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1193A - 结合系统和包括该结合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结合系统和包括该结合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1193A
CN111051193A CN201880057467.6A CN201880057467A CN111051193A CN 111051193 A CN111051193 A CN 111051193A CN 201880057467 A CN201880057467 A CN 201880057467A CN 111051193 A CN111051193 A CN 111051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upport unit
coupling
pipe element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74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1193B (zh
Inventor
马格努斯·埃肯斯
约翰·兰道夫·霍兰德
斯蒂安·图恩斯特韦特·马格努松
比约纳·丹尼尔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nect Lng AS
Original Assignee
Connect Lng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nect Lng AS filed Critical Connect Lng AS
Publication of CN111051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11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1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1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2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pipe-lines
    • B63B27/25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pipe-lines for fluidised bulk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3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transfer at sea between ships or between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 B63B27/3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transfer at sea between ships or between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using pipe-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2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pipe-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3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transfer at sea between ships or between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 B63B27/32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transfer at sea between ships or between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using cable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9/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when loading or unloading shi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9/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rom 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2/00Buoys
    • B63B22/02Buo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oring a vessel
    • B63B22/021Buo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oring a vessel and for transferring fluids, e.g. liq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5/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mounting arrangements, attachments or identifications means
    • F17C2205/03Fluid connections, filters, valves, closure means or other attachments
    • F17C2205/0302Fittings, valves, filters, or compon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gas storage device
    • F17C2205/0323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5/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mounting arrangements, attachments or identifications means
    • F17C2205/03Fluid connections, filters, valves, closure means or other attachments
    • F17C2205/0302Fittings, valves, filters, or compon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gas storage device
    • F17C2205/0338Pressure reg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3/00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 F17C2223/01Handled fluid before transfer, i.e. state of fluid when stored in the vessel or before transfer from the vessel characterised by the phase
    • F17C2223/0146Two-phase
    • F17C2223/0153Liquefied gas, e.g. LPG, GPL
    • F17C2223/0161Liquefied gas, e.g. LPG, GPL cryogenic, e.g. LNG, GNL, PL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70/00Applications
    • F17C2270/01Applications for fluid transport or storage
    • F17C2270/0102Applications for fluid transport or storage on or in the water
    • F17C2270/0118Offsh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Chutes (AREA)
  • Flow Control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输送管(13、14)结合到支撑单元(12)的结合系统(47、48),其中输送管(13、14)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水体(19)中。结合系统(47、48)包括:‑卷筒件(61、71),其一端适于附接到输送管(13、14)并且另一端连接到布置在支撑单元(12)上的管元件(58、68),‑滑槽装置(59、69),其适于附接到支撑单元(12)并且容纳输送管(13、14),使得滑槽装置(59、69)支撑输送管(13、14)并且承受来自输送管(13、14)的竖直力和横向力并将这些力传递到支撑单元(12),‑结合装置(77、79),其连接到卷筒件(61、71)并且适于连接到支撑单元(12)上的结合构件(76、78),使得张力载荷从输送管(13、14)传递到支撑单元(12)。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此类结合系统(47、48)的流体输送系统(10)。

Description

结合系统和包括该结合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连接到海运装置(诸如船舶,海上或陆上支撑单元以及海运终端)的处理系统的浮动和/或浸入式挠性管和软管或架空软管的支撑系统,其中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管。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输送管结合(tie-in,搭接)到支撑单元的结合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在浮动设施与接收结构之间输送流体的流体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浮动单元,现在通常的做法是经由船舶、海上单元和/或陆上终端之间的挠性管、软管或海底立管来装载或排放流体,诸如液体、液化气和流化的无定形固体。通常,将浮动的挠性管、软管或立管从海上提起并连接到浮动单元上的固定歧管或管,以实现流体输送。当输送操作完成后,浮动挠性管、软管或立管与浮动单元的歧管或管断开连接,并返回海中。使用架空软管的输送以类似的方式进行。将挠性管、软管或立管向上处理和提起到浮动单元的固定歧管或管的难度与作用在挠性管软管或立管上的力和力矩成正比。
通常,浮动的挠性管、软管或立管相对短,并且输送操作必须在可接受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例如低海况、低水流并且无浮冰。
越来越需要在更长的距离和更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此类输送操作。浮动的挠性管、软管或立管可需要长时间保持与其歧管或管的连接。船舶、海上单元和海运终端上的固定歧管或管被设计用于处理在利用常规输送方法例如装载臂、架空软管和短挠性管、软管或立管的输送操作期间可遇到的力和弯矩。
经受相对高的海况、水流、风或冰的较长的浮动挠性管、软管或立管的力和弯矩将大大超过当前的歧管或管的端部设计标准。加强歧管或管以适应此类力既昂贵又在技术和操作上具有挑战性,并且需要不希望的修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用于在水体上输送流体的系统,该系统减轻了由高海况、水流、风、冰况等造成的在较长的管或软管上的力和弯矩所引起的问题。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开发一种在水体上结合输送流体的流体管或软管的系统,使得该系统能够处理由高海况、水流、风、冰况等引起的在流体管或软管上的力和弯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开发一种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在支撑单元上的一个或多个管,以用于输送流体到布置在水体中的流体管或软管,或从流体管或软管输送流体。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开发一种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可布置在支撑单元上的一个或多个管,使得能够在不存在浮动单元或非浮动单元的情况下进行排水和清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开发一种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可布置在支撑单元上的一个或多个管,并且所述管有助于减轻由于高海况、水流、风、冰况等造成的在水中的较长管或软管上的力和弯矩而引起的问题。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开发一种用于在水体上输送流体的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一种更简单、更便宜且用途更多的流体输送解决方案。
这些目的通过如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结合系统、和如权利要求8中限定的流体输送系统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2至7和从属权利要求9至19限定了该结合系统和流体输送系统的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系统和布置在支撑单元上的处理系统,用于经由支撑单元通过输送管输送流体,例如在两个浮动设施之间或在像LNG运输船的浮动设施和包括存储设施的接收结构之间输送低温液体,诸如LNG,接收结构优选地位于岸上,但也可以部分或完全位于海上。接收结构可以在进一步运输LNG之前从支撑单元接收LNG。另选地,接收结构在将LNG运输到支撑单元之前接收LNG。
结合系统被设计成支撑输送管,该输送管可以是连接到支撑单元上的处理系统的歧管的管、浮动挠性管、软管、立管或其他类似物体的形式。输送管可被布置成输送流体、多相流体或固体材料,诸如粉末形式的物质。支撑单元可以是浮动单元,诸如半潜式平台、基于重力的非浮动单元、船舶或其他类型的海上或陆上单元和终端。布置在支撑单元上的处理系统可包括单个管元件或多个管元件。如果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管元件,则管元件中的至少一些可以物理地和流体地彼此连接。术语“流体地连接”是指两个管和/或软管彼此连接,使得流体可以从管/软管中的一个流到管/软管中的另一个。处理系统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各种类型的阀装置,以及其他类型的装置,以便控制通过处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管的流体的流动。
可从一个或多个输送管施加到歧管(歧管是将一个或多个管元件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输送管的凸缘连接件)上的弯矩和剪切力基本上由成形的滑槽装置承受,以便允许输送管的向海端在横向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具有有限的角位移。在输送管的横向方向上的角位移可以是例如+/-30度,并且在竖直方向上的角位移可以在管道轴线下方30度。但是,应当注意,角位移可以大于或小于上述的+/-30度。
滑槽装置优选地为漏斗形,并且在歧管端处是窄的,并且在输送管进入大海的地方是宽的。滑槽装置的侧面和底部承受输送管的横向力和竖直力,并经由滑槽支撑件将横力向和竖直力传递到支撑单元。
在处理系统的歧管上,一个或多个托架可固定到支撑单元的结构,其中一个或多个托架连接到经由结合装置固定到输送管的端部的卷筒件。结合装置优选地为机械保持装置,诸如例如螺丝扣、松紧螺钉、液压张紧器、预定长度的固定杆。卷筒件被设计成使其可装配到输送管的端部,使得可以将输送管附接并固定到托架。由于滑槽装置承受输送管的横向力和竖直力的大部分,因此托架承受输送管的轴向力。支撑单元上的处理系统被设计成允许与输送管连接的处理系统的管元件进行有限的运动,例如轴向运动的+/-10mm,以避免将轴向力从输送管传递到处理系统。此类运动允许输送管的不精确的轴向对准和/或机械保持装置与处理系统的歧管之间的应变差和/或处理系统(即组成处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管)的热膨胀或收缩。处理系统还可被设计成允许沿横向方向的运动。
提供一种用于将输送管或软管结合到支撑单元的结合系统,其中,输送管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水体中,并且该结合系统包括:
-卷筒件,其一端适于附接到输送管,另一端适于连接到布置在支撑单元上的管元件,
-滑槽装置,其适于附接到支撑单元并容纳输送管,使得滑槽装置支撑输送管,并承受作用在输送管上的竖直力和横向力,
-结合装置,其连接到卷筒件,并适于连接到支撑单元上的结合构件,使得张力载荷从输送管传递到支撑单元。
输送管优选地为能够弯曲到一定程度的挠性管或软管。输送管可以是浮动的输送管或浸入式输送管或浮动和浸入式的组合。支撑单元上的输送管所附接的管元件优选地为刚性管元件。与其他挠性管或软管一样,输送管具有最小弯曲半径,低于该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弯曲输送管以避免损坏。可用于输送各种类型的流体和/或多相流体(可包含固体颗粒和物质,诸如例如沙子、砾石等)、和/或散装材料(诸如粉末材料)的合适的管或软管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并且在本文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支撑单元优选地为浮动单元、非浮动的基于重力的单元、非浮动的基于非重力的结构(像具有安装在顶部上或陆上末端或终端的平台的桁架或支柱。支撑单元进一步优选地为布置在水中的输送管或软管可连接到其上的浮动或非浮动结构。支撑单元可以是经由该支撑单元输送流体或散装材料的结构,即,支撑单元充当经由支撑单元/输送结构从供应结构输送到接收结构的流体或散装材料的输送单元。另选地,支撑单元可以是用于通过输送管输送的流体的供应结构或接收结构,即,流体不经由支撑单元被输送。
卷筒件可适于可断开地连接到布置在支撑单元上的管元件。例如,卷筒件可设置有卷筒件凸缘,该卷筒件凸缘例如使用多个螺栓附接到管元件上的相应凸缘元件。
卷筒件可以是附接到输送管的分离件。卷筒件可通过螺栓、螺钉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附接到输送管。另选地,卷筒件可以是输送管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焊接、粘合剂、二者的结合或用于将卷筒件附接到输送管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方法将卷筒件牢固地附接到输送管。
卷筒件可包括卷筒件凸缘,用于附接到支撑单元上的管元件上的凸缘元件。卷筒件凸缘可以使用螺栓、螺钉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法紧固到管元件上的凸缘元件。
滑槽装置优选在输送管进入支撑单元的区域中支撑输送管。这是因为输送管从低于支撑单元的水平面例如水面或从水面下一直延伸到支撑单元。因此,输送管经受一定程度的弯曲,并且滑槽装置被设计成使得应确保输送管不会弯曲超过其最小弯曲半径,即输送管已经弯曲到最大程度而不会造成损坏时的弯曲半径。由此,避免了对输送管造成的损坏。
滑槽装置优选地包括底部构件和紧固到底部构件的两个侧部构件,使得输送管可以容纳在侧部构件之间并由底部构件支撑。滑槽装置也可被设计成使得两个或更多个输送管可以布置在单个滑槽装置中。如上所述,除支撑输送管之外,滑槽装置还将承受来自输送管的横向力和竖直力并将这些力传递到支撑单元。
滑槽装置优选地设置有附接到支撑单元的内侧部分,和当滑槽装置附接到支撑单元时面向水体并向下弯曲的外侧部分。
滑槽装置优选地设置有漏斗形状,该漏斗形状在横向方向上具有逐渐增大的宽度。因此,外侧部分的底部构件和侧部构件优选地布置成朝滑槽装置的面向水体的外端部具有逐渐增大的宽度。这将允许输送管竖直地和横向地弯曲。然而,滑槽装置的漏斗形状被设计成使得不会由于输送管的弯曲半径过小而损坏输送管。因此,滑槽装置的外侧部分即外侧部分的底部构件和/或外侧部分的侧部构件的曲率半径至少等于但优选地大于输送管的在输送管已经达到其最小弯曲半径而不会损坏时的曲率半径。
结合装置可以包括预定长度的螺丝扣和/或松紧螺钉和/或液压张紧器和/或固定杆。因此,卷筒件优选地包括可将结合装置附接到其上的紧固构件,其中紧固构件例如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法或装置牢固地紧固到卷筒件。
还提供了一种流体输送系统,该流体输送系统用于经由支撑单元在浮动或非浮动设施与接收结构之间输送流体、多相流体或散装材料诸如粉末形式的材料,其中该流体输送系统包括支撑单元、至少一个输送管和包括布置在支撑单元上的至少一个管元件的处理系统,并且其中至少一个输送管连接到至少一个管元件并使用如上所解释的结合系统结合到支撑单元。
滑槽装置优选地附接到滑槽支撑件,该滑槽支撑件牢固地附接到支撑单元。
结合构件优选地牢固地附接到结合支撑件,该结合支撑件牢固地附接到支撑单元。结合系统优选地包括第一结合装置和第二结合装置,它们布置在卷筒件和管元件的相对侧上,即布置在由卷筒件的纵轴线和与该纵轴线相交的竖直轴线产生的平面的相对侧上。
处理系统优选地适于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单元上。因此,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被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单元上。布置处理系统使得其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单元上,将允许处理来自连接到处理系统的浮动管和/或软管和架空管和/或软管的作用在处理系统上的力,而不会对处理系统造成损坏。布置处理系统使得其可移动地支撑在支撑单元上还将允许处理由热收缩和膨胀引起的张力,而不会对处理系统造成损坏。
处理系统优选地适于在处理系统的纵向方向和/或处理系统的横向方向上可移动地被支撑,其中横向方向基本垂直于纵向方向。纵向方向优选地与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在该至少一个管元件连接到输送管的点处的纵向方向相同。
输送管优选地流体地连接到接收结构。
在本文使用的术语“接收结构”应被理解为使得接收结构可以是接收通过输送管从支撑单元输送的流体的结构,或者是将流体供给或供应到输送管,随后将流体输送到支撑单元的结构。因此,接收结构可以是被设计成接收通过运输管从支撑单元输送到接收结构的流体的浮动或非浮动的海上或陆上终端,或者是任何其他类型的浮动或非浮动设施。接收结构也可以是被设计成供应流体以通过运输管将流体从接收结构输送到支撑单元的浮动或非浮动的海上或陆上终端,或者是任何其他类型的浮动或非浮动结构。还应指出,可以在每种情况下根据需要在支撑单元和/或接收单元上安装一个或多个结合系统。
处理系统还可包括流体地连接到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的至少一个架空软管,其中该至少一个架空软管适于连接到浮动或非浮动设施。如果通过至少一个输送管输送的流体为低温流体例如LNG,则浮动或非浮动设施可以是例如LNG运输船或LNG终端。
优选地,处理系统包括连接到至少一个管元件并且适于连接到浮动或非浮动设施的架空软管。另选地,处理系统可不包括任何架空软管。在这种情况下,可包括单个管道的处理系统可以连接到流体罐或用于散装材料的罐,或直接连接到蒸发器或任何其他能够接收通过处理系统运输的流体或散装材料的合适装置。
另选地,处理系统还可包括连接到至少一个管元件的多个架空软管,其中,多个架空软管适于连接到浮动或非浮动设施。
优选地,至少一个架空软管或多个架空软管适于可断开地连接到浮动或非浮动设施。
至少一个架空软管优选地使用至少一个分离式联接器流体地连接到至少一个管元件或处理系统。至少一个管元件可连接到多个架空软管,即,多个架空软管平行布置。在这种情况下,架空软管中的每个优选地使用分离式联接器流体地连接到至少一个管元件。
流体输送系统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牢固地安装到支撑单元和/或处理系统的处理系统支撑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处理系统支撑装置适于允许处理系统响应于作用在处理系统上的外力而相对于支撑单元移动。外力可例如来自例如输送管、架空软管或热收缩或延伸。至少一个处理系统支撑装置可例如包括滑动承载件,但在支撑处理系统以使其可相对于支撑单元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合适的装置。
流体输送系统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限制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相对于支撑单元沿至少一个方向的运动。例如,至少一个处理系统支撑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限制挡块,该限制挡块限制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相对于支撑单元沿至少一个方向的运动。存在限位挡块,以确保处理系统的歧管满足强度要求,并且还确保处理系统保持在原位,并且如果结合装置发生故障,则处理系统不会被拖拽到海中。至少一个限位挡块优选地适于限制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相对于支撑单元沿纵向方向的运动。纵向方向优选地与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的在该至少一个管元件连接到输送管的点处的纵向方向相同。因此,至少一个处理系统支撑装置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限制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相对于支撑单元在至少一个管元件的纵向方向上的运动。至少一个限位挡块也可适于限制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相对于支撑单元沿横向方向的运动,其中横向方向基本垂直于纵向方向。
优选地,在最接近输送管的处理系统支撑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限制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在该至少一个管元件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支撑单元的运动。
此外,如果需要或认为是必要的,则在至少一个管元件的纵向上的限位挡块优选地具有松弛。这是可能的,因为如果限位挡块是刚性的,并且由于来自输送管的力,在限位挡块和输送管所连接的至少一个管元件的凸缘元件之间结合装置被拉紧超过至少一个管元件,则大的力将被传递到至少一个管元件。
至少一个处理系统支撑装置还可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限制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相对于支撑单元沿至少一个管元件的横向方向的运动。流体输送系统可设置有多个限位挡块,这些限位挡块限制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管元件在至少一个管元件的横向方向上相对于支撑单元的运动。
流体输送系统可包括一个输送管或两个输送管或两个以上的输送管。
流体输送系统可包括:第一输送管,其使用第一结合系统结合到支撑单元;以及第二输送管,其使用第二结合系统结合到支撑单元。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进一步优选地流体地连接到接收结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可通过至少一个结合装置结合到接收结构,但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结合装置用于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中的每个。
处理系统可包括第一管元件和第二管元件,其中第一管元件连接到第一输送管,并且第二管元件连接到第二输送管。
处理系统还可包括:
第一跨接管,其流体地连接到第一管元件和第二管元件,
第二跨接管,其流体地连接到第一管元件和第二管元件,
第一阀装置,其布置在第一跨接管中,
第二阀装置,其布置在第二跨接管中,
第一货物阀装置,其设置在第一管元件中,以及
第二货物阀装置,其设置在第二管元件中
当处理系统设置有第一管元件和第二管元件时,该处理系统还可包括连接到第一管元件和浮动或非浮动设施的第一架空软管,以及连接到第二管元件以及浮动或非浮动设施的第二架空软管。优选地,第一架空软管和/或第二架空软管适于可断开地连接到浮动或非浮动设施。
第一货物阀装置优选地在第一横管连接件和第三横管连接件之间布置在第一管元件中。第二货物阀装置优选地在第二横管连接件和第四横管连接件之间布置在第二管元件中。
流体输送系统可包括多个输送管,所述多个输送管使用至少一个结合系统结合到支撑单元,但优选地,使用与输送管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结合系统。
用本发明运输的流体可以是液体、气体、多相流体即液体和/或气体和/或固体材料的混合物的形式,或散装材料诸如粉末状的材料。如上所述,本发明可用于输送低温流体,例如LNG(液化天然气)。
第一架空软管优选地使用第一分离式联接器连接到第一管元件,并且第二架空软管优选地使用第二分离式联接器连接到第二管元件。第一分离式联接器和第二分离式联接器在紧急情况下将允许第一架空软管和第二架空软管从处理系统断开。
处理系统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紧急关闭阀装置。如果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管元件和第二管元件,则该处理系统可设置有设置在第一管元件中的第一紧急关闭阀装置和设置在第二管元件中的第二紧急关闭阀装置。第一紧急关闭阀装置可在第一横管连接件与第三横管连接件之间设置在第一管元件中,在第一横管连接件处第一跨接管流体地连接到第一管元件,在第三横管连接件处第二跨接管流体地连接到第一管元件,并且第二紧急关闭阀装置可在第二横管连接件与第四横管连接件之间设置在第二管元件中,在第一横管连接件处第一跨接管流体地连接到第二管元件,在第四横管连接件处第二跨接管流体地连接到第二管元件。另选地,例如,如果正在运输散装材料,则处理系统可不设置任何紧急关闭阀装置。
处理系统优选地包括排放杆,该排放杆可以在第一货物阀装置的任一侧上或在第一紧急关闭阀装置的任一侧上流体地连接到第一管元件,并且在第二货物阀装置的任一侧上或第二紧急关闭阀装置的任一侧上流体地连接到第二管元件。优选地,排放杆在第一货物阀装置和第一紧急关闭阀装置中的设置成最靠近浮动或非浮动设施中的一个的任一侧上流体地连接到第一管元件。优选地,排放杆还在第二货物阀装置和第二紧急关闭阀装置中的设置成最靠近浮动或非浮动设施中的一个的任一侧上流体地连接到第二管元件。通常,排放杆连接到处理系统的第一管元件和第二管元件以及任何其他管元件,使得当货物阀装置和/或紧急关闭阀装置和/或分离式阀关闭时,可通过排放杆排放截留在处理系统中的任何流体。
应当指出,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系统和流体输送系统解决了几个问题,特别是当通过输送管输送的流体为低温流体例如LNG(液化天然气)时。
这些问题包括:
·该系统在不存在浮动或非浮动设施的情况下实现再循环和/或预冷却。
·该系统确保其不会因快速输送加速而遭受骤冷冲击,并且因此该系统可进行再循环和/或预冷却。
·该系统确保避免在排空罐时在接收结构的存储罐中的补充罐中和/或运行中的GCU(气体燃烧单元-以受控方式燃烧BOG(蒸发气体),而不存在将未燃烧的天然气释放到大气中的风险的燃烧器)中积聚压力。
·该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入安全状态,因为该系统提供了快速安全的紧急关闭和断开连接。
·该系统确保避免由于截留的气体体积而形成有害的压力积聚。
·此外,该系统优选地被设计用于蒸汽回流。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从本发明的优选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结合系统的俯视图,其中,输送管连接/结合到支撑单元上的管元件、或管元件作为其一部分的处理系统。
图2示出图1所示的结合系统的侧视图。
图3示出图1和图2所示的结合系统的透视图。
图4示出图3所指示的细节A的放大图。
图5示出图4所示的细节A的俯视图。
图6示出输送管到管元件的连接和图1-图5所示的结合系统的支撑装置的详细视图,其中,支撑装置被设计成允许管元件或管元件作为其一部分的处理系统沿大致水平的方向相对于支撑单元移动。
图7示出以与图1-图6所示相同的方式结合到相应管元件的两个输送管,其中,这些管元件为布置在支撑单元上的处理系统的一部分。
图8示意性地示出图1-图7所示的结合系统,其中,两个输送管连接到如图7所示布置在支撑单元上的处理系统的相应管元件,并且此处处理系统使用架空软管连接到容器。
图9示出通过附接到海床的支腿连接到支撑单元上的处理系统的管元件的浮动输送管,其中,该输送管通过如图1-图6所示的结合系统连接到管元件。
图10示出连接到至少部分地布置在陆上的支撑单元上的处理系统的相应管元件的两个浮动输送管,其中,这些输送管通过如图1-图6所示的结合系统连接到相应的管元件。
应当指出,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本发明的相同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6中,示出了用于从接收结构21(例如陆上或码头上或类似结构上或者浮动结构上的位置)延伸到支撑单元12的输送管13、14(或优选地为挠性软管)的结合系统47、48。优选地,接收结构21为包括用于流体,例如低温液体诸如LNG(液化天然气),或诸如粉末的散装材料的存储设备。
支撑单元12可以是浮动单元,诸如半潜式平台、基于非重力的非浮动单元、基于重力的非浮动单元、船舶或其他类型的海上或陆上单元和终端。
接收结构21可以是接收通过输送管13、14从支撑单元12运输的流体或散装材料的结构,或者为将流体供给或供应到输送管13、14的结构,随后通过输送管13、14将流体运输到支撑单元12。因此,接收结构21可以是浮动或非浮动海上或陆上终端,也可以是被设计成通过运输管13、14接收从支撑单元12运输到接收结构21的流体或散装材料的任何其他类型的浮动或非浮动构。接收结构21还可以是浮动或非浮动海上或陆上终端,或被设计成通过运输管13、14供应从接收结构21运输到支撑单元12的流体或散装材料的任何其他类型的浮动或非浮动结构。还应指出,在每种情况下,一个或多个结合系统47、48可根据需要安装在支撑单元12和/或接收单元21上。
还提供了流体输送系统10,其包括用于至少一个输送管13、14的一个或多个结合系统47、48。此外,如图8所示,处理系统15可布置在支撑单元12的平台57上,并且可连接到至少一个输送管13、14。处理系统15可以是布置在支撑单元12上并且可连接到至少一个输送管13、14的单个管。处理系统15可另选地为布置在支撑单元12上的更复杂的管系统,其中处理系统15包括可连接到至少一个输送管13、14的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图8示出了更复杂的处理系统15的示例,并且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该示例。
结合系统47、48包括适于牢固地附接到支撑单元12的滑槽装置59、69。滑槽装置59、69支撑布置在滑槽装置59、69中的输送管13、14,并且将承受由高海况、水流、风、冰况等引起的在输送管13、14上的力和弯矩,并将该力和弯矩传递到支撑单元12。
支撑单元12设置有至少一个但优选两个或更多个滑槽支撑件62、72,滑槽支撑件62、72例如通过焊接或利用螺栓、螺钉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装置牢固地紧固到支撑单元12。因此,滑槽装置59、69适于例如通过焊接或利用螺栓、螺钉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装置牢固地附接到滑槽支撑件62、72。
滑槽装置59、69包括内侧部分94和外侧部分96,内侧部分94具有将布置在支撑单元上的内端部95,外侧部分96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支撑单元12的外边缘之外并具有外端部97。滑槽装置59、69包括底部构件88和两个侧部构件87,两个侧部构件87牢固地紧固到底部构件88,使得滑槽装置59、69为漏斗形并在运输管13、14布置在滑槽装置59、69中时支撑运输管13、14。
如图所示,在滑槽装置59、69的外侧部分96中,底部构件88优选沿从内侧部分94朝滑槽装置59、69的外端部分97的方向向下弯曲。如图所示,底部构件88优选地还沿从内侧部分94朝滑槽装置59、69的外端部分97的方向逐渐变宽。滑槽装置59、69的这种形状将允许输送管13、14在输送管13、14进入支撑单元12时竖直地和横向地弯曲。
漏斗形的滑槽装置59、69还被设计成使得当输送管13、14进入支撑单元12时,不会发生由于输送管13、14的弯曲过大而对输送管13、14造成损坏。外侧部分96的底部构件88和侧部构件87优选地设置有一曲率半径,该曲率半径至少等于但优选地大于在输送管13、14已经达到其最大弯曲半径而不会损坏时的输送管13、14的曲率半径。因此,确保了当输送管13、14进入支撑单元12时,输送管13、14的弯曲将保持在输送管的最大弯曲极限内。
结合系统47、48还包括可适于牢固地附接到输送管13、14的端部的卷筒件61、71。卷筒件61、71可以以常规方式例如使用螺栓、焊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附接到输送管13。当制造输送管13、14时,也可以使卷筒件61、71成为输送管13、14的组成部分。另选地,筒管元件61、71和/或输送管13、14可通过QCDC装置(快速连接断开)可分离地/可释放地附接到管元件58、68,其中液压和/或机械托架紧抓卷筒件61、71的凸缘和/或输送管13、14。
卷筒件61、71优选地由钢制成,并且可以设置有用于将卷筒件61、71附接到输送管的卷筒件连接器81。卷筒件连接器81可以是凸缘元件,其为卷筒件61、71的组成部分,或者使用紧固方式诸如螺栓、螺钉或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牢固地附接到卷筒件61、71。
卷筒件61、71优选地使用凸缘连接件73、74连接到管元件58、68。卷筒件61、71设置有卷筒件凸缘82,卷筒件凸缘82适于附接到布置在管元件58、68上的对应凸缘元件80,管元件58、68布置在支撑单元12上。卷筒件凸缘82可通过焊接或使用适当数量的常规螺栓(图中未示出)附接到凸缘元件80以形成凸缘连接件73、74。但是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
在包括卷筒件凸缘82和凸缘元件80的凸缘连接件73、74下方,可以如图5所示布置流体收集器85,以便收集从凸缘连接件中冷凝或泄漏的任何流体。
如图6所示,管元件58、68可设置有隔离(insulation,绝缘)层51,并且如上所述,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更复杂的处理系统15的一部分。输送管13、14可以另选地连接到布置在支撑单元12上的单个管58、68,即,处理系统15由单个管58、68或多个管58、68组成,多个管58、68各自连接到输送管13、14,但未流体互连。
卷筒件61、71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卷筒件结合构件,但是优选地,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可以是卷筒件61、71的组成部分。可选地,可以使用螺栓、螺钉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将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牢固地附接到卷筒件61、71。
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适于使得可以将结合装置77、79牢固地附接到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结合构件83、84可以例如设置有螺栓孔,使得可使用相应的结合螺栓64将结合装置77、79附接到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
支撑单元12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结合支撑件75。结合支撑件75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或者通过将结合支撑件75焊接到支撑单元12而牢固地附接到支撑单元12。
结合支撑件75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结合构件,但是优选地,设置有两个或更多个结合构件76、78。结合构件76、78通过焊接或使用螺栓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牢固地附接到结合支撑件75。结合构件76、78可以形成为结合支撑件75的组成部分。结合构件76、78适于使得结合装置77、79可以使用螺栓、焊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牢固地附接到相应的结合构件76、78。结合构件76、78可例如各自包括螺栓孔,使得结合装置77、79可通过相应的结合螺栓65附接到结合构件76、78,如图5和图6所示。
如果将结合构件76、78形成为结合支撑件75的组成部分,则结合装置将适于结合装置77、79直接附接到结合支撑件75。结合支撑件75可例如设置有相应的螺栓孔,使得结合装置可以使用结合螺栓,优选地与图5和图6所示相同类型的结合螺栓附接到结合支撑件75。
如上所述,结合系统47、48还包括至少一个结合装置,但是优选地,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结合装置77、79。结合装置77、79的一端适于使用例如如上所述和如图所示的螺栓连接件64可断开地连接到相应的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结合装置77、79的另一端适于使用例如如上所述和如图所示的螺栓连接件65可断开地连接到相应的结合构件76、78,或直接连接到相应的结合支撑件75。
在使用中并且结合装置附接到相应的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和相应的结合构件76、78时,结合装置77、79将张力载荷从输送管13传递到支撑单元12。因此,将输送管13、14连接到管元件58、68的凸缘连接件73、74将不需要承受来自输送管13、14的任何实质性的张力载荷。结合装置77、79可以是机械保持装置,诸如例如螺丝扣、松紧螺钉、液压张紧器、预定长度的固定杆,或任何其他能够将张力载荷从输送管13传递到支撑单元12的合适装置。通常,两个结合装置77、79布置在卷筒件61、71的相对侧上,并且如图所示的管元件58、68用于承受来自输送管13、14的张力载荷,但显而易见的是,可使用其他任何数量的结合装置76、78来承受张力载荷。
尽管输送管13、14的力由滑槽装置59、69和结合支撑件75承受,但优选的是,由于管元件58、68和卷筒件61、71的未对准,热膨胀或收缩,在结合装置77、79与管元件58、68之间的应变差或由于其他原因,此类载荷不传递到固定的凸缘连接件73、74和管元件58。因此,管元件58、68可适于能够沿图6中的箭头X1和X2所示的纵向/轴向方向和/或沿图6中的箭头Y1和Y2所示的横向方向有限地移动。
处理系统15的管元件58、68优选地支撑在至少一个支撑装置90上,但优选地支撑在多个处理系统支撑装置90上,支撑装置90包括如图6所示的下部支撑元件93和上部支撑元件92。下部支撑元件优选地例如通过焊接、螺栓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牢固地附接到支撑单元12。上部支撑元件92优选地例如使用螺栓、一个或多个夹具,通过焊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附接到管元件58、68。上部支撑元件92搁置在下部支撑元件93上。优选地,上部支撑元件92设置有大致平面的上部支撑表面53,下部支撑元件93设置有相应的大致平面的下部支撑表面54,使得上部支撑表面53和下部支撑表面形成滑动承载件91。由此,管元件58、68能够响应于来自输送管13、14作用在管元件58、68上的力而沿大致水平的方向移动。
为限制管元件58、68沿大致水平方向的运动程度,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限位挡块98、99、100,限位挡块98、99、100将限制管元件58、68沿管元件的纵向方向和/或横向方向的运动,纵向方向即在管元件58、68连接到卷筒件61、71的点处的管元件58、68的轴向方向,横向方向即大致垂直于管元件58、68的纵向方向的方向。
如图6所示,可通过为上部支撑元件92提供第一纵向限位挡块98和/或第二纵向限位挡块来限制如箭头X1和X2所示的管元件58、68的纵向运动。
图6所示的第一纵向限位挡块98包括大致竖直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牢固地附接到上部支撑元件92、从上部支撑元件92向下突出,使得当输送管13、14沿图6中的箭头X1的方向推动管元件58、68时,第一纵向限位挡块98将邻接下部支撑元件93。当第一纵向限位挡块98邻接下部支撑元件93时,防止管元件58、68沿远离滑槽装置59、69的纵向方向即沿图6中的箭头X1的方向进一步移动。
以类似的方式,第二纵向限位挡块99包括大致竖直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牢固地附接到上部支撑元件92、从上部支撑元件92向下突出,使得当沿图6中的箭头X2的方向推动管元件58、68时,第二纵向限位挡块99将邻接下部支撑元件93。当第二纵向限位挡块99邻接下部支撑元件93时,防止管元件58、68沿图6中的箭头X2的方向进一步移动。
如图6进一步所示,可通过为下部支撑元件93提供第一横向限位挡块100和/或第二横向限位挡块(在图6中不可见)来限制管元件58、68的横向运动,如箭头Y1和Y2所示。
图6所示的第一横向限位挡块100包括大致竖直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牢固地附接到下部支撑元件93、从下部支撑元件93向上突出,使得当沿图6中的箭头Y1的方向推动管元件58、68时,第一横向限位挡块100将邻接上部支撑元件92。当第一横向限位挡块100邻接上部支撑元件92时,防止管元件58、68沿图6中的箭头Y1的方向在横向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以类似的方式,与第一横向限位挡块(如上所述,在图6中不可见)相比,在管元件58、68的相对侧上的第二横向限位挡块包括大致竖直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牢固地附接到下部支撑元件93、从下部支撑元件93向上突出,使得当沿图6中的箭头Y2的方向推动管元件58、68时,第二横向限位挡块将邻接上部支撑元件92。当第二横向限位挡块邻接上部支撑元件92时,防止管元件58、68沿图6中的箭头Y2的方向在横向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允许管元件58、68在纵向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由图6中的希腊字母Δ表示。距离Δ可以从一个安装到另一个安装之间变化,或者从处理系统15的一个实施例到另一个实施例之间变化,这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作用在输送管13、14上的力,结合装置77、79的弹性,必须允许多少热膨胀和收缩以及支撑单元12上有多少空间用于管元件58、68和处理系统15的其余部分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运动。
在图7中,示出了支撑单元12,其中两个输送管13、14连接到两个管元件58、68,其中每个输送管13、14被两个具有与如上所述相同的设计的结合系统47、48结合。第一输送管13使用第一结合系统47结合,并使用第一凸缘连接件73连接到第一管元件58,第二输送管14使用第二结合系统48结合,并使用第二凸缘连接件74连接到第二管元件68。
如上所述,第一结合系统47包括其中布置有第一输送管13的第一滑槽装置59,而第二结合系统48包括其中布置有第二输送管14的第二滑槽装置69。第一滑槽装置59和第二滑槽装置69两者都优选地被设计并且牢固地附接到支撑单元12,如图1至图6所示并且如以上详细描述。
第一结合系统47包括第一卷筒件61,第一卷筒件61的一端牢固地附接到第一输送管13。第一卷筒件61的另一端可使用凸缘连接件73连接到处理系统15的第一管元件58。第二结合系统48包括第二卷筒件71,第二卷筒件的一端牢固地附接到第二输送管14。第二卷筒件71的另一端可使用凸缘连接件74连接到处理系统15的第二管元件68。第一凸缘连接件73和第二凸缘连接件74优选具有与图1至图6所示相同的设计并在上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如上面已经指出的,处理系统15可被设计为仅具有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它们分别连接到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另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处理系统15可包括具有多个流体互连的管元件的更复杂的管系统,所述管元件包括连接到输送管13、14的管元件58、68。
第一结合系统47还包括至少一个结合装置,但优选地,包括两个结合装置77、79,两个结合装置77、79连接到布置在第一卷筒件61上的相应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和结合支撑件75上的相应结合构件76、78,其中结合支撑件75牢固地附接到支撑单元12。第二结合系统48还包括至少一个结合装置,但优选地,包括两个结合装置77、79,两个结合装置77、79连接到布置在第二卷筒件71上的相应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和结合支撑件75上的相应结合构件76、78,其中,结合支撑件75牢固地附接到支撑单元12。通常,第一结合系统47和第二结合系统48的结合装置77、79均优选地被设计并附接到相应的卷筒件结合构件83、84和相应的结合构件76、78,如图1至图6所示并且如以上详细描述。
此外,如上所述,第一结合系统47和第二结合系统48的结合装置77、79可以是机械保持装置,诸如螺丝扣、松紧螺钉、液压张紧器、预定长度的固定杆,或任何其他能够将张力载荷从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传递到支撑单元12的合适装置。通常,如图所示,布置在第一卷筒件61和第一管元件58的相对侧上的两个结合装置76、78用于承受来自输送管13的张力载荷,如图所示,布置在第二卷筒件71和第二管元件68的相对侧上的两个结合装置76、78用于承受来自输送管14的张力载荷,但显而易见的是,可使用任何其他数量的结合装置76、78来承受来自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两者的张力载荷。
在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布置在支撑单元12上的如图7中部分所示的处理系统15。处理系统包括连接到输送管13的第一管元件58,如图1至图7详细所示并如以上详细描述。该处理系统还包括连接到输送管14的第二管元件68,如图1至图7详细所示并如以上详细描述。
图8示出本发明的典型用途,其中浮动或非浮动设施11可以是运载LNG(液化天然气)的LNG运输船11,支撑单元12可以是浮动单元12并且接收结构21可以是陆上LNG设施,该陆上LNG设施能够经由浮动单元12从LNG运输船接收LNG和/或能够经由浮动单元12将LNG传输到LNG运输船11。显而易见的是,浮动或非浮动设施11、支撑单元12和接收结构21的其他构造也是可能的。
第一输送管13使用第一结合系统47结合到支撑单元12,如图8所示并且在图1至图7中详细示出并且在以上进行了详细描述。第二输送管14使用第二结合系统48结合到支撑单元12,如图8所示并且在图1至图7中详细示出并且在以上进行了详细描述。
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还连接到接收结构21。如图8所示,接收结构可以是陆上结构或设施,但显而易见的是,也可以布置在海上,作为浮动结构或者布置在支腿、码头或其他类型的固定到海床的结构上。
应当注意,尽管在图8中示出两个运输管13、14,但可根据所讨论项目的要求为系统提供任何期望数量的运输管。
接收结构21可以是接收通过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从支撑单元12运输的流体的结构,或者是向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供给或供应流体而流体随后被运输到支撑单元12的结构。因此,接收结构21可以是被设计成接收通过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从支撑单元12运输到接收结构21的流体的浮动或非浮动的海上或陆上终端,或者任何其他类型的浮动或非浮动结构。接收结构21也可以是被设计成供应通过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从接收结构21运输到支撑单元12的流体的浮动或非浮动的海上或陆上终端,或者任何其他类型的浮动或非浮动结构。还应指出,在每种情况下,一个或多个结合系统47、48可根据需要安装在支撑单元12和/或接收单元21上。
处理系统15还可包括第一跨接管22,第一跨接管22使用第一横管连接件23流体地连接到第一管元件58,并且使用第二横管连接件24流体地连接到第二管元件68。因此,流体可通过第一跨接管22从第一管元件58流向第二管元件68或沿相反的方向流动。在第一跨接管22中优选地设置有第一阀装置30,使得可以控制通过第一跨接管22的流体流动。
处理系统15还可包括第二跨接管26,第二跨接管26使用第三横管连接件27流体地连接到第一管元件58,并且使用第四横管连接件28流体地连接到第二管元件68。因此,流体可通过第二跨接管道26从第一管元件58流向第二管元件68或沿相反的方向流动。在第二跨接管26中优选地设置有第二阀装置31,使得可以控制通过第二跨接管26的流体流动。
第一阀装置30和第二阀装置31优选地是可商购的标准阀装置,并且在本文不再进一步描述。第一横管连接件23、第二横管连接件24、第三横管连接件27和第四横管连接件28可以形成有标准的T形接合管元件,其将根据如何设置为处理系统15所设置的第一阀装置30、第二阀装置31和其他阀装置来允许流体流过第一管元件58和/或第二管元件68和/或第一跨接管22和/或第二跨接管道26。
处理系统15优选地还设置有各种阀装置,用于紧急情况和/或调节流过处理系统15的流体。
第一管元件58优选地设置有第一货物阀装置39,用于调节流过第一管元件58的流体。第一货物阀39优选地在第一横管连接件23和第三横管连接件27之间布置第一管元件58中。
此外,第二管元件68优选地设置有第二货物阀装置40,用于调节流过第二管元件68的流体。第二货物阀40优选地在第二横管连接件24和第四横管连接件28之间布置第二管元件68中。
第一管元件58还可以以可断开地连接到第一架空软管16。类似地,第二管元件68可以可断开地连接到第二架空软管17。
通过布置各自流体地连接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的第一货物阀装置39和第二货物阀装置40以及第一跨接管22和第二跨接管26,得以在没有浮动或非浮动设施11的情况下实现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的流体的再循环和/或预冷却。此外,避免了存在LNGC的冗长的预冷却活动,并且确保当通过流体输送系统10输送的流体是低温流体例如LNG时,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和/或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不会通过快速输送加速而受到骤冷冲击。
如从图8可容易地看出的,通过关闭第一货物阀装置39和第二货物阀装置40并打开在第一跨接管22中的第一阀装置30,流体可从接收结构21流过第二输送管14,如箭头C所示,进一步流过第一跨接管22,并且流过第一输送管13然后回到接收结构21,如箭头B所示。通过逐渐使用较冷的流体,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可逐渐冷却,直到它们达到不会导致第一输送管13和/或第二输送管14发生任何骤冷的温度,其中如果通过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输送低温流体而不对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预冷却可发生骤冷冲击。流动方向显然也可以沿相反的方向行进。
类似地,通过关闭第一货物阀装置39和第二货物阀装置40并打开在第二跨接管26中的第二阀装置31,流体可从浮动或非浮动设施11流过第一架空软管16,如箭头A所示,进一步流过第二跨接管26,并且流过第二架空软管17然后回到浮动或非浮动设施11,如箭头D所示。通过逐渐使用较冷的流体,第一架空软管16和第二架空软管17可逐渐冷却,直到它们达到不会导致第一架空软管16和/或第二架空软管17发生骤冷的温度,其中如果通过第一架空软管16和第二架空软管17输送低温流体而不对第一架空软管和第二架空软管预冷却可发生骤冷冲击。流动方向显然也可以沿相反的方向行进。
当然,当架空软管16、17连接到浮动或非浮动设施11例如LNG运输船以用于输送低温流体诸如LNG时,可以预冷却经由支撑单元12将低温流体从浮动或非浮动设施11输送到接收结构21的流体输送系统10。流体可流过第一架空软管16,进一步流过支撑单元12上的第一管元件58,进一步流过第一输送管13到达接收结构21,然后通过第二输送管14回到浮动或非浮动结构11,进一步流过支撑单元12上的第二管元件68,进一步流过第二架空软管17并回到浮动或非浮动结构。该路径在图8中按顺序按箭头A-B-C-D表示。
如果接收结构21正在存储经由支撑单元12输送到浮动或非浮动结构11的低温流体,则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对流体输送系统10进行预冷却。流体可例如流过第二输送管14,进一步流过支撑单元12上的第二管元件68,并进一步流过第二架空软管17到达浮动或非浮动结构11,然后通过第一架空软管16回到接收结构21,进一步流过支撑单元12上的第一管元件58,并且进一步流过第一输送管13到达接收结构21。该路径在图8中按顺序按箭头C-D-A-B表示。流动方向显然也可以沿相反的方向行进。
最后,应当注意,可以通过使流体流经两条路径来预冷却流体输送系统10,即通过第一输送管13-第一管元件58-第一架空软管16的第一路径,和沿相同方向通过第二输送管14-第二管元件68-第二架空软管17的第二路径。因此,可以通过使逐渐更冷的流体沿相同的方向流过这两条路径来预冷却流体输送系统10,即,从接收结构21流向浮动或非浮动结构11或沿相反的方向从浮动或非浮动结构11流向接收结构21。
在输送操作期间,如从图8可容易地看出的,通过打开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中的所有阀装置33、34、36、37、39、40并关闭第一跨接管22中的第一阀装置30,以及关闭第二跨接管26中的第二阀装置31,流体可通过第二输送管14从接收结构21流到浮动或非浮动结构11,进一步流过支撑单元12上的第二管元件,并进一步流过第二架空软管17到达浮动或非浮动结构11。同时,流体可从浮动或非浮动结构11流过第一架空软管16,进一步流过支撑单元12上的第一管元件58,并且进一步流过第一输送管13到达接收结构21。流动方向显然也可以沿相反的方向行进,但也可以沿相同的方向穿过两条路径。
第一管元件58还可优选地使用第一分离式联接器36可断开地连接到第一架空软管16。因此,在任何紧急情况下,第一架空软管16可与第一管元件58快速断开。类似地,第二管元件68可优选地使用第二分离式联接器37可断开地连接到第二架空软管17。因此,在任何紧急情况下,第二架空软管17可与第二管元件68快速断开。在通过第一架空软管16和第二架空软管17运输危险物质例如LNG以及可出现紧急情况的情况下,第一架空软管16和第二架空软管17可分别与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快速断开是重要的。
第一分离式联接器36用于分离第一管元件58和第一架空软管16,但优选地也用于阻止流体流过第一管元件58和第一架空软管16。类似地,第二分离式联接器37用于分离第二管元件68和第二架空软管17,但优选地也用于阻止流体流过第二管元件68和第二架空软管17。分离式联接器36、37优选地为可商购的标准类型的分离式联接器,并且其设计在本文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图8所示的处理系统15优选地还设置有布置在第一管元件58中的第一紧急关闭阀装置(ESD)33。第一紧急关闭阀装置33类似于第一货物阀39,优选地在第一横管连接件23和第三横管连接件27之间布置在第一管元件58中。应当注意,第一货物阀39和第一紧急关闭阀装置33布置在第一管元件58中的顺序,即相对于第一横管连接件23和第三横管连接件27它们的相互位置并不重要。
图8所示的处理系统15优选地还设置有布置在第二管元件68中的第二紧急关闭阀装置(ESD)34。第二紧急关闭阀装置34类似于第二货物阀39,优选地在第二横管连接件24和第四横管连接件28之间布置在第二管元件68中。应当注意,第二货物阀40和第二紧急关闭阀装置34布置在第二管元件68中的顺序,即相对于第二横管连接件24和第四横管连接件28它们的相互位置并不重要。
第一紧急关闭阀装置33和第二紧急关闭阀装置34分别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例如从处理系统15中泄漏流体时阻止流体流过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紧急关闭阀装置33、34优选地为可商购的标准类型的紧急关闭阀装置,并且其设计在本文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处理系统优选地包括排放系统50,排放系统50能够从第一管元件58、第二管元件68、第一跨接管22、第二跨接管、可截留危险流体的处理系统15的任何其他管元件中的一个、一些或全部中排放或去除流体诸如LNG。第一架空软管16和第二架空软管17优选地从浮动或非浮动结构11排出。类似地,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优选地从接收结构21排出。另选地,通过将附加的排放管(图中未示出)连接到排放杆49,排放系统50可以排放输送管13、14和架空软管16、17中的任何截留的流体。
排放系统50包括排放杆49和连接到排放杆49的多个管,使得可以从未流体地连接到接收结构21或浮动或非浮动结构11的支撑单元12上的管元件58、68、22、23排放任何可能被截留的流体,诸如LNG。如图8所示,第一排放管102用第一排放管连接件108流体地连接到排放杆49和第一管元件58,并且第二排放管103用第二排放管连接件109也流体地连接到排放杆49和第一管元件58。另外,第三排放管104用第三排放管连接件110流体地连接到排放杆49,并且第四排放管105用第四排放管连接件111流体地连接到排放杆49。应当注意,根据紧急关闭阀装置33、34和/或分离式联接器36、37的布局和存在和/或所输送的流体的性质,例如流体是否为加压或未加压和/或爆炸或非爆炸和/或危险或无害,排放管连接件108、109、110、111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构造布置在处理系统15中。因此,其他构造也将起作用,并且能够排放可被截留的流体,图8示出了一个示例。
在第一排放管102中设有第一泄压阀42,在第二排放管103中设有第二泄压阀43,在第三排放管102中设有第三泄压阀44,并且在第四排放管102中设有第四泄压阀45。如果处理系统15中的压力升高到不可接受的高水平,则第一泄压阀42、第二泄压阀43、第三泄压阀44和第四泄压阀45中的一个或一些或全部将打开,并使气体分别通过第一排放管102,第二排放管103、第三排放管104和第四排放管105流出。
第一排放管连接件108例如可以如图8所示在第一紧急关闭阀33与第一货物阀装置39之间布置在第一管元件58中。类似地,第三排放管连接件110例如可以如图8所示在第二紧急关闭阀34与第二货物阀装置40之间布置在第二管元件68中。
第二排放管连接件109例如可以如图8所示在第一分离式联接器36与第一货物阀装置39之间布置在第一管元件58中。类似地,第四排放管连接件111例如可以如图8所示在第二分离式联接器37与第二货物阀装置40之间布置在第二管元件68中。
如上所述,处理系统15优选地包括排放系统50,使得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从处理系统15中排放流体。如果使用流体输送系统10来输送压力下的流体和/或在汽化时膨胀的流体和/或诸如LNG的有害流体,那将是期望的。通常,排放杆49优选地连接到处理系统15的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以及任何其他管元件,使得当货物阀装置39、40和/或紧急关闭阀装置33、34和/或分离式联接器36、37关闭时,截留在处理系统15中的任何流体可通过排放杆49排放或者通过接收结构或浮动或非浮动结构排放。
尽管输送管13、14的力由滑槽装置59、69和结合支撑件75承受,但优选的是,由于管元件58、68和卷筒件61、71的未对准,热膨胀或收缩,在结合装置77、79与管元件58、68之间的应变差或由于其他原因,此类载荷不传递到固定的凸缘连接件73、74和管元件58。因此,管元件58、68可适于能够沿图6中的箭头X1和X2所示的纵向/轴向方向和/或沿图6中的箭头Y1和Y2所示的横向方向有限地移动。
尽管输送管13、14的力分别由第一滑槽装置59和第二滑槽装置69以及相应的结合支撑件75承受,但优选的是,由于第一管元件58和第一卷筒件61和/或第二管元件68和第二卷筒件71的未对准,或者由于热膨胀或收缩,或者由于不具有限位挡块或者限位挡块是否触底而造成的结合装置77、79与管元件58、68之间的应变差,或由于其他原因,此类载荷不传递到第一凸缘连接件73和第二凸缘连接件74,以及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因此,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可适于能够沿图6中的箭头X1和X2所示的纵向/轴向方向和/或沿图6中的箭头Y1和Y2所示的横向方向有限地移动。
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优选地被支撑在至少一个支撑装置上,但优选地,被支撑在多个处理系统支撑装置90上,处理系统支撑装置90包括如图6所示的下部支撑元件93和上部支撑元件92。支撑元件93优选地例如通过焊接、螺栓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牢固地附接到支撑单元12。上部支撑元件92优选地例如使用螺栓、一个或多个夹具,通过焊接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紧固方式附接到管元件58、68。上部支撑元件92搁置在下部支撑元件93上。优选地,上部支撑元件92设置有大致平面的上部支撑表面53,下部支撑元件93设有相应的大致平面的下部支撑表面54,使得上部支撑表面53和下部支撑表面形成滑动承载件91。由此,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能够响应于来自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的作用在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上的力沿大致水平方向移动。因此,整个处理系统15能够响应通常来自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的作用在处理系统15上的外力而相对于支撑单元12水平移动。
为限制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沿大致水平方向的运动程度,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限位挡块98、99、100,限位挡块98、99、100将限制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沿第一管元件和第二管元件的纵向方向和/或横向方向的运动,纵向方向即在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连接到第一卷筒件61和第二卷筒件71的点处的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的轴向方向,横向方向即大致垂直于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的纵向方向的方向。
如图6所示,可通过为至少一个处理系统支撑件装置90的上部支撑元件92提供第一纵向限位挡块98和/或第二纵向限位挡块99来限制如图6中的箭头X1和X2所示的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的纵向运动。然而,应当注意,第一纵向限位挡块和/或第二纵向限位挡块不需要设置在处理系统支撑装置90的任一个上,但可单独设置在支撑单元12上。
第一纵向限位挡块98可包括基本竖直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牢固地附接到上部支撑元件92、从上部支撑元件92向下突出,使得当第一输送管13和第二输送管14分别沿图6中的箭头X1的方向推动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时,第一纵向限位挡块98将邻接下部支撑元件93。第二输送管13、14分别沿图6中的箭头X1的方向推动第一和第二管元件58、68。当第一纵向限位挡块98邻接下部支撑元件93时,防止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沿远离第一滑槽装置59和第二滑槽装置69的方向即沿图6中的箭头X1的方向进一步移动。
以类似的方式,第二纵向限位挡块99可包括基本竖直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牢固地附接到上部支撑元件92、从上部支撑元件92向下突出,使得当沿图6中的箭头X2的方向推动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时,第二纵向限位挡块99将邻接下部支撑元件93。当第二纵向限位挡块99邻接下部支撑元件93时,防止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沿图6中的箭头X2的方向进一步移动。
如图6进一步所示,可通过为至少一个处理系统支撑装置90的下部支撑元件93提供第一横向限位挡块100和/或第二横向限位挡块(在图6中不可见)来限制如图6中的箭头Y1和Y2所示的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的横向运动。应当注意,第一横向限位挡块和/或第二横向限位挡块不需要设置在处理系统支撑装置90的任一个上,但可单独地设置在支撑单元12上。
第一横向限位挡块100包括大致竖直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牢固地附接到下部支撑元件93、从下部支撑元件93向上突出,使得当沿图6中的箭头Y1的方向推动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时,第一横向限位挡块100将邻接上部支撑元件92。当第一横向限位挡块100邻接上部支撑元件92时,防止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沿图6中的箭头Y1的方向在横向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以类似的方式,与第一横向限位挡块相比,在管元件58、68的相对侧上的第二横向限位挡块(如上所述,在图6中不可见)包括大致竖直的结构元件,该结构元件牢固地附接到下部支撑元件93、从下部支撑元件93向上突出,使得当沿图6中的箭头Y2的方向推动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时,第二横向限位挡块将邻接上部支撑元件92。当第二横向限位挡块邻接上部支撑元件92时,防止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沿图6中的箭头Y2的方向在横向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允许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在纵向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并且因此允许处理系统15在纵向方向X1-X2上移动的距离由图6中的希腊字母Δ表示。距离Δ可以从一个安装到另一个安装变化,这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必须允许多少热膨胀和收缩以及支撑单元12上有多少空间用于管元件58、68和处理系统15在纵向方向X1-X2上的运动。尽管在图6中未示出,但同样的情况可适用于第一管元件58和第二管元件68在横向方向Y1-Y2上的运动。
应当注意,上述和图6所示的纵向/轴向和横向限位挡块98、99、100的实施例的设计是将与本处理系统15一起使用的设计的示例。然而,可以采用许多其他设计来限制处理系统15在支撑元件92上的运动,并且应当理解,对处理系统15的运动的限制并不限于使用图6所示的设计。
在图9和图10中,示出了流体输送系统10的两种其他可能的构造。
在图9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构造,其中,支撑单元12包括多个桩56,如图中清楚地示出的,这些桩56安装在海床55中。至少一个输送管13、14,优选地为浮动的输送管,以与以上结合图1至图8描述的相同的方式连接到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如以上结合图1至图8所描述,至少一个输送管13、14还使用如以上结合图1至图8描述的至少一个结合系统47、48结合到支撑单元12。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被引到海水19中,并且进一步到达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接收或供应流体的设施(图中未示出)。
在图10中,示出了本发明的构造,其中,支撑单元12是简化的结构,该结构包括布置在陆地和海洋19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支撑件。如图所示,支撑单元12可以是直接在海岸20和海底55上建造的简单的混凝土结构。至少一个输送管13、14,优选地为浮动的输送管,以与结合图1至图8描述的相同的方式连接到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至少一个输送管13、14还使用如以上结合图1至图8描述的至少一个结合系统47、48结合到支撑单元12。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从支撑单元12被引到岸上,并且进一步到达用于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接收或送出流体的设施(图中未示出)。
尽管在大多数附图说明中,一个或多个输送管13、14被描述为运输流体,但应记住,可以通过支撑单元12上的一个或多个输送管13、14和处理系统15输送散装材料诸如粉末状物质。
现在已经参考本发明的非限制性示例解释了本发明。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及其优点,但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对该实施例进行修改和改变,这些修改和改变落在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将输送管(13、14)结合到支撑单元(12)的结合系统(47、48),其中,所述输送管(13、14)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水体(19)中,所述结合系统(47、48)包括:
-卷筒件(61、71),其一端适于附接到所述输送管(13、14),其另一端适于连接到布置在所述支撑单元(12)上的管元件(58、68),
-滑槽装置(59、69),适于附接到所述支撑单元(12)并容纳所述输送管(13、14),使得所述滑槽装置(59、69)支撑所述输送管(13、14),并承受来自所述输送管(13、14)的竖直力和横向力,且将该竖直力和横向力传递到所述支撑单元(12),
-结合装置(77、79),连接到所述卷筒件(61、71),并适于连接到所述支撑单元(12)上的结合构件(76、78),使得张力载荷从所述输送管(13、14)传递到所述支撑单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系统,
其中,所述滑槽装置(59、69)包括底部构件(88)和紧固到所述底部构件的两个侧部构件(87),使得所述输送管(13、14)能容纳在所述侧部构件(87)之间,并且由所述底部构件(88)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合系统,
其中,所述滑槽装置(59、69)设置有内侧部分(94)和外侧部分(96),所述内侧部分附接到所述支撑单元(12),所述外侧部分在所述滑槽装置(59、69)附接到所述支撑单元(12)时面向所述水体(19)并朝下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系统,
其中,所述外侧部分(96)的所述底部构件(88)和所述侧部构件(87)布置成使得朝向所述滑槽装置(59、69)的面向所述水体(19)的外端部(97)宽度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系统,
其中,所述结合装置(77、79)包括螺丝扣、和/或松紧螺钉、和/或液压张紧器、和/或预定长度的固定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系统,
其中,所述卷筒件(61、71)包括卷筒件凸缘(82),该卷筒件凸缘用于附接到在管元件(58、68)上的凸缘元件(8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系统,
其中,所述卷筒件(61、71)包括附接所述结合装置(77、79)的紧固构件(83、84),所述紧固构件(83、84)牢固地附接到所述卷筒件(61、71)。
8.一种用于经由支撑单元(12)在浮动设施或非浮动设施(11)和接收结构(21)之间输送流体的流体输送系统(10),所述流体输送系统(10)包括支撑单元(12)、至少一个输送管(13、14)、和包括布置在所述支撑单元(12)上的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的处理系统(15),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输送管(13、14)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并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系统(47、48)结合到所述支撑单元(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滑槽装置(59、69)附接到滑槽支撑件(62、72),所述滑槽支撑件牢固地附接到所述支撑单元(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结合构件(76、78)牢固地附接到支撑构件(75),所述支撑构件牢固地附接到所述支撑单元(12)。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结合系统(47、48)包括布置在所述卷筒件(61、71)和所述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的相对侧上的第一结合装置(77)和第二结合装置(79)。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处理系统(15)的所述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支撑单元(1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流体输送系统(10)包括牢固地安装到所述支撑单元(12)和/或所述处理系统(15)的至少一个处理系统支撑装置(90),所述至少一个处理系统支撑装置(90))允许所述处理系统(15)响应于作用在所述处理系统(15)上的外力而相对于所述支撑单元(12)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处理系统支撑装置(90)包括滑动承载件(91)。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流体输送系统(10)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挡块(98、99),所述至少一个限位挡块限制所述处理系统(15)的所述至少一个管元件(58、68)相对于所述支撑单元(12)沿至少一个方向的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流体输送系统(10)包括用第一结合系统(47)结合到所述支撑单元(12)的第一输送管(13),和用第二结合系统(48)结合到所述支撑单元(12)的第二输送管(1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处理系统(15)的第一管元件(58)连接到所述第一输送管(13),并且所述处理系统(15)的第二管元件(68)连接到所述第二输送管(14)。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处理系统(15)还包括:
第一跨接管(22),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管元件(58)和所述第二管元件(68),
第二跨接管(26),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管元件(58)和所述第二管元件(68),
第一阀装置(30),布置在所述第一跨接管(22)中,
第二阀装置(31),布置在所述第二跨接管(26)中,
第一货物阀(39),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元件(58)中,以及
第二货物阀(40),设置在所述第二管元件(68)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流体输送系统,
其中,所述处理系统(15)包括第一架空软管(16)和第二架空软管(17),所述第一架空软管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管元件(58)并适于流体地连接到所述浮动设施(11),所述第二架空软管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管元件(68)并适于流体地连接到所述浮动设施(11)。
CN201880057467.6A 2017-09-06 2018-09-06 结合系统和包括该结合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 Active CN1110511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O20171442 2017-09-06
NO20171442 2017-09-06
PCT/EP2018/074008 WO2019048546A1 (en) 2017-09-06 2018-09-06 CONNECTION SYSTEM AND FLUID TRANSFER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 CONNEC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1193A true CN111051193A (zh) 2020-04-21
CN111051193B CN111051193B (zh) 2022-03-01

Family

ID=636429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7467.6A Active CN111051193B (zh) 2017-09-06 2018-09-06 结合系统和包括该结合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
CN201880057793.7A Pending CN111051194A (zh) 2017-09-06 2018-09-06 处理系统和包括这种处理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7793.7A Pending CN111051194A (zh) 2017-09-06 2018-09-06 处理系统和包括这种处理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279449B2 (zh)
EP (2) EP3678929A1 (zh)
CN (2) CN111051193B (zh)
AU (2) AU2018330638B2 (zh)
DO (1) DOP2020000038A (zh)
NO (2) NO345782B1 (zh)
WO (2) WO201904854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3930A (zh) * 2021-12-01 2022-03-25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用于低温液化气体集管区的滑移式鞍座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86835A (en) * 1976-12-09 1981-03-25 Fmc Corp Fluid transferring apparatus
CN1384792A (zh) * 1999-10-27 2002-12-11 斯塔特石油公开有限公司 液化天然气的海上输送系统
CN1420841A (zh) * 1999-07-13 2003-05-28 Fmc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海上悬空管道装载系统
US20030143034A1 (en) * 2002-01-30 2003-07-31 Kelm Ron L. Shallow water riser system
CN101061344A (zh) * 2004-11-22 2007-10-24 蓝水能源服务公司 流体的海上输送设备
US20090266087A1 (en) * 2005-09-12 2009-10-29 Jimmie Dean Adkins System using a catenary flexible conduit for transferring a cryogenic fluid
US20090272459A1 (en) * 2006-06-19 2009-11-05 Technip France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 fluid to a ship
CN102548839A (zh) * 2009-05-13 2012-07-04 机械工程欧洲公司 用于在第一船和第二船之间运输流体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运输系统
CN204021209U (zh) * 2014-06-23 2014-12-1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基于转盘式刚性管的flng串靠外输设备
CN105745149A (zh) * 2013-10-31 2016-07-06 气体运输技术公司 用于在诸如一客户船的船舶与设施之间进行传输的传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22446A (en) 1958-04-16 1960-01-26 Parsons Brinckerhoff Hall & Ma Marine hose loader
US3199553A (en) * 1959-11-19 1965-08-10 Parker Hannifin Corp Ship to ship refueling device
NL167639C (nl) * 1973-04-26 1982-01-18 Single Buoy Moorings Aankoppeling tussen een drijvende leiding en een meerboei.
US4231398A (en) * 1978-09-12 1980-11-04 Fmc Corporation Cargo hose to marine tanker connection apparatus
JPS62123000A (ja) 1985-11-22 1987-06-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沖合荷役装置
YU212089A (en) 1989-11-06 1992-05-28 Lazarevic Bogdan Pipeline for gas under high pressure
US5261773A (en) * 1991-12-17 1993-11-16 Mobil Oil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marine hose-related spill protection
NO315194B1 (no) * 1998-01-30 2003-07-28 Navion As Fremgangsmåte og system for eksport av LNG og kondensat fra et flytende produksjons-, lagrings- og lossefartöy
JP2001248972A (ja) 2000-03-03 2001-09-14 Nippon Steel Corp 高耐用性断熱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用途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NL1015208C2 (nl) * 2000-05-16 2001-11-19 Bluewater Terminal Systems Nv Overslagstelsel voor koolwaterstofproducten.
FR2885613B1 (fr) 2005-05-13 2010-07-30 Saipem Sa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de fluide entre deux supports flottants
KR100868856B1 (ko) * 2007-05-23 2008-11-14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Lng 운반선용 lng 저장탱크의 유지보수 장치 및 방법
US8421651B2 (en) 2009-04-29 2013-04-16 Sony Corporation Mobile phone with improved keyboard scanning and component reduction and method
KR200476889Y1 (ko) * 2010-11-25 2015-04-10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카고 탱크의 가스 배출 장치
KR101018742B1 (ko) * 2010-12-30 2011-03-04 삼성물산 주식회사 해상 잭업 플랫폼을 이용한 엘엔지 재기화 설비
US8915271B2 (en) 2011-12-20 2014-12-23 Xuejie Liu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uids transfer between ship and storage tank
FR2999522B1 (fr) * 2012-12-18 2015-01-16 Gaztransp Et Technigaz Systeme de manutention pour conduite flexible
NO340699B1 (no) * 2013-02-05 2017-06-06 Macgregor Norway As Fluidoverføringssystem, samt fremgangsmåte, for overføring av kryogenisk hydrokarbonbasert fluid fra en forsyningsstruktur til en mottaksstruktur
EP2953847B1 (en) * 2013-02-05 2017-11-29 MacGregor Norway AS Arrangements and a method for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of at least one hose carrying fluid especially lng and/or vaporized lng
CA2915936C (en) * 2013-06-26 2023-12-12 Cefront Technology As Cargo transfer vessel
FR3017127B1 (fr) * 2014-01-31 2016-02-05 Gaztransp Et Technigaz Systeme de transfert de gnl d'un navire vers une installation
JP6418680B2 (ja) * 2014-09-30 2018-11-0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液化水素移送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86835A (en) * 1976-12-09 1981-03-25 Fmc Corp Fluid transferring apparatus
CN1420841A (zh) * 1999-07-13 2003-05-28 Fmc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海上悬空管道装载系统
CN1384792A (zh) * 1999-10-27 2002-12-11 斯塔特石油公开有限公司 液化天然气的海上输送系统
US20030143034A1 (en) * 2002-01-30 2003-07-31 Kelm Ron L. Shallow water riser system
CN101061344A (zh) * 2004-11-22 2007-10-24 蓝水能源服务公司 流体的海上输送设备
US20090266087A1 (en) * 2005-09-12 2009-10-29 Jimmie Dean Adkins System using a catenary flexible conduit for transferring a cryogenic fluid
US20090272459A1 (en) * 2006-06-19 2009-11-05 Technip France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 fluid to a ship
CN102548839A (zh) * 2009-05-13 2012-07-04 机械工程欧洲公司 用于在第一船和第二船之间运输流体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运输系统
CN105745149A (zh) * 2013-10-31 2016-07-06 气体运输技术公司 用于在诸如一客户船的船舶与设施之间进行传输的传输系统
CN204021209U (zh) * 2014-06-23 2014-12-1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基于转盘式刚性管的flng串靠外输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3930A (zh) * 2021-12-01 2022-03-25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一种用于低温液化气体集管区的滑移式鞍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8330635A1 (en) 2020-04-09
CN111051193B (zh) 2022-03-01
WO2019048543A1 (en) 2019-03-14
NO20181161A1 (en) 2019-03-07
NO345782B1 (en) 2021-08-09
AU2018330635B2 (en) 2021-04-01
WO2019048546A1 (en) 2019-03-14
EP3678930A1 (en) 2020-07-15
DOP2020000038A (es) 2020-09-30
EP3678929A1 (en) 2020-07-15
AU2018330638B2 (en) 2021-03-04
US11279449B2 (en) 2022-03-22
NO345783B1 (en) 2021-08-09
US20200262522A1 (en) 2020-08-20
CN111051194A (zh) 2020-04-21
AU2018330638A1 (en) 2020-04-23
US20200189692A1 (en) 2020-06-18
US11878774B2 (en) 2024-01-23
NO20181164A1 (en)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9144B2 (en) Off-shore mooring and fluid transfer system
US372406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peline connection
KR20120023611A (ko) 부두에서 선박과 선박의 lng 이송
CN111051193B (zh) 结合系统和包括该结合系统的流体输送系统
US20180105234A1 (en) Deployable connection and emergency release system
US11667356B2 (en)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cryogenic product between two ships placed side by side
US20200088320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Pipelaying
KR200478733Y1 (ko) 유체 이송 시스템
RU2774086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ерекачки криогенного продукта между двумя судами, поставленными рядом друг с другом
NO346025B1 (en) An emergency release system for a fluid transfer system transferring fluids from a supply facility to a receiving facility and a method of using same
NO347733B1 (en) A transfer system and a process for transferring a medium between facilities
KR101818518B1 (ko) 유체 이송 장치
US20090107153A1 (en) Pressure relief offshore system
KR20220102644A (ko) 액화 가스용 저장 시설
TW202327960A (zh) 密封及熱絕緣槽
CN117569283A (zh) 一种拥有垂直沉箱的浮式海上储油平台
KR20210030403A (ko) 액화 가스 이송 시스템
KR20120073487A (ko) 유체 이송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