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0678A -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0678A
CN109210678A CN201810923880.8A CN201810923880A CN109210678A CN 109210678 A CN109210678 A CN 109210678A CN 201810923880 A CN201810923880 A CN 201810923880A CN 109210678 A CN109210678 A CN 109210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difference
conditioning
air
targe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38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0678B (zh
Inventor
许彪
袁琪
岳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09238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0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0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0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0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0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或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人体的真实感受,使得空调控制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的控制模式多是用户对空调进行主观反馈,然后空调按照用户的设置运行。这种运行方式不一定是适合人体身体状况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在夏季,用户大汗淋漓,只能通过不停的调节遥控器降低设定温度的方式对空调下达指令,使其增大频率、降低出风温度等。甚至有些老人、小孩对空调有进一步的需求(例如,需要更冷、或者更热),但是他们往往不太会使用遥控器,因此需要一种智能的空调控制方式,能自我感觉到用户的需求,并且主动调节控制参数,运行到用户最需要的模式。
现有的一些智能空调,使用手环、智能算法、手机等来实现智能控制,这种方法很难准确获得用户的真实反应。现有的PMV舒适性模型是直接建立环境参数——人体热感觉/舒适性的关系,由于人体主观感受的影响以及地域等因素的差异性导致现有的评价标准普适性很低,无法对特殊环境或特殊人群的舒适性进行准确评价。还有一些专利申请提出综合利用环境参数与用户参数的控制方法,例如使用神经网络对多个参数的函数关系进行学习,以求获得准确的预期结果,这些方法普遍存在两个弊端,第一,涉及的参数太多导致函数关系多,影响神经网络的工作性能,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控制灵敏度低,因此对设备硬件以及计算方法的要求很高;第二,目前对各个生理参数的描述还不够全面,综合多个参数的函数关系式的普适性很低,难以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的控制方式不能正确反馈用户的真实感受,普适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或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可选地,所述皮肤电信号值,包括:皮肤电阻值;和/或,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和/或,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热舒适水平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
可选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可选地,所述空调使用者人群是根据空调使用者对空调的使用率划分的;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根据所述使用率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其中,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等于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与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的比值;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等于所述空调运行总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等于第一次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电信号的时间至当前时间的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电信号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电信号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电信号值的皮肤电信号值;和/或,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出汗感预测值中大于等于第二出汗感值,且小于等于第一出汗感值的出汗感预测值;和/或,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热舒适度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热舒适度值的热舒适度水平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一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或者基于第二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和/或,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三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或者基于第四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和/或,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五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或者基于第六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可选地,还包括:每隔预设累计时长将当前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和/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设定为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预设出汗感初始值和/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所属的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以根据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可选地,所述预设控制模式,包括: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和第三控制模式;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所属的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包括: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三控制模式。
可选地,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设定温度和/或设定风速;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确定所述对应的设定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对应的设定风速为第一风速;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和第二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和第二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
可选地,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根据制冷温度设定值、设定制冷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二风速、设定制冷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根据制热温度设定值、设定制热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三风速、设定制热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
可选地,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
可选地,还包括:在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或除湿功能之后,若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持续预设时长阈值,则关闭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
可选地,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二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二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热舒适水平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或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可选地,所述皮肤电信号值,包括:皮肤电阻值;和/或,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和/或,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热舒适水平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可选地,所述空调使用者人群是根据空调使用者对空调的使用率划分的;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根据所述使用率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其中,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等于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与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的比值;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等于所述空调运行总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等于第一次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电信号的时间至当前时间的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
可选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电信号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电信号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电信号值的皮肤电信号值;和/或,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出汗感预测值中大于等于第二出汗感值,且小于等于第一出汗感值的出汗感预测值;和/或,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热舒适度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热舒适度值的热舒适度水平值。
可选地,所述确定子单元,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一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或者基于第二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和/或,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三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或者基于第四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和/或,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五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或者基于第六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包括:设定子单元,用于每隔预设累计时长将当前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和/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设定为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预设出汗感初始值和/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所属的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以根据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可选地,所述预设控制模式,包括: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和第三控制模式;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所属的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包括: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三控制模式。
可选地,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设定温度和/或设定风速;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确定所述对应的设定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对应的设定风速为第一风速;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和第二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和第二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根据制冷温度设定值、设定制冷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二风速、设定制冷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根据制热温度设定值、设定制热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三风速、设定制热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或除湿功能之后,若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持续预设时长阈值,则关闭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二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二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热舒适水平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前述任一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集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以及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以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采用监测皮肤电信号的方式,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人体的真实感受,使得空调控制更加准确;根据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对应的预设时间系数,以确定目标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信号值,能够实现基于不同用户对空调的使用习惯对空调进行控制,解决了现有空调采用回风温度、体表温度等参数控制空调不能正确的反馈用户真实感受的问题,以及采用环境参数直接反应人体参数普适性低的问题;并能随着用户使用空调的时间的增长不断调整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使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信号值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效皮肤电阻值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在坐标系中表示T-ΔR、V-ΔR之间的线性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启或关闭空调的加湿或除湿功能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获取单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人体在不同的冷热状态下,皮肤表面的电信号会发生改变,如皮肤电阻值会随着皮肤湿润度的增加而降低,这一反应不受人体主观感受的差异而产生误差,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控制方法,通过监测人体皮肤电信号来判断人体所处的状态,以控制空调进行智能调节。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或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控制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110、步骤S120和步骤S130。
步骤S110,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
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可以通过与目标用户的皮肤接触获得,例如可以通过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设备获得,所述可穿戴设备例如手环、腕带、含电极织物等;也可以通过非接触获得,例如通过空气或水间接测量。所述皮肤电信号值,例如可以为皮肤电阻值,可通过测量皮肤电压、电流、电容等电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皮肤电信号的测量方法,可以采用测量一个或者多个测点的电信号,通过相关处理得到,比如,按以下公式计算八个测点的平均皮肤电阻值,得到精确的皮肤电阻:SI平均=0.07SI额头+0.175SI胸廓+0.175SI背部+0.07SI上臂+0.07SI小臂+0.05SI手背+0.19SI大腿+0.2SI小腿
所述出汗感预测值和/或所述热舒适度水平值可以通过皮肤电信号值间接得到。
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具体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其中,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通过前述方式获取,以皮肤电阻值为例,所述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配置为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表,例如参考表1所示,表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皮肤电阻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表。
皮肤电阻值(KΩ) 对应的出汗感预测值
>20 H1
5~10 H2
0~5 H3
表1
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热舒适水平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
其中,先通过前述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的具体方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即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再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热舒适水平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所述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热舒适水平值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配置为人体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关于出汗感预测值的回归方程式,例如参考表2所示,表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体不同部位热舒适度水平值对应的关于出汗感预测值的回归方程的列表。
部位 回归方程
额头 TCV=0.7903x-0.6656
颈部 TCV=0.9316x-0.7634
胸口 TCV=0.7611x-0.5113
背部 TCV=0.8251x-0.5254
上臂 TCV=1.0411x-0.9081
小臂 TCV=1.1601x-1.1393
手背 TCV=1.1261x-1.0426
大腿 TCV=1.0112x-0.8262
小腿 TCV=1.0704x-0.9268
表2
将获取的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带入表2中的回归方程中,即带入x,可以得到目标用户不同部位的热舒适度水平TCV值,可以将得到的不同部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目标用户的热舒适度水平值。
步骤S120,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S120包括步骤S121、步骤S122和步骤S123。
步骤S121,获取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
具体地,所述有效皮肤信号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信号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电信号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电信号值的皮肤电信号值;和/或,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出汗感预测值中大于等于第二出汗感值,且小于等于第一出汗感值的出汗感预测值;和/或,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热舒适度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热舒适度值的热舒适度水平值。
以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皮肤电阻值为例,将持续记录的皮肤电阻值Rn与较小阻值R2(第二电信号值)、较大阻值R1(第一电信号值)进行比较,筛选得到有效皮肤电阻Reffect,每次采集预设时长的时间段∑tn的有效皮肤电阻值Reffect。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效皮肤电阻值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δt1时间内的皮肤电阻值以及δt2时间内的皮肤电阻值即为有效皮肤电阻值。对于R1取值范围可取为80~100KΩ;R2取值范围可取为20~30KΩ。获取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与上述获取有效皮肤电阻值的方式类似,只是在获取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时,将第一电信号值替换为第一出汗感值,将第二电信号值替换为第二出汗感值;在获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时,将第一电信号值替换为第一热舒适度值,将第二电信号值替换为第二热舒适度值,此处不加赘述,其中,第一热舒适度值具体可以设为TCV1=-1,第二热舒适度值具体可以设为TCV2=1。
步骤S122,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
所述空调使用者人群是根据空调使用者对空调的使用率划分的。具体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根据所述使用率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
其中,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trate等于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toperate与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tsum的比值,即,trate=toperate/tsum;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等于所述空调运行总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等于第一次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电信号的时间至当前时间的总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其中,tsum需达到最小限制时长tmin方可按上式进行计算,否则默认为trate=0,tmin可取为15days>tmin>7days。
例如,根据空调使用者对空调的使用率划分为三种空调使用者人群:
A:长期处于空调环境的人群;B:偶尔处于空调环境的人群;C:极少处于空调环境的人群。具体对应的空调使用率数值分别为:A:trate≥50%;B:50%>trate≥5%;C:5%>trate
步骤S123,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也就是说,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或者根据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或者根据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具体地,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一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或者基于第二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
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具体可以为关于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的公式,例如可以根据以下计算公式(1)计算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RA
RA=(R0*t0+∑Reffect)/(t0+∑tn)——(1)
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具体可以为关于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的公式,例如可以根据以下计算公式(2)计算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RA
RA=(R0*t0+Rv*∑tn)/(t0+∑tn)——(2)
其中,RA: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阻值,即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R0: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阻初始值,即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Rv:有效皮肤电阻值的平均值,即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平均值,Rv=(∑Reffect)/∑tn;t0:默认时间系数,即预设时间系数,∑tn:有效测量时段,即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指皮肤电阻位于较小阻值R2与较大阻值R1之间的时段。例如,图3所示,皮肤电阻位于较小阻值R2与较大阻值R1之间的时段为δt1和δt2两个时段时长总和。其中,R0取值范围为70~90KΩ,t0取值范围为0~+∞。
预设时间系数t0可以根据得到的用户所述空调使用者人群确定,例如根据表3所示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与默认时间系数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用户对应的默认电阻系数。
表3
进一步地,可以每隔预设累计时长将当前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设定为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例如,当记录数据的累计时长每达到tupdate时长,将该tupdate阶段得到的RA值赋给R0,并清空记录的温度数据,重新记录温度数据、计算。其中tupdate取值范围为7days~30days。
根据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三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或者基于第四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
所述第三预设规则具体可以为关于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预测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的公式,例如可以根据以下计算公式(2)计算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预测值HA
HA=(H0*t0+∑Heffect)/(t0+∑tn)——(3)
所述第四预设规则具体可以为关于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的公式,例如可以根据以下计算公式(4)计算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预测值HA
HA=(H0*t0+Hv*∑tn)/(t0+∑tn)——(4)
其中,HA:用户最舒适状态的出汗感预测值,即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预测值;H0:用户最舒适状态的出汗感预测值,即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预测初始值;Hv: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平均值,Hv=(∑Heffect)/∑tn;t0:默认时间系数,即预设时间系数,∑tn:有效测量时段,即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其中,预设时间系数t0的确定方法与前述相同,此处不加赘述。
进一步地,可以每隔预设累计时长将当前的预设出汗感预测值设定为所述预设出汗感预测初始值。例如,当记录数据的累计时长每达到tupdate时长,将该tupdate阶段得到的HA值赋给H0,并清空记录的温度数据,重新记录温度数据、计算。其中tupdate取值范围为7days~30days。
根据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五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或者基于第六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所述第五预设规则具体可以为关于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的公式,例如可以根据以下计算公式(5)计算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TCVA
TCVA=(TCV0*t0+∑TCVeffect)/(t0+∑tn)——(5)
所述第六预设规则具体可以为关于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的公式,例如可以根据以下计算公式(6)计算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TCVA
TCVA=(TCV0*t0+TCVv*∑tn)/(t0+∑tn)——(6)
其中,TCVA: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热舒适度水平值,即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TCV0: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热舒适度水平值,即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TCVv: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平均值,TCVv=(∑TCVeffect)/∑tn;t0:默认时间系数,即预设时间系数,∑tn:有效测量时段,即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其中,预设时间系数t0的确定方法与前述相同,此处不加赘述。
进一步地,可以每隔预设累计时长将当前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设定为所述预设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例如,当记录数据的累计时长每达到tupdate时长,将该tupdate阶段得到的TCVA值赋给TCV0,并清空记录的温度数据,重新记录温度数据、计算。其中tupdate取值范围为7days~30days。
为便于理解上述步骤也可以参考图4所示的流程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空调开机,从记录数据的累计时长t’=0为开始,读取目标当前皮肤电阻值Rn,有效皮肤电阻值之和Rsum、目标用户对空调的使用率trate和记录有效皮肤电阻值的时间段长度t的初始值为0;对目标用户对空调的使用时长toperate实时进行累加,判断记录的皮肤电阻值Rn是否满足R1>Rn>R2,即是否为有效皮肤电阻值,若否,返回再次读取用户皮肤电阻值,若是,则对Rsum进行累加,即Rsum=Rsum+Rn,同时对∑tn、t和t’进行累加,当t达到∑tn时(t≥∑tn),计算有效皮肤电阻值的平均值Rv=Rsum/t,当目标用户对空调的使用时长toperate达到最小限制时长tmin之后,计算目标用户对空调的使用率trate=toperate/tsum,根据trate的大小判断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根据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确定默认时间系数t0,从而根据RA=(R0*t0+Rv*∑tn)/(t0+∑tn)计算并输出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阻值RA,即目标用户的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阻值,当t’达到tupdate时,将目标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阻初始值R0置为目标用户当前的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阻值,即R0=RA
步骤S130,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或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其中,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所属的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以根据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所述预设控制模式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和第三控制模式;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设定温度和/或设定风速。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三控制模式。
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确定所述对应的设定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对应的设定风速为第一风速;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和第二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和第二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
其中,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的情况与根据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的情况中,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第二差值阈值、第一温度、第一风速、第一预设温度系数、第二预设温度系数、第二预设温度系数、第一预设风速系数、第二预设风速系数的取值根据电阻值与出汗感预测值的不同的实际情况而确定。
下面仅以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为例进行说明,而根据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的情况,可参考以下的说明,仅需要将其中的相关参数进行替换,因此,此处不加赘述。
例如,设第一差值ΔR=RA-R,其中R为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阻值,第一差值阈值为ΔR1,第二差值阈值为ΔR2,第一温度为TA,第一风速为VA,第一预设温度系数为x1,第二预设温度系数为x2,第一预设风速系数为y1,第二预设风速系数为y2;同时,可以参考图5所示流程图。
如图5所示,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阻值R、和预设皮肤电阻值RA,并计算ΔR=RA-R;当ΔR≤ΔR1时,判断用户处于中性状态,以第一控制模式运行,温度设定为第一温度TA,风速设定为第一风速VA,例如,第一温度26℃,第一风速为中风挡;当ΔR1<ΔR≤ΔR2时,判断用户处于微出汗状态,以第二控制模式运行,设定温度为T1=TA-x1*(ΔR-ΔR1),设定风速为V1=VA+y1*(ΔR-ΔR1);当ΔR2<ΔR时,判断用户处于大量出汗状态,以第三控制模式运行,设定温度为T2=TA-x1*(ΔR2-ΔR1)-x2*(ΔR-ΔR2),设定风速为V2=VA+y1*(ΔR2-ΔR1)+y2*(ΔR-ΔR2);其中,T-ΔR、V-ΔR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在坐标系中表示,具体可以参考图6所示。
ΔR1可选范围为0~4KΩ,ΔR2可选范围为20KΩ~80KΩ,x1的可选范围为0.005~0.125(K/KΩ),x2的可选范围为0.02~0.4K/KΩ(开/千欧),其中K为热力学温度,KΩ为电阻值单位,y1的可选范围为0.00625~0.025m/s·KΩ(米/秒·千欧),y2的可选范围为0.03~0.06(m/s·KΩ(米/秒·千欧)。
可选地,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可选地,在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之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持续预设时长阈值,则关闭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其中,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的情况与根据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的情况,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第二差值阈值、第一温度、第一风速、第一预设温度系数、第二预设温度系数、第二预设温度系数为,第一预设风速系数为,第二预设风速系数取值根据电阻值与出汗感预测值的不同的实际情况而确定。
例如,沿用上述例子第一差值阈值为ΔR1,第三差值阈值为-ΔR1,设第一时长阈值为t1,第二时长阈值为t2,第三时长阈值为t3,预设时长阈值为t0,同时可以参考图7所示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阻值R和预设皮肤电阻值RA,并计算ΔR=RA-R;其中T0为-ΔR1≤ΔR<ΔR1的持续时间,T1为ΔR<-ΔR1的持续时间,T2为ΔR1≤ΔR≤ΔR2的持续时间,T3为ΔR>ΔR2的持续时间,当检测到ΔR持续t1的时间(即T1≥t1)处于小于-ΔR1(即ΔR<-ΔR1)的状态时,判断室内湿度处于过低的状态,开启加湿功能;当检测到ΔR持续t2的时间(即T2≥t2)处于大于等于ΔR1且小于等于ΔR2(ΔR1≤ΔR≤ΔR2)的状态,或者持续t3的时间(即T3≥t3)处于大于ΔR2(ΔR>ΔR2)的状态时,判断室内湿度处于过高的状态,开启除湿功能;当检测到ΔR持续t0的时间(即T0≥t0)处于-ΔR1和ΔR1(-ΔR1≤ΔR<ΔR1)之间的状态时,关闭加湿或除湿功能。其中,t1可取0.5~2小时,t2可取5~30分钟,t3可取1~3小时,t0的可取30~60min。
下面再举一运行实例进行说明:
例如,得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阻值为RA=80KΩ,第一温度TA=26℃,第一风速VA=0.5m/s,第一差值阈值ΔR1取4KΩ,第二差值阈值ΔR2取40KΩ,第一预设温度系数x1取0.1(K/KΩ),第二预设温度系数x2取0.3(K/KΩ),第一预设风速系数y1取0.01(m/s·KΩ),第二预设风速系数y2取0.04(m/s·KΩ),检测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阻值R=60KΩ,ΔR=RA-R=20KΩ,判断ΔR1<ΔR≤ΔR2,第二控制模式运行,此时设定温度T1=TA-x1*(ΔR-ΔR1)=26-0.1*(20-4)=24.4℃,设定风速为V1=VA+y1*(ΔR-ΔR1)=0.5+0.01*(20-4)=0.66m/s。
下面再来说明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的情况。具体地,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根据制冷温度设定值、设定制冷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二风速、设定制冷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根据制热温度设定值、设定制热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三风速、设定制热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
例如,设第三差值为ΔTCV;当空调工作在制冷模式时:设定温度为T=TL-m1*ΔTCV,设定风速为V=VZ+f1*ΔTCV;其中,TL:制冷温度设定值,具体可以为制冷低功率运行下设定值(如27℃);m1设定制冷温度修正系数;VZ:第二风速,具体可以为中风档对应风速(如2m/s);f1:制冷风速修正系数,如0.3m/s。当空调工作在制热模式时:设定温度为T=TR-m2*ΔTCV;设定风速为V=VG-f2*ΔTCV;TR:制热温度设定值,具体可为制热高功率运行下设定值(如30℃);m2:设定制冷温度修正系数,如2.5℃;VG:第三风速,具体可以为高风挡对应风速(如3m/s);f2:设定制热风速修正系数,如0.25m/s。
可选地,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进一步地,在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之后,若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持续预设时长阈值,则关闭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
例如,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TCV和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TCVA,并计算ΔTCV=TCVA-TCV;其中T0为-ΔTCV1≤ΔTCV<ΔTCV1的持续时间,T1为ΔTCV<-ΔTCV1的持续时间,T2为ΔTCV1≤ΔTCV≤ΔTCV2的持续时间,T3为ΔTCV>ΔTCV2的持续时间,当检测到ΔTCV持续t1的时间(即T1≥t1)处于小于-ΔTCV1(即ΔTCV<-ΔTCV1)的状态时,判断室内湿度处于过低的状态,开启加湿功能;当检测到ΔTCV持续t2的时间(即T2≥t2)处于大于等于ΔTCV1且小于等于ΔTCV2(ΔTCV1≤ΔTCV≤ΔTCV2)的状态,或者持续t3的时间(即T3≥t3)处于大于ΔTCV2(ΔTCV>ΔTCV2)的状态时,判断室内湿度处于过高的状态,开启除湿功能;当检测到ΔTCV持续t0的时间(即T0≥t0)处于-ΔTCV1和ΔTCV1(-ΔTCV1≤ΔTCV<ΔTCV1)之间的状态时,关闭加湿或除湿功能。其中,t1可取0.5~2小时,t2可取5~30分钟,t3可取1~3小时,t0的可取30~60min。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以测量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为例,对以上控制方法进行以下解释:
空调系统内置有一个默认皮肤电阻值R0(即预设皮肤电阻初始值),在运行时段内,持续记录皮肤电阻值Rn,筛选出阻值位于较小阻值R2与较大阻值R1之间的时段的有效皮肤电阻值Reffect,计算的该∑tn时段的平均值Rv,再计算RA=(R0*t0+Rv*∑tn)/(t0+∑tn),将结果作为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阻值RA(即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随着用户使用空调的时间增长,∑tn也随之增长,RA会逐渐趋向于稳定(趋近于平均值Rv),并且随着用户身体状态的改变(如年龄的增加)而变化。当空调刚刚开始使用时,还未能记录到足够的用户信息,此时默认皮肤电阻值R0起到了较大的参考作用,如∑tn=0时,RA就等于默认皮肤电阻值R0,随着空调使用时间增长,默认皮肤电阻值R0的影响越来越小,t0反映默认值R0的参考作用随使用时长的增加的减弱速度,比如当∑tn=t0时,RA=(R0+Rv)/2,当∑tn=2*t0时,RA=(R0+2*Rv)/3,……
同时,为了减少数据存储量、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准确性,当用户的空调记录数据的累计时长∑tn每达到一个tupdate,将上一个tupdate阶段得到的的RA值赋给R0,即对默认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阻值进行更新,并清空前面记录下的温度数据,将∑tn置0,重新记录温度数据、计算。
为了提高精度减小误差,降低小样本数据对计算方法精度的影响,将t0的选值设计为与用户使用空调的习惯相关,如果用户习惯于长时间使用空调,此时,得到的皮肤电阻样本可靠性较高,因此取较小的t0值,使得目标皮肤电阻值根据用户的个体特征进行较快的修正;如果用户习惯于偶尔、短时间的开启空调,t0可取较大值;在用户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偶尔开启空调,t0取无穷大,即不记录分析用户皮肤电阻特征,直接采用默认值R0作为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阻值,降低短期样本的影响力,可以提高稳定性和准确度。
当室内湿度处于异常状态时,用户的皮肤电阻值可能很难通过温度调节和风速调节取得舒适值,比如当湿度过高时,即使温度和风速处于舒适的区间,用户的皮肤电阻值也可能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当空调检测到用户的皮肤电阻处于异常状况时,开启辅助的加湿或者除湿功能。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
步骤S210,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
其中,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具体方式与前述实施例步骤S110中基本相同,可参考前述实施例步骤S110中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220,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具体地,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具体可以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其中所述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表,通过该对应关系表查找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阻值对应的控制参数,作为所述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所述第一设定控制参数例如可以包括设定风速(风档)和设定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具体可以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二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二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所述第二设定控制参数例如可以包括设定风速(风档)和设定温度。其中,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表,通过该对应关系表查找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对应的控制参数,作为所述第二设定控制参数。例如可以参考表4、表5所示,表4、表5分别为制冷状态和制热状态下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表。
出汗感预测值 风挡 设定温度
1 低风挡 Ts1
2 中风挡 Ts2
3 高风挡 Ts3
表4
出汗感预测值 风挡 设定温度
1 低风挡 Ts4
2 中风挡 Ts5
3 高风挡 Ts6
表5
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具体可以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热舒适水平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其中。所述热舒适水平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热舒适水平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表,通过该对应关系表查找目标用户当前的舒适度水平值对应的控制参数,作为所述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所述第三设定控制参数例如可以包括设定风速(风档)和设定温度。例如可以参考表6、表7所示,表6、表7分别为制冷状态和制热状态下热舒适度水平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表。
TCV 风挡 设定温度
0~0.7(包括0.7) 低风挡 Ts1
0.7~1.4(包括1.4) 中风挡 Ts2
1.4~3 高风挡 Ts3
表6
TCV 风挡 设定温度
0~0.7(包括0.7) 中风挡 Ts4
0.7~1.4(包括1.4) 高风挡 Ts5
1.4~3 低风挡 Ts6
表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空调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10、第二获取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30。
第一获取单元110用于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第二获取单元120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单元130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或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可以通过与目标用户的皮肤接触获得,例如可以通过用户穿戴的可穿戴设备获得,所述可穿戴设备例如手环、腕带、含电极织物等;也可以通过非接触获得,例如通过空气或水间接测量。所述皮肤电信号值,例如可以为皮肤电阻值,可通过测量皮肤电压、电流、电容等电信号进行转换得到。皮肤电信号的测量方法,可以采用测量一个或者多个测点的电信号,通过相关处理得到,比如,按以下公式计算八个测点的平均皮肤电阻值,得到精确的皮肤电阻:SI平均=0.07SI额头+0.175SI胸廓+0.175SI背部+0.07SI上臂+0.07SI小臂+0.05SI手背+0.19SI大腿+0.2SI小腿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可以通过皮肤电信号值间接得到所述出汗感预测值和/或所述热舒适度水平值。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的方式具体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其中,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通过前述方式获取,以皮肤电阻值为例,所述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配置为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表。
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方式具体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热舒适水平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
其中,先通过前述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的具体方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即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再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热舒适水平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所述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热舒适水平值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配置为人体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关于出汗感预测值的回归方程式。
将获取的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带入表2中的回归方程中,即带入x,可以得到目标用户不同部位的热舒适度水平TCV值,可以将得到的不同部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目标用户的热舒适度水平值。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获取单元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二获取单元120包括第一获取子单元121、第二获取子单元122和确定子单元123。
第一获取子单元121用于获取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第二获取子单元122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确定子单元123用于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第一获取子单元121获取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具体地,所述有效皮肤信号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信号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电信号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电信号值的皮肤电信号值;和/或,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出汗感预测值中大于等于第二出汗感值,且小于等于第一出汗感值的出汗感预测值;和/或,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热舒适度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热舒适度值的热舒适度水平值。
以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皮肤电阻值为例,将持续记录的皮肤电阻值Rn与较小阻值R2(第二电信号值)、较大阻值R1(第一电信号值)进行比较,筛选得到有效皮肤电阻Reffect,每次采集预设时长的时间段∑tn的有效皮肤电阻值Reffect。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效皮肤电阻值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δt1时间内的皮肤电阻值以及δt2时间内的皮肤电阻值即为有效皮肤电阻值。对于R1取值范围可取为80~100KΩ;R2取值范围可取为20~30KΩ。获取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与上述获取有效皮肤电阻值的方式类似,只是在获取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时,将第一电信号值替换为第一出汗感值,将第二电信号值替换为第二出汗感值;在获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时,将第一电信号值替换为第一热舒适度值,将第二电信号值替换为第二热舒适度值,此处不加赘述。
第二获取子单元122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所述空调使用者人群是根据空调使用者对空调的使用率划分的。具体地,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根据所述使用率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
其中,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trate等于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toperate与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tsum的比值,即,trate=toperate/tsum;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等于所述空调运行总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等于第一次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电信号的时间至当前时间的总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其中,tsum需达到最小限制时长tmin方可按上式进行计算,否则默认为trate=0,tmin可取为15days>tmin>7days。
确定子单元123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也就是说,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或者根据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或者根据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具体地,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一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或者基于第二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
根据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三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或者基于第四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
根据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预设时间系数;基于第五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或者基于第六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上述确定子单元123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23中的描述,此处不加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120还包括设定子单元(图未示),用于每隔预设累计时长将当前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和/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设定为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预设出汗感初始值和/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
控制单元130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或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其中,控制单元130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具体地,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所属的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以根据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所述预设控制模式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和第三控制模式;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三控制模式。
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设定温度和/或设定风速;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确定所述对应的设定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对应的设定风速为第一风速;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和第二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和第二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30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130在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之后,若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持续预设时长阈值,则关闭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
控制单元130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具体包括: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根据制冷温度设定值、设定制冷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二风速、设定制冷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根据制热温度设定值、设定制热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三风速、设定制热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130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
进一步地,控制单元130在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或除湿功能之后,若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持续预设时长阈值,则关闭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0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具体地,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具体可以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其中所述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表,通过该对应关系表查找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阻值对应的控制参数,作为所述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所述第一设定控制参数例如可以包括设定风速(风档)和设定温度。
根据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具体可以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二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二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所述第二设定控制参数例如可以包括设定风速(风档)和设定温度。其中,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表,通过该对应关系表查找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对应的控制参数,作为所述第二设定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具体可以包括:根据预先配置的热舒适水平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按照所述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其中。所述热舒适水平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为热舒适水平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表,通过该对应关系表查找目标用户当前的舒适度水平值对应的控制参数,作为所述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所述第三设定控制参数例如可以包括设定风速(风档)和设定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对应于所述空调控制方法的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对应于所述空调控制方法的一种空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对应于所述空调控制装置的一种空调,包括前述任一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
据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采集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以及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以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采用监测皮肤电信号的方式,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人体的真实感受,使得空调控制更加准确;根据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对应的预设时间系数,以确定目标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信号值,能够实现基于不同用户对空调的使用习惯对空调进行控制,解决了现有空调采用回风温度、体表温度等参数控制空调不能正确的反馈用户真实感受的问题,以及采用环境参数直接反应人体参数普适性低的问题;并能随着用户使用空调的时间的增长不断调整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使用户最舒适状态的皮肤电信号值更加准确。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施,那么可将功能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予以传输。其它实例及实施方案在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精神内。举例来说,归因于软件的性质,上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硬件、固件、硬连线或这些中的任何者的组合执行的软件实施。此外,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控制装置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33)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或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皮肤电信号值,包括:皮肤电阻值;
和/或,
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
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
和/或,
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
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
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热舒适水平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
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使用者人群是根据空调使用者对空调的使用率划分的;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
根据所述使用率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
其中,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等于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与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的比值;
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等于所述空调运行总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
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等于第一次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电信号的时间至当前时间的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电信号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电信号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电信号值的皮肤电信号值;和/或,
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出汗感预测值中大于等于第二出汗感值,且小于等于第一出汗感值的出汗感预测值;和/或,
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热舒适度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热舒适度值的热舒适度水平值。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预设时间系数;
基于第一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或者基于第二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
和/或,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的预设时间系数;
基于第三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或者基于第四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
和/或,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预设时间系数;
基于第五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或者基于第六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每隔预设累计时长将当前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和/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设定为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预设出汗感初始值和/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所属的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以根据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控制模式,包括: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和第三控制模式;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所属的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包括:
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
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
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三控制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设定温度和/或设定风速;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
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确定所述对应的设定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对应的设定风速为第一风速;
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
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和第二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和第二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
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
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根据制冷温度设定值、设定制冷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二风速、设定制冷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
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根据制热温度设定值、设定制热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三风速、设定制热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
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
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或除湿功能之后,若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持续预设时长阈值,则关闭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一设定控制参数;
按照所述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和/或,
根据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二设定控制参数;
按照所述第二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和/或,
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根据预先配置的热舒适水平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三设定控制参数;
按照所述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16.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或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和/或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出汗感预测值或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皮肤电信号值,包括:皮肤电阻值;
和/或,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
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
和/或,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
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出汗感预测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
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热舒适水平值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用户的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
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使用者人群是根据空调使用者对空调的使用率划分的;
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
根据所述使用率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
其中,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率等于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与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的比值;
所述空调的运行时长等于所述空调运行总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
所述目标用户对所述空调的使用时长等于第一次检测到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电信号的时间至当前时间的时长去除掉非采暖季或制冷季后的时长。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皮肤电信号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电信号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电信号值的皮肤电信号值;和/或,
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出汗感预测值中大于等于第二出汗感值,且小于等于第一出汗感值的出汗感预测值;和/或,
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所述目标用户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中大于等于第二热舒适度值,且小于等于第一热舒适度值的热舒适度水平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子单元,根据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并结合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有效出汗感预测值或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预设时间系数;
基于第一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或者基于第二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皮肤电信号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
和/或,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的预设时间系数;
基于第三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或者基于第四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出汗感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出汗感预测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出汗感值;
和/或,
根据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空调使用者人群,获取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预设时间系数;
基于第五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总和、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或者基于第六预设规则,利用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平均值、所述预设时间系数、所述目标用户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以及得到所述有效热舒适度水平值的时间段长度,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包括:
设定子单元,用于每隔预设累计时长将当前的预设皮肤电信号值、预设出汗感值和/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设定为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初始值、预设出汗感初始值和/或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初始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所属的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以根据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控制模式,包括:第一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和第三控制模式;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所属的数值范围,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包括:
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
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
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三控制模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设定温度和/或设定风速;
所述控制单元,获取所述目标用户当前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控制参数,包括:
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时,确定所述对应的设定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对应的设定风速为第一风速;
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
当确定所述预设控制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温度系数和第二预设温度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一风速、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之差、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之差、第一预设风速系数和第二预设风速系数,确定所述对应的预设控制模式对应的设定风速。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与所述预设皮肤电信号值的第一差值或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与所述预设出汗感值的第二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
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时,或者当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或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
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
27.根据权利要求17-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根据制冷温度设定值、设定制冷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二风速、设定制冷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
当所述空调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根据制热温度设定值、设定制热温度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温度;根据第三风速、设定制热风速修正系数以及所述第三差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设定风速。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与所述预设热舒适度水平值的第三差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三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的第一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一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
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等于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是否大于第二差值阈值,当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阈值的第三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时长阈值;若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时长阈值,或者判断所述第三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三时长阈值,则开启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
其中,所述第三差值阈值等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的负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6或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
在开启所述空调的加湿功能或除湿功能之后,若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差值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差值阈值,且持续预设时长阈值,则关闭所述空调的除湿功能或加湿功能。
30.根据权利要求16-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根据预先配置的皮肤电信号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皮肤电信号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一设定控制参数;
按照所述第一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和/或,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出汗感预测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根据预先配置的出汗感预测值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出汗感预测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二设定控制参数;
按照所述第二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和/或,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当前的热舒适度水平值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包括:
根据预先配置的热舒适水平值范围与空调的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和所述当前的热舒适水平值,确定所述空调当前的第三设定控制参数;
按照所述第三设定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
3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32.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33.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30任一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
CN201810923880.8A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Active CN109210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3880.8A CN109210678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3880.8A CN109210678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0678A true CN109210678A (zh) 2019-01-15
CN109210678B CN109210678B (zh) 2020-06-30

Family

ID=64988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3880.8A Active CN109210678B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067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678A (zh) * 2019-08-20 2019-10-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2922884A (zh) * 2019-12-06 2021-06-08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方法、系统、风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76321A (zh) * 2021-04-23 2021-07-2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皮质醇免疫功能化电极、其制备方法及空调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7501A (ja) * 2002-11-18 2004-08-05 Toagosei Co Ltd 第四アンモニウム塩化合物を担持させた抗菌性層状珪酸塩
CN202257847U (zh) * 2011-10-27 2012-05-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脚腕带及其报警电路
US20140367079A1 (en) * 2013-06-18 2014-12-18 Lennox Industries Inc. External body temperature sensor for use with a hvac system
CN105919562A (zh) * 2003-02-26 2016-09-07 马尔西奥·马克·奥雷利奥·马丁斯·阿布雷乌 测量生物学参数的仪器和方法
CN106464748A (zh) * 2014-11-06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热控制装置和方法
JP2017048929A (ja) * 2015-08-31 2017-03-09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空気調和機
CN106679124A (zh) * 2016-12-28 2017-05-17 天津众阳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空调温度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8050646A (zh) * 2017-12-11 2018-05-18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一种检测出汗的睡眠护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7501A (ja) * 2002-11-18 2004-08-05 Toagosei Co Ltd 第四アンモニウム塩化合物を担持させた抗菌性層状珪酸塩
CN105919562A (zh) * 2003-02-26 2016-09-07 马尔西奥·马克·奥雷利奥·马丁斯·阿布雷乌 测量生物学参数的仪器和方法
CN202257847U (zh) * 2011-10-27 2012-05-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脚腕带及其报警电路
US20140367079A1 (en) * 2013-06-18 2014-12-18 Lennox Industries Inc. External body temperature sensor for use with a hvac system
CN106464748A (zh) * 2014-11-06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热控制装置和方法
JP2017048929A (ja) * 2015-08-31 2017-03-09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空気調和機
CN106679124A (zh) * 2016-12-28 2017-05-17 天津众阳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空调温度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8050646A (zh) * 2017-12-11 2018-05-18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一种检测出汗的睡眠护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678A (zh) * 2019-08-20 2019-10-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2922884A (zh) * 2019-12-06 2021-06-08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方法、系统、风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22884B (zh) * 2019-12-06 2023-02-28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方法、系统、风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76321A (zh) * 2021-04-23 2021-07-2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皮质醇免疫功能化电极、其制备方法及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0678B (zh)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20963B (zh) 一种睡眠环境下的空气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10678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4490371A (zh) 一种基于人体生理参数的热舒适检测方法
CN108253588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0726218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US2017012344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mart and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Control
CN105371425A (zh) 空调器
CN104833063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758994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06322657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控制器和空调系统
CN112254287B (zh) 变权重多模型综合预测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控制方法
CN106679124A (zh) 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空调温度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9425075A (zh) 空气调节装置及其舒适度确定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4848499A (zh) 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CN109028516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7726550A (zh) 一种室内空气湿度推算方法及空调器
CN113339952A (zh) 空调系统
CN109373499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696976B (zh) 轨道车辆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986249B (zh) 空调的自调节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14110963B (zh) 一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4990231B (zh) 集中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1371740B2 (en) Warm sensation calculation apparatus, warm sens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air conditioner, and program
CN112781173A (zh) 浴室温控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097378A (zh) 一种基于前馈型神经网络的空调舒适度调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