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1703A - 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1703A
CN111101703A CN202010029615.2A CN202010029615A CN111101703A CN 111101703 A CN111101703 A CN 111101703A CN 202010029615 A CN202010029615 A CN 202010029615A CN 111101703 A CN111101703 A CN 111101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lateral
lateral formwork
floor slab
form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96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炳心
毛卫民
尹马林
荣浩霖
李全中
李业
廖金登
马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296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17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1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1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3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 E04G11/38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of plane or curved surfaces end formpanels for floor shutterings for plane ceilings of concre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包括预制钢梁、叠合楼板以及设于所述叠合楼板一侧的侧向模板,所述预制钢梁上固设有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远离所述预制钢梁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横杆,所述加固横杆贯穿所述侧向模板设置,所述加固横杆上固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侧向模板一侧的第一加固端以及位于所述侧向模板另一侧的第二加固端,所述第一加固端与所述第二加固端紧固于所述加固横杆上,所述侧向模板的两侧分别被所述第一加固端与所述第二加固端夹紧。本发明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适用于装配式建筑中侧向模板的加固,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常用预制构件包含预制钢结构梁、预制叠合板、预制外墙等。现有建筑结构施工工艺中,钢结构梁柱、预制外墙、预制叠合板与现浇楼板组合形式的结构体系比较常见,在施工现浇混凝土前需单独对楼板侧向进行加固封闭。
现有技术中,楼板侧向模板加固封闭同外墙同时进行,未单独对楼板侧向进行加固,常采用双面螺杆对拉加固的方式。
上述加固方法可用于梁板墙柱混凝土同时浇筑时使用,若在装配式建筑中,外墙、梁为预制构件,在钢梁上安装完成预制叠合板后,若再进行现浇楼板施工,则此加固方法将无法满足要求。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适合在装配式建筑中使用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或者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合在装配式建筑中使用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包括预制钢梁、安装于所述预制钢梁上的叠合楼板以及设于所述叠合楼板一侧的侧向模板,所述预制钢梁上固设有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远离所述预制钢梁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横杆,所述加固横杆贯穿所述侧向模板设置,所述加固横杆上固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侧向模板一侧的第一加固端以及位于所述侧向模板另一侧的第二加固端,所述第一加固端与所述第二加固端紧固于所述加固横杆上,且所述侧向模板的两侧分别被所述第一加固端与所述第二加固端夹紧。
可选地,所述加固横杆包括焊接于所述支承件上的丝杆;
所述第一加固端包括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加固端包括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
可选地,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对加固钢筋,所述至少一对加固钢筋沿竖直方向上分别设于所述加固横杆的两侧,所述至少一对加固钢筋设于第一螺母与所述侧向模板之间;
传力部件,所述传力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加固横杆上,所述传力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螺母相贴合的贴合部以及给所述加固钢筋施加推力的传力部。
可选地,所述传力部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支承件包括预制于所述预制钢梁上的栓钉或焊接于所述预制钢梁上的L型钢筋。
可选地,还包括临时支承件,所述临时支承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预制钢梁上,所述临时支承件上具有用于支承所述侧向模板的临时支承面。
可选地,所述临时支承件包括木枋。
可选地,所述预制钢梁为H型钢,所述木枋为与所述H型钢结构相匹配的方形结构,所述木枋的一部分嵌入所述H型钢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H型钢外,以用于临时支承所述侧向模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方法,包括:
在预制钢梁上设置与所述预制钢梁紧固连接的支承件;
在所述支承件上紧固连接加固横杆;
安装侧向模板,使所述加固横杆穿过所述侧向模板;
将所述侧向模板的两侧分别通过与所述加固横杆紧固连接的第一加固端、第二加固端夹紧。
可选地,所述安装侧向模板,使所述加固横杆穿过所述侧向模板,包括:
在所述预制钢梁上安装临时支承件,并使所述临时支承件上预留出用于临时支承所述侧向模板的临时支承面;
根据所述加固横杆的位置,预先在所述侧向模板上开孔,使所述加固横杆穿过所述侧向模板,并使所述侧向模板的底部位于所述临时支承件的临时支承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包括预制钢梁、安装于所述预制钢梁上的叠合楼板以及设于所述叠合楼板一侧的侧向模板,所述预制钢梁上固设有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远离所述预制钢梁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横杆,所述加固横杆贯穿所述侧向模板设置,所述加固横杆上固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侧向模板一侧的第一加固端以及位于所述侧向模板另一侧的第二加固端,所述第一加固端与所述第二加固端紧固于所述加固横杆上,且所述侧向模板的两侧分别被所述第一加固端与所述第二加固端夹紧。本发明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侧向模板的稳固加固,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对应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安装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安装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安装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安装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安装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预制钢梁;10、支承件;2、叠合楼板;3、侧向模板;4、加固横杆;50、第一螺母;51、第二螺母;52、加固钢筋;53、传力部件;530、贴合部;531、传力部;6、临时支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解决装配式建筑中侧向模板不加固或加固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问题,为此,参照图1与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用于装配式建筑中侧向模板的加固,包括预制钢梁1、安装于预制钢梁1上的叠合楼板2、以及设于叠合楼板2的一侧的侧向模板3,在预制钢梁1上固设有支承件10,支承件10远离预制钢梁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横杆4,加固横杆4贯穿侧向模板3设置,加固横杆4上固设有用于加固侧向模板3的加固组件,其中,加固组件包括位于侧向模板3一侧的第一加固端以及位于侧向模板3另一侧的第二加固端,侧向模板3的两侧分别被第一加固端与第二加固端夹紧,由于第一加固端与第二加固端紧固在加固横杆4上,所以,在第一加固端与第二加固端的作用下,侧向模板3被牢固加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固横杆4包括焊接于支承件10上的丝杆;第一加固端包括与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50,第二加固端包括与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51。由于丝杆焊接于支承件10上,其自身固定不动,第一螺母50、第二螺母51相对丝杆的转动会转化为两者沿着丝杆的轴线方向的运动,将第一螺母50、第二螺母51拧紧,以将侧向模板3夹紧在两者之间,实现侧向模板3的加固。
支承件10包括预制于预制钢梁1上的栓钉或焊接于预制钢梁1上的L型钢筋。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承件10为侧向模板3加固的基础,参照图3,支承件10可以与预制钢梁1一同在工厂预制,在预制钢梁1生产时,在预制钢梁1上同时加工出用于加固侧向模板3的栓钉,或者,参照图4,支承件10也可以在预制钢梁1出厂之后加工成型,为了形成支承件10,在预制钢梁1上焊接L型钢筋,以确保其能牢固的固定在预制钢梁1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对加固钢筋52,至少一对加固钢筋52沿竖直方向上分别设于加固横杆4的两侧,至少一对加固钢筋52设于第一螺母50与侧向模板3之间;
传力部件53,传力部件53可滑动地设置于加固横杆4上,传力部件53包括与第一螺母50相贴合的贴合部530以及给加固钢筋52施加推理的传力部531。
通过两个螺母直接来加固侧向模板3也可以实现侧向模板3的加固,但是,螺母与侧向模板3的接触面积比较小,而侧向模板3的竖直方向的尺寸比较大,在紧固后,侧向模板3仍然容易发生偏转。因此,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至少一对加固钢筋52对侧向模板3进行加固,至少一对加固钢筋52分别位于加固横杆4的两侧,以在侧向模板3形成多个以加固横杆4的轴线为中心线的力矩,并且多个力矩的合力矩为零,在侧向模板3受到使其偏转的外力的作用时,在竖直方向上,侧向模板3相对加固横杆4的一侧受到力矩的作用,此时,加固钢筋52会形成反作用力来抵消该作用力,而保持侧向模板3的稳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螺母50拧紧带动传力部件53运动,进而通过传力部件53给加固钢筋52施加力使加固钢筋52将侧向模板3压紧;传力部件53上具有可供加固横杆4穿过的过孔(图中未示出),以使传力部件53可沿加固横杆4滑动,传力部件4位于第一螺母50与加固钢筋52之间,传力部件4包括贴合部530,贴合部530与第一螺母50相贴合,在第一螺母50的作用下,贴合部530被推动,使传力部件53产生向侧向模板3方向的运动,传力部件4还包括传力部531,传力部531具有多个,分别与至少一对加固钢筋52一一对应,多个传力部531以贴合部530对称设置,以保证受力的均匀性,传力部530将第一螺母50拧紧时的作用力转换为施加在加固钢筋52上的压力,使加固钢筋52将侧向模板3压紧。可选地,传力部531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结构。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母50与第二螺母51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互换,另选的,也可以分别在第一螺母50与侧向模板3之间、第二螺母51与侧向模板3之间均设置上述的至少一对加固钢筋52、传力部件53,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母50、第二螺母51可以采用山型螺母,传力部件53可以选用山型卡。
为了确保侧向模板3的加固效果,在侧向模板3被加固之前,需要提前对侧向模板3进行临时支承。为此,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还包括临时支承件6,临时支承件6可拆卸地安装于预制钢梁1上,在临时支承件6上具有用于支承侧向模板3的临时支承面。
在侧向模板3被加固之前,侧向模板3的位置是容易松动的,通过临时支承件6对侧向模板3进行临时支承,可以确保侧向模板3在被加固之前能够被支承,确保加固的质量,在临时支承时,侧向模板3的底面设置于临时支承件6的临时支承面上(即临时支承件6的顶面露出预制钢梁1的部分),可选地,侧向模板3朝向叠合楼板2的一侧的侧面与预制钢梁1的侧面相贴合,以通过两个面实现侧向模板3的临时支承和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临时支承件6可以在侧向模板3被加固之后拆下,此时,侧向模板3被加固组件进行加固,已经无需临时支承件6的支承,将临时支承件6拆下可以节省部件,进行循环利用。
可选地,临时支承件6包括木枋,在本实施例中,木枋具有在建筑施工中易于获得的优势,此外,木枋的可加工性强,可以方便地加工成所需的形状,木枋还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易于本实施例中临时支承件6的临时支承。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制钢梁1为H型钢,木枋设置为与H型钢结构相匹配方形结构,在临时支承时,木枋的一部分嵌入H型钢内,以使木枋与H型钢紧固,木枋的另一部分露出H型钢,在木枋露出H型钢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上述的临时支承面,用于临时支承侧向模板3,在侧向模板3被加固后,将木枋从H型钢中取出,取出后的木枋可以用于下一次侧向模板3的临时支承。
下面,参照图1、图4至图8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的安装过程。
首先,参照图4和图5,先安装预制钢梁1和叠合楼板2,预制钢梁1可以为H型钢、工字钢等不同型式,叠合楼板2安装再预制钢梁1上的一侧,预制钢梁1上设置有支承件10,支承件10沿预制钢梁1的上方延伸,以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的支承基础,其中,如图4,支承件10为在预制钢梁1上预制成型的栓钉,或者,如图5,支承件10为在预制钢梁1上焊接紧固的L型钢筋。
其次,参照图6,安装临时支承件6,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临时支承件6为木枋,将临时支承件6的一部分嵌入到H型钢的预制钢梁1中,使得两者紧固,临时支承件6的另外一部分露出预制钢梁1外,在临时支承件6露出预制钢梁1的一部分的上表面形成临时支承面,用于临时承载侧向模板3。
再次,参照图7,安装加固横杆4,在图7所示实施例中,加固横杆4为丝杆,将加固横杆4的一端设在支承件10上,然后,将加固横杆4焊接在支承件10上,使加固横杆4远离叠合楼板2的一端伸出,为了保证加固的稳固性,加固横杆4及相应的支承件10为均匀排布的多个。
然后,参照图8,安装侧向模板3,在侧向模板3安装之前,预先根据加固横杆4的尺寸以及多个加固横杆4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间距,在侧向模板3上的对应位置处预先开孔,需要注意的是,在侧向模板3安装在加固横杆4之前,先将加固组件的第二端(第二螺母51)安装在加固横杆4上,然后安装侧向模板3,使侧向模板3的底面位于临时支承件6的临时支承面上,侧向模板3的侧面与预制钢梁1的侧面相抵持,从而初步确定侧向模板3的位置。
最后,参照图1,安装加固组件,在侧向模板3的外侧安装加固组件的第一端(第一螺母50)、加固钢筋52以及传力部件53,通过第一螺母50、第二螺母51相对拧紧,将侧向模板3与加固横杆4相紧固,从而实现楼板侧向模板的加固。
需要注意的是,在侧向模板3的加固过程中,在侧向模板3被加固组件初步紧固后,可以将临时支承件6取出,以便临时支承件6的循环利用;通过第一螺母50、第二螺母51相对拧动可以调节侧向模板3的垂直度,侧向模板3的垂直度可以根据经验确定或者使用直角尺等工具确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可以实现对装配式建筑中侧向模板的加固,其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侧向模板的加固,参照图9,所述方法包括:
S100,在预制钢梁上设置与所述预制钢梁紧固连接的支承件;
S200,在所述支承件上紧固连接加固横杆;
S300,安装侧向模板,使所述加固横杆穿过所述侧向模板;
S400,将所述侧向模板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加固横杆紧固连接的第一加固端、第二加固端夹紧。
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承件包括预制在所述预制钢梁上的栓钉或焊接在所述预制钢梁上的L型钢筋;加固横杆包括焊接在支承件上的丝杆;第一加固端包括与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第二加固端包括与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
可选地,S300中,所述安装侧向模板,使所述加固横杆穿过所述侧向模板,包括:
S310,在所述预制钢筋上安装临时支承件,并使所述临时支承件上预留出用于临时支承所述侧向模板的临时支承面;
S320,根据所述加固横杆的位置,预先在所述侧向模板上开孔,使所述加固横杆穿过所述侧向模板,并使所述侧向模板的底部位于所述临时支承件的临时支承面上。
可选地,S400中,所述将所述侧向模板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加固横杆紧固连接的第一加固端、第二加固端夹紧,包括:
S410,在所述侧向模板的外侧安装第一加固端,在所述侧向模板的内侧安装第二加固端,所述第一加固端、所述第二加固端分别与所述加固横杆通过螺纹配合;
S420,在所述侧向模板与所述第一加固端之间还设置用于传递所述第一螺母的夹紧力的传力部件以及用于夹紧所述侧向模板的至少一对加固钢筋,所述至少一对加固钢筋沿竖直方向上分别设于所述加固横杆的两侧。
可选地,S400中,所述将所述侧向模板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加固横杆紧固连接的第一加固端、第二加固端夹紧,还包括:
S430,通过将拧动第一加固端、第二加固端来调节侧向模板的垂直度,以使侧向模板处于垂直的状态下。
可选地,取出所述临时支承件,以用于下一个所述侧向模板的临时支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方法,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中侧向模板的加固,确保装配式建筑中侧向模板的稳固,保证后续施工质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钢梁、安装于所述预制钢梁上的叠合楼板以及设于所述叠合楼板一侧的侧向模板,所述预制钢梁上固设有支承件,所述支承件远离所述预制钢梁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横杆,所述加固横杆贯穿所述侧向模板设置,所述加固横杆上固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侧向模板一侧的第一加固端以及位于所述侧向模板另一侧的第二加固端,所述第一加固端与所述第二加固端紧固于所述加固横杆上,且所述侧向模板的两侧分别被所述第一加固端与所述第二加固端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横杆包括焊接于所述支承件上的丝杆;
所述第一加固端包括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加固端包括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还包括:
至少一对加固钢筋,所述至少一对加固钢筋沿竖直方向上分别设于所述加固横杆的两侧,所述至少一对加固钢筋设于第一螺母与所述侧向模板之间;
传力部件,所述传力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加固横杆上,所述传力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螺母相贴合的贴合部以及给所述加固钢筋施加推力的传力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部为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包括预制于所述预制钢梁上的栓钉或焊接于所述预制钢梁上的L型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临时支承件,所述临时支承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预制钢梁上,所述临时支承件上具有用于支承所述侧向模板的临时支承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承件包括木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梁为H型钢,所述木枋为与所述H型钢结构相匹配的方形结构,所述木枋的一部分嵌入所述H型钢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H型钢外,以用于临时支承所述侧向模板。
9.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制钢梁上设置与所述预制钢梁紧固连接的支承件;
在所述支承件上紧固连接加固横杆;
安装侧向模板,使所述加固横杆穿过所述侧向模板;
将所述侧向模板的两侧分别通过与所述加固横杆紧固连接的第一加固端、第二加固端夹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楼板侧向模板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向模板,使所述加固横杆穿过所述侧向模板,包括:
在所述预制钢梁上安装临时支承件,并使所述临时支承件上预留出用于临时支承所述侧向模板的临时支承面;
根据所述加固横杆的位置,预先在所述侧向模板上开孔,使所述加固横杆穿过所述侧向模板,并使所述侧向模板的底部位于所述临时支承件的临时支承面上。
CN202010029615.2A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11017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9615.2A CN111101703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9615.2A CN111101703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1703A true CN111101703A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2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9615.2A Pending CN111101703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170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8535A (zh) * 2021-06-21 2021-09-03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h型钢梁外包混凝土的定型模具及施工方法
WO2022267709A1 (zh) * 2021-06-21 2022-12-29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浇筑钢梁外包混凝土的模具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8535A (zh) * 2021-06-21 2021-09-03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h型钢梁外包混凝土的定型模具及施工方法
WO2022267709A1 (zh) * 2021-06-21 2022-12-29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浇筑钢梁外包混凝土的模具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1703A (zh) 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及方法
CN109138457B (zh) 用于安装装配式建筑的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2613726U (zh) 一种楼板侧向模板加固装置
CN112211098B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预制桥面板间的栓接装置
CN113833183B (zh) 一种预制空心剪力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5107164U (zh) 一种可供高处位置柱加固使用的新型悬挑施工操作架
CN115058976A (zh) 含横隔板变截面现浇箱梁铝合金内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JPH09189132A (ja) 鉄骨柱の柱脚部固定工法
KR100346960B1 (ko) 철골기둥 정착장치 및 정착방법
CN113482007A (zh) 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49415A (zh) 一种挑檐支模的施工方法
CN217652155U (zh) 一种预埋套筒钢筋定位装置
CN217896748U (zh) 一种火电厂弧形屋顶厂房的钢架结构
JP2885023B2 (ja) スラブ下にサポートを必要としない鉄筋コンクリートスラブの工法及びむくり発生仮設ビーム
CN214615528U (zh) 一种预制柱的辅助安装工件
KR102402326B1 (ko) 캔틸레버 교량의 착탈식 지지브라켓 및 그를 이용한 캔틸레버 교량의 시공방법
CN214935528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外墙现浇楼板塔吊附臂装置
CN220908811U (zh) 一种外墙免拆除模板体系
CN220686732U (zh) 一种钢筋桁架模板
CN114150861B (zh) 模板背架及其施工方法
JP2601752B2 (ja) 曲面型わく
JP2620118B2 (ja) 壁及び床のネット型枠工法
CN216973741U (zh) 一种钢结构板房用钢材连接结构
CN214117178U (zh) 用于预应力空心板楼盖及其装配式边模体系
JP2759361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建物の構築用柱支持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