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3453B - 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3453B
CN111103453B CN201911425230.1A CN201911425230A CN111103453B CN 111103453 B CN111103453 B CN 111103453B CN 201911425230 A CN201911425230 A CN 201911425230A CN 111103453 B CN111103453 B CN 1111034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period
discharge
preset time
depth
a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52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3453A (zh
Inventor
谢红斌
张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52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34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3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3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3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3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0092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measuring current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根据所述平均放电容量、所述实际放电容量和所述预设时间段确定所述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确定的内短路电流,准确性更高,降低了误判的概率。

Description

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移动终端中储能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要求储能设备具有较大容量、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安全性。移动终端通常采用保护板控制储能设备的过充过放、过压过流以及温度等,从而提升储能设备的安全性能。
相关技术中,由于保护板无法检测到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因此根据储能设备的瞬时电压值和瞬时电流值来检测内短路电流。但是,这种检测方式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检测到的内短路电流不准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内短路电流准确性的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
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实际放电容量和预设时间段确定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包括:
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根据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平均放电容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包括:
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根据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包括:
获取储能设备的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
计算储能设备从初始放电时刻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放电容量;
根据阶段放电容量、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包括:
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值、平均电流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将平均电流值、平均电压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代入预设的参变量公式中,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第一开路电压;参变量公式为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变量、平均电流变量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变量的关系式;
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和参变量公式对第一开路电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第二开路电压;
根据第二开路电压、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值和平均电流值,包括:
在预设时间段内多次检测储能设备的瞬时电压值和瞬时电流值;
根据多个瞬时电压值确定平均电压值;
根据多个瞬时电流值确定平均电流值;
根据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瞬时电压值和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和参变量公式对第一开路电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第二开路电压,包括:
对第一开路电压执行迭代操作,得到第二开路电压;
其中,迭代操作包括:
根据第一开路电压,从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放电深度;
根据查找到的放电深度,从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电阻值;
将查找到的电阻值代入参变量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对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再次执行迭代操作,直到相邻两个第一开路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时,将最后一次迭代得到的第一开路电压确定为第二开路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包括:
根据预设时间段对放电电流进行积分运算,得到实际放电容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实际放电容量和预设时间段确定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包括:
计算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之间的放电容量差值;
计算放电容量差值与预设时间段的比值,得到内短路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包括:
当检测到储能设备在放电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稳定状态包括:瞬时放电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第一设定时长内的平均放电电流小于第二预设电流值、瞬时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波动幅度、第二设定时长内的平均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二预设波动幅度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短路电流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平均放电容量获取模块,用于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
实际放电容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
内短路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实际放电容量和预设时间段确定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平均放电容量获取模块包括:
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平均放电容量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平均放电容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用于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根据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储能设备的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计算储能设备从初始放电时刻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放电容量;根据阶段放电容量、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值、平均电流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将平均电流值、平均电压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代入预设的参变量公式中,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第一开路电压;参变量公式为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变量、平均电流变量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变量的关系式;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和参变量公式对第一开路电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第二开路电压;根据第二开路电压、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多次检测储能设备的瞬时电压值和瞬时电流值;根据多个瞬时电压值确定平均电压值;根据多个瞬时电流值确定平均电流值;根据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瞬时电压值和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用于对第一开路电压执行迭代操作,得到第二开路电压;其中,迭代操作包括:根据第一开路电压,从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放电深度;根据查找到的放电深度,从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电阻值;将查找到的电阻值代入参变量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对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再次执行迭代操作,直到相邻两个第一开路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时,将最后一次迭代得到的第一开路电压确定为第二开路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实际放电容量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设时间段对放电电流进行积分运算,得到实际放电容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短路电流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计算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之间的放电容量差值;计算放电容量差值与预设时间段的比值,得到内短路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平均放电容量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当检测到储能设备在放电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稳定状态包括:瞬时放电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第一设定时长内的平均放电电流小于第二预设电流值、瞬时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波动幅度、第二设定时长内的平均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二预设波动幅度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上述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实际放电容量和预设时间段确定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获取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的差异确定预设时间段的内短路电流。该内短路电流是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内短路电流,而不是根据瞬时电流值和瞬时电压值计算出的瞬时内短路电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确定的内短路电流准确性更高,降低了误判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内短路电流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该应用环境包括终端,终端中设置有储能设备,比如电池等,此处的电池可以是单个的锂电池、钠电燃料电池、锂硫电池或全固态电池,也可以是多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
本实施例中,对储能设备进行放电处理,例如,采用0.01C的放电电流进行放电。在放电过程中,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具体地,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根据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平均放电容量。其中,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DoD)表示放电容量与总电容量之比,DoD=100%表示储能设备没电,DoD=0%表示储能设备满电。
例如,预设时间段为t1时刻到t2时刻,电池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阶段放电深度DOD阶段为30%,电池的总电容量Qmax为1000mAh,则电池在预设时间段的平均放电容量为阶段放电深度与总电容量的乘积,即平均放电容量ΔQ平均=Qmax*DOD阶段=1000mAh*30%=300mA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储能设备在放电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稳定状态包括:瞬时放电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第一设定时长内的平均放电电流小于第二预设电流值、瞬时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波动幅度、第二设定时长内的平均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二预设波动幅度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当储能设备在放电过程中符合瞬时放电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第一设定时长内的平均放电电流小于第二预设电流值、瞬时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波动幅度、第二设定时长内的平均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二预设波动幅度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时,储能设备进入稳定状态。在稳定状态下,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
例如,电池初始放电时刻为t0时刻;当电池的瞬时放电电流小于0.01C时,进入稳定状态;或者,当电池在100s内的平均放电电流小于0.01C时,进入稳定状态;也可以是当电池的瞬时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20μV/s时,进入稳定状态;还可以是当电池的平均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20μV/s时,进入稳定状态。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预设电流值、第二预设电流值、第一预设波动幅度、第二预设波动幅度、第一设定时长和第二设定时长均不作详细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102,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
本实施例中,根据放电电流和预设时间段计算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具体地,根据预设时间段对放电电流进行积分运算,得到实际放电容量。例如,预设时间段为t1时刻到t2时刻,则实际放电容量为
Figure BDA0002353374590000081
步骤103,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实际放电容量和预设时间段确定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
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内平均放电容量与实际放电容量之间的差异,就是内短路电流所流失掉的电容量。因此,在确定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之后,可以采用如下步骤确定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计算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之间的放电容量差值;计算放电容量差值与预设时间段的比值,得到内短路电流。
例如,平均放电容量为△Q平均,实际放电容量为△Q实际,则放电容量差值为ΔQ平均-ΔQ实际,则预设时间段内的内短路电流I内短路=(ΔQ平均-ΔQ实际)/(t2-t1)。
上述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中,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实际放电容量和预设时间段确定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获取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的差异确定预设时间段的内短路电流。该内短路电流是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内短路电流,而不是根据瞬时电流值和瞬时电压值计算出的瞬时内短路电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确定的内短路电流准确性更高,降低了误判的概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是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的一种可选的过程。在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本实施例中,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进而可以执行步骤202。例如,确定储能设备在t1时刻的放电深度为10%,在t2时刻的放电深度为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可以采用如下步骤:获取储能设备的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计算储能设备从初始放电时刻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放电容量;根据阶段放电容量、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
具体地,检测到储能设备在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接着,根据放电电流和初始放电时刻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长可以计算出阶段放电容量;然后,根据阶段放电容量与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可以确定从初始放电时刻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这一段时间的放电深度,进而根据这一段时间的放电深度以及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
例如,检测到储能设备在初始放电时刻t0时刻的放电深度为DOD0,初始放电时刻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放电容量
Figure BDA0002353374590000091
根据阶段放电容量和总电容量Qmax确定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t1时刻的放电深度为DOD1=DOD0+ΔQ阶段/Qmax。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2011,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值、平均电流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具体地,在预设时间段内多次检测储能设备的瞬时电压值和瞬时电流值;根据多个瞬时电压值确定平均电压值;根据多个瞬时电流值确定平均电流值;根据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瞬时电压值和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例如,预设时间段为t1时刻到t2时刻,在预设时间段内多次检测,得到储能设备的瞬时电压值U1、U2……Un,瞬时电流值I1、I2……In;根据多个瞬时电压值U1、U2……Un可以得到平均电压值U平均=(U1+U2+……+Un)/n,根据多个瞬时电流值I1、I2……In可以得到平均电流值I平均=(I1+I2+……+In)/n。本发明实施例对检测瞬时电压值和瞬时电流值的次数n不作详细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预先建立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将检测到的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瞬时电压值作为开路电压进行查表,从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出对应的电阻值,该电阻值为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详细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2012,将平均电流值、平均电压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代入预设的参变量公式中,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第一开路电压。
其中,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为储能设备不放电且开路时,正负两极之间的电位差。参变量公式为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变量、平均电流变量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变量的关系式。具体地,参变量公式为OCV1=U平均+I平均*R。根据参变量公式得到第一开路电压OCV1。
步骤2013,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和参变量公式对第一开路电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第二开路电压。
具体地,在得到第一开路电压之后,对第一开路电压执行迭代操作,得到第二开路电压;其中,迭代操作包括:根据第一开路电压,从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放电深度;根据查找到的放电深度,从放电深度与电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电阻值;将查找到的电阻值代入参变量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对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再次执行迭代操作,直到相邻两个第一开路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时,将最后一次迭代得到的第一开路电压确定为第二开路电压。
例如,得到第一开路电压OCV1之后,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表查找到与第一开路电压OCV1对应的放电深度DODa;接着,根据放电深度与电阻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查找到与放电深度DODa对应的电阻值Ra;然后,将Ra代入到参变量公式中OCV1=U平均+I平均*R计算出新的第一开路电压OCV1’。对新的第一开路电压OCV1’再次执行上述迭代计算,又得到新的第一开路电压OCV1”,直到相邻两个第一开路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时迭代计算结束,并将最后一次迭代得到的第一开路电压确定为第二开路电压OCV2。例如,OCV1”与OCV1’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则将OCV”确定为OCV2。预设电压差值可以是第一开路电压的5%,本发明实施例对预设电压差值不作详细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可选地,得到第一开路电压之后,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查找得到电阻值,再将查找得到的电阻值代入到参变量公式中得到新的第一开路电压。本发明实施例对迭代计算的方式和次数均不作详细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可见,对第一开路电压进行多次迭代计算,可以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较为准确的第二开路电压。
步骤2014,根据第二开路电压、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具体地,在确定第二开路电压后,在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表中查找与第二开路电压对应的放电深度,即为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例如,根据第二开路电压OCV2查找到t2时刻的放电深度DOD2为4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建立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对储能设备进行放电处理,在放电结束时检测储能设备的开路电压,静置一段时间后检测储能设备的开路电压,则电阻值为静置后的开路电压与放电结束时的开路电压之差与放电电流的比值。
例如,放电结束时的开路电压为OCVa,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开路电压为OCVb,放电电流为I放电,则电阻值为R=(OCVb-OCVa)/I放电,得到电阻值之后可以建立开路电压OCVb与电阻值R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相同地方式继续放电并检测开路电压,从而建立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在每次检测储能设备的开路电压时,也可以检测储能设备的放电深度,进而建立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并根据开路电压与电阻的对应关系表和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的对应关系表建立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建立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详细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202,根据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后,根据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与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之差,得到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例如,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为DOD2,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为DOD1,则阶段放电深度为DOD阶段=DOD2-DOD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能设备的放电过程如下:初始放电为t0时刻,持续放电进入稳定状态为t1时刻,继续放电到t2时刻,再放电到t3时刻。根据放电过程可以将预设时间段确定为t1时刻到t2时刻,则对应的阶段放电深度为DOD阶段=DOD2-DOD1;也可以将预设时间段确定为t1时刻到t3时刻,则对应的阶段放电深度DOD阶段=DOD3-DOD1;还可以将预设时间段确定为t2时刻到t3时刻,则对应的阶段放电深度DOD阶段=DOD3-DOD2。
其中,如果将预设时间段确为t2时刻到t3时刻,在确定t2时刻和t3时刻的放电深度时,均可以采用上述步骤201中的子步骤一到子步骤四的计算过程。
可以理解地,由于预设时间段不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不同,计算实际放电容量的积分时间也不同。
上述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的步骤中,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根据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预设时间段的初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进而可以根据阶段放电深度得到预设时间段的平均放电容量,最终得到预设时间段的内短路电流。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提高内短路电流的准确性,进而降低误判的概率。
进一步地,在确定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时,根据预先建立的多个对应关系表对开路电压进行反复迭代,可以提高开路电压的准确性,进而提高阶段放电深度的准确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图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图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内短路电流的确定装置,包括:
平均放电容量获取模块301,用于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
实际放电容量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
内短路电流确定模块303,用于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实际放电容量和预设时间段确定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平均放电容量获取模块301包括:
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平均放电容量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平均放电容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用于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根据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储能设备的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计算储能设备从初始放电时刻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放电容量;根据阶段放电容量、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值、平均电流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将平均电流值、平均电压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代入预设的参变量公式中,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第一开路电压;参变量公式为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变量、平均电流变量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变量的关系式;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和参变量公式对第一开路电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第二开路电压;根据第二开路电压、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具体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多次检测储能设备的瞬时电压值和瞬时电流值;根据多个瞬时电压值确定平均电压值;根据多个瞬时电流值确定平均电流值;根据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瞬时电压值和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阶段放电深度获取子模块,用于对第一开路电压执行迭代操作,得到第二开路电压;其中,迭代操作包括:根据第一开路电压,从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放电深度;根据查找到的放电深度,从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电阻值;将查找到的电阻值代入参变量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对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再次执行迭代操作,直到相邻两个第一开路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时,将最后一次迭代得到的第一开路电压确定为第二开路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实际放电容量获取模块302,具体用于根据预设时间段对放电电流进行积分运算,得到实际放电容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短路电流确定模块303,具体用于计算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之间的放电容量差值;计算放电容量差值与预设时间段的比值,得到内短路电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平均放电容量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当检测到储能设备在放电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稳定状态包括:瞬时放电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第一设定时长内的平均放电电流小于第二预设电流值、瞬时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波动幅度、第二设定时长内的平均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二预设波动幅度中的至少一种。
关于内短路电流的确定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内短路电流的确定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
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实际放电容量和预设时间段确定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根据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平均放电容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根据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储能设备的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
计算储能设备从初始放电时刻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放电容量;
根据阶段放电容量、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值、平均电流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将平均电流值、平均电压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代入预设的参变量公式中,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第一开路电压;参变量公式为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变量、平均电流变量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变量的关系式;
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和参变量公式对第一开路电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第二开路电压;
根据第二开路电压、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预设时间段内多次检测储能设备的瞬时电压值和瞬时电流值;
根据多个瞬时电压值确定平均电压值;
根据多个瞬时电流值确定平均电流值;
根据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瞬时电压值和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第一开路电压执行迭代操作,得到第二开路电压;
其中,迭代操作包括:
根据第一开路电压,从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放电深度;
根据查找到的放电深度,从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电阻值;
将查找到的电阻值代入参变量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对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再次执行迭代操作,直到相邻两个第一开路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时,将最后一次迭代得到的第一开路电压确定为第二开路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时间段对放电电流进行积分运算,得到实际放电容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计算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之间的放电容量差值;
计算放电容量差值与预设时间段的比值,得到内短路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储能设备在放电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稳定状态包括:瞬时放电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第一设定时长内的平均放电电流小于第二预设电流值、瞬时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波动幅度、第二设定时长内的平均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二预设波动幅度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
根据平均放电容量、实际放电容量和预设时间段确定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根据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平均放电容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储能设备在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根据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储能设备的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
计算储能设备从初始放电时刻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放电容量;
根据阶段放电容量、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和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值、平均电流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将平均电流值、平均电压值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代入预设的参变量公式中,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第一开路电压;参变量公式为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变量、平均电流变量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变量的关系式;
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和参变量公式对第一开路电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第二开路电压;
根据第二开路电压、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预设时间段内多次检测储能设备的瞬时电压值和瞬时电流值;
根据多个瞬时电压值确定平均电压值;
根据多个瞬时电流值确定平均电流值;根据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瞬时电压值和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第一开路电压执行迭代操作,得到第二开路电压;
其中,迭代操作包括:
根据第一开路电压,从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放电深度;
根据查找到的放电深度,从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电阻值;
将查找到的电阻值代入参变量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对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再次执行迭代操作,直到相邻两个第一开路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时,将最后一次迭代得到的第一开路电压确定为第二开路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时间段对放电电流进行积分运算,得到实际放电容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计算平均放电容量和实际放电容量之间的放电容量差值;
计算放电容量差值与预设时间段的比值,得到内短路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储能设备在放电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稳定状态包括:瞬时放电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第一设定时长内的平均放电电流小于第二预设电流值、瞬时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波动幅度、第二设定时长内的平均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二预设波动幅度中的至少一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
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
根据所述平均放电容量、所述实际放电容量和所述预设时间段确定所述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所述内短路电流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内短路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包括:
获取所述储能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根据所述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和所述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所述平均放电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储能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包括:
确定所述储能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根据所述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和所述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的阶段放电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储能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包括:
获取所述储能设备的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
计算所述储能设备从所述初始放电时刻到所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阶段放电容量;
根据所述阶段放电容量、所述初始放电时刻的放电深度和所述储能设备的总电容量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的起始时刻的放电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储能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包括:
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值、平均电流值和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将所述平均电流值、所述平均电压值和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代入预设的参变量公式中,得到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第一开路电压;所述参变量公式为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变量、平均电流变量和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变量的关系式;
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和所述参变量公式对所述第一开路电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第二开路电压;
根据所述第二开路电压、所述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放电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电压值、平均电流值和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多次检测所述储能设备的瞬时电压值和瞬时电流值;
根据多个所述瞬时电压值确定所述平均电压值;
根据多个所述瞬时电流值确定所述平均电流值;
根据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瞬时电压值和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得到所述预设时间段的结束时刻的电阻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建立的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和所述参变量公式对所述第一开路电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第二开路电压,包括:
对所述第一开路电压执行迭代操作,得到所述第二开路电压;
其中,所述迭代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开路电压,从所述开路电压与放电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放电深度;
根据查找到的放电深度,从所述放电深度与电阻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对应的电阻值;
将查找到的电阻值代入所述参变量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对所述新的第一开路电压再次执行所述迭代操作,直到相邻两个第一开路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电压差值时,将最后一次迭代得到的第一开路电压确定为所述第二开路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时间段对放电电流进行积分运算,得到所述实际放电容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平均放电容量、所述实际放电容量和所述预设时间段确定所述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包括:
计算所述平均放电容量和所述实际放电容量之间的放电容量差值;
计算所述放电容量差值与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比值,得到所述内短路电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储能设备在放电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所述稳定状态包括:瞬时放电电流小于第一预设电流值、第一设定时长内的平均放电电流小于第二预设电流值、瞬时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一预设波动幅度、第二设定时长内的平均电压的波动幅度小于第二预设波动幅度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内短路电流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平均放电容量获取模块,用于在储能设备放电过程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放电容量;
实际放电容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实际放电容量;
内短路电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平均放电容量、所述实际放电容量和所述预设时间段确定所述储能设备的内短路电流;所述内短路电流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内短路电流。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1425230.1A 2019-12-31 2019-12-31 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03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5230.1A CN111103453B (zh) 2019-12-31 2019-12-31 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5230.1A CN111103453B (zh) 2019-12-31 2019-12-31 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3453A CN111103453A (zh) 2020-05-05
CN111103453B true CN111103453B (zh) 2022-02-18

Family

ID=70427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5230.1A Active CN111103453B (zh) 2019-12-31 2019-12-31 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345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801A (zh) * 2005-02-18 2006-08-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内部短路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二次电池的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3168247A (zh) * 2011-09-15 2013-06-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电池装置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05607011A (zh) * 2016-03-23 2016-05-25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健康状态soh的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06646256A (zh) * 2016-12-21 2017-05-10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US20190277923A1 (en) * 2018-03-12 2019-09-12 Denso Corporation Battery monitor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6702B (zh) * 2010-07-15 2016-06-01 Z動力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將電池組再充電之方法及裝置
WO2014142281A1 (ja) * 2013-03-15 2014-09-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801A (zh) * 2005-02-18 2006-08-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内部短路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二次电池的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3168247A (zh) * 2011-09-15 2013-06-19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电池装置的电池剩余电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05607011A (zh) * 2016-03-23 2016-05-25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健康状态soh的估算方法及装置
CN106646256A (zh) * 2016-12-21 2017-05-10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US20190277923A1 (en) * 2018-03-12 2019-09-12 Denso Corporation Battery monitor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3453A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44646A1 (zh) 电池的电量状态估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142030B (zh) 用于内短路电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5396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 battery model
CN112051504B (zh) 电池容量的预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80817B (zh) 电池组均衡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171897B2 (ja) 近似関数作成プログラム、近似関数作成方法、近似関数作成装置および充電率推定プログラム
CN112305438A (zh) 电池内阻的测量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291375A (zh) 一种基于电池老化的soc估算方法和装置
CN112666480A (zh) 一种基于充电过程特征注意力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CN116467980B (zh) 标准单元电路的参数求解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06540B (zh) 电芯测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917348A (zh) 一种电池soc修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09360A (zh) 锂电池soc-ocv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103453B (zh) 内短路电流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81479A (zh) 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40952A (zh) 功率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65443A (zh) 电池性能公式的拟合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646738A (zh) 一种动力电池soc获取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3507154B (zh) 充电方法、装置、充电机和电子设备
KR102091773B1 (ko) 배터리 사이클 카운팅 장치
CN112311032B (zh) 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47450A (zh) 电池系统的可用容量一致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JP6907449B2 (ja) バッテリー充電状態推定装置及び方法
CN106772107A (zh) 一种电池的荷电状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240987A (zh) 功率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