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3313B -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3313B
CN111083313B CN201811214046.8A CN201811214046A CN111083313B CN 111083313 B CN111083313 B CN 111083313B CN 201811214046 A CN201811214046 A CN 201811214046A CN 111083313 B CN111083313 B CN 111083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l
purpose input
image capturing
value
outpu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140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3313A (zh
Inventor
陈明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140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3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3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3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3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3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包括光学镜头、成像单元、滤片组件、红外光截止片、处理单元以及切换组件。滤片组件位于光学镜头与成像单元之间。红外光截止片设置在滤片组件上。处理单元包括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以及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切换组件耦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以及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当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为第一值时,切换组件驱动滤片组件将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成像单元与光学镜头之间的成像光路上。当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为第一值时,切换组件驱动滤片组件将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离开成像光路。利用本发明的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可以避免振动造成红外光截止片的偏移,提供稳定的影像色彩维持影像品质。

Description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影像撷取装置,特别是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可携式摄像装置可用以撷取影像、声音等媒体资料。随着大众对于安全意识的提升,可携式摄像装置因兼具携带便利性与即时信息撷取的特性而可作为安全辅助装置并广泛地适用于各领域中,例如:行车记录器、随身相机(Body worn camera)、车用摄影机等。
影像撷取装置会配置有红外线照明组件,以利于低照度(Illuminance)的环境能够拍摄。一般,影像撷取装置会设置切换组件来搭配不同照度环境的切换使用红外线照明组件,例如:夜间使用红外线照明组件,白天则不使用红外线照明组件。
【发明内容】
在移动过程中,红外线照明组件很容易因为过大的振动而造成红外光截止片偏移,致使撷取到的影像产生色偏,因而降低成像效果。并且,不佳的成像效果又会增加后续影像处理困难度,并且提升后续辨识失败的机率。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其具有一第一运作模式以及一第二运作模式。影像撷取装置包括光学镜头、成像单元、滤片组件、红外光截止片、处理单元以及切换组件。滤片组件固定在光学镜头与成像单元之间。红外光截止片可移动地设置在滤片组件上。处理单元包括一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以及一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切换组件耦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以及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成像单元通过光学镜头撷取一影像。
其中,当影像撷取装置由第一运作模式切换为第二运作模式时,处理单元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输出第一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并且,当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为第一值时,切换组件驱动滤片组件将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成像单元与光学镜头之间的成像光路上。
其中,当影像撷取装置由第二运作模式切换为第一运作模式时,处理单元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输出第一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并且,当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为第一值时,切换组件驱动滤片组件将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离开成像光路。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影像撷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利用重力感测器感测影像撷取装置的空间变动以生成感测信号、比较感测信号与阈值、当感测信号大于阈值且影像撷取装置为第二运作模式时,提供第一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以将影像撷取装置的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成像光路上、当感测信号大于阈值且影像撷取装置为第一运作模式时,提供第一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以将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离开成像光路、以及当感测信号不大于该阈值时,提供第二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与第二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以不移动该红外光截止片。其中,影像撷取装置的滤片组件固定,并且红外光截止片可移动地设置在滤片组件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适用于例如:行车记录器、随身相机(Body worn camera)、车用摄影机等可携式摄像装置,能因应环境亮度稳定地设置红外线照明组件,以避免振动造成红外光截止片的偏移,进而提供稳定的预期的影像色彩,维持影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的配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切换组件的一示范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任一控制单元的一示范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为图2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及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的一示范例的时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的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其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而「耦接」或「连接」还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操作或动作。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次序用语用于将元件、区域、部分与另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区域、部分区分开来,而非用以限定特定的元件、区域、部分。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100包括光学镜头110、成像单元120、滤片组件130、红外光截止片140、处理单元150及切换组件160。切换组件160包括滤片切换器161以及驱动电路163。
红外光截止片140设置在滤片组件130上,且滤片组件130位于光学镜头110与成像单元120之间。驱动电路163耦接滤片组件130及处理单元150。驱动电路163耦接滤片切换器161,并且滤片切换器161对应滤片组件130且邻近(或贴合)滤片组件130设置。
成像单元120通过光学镜头110撷取影像。于此,成像单元120可以通过光学镜头110拍摄物体以产生影像。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形成一成像光路P。
滤片组件130位于光学镜头110与成像单元120之间,且可用以调整红外光截止片140的位置。红外光截止片140用以滤除光线L中的红外光的滤光片,以减少进入成像单元120的红外线的光量。具体来说,滤片组件130将红外光截止片140移动至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上或是将红外光截止片140移动至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于一实施态样中,红外光截止片140可以是完全阻挡红外光。于另一实施态样中,红外光截止片140也可以是不完全阻挡红外光。举例而言,红外光截止片140也可以是过滤红外光的部分波长范围。
于一些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100还可包括一透明镜片142,并且此透明镜片142衔接在红外光截止片140的一端,且设置在滤片组件130上。当红外光截止片140移动至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时,透明镜片142则会移动至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上。反之,当红外光截止片140移动至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上时,透明镜片142则会移动至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于一实施态样中,透明镜片142完全不阻挡红外光。
处理单元150包括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脚151以及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驱动电路163的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1以及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且驱动电路163的输出端耦接滤片组件130。于此,驱动电路163可以接收来自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1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以及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并根据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以及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驱动滤片组件130。
具体而言,影像撷取装置100具有第一运作模式以及第二运作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运作模式为夜间模式(night mode),而第二运作模式为日间模式(day mode)。
当影像撷取装置100由第一运作模式(如,夜间模式)切换为第二运作模式(如,日间模式)时,处理单元150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1输出第一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至驱动电路163,驱动电路163驱动滤片组件130以将红外光截止片140移动至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上,使得进入光学镜头110的光线L会通过红外光截止片140之后才抵达成像单元120。于此,光线L中的红外光成份会被滤除,避免成像单元120因感测到红外光而导致影像产生色偏的现象,使得影像的色彩较接近真实的色彩。
当影像撷取装置100由第二运作模式(如,日间模式)切换为第一运作模式(如,夜间模式)时,处理单元150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输出第一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至驱动电路163,驱动电路163驱动滤片组件130以将红外光截止片140移动至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使得通进入光学镜头110的光线L会直接抵达成像单元120。于此,在夜间环境的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将红外光截止片140移离成像单元120的前方,影像撷取装置100可通过一红外线光源(图未绘示)来补光,以使成像单元120能够撷取到光线L中的红外光成份而得到较佳的影像。
在第一示范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驱动电路163包括的二控制单元(分别称的第一控制单元1631以及第二控制单元1633)。第一控制单元1631的开启端耦接处理单元150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1,并且第一控制单元1631的输出端耦接滤片切换器161的一端。第二控制单元1633的开启端耦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并且第二控制单元1633的输出端耦接滤片切换器161的另一端。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1631或第二控制单元1633)的电路可如图3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此滤片组件130还可包括磁性元件131(例如是磁铁、电磁铁等),并且磁性元件131设置在红外光截止片140上。因此,滤片切换器161可通过磁场吸引或是排斥磁性元件131,进而由磁性元件131带动红外光截止片140沿着滤片组件130的移动槽(图未示)移动。
在第一示范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当处理单元150输出的第一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为高电位(或逻辑1)时,驱动电路163会响应高电位(或逻辑1)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驱动滤片组件130产生第一方向的磁场(产生正向磁力),以移动红外光截止片140至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上。于此,影像撷取装置100会由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切换为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当处理单元150输出的第二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为低电位(或逻辑0)时,驱动电路163会响应低电位(或逻辑0)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而不驱动滤片组件130,则滤片组件130不产生第一方向的磁场(不产生正向磁力)。于此,影像撷取装置100仍维持为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
在第二示范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当处理单元150输出的第一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为高电位(或逻辑1)时,驱动电路163会响应高电位(或逻辑1)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驱动滤片组件130产生第二方向的磁场(产生反向磁力),以移动红外光截止片140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于此,影像撷取装置100会由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切换为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当处理单元150输出的第二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为低电位(或逻辑0)时,驱动电路163会响应低电位(或逻辑0)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而不驱动滤片组件130,则滤片组件130不产生第二方向的磁场(不产生反向磁力)。于此,影像撷取装置100仍维持为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
在第三示范例中,驱动电路163可以还包括二反相器(inverter)(图未绘示),且二反相器的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1以及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且二反相器的二输出端分别耦接二控制单元(1631及1633)。于此,当处理单元150输出的第二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为低电位(或逻辑0)时,驱动电路163会输出高电位(或逻辑1)的第一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而驱动滤片组件130,则滤片组件130产生第一方向的磁场(产生正向磁力),以移动红外光截止片140至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上。于此,影像撷取装置100会由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切换为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当处理单元150输出的第一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为高电位(或逻辑1)时,驱动电路163会输出低电位(或逻辑0)的第二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而不驱动滤片组件130,则滤片组件130不产生第一方向的磁场(不产生正向磁力)。于此,影像撷取装置100仍维持为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
在第四示范例中,驱动电路163可以还包括二反相器(inverter)(图未绘示),且二反相器的二输入端分别耦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1以及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且二反相器的二输出端耦接二控制单元(1631及1633)。于此,当处理单元150输出的第二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为低电位(或逻辑0)时,驱动电路163会输出高电位(或逻辑1)的第一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而驱动滤片组件130,则滤片组件130产生第二方向的磁场(产生反向磁力),以移动红外光截止片140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于此,影像撷取装置100会由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切换为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当处理单元150输出的第一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为高电位(或逻辑1)时,驱动电路163会输出低电位(或逻辑0)的第二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而不驱动滤片组件130,则滤片组件130不产生第二方向的磁场(不产生反向磁力)。于此,影像撷取装置100仍维持为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与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为个别独立的二信号。
于一实施例中,参阅图5,影像撷取装置100可以还包括重力感测器(g-sensor)170。重力感测器170耦接处理单元150,并且重力感测器170用以感测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变动,以生成一感测信号。空间变动可例如:是感测X轴-Y轴-Z轴中至少任一轴向的位移变化,但不以此为限。
当影像撷取装置100因为空间变动时,红外光截止片140可能偏移原始位置,也即红外光截止片140的位置没有配合运作模式(第一运作模式及第二运作模式),导致在第一运作模式时,红外光截止片140在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上,致使撷取到不佳的影像,或是在第二运作模式时,红外光截止片140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致使撷取到的影像产生色偏。举例来说,假设本发明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100是设置在车上,借以拍摄车外(例如:行车记录器)或车内(例如:车用摄影机用以拍摄后方犯人)。当车移动在不平的路面而造成瞬间剧烈振动时,影像撷取装置100会因为与车连动而可能造成红外光截止片140发生140位置偏移。
为了确保红外光截止片140位于正确的位置,以下提出不同的示范例。
在第一示范例中,当感测信号大于阈值时,则处理单元150判断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产生变动。于影像撷取装置100为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的情况下,当感测信号大于阈值时,即在夜间模式时因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产生变动而导致红外光截止片140移动至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处理单元150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输出第一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至驱动电路163。于此,驱动电路163驱动滤片组件130以将红外光截止片140再移离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
在第二示范例中,当感测信号大于阈值时,则处理单元150判断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产生变动。于影像撷取装置100为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的情况下,当感测信号大于阈值时,即在日间模式时因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产生变动而导致红外光截止片140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此时处理单元150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1输出第一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至驱动电路163。于此,驱动电路163驱动滤片组件130以将红外光截止片140再移回至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上。
在第三示范例中,感测信号小于阈值且影像撷取装置100为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或是为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50判断为不论是在夜间模式时因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未产生变动且红外光截止片140仍保持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或者是在日间模式时因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未产生变动且红外光截止片140仍保持在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换言之,当感测信号小于阈值时,处理单元150判断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未产生变动且红外光截止片140仍保持正确的位置。处理单元150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1输出第二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至驱动电路163,且处理单元150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输出第二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至驱动电路163。驱动电路163会响应第二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及响应第二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而不驱动滤片组件130。于此,滤片组件130不产生第一方向的磁场(不产生正向磁力)及不产生第二方向的磁场(不产生反向磁力)。于此,红外光截止片140仍对应影像撷取装置100的运作模式而保持正确的位置。
于此,当影像撷取装置100因为空间变动而使得红外光截止片140的位置没有配合运作模式(第一运作模式及第二运作模式)时,通过重力感测器170可以确保红外光截止片140依照影像撷取装置100当时的运作模式而重回到正确位置,不致受到意外的空间变动的影响。当影像撷取装置100没有产生空间变动或是虽产生空间变动但未使红外光截止片140的位置位移(红外光截止片140仍配合运作模式)时,驱动电路163仍可使红外光截止片140依照影像撷取装置100当时的运作模式而维持在正确位置。
请参阅图5以及图6,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影像撷取装置100的控制方法。在一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利用重力感测器170感测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变动以生成感测信号(步骤S101)、比较感测信号与阈值(步骤S102)、当感测信号大于阈值且影像撷取装置100为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时,提供第一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步骤S103),以响应第一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将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红外光截止片140移动至成像光路P上(步骤S104)、当感测信号大于阈值且影像撷取装置100为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时,提供第一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步骤S105),以响应第一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将红外光截止片140移动至离开成像光路P(步骤S106)、以及当该感测信号不大于该阈值时,提供一第二值的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与一第二值的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步骤S107)。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步骤S101中,重力感测器170与处理单元150耦接,以感测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的X轴-Y轴-Z轴中至少任一轴向的位移变化,以生成一感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步骤S102中,处理单元150于接收来自重力感测器170的感测信号后,比较感测信号与阈值以获得分析结果。其中,所述阈值指用以作为比对的至少任一轴向的位移变化门槛值或是位移变化临界值。于一实施态样中,分析结果可为感测信号大于阈值、或是感测信号小于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步骤S103及步骤S104中,当感测信号大于阈值且影像撷取装置100为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时,处理单元150判断在日间模式时因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产生变动而导致红外光截止片140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于此,处理单元150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1输出第一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至驱动电路163,以使驱动电路163驱动滤片组件130来将红外光截止片140再移回至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步骤S105及步骤S106中,当感测信号大于阈值且影像撷取装置100为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时,处理单元150判断在夜间模式时因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产生变动而导致红外光截止片140移动至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于此,处理单元150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输出第一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至驱动电路163,以使驱动电路163驱动滤片组件130来将红外光截止片140再移离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步骤S107中,当感测信号小于阈值,在不论影像撷取装置100为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或是为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50判断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未产生变动且红外光截止片140仍保持正确的位置。换言之,在第一运作模式(夜间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50可以判断为因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未产生变动且红外光截止片140仍保持离开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或者是,在第二运作模式(日间模式)的情况下,处理单元150可以判断为影像撷取装置100的空间未产生变动且红外光截止片140仍保持在成像单元120与光学镜头110之间的成像光路P。于此,处理单元150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1输出第二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至驱动电路163,且处理单元150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152输出第二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至驱动电路163。驱动电路163会响应第二值的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1及响应第二值的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S2而不驱动滤片组件130。于此,滤片组件130不产生第一方向的磁场(不产生正向磁力)及不产生第二方向的磁场(不产生反向磁力)。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光学镜头110可以包括若干个透镜111以及马达112(zoommotor)。马达112与这些透镜111耦合并使这些透镜111产生位移,以使光学镜头110进行对焦。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成像单元120可包括感光元件,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
于一些实施态样中,处理单元150可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位信号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或任何基于操作指令操作信号的类比和/或数位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适用于例如:行车记录器、随身相机(Body worn camera)、车用摄影机等可携式摄像装置,能因应环境亮度稳定地设置红外线照明组件,以避免振动造成红外光截止片的偏移,进而提供稳定的预期的影像色彩,维持影像品质。

Claims (7)

1.一种影像撷取装置,具有一第一运作模式以及一第二运作模式,其特征在于,该影像撷取装置包括:
一光学镜头;
一成像单元,通过该光学镜头撷取一影像;
一滤片组件,固定在该光学镜头与该成像单元之间;
一红外光截止片,可移动地设置在该滤片组件上;
一处理单元,包括一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以及一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其中当该影像撷取装置由该第一运作模式切换为该第二运作模式时,该处理单元的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输出一第一值的一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以及当所述影像撷取装置由所述第二运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运作模式时,所述处理单元的所述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输出一第一值的一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以及
一切换组件,耦接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以及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其中当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为该第一值时,该切换组件驱动该滤片组件将该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该成像单元与该光学镜头之间的一成像光路上,以及当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为该第一值时,该切换组件驱动该滤片组件将该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离开该成像光路;
一重力感测器,感测该影像撷取装置的空间变动以生成一感测信号;其中当该感测信号大于一阈值时,通过该重力感测器能够确保该红外光截止片依照该影像撷取装置当时的运作模式重回到正确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重力感测器,感测该影像撷取装置的空间变动以生成一感测信号,其中当该感测信号大于一阈值且该影像撷取装置为该第二运作模式时,该处理单元的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输出该第一值的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以及当该感测信号大于该阈值且该影像撷取装置为该第一运作模式时,该处理单元的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输出该第一值的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感测信号不大于该阈值时,该处理单元的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输出一第二值的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且该处理单元的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输出一第二值的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以及当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与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皆为该第二值时,该切换组件不驱动该滤片组件而该红外光截止片仍保持在当前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为该第一值时,该滤片组件响应该切换组件的驱动信号产生一第一方向的磁场,以将该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该成像单元与该光学镜头之间的该成像光路上;以及当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接脚的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为该第一值时,该滤片组件响应该切换组件的驱动信号产生一第二方向的磁场,以将该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离开该成像光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与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为个别独立的二信号。
6.一种影像撷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一重力感测器感测一影像撷取装置的空间变动以生成一感测信号,其中该影像撷取装置的一滤片组件固定,并且该影像撷取装置的一红外光截止片可移动地设置在该滤片组件上;
比较该感测信号与一阈值;
当该感测信号大于该阈值且该影像撷取装置为一第二运作模式时,提供一第一值的一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以将该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一成像光路上;
当该感测信号大于该阈值且该影像撷取装置为一第一运作模式时,提供一第一值的一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以将该红外光截止片移动至离开该成像光路;以及
当该感测信号不大于该阈值时,提供一第二值的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与一第二值的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以不移动该红外光截止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影像撷取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与该第二通用型输入/输出信号为个别独立的二信号。
CN201811214046.8A 2018-10-18 2018-10-18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083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4046.8A CN111083313B (zh) 2018-10-18 2018-10-18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4046.8A CN111083313B (zh) 2018-10-18 2018-10-18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3313A CN111083313A (zh) 2020-04-28
CN111083313B true CN111083313B (zh) 2021-10-19

Family

ID=70308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4046.8A Active CN111083313B (zh) 2018-10-18 2018-10-18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331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3185A (zh) * 2016-04-29 2017-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US9867139B1 (en) * 2016-01-18 2018-01-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switching for transmission divers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7399B2 (en) * 2012-04-24 2016-11-29 Analog Devices, Inc. Accelerometer-controlled master power switch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3888651B (zh) * 2014-04-16 2017-08-25 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网络摄影机
US20160335501A1 (en) * 2015-05-15 2016-11-17 Aetek Inc. Surveillance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6650691B2 (ja) * 2015-07-02 2020-0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67139B1 (en) * 2016-01-18 2018-01-0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switching for transmission diversity
CN107343185A (zh) * 2016-04-29 2017-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投影设备摄像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3313A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0227C (zh) 照像机
US7911528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7476042B2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US9282254B2 (en) Image pickup module operable to switch methods for driving a lens in an optical axis direction
JP5538549B2 (ja) ファインダ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2287017A (ja) 撮影レンズのピント状態検出装置
US8956060B2 (en) Imaging apparatus
US9609193B2 (en) Compact interchangeable lens type camera
JP2002077694A (ja) 赤外線カメラ
US10834319B2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0477741C (zh) 摄像装置
CN111083313B (zh) 影像撷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0878491B1 (ko) 방범 카메라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0367595B1 (ko) 씨씨디 카메라의 제어방법
GB2460319A (en) A hand shake correction device and a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KR20140028637A (ko) 자동필터전환모듈
JP2001320617A (ja) ビデオカメラにおけるビデオカメラと自動絞りレンズとの交換接続装置およびその検出回路
JP2006332831A (ja) 撮像装置
US8681263B2 (en) Imager capturing an image with a rolling shutter using flicker detection
JP2004186721A (ja) カメラ
JP2014164203A (ja) 移動量検出装置、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
US9128355B2 (en) Imaging apparatus
US20190162928A1 (en) Image pickup device
US20140294371A1 (en) Optical viewfinder
CN110868506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