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5087A - 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5087A
CN111095087A CN201880057611.6A CN201880057611A CN111095087A CN 111095087 A CN111095087 A CN 111095087A CN 201880057611 A CN201880057611 A CN 201880057611A CN 111095087 A CN111095087 A CN 111095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panel
optical film
film sheet
convey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76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5087B (zh
Inventor
田村宜之
矢野祐树
秋山孝二
藤原誓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95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5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5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5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在以不从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伸出的方式预先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的液晶面板的一个面贴合第一光学膜片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生产率。基于用c≤a+d‑b(1)并且y=b+d‑a>0(2)的关系式表示的关联位置信息如下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陆续送出以第一光学膜片通过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在连续幅材的载体膜上的状态构成的连续幅材的第一光学膜层叠体,第一光学膜片从连续幅材的载体膜与粘合剂层一起被剥离,并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在以按照不从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的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伸出的方式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的状态构成的液晶面板的一个面,以不被一边侧的端子部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贴合。

Description

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如下的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通过在长方形的液晶面板的两面以吸收轴成为正交尼科耳的关系的方式层叠包含偏光膜的光学膜片来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在该方法中,制造如下的层叠体,该层叠体通过在具有与液晶面板的宽度或长度对应的宽度或长度且包含偏光膜的光学膜片预先层叠于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的液晶面板的一个面,以从液晶面板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层叠包含偏光膜的光学膜片而成。
背景技术
在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现场,采用辊对板(RTP)方式的制造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在RTP方式中,通常如以下那样制造光学显示装置。首先,从卷筒陆续送出具有规定宽度的光学膜层叠体。光学膜层叠体由载体膜、在载体膜的一个面形成的粘合剂层、隔着粘合剂层支承在载体膜上的包含偏光膜的光学膜构成。光学膜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在陆续送出的光学膜层叠体上,通常,通过沿宽度方向连续地形成切割线,从而在相邻的切割线之间形成包含偏光膜的光学膜片。
连续地支承在载体膜上的包含偏光膜的光学膜片通过配置在贴合位置附近的剥离构件而从载体膜与粘合剂层一起被剥离,并被输送到贴合位置。在剥离构件中,光学膜层叠体的载体膜侧卷绕在具有与贴合位置相向的顶部的大致楔形的剥离构件的顶部。光学膜片将卷绕于剥离构件的载体膜一边向与朝向贴合位置的光学膜的输送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折返一边进行输送,从而与粘合剂层一起从载体膜被剥离。到达贴合位置的光学膜片通过具有一对贴合辊的贴合构件,与沿着输送路径另行被输送到贴合位置的面板的对应的贴合面贴合。在其为液晶面板的情况下,制造在液晶面板的两面以吸收轴成为正交尼科耳的关系的方式依次层叠包含偏光膜的光学膜片而成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光学显示装置中,进一步推进小型化、薄型化以及轻量化,伴随于此,不仅要求包围液晶显示区域的框部分的狭小化即窄边框化,还要求无边框化。作为用于应对这样的要求的方法,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提出有如下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制造技术:首先,将比液晶面板大的光学膜片贴合于液晶面板的一个面,将从液晶面板的一个面的端部伸出的光学膜片的剩余部分沿着液晶面板的端部切断,由此,形成在一个面贴合有光学膜片的液晶面板,接着,在一个面贴合有光学膜片的液晶面板在另一个面贴合比液晶面板大的光学膜片,将从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的端部伸出的光学膜片的剩余部分沿着液晶面板的端部切断,由此,将液晶显示区域窄边框化。
在专利文献2中,将剩余部分切断的工序在一系列的制造装置内进行。具体而言,在制造装置内依次贴合于液晶面板的两面的光学膜片的剩余部分每次以从液晶面板的两面的全部四边伸出的状态层叠,作为来自制造装置的成果产品而得到的光学显示装置是如下的层叠体:从液晶面板的两面将四边的全部剩余部分沿着液晶面板的两面的端部切断,光学膜片成为与贴合面对应的大小。
另外,在专利文献3或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仅在液晶面板的一个面使光学膜片伸出而贴合,在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将光学膜片以不伸出的方式贴合的生产系统。这些仅在液晶面板的一个面伸出而贴合的剩余部分与专利文献2的情况同样地,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系统的切断工序来进行。
具体而言,在液晶面板的一个面贴合的光学膜片的剩余部分以从液晶面板的全部四边伸出的状态层叠,对从生产系统作为成果产品而得到的光学显示装置而言,在液晶面板的一个面贴合的光学膜片的剩余部分沿着液晶面板的端部被切断,另一方面,在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贴合的光学膜片以不伸出的方式贴合,因此,液晶面板的两面的光学膜片分别为与液晶面板的贴合面对应的大小,成为与专利文献2的情况相同的层叠体。
对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而言,以在液晶面板的两面层叠的光学膜片的偏光膜的吸收轴成为正交尼科耳的关系的方式沿着基准线(对准标记)进行贴合是为了实现光学显示装置的光的快门功能。光学膜片的偏光膜还包括显示区域,液晶面板内部的黑色矩阵上或超过黑色矩阵的区域的大小。
由图4的概略图可知,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结构由至少包含在液晶的两面夹着彩色滤光片的玻璃基板在内的液晶面板的一个面51的、成为可视侧的CF侧的部件和包含夹着配光膜及透明电极的玻璃基板在内的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52的、成为非可视侧的TFT侧的部件构成。通常,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52的长边中的一边成为将内置有透明电极的端子部50设置于从液晶面板的一个面的对应的一边突出的突出部的一个面侧的结构。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779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285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375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2249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光学显示装置的无边框化通过在RTP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在使光学膜片从液晶面板的端部伸出的状态下将液晶面板与光学膜片贴合后,将光学膜片从端部伸出的剩余部分沿着液晶面板的端部切断来实现。但是,如专利文献2~4所提出的那样,当在一系列的生产线中从液晶面板的端部伸出而贴合后将周缘的剩余部分切断的情况下,将剩余部分全部精密地切断需要耗费时间,因此,生产率显著降低。
因此,根据如面板制造商那样具有液晶面板的制造工序的顾客,要求如何将周缘的剩余部分切断、具体而言是沿着液晶面板的端部切断还是设置数毫米的伸出余量来进行切断等自由度,周缘的剩余部分的切断加工存在顾客自身想要在其他工序中进行这样的期望。对应于这样的期望,要求不切断相对于液晶面板的一个面的可视侧使光学膜片伸出而较大地贴合的液晶面板的周缘的剩余部分,而保留光学膜的剩余部分来提供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
但是,在RTP方式中,若想要在一系列的生产线中不切断液晶面板的周缘的剩余部分而留下光学膜片的剩余部分来提供层叠体,则在液晶面板和光学膜片以从液晶面板的两面的四边伸出的状态使液晶面板与光学膜贴合后,在光学膜片为包含偏光膜的光学膜片时,偏光膜的吸收轴成为正交尼科耳的关系,因此,难以确认成为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基准点的对准标记。因此,液晶面板与包含偏光膜的光学膜片的对位变得困难。
专利文献2~4中记载的RTP方式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全都是在制造工序中或生产系统中,从液晶面板伸出地进行贴合并将光学膜片的剩余部分全部切断,作为由此制造出的产品而得到的光学显示装置,不需要进行说明,是由没有光学膜片的伸出部分的层叠体构成的,并非与上述顾客的期望对应的层叠体。
另外,专利文献3以及4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均仅公开了如下结构:在液晶面板的成为非可视侧的TFT侧从四边伸出地贴合光学膜片后,在成为可视侧的CF侧以不使光学膜片伸出的方式贴合光学膜片。在专利文献3以及4中,没有公开如下结构的层叠体:在液晶面板的成为非可视侧的TFT侧以不使光学膜片的方式贴合光学膜片后,在液晶面板的成为可视侧的CF侧使光学膜片伸出地进行贴合。而且,这并非是与上述顾客的期望对应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
进一步的技术问题如下:就算在液晶面板的成为可视侧的CF侧使光学膜片伸出,在其剩余部分为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全部四边时,在顾客自身在其他工序中进行周缘的剩余部分的切断加工时,也不能消除损伤内置有透明电极的端子部50的危险,所述端子部50在从液晶面板的非可视侧的对应的一边突出的突出部的可视侧设置。本发明是挑战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实现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上述课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即,在液晶面板的成为非可视侧的TFT侧的面贴合有具有与液晶面板的宽度或长度对应的宽度或长度的光学膜片,在该液晶面板的成为可视侧的CF侧的面,光学膜片以不被液晶面板的长边的一边侧的端子部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液晶面板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贴合。
如果是这样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则将从液晶面板伸出而层叠的光学膜片的剩余部切断的工序可以与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分开地适当实施,因此,生产率大幅提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由于液晶面板的成为非可视侧的TFT侧的面的光学膜片和成为可视侧的CF侧的面的光学膜片都由偏光膜构成,因此,仅在它们重叠的部位成为正交尼科耳的关系。
因此,在成为非可视侧的TFT侧的面的光学膜片的外周,也能够透过成为可视侧的CF侧的面的光学膜片而容易地读取液晶面板的对准标记、液晶面板的边缘等,因此,可以实现剩余部分的准确的切断工序。
并且,在组装光学显示装置时成为可视侧的CF侧的面,光学膜片以从液晶面板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层叠,因此,也可以使可视侧无边框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例如图3所示的第一贴合装置100来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6的方法。
如图1所示,在此,概略说明实现本发明的装置1的整体。装置1由第二贴合装置200和第一贴合装置100构成,被吸附固定于第二贴合装置200的对位构件81的液晶面板5从上游工序沿着输送路径30输送到第二贴合装置200,在第二贴合装置200进行本发明的预处理工序,第一贴合装置100在结束了预处理工序的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预先贴合第二光学膜片20(图2),通过翻转回旋部300翻转回旋后的液晶面板5沿着输送路径30被输送,在该行程中,在被吸附固定于对位构件80而被输送的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贴合第一光学膜片10(图2),从而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6。这在图3的放大的示意图中示出。另外,所制造的层叠体6进一步向检查工序等下游工序输送。
在本发明中,在图2所示的长边的一边侧形成有端子部50的长方形的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如图3所示,从卷筒R1陆续送出以第一光学膜片10通过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于连续幅材(web)的第一载体膜2的状态构成的连续幅材的第一光学膜层叠体,第一光学膜片10经由剥离构件60从卷绕于卷筒R2的连续幅材的第一载体膜2与粘合剂层一起被剥离,并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因此,剥离后的第一光学膜片10在以按照不从另行沿着输送路径30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的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伸出的方式预先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20的状态构成的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以不被在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一边侧形成的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贴合。
本发明是由此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6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以按照不从另行沿着输送路径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的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伸出的方式预先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20的状态构成的液晶面板5,在图1所示的第二贴合装置200中,基于以下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其由如下工序构成:从卷筒R3陆续送出以具有与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的宽度或长度对应的宽度或长度的第二光学膜片20隔着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在第二载体膜3上的状态构成的连续幅材的第二光学膜层叠体,通过经由剥离构件61卷绕于卷筒R4而将第二光学膜片20从连续幅材的第二载体膜3与粘合剂层一起剥离,并输送到第二粘贴位置201,在沿着输送路径30另行被输送到第二粘贴位置201的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以不从该另一个面52伸出的方式预先贴合。
本发明的一方式是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如图4的说明图所示,基于针对在长边的一边侧形成有端子部50的长方形的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用由
c≤a+d-b (1),并且,
y=b+d-a>0 (2)
构成的关系式表示的第一关联位置信息55,如下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
从卷筒R1陆续送出以第一光学膜片10通过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于连续幅材的载体膜2的状态构成的连续幅材的第一光学膜层叠体,第一光学膜片10从连续幅材的载体膜2与粘合剂层一起被剥离,并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在以按照不从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的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伸出的方式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的状态构成的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以不被在长边的一边侧形成的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粘贴,
其中,
a:从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的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一端到输送方向的液晶面板5的中心线500的距离、或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时的液晶面板5的短边宽度的1/2的长度,
b:从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时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长边的一端到输送方向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中心线600的距离、或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时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宽度的1/2的长度,
c:在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一边侧形成的端子部50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宽度间隔,
d:处于第一光学膜片10不被液晶面板5的端子部50覆盖的粘贴位置100时的从第一光学膜片10的中心线600偏离的偏离量,以及
y:从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另一边侧伸出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伸出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基于针对图4的说明图所示的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还用
Φ=a+d-b-c≤5mm (3)
的关系式表示的第二关联位置信息56,如下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
从卷筒R1陆续送出以第一光学膜片10通过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于连续幅材的载体膜2的状态构成的连续幅材的第一光学膜层叠体,第一光学膜片10从连续幅材的载体膜2与粘合剂层一起被剥离而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在以按照不从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的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伸出的方式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的状态构成的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以不被在长边的一边侧形成的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粘贴,
其中,Φ:第一光学膜片10以不被端子部50覆盖的贴合于液晶面板5时的第一光学膜片10与端子部50之间的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另外,从卷筒R3陆续送出以具有与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的宽度或长度对应的宽度或长度的第二光学膜片20隔着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在第二载体膜3上的状态构成的连续幅材的第二光学膜层叠体,由此,将第二光学膜片20从连续幅材的第二载体膜3与粘合剂层一起剥离,并输送到第二粘贴位置201,在沿着输送路径30另行被输送到第二粘贴位置201的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能够以不从该另一个面52伸出的方式预先贴合第二光学膜片20。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侧面观察在制造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中使用的装置整体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第二贴合装置和第一贴合装置,在所述第二贴合装置中,执行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以不伸出的方式贴合第二光学膜片的预处理工序,在所述第一贴合装置中,执行如下的正式工序:在以按照不从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伸出的方式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20状态构成的液晶面板的一个面,第一光学膜片以不被液晶面板的端子部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液晶面板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贴合。
图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第一贴合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表示实现制造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的液晶面板的中心线与第一光学膜片的中心线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实现制造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工序图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5的工序图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液晶面板的一个面与该一个面进行了对位时的第一光学膜片的偏移量δ、以及从第一光学膜片的液晶面板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伸出量y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与液晶面板的一个面对位的第一光学膜片以不被液晶面板的端子部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液晶面板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贴合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作为其一个方式,工序的一部分重复,在图5的工序(a)~(g)中示出,在与其对应的图6的流程图(i)~(viii)的动作中示出。本发明例如可以包括:
包括工序(a)~(e)在内的、将液晶面板5的中心线500调整为与液晶面板5的输送路径30的中心线600一致的位置调整工序A;
包括工序(e)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位置检测工序B;以及
包括工序(f)以及(g)在内的、在液晶面板5的中心线500与第一光学膜片10的中心线700的位置调整后,在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贴合第一光学膜片10的第一贴合工序C,所述第一光学膜片10支承于从卷筒R1陆续送出的第一光学膜层叠体的第一载体膜2。
在包括工序(a)~(e)在内的位置调整工序A中,假定液晶面板5以从输送路径30的中心线600偏移的状态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工序(b)以及(c)与流程图(i)的动作对应,使以偏移的状态输送来的液晶面板5暂时停止,例如,使图3所示的位置调整构件70进行动作,从液晶面板的周围进行按压而以将液晶面板5的中心线500的位置修正为与输送路径30的中心线600一致的临时基准位置α的方式进行调整。
工序(d)同样地与(ii)的动作对应,在此,解除位置调整构件70的动作,调整位置后的液晶面板5例如被图3所示的对位构件80吸附固定。在图5中,临时基准位置α是使液晶面板5的中心线500与输送路径30的中心线600一致的修正位置。
工序(e)同样地与(iii)的动作对应,图3所示的面板检测构件150读取液晶面板5的对准标记等基准点53,与预先设定于面板检测构件150的第一基准信息54进行对比,将临时基准位置α的液晶面板5再次调整到基准位置β。工序(e)还同样地与(iv)的动作对应,使再次调整到了基准位置β的液晶面板5相关联,在图3所示的第一粘贴位置101处,如图4所示的对位那样,例如利用片检测构件90检测第一光学膜片10的位置。
由与之关联的工序(e)构成的位置检测工序B还同样地与(v)以及(vi)的动作、即控制装置550的动作对应,如图7的说明图所示,(v)的动作为:运算由片检测构件90检测到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位置与再次调整到了基准位置β的液晶面板5的位置的偏移量δ,(vi)的动作如图8的说明图所示,将以不被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一边侧的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了调整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调整量y1与偏移量δ相加,来计算第一关联位置信息55。
实施本发明的图5的工序(a)~(e)的位置、具体而言工序(b)以及(c)的临时基准位置α和工序(d)以及(e)的基准位置β如图3所示,与设置有面板检测构件150的左端位置对应。
相对于从上游侧向工序(a)以从输送路径30的中心线600偏移了偏移量δ的状态输送来的液晶面板5,首先作为流程图(i)所示的动作,利用位置调整构件70修正偏移量δ,进行将其设为临时基准位置α的位置调整。
向临时基准位置α进行位置调整后的液晶面板5如下所述定位于基准位置β。在工序(d)以及(e)的位置,同样地作为(ii)的动作,液晶面板5被对位构件80吸附固定。同样地作为(iii)的动作,通过与在面板检测构件150内预先设定的第一基准信息54对照,从而将被吸附固定的状态的液晶面板5向基准位置β进行精致的再次调整。同样地作为(iv)的动作,利用片检测构件90检测第一光学膜片10。同样地作为(v)以及(vi)的动作,使被再次调整到了基准位置β的液晶面板5与检测到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位置如图4所示进行对位的位置信息,在控制装置550中作为第一关联位置信息55而算出。
包括与其相关联的工序(f)以及(g)在内的贴合工序C与流程图(vii)以及(viii)所示的动作对应,适当选择与工序(f)对应的(vii)的动作在哪个位置实施。例如,上述(vii)的动作可以在基准位置β进行。上述(vii)的动作还可以在第一粘贴位置101进行。或者,上述(vii)的动作也可以在位于上述两个位置之间的粘贴调整位置γ进行。在此,假定在粘贴调整位置γ实施工序(f)。这样一来,工序(f)首先作为流程图(vii)所示的动作,将再次调整到了基准位置β的液晶面板5输送到粘贴调整位置γ。接着,液晶面板5在粘贴调整位置γ,基于由控制装置550算出的第一关联位置信息55,对第一光学膜片10进行粘贴调整,以使液晶面板5的中心线500从第一光学膜片10的中心线700平行移动自该中心线700起的调整量y1。并且,这样粘贴调整后的液晶面板5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
最终工序(g)同样地作为(viii)的动作,在第一粘贴位置101,如图3所示,对于粘贴调整后的液晶面板5,从第一载体膜2剥离出的第一光学膜片10以不被在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一方侧形成的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贴合。
工序(f)作为流程图(vii)所示的动作,基于第一关联位置信息55对第一光学膜片10粘贴调整液晶面板5,关于可以在何处进行该工序(f),既可以如已指出的那样在基准位置β预先进行,另外,也可以在第一粘贴位置101进行。因此,在由工序(a)~(g)构成的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6的方法中,当然也可以不使液晶面板5经由粘贴调整位置γ,而是在基准位置β或在第一粘贴位置101与基于第一关联位置信息55的液晶面板5的调整同时进行粘贴。
然而,液晶面板5与第一光学膜片10的相对关系如下表示:
c≤a+d-b (1),并且,
y=b+d-a>0 (2)。这是在控制装置550中算出的第一关联位置信息55。
此时的a、b、c、d、y分别如下定义。
a:从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的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一端到输送方向的液晶面板5的中心线500的距离、或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时的液晶面板5的短边宽度的1/2的长度,
b:从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时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长边的一端到输送方向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中心线600的距离、或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时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宽度的1/2的长度,
c:在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一边侧形成的端子部50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宽度间隔,
d:处于第一光学膜片10不被液晶面板5的端子部50覆盖的粘贴位置100时的从第一光学膜片10的中心线600偏离的偏离量,
y:从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另一边侧伸出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伸出量。
并且,在控制装置550中算出的第二关联位置信息56如图4的说明图所示,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与第一光学膜片10之间的关系用
Φ=a+d-b-c≤5mm (3)
的关系式表示。该间隙Φ用于在第一光学膜片10以不被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贴合于液晶面板5时,能够进行具有少许余量的贴合。但是,若端子部50的宽度c相对于(a+d-b)过小,则该间隙Φ变得过大而无法作为产品实施,因此,更优选c≤3.5mm。
因此,当第一光学膜片10的宽度2b与液晶面板5的宽度2a相同时,端子部50的宽度等于液晶面板5从第一光学膜片10的中心线600偏离的偏离量d。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在第一光学膜片10的宽度2b比液晶面板5的宽度2a大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不进行调整时也是伸出量y0的状态,在使其与以不被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进行调整的调整量y1相加的状态下,第一光学膜片的全伸出量y被确定。反之,虽然可以使第一光学膜片10的宽度2b比液晶面板5的宽度2a窄,但其极限在于:在偏离量d即调整量y1为d(y1)=0,无法在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以从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粘贴来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在该情况下,也是偏离量d为d>0成为条件。
由图2的示意图可知,本发明中使用的液晶面板5在成为液晶面板5的可视侧的一个面51和成为非可视侧的另一个面52,构成第一光学膜片10以及第二光学膜片20的偏光膜隔着光学补偿膜等以吸收轴成为正交尼科耳的关系的方式贴合。
通过本发明制造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6,在以按照不从液晶面板5的TFT侧的另一个面52伸出的方式预先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20的状态构成的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即CF侧,以不被在TFT侧的突出部520的一个面侧521设置的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优选伸出端子部50的宽度y的方式贴合第一光学膜片10。因此,在液晶面板的一个面51以从除其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贴合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区域外通常成为透明的区域。
如果是这样制造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6,则第一光学膜片10以不被在液晶面板5形成的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贴合,因此,与光学膜片以被液晶面板5的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贴合的以往型的层叠体相比,也不需要将被端子部50覆盖的第一光学膜片的剩余部分切断除去,另外,也不用担心由此而损伤端子部50。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该方式中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6的方法。在该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的第二贴合装置200所示,在实施本方法的装置1的上游侧的预处理工序中,陆续送出具有与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的宽度或长度对应的宽度或长度的第二光学膜片20隔着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于第二载体膜3的状态下的连续幅材的第二光学膜层叠体的卷筒R3。此时,第二光学膜片20从连续幅材的第二载体膜3与粘合剂层一起被剥离,并被输送到第二粘贴位置201。因此,通过第二对位构件81吸附固定的液晶面板5被输送到第二粘贴位置201,在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以不从另一个面52伸出的方式预先贴合第二光学膜片20。
在该一实施方式中,另外,如图1所示,在液晶面板5的另一个面52预先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20的液晶面板5,在通过第二对位构件81吸附固定的状态下,被输送至第二粘贴位置201,因此,第二对位构件81的吸附固定被解除。此后,液晶面板5以长边为前端面而在输送路径30上被输送至翻转回旋部300。接着,液晶面板5在翻转回旋工序中,在通过未图示的回旋构件回旋90度并且通过同样未图示的翻转构件翻转后的状态下,以液晶面板5的短边为前端面,沿着输送路径30被输送到第一贴合装置100。通过实施本方法的工序而制造的层叠体6向检查工序等下游工序输送。
在该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贴合装置100中,第二光学膜片20通过预处理工序已贴合于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52,陆续送出具有比该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的宽度大的宽度的连续幅材的第一光学膜层叠体的卷筒R1。第一光学膜层叠体以第一光学膜片10通过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在连续幅材的第一载体膜2上的状态构成。此时,经由剥离构件60从由卷筒R2卷绕的连续幅材的第一载体膜2与粘合剂层一起被剥离的第一光学膜片10,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因此,如图2以及图4所示,第一光学膜片10以不被在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一边侧形成的端子部50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液晶面板5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贴合于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101的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由此,贴合于液晶面板的两面的第一光学膜片10以及第二光学膜片20都由偏光膜形成,因此,吸收轴相互成为正交尼科耳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第一光学膜层叠体也可以与液晶面板的一个面的宽度相同或比其小,在第一光学膜层叠体的宽度与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的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图9所示的调整量y1与伸出量y相同,在第一光学膜层叠体的宽度比液晶面板5的一个面51的宽度小的情况下,调整量y1比伸出量y大。
附图标记说明
R1:第一光学膜层叠体的陆续送出卷筒
R2:第一载体膜的卷绕卷筒
R3:第二光学膜层叠体的陆续送出卷筒
R4:第二载体膜的卷绕卷筒
10:第一光学膜片
2:第一载体膜
20:第二光学膜片
3:第二载体膜
5:液晶面板
6: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
50:液晶面板的端子部
51:液晶面板的一个面(CF侧)
52: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TFT侧)
53:液晶面板5的对准标记等基准点
54:预先设定于面板检测构件的基准信息
55:第一关联位置信息
56:第二关联位置信息
δ:基准信息中包含的液晶面板与第一光学膜片的中心线彼此的偏移量(偏移角)
y:将在不调整的情况下也从液晶面板伸出的第一光学膜片的伸出量y0,与以不被在液晶面板的长边的一边侧形成的端子部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液晶面板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调整后的第一光学膜片10的调整量y1相加而得到的伸出量
1:RTP装置
30:输送路径
100:构成RTP装置的第一贴合装置
α:临时基准位置
β:基准位置
γ:粘贴调整位置
101:第一粘贴位置
60:第一光学膜片的剥离构件
70:液晶面板的位置调整构件
80:液晶面板的对位构件
90:片检测构件
150:面板检测构件
200:构成RTP装置的第二贴合装置
201:第二粘贴位置

Claims (6)

1.一种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针对在长边的一边侧形成有端子部的长方形的液晶面板的一个面用由
c≤a+d-b (1),并且,
y=b+d-a>0 (2)
构成的关系式表示的第一关联位置信息,如下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
陆续送出以第一光学膜片通过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在连续幅材的载体膜上的状态构成的连续幅材的第一光学膜层叠体,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从连续幅材的所述载体膜与所述粘合剂层一起被剥离而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在以按照不从被输送到所述第一粘贴位置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伸出的方式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的状态构成的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个面,以不被在所述液晶面板的长边的一边侧形成的所述端子部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所述液晶面板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贴合,
其中,
a:从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的液晶面板的长边的一端到输送方向的液晶面板中心线的距离、或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时的液晶面板的短边宽度的1/2的长度,
b:从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时的第一光学膜片的长边的一端到输送方向的第一光学膜片中心线的距离、或以短边处于前端的方式被输送时的第一光学膜片的宽度的1/2的长度,
c:在液晶面板的长边的一边侧形成的端子部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宽度间隔,
d:处于第一光学膜片不被液晶面板的端子部覆盖的粘贴位置时的从第一光学膜片中心线偏离的偏离量,以及
y:从液晶面板的长边的另一边侧伸出的第一光学膜片的伸出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针对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个面还用
Φ=a+d-b-c≤5mm (3)
的关系式表示的第二关联位置信息,如下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
陆续送出以所述第一光学膜片通过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在连续幅材的载体膜上的状态构成的连续幅材的第一光学膜层叠体,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从连续幅材的所述载体膜与所述粘合剂层一起被剥离而被输送到第一粘贴位置,在以按照不从被输送到所述第一粘贴位置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伸出的方式贴合有第二光学膜片的状态构成的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个面,以不被在所述液晶面板的长边的一边侧形成的所述端子部覆盖的方式并且以从所述液晶面板的长边的除一边侧之外的另一边侧伸出的方式进行贴合,
其中,Φ: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以不被所述端子部覆盖的方式贴合于所述液晶面板时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与所述端子部之间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陆续送出以具有与所述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的宽度或长度对应的宽度或长度的第二光学膜片通过粘合剂层连续地支承在连续幅材的载体膜上的状态构成的连续幅材的第二光学膜层叠体,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从连续幅材的所述载体膜与粘合剂层一起被剥离,并被输送到第二粘贴位置,以不从被输送到所述第二粘贴位置的所述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伸出的方式预先贴合。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贴合于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个面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和贴合于另一个面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片都由偏光膜形成,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和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以吸收轴成为相互正交尼科耳的关系的方式贴合于所述液晶面板的两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面板的一个面是成为可视侧的CF侧的面,所述液晶面板的另一个面是成为非可视侧的TFT侧的面。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面板由一个面侧的部件和另一个面侧的部件构成,所述另一个面侧的部件在长边的一边侧包括从所述一个面侧的部件的对应的长边突出的突出部,在所述突出部的所述一个面侧形成端子部。
CN201880057611.6A 2017-09-28 2018-02-07 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 Active CN1110950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7929A JP6619785B2 (ja) 2017-09-28 2017-09-28 光学的表示装置の積層体を製造する方法
JP2017-187929 2017-09-28
PCT/JP2018/004176 WO2019064621A1 (ja) 2017-09-28 2018-02-07 光学的表示装置の積層体を製造す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5087A true CN111095087A (zh) 2020-05-01
CN111095087B CN111095087B (zh) 2021-01-12

Family

ID=65903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7611.6A Active CN111095087B (zh) 2017-09-28 2018-02-07 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19785B2 (zh)
KR (1) KR102160931B1 (zh)
CN (1) CN111095087B (zh)
TW (1) TWI704403B (zh)
WO (1) WO20190646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41798B1 (ko) 2021-07-15 2022-09-08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히알루론산 복합체를 포함하는 피부 질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 조성물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67548A (ja) * 2013-02-28 2014-09-11 Nitto Denko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画像表示装置
CN104204918A (zh) * 2012-04-03 2014-12-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CN104662468A (zh) * 2013-09-25 2015-05-2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制造光学式显示装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03212A (zh) * 2014-01-08 2015-11-25 Lg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层叠光学膜的系统及使用该系统制造显示部件的方法
CN105209965A (zh) * 2013-06-24 2015-12-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CN107003552A (zh) * 2014-12-03 2017-08-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8115A1 (ja) 2008-04-15 2009-10-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3081105A1 (ja) 2011-11-30 2013-06-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生産方法
JP5744819B2 (ja) * 2012-11-09 2015-07-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JP6127707B2 (ja) 2013-05-16 2017-05-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生産方法
JP6182805B2 (ja) 2013-05-17 2017-08-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US9914289B2 (en) * 2014-01-08 2018-03-13 Lg Chem, Ltd. System for laminating optical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unit using the same
JP2017102443A (ja) * 2015-11-20 2017-06-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該光学積層体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JP6703826B2 (ja) * 2015-12-02 2020-06-0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貼り合わせ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4918A (zh) * 2012-04-03 2014-12-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JP2014167548A (ja) * 2013-02-28 2014-09-11 Nitto Denko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製造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画像表示装置
CN105209965A (zh) * 2013-06-24 2015-12-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设备的生产系统
CN104662468A (zh) * 2013-09-25 2015-05-27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制造光学式显示装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03212A (zh) * 2014-01-08 2015-11-25 Lg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层叠光学膜的系统及使用该系统制造显示部件的方法
CN107003552A (zh) * 2014-12-03 2017-08-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61211A (ja) 2019-04-18
TWI704403B (zh) 2020-09-11
TW201915577A (zh) 2019-04-16
KR20200013070A (ko) 2020-02-05
CN111095087B (zh) 2021-01-12
JP6619785B2 (ja) 2019-12-11
WO2019064621A1 (ja) 2019-04-04
KR102160931B1 (ko)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77961B1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積層体ロール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8529722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258730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JPWO2006103715A1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装置
CN111095087B (zh) 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
KR20130004278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891307B (zh) 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其制造方法及制造系统
CN110998419B (zh) 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1033367B (zh) 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层叠体的方法
CN109891481B (zh) 制造光学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9643506B (zh) 光学显示单元的连续制造装置及连续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