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1090A -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1090A
CN111101090A CN201811271575.1A CN201811271575A CN111101090A CN 111101090 A CN111101090 A CN 111101090A CN 201811271575 A CN201811271575 A CN 201811271575A CN 111101090 A CN111101090 A CN 111101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ant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reactor
pressure
aromatization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15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1090B (zh
Inventor
王申祥
郏景省
王国清
王红霞
张利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8112715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1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1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1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1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1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8/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8/06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 C23C8/08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gases only one element being applied
    • C23C8/10Oxidising
    • C23C8/16Oxidising using 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 C23C8/18Oxidising of ferrous surfa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轻烃芳构化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处理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处理气体存在下,对芳构化反应器的内表面进行热处理,在反应器内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所述热处理的步骤依次包括升温、第一降温、第一恒温、第二降温、第二恒温以及第三降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能够使沉积在反应器内表面的焦炭量减少70%以上。

Description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烃芳构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轻烃芳构化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石油加工技术,其特征是利用改性的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将低分子的烃类直接转化为BTX或汽油等轻质芳烃。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化学工业原料和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轻质芳烃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石油资源却日益短缺。因此,立足现有石油资源,利用芳构化工艺过程来拓宽生产芳烃的原料资源、增加芳烃产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轻烃分子在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反应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包括裂化、齐聚、环化和脱氢4个主要步骤。烃分子首先裂化成低分子“碎片”,这些“碎片”再经过正碳离子反应机理“连接”成环,通过脱氢或氢转移生成芳烃。在分子筛催化剂上,低分子烷烃或烯烃可以直接转化成芳烃,并对原料的芳烃潜含量没有要求。利用这一特性,国内外相继开发了多项由不同工艺、不同原料直接生产BTX等轻质芳烃或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的轻烃芳构化工业技术。
轻烃芳构化反应器的材料主要选用304、316、321等不锈钢,其元素主要由Fe、Cr、Ni组成。芳构化反应的工况条件一般为,原料C6、C7的链烷烃,压力0.3MPa左右,温度500℃左右。在这种条件下,Fe、Ni元素对轻烃结焦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这导致反应器内壁积碳严重,床层压降增大、不能长周期开车。工业芳构化反应器一般采用电镀和磁控溅射等方式在内壁形成惰性涂层,屏蔽Fe、Ni元素,从而减少结焦。
CN105506713A公开了一种在构件上形成铬基涂层的方法,其包括:将所述构件及对电极浸入包括三价铬盐和纳米陶瓷微粒的电解液中;在所述构件和对电极上施加电流;以及在所述构件上电镀一层包括铬和纳米陶瓷微粒的铬基涂层。通过电镀形成铬涂层来覆盖Fe、Ni元素。
CN103374705A公开了一种磁控溅射装置,包括反应腔室、卡盘以及靶材,所述卡盘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底部,其用于承载被加工工件,所述靶材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顶部,在所述反应腔室侧壁的外侧设有边磁体,而且所述边磁体位于所述卡盘的上方,其中,在所述卡盘的边缘包括辅助磁体,所述辅助磁体的磁极与所述边磁体的磁极同向设置,所述辅助磁体和所述边磁体形成磁回路,借助所述磁回路使等离子体中的金属离子向所述反应腔室的边缘区域移动,以增加靶材粒子在所述被加工工件边缘区域的沉积量。通过磁控溅射装置来形成惰性涂层。
但是,这些外施加元素形成的惰性涂层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往往使用寿命不够持久,经过几个周期后涂层就大量剥落,因此这种涂层并没有在工业中大量使用。
芳构化反应的运行环境是一种低硫(不大于0.3ppm)、低水蒸气(不大于1ppm)的氛围,所以反应器内表面不能形成Cr2O3氧化层将Fe、Ni覆盖,也没有硫元素对表面的Fe、Ni元素进行毒化,形成FeS、NiS,进而减少催化结焦。
本发明借助形成氧化层的方式来减少芳构化反应器内壁的结焦。虽然,这种利用氧化层来减少结焦的方式在乙烯裂解炉管中得以广泛应用。CN104293371A公开了一种在线预氧化烃类裂解炉管的方法,将氧化性混合气体通入裂解炉管,使裂解炉管内表面在氧化性混合气体氛围中进行氧化处理,所述的氧化性混合气体包括氢气与水蒸气。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在裂解装置上在线进行预氧化,成本低廉,可以减少焦炭在裂解炉管内壁的沉积50%以上。
CN101565807A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温合金炉管的方法,将低氧分压气体压力控制为0-3个大气压,通入装有高温合金炉管的气氛炉内,升温到600-1100摄氏度,保温处理5-80小时,高温合金炉管表面形成氧化保护层,得到处理后的高温合金炉管。采用上述方法对烃类裂解炉等的炉管进行处理,可以在炉管的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氧化保护层,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抑制或者减缓催化结焦现象,减少炉管渗碳程度,延长炉管的清焦周期和使用寿命。
US6436202B1公开了耐热不锈钢可以在低氧化气氛中以加热/浸泡-加热/浸泡顺序进行处理,以消耗其Ni和Cr的表面,其倾向于催化与不锈钢表面接触的烃的焦化,并使其富集。含有对焦炭形成惰性的元素。当使用时,根据上述方法处理的由不锈钢制成的部件,例如炉管或盘管,具有显着降低的催化焦化速率。
但是本发明中反应器的合金主要采用304、316、321不锈钢,而裂解炉辐射段炉管一般采用HK40、HP40、3545等铸造合金,两者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等都差别很大,处理裂解炉管合金的升温制度,恒温温度,气体组成、压力等参数在不锈钢合金中并不适用。因此,对于轻烃芳构化设备,需要提供一种处理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芳构化反应器内部的结焦问题,提供一种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使得焦炭在反应器内表面的沉积显著减少,反应器运行周期明显延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在处理气体存在下,对轻烃芳构化反应器的内表面进行热处理,在反应器内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所述热处理的步骤依次包括升温、第一降温、第一恒温、第二降温、第二恒温以及第三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气体包括空气、H2O中至少一种;在所述热处理过程中,不同步骤中所述处理气体的气体压力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升温和第一降温的过程包括:在纯H2和常压的条件下,以400-600℃/h的升温速率将芳构化反应器升温至900-1000℃;以20-100℃/h的降温速率将反应器降温至650-850℃进行所述第一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恒温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一降温后,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一混合气体存在下,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0.5-2.5%,在第一恒温温度为650-850℃和第一恒温压力为0.3-0.5MPa下进行所述第一恒温5-30h。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降温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一混合气体和第一恒温压力条件下,以20-100℃/h的速率从所述第一恒温温度降温至400-70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恒温的过程包括:在第二降温后,在含空气和H2O的第二混合气体存在下,所述第二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10-50%,在第二恒温温度为400-700℃和第二恒温压力为0.5-1.0MPa下进行恒温5-20h。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降温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二混合气体和第二恒温压力条件下,以20-60℃/h的速率从所述第二恒温温度降至常温。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处理得到的芳构化反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芳构化反应器的内壁表面上形成有氧化物保护层;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40μm,优选为10-20μm。
本发明借助形成氧化层的方式来减少芳构化反应器内壁的结焦。虽然,这种利用氧化层来减少结焦的方式在乙烯裂解炉管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本发明中反应器的合金主要采用304、316、321不锈钢,而裂解炉辐射段炉管一般采用HK40、HP40、3545等铸造合金,两者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等都差别很大,处理裂解炉管合金的升温制度,恒温温度,气体组成、压力等参数在不锈钢合金中并不适用,而且本发明采用了现有技术中没有的一个步骤,就是先将合金升至其极限温度,然后缓慢降低至氧化反应温度,这个过程增加了合金晶体的缺陷,使得恒温阶段氧元素更容易和金属结合,形成致密的氧化层,如果缺少该步骤,形成的氧化物不能成膜,只是不连续的分布在表面,不能完全覆盖Fe、Ni。
本发明在采用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对芳构化反应器进行预氧化,而且本发明的处理压力较高,可以防止Cr2O3形成气态的CrO3,从而形成更加致密的Cr2O3的氧化层。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用于实验室规模的芳构化反应器,或者用于工业上芳构化反应器,效果优良。具体的说,其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装置上在线进行预氧化,成本低廉。
2、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减少焦炭在反应器内壁的沉积7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在处理气体存在下,对轻烃芳构化反应器的内表面进行热处理,在反应器内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所述热处理的步骤依次包括升温、第一降温、第一恒温、第二降温、第二恒温以及第三降温。
对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处理过程中,如果长期处于高温阶段,在反应器内表面形成的氧化层厚度过大,不利于后续轻烃芳构化反应过程中反应器温度的控制。而本发明中采用升温后降温至低温再继续进行恒温的方法,能够得到厚度适中,且氧化层覆盖率较高的轻烃芳构化反应器。
根据本发明,上述处理气体包括空气、H2O中至少一种;在所述热处理过程中,不同步骤中所述处理气体的气体压力不同。
根据本发明,升温和第一降温的过程包括:在纯H2和常压的条件下,以400-600℃/h的升温速率将芳构化反应器升温至900-1000℃;以20-100℃/h的降温速率将反应器降温至650-850℃进行所述第一降温。
本发明中,预先将合金升至其极限温度,然后缓慢降低至氧化反应温度,这个过程增加了合金晶体的缺陷使得恒温阶段氧元素更容易和金属结合,形成致密的氧化层,如果缺少该步骤,形成的氧化物不能成膜,只是不连续的分布在表面,不能完全覆盖Fe、Ni。
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恒温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一降温后,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一混合气体存在下,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0.5-2.5%,在第一恒温温度为650-850℃和第一恒温压力为0.3-0.5MPa下进行所述第一恒温5-30h。
其中,第一混合气体中H2O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5-2.5%,优选为1.0-2.0%当混合其中H2O的体积百分含量低于0.5%时,氧化反应不彻底,形成的氧化物不易成膜,不能完全覆盖Fe、Ni,而当H2O体积百分含量高于2.5%时,形成的氧化膜过厚,容易开裂和剥落,且不利于后续反应温度的控制。
第一恒温反应的恒温温度为650-850℃,优选为750-800℃;恒温时间为5-30h,优选为15-25h;恒温压力为0.3-0.5MPa,优选为0.4-0.45MPa如果恒温反应的压力以及时间不在上述范围,使得空气与H2O构成的氧化性气体不能与反应器内表面的Cr元素充分接触并反应,导致氧化反应不充分,不能获得致密且均匀连续地分布在反应器内表面的Cr7O3,并且在本发明所限定的反应压力可以防止Cr2O3形成气态的CrO3,从而形成更加致密的Cr2O3的氧化层。
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降温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一混合气体和第一恒温压力条件下,以20-100℃/h的速率从所述第一恒温温度降温至400-700℃。
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恒温的过程包括:在第二降温后,在含空气和H2O的第二混合气体存在下,所述第二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10-50%,在第二恒温温度为400-700℃和第二恒温压力为0.5-1.0MPa下进行恒温5-20h。
其中,第二恒温阶段,恒温温度为400-700℃,优选为450-680℃;恒温时间为5-20h,优选为6-18h;压力为0.5-1.0MPa,优选为0.6-0.8MPa;第二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10-50%,优选为15-30%
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三降温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二混合气体和第二恒温压力条件下,以20-60℃/h的速率从所述第二恒温温度降至常温。
根据本发明,上述轻烃芳构化反应器由合金制备而成;优选地,由不锈钢制成;更优选地,不锈钢为304、316、321、310。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上树方法处理得到的芳构化反应器。
根据本发明,所述芳构化反应器的内壁表面上形成有氧化物保护层;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40μm,优选为10-20μm。
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本发明采用EDAX公司的Apollo XP型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对芳构化反应器反应前后表面的碳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加速电压为15kv。
本发明采用FEI公司的XL-30型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SEM)对挂片的横截面进行测量,可以确定碳化物保护层的厚度,加速电压为15kv。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由于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结焦量难以取样,本发明中采用芳构化反应器中的插偶管作为测试样。并且由于芳构化反应器中的插偶管与其内表面处于相同的反应条件中,其表面结焦量可以用于表征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结焦情况。
实施例1
304不锈钢材质插偶管,外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处理,步骤如下:
(1)在纯H2和常压的条件下,以600℃/h的升温速率将芳构化反应器升温至950℃,再以80℃/h的降温速率将反应器降温至800℃;
(2)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一混合气体存在下,在压力为0.3MPa,温度为800℃下恒温20h,其中第一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1.2%;
(3)恒温结束后,以50℃/h的速率降温至600℃,降温过程中气体压力、组成、H2O体积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4)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二混合气体存在下,在压力为0.5MPa,温度为600℃下恒温10h,其中第二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20%;
(5)恒温结束后,以30℃/h的速率降至常温,降温过程中保持常压,气体组成以及H2O体积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为8μm。
实施例2
310不锈钢材质插偶管,外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处理,步骤如下:
(1)在纯H2和常压的条件下,以400℃/h的升温速率将芳构化反应器升温至900℃,再以50℃/h的降温速率将反应器降温至850℃;
(2)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一混合气体存在下,在压力为0.4MPa,温度为850℃下恒温10h,其中第一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0.6%;
(3)恒温结束后,以80℃/h的速率降温至700℃,降温过程中气体压力、组成、H2O体积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4)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二混合气体存在下,在压力为0.8MPa,温度为700℃下恒温20h,其中第二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15%;
(5)恒温结束后,以50℃/h的速率降至常温,降温过程中保持常压,气体组成以及H2O体积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为6μm。
实施例3
316不锈钢材质插偶管,外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处理,步骤如下:
(1)在纯H2和常压的条件下,以500℃/h的升温速率将芳构化反应器升温至1000℃,再以20℃/h的降温速率将反应器降温至820℃;
(2)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一混合气体存在下,在压力为0.5MPa,温度为820℃下恒温25h,其中第一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1.8%;
(3)恒温结束后,以80℃/h的速率降温至500℃,降温过程中气体压力、组成、H2O体积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4)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二混合气体存在下,在压力为0.3MPa,温度为500℃下恒温15h,其中第二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20%;
(5)恒温结束后,以60℃/h的速率降至常温,降温过程中保持常压,气体组成以及H2O体积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为8μm。
实施例4
321不锈钢材质插偶管,外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处理,步骤如下:
(1)在纯H2和常压的条件下,以580℃/h的升温速率将芳构化反应器升温至980℃,再以80℃/h的降温速率将反应器降温至780℃;
(2)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一混合气体存在下,在压力为0.3MPa,温度为780℃下恒温20h,其中第一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1.0%;
(3)恒温结束后,以60℃/h的速率降温至600℃,降温过程中气体压力、组成、H2O体积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4)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二混合气体存在下,在压力为0.5MPa,温度为600℃下恒温20h,其中第二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30%;
(5)恒温结束后,以40℃/h的速率降至常温,降温过程中保持常压,气体组成以及H2O体积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为5μm。
实施例5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对310不锈钢材质插偶管进行处理,不同的是步骤(2)中,第一混合气体中H2O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5%。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为15μm。
实施例6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对310不锈钢材质插偶管进行处理,不同的是步骤(2)中,第一混合气体中H2O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3%。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为2μm。
实施例7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对310不锈钢材质插偶管进行处理,不同的是步骤(2)中,第一混合气体中H2O的体积百分含量为3%。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为50μm。
对比例1
316不锈钢材质插偶管,外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没有任何处理。
对比例2
304不锈钢材质插偶管,外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采用专利CN105506713的方法在外表面电镀形成Cr2O3涂层。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Cr2O3涂层的厚度为100μm。
对比例3
310不锈钢材质插偶管,外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采用专利CN103374705A的磁控溅射装置来形成Cr2O3涂层。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Cr2O3涂层的厚度为80μm。
对比例4
321不锈钢材质插偶管,外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采用专利CN101565807A的方式在外表面形成的铬锰尖晶石涂层。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铬锰尖晶石涂层的厚度为3μm。
对比例5
304不锈钢材质插偶管,外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采用专利CN104293371A的方式在外表面形成的铬锰尖晶石涂层。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铬锰尖晶石涂层的厚度为50μm。
对比例6
321不锈钢材质插偶管,外壁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皮,采用专利US6436202B1的方式在外表面形成的MnCr2O4尖晶石涂层。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MnCr2O4尖晶石涂层的厚度为2μm。
对比例7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对310不锈钢材质插偶管进行处理,不同的是步骤(1)中,将芳构化反应器升温至860℃。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为4μm。
对比例8
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对310不锈钢材质插偶管进行处理,不同的是热处理过程中不含有步骤(3)和(4),在第一恒温过程后,直接以80℃/h的速率将至常温。
处理结束后,测量插偶管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为90μm。
测试例
芳构化反应器尺寸35*9*600mm,填装30mL的HZSM-5催化剂,催化剂直径为1.5mm条形。反应炉用上、中、下三段电热丝加热,原料油经柱塞泵打入,反应器上段作气化段,中段恒温区装填催化剂。内置直径为6mm,长度为580mm的插偶管,产品经冷凝器到分离器分离,定量收集气相和液相产品,用色谱仪分析各有关组份。
芳构化反应条件:原料油液空速1h-1,温度500℃,每三小时取样分析结果,原料正己烷,氢油体积比400:1,反应压力0.3MPa,反应时间20小时。在芳构化反应器中分别使用实施例1-7、对比例1-8中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插偶管,各进行平行反应6次,并在芳构化实验前反应器的温度升至650℃,然后通入空气对反应器内壁、催化剂、插偶管的表面进行烧焦。
将每次实验后的插偶管,用X射线能量分散谱仪(EDS)分析其表面的碳元素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对比例8的插偶管的表面碳元素百分含量(wt%)
Figure BDA0001846105570000131
Figure BDA0001846105570000141
由表可知,实施例1-7的碳含量明显少于对比例1-8,可见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304、310、316、321不锈钢插偶管后,能明显减少其在芳构化反应过程中的结焦。
实施例2、5的碳含量明显少于实施例6-7,表明采用本发明的混合气体对不锈钢插偶管进行处理,能够明显减少其在芳构化反应过程中的结焦,且获得的氧化层厚度适中,覆盖率较高。
实施例2的碳含量明显低于对比例7-8,表明采用本发明的升温程序对不锈钢插偶管进行处理,能够明显减少其在芳构化反应过程中的结焦,并且获得的氧化层厚度适中,且覆盖率较高。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在处理气体存在下,对轻烃芳构化反应器的内表面进行热处理,在反应器内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所述热处理的步骤依次包括升温、第一降温、第一恒温、第二降温、第二恒温以及第三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气体包括空气、H2O中至少一种;在所述热处理过程中,不同步骤中所述处理气体的气体压力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升温和第一降温的过程包括:在纯H2和常压的条件下,以400-600℃/h的升温速率将芳构化反应器升温至900-1000℃;以20-100℃/h的降温速率将反应器降温至650-850℃进行所述第一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恒温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一降温后,在含有空气和H2O的第一混合气体存在下,所述第一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0.5-2.5%,在第一恒温温度为650-850℃和第一恒温压力为0.3-0.5MPa下进行所述第一恒温5-30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降温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一混合气体和第一恒温压力条件下,以20-100℃/h的速率从所述第一恒温温度降温至400-7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恒温的过程包括:在第二降温后,在含空气和H2O的第二混合气体存在下,所述第二混合气体中H2O体积百分含量为10-50%,在第二恒温温度为400-700℃和第二恒温压力为0.5-1.0MPa下进行恒温5-20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降温的过程包括:在所述第二混合气体和第二恒温压力条件下,以20-60℃/h的速率从所述第二恒温温度降至常温。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轻烃芳构化反应器由合金制备而成;优选地,由不锈钢制成;更优选地,不锈钢为304、316、321、310。
9.一种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处理得到的芳构化反应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芳构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芳构化反应器的内壁表面上形成有氧化物保护层;优选地,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5-40μm。
CN201811271575.1A 2018-10-29 2018-10-29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Active CN111101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1575.1A CN111101090B (zh) 2018-10-29 2018-10-29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1575.1A CN111101090B (zh) 2018-10-29 2018-10-29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1090A true CN111101090A (zh) 2020-05-05
CN111101090B CN111101090B (zh) 2022-03-29

Family

ID=70420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1575.1A Active CN111101090B (zh) 2018-10-29 2018-10-29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10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7071A (zh) * 2020-10-15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合金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7045A (zh) * 2014-05-05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结焦裂解炉管
CN105087046A (zh) * 2014-05-05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高温合金炉管的方法和高温合金炉管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7045A (zh) * 2014-05-05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结焦裂解炉管
CN105087046A (zh) * 2014-05-05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高温合金炉管的方法和高温合金炉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7071A (zh) * 2020-10-15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合金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1090B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0725A (zh) 一种处理裂解炉管内表面的方法
US7488392B2 (en) Surface on a stainless steel matrix
CN105441112B (zh) 一种在线处理烃类裂解炉管内表面的方法
CN102399569B (zh) 一种减缓乙烯裂解炉辐射段炉管结焦和渗碳的方法
CN111101090B (zh)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CN111101088B (zh)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CN111100681B (zh)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CA2420229C (en) Stainless steel and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CN111101091B (zh) 处理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内表面的方法
Zychlinsk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 samples for coking behavior of HP40 material both coated and uncoated using naphtha and ethane feedstock
CN109666860B (zh) 提高合金的抗结焦性能的方法及合金材料
JP3906367B2 (ja) 耐コークス化性鋼
CN109666861B (zh) 提高合金的抗结焦性能的方法及合金材料
Zhang et al. A novel spinel coating on cobalt‐based Superalloy GH605 via an in‐situ oxidation approach
RU2110554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ермической переработк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ного сырья
CN117987719A (zh) 减缓结焦的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666882B (zh) 提高合金的抗结焦性能的方法及合金材料
CN113828250B (zh) 减缓结焦的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666869B (zh) 提高合金的抗结焦性能的方法及合金材料
CN109666871B (zh) 提高合金的抗结焦性能的方法及合金材料
CN109666870B (zh) 具有抗结焦性能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024519A (zh) 减缓结焦的轻烃芳构化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U2800956C1 (ru) Препятствующее коксообразованию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DE10255372A1 (de) Verwendung Quasi-Kristalliner Aluminiumlegierungen bei Anwendungen in der Raffination und der Petrochemie
CN109666867B (zh) 具有抗结焦性能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