轮2313沿其轴向相对于子滑动件222发生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及图6,所述调弯手柄20还包括锁定件40,所述锁定件40设于所述手柄壳体21上,用于锁定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在所述手柄壳体21上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40包括第二弹性件41以及按钮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41优选为弹簧。所述按钮42包括按压部421以及与所述按压部421垂直连接的锁定部422。所述第二弹性件41连接于所述按压部421与所述手柄壳体21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二弹性件41一端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21的第二内壳212上,另一端穿过第一外壳213或第二外壳214与所述按压部421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41自然伸长时,所述锁定部422锁定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在手柄壳体21上的位置;按压所述按压部421以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41时,解除所述锁定部422对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的锁定。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422为一端固定于所述按压部421上的钩状件,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靠近所述第一外壳213的一端及靠近第二外壳214的一端均设有凹槽或者开孔215,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被移动至靠近所述第一外壳213或第二外壳214时,所述按压部421卡合于所述凹槽或者开孔215内,从而锁定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在所述手柄壳体21上的位置,此时通过旋转微调旋钮2311便能微调相应可调弯段11的弯形,在获得期望的管体10远端的弯曲形态后,微调旋钮2311与第二驱动控制件232上相应的贯穿孔233配合而止转,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及第一驱动控制件231的位置发生变化,即避免手术过程中管体10远端的弯曲形态发生变化,使得管体10远端保持在期望的弯曲形态。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0远端既能适用于左冠脉介入手术也能适用于右冠脉介入手术,所述锁定件40有两个,分别设于第一外壳213及第二外壳214上:当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朝远端移动至靠近第一外壳213并被一锁定件40锁定时,所述管体10远端的弯曲形态接近右冠脉的生理解剖结构,再通过微调旋钮2311微调各可调弯段11的弯形便能够使得管体10远端适应不同病人右冠脉生理解剖结构的差异而顺畅进入右冠脉,适用于右冠脉介入手术;当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朝近端移动至靠近第二外壳212并被另一锁定件40锁定时,所述管体10远端的弯曲形态接近左冠脉的生理解剖结构,再通过微调旋钮2311微调各可调弯段11的弯形便能够使得管体10远端顺适应不同病人左冠脉生理解剖结构的差异而顺畅进入左冠脉,适用于左冠脉介入手术。
进一步地,所述调弯手柄20的手柄壳体21上在第二驱动控制件232沿所述手柄壳体21轴向移动的行程上设有档位标识50,以标志第二驱动控制件232位于所述手柄壳体21上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档位标识50分别设于两个锁定件40所在的位置。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调弯手柄20,通过所述控制结构23做不同的动作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2作不同形式的运动,所述驱动机构22不同形式的运动分别用于同时驱动所有的所述可调弯段11弯曲以及单独驱动各个所述可调弯段11弯曲,适用于对管体10的远端弯曲形态有不同要求的手术如左冠脉介入手术与右冠脉介入手术,并能够适应不同病人管腔生理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
请参阅图3至图7、图8a、图8b、图17与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调弯手柄20的可调弯导管100。所述可调弯导管100可应用于各种对导管远端形态有不同要求的手术中。本发明以所述可调弯导管100用于左冠脉与右冠脉的介入手术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可调弯导管100包括管体10、所述调弯手柄20以及至少两个牵引件30。所述调弯手柄20与所述管体10的近端连接。所述管体10远端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可调弯段11。一所述牵引件30的一端与一所述可调弯段11对应连接,另一端对应连接所述调弯手柄20内的一子滑动件222。所述牵引件30沿所述管体10设置并可沿所述管体10移动,通过所述调弯手柄20控制牵引件30沿管体10移动,以带动可调弯段11弯曲。本发明中,通过推拉所述调弯手柄20上的第二驱动控制件232来驱动所述滑动件221沿轴向移动时能够同步控制所有的牵引件30沿管体10移动,以同时带动所有的可调弯段11弯曲,提高调整所述可调弯导管100的效率;通过旋转各第一驱动控制件231中的微调旋钮2311来驱动相应的子滑动件222相对滑动件221沿轴向移动,能够单独控制相应的牵引件30沿管体10移动,以带动相应的可调弯段11弯曲,进一步调整所述可调弯导管100远端至所需的弯曲形态。可以理解的是,依据可调弯导管100要介入的管腔解剖结构不同,所述可调弯段11也可以为三段或者更多段。
请参阅图8a、图8b及图13,所述管体10包括内膜10a、套设于所述内膜10a上的增强管10b以及套设于所述增强管10b上的外管10c。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膜10a为PTFE等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管;所述增强管10b优选为金属编织网状结构,具有一定刚度的同时,能够在轴向方向上进行弯曲,从而为所述管体10提供支撑,避免管体10沿径向方向的扭转变形,提升管体10的扭控性,同时又不影响所述管体10上各可调弯段11的弯曲;所述外管10c由PEBAX等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与一定硬度的材料制成。并且,所述外管10c对应于可调弯段11部分的硬度小于外管10c其它部分的硬度,使得可调弯段11较易发生弯曲。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外管10c对应于可调弯段11的部分与其它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牌号的PEBAX材料,且外管10c对应于可调弯段11的部分所采用的PEBAX材料的硬度小于外管10c其他部分所采用的PEBAX材料的硬度,从而使得外管10c对应于可调弯段11部分的硬度小于外管10c其它部分的硬度。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膜10a、增强管10b以及外管10c通过热熔复合成型在一起,形成至少一个自近端完全贯通到远端的输送腔。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在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所述内膜10a、增强管10b以及外管10c也可以为除本实施例外的其它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0的远端末端为具有光滑表面的弧形端头,即Tip头,Tip头近侧设置不透射线的显影环(未图示),如钽环等,从而在显影设备下能够准确得知所述管体10远端是否到达期望位置。
请结合图8a、图8b与图13至图16,所述牵引件30内嵌于所述管体10的管壁内,并沿所述管体10的轴向方向进行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30位于所述内膜10a与增强管10b之间。所述牵引件30包括牵引丝31,所述牵引丝31的远端连接一可调弯段11,近端从管体10近端的管壁穿出并连接至所述调弯手柄20内对应的子滑动件222上,通过子滑动件222滑动以带动牵引丝31移动来实现带动相应的可调弯段11进行弯曲。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弯段1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可调弯段11a及第二可调弯段11b;所述牵引件30也有两个,分别为第一牵引件30a以及第二牵引件30b。所述第一牵引件30a连接所述第一可调弯段11a与所述调弯手柄20内的一子滑动件222,所述第二牵引件30b连接所述第二可调弯段11b与所述调弯手柄20内的另一子滑动件222。
本实施例中,第一可调弯段11a主要用于通过调整其弯曲形态选取左冠脉或右冠脉以及控制入冠深度,所以要求第一可调弯段11a的长度相对较小,优选10mm~15mm,并且第一可调弯段11a需要比第二可调弯段11b更加灵活,从而能够在第二可调弯段11b弯形基本固定的基础上继续调弯,所以要求第一可调弯段11a较第二可调弯段11b更加柔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调弯段11a的硬度优选25D~35D。第二可调弯段11b需要为第一可调弯段11a提供支撑,使第一可调弯段11a更容易接近左冠脉或右冠脉入口位置,所以要求第二可调弯段11b的长度较长,优选25mm~35mm,硬度较第一可调弯段11a要高,优选45D~55D。除去Tip头、第一可调弯段11a与第二可调弯段11b之外,管体10的其他部分要具有更高的硬度来保证管体10的扭控性及支撑性,因此硬度需要较大,本实施例中,管体10其他部分的硬度为72D。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可调弯段11a的弯曲角度(邻近第一可调弯段11a近端的管体与第一可调弯段11a近端切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90°,所述第二可调弯段11b的弯曲角度范围为-90°-180°(邻近第二可调弯段11b近端的管体与第二可调弯段11b近端切线之间的夹角),以允许管体10远端可以双向弯曲,满足左冠脉与右冠脉的介入手术的需求。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当所述可调弯导管100用于人体其它管腔的介入手术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三个或以上的可调弯段11,且相应调整各可调弯段11的可调弯范围,以满足手术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若在管体10近端同步牵拉或推顶所有牵引丝31,则所有的可调弯段11均发生弯曲,且同步控制所有牵引丝31近端所处的位置不同即能够得到所有可调弯段11复合而成的不同的弯形,例如,同步朝远端推顶所有牵引丝31至第一位置可以使得所有可调弯段11复合形成接近能够介入右冠脉的弯形,同步朝近端牵拉所有牵引丝31至第二位置可以使得所有可调弯段11复合形成接近能够介入左冠脉的弯形,而单独推顶或牵拉某一牵引丝31,该牵引丝31则会带动相应的可调弯段11实现一定角度范围的弯曲,从而在同步控制所有牵引丝31后,可以通过单独控制某一牵引丝31来进行相应可调弯段11弯形的微调,使得管体10远端的弯形能够适合不同病人的冠脉解剖形态;若撤销对牵引丝31的作用力,则相应的可调弯段11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能够恢复原状。
所述牵引丝3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扁平形状。牵引丝31的直径范围为0.05mm~0.25mm。牵引丝31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钨合金、钴铬合金或者镍钛合金等。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牵引丝31也可以由具有一定强度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牵引丝31为直径0.20mm的不锈钢丝。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3至图16,所述牵引丝31与可调弯段11连接的一端设有锚定环32,锚定环32固定套设于可调弯段11上,即牵引丝31的远端通过锚定环32与可调弯段11连接。本实施例中,锚定环32套设于内膜10a上对应于可调弯段11的位置。通过锚定环32增大牵引件30与管体10上可调弯段11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地带动可调弯段11弯曲。锚定环32可以由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锚定环32选用金属如SUS304不锈钢制成。牵引丝31与锚定环32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合、焊接、热熔、打结等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所述牵引件30还包括包丝管33,牵引丝31位于管体10内的部分活动穿设于所述包丝管33内,以通过包丝管33限定牵引丝31的牵引方向,并通过包丝管33保护所述牵引丝31。本发明中,所述包丝管33的内径略大于牵引丝31的直径以供牵引丝31穿设其中,能够避免管体10在热熔收缩的时候将牵引丝31抱紧导致牵引丝31无法顺畅的沿轴向滑动,并防止牵引丝31因弯曲而折断。在本实施例中,包丝管33的内径可选择0.40毫米。值得注意的是,包丝管33对应于可调弯段11部分的硬度应小于其它部分的硬度,即包丝管33对应于可调弯段11的部分为柔性的,从而不会影响可调弯段11的弯曲。例如,穿丝管33包埋在可调弯段11内的部分可选用较柔软的PTFE细管,而其它部分可选用PI细管或不锈钢细管。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所述牵引丝31从所述管体10的近端穿出后固定连接在调弯手柄20内相应的子滑动件222上。并且,牵引丝31在与子滑动件222连接的部位外固定套设有加硬管(图中未示出),所述加硬管的强度大于包丝管33的强度,以增加牵引丝31子滑动件222连接部分的强度,避免拉断牵引丝31,并便于将牵引丝31与子滑动件22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硬管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管。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分丝头(未图示),各牵引丝31从管体10中穿出后,通过所述分丝头来引导不同牵引丝31进入调弯手柄20后的延伸路径,以便连接不同的子滑动件222。
请参阅图14及图15,不同可调弯段11对应连接的牵引丝31均设于管体10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牵引件30a的牵引丝31对应于第一可调弯段11a的部分与第二牵引件30b的牵引丝31对应于第二可调弯段11的部分均与所述管体10的轴线平行,且第一牵引件30a的牵引丝31对应于第一可调弯段11a的部分与管体10的轴线所构成的平面和第二牵引件30b的牵引丝31对应于第二可调弯段11的部分与管体10的轴线所构成的平面重合,从而使得通过第一牵引件30a及第二牵引件30b的牵引丝31带动第一可调弯段11a及第二可调弯段11b进行弯曲时,第一可调弯段11a与第二可调弯段11b发生弯曲所在的平面共面,使得可调弯导管100的远端更易受控,且弯曲后的可调弯导管100的远端能够更容易地进入目标管腔。
具体地,请参阅图1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两锚定环32分别设置有相对锚定环32外周向内凹陷的弧形部或外凸的弧形部,两包丝管33分别固定在弧形部内,第一牵引件30a上的包丝管33在所述管体10的径向方向上叠置于第二牵引件30b上的包丝管33上,牵引丝31穿设于包丝管33内,从而第一牵引件30a的牵引丝31与管体10的轴线所构成的平面和第二牵引件30b的牵引丝31与管体10的轴线所构成的平面重合,第一可调弯段11a在相应包丝管33内牵引丝31带动下发生弯曲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可调弯段11b在相应包丝管33内牵引丝31带动下发生弯曲所在的平面共面。请参阅图1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两锚定环32均设置相对锚定环32外周外凸的弧形部,两包丝管33分别固定在弧形部内,第一牵引件30a上的包丝管33对应于第一可调弯段11a的部分与第二牵引件30b上的包丝管33对应于第二可调弯段11b的部分均平行于管体10的轴线并处于同一直线上,牵引丝穿设于包丝管内,从而第一牵引件30a的牵引丝31对应于第一可调弯段11a的部分与管体10的轴线所构成的平面和第二牵引件30b的牵引丝31对应于第二可调弯段11的部分与管体10的轴线所构成的平面重合,同样可以使得第一可调弯段11a在相应包丝管33内牵引丝31带动下发生弯曲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可调弯段11b在相应包丝管33内牵引丝31带动下发生弯曲所在的平面共面;但第一牵引件30a上的包丝管33在接近第一牵引件30b的锚定环32的位置弯折,使得第一牵引件30a上的包丝管33除对应于第一可调弯段11a外的其它部分与第二牵引件30b上的包丝管33并列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6,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牵引件30a上的包丝管33与第二牵引件30b上的包丝管33并列设置即两牵引丝31并列设置,从而使得第一牵引件30a带动第一可调弯段11a发生弯曲所在的平面与第二牵引件30b带动第e二可调弯段11b发生弯曲所在的平面非共面。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可调弯导管100,通过操控所述调弯手柄20能够使得管体10的远端即时形成不同的复合弯形,不同的复合弯形分别能够接近人体管腔不同位置处如左冠脉与右冠脉的生理解剖结构,并且通过操控调弯手柄20还能够在体内实时微调各可调弯段11的弯形,从而使用同一可调弯导管100便能够实施对可调弯导管的远端形态有不同要求的手术如左冠脉介入手术与右冠脉介入手术,并能够适应不同病人管腔生理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减少穿刺次数,减小对人体的损伤,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
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9及图17与图18,使用该可调弯导管100实施左冠脉介入手术与右冠脉介入手术时,管体10经桡动脉到达接近冠脉入口处。手动操控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向远端滑动至靠近所述第一外壳213的档位,并通过锁定件40锁定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在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向远端滑动至靠近所述第一外壳213的档位的过程中,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带动第一驱动控制件231、子滑动件222及滑动件221同步沿轴向运动,所述子滑动件222朝远端推顶所有牵引丝31可以使得所有可调弯段11即时复合形成接近能够介入右冠脉的弯形,然后通过向内推动微调旋钮2311使筋位2311c脱离卡槽2331并旋转微调旋钮2311,便能够驱动相应的子滑动件222在滑动件221上沿轴向滑动,从而带动牵引丝31作用于相应的可调弯段11,对相应可调弯段11的弯形进行微调,能够使得管体10的远端顺利进入右冠脉。当执行完右冠脉的诊疗,需要对左冠脉做诊疗时,手动向下按压锁定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的锁定件40,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解锁,拉动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向近端滑动至靠近第二外壳214的档位,并通过另一锁定件40锁定第二驱动控制件232,这一过程中,由于微调旋钮2311上的筋位2311c卡入卡槽2331,齿轮2313不会发生旋转,从而子滑动件222相对于滑动件221的位置不变,第二驱动控制件232带动第一驱动控制件231以及子滑动件222、滑动件221同步沿轴向运动,子滑动件222朝近端牵拉所有牵引丝31可以使得所有可调弯段11即时复合形成接近能够介入左冠脉的弯形,然后通过向内推动微调旋钮2311使筋位2311c脱离卡槽2331并旋转微调旋钮2311便能够驱动相应的子滑动件222在滑动件221上沿轴向滑动,从而带动牵引丝31作用于相应的可调弯段11,对相应可调弯段11的弯形进行微调,能够使得导管远端顺利进入左冠脉。因此,本发明可调弯导管100,能够实现一根可调弯导管100既能适用于左冠脉介入手术,又能适用于右冠脉介入手术,并且各可调弯段11可以分别进行实时地微调,能够适应不同病人的冠脉解剖形态。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是以管体10上设置两个可调弯段11为例,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更多数量的可调弯段11,只要适应性地在调弯手柄20内配置对应数量的子滑动件222及第一驱动控制件232即可。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用于操控与所述调弯手柄连接的管体远端上的至少两个可调弯段发生弯曲,所述调弯手柄包括驱动机构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有的所述可调弯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通过不同的动作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作不同形式的运动,所述驱动机构不同形式的运动分别用于同时驱动所有的所述可调弯段弯曲以及单独驱动各个所述可调弯段弯曲,以使得所述管体远端即时形成不同的复合弯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的至少两个子滑动件,一所述子滑动件对应连接一所述可调弯段;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驱动控制件,一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件对应控制一所述子滑动件;一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件单独动作驱动对应的所述子滑动件相对所述滑动件移动,以单独驱动对应的可调弯段弯曲;所有的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件同步动作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移动,以同时驱动所有的所述可调弯段弯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滑动件为齿条;所述第一驱动控制件包括微调旋钮及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一端设有与所述子滑动件啮合的齿轮,另一端与所述微调旋钮连接,且所述齿轮轴设有所述齿轮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转动连接;单独旋转一所述微调旋钮带动对应的齿轮轴转动以驱动对应的所述子滑动件相对所述滑动件移动,以单独驱动对应的可调弯段弯曲;所有的所述微调旋钮同步沿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移动带动所有的所述齿轮轴移动以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移动,以同时驱动所有的所述可调弯段弯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壳体,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内,所述控制机构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外,所述控制机构带动所述驱动机构相对所述手柄壳体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上设有沿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齿轮轴穿过所述导向孔并沿所述导向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控制件,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套设于所述手柄壳体外;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上设有贯穿孔,所述齿轮轴通过所述贯穿孔穿过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与所述齿轮轴连接的所述微调旋钮与所述贯穿孔之间具有止转结构,所述止转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微调旋钮旋转;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沿所述手柄壳体的轴向移动以带动所有的所述微调旋钮及齿轮轴同步沿所述调弯手柄的轴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内壁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微调旋钮包括与所述齿轮轴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多个筋位,所述卡槽与所述筋位构成所述止转结构,所述齿轮与所述微调旋钮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自然伸长时,所述筋位卡入所述卡槽内,阻止所述微调旋钮旋转;按压所述微调旋钮以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时,所述筋位脱离所述卡槽,所述微调旋钮旋转。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手柄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于所述手柄壳体上,用于锁定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在所述手柄壳体上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第二弹性件以及按钮,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以及与所述按压部垂直连接的锁定部,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手柄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自然伸长时,所述锁定部锁定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在所述手柄壳体上的位置;按压所述按压部以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时,解除所述锁定部对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的锁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壳体上设有档位标识,以标志所述第二驱动控制件位于所述手柄壳体上的位置。
12.一种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至少两个牵引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调弯手柄,所述调弯手柄连接于所述管体的近端,所述管体远端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可调弯段;每个所述牵引件的远端与一所述可调弯段连接,近端与所述调弯手柄内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装的内膜、增强管以及外管。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对应于所述可调弯段的硬度小于所述外管其它部分的硬度。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内嵌于所述管体的管壁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远端连接一所述可调弯段,近端连接所述调弯手柄内的所述驱动机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与不同所述可调弯段对应连接的牵引丝均设于所述管体的同一侧,不同牵引丝位于相应可调弯段的部分均平行于所述管体的轴线,且不同牵引丝位于相应可调弯段的部分分别与所述管体的轴线所构成的平面重合。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还包括锚定环,所述锚定环内嵌于所述可调弯段的管壁内并与所述牵引丝的远端固定相连。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还包括包丝管,所述牵引丝位于所述管体内的部分活动穿设于所述包丝管内,所述包丝管对应于所述可调弯段的硬度小于所述包丝管其它部分的硬度。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可调弯段包括位于所述管体远端的第一可调弯段与位于所述第一可调弯段近侧的第二可调弯段;所述第一可调弯段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可调弯段的硬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弯段的硬度范围为25D至35D,所述第二可调弯段的硬度范围为45D至55D。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弯段的弯曲角度范围为0°至90°,所述第二可调弯段的弯曲角度范围为-90°至180°。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调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驱动结构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可调弯段与所述第二可调弯段弯曲,形成适用于介入左冠脉或右冠脉的弯形;并且,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驱动结构单独驱动所述第一可调弯段或第二可调弯段弯曲,以微调所述弯形。
CN201811292557.1A 2018-10-31 2018-10-31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Pending CN111110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2557.1A CN111110985A (zh) 2018-10-31 2018-10-31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PCT/CN2019/106741 WO2020088138A1 (zh) 2018-10-31 2019-09-19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2557.1A CN111110985A (zh) 2018-10-31 2018-10-31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0985A true CN111110985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94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2557.1A Pending CN111110985A (zh) 2018-10-31 2018-10-31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1098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2797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宁波迪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肌填充系统
CN114424972A (zh) * 2021-12-31 2022-05-03 杭州德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导引装置以及经导管治疗系统
CN114681754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调弯导管
WO2022206491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深圳市先健呼吸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系统
WO2022206596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深圳市先健呼吸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装置
WO2023024600A1 (zh) * 2021-08-23 2023-03-02 上海生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自由度的便携微创手术机械臂
WO2023114159A1 (en) * 2021-12-14 2023-06-22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Steerable medical devices
WO2023240787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上海普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弯导管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2797A1 (zh) * 2020-09-11 2022-03-17 宁波迪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肌填充系统
CN114681754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调弯导管
CN114681754B (zh) * 2020-12-31 2023-08-25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可调弯导管
WO2022206491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深圳市先健呼吸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系统
WO2022206596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深圳市先健呼吸科技有限公司 穿刺装置
WO2023024600A1 (zh) * 2021-08-23 2023-03-02 上海生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自由度的便携微创手术机械臂
WO2023114159A1 (en) * 2021-12-14 2023-06-22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Steerable medical devices
CN114424972A (zh) * 2021-12-31 2022-05-03 杭州德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导引装置以及经导管治疗系统
CN114424972B (zh) * 2021-12-31 2023-12-08 杭州德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导引装置以及经导管治疗系统
WO2023240787A1 (zh) * 2022-06-13 2023-12-21 上海普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弯导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0985A (zh)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US11883005B2 (en) Steering system with locking mechanism
US11819635B2 (en) Steerable catheter suitable for left-hand operation
JP6364016B2 (ja) 同軸両方向カテーテル
US20050256452A1 (en) Steerable vascular sheath
US20070260225A1 (en) Steerable sheath actuator
CN111248947A (zh) 可调弯活检针及活检系统
AU2005254572A1 (en) Steerable vascular sheath
JP2009512497A (ja) 体内部位に手術器具を誘導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15536226A (ja) 操縦可能ガイドワイヤおよび使用方法
CN114082075B (zh) 一种辅助控弯鞘管
JP2021510311A (ja) 操縦可能な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WO2018164907A1 (en) Aortic valve no exchange catheter
JP6225172B2 (ja) 作動部材、および医療器具
CN209884984U (zh)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CN111375120A (zh) 可调弯导管
WO2020088138A1 (zh)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CN219001640U (zh) 可控弯的鞘管
CN218923511U (zh) 一种可调弯的微导管
JP2023091652A (ja) カテーテルハンド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カテーテル
CN117427254A (zh) 一种用于神经介入的可调弯微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