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5258B - 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5258B
CN111055258B CN202010061068.6A CN202010061068A CN111055258B CN 111055258 B CN111055258 B CN 111055258B CN 202010061068 A CN202010061068 A CN 202010061068A CN 111055258 B CN111055258 B CN 111055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scribing
motor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10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5258A (zh
Inventor
史香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ong Xin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ong Xin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ong Xin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ong Xinche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10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5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5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5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5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5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7/00Marking-out or setting-out work
    • B25H7/04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7/00Marking-out or setting-out work
    • B25H7/04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 B25H7/045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arking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包括底板,一侧滑板顶面设有竖板,竖板正面竖向设有第一机构,另一侧滑板顶面设有竖向朝上的滑杆,滑杆顶部套设有矩形块状的滑筒,第一机构内的第一滑板一端面与滑筒一端面分别通过横板两端固接,横板正面横向设有第二机构,第二机构内的第二滑板底面设有划线组件;位于滑轨外侧在底板顶面上均设有第三机构,第三机构内的螺纹筒分别与对应的滑板外端面固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的操作方法;本发明工装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其辅助下对碳滑板划线准确、快速,提高划线效率和精度,降低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滑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碳滑板一般用于轨道交通领域,安装在车辆受电弓的弓头上,直接与接触线接触。碳滑条是碳滑板的关键部件之一,因其材料特殊且价格昂贵,为节省成本,一般加工余量都很小。
在对碳滑板加工时,常需要在碳滑板上划线,然后再沿画出来的直线对碳滑板进行切割。现有技术中,采用钢板尺和笔在碳滑板上找出多个点、并将多点连成一条直线,然后再沿线条切割。采用这种方法,画出的直线既不准确又不方便,并且划线速度慢,影响划线效率,提高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水平放置的矩形板,所述底板顶面两侧均纵向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均为“工”字形长条状,每根所述滑轨中部均设有滑板,每块所述滑板底面均纵向凹陷有T形滑槽,每根所述滑轨顶部均滑动卡合在对应的T形滑槽内;一侧所述滑板顶面设有竖板,所述竖板正面竖向设有第一机构,另一侧所述滑板顶面设有竖向朝上的滑杆,所述滑杆顶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端面、竖板顶部内侧分别与同一横杆两端固接;所述滑杆顶部套设有矩形块状的滑筒,所述第一机构内的第一滑板一端面与滑筒一端面分别通过横板两端固接,所述横板正面横向设有第二机构,所述第二机构内的第二滑板底面设有划线组件;位于滑轨外侧在所述底板顶面上均设有第三机构,所述第三机构内的螺纹筒分别与对应的滑板外端面固接;
所述底板顶面前方中心位置设有T形块状的底座,所述底座两端面均设有一伸缩缸底座,每座所述第一伸缩缸底座外侧面均安装有输出端朝外的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的伸缩杆端部均设有第一连块,所述第一连块外侧面均分别与移动板内侧面底部固接,每块所述移动板均为竖向放置的矩形板,每块所述移动板内侧面顶部均设有限位筒,两根所述限位筒内均分别插设有同一碳滑板的两端,每块所述移动板底面均设有滑轮支架,每个滑轮支架均为开口朝下的U形板,每根所述滑轮支架内均通过滑轮轴与滑轮活动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滑板、第一滑杆,所述竖板正面竖向凹陷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矩形槽内顶面中心设有底部敞口的第一电机盒,所述第一电机盒内安装有输出端朝下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端部同轴联接有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外侧输出端同轴联接有第一螺纹杆,且所述第一螺纹杆底端与第一轴承内钢圈固接;所述第一滑板顶面中心凹陷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螺旋贯穿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滑板顶面两侧均凹陷有第一滑孔,每个所述第一滑孔内均滑动插设有贯通的第一滑杆,每根所述第一滑杆上下两端均分别与第一矩形槽内上下面固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滑板、第二滑杆,所述横板正面横向凹陷有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内一端面中心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矩形槽内另一端面中心设有外侧敞口的第二电机盒,所述第二电机盒内安装有输出端横向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端部同轴联接有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联轴器外侧输出端同轴联接有第二螺纹杆,且所述第二螺纹杆外端与第二轴承内钢圈固接;所述第二滑板一端面中心凹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中部螺纹贯穿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滑板一端面上下两侧均凹陷有第二滑孔,每个所述第二滑孔内均滑动插设有贯通的第二滑杆,每根所述第二滑杆两端均分别与第二矩形槽内两端面固接。
优选地,所述划线组件包括划线板、伸缩连杆、划线笔,所述第二滑板底面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面中心凹陷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螺旋连接有螺栓,所述连接板正下方设有平行放置的划线板,所述连接板底面两侧均设有伸缩连杆,且两根伸缩连杆底端分别与划线板顶面两侧固接,每根所述伸缩连杆上均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划线板顶面中心设有划线筒,所述划线筒内插设有贯通的划线笔,所述划线笔顶端与螺栓底端固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筒,位于滑轨外侧在所述底板顶面两侧前端均设有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内均安装有第三轴承;位于滑轨外侧在所述底板顶面两侧后端均设有正面敞口的第三电机盒,每个所述第三电机盒内均安装有输出端朝前的第三电机,每个所述第三电机的电机轴端部均同轴联接有第三联轴器,每个所述第三联轴器外侧输出端均同轴联接有第三螺纹杆,每根所述第三螺纹杆外端均与第三轴承内钢圈固接,每根所述第三螺纹杆中部均螺旋套设有第三螺纹筒。
优选地,所述每块所述移动板顶面均设有双耳座,每座所述双耳座均为槽口朝上的槽钢状,每座所述双耳座的槽口均通过销轴与铰接杆中部铰接,每根所述铰接杆内端均通过卡轮轴与卡轮铰接,两个卡轮分别卡设在碳滑板顶面两侧端;每块所述移动板中部均设有铰接座,每座所述铰接座均为槽口朝外的槽钢状,每座所述铰接座均通过销轴与第二伸缩缸底端铰接,每个所述第二伸缩缸的伸缩杆端部通过销轴与对应的铰接杆外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底面四个拐角均设有支撑板,每块所述支撑板下方均设有平行放置的四孔滑板,每块所述四孔滑板顶面四个拐角均凹陷有第四滑孔,每块所述支撑板底面四个拐角均设有贯穿对应第四滑孔的第四滑杆,每根所述第四滑杆上均套设有支撑弹簧,且每根第四滑杆底端均设有滑杆挡块;每块所述四孔滑板底面中心均设有滚轮支架,每个所述滚轮支架均为开口朝下的U形板,每个所述滚轮支架均通过滚轮轴与滚轮活动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机通过第三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缸通过第一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缸通过第二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碳滑板两端之间的宽度,调节两个限位筒之间的距离,控制第一伸缩缸的伸缩杆伸缩,进而带动移动板及滑轮横向移动,从而调节两个限位筒之间的距离,并把碳滑板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限位筒内;
步骤二,控制第二伸缩缸的伸缩杆伸缩,通过铰接带动铰接杆外端升高,进而带动铰接杆内端及卡轮与碳滑板顶面两侧端卡紧;
步骤三,控制第三电机的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三联轴器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进而第三螺纹筒带动滑板沿着滑轨纵向移动,从而带动竖板及滑杆纵向移动;
步骤四,控制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一联轴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板沿着第一滑杆竖向移动,从而带动横板及滑筒沿着滑杆竖向移动;
步骤五,控制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二联轴器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板沿着第二滑杆横向移动,从而带动划线组件移动至碳滑板正上方;
步骤六,工人通过调节螺栓,进而带动划线笔的高度,继而进行对碳滑板顶面进行划线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调节第一伸缩缸配合第二伸缩缸及卡轮的夹持,可对不同宽度的碳滑板进行划线作业,使用范围广;
2、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配合转动,提高了划线组件横向、纵向、竖向多方位的自由切换,提高了划线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工装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其辅助下对碳滑板划线准确、快速,提高划线效率和精度,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1中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图中序号:底板1、支撑板11、四孔滑板12、第四滑杆13、支撑弹簧14、滚轮15、滑轨16、滑板17、滑杆18、滑筒19、底座2、第一伸缩缸21、移动板22、双耳座23、铰接杆24、第二伸缩缸25、限位筒26、卡轮27、碳滑板28、竖板3、第一电机31、第一螺纹杆32、第一滑杆33、第一滑板34、横杆35、连接块36、横板4、第二电机41、第二螺纹杆42、第二滑杆43、第二滑板44、连接板45、伸缩连杆46、划线板47、螺栓48、划线笔49、第三电机5、第三螺纹杆51、第三螺纹筒52、第三轴承座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参见图1-4,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为水平放置的矩形板,所述底板1顶面两侧均纵向设有滑轨16,所述滑轨16均为“工”字形长条状,每根所述滑轨16中部均设有滑板17,每块所述滑板17底面均纵向凹陷有T形滑槽,每根所述滑轨16顶部均滑动卡合在对应的T形滑槽内;一侧所述滑板17顶面设有竖板3,所述竖板3正面竖向设有第一机构,另一侧所述滑板17顶面设有竖向朝上的滑杆18,所述滑杆18顶端设有连接块36,所述连接块36内端面、竖板3顶部内侧分别与同一横杆35两端固接;所述滑杆18顶部套设有矩形块状的滑筒19,所述第一机构内的第一滑板34一端面与滑筒19一端面分别通过横板4两端固接,所述横板4正面横向设有第二机构,所述第二机构内的第二滑板44底面设有划线组件;位于滑轨16外侧在所述底板1顶面上均设有第三机构,所述第三机构内的螺纹筒52分别与对应的滑板17外端面固接;
所述底板1顶面前方中心位置设有T形块状的底座2,所述底座2两端面均设有一伸缩缸底座,每座所述第一伸缩缸底座外侧面均安装有输出端朝外的第一伸缩缸21,所述第一伸缩缸21的型号为ADW80,所述第一伸缩缸21的伸缩杆端部均设有第一连块,所述第一连块外侧面均分别与移动板22内侧面底部固接,每块所述移动板22均为竖向放置的矩形板,每块所述移动板22内侧面顶部均设有限位筒26,两根所述限位筒26内均分别插设有同一碳滑板28的两端,每块所述移动板22底面均设有滑轮支架,每个滑轮支架均为开口朝下的U形板,每根所述滑轮支架内均通过滑轮轴与滑轮29活动铰接,滑轮29配合移动板22横向移动,提高了移动便捷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螺纹杆32、第一滑板34、第一滑杆33,所述竖板3正面竖向凹陷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矩形槽内顶面中心设有底部敞口的第一电机盒,所述第一电机盒内安装有输出端朝下的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型号为YE2-80M1-2,所述第一电机31的电机轴端部同轴联接有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外侧输出端同轴联接有第一螺纹杆32,且所述第一螺纹杆32底端与第一轴承内钢圈固接;所述第一滑板34顶面中心凹陷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32顶部螺旋贯穿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滑板34顶面两侧均凹陷有第一滑孔,每个所述第一滑孔内均滑动插设有贯通的第一滑杆33,每根所述第一滑杆33上下两端均分别与第一矩形槽内上下面固接,第一滑杆33配合第一滑板34竖向移动,增加了第一滑板34滑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1、第二螺纹杆42、第二滑板44、第二滑杆43,所述横板4正面横向凹陷有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内一端面中心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矩形槽内另一端面中心设有外侧敞口的第二电机盒,所述第二电机盒内安装有输出端横向的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的型号为YE2-80M1-2,所述第二电机41的电机轴端部同轴联接有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联轴器外侧输出端同轴联接有第二螺纹杆42,且所述第二螺纹杆42外端与第二轴承内钢圈固接;所述第二滑板44一端面中心凹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42中部螺纹贯穿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滑板44一端面上下两侧均凹陷有第二滑孔,每个所述第二滑孔内均滑动插设有贯通的第二滑杆43,每根所述第二滑杆43两端均分别与第二矩形槽内两端面固接,第二滑杆43配合第二滑板44横向移动,增加了第二滑板44滑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划线组件包括划线板47、伸缩连杆46、划线笔49,所述第二滑板44底面设有连接板45,所述连接板45顶面中心凹陷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螺旋连接有螺栓48,所述连接板45正下方设有平行放置的划线板47,所述连接板底面两侧均设有伸缩连杆46,且两根伸缩连杆46底端分别与划线板47顶面两侧固接,每根所述伸缩连杆46上均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划线板47顶面中心设有划线筒,所述划线筒内插设有贯通的划线笔49,所述划线笔49顶端与螺栓48底端固接,螺栓48配合划线笔49使用,方便了划线笔49的拆卸。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三机构包括第三电机5、第三螺纹杆51、第三螺纹筒52,位于滑轨16外侧在所述底板1顶面两侧前端均设有第三轴承座53,所述第三轴承座53内均安装有第三轴承;位于滑轨16外侧在所述底板1顶面两侧后端均设有正面敞口的第三电机盒,每个所述第三电机盒内均安装有输出端朝前的第三电机5,所述第三电机5的型号为YE2-80M1-2,每个所述第三电机5的电机轴端部均同轴联接有第三联轴器,每个所述第三联轴器外侧输出端均同轴联接有第三螺纹杆51,每根所述第三螺纹杆51外端均与第三轴承内钢圈固接,每根所述第三螺纹杆51中部均螺旋套设有第三螺纹筒52,第三螺纹筒52配合带动滑板17沿着滑轨16纵向移动。
在本发明中,所述每块所述移动板22顶面均设有双耳座23,每座所述双耳座23均为槽口朝上的槽钢状,每座所述双耳座23的槽口均通过销轴与铰接杆24中部铰接,每根所述铰接杆24内端均通过卡轮轴与卡轮27铰接,两个卡轮27分别卡设在碳滑板28顶面两侧端;每块所述移动板22中部均设有铰接座,每座所述铰接座均为槽口朝外的槽钢状,每座所述铰接座均通过销轴与第二伸缩缸25底端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缸25的型号为HT-004,每个所述第二伸缩缸25的伸缩杆端部通过销轴与对应的铰接杆24外端铰接,第二伸缩缸25配合铰接杆24,方便了卡轮27的夹持。
在本发明中,所述底板1底面四个拐角均设有支撑板11,每块所述支撑板11下方均设有平行放置的四孔滑板12,每块所述四孔滑板12顶面四个拐角均凹陷有第四滑孔,每块所述支撑板11底面四个拐角均设有贯穿对应第四滑孔的第四滑杆13,每根所述第四滑杆13上均套设有支撑弹簧14,且每根第四滑杆13底端均设有滑杆挡块;每块所述四孔滑板12底面中心均设有滚轮支架,每个所述滚轮支架均为开口朝下的U形板,每个所述滚轮支架均通过滚轮轴与滚轮15活动铰接,滚轮15增加了工装移动的便捷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电机31通过第一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1通过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机5通过第三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缸21通过第一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缸25通过第二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实施例2: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碳滑板28两端之间的宽度,调节两个限位筒26之间的距离,控制第一伸缩缸21的伸缩杆伸缩,进而带动移动板22及滑轮29横向移动,从而调节两个限位筒26之间的距离,并把碳滑板28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限位筒26内;
步骤二,控制第二伸缩缸25的伸缩杆伸缩,通过铰接带动铰接杆24外端升高,进而带动铰接杆24内端及卡轮27与碳滑板28顶面两侧端卡紧;
步骤三,控制第三电机5的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三联轴器带动第三螺纹杆51转动,进而第三螺纹筒52带动滑板17沿着滑轨16纵向移动,从而带动竖板3及滑杆18纵向移动;
步骤四,控制第一电机31的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一联轴器带动第一螺纹杆5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板34沿着第一滑杆33竖向移动,从而带动横板4及滑筒19沿着滑杆18竖向移动;
步骤五,控制第二电机41的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二联轴器带动第二螺纹杆4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板44沿着第二滑杆43横向移动,从而带动划线组件移动至碳滑板28正上方;
步骤六,工人通过调节螺栓48,进而带动划线笔49的高度,继而进行对碳滑板28顶面进行划线作业。
本发明工装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其辅助下对碳滑板划线准确、快速,提高划线效率和精度,降低加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水平放置的矩形板,所述底板(1)顶面两侧均纵向设有滑轨(16),所述滑轨(16)均为“工”字形长条状,每根所述滑轨(16)中部均设有滑板(17),每块所述滑板(17)底面均纵向凹陷有T形滑槽,每根所述滑轨(16)顶部均滑动卡合在对应的T形滑槽内;一侧所述滑板(17)顶面设有竖板(3),所述竖板(3)正面竖向设有第一机构,另一侧所述滑板(17)顶面设有竖向朝上的滑杆(18),所述滑杆(18)顶端设有连接块(36),所述连接块(36)内端面、竖板(3)顶部内侧分别与同一横杆(35)两端固接;所述滑杆(18)顶部套设有矩形块状的滑筒(19),所述第一机构内的第一滑板(34)一端面与滑筒(19)一端面分别通过横板(4)两端固接,所述横板(4)正面横向设有第二机构,所述第二机构内的第二滑板(44)底面设有划线组件;位于滑轨(16)外侧在所述底板(1)顶面上均设有第三机构,所述第三机构内的螺纹筒(52)分别与对应的滑板(17)外端面固接;
所述底板(1)顶面前方中心位置设有T形块状的底座(2),所述底座(2)两端面均设有一伸缩缸底座,每座所述第一伸缩缸底座外侧面均安装有输出端朝外的第一伸缩缸(21),所述第一伸缩缸(21)的伸缩杆端部均设有第一连块,所述第一连块外侧面均分别与移动板(22)内侧面底部固接,每块所述移动板(22)均为竖向放置的矩形板,每块所述移动板(22)内侧面顶部均设有限位筒(26),两根所述限位筒(26)内均分别插设有同一碳滑板(28)的两端,每块所述移动板(22)底面均设有滑轮支架,每个滑轮支架均为开口朝下的U形板,每根所述滑轮支架内均通过滑轮轴与滑轮(29)活动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1)、第一螺纹杆(32)、第一滑板(34)、第一滑杆(33),所述竖板(3)正面竖向凹陷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矩形槽内顶面中心设有底部敞口的第一电机盒,所述第一电机盒内安装有输出端朝下的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电机轴端部同轴联接有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联轴器外侧输出端同轴联接有第一螺纹杆(32),且所述第一螺纹杆(32)底端与第一轴承内钢圈固接;所述第一滑板(34)顶面中心凹陷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32)顶部螺旋贯穿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滑板(34)顶面两侧均凹陷有第一滑孔,每个所述第一滑孔内均滑动插设有贯通的第一滑杆(33),每根所述第一滑杆(33)上下两端均分别与第一矩形槽内上下面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1)、第二螺纹杆(42)、第二滑板(44)、第二滑杆(43),所述横板(4)正面横向凹陷有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内一端面中心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矩形槽内另一端面中心设有外侧敞口的第二电机盒,所述第二电机盒内安装有输出端横向的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的电机轴端部同轴联接有第二联轴器,所述第二联轴器外侧输出端同轴联接有第二螺纹杆(42),且所述第二螺纹杆(42)外端与第二轴承内钢圈固接;所述第二滑板(44)一端面中心凹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杆(42)中部螺纹贯穿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滑板(44)一端面上下两侧均凹陷有第二滑孔,每个所述第二滑孔内均滑动插设有贯通的第二滑杆(43),每根所述第二滑杆(43)两端均分别与第二矩形槽内两端面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划线组件包括划线板(47)、伸缩连杆(46)、划线笔(49),所述第二滑板(44)底面设有连接板(45),所述连接板(45)顶面中心凹陷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螺旋连接有螺栓(48),所述连接板(45)正下方设有平行放置的划线板(47),所述连接板底面两侧均设有伸缩连杆(46),且两根伸缩连杆(46)底端分别与划线板(47)顶面两侧固接,每根所述伸缩连杆(46)上均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划线板(47)顶面中心设有划线筒,所述划线筒内插设有贯通的划线笔(49),所述划线笔(49)顶端与螺栓(48)底端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机构包括第三电机(5)、第三螺纹杆(51)、第三螺纹筒(52),位于滑轨(16)外侧在所述底板(1)顶面两侧前端均设有第三轴承座(53),所述第三轴承座(53)内均安装有第三轴承;位于滑轨(16)外侧在所述底板(1)顶面两侧后端均设有正面敞口的第三电机盒,每个所述第三电机盒内均安装有输出端朝前的第三电机(5),每个所述第三电机(5)的电机轴端部均同轴联接有第三联轴器,每个所述第三联轴器外侧输出端均同轴联接有第三螺纹杆(51),每根所述第三螺纹杆(51)外端均与第三轴承内钢圈固接,每根所述第三螺纹杆(51)中部均螺旋套设有第三螺纹筒(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块所述移动板(22)顶面均设有双耳座(23),每座所述双耳座(23)均为槽口朝上的槽钢状,每座所述双耳座(23)的槽口均通过销轴与铰接杆(24)中部铰接,每根所述铰接杆(24)内端均通过卡轮轴与卡轮(27)铰接,两个卡轮(27)分别卡设在碳滑板(28)顶面两侧端;每块所述移动板(22)中部均设有铰接座,每座所述铰接座均为槽口朝外的槽钢状,每座所述铰接座均通过销轴与第二伸缩缸(25)底端铰接,每个所述第二伸缩缸(25)的伸缩杆端部通过销轴与对应的铰接杆(24)外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面四个拐角均设有支撑板(11),每块所述支撑板(11)下方均设有平行放置的四孔滑板(12),每块所述四孔滑板(12)顶面四个拐角均凹陷有第四滑孔,每块所述支撑板(11)底面四个拐角均设有贯穿对应第四滑孔的第四滑杆(13),每根所述第四滑杆(13)上均套设有支撑弹簧(14),且每根第四滑杆(13)底端均设有滑杆挡块;每块所述四孔滑板(12)底面中心均设有滚轮支架,每个所述滚轮支架均为开口朝下的U形板,每个所述滚轮支架均通过滚轮轴与滚轮(15)活动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31)通过第一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1)通过第二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机(5)通过第三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缸(21)通过第一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缸(25)通过第二导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碳滑板(28)两端之间的宽度,调节两个限位筒(26)之间的距离,控制第一伸缩缸(21)的伸缩杆伸缩,进而带动移动板(22)及滑轮(29)横向移动,从而调节两个限位筒(26)之间的距离,并把碳滑板(28)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限位筒(26)内;
步骤二,控制第二伸缩缸(25)的伸缩杆伸缩,通过铰接带动铰接杆(24)外端升高,进而带动铰接杆(24)内端及卡轮(27)与碳滑板(28)顶面两侧端卡紧;
步骤三,控制第三电机(5)的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三联轴器带动第三螺纹杆(51)转动,进而第三螺纹筒(52)带动滑板(17)沿着滑轨(16)纵向移动,从而带动竖板(3)及滑杆(18)纵向移动;
步骤四,控制第一电机(31)的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一联轴器带动第一螺纹杆(5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板(34)沿着第一滑杆(33)竖向移动,从而带动横板(4)及滑筒(19)沿着滑杆(18)竖向移动;
步骤五,控制第二电机(41)的电机轴转动,通过第二联轴器带动第二螺纹杆(4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滑板(44)沿着第二滑杆(43)横向移动,从而带动划线组件移动至碳滑板(28)正上方;
步骤六,工人通过调节螺栓(48),进而带动划线笔(49)的高度,继而进行对碳滑板(28)顶面进行划线作业。
CN202010061068.6A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11055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1068.6A CN111055258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1068.6A CN111055258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5258A CN111055258A (zh) 2020-04-24
CN111055258B true CN111055258B (zh) 2021-03-02

Family

ID=7030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1068.6A Active CN111055258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52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208A (zh) * 2020-06-28 2020-10-27 太仓繁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石板雕刻的划线装置
CN112077069B (zh) * 2020-07-06 2022-08-09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导体石墨清洗的清洗设备及其清洗方法
CN111993373A (zh) * 2020-07-20 2020-11-27 浙江金隆木业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木制品加工的圆规画线校准装置
CN113878290B (zh) * 2021-12-07 2022-03-01 长沙孟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扬箱焊接工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1323B2 (ja) * 1997-06-18 2007-05-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刻印装置
DE102009053456A1 (de) * 2009-11-17 2011-05-19 Jenoptik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r mechanischen Strukturierung von Dünnschichtsolarzellenmodulen
CN102679929A (zh) * 2012-06-04 2012-09-19 山东金马精汇天成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臂式三坐标测量划线机
CN103963042B (zh) * 2014-04-28 2016-08-17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划线引导工具
CN206952976U (zh) * 2017-06-21 2018-02-02 诸暨越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器件的涂胶机划线装置
CN107813279A (zh) * 2017-10-30 2018-03-20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划线装置及划线方法
CN107738243A (zh) * 2017-11-15 2018-02-27 佛山迅奥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五金加工钢板定位标记机构
CN109015585B (zh) * 2018-09-03 2020-06-16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5258A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5258B (zh) 一种智能碳滑板划线用的工装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CN111571104B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制造焊接夹具
CN207748793U (zh) 用于发动机装配的举升小车
CN111230765B (zh) 多点限位夹持的智能碳滑板加工用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617519Y (zh) 电极自动加工线
CN211028191U (zh) 一种幕墙曲面型材冲孔用定位装置
CN208528520U (zh) 一种新型钻孔攻丝装置的平移机构
CN218195764U (zh) 一种用于雕刻机双面雕刻的板材翻转装置
CN214686711U (zh) 一种便于调整切割宽度的塑料切割机
CN212799455U (zh) 带翻转功能顶升机构
CN212857974U (zh) 一种改进的生产半挂车配件用切割机
CN210359949U (zh) 岔管内部焊接架
CN211106397U (zh) 一种大跨距喷码机
CN203992492U (zh) 一种打孔机
CN215854899U (zh) 用于电子锯更换配件的辅助装置
CN220179575U (zh) 一种镂铣机的板材夹持装置
CN211806633U (zh) 一种实木家具生产用钻孔装置
CN214443455U (zh) 一种铜管生产用切割装置
CN110539825A (zh) 一种重卡汽车组装过程中螺栓零件转换传递的装置
CN209970924U (zh) 多工位塑料自动钻孔装置
CN219805744U (zh) 一种柴油机汽缸盖定位销孔钻孔工装
CN212552721U (zh) 一种可调式压板
CN212420126U (zh) 一种车灯激光切割用工装夹具
CN219075609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精准定位工装
CN213224368U (zh) 一种可升降双面钻孔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