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7606A - 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7606A
CN111107606A CN201910049884.2A CN201910049884A CN111107606A CN 111107606 A CN111107606 A CN 111107606A CN 201910049884 A CN201910049884 A CN 201910049884A CN 111107606 A CN111107606 A CN 111107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target interface
terminal device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98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7606B (zh
Inventor
梁敬
郑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9100498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7606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EP20741676.9A priority patent/EP3913981A4/en
Priority to CA3126880A priority patent/CA3126880A1/en
Priority to BR112021014069-7A priority patent/BR112021014069A2/pt
Priority to KR1020217025535A priority patent/KR102519674B1/ko
Priority to PCT/CN2020/072734 priority patent/WO2020147832A1/zh
Priority to AU2020208709A priority patent/AU2020208709B2/en
Priority to JP2021541564A priority patent/JP7305771B2/ja
Publication of CN111107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7606A/zh
Priority to US17/378,213 priority patent/US2021034523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7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7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所述上报方法包括:接入AS层向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信息;其中,所述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时间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方法和设备可以使AS层向上层上报的可用性信息清楚明确,提高了通信有效性。

Description

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副链路(Sidelink,SL),也称侧链路或边链路,用于终端设备(UserEquipment,UE)之间不通过网络设备而直接进行通信。在SL资源选择方面,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的终端设备通过两种模式进行选择,第一种模式(mode1)是调度资源分配(Scheduled resource allocation)模式,由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分配SL资源;第二种模式(mode2)是自主资源选择(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模式,由UE自主选择SL资源,其中,第二种模式又包括a、b、c和d四种。在通信方式方面,LTE中的副链路是通过广播的方式通信的;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副链路支持单播、组播和广播三种通信方式,其中,单播是一对一(one to one)的通信方式,组播和广播都是一对多(one to many)的通信方式,但是广播方式不要求多个目标终端设备属于同一个用户组。
在通信过程中,不同通信主体之间的接口(interface)是不同的,比如,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接口为PC5接口,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接口为用户到网络的通用(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 universal,Uu)接口。
目前,对于终端设备来说,是选择PC5接口还是选择Uu接口进行通信,由终端设备的上层(up layer)决定。上层在进行接口选择时,需要参照终端设备的接入(Access,AS)层上报的不同接口的可用性(availability)。但是,终端设备的AS层具体上报了哪些信息尚不清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以明确需要上报的信息,提高通信有效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AS层向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信息;
其中,所述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时间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指示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第一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接入AS层向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信息;
其中,所述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时间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指示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无线通信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无线通信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无线通信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AS层可以向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多种可用性信息,使得AS层向上层上报的可用性信息清楚明确,从而可以帮助第一终端设备的上层更好地进行通信接口的选择,提高了通信有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700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8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或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5G系统,或者说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
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终端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至少一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设中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口可用性确定功能的装置,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所述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及5G基站(gNB),以及后续演进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然而用词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描述具体实施例时,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被“和/或”连接的描述对象,可以理解为是“和/或”所连接的对象中的至少一个。
下面先结合附图1,对应用于网络设备的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入AS层向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信息;其中,所述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时间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
目标接口可以包括Uu接口和PC5接口中的至少一个,其中,Uu接口是用户到网络的通用(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 universal,Uu)接口,PC5接口是终端设备之间直接通信的接口。
接入(Access,AS)层指的是第一终端设备的AS层,以5G系统的协议栈为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以下(包括RRC层)的层为AS层,RRC层以上的层(不包括RRC层)为非接入(NAS)层,RRC层以上的层也称为AS层的上层。
其中,目标接口的可用性(availability)包括可用(availiable)或不可用(notavailiable),下面通过举例说明目标接口可用或不可用的含义。以目标接口为Uu接口为例,Uu接口可用,意味着能够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行业务传输,Uu接口不可用,意味着不能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行业务传输;以目标接口为PC5接口为例,PC5接口可用,意味着能够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行业务传输,PC5接口不可用,意味着不能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进行业务传输。
在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副链路业务中的源(Source)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任意的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副链路业务中的目标(Destination)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对端终端设备),且第二终端设备既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业务数据的对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的对端终端设备,下文中述及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含义类似。其中,副链路可以是单播链路和组播链路中的任一种。
可以理解,由于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因此,上报的可用性信息的具体内容存在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的多种组合情况。下面先对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或不可用。
在具体上报时,可以利用1比特(bit)来指示第一信息,例如,当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时,可以利用1bit指示PC5接口可用,或者利用1bit指示PC5接口不可用;当目标接口为Uu接口时,可以利用1bit指示Uu接口可用,或者利用1bit指示Uu接口不可用。
当目标接口包括PC5接口和Uu接口时,可以用2bits联合指示第一信息,具体可以利用2bits中的1bit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利用2bits中的剩余1bit指示Uu接口可用或不可用,这2bits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也可以由协议规定、预配置或由AS层的上层确定。
当目标接口中的某一接口存在多种情况时,可以用多个bits对这多种情况下的该接口的可用性分别进行指示,且这多个bits的顺序也可以是任意的,或者可以由协议规定、预配置或由AS层的上层确定。例如,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且PC5存在单播和组播两种情况,那么可以用2bits联合指示第一信息,具体的,利用这2bits中的1bit指示单播情况下的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利用2bits中的剩余1bit指示组播情况下的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这2bits的顺序也可以是任意的。再如,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且PC5存在单播、组播和广播三种情况,那么可以用3bits联合指示第一信息,具体的,利用这3bits中的第一bit指示单播情况下的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利用3bits中的第二bit指示组播情况下的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利用3bits中的第三bit指示广播情况下的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这3bits的顺序也可以是任意的。
第二信息具体包含的内容分很多种情况,下文会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处暂不赘述。
第三信息具体可以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时间信息,该时间信息可以由一个定时器(timer)来定义,也可以是一个时间的绝对值。该时间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生效时间或停止生效的时间。
且可选地,当可用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三信息时,图1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协议规定、网络设备配置和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第三信息。也即,可以基于协议规定、网络设备配置和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定义定时器的值或时间的绝对值。
例如,假如目标接口为PC5接口,PC5接口的可用性为不可用,且定时器值为5s,则在定时器超时后,PC5接口不可用信息开始生效或停止生效。或者,假如目标接口为Uu接口,Uu接口的可用性为不可用,且定时器值为5s,则在定时器超时后,Uu接口不可用信息开始生效或停止生效。
第四信息具体可以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包括调度资源分配(Scheduled resource allocation)模式(mode1)和自主资源选择(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模式(mode2),其中,mode2又分为2a、2b、2c和2d四种。
例如,假设目标接口为PC5,第一信息包括PC5接口不可用,第四信息包括适用PC5接口不可用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为mode2,或者说,AS层向上层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PC5not available+mode2”,意味着mode2下PC5接口不可用。
再如,假设目标接口为Uu,第一信息包括Uu接口不可用,第四信息包括适用Uu接口不可用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为mode1,或者说,AS层向上层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Uunot available+mode1”,意味着mode1下Uu接口不可用。
第五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当前采用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且当前采用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可以是上文中的mode1或mode2,当第一终端设备当前采用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为mode2时,还可以是2a、2b、2c和2d中的任一个。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虽然是通过单独举例的方式对可用性信息中的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的具体内容分别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当需要上报的可用性信息是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多个时,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确定具体需要上报的可用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AS层可以向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多种可用性信息,使得AS层向上层上报的接口的可用性信息清楚明确,从而可以帮助第一终端设备的上层更好地进行通信接口的选择,提高了通信有效性。
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2、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其中,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第六信息、第七信息、第八信息和第九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六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来自网络设备的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所述第八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第九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
下面通过多个例子,对如何基于预设信息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以及对应上报的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下文的第一个例子至第四个例子,对基于第六信息确定PC5接口的可用性的过程,以及对应上报的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进行说明。
在第一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单播连接信息(也即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为单播连接),则步骤102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和/或单播连接正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在此基础上,可选地,图1或图2所示的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和/或单播连接正常。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单播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接受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直接通信接受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正常。
一般情况下,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没有发生副链路失败,或没有出现链路切换时,即认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可以理解为是对单播建立过程和结果的描述,单播连接正常可以看做是对已建立的单播连接的描述。
在第二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单播连接信息(也即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为单播连接),则步骤102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未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和/或单播连接异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
在此基础上,可选地,图1或图2所示的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未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和/或单播连接异常。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单播连接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直接通信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不存在单播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释放了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单播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单播连接释放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释放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发生了链路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发生了切换;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AS层参数协商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未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可以理解为是对单播建立过程和结果的描述,单播连接异常可以看做是对已建立的单播连接的描述。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个例子和第二例子的基础上,如果步骤101中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二信息,则所述第二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类型为单播链路,以及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对应的单播链路信息。
其中,所述单播链路信息包括所述单播链路的链路ID、所述单播链路的数据承载ID、所述单播链路的控制承载ID、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ID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ID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假如依据上述第一个例子确定PC5接口可用,则可用性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PC5接口可用,可用性信息中的第二信息可以包括PC5接口可用适用于单播链路,以及PC5接口可用所对应的单播链路的链路信息包括单播链路的链路ID、单播链路的数据承载ID、单播链路的控制承载ID、第一终端设备的ID和第二终端设备的ID等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的ID或第二终端设备的ID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AS层的上层(upper layer)ID、层2(Layer,L2)ID、物理层ID、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5G-S-TMSI(Temporary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源(Source)终端设备ID和目标(Destination)终端设备ID,等等。
在第三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组播连接信息(也即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为组播连接),则步骤102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和/或组播连接正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在此基础上,可选地,图1或图2所示的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和/或组播连接正常。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组播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接受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播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直接通信接受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组播连接正常。
一般情况下,如果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没有发生副链路失败或切换,即认为第一终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组播连接正常。
需要说明的是,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可以理解为是对组播建立过程和结果的描述,组播连接正常可以看做是对已建立的组播连接的描述。
在第四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组播连接信息(也即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为组播连接),则步骤102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和/或组播连接异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在此基础上,可选地,图1或图2所示的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和/或组播连接异常。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组播连接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播连接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直接通信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不存在已建立的组播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释放了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组播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组播连接释放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播连接释放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组播连接发生了链路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组播连接发生了切换;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AS层参数协商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未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可以理解为是对组播建立过程和结果的描述,组播连接异常可以看做是对已建立的组播连接的描述。
可选地,在上述第三个例子和第四例子的基础上,如果步骤101中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二信息,则所述第二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类型为组播链路,以及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对应的组播链路信息。
其中,所述组播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组播链路的链路ID、所述组播链路的数据承载ID、所述组播链路的控制承载ID、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ID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ID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假如依据上述第三个例子确定PC5接口可用,则可用性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PC5接口可用,可用性信息中的第二信息可以包括PC5接口可用适用于组播链路,以及PC5接口可用所对应的组播链路的链路信息包括组播链路的链路ID、组播链路的数据承载ID、组播链路的控制承载ID、该组播链路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的ID和第二终端设备的ID等信息。
同上文,第一终端设备的ID或第二终端设备的ID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AS层的上层ID、层2ID、物理层ID、IMSI、5G-S-TMSI、源终端设备ID和目标终端设备ID,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一个例子至第四个例子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副链路业务中的源(Source)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任意的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副链路业务中的目标(Destination)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对端终端设备),且第二终端设备既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业务数据的对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的对端终端设备。
下面通过第五个例子和第六个例子,对如何基于第六信息确定Uu接口的可用性,以及对应上报的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进行说明。
在第五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Uu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网络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RRC连接信息,则步骤102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成功建立RRC连接和/或RRC连接正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相应的,图1或图2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成功建立RRC连接和/或RRC连接正常。
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4;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B;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paging)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消息4是4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四步收到的消息msg4,消息B是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二步收到的消息,寻呼(paging)消息可能为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的paging消息,也可能为核心网的paging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成功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是对RRC建立过程和结果的描述,RRC连接正常可以看做是对已建立的RRC连接的描述。
在第六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Uu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网络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RRC连接信息,则步骤102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未成功建立RRC连接和/或RRC连接异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相应的,图1或图2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满足第六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未成功建立RRC连接和/或RRC连接异常。
其中,所述第六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连接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小区接入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小区接入禁止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了小区切换过程;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生了波束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了波束失败恢复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未成功建立RRC连接可以理解为是对RRC建立过程和结果的描述,RRC连接异常可以看做是对已建立的RRC连接的描述。
可选地,在上述第五个例子和第六例子的基础上,如果步骤101中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二信息,则所述第二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信息。其中,RRC状态可以包括连接态(connected)、空闲态(idle)或非激活态(Inactive)。并且与上报第一信息类似,在具体上报时,也可以利用1bit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信息。
在此基础上,举例来说,如果步骤101中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具体包括Uu接口不可用,第二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为空闲态,也即可用性信息包括“Uu not available+idle”,则意味着,第一终端设备的RRC连接处于空闲态,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不可用,需要触发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进入连接态,才能使Uu接口可用;如果可用性信息包括“Uu not available+connected”,意味着Uu接口完全不可用。
下面通过第七个例子,对基于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七信息,确定Uu接口的可用性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第七个例子中,目标接口为Uu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七信息,且所述第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调度信息、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
第一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也即网络设备在通过第一调度信息对mode1下的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副链路资源调度时,可以在第一调度信息中额外增加1bit或多个bits来指示Uu接口可用或不可用。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也即网络设备可以利用专门的配置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Uu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具体可以用1bit来指示。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副链路资源池和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也即网络设备可以在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配置副链路资源池和/或BWP的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Uu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调度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确定出Uu接口可用或不可用。
当然,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配置信息来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下面通过第八个例子,对基于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七信息,确定PC5接口的可用性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第八个例子中,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七信息,且所述第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调度信息、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三配置信息、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四配置信息、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五配置信息和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六配置信息。
第二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也即网络设备在通过第二调度信息对mode1下的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副链路资源调度时,可以在第二调度信息中额外增加1bit或多个bits来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也即网络设备可以利用专门的配置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具体可以用1bit来指示。
第四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也即网络设备可以在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配置副链路资源池和/或BWP的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PC5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确定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
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的方式,可以看作是一种显式的指示方式,而下面要解释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五配置信息和/或第六配置信息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的方式,由于并没有直接在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PC5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隐式的指示方式。
对于第五配置信息而言,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未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也即,可以通过第五配置信息中是否携带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来间接的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具体的,如果携带了,则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PC5接口可用,如果未携带,则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PC5接口不可用。
当然,反过来也是可行的,也即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未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不能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能够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也即,如果第六配置信息里面携带的资源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资源可以让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则代表PC5接口可用。如果第六配置信息里面携带的资源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资源无法让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则代表PC5接口不可用。
通常情况下,当网络设备通过第六配置信息给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了与第二终端设备不同的预设资源时,会导致不能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
其中,所述预设资源包括副链路资源池和BWP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之后,也可以确定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并且,由于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中没有增加额外的比特,因此还可以节约通信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七个例子中所述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以及第八个例子中所述的第三配置信息至第六配置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发送的专用信令,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八个例子中所述的第四配置信息至第六配置信息,可以不同的配置信息,也可以是同一配置信息。
下面通过第九个例子,对基于第八信息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第九个例子中,如果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第八信息,则步骤102可以包括:基于所述第八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其中,所述第八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
第九个例子既可以用于确定Uu接口的可用性,也可以用于确定PC5接口的可用性。
例如,可以预设置Uu接口与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的映射关系,从而基于该映射关系确定出Uu接口的可用性。具体如,假如预设置的映射关系包括“Uuavailable+mode1”,这说明当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为mode1时,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可用。
再如,可以预设置PC5接口与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的映射关系,从而基于该映射关系确定出PC5接口的可用性。具体如,假如预设置的映射关系包括“PC5available+mode2”,这说明当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为mode2时,第一终端设备的PC5接口可用,等等,本说明书不一一举例说明。
下面通过第十个例子,对基于第九信息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第十个例子中,如果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第九信息,则步骤102可以包括:基于所述第九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第九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其中,RRC状态可以包括连接态(connected)、空闲态(idle)或非激活态(Inactive)。
第十个例子既可以用于确定Uu接口的可用性,也可以用于确定PC5接口的可用性。
例如,可以预设置Uu接口与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的映射关系,从而基于该映射关系确定出Uu接口的可用性。
具体如,假如预设置的映射关系包括“Uu available+connected”,说明当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为连接态时,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可用;或者,假如预设置的映射关系包括“Uu available+idle/Inactive”,说明当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为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可用;或者,假如预设置的映射关系包括“Uu available+idle/Inactive+suitable cell”,说明当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为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且驻留在合适的小区时,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可用,等等。
再如,假如预设置的映射关系包括“Uu not available+idle/Inactive”,说明当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为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不可用;或者,假如预设置的映射关系包括“Uu not available+idle/Inactive+acceptable cell”,说明当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为空闲态或非激活态,且驻留在可接受的小区时,第一终端设备的Uu接口不可用,等等。
又如,可以预设置PC5接口与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的映射关系,从而基于该映射关系确定出PC5接口的可用性。具体如,假如预设置的映射关系包括“PC5not available+idle”,这说明当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为空闲态时,第一终端设备的PC5接口不可用,等等。
可以理解,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与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的映射关系有很多种,本说明书不一一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文中通过十个例子对单独基于第六信息、第七信息、第八信息和第九信息,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做了说明,但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同时基于第六信息、第七信息、第八信息和第九信息中的多个信息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由于不但可以上报详细的可用性信息,还提供了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具体方式,因此可以解决如何确定目标接口可用性的问题。
可选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果所述目标接口为PC5,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所述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采用广播方式通信时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的AS层向上层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可以是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的任意组合。
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的AS层在向上层上报第一信息时,如果目标接口包括PC5接口和Uu接口,则可以用2bits联合指示第一信息,具体可以利用2bits中的1bit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利用2bits中的剩余1bit指示Uu接口可用或不可用,这2bits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也可以由协议规定、预配置或由AS层的上层确定。
以及,在具体上报时,如果目标接口中的某一接口存在多种情况,则可以用多个bits对这多种情况下的该接口的可用性分别进行指示,且这多个bits的顺序也可以是任意的,或者可以由协议规定、预配置或由AS层的上层确定。例如,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且PC5存在单播和组播两种情况,那么可以用2bits联合指示第一信息,具体的,利用这2bits中的1bit指示单播情况下的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利用2bits中的剩余1bit指示组播情况下的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这2bits的顺序也可以是任意的。再如,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且PC5存在单播、组播和广播三种情况,那么可以用3bits联合指示第一信息,具体的,利用这3bits中的第一bit指示单播情况下的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利用3bits中的第二bit指示组播情况下的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利用3bits中的第三bit指示广播情况下的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这3bits的顺序也可以是任意的。
以上对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的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将结合图3对应用于网络设备的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发送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指示信息。
其中,目标接口包括Uu接口和PC5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包括可用或不可用。
在一个例子中,如果所述目标接口包括Uu接口,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调度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副链路资源池和带宽部分BWP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调度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确定出Uu接口可用或不可用。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所述目标接口包括PC5接口,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第四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确定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
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的方式,可以看作是一种显式的指示方式,而下面要解释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五配置信息和/或第六配置信息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的方式,由于并没有直接在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PC5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隐式的指示方式。
对于第五配置信息而言,在第五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未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
当然,反过来也是可行的,也即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未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不能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能够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也即,如果第六配置信息里面携带的资源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资源可以让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则代表PC5接口可用。如果第六配置信息里面携带的资源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资源无法让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则代表PC5接口不可用。
通常情况下,当网络设备通过第六配置信息给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了与第二终端设备不同的预设资源时,会导致不能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
其中,所述预设资源包括副链路资源池和BWP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之后,也可以确定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并且,由于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中没有增加额外的比特,因此还可以节约通信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配置信息至第六配置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发送的专用信令,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配置信息至第六配置信息可以是同一配置信息,也可以是不同配置信息。
图3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由于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指示信息,因此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据此确定出目标接口是否可用,解决了如何确定目标接口可用性的问题。
以上对应用于网络设备的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终端设备400包括:上报模块401。
上报模块401,用于接入AS层向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信息。
其中,所述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时间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
目标接口可以包括Uu接口和PC5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目标接口的可用性(availability)包括可用(availiable)或不可用(not availiable)。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副链路业务中的源(Source)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任意的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副链路业务中的目标(Destination)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对端终端设备),且第二终端设备既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业务数据的对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控制信息的对端终端设备,下文中述及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含义类似。
可以理解,由于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因此,上报的可用性信息的具体内容存在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的多种组合情况。下面先对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或不可用。
第二信息具体包含的内容分很多种情况,下文会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处暂不赘述。
第三信息具体可以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时间信息,该时间信息可以由一个定时器(timer)来定义,也可以是一个时间的绝对值。该时间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生效时间或停止生效的时间。
可选地,当可用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三信息时,图4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第三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协议规定、网络设备配置和预配置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第三信息。
第四信息具体可以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包括调度资源分配(Scheduled resource allocation)模式(mode1)和自主资源选择(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模式(mode2),其中,mode2又分为2a、2b、2c和2d四种。
第五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当前采用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且当前采用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可以是上文中的mode1或mode2,当第一终端设备当前采用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为mode2时,还可以是2a、2b、2c和2d中的任一个。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虽然是通过单独举例的方式对可用性信息中的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的具体内容分别进行了说明,但应理解,当需要上报的可用性信息是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多个时,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确定具体需要上报的可用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400,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AS层可以向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多种可用性信息,使得AS层向上层上报的接口的可用性信息清楚明确,从而可以帮助第一终端设备的上层更好地进行通信接口的选择,提高了通信有效性。
如图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400还可以包括:可用性确定模块402。
可用性确定模块402,用于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其中,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第六信息、第七信息、第八信息和第九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六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来自网络设备的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所述第八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第九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
下面通过多个例子,对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如何基于预设信息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以及上报模块401对应上报的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下文的第一个例子至第四个例子,对基于第六信息确定PC5接口的可用性的过程,以及上报模块401对应上报的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进行说明。
在第一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单播连接信息,则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可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和/或单播连接正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在此基础上,可选地,图4或图5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和/或单播连接正常。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单播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接受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直接通信接受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正常。
一般情况下,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没有发生副链路失败,或没有出现链路切换时,即认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正常。
在第二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单播连接信息,则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可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未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和/或单播连接异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
在此基础上,可选地,图4或图5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未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和/或单播连接异常。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单播连接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直接通信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不存在单播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释放了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单播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单播连接释放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单播连接释放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发生了链路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单播连接发生了切换;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AS层参数协商失败。
可选地,在上述第一个例子和第二例子的基础上,如果上报模块401中的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二信息,则所述第二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类型为单播链路,以及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对应的单播链路信息。
其中,所述单播链路信息包括所述单播链路的链路ID、所述单播链路的数据承载ID、所述单播链路的控制承载ID、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ID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ID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假如依据上述第一个例子确定PC5接口可用,则可用性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PC5接口可用,可用性信息中的第二信息可以包括PC5接口可用适用于单播链路,以及PC5接口可用所对应的单播链路的链路信息包括单播链路的链路ID、单播链路的数据承载ID、单播链路的控制承载ID、第一终端设备的ID和第二终端设备的ID等信息。
在第三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组播连接信息,则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可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和/或组播连接正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在此基础上,可选地,图4或图5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和/或组播连接正常。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组播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接受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播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直接通信接受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组播连接正常。
一般情况下,如果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没有发生副链路失败或切换,即认为第一终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组播连接正常。
在第四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组播连接信息,则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可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和/或组播连接异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在此基础上,可选地,图4或图5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和/或组播连接异常。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组播连接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播连接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直接通信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直接通信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不存在已建立的组播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释放了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的组播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组播连接释放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来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组播连接释放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组播连接发生了链路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组播连接发生了切换;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AS层参数协商失败。
可选地,在上述第三个例子和第四例子的基础上,如果上报模块401中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二信息,则所述第二信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类型为组播链路,以及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对应的组播链路信息。
其中,所述组播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组播链路的链路ID、所述组播链路的数据承载ID、所述组播链路的控制承载ID、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ID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ID中的至少一种。
下面通过第五个例子和第六个例子,对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如何基于第六信息确定Uu接口的可用性,以及对应上报的第二信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进行说明。
在第五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Uu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网络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RRC连接信息,则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可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成功建立RRC连接和/或RRC连接正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相应的,图4或图5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成功建立RRC连接和/或RRC连接正常。
其中,所述第五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4;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消息B;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寻呼(paging)消息。
在第六个例子中,如果目标接口为Uu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目标设备包括网络设备,且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为RRC连接信息,则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可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未成功建立RRC连接和/或RRC连接异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相应的,图4或图5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第六确定模块,用于在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未成功建立RRC连接和/或RRC连接异常。
其中,所述第六预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RRC连接拒绝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小区接入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小区接入禁止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网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了小区切换过程;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生了波束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了波束失败恢复过程。
可选地,在上述第五个例子和第六例子的基础上,如果上报模块401中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二信息,则所述第二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信息。其中,RRC状态可以包括连接态(connected)、空闲态(idle)或非激活态(Inactive)。并且与上报第一信息类似,在具体上报时,也可以利用1bit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信息。
下面通过第七个例子,对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基于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七信息,确定Uu接口的可用性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第七个例子中,目标接口为Uu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七信息,且所述第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调度信息、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
第一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副链路资源池和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调度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确定出Uu接口可用或不可用。
当然,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配置信息来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下面通过第八个例子,对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基于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七信息,确定PC5接口的可用性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第八个例子中,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七信息,且所述第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种: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调度信息、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三配置信息、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四配置信息、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五配置信息和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六配置信息。
第二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第四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确定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
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的方式,可以看作是一种显式的指示方式,而下面要解释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五配置信息和/或第六配置信息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的方式,由于并没有直接在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PC5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隐式的指示方式。
对于第五配置信息而言,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未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也即,可以通过第五配置信息中是否携带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来间接的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具体的,如果携带了,则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PC5接口可用,如果未携带,则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指示PC5接口不可用。
当然,反过来也是可行的,也即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未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不能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能够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也即,如果第六配置信息里面携带的资源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资源可以让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则代表PC5接口可用。如果第六配置信息里面携带的资源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资源无法让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则代表PC5接口不可用。
通常情况下,当网络设备通过第六配置信息给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了与第二终端设备不同的预设资源时,会导致不能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
其中,所述预设资源包括副链路资源池和BWP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之后,也可以确定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并且,由于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中没有增加额外的比特,因此还可以节约通信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七个例子中所述的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以及
第八个例子中所述的第三配置信息至第六配置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发送的专用信令,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八个例子中所述的第四配置信息至第六配置信息,可以不同的配置信息,也可以是同一配置信息。
下面通过第九个例子,对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基于第八信息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第九个例子中,如果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第八信息,则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可用于:基于所述第八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其中,所述第八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
第九个例子既可以用于确定Uu接口的可用性,也可以用于确定PC5接口的可用性。
可以理解,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与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的映射关系有很多种,此处不再举例说明。
下面通过第十个例子,对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基于第九信息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第十个例子中,如果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第九信息,则可用性确定模块402可用于:基于所述第九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第九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其中,RRC状态可以包括连接态(connected)、空闲态(idle)或非激活态(Inactive)。
第十个例子既可以用于确定Uu接口的可用性,也可以用于确定PC5接口的可用性。
可以理解,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与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的映射关系也有很多种,此处不再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文中通过十个例子对单独基于第六信息、第七信息、第八信息和第九信息,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做了说明,但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同时基于第六信息、第七信息、第八信息和第九信息中的多个信息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图5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设备,由于不但可以上报详细的可用性信息,还提供了确定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具体方式,因此可以解决如何确定目标接口可用性的问题。
可选地,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果所述目标接口包括PC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所述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采用广播方式通信时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的AS层向上层上报的可用性信息可以是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的任意组合。
上述图4至图5所示的第一终端设备4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1至图2所示的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的各个实施例,相关之处请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600,所述网络设备60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601。
发送模块601,用于发送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指示信息。
其中,目标接口包括Uu接口和PC5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包括可用或不可用。
在一个例子中,如果所述目标接口为Uu接口,则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调度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第二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副链路资源池和带宽部分BWP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调度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确定出Uu接口可用或不可用。
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所述目标接口为PC5接口,则所述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第四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确定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
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的方式,可以看作是一种显式的指示方式,而下面要解释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五配置信息和/或第六配置信息指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的方式,由于并没有直接在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PC5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隐式的指示方式。
对于第五配置信息而言,在第五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未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
当然,反过来也是可行的,也即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未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不能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能够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也即,如果第六配置信息里面携带的资源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资源可以让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则代表PC5接口可用。如果第六配置信息里面携带的资源配置信息所配置的资源无法让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信,则代表PC5接口不可用。
通常情况下,当网络设备通过第六配置信息给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了与第二终端设备不同的预设资源时,会导致不能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
其中,所述预设资源包括副链路资源池和BWP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之后,也可以确定出PC5接口可用或不可用。并且,由于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中没有增加额外的比特,因此还可以节约通信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配置信息至第六配置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发送的专用信令,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四配置信息至第六配置信息可以是同一配置信息,也可以是不同配置信息。
图6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600,由于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指示信息,因此可以使第一终端设备据此确定出目标接口是否可用,解决了如何确定目标接口可用性的问题。
上述图6所示的网络设备6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的各个实施例,相关之处请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终端设备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4和用户接口703。终端设备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其中,用户接口7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7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7021和应用程序7022。
其中,操作系统7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7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7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702上并可在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上述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网络设备的结构图,能够实现上述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图8所示,网络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收发机802、存储器803、用户接口804和总线接口,其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8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803并可在处理器8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上述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1代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终端设备,用户接口8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3可以存储处理器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至少一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或者上述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述指令时,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或者上述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接口可用性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AS层向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信息;
其中,所述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时间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其中,所述预设信息包括第六信息、第七信息、第八信息和第九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六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第七信息包括来自网络设备的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所述第八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第九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所述目标设备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连接信息为单播连接信息;
其中,所述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和/或单播连接正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所述目标设备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连接信息为单播连接信息;
其中,所述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未成功建立单播连接和/或单播连接异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类型为单播链路;
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对应的单播链路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播链路信息包括所述单播链路的链路ID、所述单播链路的数据承载ID、所述单播链路的控制承载ID、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ID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ID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所述目标设备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连接信息为组播连接信息;
其中,所述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和/或组播连接正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所述目标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且所述连接信息为组播连接信息;
其中,所述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未成功建立组播连接和/或组播连接异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类型为组播链路;
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对应的组播链路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播链路信息包括所述组播链路的链路ID、所述组播链路的数据承载ID、所述组播链路的控制承载ID、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ID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ID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口为Uu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所述目标设备包括网络设备,且所述连接信息为RRC连接信息;
其中,所述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成功建立RRC连接和/或RRC连接正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口为Uu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六信息,所述目标设备包括网络设备,且所述连接信息为RRC连接信息;
其中,所述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包括: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未成功建立RRC连接和/或RRC连接异常时,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2-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口为Uu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七信息,且所述第七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调度信息,所述第一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副链路资源池和带宽部分BWP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七信息,且所述第七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调度信息,所述第二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五配置信息,且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未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
来自网络设备的第六配置信息,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不能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能够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其中,所述预设资源包括副链路资源池和带宽部分BWP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八信息,其中,所述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包括:
基于所述第八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17.根据权利要求2-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信息包括所述第九信息,其中,所述基于预设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包括:
基于所述第九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口包括PC5,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采用广播方式通信时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19.一种接口可用性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指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口为Uu接口,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调度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第一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副链路资源池和带宽部分BWP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接口为PC5接口,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二调度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和第六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第二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副链路资源,且所述第二调度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
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所述第四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信息;
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在所述第五配置信息中未携带用于配置预设资源的信息时,所述第五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
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预设资源,且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不能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不可用,在所述第六配置信息配置的预设资源能够实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通信时,所述第六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接口可用;
其中,所述预设资源包括副链路资源池和带宽部分BWP中的至少一种。
22.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接入AS层向上层上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信息;
其中,所述可用性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第四信息和第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所述第二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链路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时间信息,所述第四信息包括适用所述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副链路资源选择模式信息。
2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用于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接口的可用性的指示信息。
2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无线通信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无线通信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0-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无线通信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049884.2A 2019-01-18 2019-01-18 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1107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9884.2A CN111107606B (zh) 2019-01-18 2019-01-18 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CA3126880A CA3126880A1 (en) 2019-01-18 2020-01-17 Method for reporting interface availability, method for indicating interface availability, and device
BR112021014069-7A BR112021014069A2 (pt) 2019-01-18 2020-01-17 Método para relatar a disponibilidade da interface, método para indicar disponibilidade da interface e dispositivo.
KR1020217025535A KR102519674B1 (ko) 2019-01-18 2020-01-17 인터페이스 가용성의 보고 방법,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EP20741676.9A EP3913981A4 (en) 2019-01-18 2020-01-17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ORTING AND INDICATION OF INTERFACE AVAILABILITY
PCT/CN2020/072734 WO2020147832A1 (zh) 2019-01-18 2020-01-17 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AU2020208709A AU2020208709B2 (en) 2019-01-18 2020-01-17 Method for Reporting Interface Availability, Method for Indicating Interface Availability, and Device
JP2021541564A JP7305771B2 (ja) 2019-01-18 2020-01-17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利用可能性報告・指示方法及び機器
US17/378,213 US20210345234A1 (en) 2019-01-18 2021-07-16 Method for reporting interface availability, method for indicating interface availability,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9884.2A CN111107606B (zh) 2019-01-18 2019-01-18 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7606A true CN111107606A (zh) 2020-05-05
CN111107606B CN111107606B (zh) 2021-07-20

Family

ID=70420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9884.2A Active CN111107606B (zh) 2019-01-18 2019-01-18 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45234A1 (zh)
EP (1) EP3913981A4 (zh)
JP (1) JP7305771B2 (zh)
KR (1) KR102519674B1 (zh)
CN (1) CN111107606B (zh)
AU (1) AU2020208709B2 (zh)
BR (1) BR112021014069A2 (zh)
CA (1) CA3126880A1 (zh)
WO (1) WO20201478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919A (zh) * 2021-02-22 2021-06-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201788A1 (de) * 2019-02-13 2020-08-13 Apple Inc. Funkressourcenverwaltung für netzwerkunterstützte new-radio-v2x-sidelink-ressourcenzuweisung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430A (zh) * 2005-11-30 2007-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iub接口可用带宽及接口速率的方法
CN101998495A (zh) * 2009-08-26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空中接口拥塞情况的方法及中继节点
CN102104913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中继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N102457965A (zh) * 2010-10-15 2012-05-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聚合场景下中继节点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5745947A (zh) * 2013-11-08 2016-07-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报告用户接口状况的系统和方法
US20170079059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Intel IP Corporation Slicing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7347214A (zh) * 2016-05-05 2017-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c5接口上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466068A (zh) * 2016-06-06 2017-12-1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中继信道上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34482A (zh) * 2015-05-15 2018-01-02 索尼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终端和方法
WO2018117775A1 (ko) * 2016-12-23 2018-06-28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수행하기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260163A (zh) * 2018-03-28 2018-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180255505A1 (en) * 2015-08-19 2018-09-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asurement Control for UE Relay Selection in ProSe Based UE-to-Network Relay
US20180317268A1 (en) * 2015-10-22 2018-11-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0356B2 (en) * 2003-01-08 2006-01-24 Vtech Telecommunications, Limited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with wireless expansion peripherals
KR101639403B1 (ko) * 2010-05-06 2016-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허브 및 가상 그룹에 속하는 송, 수신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KR20180108589A (ko) * 2016-01-29 2018-10-04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사이드링크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단말기
CN108990125B (zh) 2017-06-01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430A (zh) * 2005-11-30 2007-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iub接口可用带宽及接口速率的方法
CN101998495A (zh) * 2009-08-26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空中接口拥塞情况的方法及中继节点
CN102104913A (zh) * 2009-12-22 2011-06-22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中继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N102457965A (zh) * 2010-10-15 2012-05-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聚合场景下中继节点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5745947A (zh) * 2013-11-08 2016-07-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报告用户接口状况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34482A (zh) * 2015-05-15 2018-01-02 索尼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终端和方法
US20180255505A1 (en) * 2015-08-19 2018-09-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asurement Control for UE Relay Selection in ProSe Based UE-to-Network Relay
US20170079059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Intel IP Corporation Slicing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80317268A1 (en) * 2015-10-22 2018-11-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ethod
CN107347214A (zh) * 2016-05-05 2017-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c5接口上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466068A (zh) * 2016-06-06 2017-12-1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中继信道上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117775A1 (ko) * 2016-12-23 2018-06-28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수행하기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260163A (zh) * 2018-03-28 2018-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Interface and RAT selection", 《3GPP TSG-RAN WG2 #104,R2-1817929》 *
ERICSSON: "Path Selection Between Uu and PC5",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92,R3-161302》 *
HUAWEI, HISILICON: "Further discussions for PC5/Uu path selection for V2X",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97,R2-1701366》 *
INTERDIGITAL INC: "RAT selection for NR V2X", 《3GPP RAN WG2 MEETING #104,R2-1816791》 *
SAMSUNG: "Coexistence of Uu and PC5 operation",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95BIS,R2-166464》 *
TENCENT: "Discussion on RAT LS on RAT Selection and pCR to TS 23.287", 《SA WG2 MEETING #130,S2-1900160》 *
ZTE: "TP for V2X RAT selection of SL",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4,R2-181874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919A (zh) * 2021-02-22 2021-06-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12929919B (zh) * 2021-02-22 2023-08-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47832A1 (zh) 2020-07-23
BR112021014069A2 (pt) 2021-09-21
EP3913981A1 (en) 2021-11-24
US20210345234A1 (en) 2021-11-04
AU2020208709A1 (en) 2021-09-02
AU2020208709B2 (en) 2022-11-17
KR20210117293A (ko) 2021-09-28
CN111107606B (zh) 2021-07-20
CA3126880A1 (en) 2020-07-23
EP3913981A4 (en) 2022-03-30
JP2022518722A (ja) 2022-03-16
JP7305771B2 (ja) 2023-07-10
KR102519674B1 (ko)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3902B (zh) 上行探测信号的触发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63451B (zh) 副链路传输方法和设备
KR102307719B1 (ko) 페이징 방법 및 페이징 장치
US11197233B2 (en) Method for sending and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860015A1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pdcp duplic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294791A (zh) 一种受限ue能力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107606B (zh) 接口可用性上报、指示方法和设备
US20220368454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Mode in Sidelink, Terminal Apparatus, and Network Apparatus
EP349356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network device
WO2019153266A1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2261671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94112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CN113453337A (zh) 广播多播业务传输方法、广播多播业务传输指示方法及设备
CN114616880A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信息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2804759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CN111107635B (zh) 一种副链路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RU2782243C1 (ru) Способ уведомления о доступности интерфейса, способ указания доступности интерфейс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2640491A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1004508A1 (zh) 随机接入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3162783A (zh) 一种计算用户设备数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701722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