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7971B -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7971B
CN111077971B CN201911204628.2A CN201911204628A CN111077971B CN 111077971 B CN111077971 B CN 111077971B CN 201911204628 A CN201911204628 A CN 201911204628A CN 111077971 B CN111077971 B CN 111077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side plate
teet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46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7971A (zh
Inventor
包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aihua Radia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aihua Radia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aihua Radia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aihua Radia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46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79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7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7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7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7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2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20
    • G06F2200/201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oling fl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包括框架主体及散热模组,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导热板、中间柱体及下导热板,所述上导热板及下导热板平行布置;所述散热模组有两组且其内侧均与中间柱体贴合,所述散热模组包括散热正板,所述散热正板一端连接有第一散热侧板,所述散热正板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散热侧板;所述第一散热侧板及第二散热侧板均设置有向中间柱体延伸的散热齿,所述散热齿内均设置有冷却水通道,相邻散热齿之间的间隙构成风道。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有效结合了物理导热、水冷及风冷三种方式实现散热,极大的提高了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积体电路的体积亦逐渐缩小,而为了使积体电路能处理更多的资料,相同体积下的积体电路,己经可以容纳比以往多上数倍以上的计算元件,当积体电路内的计算元件数量越来越多时执行效率越来越高,因此计算元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能亦越来越大,以常见的中央处理器为例,在高满载的工作量时,中央处理器散发出的热度,足以使中央处理器整个烧毁,因此,积体电路的散热装置变成为重要的课题。
电子设备中之中央处理单元及晶片或其他电子元件均为电子设备中的发热源,当电子设备运作时,该发热源将会产生热量,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散热元件为均热板,如中国专利CN106852073B公开的一种散热模组,其两组平行布置的导热板通过中间柱体连接而成,将与电子设备接触一侧导热板的热量经中间柱体导向另一侧导热板,进而实现散热,并且在中间柱体上设置有散热鳍来增加散热效果,但是其通过的是自然导热的形式进行散热的,其散热效果较差,已经逐渐不适应现有的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均热板通过自然导热的形式进行散热的,其散热效果较差,已经逐渐不适应现有的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导热板、中间柱体及下导热板,所述上导热板及下导热板平行布置;所述散热模组有两组且其内侧均与中间柱体贴合,所述散热模组包括散热正板,所述散热正板一端连接有第一散热侧板,所述散热正板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散热侧板;所述第一散热侧板及第二散热侧板均设置有向中间柱体延伸的散热齿,所述散热齿内均设置有冷却水通道,相邻散热齿之间的间隙构成风道;所述第一散热侧板的散热齿高于第二散热侧板的散热齿布置且通过散热正板上倾斜布置的过渡散热齿连接,所述过渡散热齿上对应设置有连通两侧散热齿内冷却水通道的过渡冷却水通道,相邻过渡散热齿之间的间隙构成过渡风道。电子设备的热量依次通过上导热板、中间柱体传递给下导热板并进行散热,该过程中,部分热量会通过与中间柱体贴合的散热模组来散热,并且由于散热齿及冷却水通道的布置,能够通过螺旋下降的水冷方式实现散热,其行程长、接触面积大,因此能够高效散热,同时散热齿之间的风道也能够实现风道内螺旋上升的散热气流,进而与水冷方式配合,极大的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组散热模组第一散热侧板的散热齿高度与另一组散热模组第二散热侧板的散热齿高度齐平。保证风道的连续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柱体下端设置有下侧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最底层风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所述容纳槽对应设置有正对进气口的风机。提供风源,对最下层的风道进行吹气;将风机隐藏设置于中间柱体内,不会影响散热模组的安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正板、第一散热侧板及第二散热侧板外侧均设置有散热鳍。进一步提高散热模组的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散热侧板自由端设置有第一侧板挡盖,所述第一侧板挡盖上设置有与第一散热侧板上散热齿齐平的第一挡盖散热齿,所述第一挡盖散热齿朝向第一散热侧板一侧设置有与对应冷却水通道连通的第一过流槽,偶数层第一过流槽与其上方的第一过流槽通过第一连通槽连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最顶层的第一挡盖散热齿与最顶层的散热齿等长布置且短于其下方的第一挡盖散热齿,最顶层的第一挡盖散热齿及最顶层的散热齿与中间柱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与风道连通的排气口。如此气流能够从最顶层的散热齿与上导热板之间的排气口排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散热侧板自由端设置有第二侧板挡盖,所述第二侧板挡盖上设置有与第二散热侧板上散热齿齐平的第二挡盖散热齿,所述第二挡盖散热齿朝向第二散热侧板一侧设置有与对应冷却水通道连通的第二过流槽,奇数层第二过流槽与其上方的第二过流槽通过第二连通槽连通。通过其内部的第一连通槽及第二连通槽,使得单个散热模组能够独立实现冷却水的流通,进而保证在单个模组损坏需要更换时,另外一个散热模组仍能够进行水冷及导热两种方式散热,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散热侧板下端设置有与冷却水通道连通的排水孔,所述第二散热侧板上端设置有与冷却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孔;所述上导热板及下导热板上对应设置有与排水孔及进水孔匹配的通孔。用于与冷却水通道连通的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布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导热板及下导热板上对应散热正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矩形孔,上下对应的矩形孔之间设置有可沿矩形孔移动的档杆,所述档杆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可拆卸安装有螺母;所述上导热板上端设置有导热凸块。通过两个散热模组卡在中间柱体的方式实现散热模组的安装,再通过螺母调节档杆的位置,保证安装后的散热模组的结构稳定性,更换安装快捷方便。导热凸块能够与电子设备直接接触,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散热侧板及第二散热侧板上均嵌设有磁铁,所述磁铁相对布置且相对一侧的极性相反。方便两个散热模组的定位安装及状态保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电子设备的热量依次通过上导热板、中间柱体传递给下导热板并进行散热,该过程中,部分热量会通过与中间柱体贴合的散热模组来散热,并且由于散热齿及冷却水通道的布置,能够通过螺旋下降的水冷方式实现散热,其行程长、接触面积大,因此能够高效散热,同时散热齿之间的风道也能够实现风道内螺旋上升的散热气流,进而与水冷方式配合,极大的提高散热效率;
2、通过两个散热模组卡在中间柱体的方式实现散热模组的安装,再通过螺母调节档杆的位置,保证安装后的散热模组的结构稳定性,更换安装快捷方便。
3、设置第一侧板挡盖及第二侧板挡盖,通过其内部的第一连通槽及第二连通槽,使得单个散热模组能够独立实现冷却水的流通,进而保证在单个模组损坏需要更换时,另外一个散热模组仍能够进行水冷及导热两种方式散热,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4、散热鳍的布置能够加速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5、磁铁的设置方便两个散热模组的定位安装及状态保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用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框架主体(上导热、下导热板及中间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下导热板仰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下导热板仰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导热板,11-导热凸块,12-矩形孔,13-通孔,2-下导热板,3-散热模组,31-散热正板,32-第一散热侧板,321-第一侧板挡盖,322-第一挡盖散热齿,323-第一过流槽,324-第一连通槽,325-排气口,33-第二散热侧板,331-第二侧板挡盖,332-第二挡盖散热齿,333-第二过流槽,334-第二连通槽,335-进水孔,34-散热齿,35-风道,36-过渡散热齿,37-过渡风道,38-散热鳍,39-磁铁,4-档杆,41-螺母,5-中间柱体,51-进气口,52-容纳槽,53-风机,54-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由上而下一体连接的上导热板1、中间柱体5及下导热板2,所述上导热板1及下导热板2平行布置;
所述散热模组3有两组且其内侧均与中间柱体5贴合,所述散热模组3包括散热正板31,所述散热正板31一端粘接有第一散热侧板32,所述散热正板31另一端粘接有第二散热侧板33;所述第一散热侧板32及第二散热侧板33均一体成型有向中间柱体5延伸的散热齿34,所述散热齿34内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冷却水通道,相邻散热齿34之间的间隙构成风道35;所述第一散热侧板32的散热齿34高于第二散热侧板33的散热齿34布置且通过散热正板31上倾斜布置的过渡散热齿36连接,倾斜角一般为30°-45°之间,所述过渡散热齿36上对应设置有连通两侧散热齿34内冷却水通道的过渡冷却水通道,相邻过渡散热齿36之间的间隙构成过渡风道37;一组散热模组3第一散热侧板32的散热齿34高度与另一组散热模组2第二散热侧板33的散热齿34高度齐平;所述第一散热侧板32下端设置有与冷却水通道连通的排水孔(未图示),所述第二散热侧板33上端设置有与冷却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孔335;所述中间柱体5下端设置有下侧开口的容纳槽52,所述容纳槽52与最底层风道35之间设置有一个进气口51,所述容纳槽52内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风机53,该风机53的出风侧正对进气口5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物理导热:电子设备的热量依次通过上导热板1、中间柱体5传递给下导热板2并进行散热,该过程中,部分热量会通过与中间柱体5贴合的散热模组3向外散热;
水冷式散热:由于散热齿34及冷却水通道的布置,冷却水从进水孔335进入冷却水通道,然后沿螺旋下降的方式实现水冷散热,其行程长、接触面积大,能够快速带走中间柱体5通过散热齿34及过渡散热齿36传递的热量,因此能够高效散热;
风冷式散热:通过风机53鼓风,气流从进气口51进入风道,并沿着风道35内螺旋上升,同时带走中间柱体5及散热齿34的热量,进而与水冷方式配合,由于是螺旋气流,其接触面积大,散热效果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与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容纳槽52与最底层风道35之间设置有两个进气口51,两个进气口51对称布置,所述容纳槽52内中部一体成型有竖直布置的隔板54,所述隔板54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正对进气口51的风机53。备用一组风机。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两散热模组3之间仅仅风道35连通,冷却水道并不连通,具体为所述第一散热侧板32自由端一体成型有第一侧板挡盖321,所述第一侧板挡盖321上一体成型有与第一散热侧板32上散热齿34齐平的第一挡盖散热齿322,所述第一挡盖散热齿322朝向第一散热侧板32一侧设置有与对应冷却水通道连通的第一过流槽323,偶数层第一过流槽323与其上方的第一过流槽323通过第一连通槽324连通;所述第二散热侧板33自由端设置有二侧板挡盖331,所述第二侧板挡盖331上一体成型有与第二散热侧板33上散热齿34齐平的第二挡盖散热齿332,所述第二挡盖散热齿332朝向第二散热侧板33一侧设置有与对应冷却水通道连通的第二过流槽333,奇数层第二过流槽333与其上方的第二过流槽333通过第二连通槽334连通。设置第一侧板挡盖321及第二侧板挡盖331,通过其内部的第一连通槽324及第二连通槽334,使得单个散热模组3能够独立实现冷却水的流通,进而保证在单个模组3损坏需要更换时,另外一个散热模组3仍能够进行水冷及导热两种方式散热,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包括框架主体及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导热板、中间柱体及下导热板,所述上导热板及下导热板平行布置;所述散热模组有两组且其内侧均与中间柱体贴合,所述散热模组包括散热正板,所述散热正板一端连接有第一散热侧板,所述散热正板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散热侧板;所述第一散热侧板及第二散热侧板均设置有向中间柱体延伸的散热齿,所述散热齿内均设置有冷却水通道,相邻散热齿之间的间隙构成风道;所述第一散热侧板的散热齿高于第二散热侧板的散热齿布置且通过散热正板上倾斜布置的过渡散热齿连接,所述过渡散热齿上对应设置有连通两侧散热齿内冷却水通道的过渡冷却水通道,相邻过渡散热齿之间的间隙构成过渡风道;所述第一散热侧板自由端设置有第一侧板挡盖,所述第一侧板挡盖上设置有与第一散热侧板上散热齿齐平的第一挡盖散热齿,所述第一挡盖散热齿朝向第一散热侧板一侧设置有与对应冷却水通道连通的第一过流槽,偶数层第一过流槽与其上方的第一过流槽通过第一连通槽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一组散热模组第一散热侧板的散热齿高度与另一组散热模组第二散热侧板的散热齿高度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柱体下端设置有下侧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最底层风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所述容纳槽对应设置有正对进气口的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正板、第一散热侧板及第二散热侧板外侧均设置有散热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最顶层的第一挡盖散热齿与最顶层的散热齿等长布置且短于其下方的第一挡盖散热齿,最顶层的第一挡盖散热齿及最顶层的散热齿与中间柱体之间的间隙构成与风道连通的排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侧板自由端设置有第二侧板挡盖,所述第二侧板挡盖上设置有与第二散热侧板上散热齿齐平的第二挡盖散热齿,所述第二挡盖散热齿朝向第二散热侧板一侧设置有与对应冷却水通道连通的第二过流槽,奇数层第二过流槽与其上方的第二过流槽通过第二连通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侧板下端设置有与冷却水通道连通的排水孔,所述第二散热侧板上端设置有与冷却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孔;所述上导热板及下导热板上对应设置有与排水孔及进水孔匹配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热板及下导热板上对应散热正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矩形孔,上下对应的矩形孔之间设置有可沿矩形孔移动的档杆,所述档杆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可拆卸安装有螺母;所述上导热板上端设置有导热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侧板及第二散热侧板上均嵌设有磁铁,所述磁铁相对布置且相对一侧的极性相反。
CN201911204628.2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 Active CN111077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4628.2A CN111077971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4628.2A CN111077971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7971A CN111077971A (zh) 2020-04-28
CN111077971B true CN111077971B (zh) 2022-04-01

Family

ID=70312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4628.2A Active CN111077971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797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27158Y (zh) * 2007-09-29 2008-10-01 能缇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预设风口结构的散热装置
JP2012018947A (ja) * 2010-07-06 2012-01-26 Showa Denko Kk 放熱器
TW201241392A (en) * 2011-04-14 2012-10-16 Maw-Tyan Sheen helical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M529201U (zh) * 2016-05-13 2016-09-21 Chia-Sheng Wu 散熱器結構
CN207560600U (zh) * 2017-09-04 2018-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81218B2 (en) * 2013-06-26 2019-05-07 Tai-Her Yang 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having suspended external tube and internally recycling heat transfer fluid and application apparatus
CN207476101U (zh) * 2017-12-04 2018-06-08 成都共同散热器有限公司 一种集水冷和风冷于一体的散热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27158Y (zh) * 2007-09-29 2008-10-01 能缇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预设风口结构的散热装置
JP2012018947A (ja) * 2010-07-06 2012-01-26 Showa Denko Kk 放熱器
TW201241392A (en) * 2011-04-14 2012-10-16 Maw-Tyan Sheen helical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M529201U (zh) * 2016-05-13 2016-09-21 Chia-Sheng Wu 散熱器結構
CN207560600U (zh) * 2017-09-04 2018-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7971A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5300B (zh) 功率模組用複合式散熱器組件
WO2016197704A1 (zh) 应用于光伏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CN106659064B (zh)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充电机机柜及充电机
CN111895519B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WO2022062767A1 (zh) 一种逆变装置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CN207994912U (zh) 电力电子功率柜
CN107731765B (zh) 一种一体化液冷散热器
CN111077971B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散热器
CN210867482U (zh) 集装箱变频器水冷散热装置
CN210381736U (zh) 散热设备和电气装置
CN201260124Y (zh) 一种变流装置的散热装置
CN212970511U (zh) 一种应用散热装置的电气设备
CN212628953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结构
CN208110521U (zh) 一种水冷式计算机变压器盒
CN208172702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散热器
CN216564896U (zh) 一种牵引变流器的冷却结构
CN216557430U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213426767U (zh) 一种散热器风冷装置
CN210610186U (zh) 变频一体机散热器
CN109600966B (zh) 一种可用于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散热装置
CN212210835U (zh) 一种带有内循环风冷装置的中压变频器结构
CN213272930U (zh) 散热器和空调室外机
CN217484683U (zh) 一种大功率多光机组的水冷散热结构
CN219288040U (zh) 一种组串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CN216960616U (zh) 一种弱电箱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