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6766A - 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6766A
CN111056766A CN201911253992.8A CN201911253992A CN111056766A CN 111056766 A CN111056766 A CN 111056766A CN 201911253992 A CN201911253992 A CN 201911253992A CN 111056766 A CN111056766 A CN 111056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weight
neck flask
reaction
acrylic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39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s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os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os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os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539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67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6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6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04B40/0046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rocessing, e.g. sequence of mixing the ingredients when preparing the pre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60Agent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03/65Water proofers or repella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Materials Applied To Surfaces To Minimize Adherence Of Mist Or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丙烯酸乳液的过程采用无皂乳液法,提高了防水剂的耐水性和黏结性,本发明中玉米淀粉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与丙烯酸接枝,得到具有网络结构的接枝物,再将椰子油于碱性条件下与乙二醇丁醚反应得到脂肪酸盐,提高防水剂的封堵防水及其耐久性能,本发明中防水剂中硅酸钠与水泥浆中钙离子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胶核,可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形成C‑S‑H凝胶,避免防水剂出现泛碱问题,硅酸钠溶于水后形成胶状硅酸钠水溶液,其粒径比水泥颗粒的粒径小,其微粒可充填入混凝土微孔及其水化形成的空隙中,改善塑性态浆体与水泥石的微观结构,降低混凝土对水的渗透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水剂是一种化学外加剂,加在水泥中,当水泥凝结硬化时,随之体积膨胀,起补偿收缩和张拉钢筋产生预应力以及充分填充水泥间隙的作用。用于地下室、卫生间、蓄水池、净化池、隧道以及屋顶、屋面、地面、墙壁等防水工程。
混凝土是当今应用最广的建筑材料,但是很多混凝土由于腐蚀而导致失效,在腐蚀过程中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混凝土材料,水份侵入混凝土结构内部,使其因受到腐蚀而导致失效。
有机硅包括硅烷,聚硅氧烷如硅油,硅树脂是防水的优选材料,国内外已普遍采用,不论是织物皮革还是建材,都可以采用有机硅防水剂处理,使其防水。只不过选用的有机硅的结构有所不同。
有机硅防水剂具有卓越的防水性、耐候性、透气性、防污耐久性和防霉菌侵蚀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混凝土、石材、木材等材料表面保护领域。涂覆于基材表面的有机硅防水剂能均匀渗透到基材表面的微孔中,形成很薄的憎水膜,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
迄今市场上已有有机硅类防水剂品种包括:以甲基三氯硅烷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的甲基硅酸钠,具有生产量大、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其防水性一般,不具耐久性;以甲基三烷氧基硅烷在有机溶剂中水解缩合或甲基三氯硅烷水解缩合制备的硅树脂防水性能一般,生产成本较高,也不具耐久性;以α—烯烃与含氢硅烷通过硅氢化学反应制备的长链烷基烷氧基硅烷化合物,生产成本高,目前主要用于文物保护;含氢硅油乳剂只应用于地板砖或纺织物的处理。国产有机硅类防水剂的防水、抗污、耐候性、耐久性与进口产品的性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且有些产品成本高,性价比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而促使国内有机硅防水剂进行进一步研究。
中国专利CN200510034382(陈俊光,2005)公开了一种水基型有机硅树脂防水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二官能团有机硅烷与三官能团有机硅烷按质量比10~15:1~2混合,加入碱催化剂,在80℃~115℃反应2~4小时,然后除去碱催化剂,冷却至40℃;加入用量为总反应物质量的0.05~15%的酸催化剂,冷却至常温,再加入些三官能团有机硅烷,得到透明水基型有机硅树脂防水剂,固含量50-60%硅树脂单元链节为(RSiO1.5)m(RR1SiO)n,R为烷基或芳烃基。中国专利CN201010527938(陈国坚,2010)公开一种有机硅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含氢硅油在强碱的作用下得到的有机硅树脂于有机溶剂中裂解,分离出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中含氢硅油/强碱质量比为100/1~10,有机硅树脂与有机溶剂质量比为1/10~20。以上专利虽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水效果,但是耐久性差。
因此,发明一种耐久性好的防水剂对建筑防水技术领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混凝土受水腐蚀现象严重,使用有机硅类防水剂,价格昂贵,且耐久性较差,不可应用于高层建筑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为:
(1)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丙烯酰胺溶液、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糊化接枝淀粉、乙二醇丁醚、三甲基甲氧基硅烷、磷酸铵,椰子油,在常温子下用质量分数为10%的硅酸钠溶液调节三口烧瓶内体系pH为7.0~7.2,得到预反应液;
(2)将预反应液置于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60~65℃,启动搅拌器以300~350r/min的转速搅拌,用滴液漏斗以3~4mL/min的滴加速率向三口烧瓶加入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2h,继续加入丙烯酸乳液,稻壳灰,保温处理30~35min,搅拌分散得到防水剂;
所述的糊化接枝淀粉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份数计,将80~100份质量分数为20%的玉米淀粉乳液和7~8份氯化钠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升温至45~50℃,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后,向烧瓶中滴加40~50份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反应3~4h,再用质量分数为10%盐酸调节pH,过滤分离,收集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得到预处理淀粉;
(2)按重量份数计,取20~30份预处理淀粉加入到盛有400~500份水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油浴锅中,加热升温,保温糊化30~40min,得到糊化物,降温至常温后向糊化物中加入1~3份过硫酸铵,搅拌混合2~3min后,在氮气保护下向烧瓶中滴加15~20份丙烯腈,滴加完毕搅拌反应2~3h,待反应结束,收集产物,并将产物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丙酮洗涤2~3次,得到糊化接枝淀粉;
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份数计,将60~65份预反应单体、4~6份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30~40份去离子水加入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通入氮气,以200~250r/min的转速搅拌,随后向三口烧瓶加入2~4份硫代硫酸钾,反应80~100min,得到反应单体乳液;
(2)按重量份数计,将上述三口烧瓶降温后,向三口烧瓶加入35~45份丙烯酸丁酯、25~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硫代硫酸钾、20~25份质量分数为25%的碳酸钠溶液、3~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反应3~4h,升温至80~85℃后保温反应30~40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出料得到丙烯酸乳液。
所述的防水剂具体制备步骤(1)中预反应液主要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50~60份质量分数为40%的丙烯酰胺溶液、20~23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6~8份糊化接枝淀粉、15~20份乙二醇丁醚、10~15份三甲基甲氧基硅烷、7~8份磷酸铵、10~12份椰子油。
所述的防水剂具体制备步骤(2)中各组分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预反应液、20~25份引发剂溶液、10~12份丙烯酸乳液,20~25份稻壳灰。
所述的防水剂具体制备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溶液由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钾、去离子水按质量比2︰1︰5混合得到。
所述的糊化接枝淀粉具体制备步骤(1)中在反应过程中滴加环氧氯丙烷之前pH控制为10.0~10.5,滴加环氧氯丙烷之后pH控制为6.0~6.2。
所述的糊化接枝淀粉具体制备步骤(2)中保温糊化温度优选为至95~100℃。
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具体制备步骤(1)中预反应单体由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为4︰3混合得到。
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具体制备步骤(1)中优选反应温度为75~78℃。
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具体制备步骤(2)中添加其他原料过程时降温后温度控制为70~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丙烯酸乳液的过程采用无皂乳液法,无皂胶乳成膜后,由于乳液中不含乳化剂,并且亲水基团以化学键的形式接在胶乳粒子表面,因此没有乳化剂向膜的表面迁移,提高了防水剂的耐水性和黏结性,在环境温度高于胶乳的成膜温度后,达到一定浓度的胶乳粒子在水泥颗粒间团聚并成膜,防止水泥中硅酸根离子与防水剂中金属离子结合,产生泛碱现象,此外预反应液中三甲基甲氧基硅烷中甲氧基易发生水解会与氨类物质反应生成甲基氨烷类物质,甲基氨烷类物质可与稻壳灰中钾离子发生取代反应,形成甲基硅酸钾,而甲基硅酸钾是一种矿物防水剂,因而在固化过程中它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在水泥表层形成一层不能溶解的网状防水透气膜,本发明中玉米淀粉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后,再进行糊化,然后与丙烯酸接枝,得到具有网络结构的接枝物,再将椰子油于碱性条件下与乙二醇丁醚反应得到脂肪酸盐,使防水剂的乳化性能提高,更容易在混凝土孔隙中渗透,从而提高防水剂的封堵防水及其耐久性能,如将本发明进行工业化,工序简单,所用原料便宜,能够明显降低防水剂的成本;
(2)本发明中防水剂中硅酸钠与水泥浆中钙离子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胶核,可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形成C-S-H凝胶,且不会引入钠离子、钾离子等强碱性物质,避免防水剂出现泛碱问题,将硅酸钠引入到丙烯酰胺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中对其进行改性后,一方面能控制聚合物pH值,降低其水解速度,另一方面形成共聚物的物理交联点,增强了防水膜的强度,同时,硅酸钠溶于水后形成胶状硅酸钠水溶液,其粒径比水泥颗粒的粒径小,其微粒可充填入混凝土微孔及其水化形成的空隙中,改善塑性态浆体与水泥石的微观结构,使得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及水化形成孔喉变得更小,增加流体流动的阻力,并且堵塞一些水化形成的连通通道,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混凝土对水的渗透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按重量份数计,将80~100份质量分数为20%的玉米淀粉乳液和7~8份氯化钠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升温至45~50℃,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10.0~10.5后,向烧瓶中滴加40~50份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反应3~4h,再用质量分数为10%盐酸调节pH为6.0~6.2,过滤分离,收集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得到预处理淀粉;按重量份数计,取20~30份上述预处理淀粉加入到盛有400~500份水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油浴锅中,加热升温至95~100℃,保温糊化30~40min,得到糊化物,降温至常温后向糊化物中加入1~3份过硫酸铵,搅拌混合2~3min后,在氮气保护下向烧瓶中滴加15~20份丙烯腈,滴加完毕搅拌反应2~3h,待反应结束,收集产物,并将产物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丙酮洗涤2~3次,得到糊化接枝淀粉,备用;将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为4︰3混合,得到预反应单体,按重量份数计,将60~65份预反应单体、4~6份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30~40份去离子水加入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75~78℃,通入氮气,以200~250r/min的转速搅拌,随后向三口烧瓶加入2~4份硫代硫酸钾,反应80~100min,得到反应单体乳液;按重量份数计,将上述三口烧瓶降温至70~75℃后,向三口烧瓶加入35~45份丙烯酸丁酯、25~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硫代硫酸钾、20~25份质量分数为25%的碳酸钠溶液、3~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反应3~4h,升温至80~85℃后保温反应30~40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出料得到丙烯酸乳液,备用;按重量份数计,向三口烧瓶中加入50~60份质量分数为40%的丙烯酰胺溶液、20~23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6~8份备用糊化接枝淀粉、15~20份乙二醇丁醚、10~15份三甲基甲氧基硅烷、7~8份磷酸铵,10~12份椰子油,在常温子下用质量分数为10%的硅酸钠溶液调节三口烧瓶内体系pH为7.0~7.2,得到预反应液;按重量份数计,将80~100份上述预反应液置于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60~65℃,启动搅拌器以300~350r/min的转速搅拌,用滴液漏斗以3~4mL/min的滴加速率向三口烧瓶加入20~25份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2h,继续加入10~12份备用丙烯酸乳液,20~25份稻壳灰,保温处理30~35min,搅拌分散得到防水剂,所述的引发剂溶液由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钾、去离子水按质量比2︰1︰5混合得到。
实施例1
糊化接枝淀粉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将80份质量分数为20%的玉米淀粉乳液和7份氯化钠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升温至45℃,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10.0后,向烧瓶中滴加40份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反应3h,再用质量分数为10%盐酸调节pH为6.0,过滤分离,收集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得到预处理淀粉;
按重量份数计,取20份上述预处理淀粉加入到盛有400份水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油浴锅中,加热升温至95℃,保温糊化30min,得到糊化物,降温至常温后向糊化物中加入1份过硫酸铵,搅拌混合2min后,在氮气保护下向烧瓶中滴加15份丙烯腈,滴加完毕搅拌反应2h,待反应结束,收集产物,并将产物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丙酮洗涤2次,得到糊化接枝淀粉,备用;
丙烯酸乳液的制备:
将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为4︰3混合,得到预反应单体,按重量份数计,将60份预反应单体、4份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30份去离子水加入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75℃,通入氮气,以200r/min的转速搅拌,随后向三口烧瓶加入2份硫代硫酸钾,反应80min,得到反应单体乳液;
按重量份数计,将上述三口烧瓶降温至70℃后,向三口烧瓶加入35份丙烯酸丁酯、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份硫代硫酸钾、20份质量分数为25%的碳酸钠溶液、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反应3h,升温至80℃后保温反应30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出料得到丙烯酸乳液,备用;
防水剂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向三口烧瓶中加入50份质量分数为40%的丙烯酰胺溶液、20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6份备用糊化接枝淀粉、15份乙二醇丁醚、10份三甲基甲氧基硅烷、7份磷酸铵,10份椰子油,在常温子下用质量分数为10%的硅酸钠溶液调节三口烧瓶内体系pH为7.0,得到预反应液;
按重量份数计,将80份上述预反应液置于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60℃,启动搅拌器以300r/min的转速搅拌,用滴液漏斗以3mL/min的滴加速率向三口烧瓶加入20份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h,继续加入10份备用丙烯酸乳液,20份稻壳灰,保温处理30min,搅拌分散得到防水剂,所述的引发剂溶液由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钾、去离子水按质量比2︰1︰5混合得到。
实施例2
糊化接枝淀粉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将90份质量分数为20%的玉米淀粉乳液和7份氯化钠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升温至47℃,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10.2后,向烧瓶中滴加45份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反应3.5h,再用质量分数为10%盐酸调节pH为6.1,过滤分离,收集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得到预处理淀粉;
按重量份数计,取25份上述预处理淀粉加入到盛有450份水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油浴锅中,加热升温至97℃,保温糊化35min,得到糊化物,降温至常温后向糊化物中加入2份过硫酸铵,搅拌混合2min后,在氮气保护下向烧瓶中滴加17份丙烯腈,滴加完毕搅拌反应2.5h,待反应结束,收集产物,并将产物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丙酮洗涤2次,得到糊化接枝淀粉,备用;
丙烯酸乳液的制备:
将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为4︰3混合,得到预反应单体,按重量份数计,将62份预反应单体、5份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35份去离子水加入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77℃,通入氮气,以220r/min的转速搅拌,随后向三口烧瓶加入3份硫代硫酸钾,反应90min,得到反应单体乳液;
按重量份数计,将上述三口烧瓶降温至72℃后,向三口烧瓶加入40份丙烯酸丁酯、3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份硫代硫酸钾、22份质量分数为25%的碳酸钠溶液、4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反应3.5h,升温至82℃后保温反应35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出料得到丙烯酸乳液,备用;
防水剂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向三口烧瓶中加入55份质量分数为40%的丙烯酰胺溶液、21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7份备用糊化接枝淀粉、17份乙二醇丁醚、12份三甲基甲氧基硅烷、7份磷酸铵,11份椰子油,在常温子下用质量分数为10%的硅酸钠溶液调节三口烧瓶内体系pH为7.1,得到预反应液;
按重量份数计,将90份上述预反应液置于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62℃,启动搅拌器以320r/min的转速搅拌,用滴液漏斗以3mL/min的滴加速率向三口烧瓶加入22份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5h,继续加入11份备用丙烯酸乳液,22份稻壳灰,保温处理32min,搅拌分散得到防水剂,所述的引发剂溶液由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钾、去离子水按质量比2︰1︰5混合得到。
实施例3
糊化接枝淀粉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质量分数为20%的玉米淀粉乳液和8份氯化钠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升温至50℃,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10.5后,向烧瓶中滴加50份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反应4h,再用质量分数为10%盐酸调节pH为6.2,过滤分离,收集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得到预处理淀粉;
按重量份数计,取30份上述预处理淀粉加入到盛有500份水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油浴锅中,加热升温至100℃,保温糊化40min,得到糊化物,降温至常温后向糊化物中加入3份过硫酸铵,搅拌混合3min后,在氮气保护下向烧瓶中滴加20份丙烯腈,滴加完毕搅拌反应3h,待反应结束,收集产物,并将产物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丙酮洗涤3次,得到糊化接枝淀粉,备用;
丙烯酸乳液的制备:
将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为4︰3混合,得到预反应单体,按重量份数计,将65份预反应单体、6份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40份去离子水加入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78℃,通入氮气,以250r/min的转速搅拌,随后向三口烧瓶加入4份硫代硫酸钾,反应100min,得到反应单体乳液;
按重量份数计,将上述三口烧瓶降温至75℃后,向三口烧瓶加入45份丙烯酸丁酯、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份硫代硫酸钾、25份质量分数为25%的碳酸钠溶液、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反应4h,升温至85℃后保温反应40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出料得到丙烯酸乳液,备用;
防水剂的制备:
按重量份数计,向三口烧瓶中加入60份质量分数为40%的丙烯酰胺溶液、23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8份备用糊化接枝淀粉、20份乙二醇丁醚、15份三甲基甲氧基硅烷、8份磷酸铵,12份椰子油,在常温子下用质量分数为10%的硅酸钠溶液调节三口烧瓶内体系pH为7.2,得到预反应液;
按重量份数计,将100份上述预反应液置于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65℃,启动搅拌器以350r/min的转速搅拌,用滴液漏斗以4mL/min的滴加速率向三口烧瓶加入25份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2h,继续加入12份备用丙烯酸乳液,25份稻壳灰,保温处理35min,搅拌分散得到防水剂,所述的引发剂溶液由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钾、去离子水按质量比2︰1︰5混合得到。
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缺少糊化接枝淀粉。
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缺少丙烯酸乳液。
对比例3:河南安阳某公司生产的防水剂。
接触角测试采用接触角测试仪进行检测。
耐久性测试: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防水剂用于混凝土防水中,使用5年后测得接触角。
表1:防水剂性能测定结果
检测项目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渗透深度(mm) 3.4 3.3 3.2 5.2 5.3 5.4
接触角(度) 145.94 146.23 146.85 105.68 106.35 108.97
耐久性(使用5年后接触角) 131.85 132.23 132.54 83.51 85.32 89.45
综合上述,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防水剂防水性好,耐久性好,使用5年后接触角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向三口烧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丙烯酰胺溶液、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糊化接枝淀粉、乙二醇丁醚、三甲基甲氧基硅烷、磷酸铵,椰子油,在常温子下用质量分数为10%的硅酸钠溶液调节三口烧瓶内体系pH为7.0~7.2,得到预反应液;
(2)将预反应液置于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至60~65℃,启动搅拌器以300~350r/min的转速搅拌,用滴液漏斗以3~4mL/min的滴加速率向三口烧瓶加入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2h,继续加入丙烯酸乳液,稻壳灰,保温处理30~35min,搅拌分散得到防水剂;
所述的糊化接枝淀粉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份数计,将80~100份质量分数为20%的玉米淀粉乳液和7~8份氯化钠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置于水浴锅中,加热升温至45~50℃,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后,向烧瓶中滴加40~50份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反应3~4h,再用质量分数为10%盐酸调节pH,过滤分离,收集滤饼,用无水乙醇洗涤后得到预处理淀粉;
(2)按重量份数计,取20~30份预处理淀粉加入到盛有400~500份水的三口烧瓶中,将烧瓶置于油浴锅中,加热升温,保温糊化30~40min,得到糊化物,降温至常温后向糊化物中加入1~3份过硫酸铵,搅拌混合2~3min后,在氮气保护下向烧瓶中滴加15~20份丙烯腈,滴加完毕搅拌反应2~3h,待反应结束,收集产物,并将产物过滤,收集滤渣,将滤渣用丙酮洗涤2~3次,得到糊化接枝淀粉;
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具体制备步骤为:
(1)按重量份数计,将60~65份预反应单体、4~6份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30~40份去离子水加入三口烧瓶中,加热升温,通入氮气,以200~250r/min的转速搅拌,随后向三口烧瓶加入2~4份硫代硫酸钾,反应80~100min,得到反应单体乳液;
(2)按重量份数计,将上述三口烧瓶降温后,向三口烧瓶加入35~45份丙烯酸丁酯、25~3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4份硫代硫酸钾、20~25份质量分数为25%的碳酸钠溶液、3~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反应3~4h,升温至80~85℃后保温反应30~40min,自然降温至室温,出料得到丙烯酸乳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具体制备步骤(1)中预反应液主要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50~60份质量分数为40%的丙烯酰胺溶液、20~23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6~8份糊化接枝淀粉、15~20份乙二醇丁醚、10~15份三甲基甲氧基硅烷、7~8份磷酸铵、10~12份椰子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具体制备步骤(2)中各组分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00份预反应液、20~25份引发剂溶液、10~12份丙烯酸乳液,20~25份稻壳灰。
4.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具体制备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溶液由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钾、去离子水按质量比2︰1︰5混合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糊化接枝淀粉具体制备步骤(1)中在反应过程中滴加环氧氯丙烷之前pH控制为10.0~10.5,滴加环氧氯丙烷之后pH控制为6.0~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糊化接枝淀粉具体制备步骤(2)中保温糊化温度优选为至95~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具体制备步骤(1)中预反应单体由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质量比为4︰3混合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具体制备步骤(1)中优选反应温度为75~7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具体制备步骤(2)中添加其他原料过程时降温后温度控制为70~75℃。
CN201911253992.8A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0567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3992.8A CN111056766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53992.8A CN111056766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6766A true CN111056766A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00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3992.8A Pending CN111056766A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676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975A (zh) * 2020-06-11 2020-10-30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石膏复合防霉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CN114806398A (zh) * 2022-04-01 2022-07-29 北京华夏先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现役水泥砼自我性防护能力的防护剂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47975A (zh) * 2020-06-11 2020-10-30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石膏复合防霉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方法
CN114806398A (zh) * 2022-04-01 2022-07-29 北京华夏先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现役水泥砼自我性防护能力的防护剂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3774C (zh) 纳米硅防水剂及生产方法
CN111056766A (zh) 一种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55304A (zh) 一种渗透结晶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74153A (zh) 多功能防水增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施工方法
CN111087884A (zh) 一种有机硅石膏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WO2023123579A1 (zh) 苯丙-硅氧烷复合核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30824A (zh) 一种高抗裂抹面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3246B (zh) 一种自交联烷基烷氧基硅烷浸渍剂
CN115197610A (zh) 一种高耐水高粘结强度的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500151B1 (ko) 콘크리트의 방수 및 방식처리용 구체방수재의 제조방법 및이에 의해 제조된 구체방수재
CN111410556B (zh)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表面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36332B (zh) 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隔热保温装饰材料
CN115503300B (zh) 一种复合岩棉防火保温装饰一体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6332580A (zh) 利用含铬革灰制备仿真石的制备方法
CN114804800B (zh) 一种高强度环保纸面石膏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5532A (zh) 一种防水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50717A (zh) 一种耐候性高不易变色的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02290A (zh) 一种保温节能环保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08653A (zh) 一种有机硅聚丙烯酸酯基石膏复合防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3636781A (zh) 一种水泥固化剂及使用水泥固化剂的水泥固化工艺
CN109796171A (zh) 一种改性有机硅防水泡沫混凝土
CN110922777A (zh) 一种轻质复合隔墙板及其加工工艺
CN110563897A (zh) 一种防泛碱水泥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5594458B (zh) 一种被动房用轻质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26542B (zh) 一种复合隔热水性防水涂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