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1787A - 温感计算装置、温感计算方法、空调装置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温感计算装置、温感计算方法、空调装置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1787A
CN111051787A CN201880049708.2A CN201880049708A CN111051787A CN 111051787 A CN111051787 A CN 111051787A CN 201880049708 A CN201880049708 A CN 201880049708A CN 111051787 A CN111051787 A CN 1110517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uman
heat storage
correction
compu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97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雄亮
佐古井智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Shinshu University NUC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Shinshu University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Shinshu University NUC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51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17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instruments for taking a cell sample, for biopsy,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6Measuring bloo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6Devices for psychotechnics; Testing reaction times ;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ome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表示过渡时的温感的温感计算装置。温感计算装置具备计算部和校正部,该计算部基于模拟人体的人体热模型(MDL)来计算输入的环境条件ENV中的表示人的部位的温感的基础指标,该校正部将基于人体热模型(MDL)的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作为校正要素来校正基础指标。

Description

温感计算装置、温感计算方法、空调装置以及程序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7年7月2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42854号,并引用其记载的内容作为参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感计算装置、温感计算方法、空调装置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标准新有效温度(SET*:Standard New EffectiveTemperature)作为表示人的温感或温热感的指标的一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9-187050A
当环境与对象人物的关系是过渡性时,正确性降低。例如,在环境过渡性地变化的情况下或对象人物进出被调整的环境的情况下,存在不能正确地表示作为人的全身的温感及部位的温感的情况。在上述的观点、或未提及的其他观点中,需要进一步改进温感计算装置、温感计算方法、空调装置以及程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表示过渡时的作为全身的温感及部位的温感的温感计算装置、温感计算方法、空调装置以及程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空调反映过渡时的作为人的全身的温感以及部位的温感的空调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模式的温感计算装置具备:计算部,该计算部计算表示人的部位的温感的基础指标;以及校正部,该校正部将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作为校正要素来校正基础指标。根据本发明的温感计算装置,不仅反映了基础指标,还反映了校正要素。特别的,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被作为校正要素。因此,能够表示过渡时的人的部位的温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模式的温感计算装置具备:计算部,该计算部计算表示人的温感的基础指标;以及校正部,该校正部将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蓄热的全身蓄热量及/或平均体温作为校正要素来校正基础指标。根据本发明的温感计算装置,不仅反映了基础指标,还反映了校正要素。特别的,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蓄热的全身蓄热量及/或平均体温被作为校正要素。因此,能够表示过渡时的人的温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模式的空调装置具备:温感计算装置;以及空调控制部,该空调控制部根据温感计算装置来控制空调。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空调通过被提供不仅反映了基础指标还反映了校正要素的指标而被控制。因此,能够将过渡时的人的温感反映到空调。
根据本发明的一模式的温感计算方法具备:计算步骤,该计算步骤计算表示人的全身的温感或人的部位的温感的基础指标;以及校正步骤,该校正步骤将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及/或基于人体的蓄热的全身蓄热量及/或平均体温作为校正要素来校正基础指标。根据本发明的温感计算方法,不仅反映了基础指标,还反映了校正要素。特别的,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蓄热的全身蓄热量以及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蓄热的平均体温被作为校正要素。因此,能够表示过渡时的人的全身的温感或人的部位的温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模式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计算步骤以及校正步骤。根据本发明的程序,不仅反映了基础指标,还反映了校正要素。特别的,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蓄热的全身蓄热量以及基于人体热模型的蓄热的平均体温被作为校正要素。因此,能够表示过渡时的人的全身的温感或人的部位的温感。
附图说明
关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根据参照了附图的下述详细的说明而更加明确。在附图中: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设计方法的框图;
图2是表示人体热模型的一部分的模型图;
图3是温感计算装置的框图;
图4是温感计算装置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表示温感的指标与舒适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空调装置设计方法1用于设计被大量生产的空调装置2。空调装置2是车辆用的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的空调装置控制以车辆的室内的温度为代表的车辆的室内的环境条件ENV。空调装置2也可以追加控制室内的风量、湿度等。空调装置2控制室内环境,以使得处于室内的对象者感到舒适。对象者是例如,驾驶员或各座位的乘员。空调装置2还包含作为制冷装置的制冷循环、制热装置以及控制它们的控制装置。
空调装置2所提供的舒适度不仅是室内的温度被朝向目标温度进行反馈控制,还由追加的室内环境提供。该空调装置设计方法1包含评价阶段3和设计阶段4。在评价阶段3中,通过在多个不同的环境条件ENV中的实验来评价对象者的舒适度。在设计阶段4中,基于在评价阶段3获得的指标与温感(舒适度的度数)的关系来调节空调装置2的规格。空调装置设计方法1也是制造多个空调装置2的制造方法。
在评价阶段3中,利用了温感计算装置5。温感计算装置5实施温感计算方法。在评价阶段3中,将实验对象安置于多个环境条件ENV中,并收集实验对象所感觉到的舒适度的申报值。同时,由温感计算装置5将人的温感作为客观性的指标来计算。表示温感的指标是基于环境条件和人体热模型MDL被数学地计算出的。该指标被称作基础指标。基础指标是人的全身的温感、人的部位的温感、或能够包含这两方。
作为基础指标,使用标准新有效温度(SET*或SET*)。温感计算装置5计算SET*。SET*是由理论模型(人体热模型)计算出的数值,该理论模型将标准环境的相对湿度设定为50%,还将加入了穿衣量与代谢量的人体分割为内层和外层这二层,并考虑了人体生理响应。SET*是基于模拟了人体的人体热模型MDL而被算出的。SET*是假定将人体热模型MDL放置于与实验对象相同的环境条件ENV中的情况而计算出的。SET*是假定多个环境条件ENV而分别计算出的。
此外,温感计算装置5通过校正基础指标来计算出新指标X。新指标X被称作校正后指标。计算出的新指标X被提供到评价阶段3。以使得过渡时的指标与温感(舒适度的度数)之间的一致性提高的方式来执行基础指标的校正。该情况的过渡时包含环境条件ENV过渡性地变化的情况和对象者移动的情况这两方。此外,过渡时也可以是环境条件ENV过渡性地变化的情况和对象者移动的情况的一方。
温感计算装置5由微型电子计算机或逻辑阵列那样的控制装置提供。控制装置至少具有一个运算处理装置(CPU)和作为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介质的至少一个存储装置。控制装置由具备能够被计算机读取的存储介质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提供。存储介质是非暂时性地存储能够被计算机读取的程序的非瞬态的实体记录介质,例如,RAM、ROM、闪存。存储介质由半导体存储器或磁盘等提供。控制装置由通过一个计算机或数据通信装置而连接的一组计算机资源提供。通过控制装置执行程序而使控制装置作为本说明书所记载的装置发挥作用、使控制装置发挥作用以执行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方法。由控制装置执行温感计算程序。
在评价阶段3中,舒适度的申报值与被计算出的新指标X被关联。由此,能够将主观性的舒适度(温感)置换为作为客观性的计算值的指标。例如,申报值是(1)舒适、(2)稍微舒适、(3)普通、(4)稍微不舒服、(5)不舒服这样的度数。设计者通过该关联而利用指标来把握主观性的温感(舒适度)。
在设计阶段4中,设计者对空调装置2进行设计以再现能够获得高舒适度的指标。空调装置2被设计为不仅是将温度控制至目标温度,还追加性地使室内环境变化。换言之,空调装置2被设计为将除了温度以外的其他环境条件也作为控制对象。
追加性的室内环境在现有的空调装置2中也被各种方法所实现。追加性的室内环境的一例由室内的温度相对于时间的经过的变化曲线给出。例如,为了提高舒适度而使温度波动、提供快速制热、或有意使温度缓慢变化。追加性的室内环境的一例由室内的风速相对于时间的经过的变化曲线给出。追加性的室内环境的一例由朝向上半身的风的温度与朝向下半身的风的温度的差给出。追加性的室内环境的一例由辅助性的制热设备的启动时期、工作持续时间、或停止时期给出。追加性的室内环境也可以由其他方法提供。
在设计阶段4中,设计者为了提高舒适度而设定追加性的室内环境。例如,从0℃的室外进入到20℃的室内的情况下感到的舒适度与从10℃的室外进入到20℃的室内的情况下感到的舒适度不同。在前者的情况下,多数对象者感到充分的温暖而获得高舒适度。与此相对,在后者的情况下,多数对象者不怎么感到温暖而获得低舒适度。例如,为了提高在后者的情况下的舒适度,考虑提高风速以增强刺激。像这样,在设计阶段4中,在空调装置2设定用于提高舒适度的控制。
图2表示人体热模型MDL的一例。人体热模型MDL能够利用各种模型。人体热模型MDL是将人体热模型化而得到的函数。人体热模型MDL由以下部分构成:(1)身体组织间的传热(包含通过血液流动的传热)、(2)人体与人体所处环境之间的传热、(3)血液流动、流汗、代谢带来的体温调节反应。
回到图1,假定人体的多个部位Mi而构成人体热模型MDL。优选的是,人体至少由头部、躯干部、右臂、左臂、右脚、左脚这六个部位来模型化。进而,优选的是,由加上了图示的颈部、胸部、腹部、上臂部、前臂部、手部、大腿部、小腿部、足部的十六个部位来模型化。在图1及图2中,例示了上臂部MU、前臂部MF、手部MH。
在图2中,假定了动脉系统与静脉系统这二个系统来表示血液流动。在假定了人体的一个部位Mi的情况下,能够假定表示该部位Mi与动脉的关系的节点N1以及表示该部位Mi与静脉的关系的节点N2。能够假定表示该部位Mi处的人体内层与动脉的关系的节点N3以及表示该部位Mi处的人体内层与静脉的关系的节点N4。进而,能够假定表示该部位Mi处的人体外层(例如皮肤)与动脉的关系的节点N5以及表示该部位Mi处的人体外层与静脉的关系的节点N6。像这样,关于一个部位Mi,设定六个作为血管要素的节点来进行函数化。
在该实施方式中,表示人的一个部位Mi处的温感的新指标Xi反映来自其他部位的热流入和热流出而被计算出。例如,即使是像手部MH那样的末端部分,也考虑了来自最靠近的前臂部MF的热流入以及向最靠近的前臂部MF的热流出。进而,也间接地考虑了与上臂部MU等其他部位之间的热流入及热流出。热流入、热流出在过渡时变化,因而适合作为过渡时的校正要素。
图3是表示温感计算装置5的框图。能够从人体热模型MDL得到任意的环境条件ENV下的多个变量。环境条件ENV包含人体所处的环境的空气的温度Ta、风速Va、湿度h以及日照等輻射Tr。这些环境条件ENV被提供给人体的各部位。例如,提供一个部位Mi处的温度Tai。由此,例如,上臂部MU处的温度与手部MH处的温度的差被反映到温感。进而,环境条件ENV包含人的代谢及人的穿着。进而,作为环境条件也可以包含座位的温度、表示风速的变动量的指标、心率、皮肤温度、空气的温度的履历等。
基于人体热模型MDL,能够得到温感的基础指标。人体热模型MDL提供用于计算基础指标的计算部。基础指标是例如,标准新有效温度(SET*)。SET*的计算方法是公知的。SET*与人的温热感之间有相关关系。但是,在过渡性的条件下,该相关关系会产生误差。
在该实施方式中,计算出用于校正基础指标的校正要素。基于人体热模型MDL,得到用于计算表示温感的新指标X的校正要素。能够利用多个校正要素。
校正要素至少包含基于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基于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有助于提高表示人的部位的温感的指标的精度。基于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间接地有助于提高表示人的全身的温感的指标的精度。校正要素至少包含全身蓄热量Sb。校正要素至少包含平均体温Tb。全身蓄热量Sb及/或平均体温Tb有助于提高表示人的部位的温感的指标的精度。全身蓄热量Sb及/或平均体温Tb间接地有助于提高表示人的全身的温感的指标的精度。
优选的是,多个校正要素包含:基于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以及全身蓄热量Sb或平均体温Tb。优选的是,多个校正要素包含热移动量Qbi、全身蓄热量Sb以及平均体温Tb这三者。基于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将因环境条件ENV的过渡性变化而引起的人体内的热移动反映到指标。全身蓄热量Sb及/或平均体温Tb将因环境条件ENV的过渡性变化而引起的人体的蓄热量增减的过程反映到指标。
温感计算装置5具备多个部位温感计算部5i,用于计算表示各部位的温感的各部位的新指标Xi。多个部位温感计算部5i中的一个基于多个部位的温感来计算人的全身的温感。多个部位温感计算部5i中的一个被称作全身温感计算部。部位温感计算部5i提供校正基础指标的校正部。部位温感计算部5i通过(1)式的函数来计算新指标Xi。
Xi=Ai+Bi×(SET*)+Ci×(SET*)2+Di×Qbi+Ei×Sb+Fi×Tb…(1)式
在该函数中,右边的第一项到第三项(Ai+Bi×(SET*)+Ci×(SET*)2)给出基础函数。基础函数作为SET*的二次函数而被提供。右边第四项(Di×Qbi)、第五项(Ei×Sb)、第六项(Fi×Tb)给出基于校正要素的校正量。校正要素对作为基础指标的SET*增加直流校正成分,从而提高基础指标与温感的一致性。校正量作为各校正要素的一次函数而被提供。校正要素是例如,Di×Qbi、Ei×Sb、Fi×Tb。
图4是表示作为基础指标的SET*与舒适度的度数的关系的曲线图。舒适度的度数是舒适度的申报值,也是人的温感。作为基础指标的SET*与舒适度的度数之间的相关性能够由基础函数f(SET*)表示。基于校正要素的校正量作为直流成分而作用到基础函数f(SET*)。例如,右边第四项(Di×Qbi)通过增加以基于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为变量的直流成分而使基础函数f(SET*)平行移动。右边第五项(Ei×Sb)通过增加以全身蓄热量Sb为变量的直流成分而使基础函数f(SET*)平行移动。右边第六项(Fi×Tb)通过增加以平均体温Tb为变量的直流成分而使基础函数f(SET*)平行移动。由此,过渡时的误差被抑制。此外,图示的函数f(SET*)是示例。例如,被表现为f(SET*)=Ai+Bi×(SET*)+Ci×(SET*)2的形式。
图5是表示在温感计算装置5被执行的温感计算程序的一例的流程图。温感计算程序120具有输入环境条件ENV的S121和输入人体热模型MDL的条件的S122。S121、S122提供输入步骤。作为人体热模型MDL的条件,例如,使用了身高、体重、肌肉量、脂肪量、骨量等。人体热模型MDL的条件也可以固定为标准值。
温感计算程序120具有计算基础指标的S123。基于人体热模型MDL,计算出被输入的环境条件ENV下的SET*。进而,基于人体热模型MDL,计算出热移动量Qbi、全身蓄热量Sb以及平均体温Tb。S123提供计算步骤。S123提供计算基础指标的基础计算部。计算部与基础计算部对应,并与计算步骤对应。
温感计算程序120具有计算全身的温感及各部位Mi的温感的S124。S124对各部位Mi重复进行运算。S124执行(1)式。(1)式中的SET*、Qbi、Sb、Tb基于人体热模型被计算出。Ai、Bi、Ci、Di、Ei以及Fi是对每个部位Mi设定的常数。S124提供校正步骤。S124提供校正基础指标的校正部。S124基于多个部位的温感来计算人的全身的温感。
S124将基于人体热模型MDL的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作为校正要素来校正基础指标。S124通过热移动量Qbi来校正基础指标,以反映过渡时的特定部位的热流入和热流出。S124还将基于人体热模型MDL的蓄热的全身蓄热量Sb及/或平均体温Tb作为校正要素来校正基础指标。S124通过全身蓄热量Sb及/或平均体温Tb来校正基础指标,以反映过渡时的人体的蓄热。S124将以校正要素为变量的直流成分增加到基于基础指标而被设定的基础函数f(SET*)。
温感计算程序120还可以具有S125,该S125将计算出的新指标Xi与申报值(舒适度)关联起来。执行S125的结果被提供到设计者的设计。例如,设计者评价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时提高实验对象的温感,即舒适度,并将该评价结果反映到空调装置2的设计。
在该实施方式中,着眼于作为过渡环境的特征的热的时间变动、空间热分布,通过将表示这些特征的因子作为校正要素而追加,能够提高基于基础指标(SET*)的温热感觉的预测精度,从而即使在过渡状态下也能够适合。具体而言,使用模拟活体的模型,为了考虑时间变动而考虑在相应的人体部位蓄热的量、基于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储存于部位内部的蓄热量。由此,使人体的温热感觉的高精度化成为可能。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将基于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作为校正要素而增加,因此能够表示过渡时的人的温感。根据该实施方式,考虑了因环境条件ENV而引起的人体的蓄热量增减的过程。因此,能够表示过渡时的人的温感。具体而言,全身蓄热量Sb或平均体温Tb使过渡时的温感的精度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是将在前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实施方式中,对在用于设计空调装置2所具有的规格(制冷装置、制热装置、或它们的控制特性)的评价阶段中,能够利用的温感计算装置5进行了说明。作为代替,也可以将温感计算装置5搭载于空调装置2。
图6表示搭载了温感计算装置5的空调装置2。温感计算装置5输入室内的环境条件,并推定可能处于室内的对象者的温感。空调装置2整备环境条件,以提高推定的温感,即计算出的温感(舒适度)。空调装置2具备传感器组206。传感器组206实时检测作为空调对象的车辆的室内、室外的环境条件。由传感器组206检测出的环境条件被输入到温感计算装置5。
温感计算装置基于传感器组206的检测信息来计算可能处于车辆的室内的对象者所感觉的温感(舒适度)。该计算处理也是推定温感的处理。空调装置2整备环境条件以使得推定的温感提高。
例如,由温感计算装置5计算出的温感被输入到温度反馈控制部207(FB)。在温度过渡性地变化的过程中,温度反馈控制部207基于计算出的温感来调节反馈控制的特性。例如,使温度变化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例如使温度上升10℃的情况下),人的温感可能对应于环境条件而变化。在像这样的情况下,温度反馈控制部207对应于计算出的温感执行在评价阶段中使实验对象的舒适度提高的控制。例如,从(1)快速变化、(2)慢速变化、(3)在快速变化之后慢速变化、(4)在慢速变化之后快速变化、(5)过量变化等多种变化之中选择一个来实现。温度反馈控制部207提供空调控制部,该空调控制部根据由温感计算装置5计算出的新指标Xi来控制空调。
根据该实施方式,通过即使在过渡时也能够正确地推定人的温感,提供了一种能够将过渡时人的温感反映到空调的空调装置。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例示了本发明的一模式的温感计算装置、温感计算方法、空调装置以及程序的实施方式、结构、模式,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构、模式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各结构、各模式。发明包含了例示的实施方式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这些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形模式。例如,发明不限于在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部件及/或要素的组合。发明能够由各种组合来实施。发明能够具有能够追加到实施方式的追加性的部分。发明包含省略了实施方式的部件及/或要素的方式。发明包含一个实施方式与其他实施方式之间的部件及/或要素的置换或组合。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不限于实施方式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表示温感的基础指标利用了标准新有效温度(SET*)。作为代替,能够利用各种指标。例如,能够利用有效温度ET(Effective Temperature)、预测平均温冷感申报PMV(Predicted Mean Vote)等。
在此,本申请所记载的流程图或流程图的处理由多个步骤(或者作为部分而被提到)构成,各步骤例如,表现为S121。进而,各步骤能够分割为多个副步骤,另一方面,也能够将多个步骤合并而成为一个步骤。

Claims (11)

1.一种温感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计算部,该计算部计算表示人的部位的温感的基础指标;以及
校正部,该校正部将基于人体热模型(MDL)的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作为校正要素来校正所述基础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感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部通过所述热移动量来校正基础指标,以反映过渡时的热流入和热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感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部还将基于人体热模型(MDL)的蓄热的全身蓄热量(Sb)及/或平均体温(Tb)作为校正要素来校正所述基础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感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部通过所述全身蓄热量及/或所述平均体温来校正基础指标,以反映过渡时的人体的蓄热。
5.一种温感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计算部,该计算部计算表示人的部位的温感的基础指标;以及
校正部,该校正部将基于人体热模型(MDL)的蓄热的全身蓄热量(Sb)及/或平均体温(Tb)作为校正要素来校正所述基础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感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正部通过所述全身蓄热量及/或所述平均体温来校正基础指标,以反映过渡时的人体的蓄热。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的任一项所述的温感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指标是标准新有效温度(SET*),
所述校正部将以所述校正要素为变量的直流成分增加到基于所述基础指标而设定的基础函数。
8.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到7的任一项所述的温感计算装置(5);以及
空调控制部(207),该空调控制部根据由所述温感计算装置计算出的指标来控制空调。
9.一种温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计算步骤(S123),该计算步骤计算表示人的全身的温感或人的部位的温感的基础指标;以及
校正步骤(S124),该校正步骤将基于人体热模型(MDL)的血液流动的热移动量(Qbi)、及/或基于人体的蓄热的全身蓄热量(Sb)、及/或平均体温(Tb)作为校正要素来校正所述基础指标。
10.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
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9所记载的所述计算步骤以及所述校正步骤。
11.一种非暂时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该非暂时性存储介质存储权利要求10所记载的程序,并能够由计算机读取。
CN201880049708.2A 2017-07-24 2018-06-15 温感计算装置、温感计算方法、空调装置以及程序 Pending CN1110517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2854A JP6841182B2 (ja) 2017-07-24 2017-07-24 温感算出装置、温感算出方法、空調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42854 2017-07-24
PCT/JP2018/022901 WO2019021674A1 (ja) 2017-07-24 2018-06-15 温感算出装置、温感算出方法、空調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1787A true CN111051787A (zh) 2020-04-21

Family

ID=65039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9708.2A Pending CN111051787A (zh) 2017-07-24 2018-06-15 温感计算装置、温感计算方法、空调装置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1740B2 (zh)
JP (1) JP6841182B2 (zh)
CN (1) CN111051787A (zh)
DE (1) DE112018003774T5 (zh)
WO (1) WO20190216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2251B2 (en) * 2019-03-06 2021-03-30 Hitachi-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Air condi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114417658A (zh) * 2021-12-29 2022-04-29 深圳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试验数据的反设计热模型修正系统及方法
US20230400357A1 (en) * 2022-06-13 2023-12-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body temperature using the sam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24414A (ja) * 1990-12-25 1992-08-13 Nippondenso Co Ltd 空調制御装置
CN102778002A (zh) * 2012-07-09 2012-11-1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人体热舒适感觉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JP2014228172A (ja) * 2013-05-21 2014-12-08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列車内の温熱環境評価方法
CN104344501A (zh) * 2013-08-29 2015-02-11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41290A (zh) * 2015-08-24 2016-08-10 福建福伦德电器有限公司 通过人体生理参数智能化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
JP2017026196A (ja) * 2015-07-21 2017-02-02 株式会社東芝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空調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6528986A (zh) * 2016-10-26 2017-03-22 重庆大学 一种人体动态热舒适的追踪系统及方法
CN106524402A (zh) * 2016-10-25 2017-03-22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冷热感修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10747A (ja) * 1984-04-03 1985-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環境評価装置
JP3284611B2 (ja) * 1992-10-02 2002-05-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温熱環境測定装置
JP3824372B2 (ja) * 1997-04-08 2006-09-20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装置
JP2002264627A (ja) * 2001-03-06 2002-09-18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空調制御方法及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US7206728B2 (en) * 2002-09-25 2007-04-17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rmal comfort of a structure and an assisting method, program or system for designing a structure in consideration of thermal comfort
JP2009187050A (ja) 2008-02-01 2009-08-20 Hirosuke Nakajima 快適条件の算出装置、および温熱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JP5618966B2 (ja) * 2011-11-01 2014-11-05 エスペ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および環境試験装置
US20160320081A1 (en) * 2015-04-28 2016-11-03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sonalization of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ervices
JP6618450B2 (ja) * 2016-10-11 2019-12-11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車内空調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10583709B2 (en) * 2016-11-11 2020-03-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acilitating personalized vehicle occupant comfor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24414A (ja) * 1990-12-25 1992-08-13 Nippondenso Co Ltd 空調制御装置
CN102778002A (zh) * 2012-07-09 2012-11-1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人体热舒适感觉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JP2014228172A (ja) * 2013-05-21 2014-12-08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列車内の温熱環境評価方法
CN104344501A (zh) * 2013-08-29 2015-02-11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026196A (ja) * 2015-07-21 2017-02-02 株式会社東芝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方法、および空調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841290A (zh) * 2015-08-24 2016-08-10 福建福伦德电器有限公司 通过人体生理参数智能化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
CN106524402A (zh) * 2016-10-25 2017-03-22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冷热感修正方法
CN106528986A (zh) * 2016-10-26 2017-03-22 重庆大学 一种人体动态热舒适的追踪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美)李(LEE,D.H.K.);陈炎磐;张国高: "《环境与健康 生产、生活环境因素对人体的作用》", 31 July 198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41182B2 (ja) 2021-03-10
US20200132329A1 (en) 2020-04-30
US11371740B2 (en) 2022-06-28
WO2019021674A1 (ja) 2019-01-31
JP2019023528A (ja) 2019-02-14
DE112018003774T5 (de)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1740B2 (en) Warm sensation calculation apparatus, warm sens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air conditioner, and program
CN111720963B (zh) 一种睡眠环境下的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uffenberg et al. A personalised thermal comfort model using a Bayesian network
Tuomaala et al. Impact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such as age, gender, BMI, and fitness–on human thermal sensation
CN109084420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Rugh et al. Predicting human thermal comfort in a transient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
JP6663004B2 (ja) 発汗状態推定装置、発汗状態推定方法、および発汗状態推定プログラム
Risius et al. Multiplanar breast kinematics during different exercise modalities
CN107102022A (zh) 基于暖体假人的热环境舒适性评价方法
Ji et al.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hermoregulatory system for the two-node bioheat model
Lee et al. Machine learning-based personal thermal comfort model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local infrared radiant warmers
CN109373499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618450B2 (ja) 車内空調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2395723B (zh) 一种羽绒服适应环境温度的预测方法
Pasciuto et al. A comparison between optimization-based human motion prediction methods: data-based, knowledge-based and hybrid approaches
Boudier et al. Coupling a thermal comfort model with building simulation for user comfort and energy efficiency
CN109210678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JP7380276B2 (ja)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の制御方法
L Jones et al. Detailed thermal comfort analysis from preliminary to final design
CN114528776A (zh) 着装舒适性的判断方法及实现着装舒适的服装选择方法
Huang Prediction of air temperature for thermal comfort of people using sleeping bags: a review
Karamapuri Thermoregulation model for the reference Indian adult
Golubev et al. Validation of a Human Thermal Model for Assessing Crew-Induced Loads in Spacecraft
Youssef et al. Dynamic model-based monitoring of human thermal comfort for real-time and adaptive control applications
Hepokoski et al. Coupling a passive sensor manikin with a human thermal comfort model to predict human perception in transient and asymmetric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