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0359A - 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0359A
CN111050359A CN202010047689.9A CN202010047689A CN111050359A CN 111050359 A CN111050359 A CN 111050359A CN 202010047689 A CN202010047689 A CN 202010047689A CN 111050359 A CN111050359 A CN 111050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target
service group
busynes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76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0359B (zh
Inventor
崔传斌
汤丽
郭明超
王英男
金桂财
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Hyter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Hyter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Hyter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Hyter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476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50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50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0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0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基站侧,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并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使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切换到目标控制信道,实现多控制信道上业务及终端数量的负载均衡。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终端侧的通信方法,以及一种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PDT(Public Digital Trunking,警用数字集群)/DMR(Digital Mobile Radio,数字移动终端)系统中,当一个基站下的终端数量增多,业务量增大时,随着单位时间内随机接入的终端数量的增加,空口上行碰撞率升高,会导致终端随机接入失败。针对这种场景,目前一般采用多控制信道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多控制信道中,如何实现控制信道的负载均衡成为一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都是以终端为单位对控制信道进行负载均衡控制,这种方式只实现了控制信道上终端数量的均衡,无法实现控制信道上业务的均衡控制。如果各组的业务繁忙度不同,还是会出现某些控制信道非常繁忙,某些控制信道空闲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基于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对控制信道进行负载均衡控制,实现多控制信道上业务及终端数量的负载均衡。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侧,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所述方法包括:
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可选的,所述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具体为:
启动基站时,随机将各个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到对应的控制信道;
将发出登记和组附着请求的终端登记到其所在业务组对应的控制信道。
可选的,所述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包括:
统计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中发起业务的次数,对于每个业务组,将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业务组发起业务的次数的平均值确定为相应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
对于每个控制信道,将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的和值确定为相应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可选的,所述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包括:
将第一控制信道中业务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将第二控制信道确定为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其中,基站下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中,繁忙度高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繁忙度低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二控制信道。
可选的,在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阈值,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是否依然大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若大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中当前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若不大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中选取一个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使切换控制信道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阈值。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基站检测到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基站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从当前控制信道切换到所述目标控制信道。
一种负载均衡控制装置,设置在基站侧,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所述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确定单元,用于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发送单元,用于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可选的,所述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具体为:启动基站时,随机将各个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到对应的控制信道;
将发出登记和组附着请求的终端登记到其所在业务组对应的控制信道。
可选的,所述统计单元,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中发起业务的次数,对于每个业务组,将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业务组发起业务的次数的平均值确定为相应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
对于每个控制信道,将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的和值确定为相应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第一控制信道中业务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将第二控制信道确定为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其中,基站下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中,繁忙度高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繁忙度低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二控制信道。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
在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之后,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阈值,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是否依然大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若大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中当前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触发所述发送单元;
若不大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中选取一个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触发所述发送单元,使切换控制信道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阈值。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
所述基站,用于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
所述终端,用于根据基站发送的信道切换指令进行信道切换。
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侧,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周期性的统计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在基础上基于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对多控制信道进行均衡控制,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并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使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切换到目标控制信道,实现多控制信道上业务及终端数量的负载均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负载均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侧,其中,根据业务需要,预先将终端划分为不同的业务组,在基站启动时,随机将各个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到对应的控制信道,并将发出登记和组附着请求的终端登记到其所在业务组对应的控制信道,即位于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具体的,周期性的统计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周期时长可以依据实际需求预先设定,如30秒,60秒等等。
可以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业务组中发起业务的次数,将预设周期内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业务组发起业务的次数的平均值确定为相应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以其他指标对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进行度量。
对于每个控制信道,将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的和值确定为相应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S102: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负载均衡控制的目标为任意两个控制信道之间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都不超过阈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业务繁忙度较高的控制信道中的业务组调整到业务繁忙度较低的控制信道。
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需要进行负载均衡控制,根据上述负载均衡控制原则,在业务繁忙度较高的控制信道中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业务繁忙度较低的控制信道即为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S103: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基站向目标业务组下发信道切换指令,目标业务组内的所有终端都会收到这条信道切换指令,从而执行该信道切换指令,目标业务组中所有的终端都切换到目标控制信道。
为了便于描述,在基站下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中,将其中繁忙度高的控制信道作为第一控制信道,繁忙度低的控制信道作为第二控制信道。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和“第二”仅作为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不能理解为在逻辑上存在先后顺序。其中一种可选的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的方法为:将第一控制信道中业务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将第二控制信道确定为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在此基础上,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S202:当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将第一控制信道中业务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将第二控制信道确定为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S203: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二控制信道标识的信道切换指令;
S204:在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之后,判断第一控制信道与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阈值,S205:判断第一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是否依然大于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若不超过阈值,S206:不执行任何操作;
若大于,S207:将第一控制信道中当前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S203;
若不大于,S208:在第二控制信道中选取一个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第一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使切换控制信道后第一控制信道与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阈值。
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能存在多个控制信道,其中存在某个控制信道与另外两个或两个以上控制信道之间的繁忙度差值都大于阈值的情况,如存在1、2、3、4四个控制信道,信道1繁忙度较高,同时信道1与信道2之间的繁忙度差值超过阈值,信道1与信道3之间的繁忙度差值也超过阈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有多种处理方式,如以切换控制信道后任意两个控制信道之间的繁忙度差值均小于阈值为优化目标,根据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建立方程,通过优化计算得到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还可以随机从信道2与信道3中选取一个信道,如将信道2作为信道1中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完成切换后,再判断切换后的信道1、信道2、信道3和信道4中是否存在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的情况,若存在,再进一步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是一种动态控制的方法,在终端与基站的通信过程中,基站可以实时根据当前各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进行负载均衡控制。
请参阅图3,通信系统初始化后本实施所公开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的完整应用过程如下:
S301:启动基站时,随机将各个业务组分配到对应的控制信道;
基站启动后,各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默认相同,随机将各个业务组分配到对应的控制信道。
S302:接收终端发起的登记和组附着请求;
其中,登记和组附着请求中携带有终端需要附着的业务组标识。
S303:对终端进行鉴权;
S304:根据鉴权结果向终端发送请求响应信息;
如果终端有权限则向终端发送登记和组附着成功的响应信息,如果终端没有权限则向终端发送登记和组附着失败的响应信息。
可选的,在接收到终端发起的登记和组附着请求后,也不可以不对终端进行鉴权,而直接向终端发送请求响应信息。
S305: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S306: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S307: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可见,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应用于基站侧,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周期性的统计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在基础上基于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对多控制信道进行均衡控制,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并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使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切换到目标控制信道,实现多控制信道上业务及终端数量的负载均衡。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应用于基站侧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请参阅图4,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基站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S402:基站检测到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S403:基站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S404: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从当前控制信道切换到所述目标控制信道。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应用于基站侧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负载均衡控制装置,请参阅图5,该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501,用于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确定单元502,用于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发送单元503,用于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可选的,所述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具体为:启动基站时,随机将各个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到对应的控制信道;
将发出登记和组附着请求的终端登记到其所在业务组对应的控制信道。
可选的,所述统计单元,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中发起业务的次数,对于每个业务组,将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业务组发起业务的次数的平均值确定为相应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
对于每个控制信道,将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的和值确定为相应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第一控制信道中业务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将第二控制信道确定为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其中,基站下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中,繁忙度高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繁忙度低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二控制信道。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
在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之后,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阈值,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是否依然大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若大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中当前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触发所述发送单元;
若不大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中选取一个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触发所述发送单元,使切换控制信道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阈值。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
基站,用于执行如下负载均衡控制方法:
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进一步,所述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具体为:
启动基站时,随机将各个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到对应的控制信道;
将发出登记和组附着请求的终端登记到其所在业务组对应的控制信道。
进一步,所述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包括:
统计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中发起业务的次数,对于每个业务组,将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业务组发起业务的次数的平均值确定为相应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
对于每个控制信道,将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的和值确定为相应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进一步,所述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包括:
将第一控制信道中业务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将第二控制信道确定为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其中,基站下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中,繁忙度高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繁忙度低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二控制信道。
进一步,在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阈值,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是否依然大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进一步,将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中当前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若不大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中选取一个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使切换控制信道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阈值。
终端,用于根据基站发送的信道切换指令进行信道切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执行如下负载均衡控制方法:
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进一步,所述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具体为:
启动基站时,随机将各个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到对应的控制信道;
将发出登记和组附着请求的终端登记到其所在业务组对应的控制信道。
进一步,所述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包括:
统计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中发起业务的次数,对于每个业务组,将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业务组发起业务的次数的平均值确定为相应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
对于每个控制信道,将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的和值确定为相应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进一步,所述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包括:
将第一控制信道中业务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将第二控制信道确定为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其中,基站下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中,繁忙度高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繁忙度低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二控制信道。
进一步,在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阈值,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是否依然大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进一步,将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中当前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若不大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中选取一个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使切换控制信道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阈值。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负载均衡控制方法:
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进一步,所述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具体为:
启动基站时,随机将各个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到对应的控制信道;
将发出登记和组附着请求的终端登记到其所在业务组对应的控制信道。
进一步,所述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包括:
统计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中发起业务的次数,对于每个业务组,将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业务组发起业务的次数的平均值确定为相应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
对于每个控制信道,将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的和值确定为相应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进一步,所述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包括:
将第一控制信道中业务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将第二控制信道确定为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其中,基站下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中,繁忙度高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繁忙度低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二控制信道。
进一步,在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阈值,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是否依然大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进一步,将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中当前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若不大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中选取一个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使切换控制信道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阈值。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侧,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所述方法包括:
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具体为:
启动基站时,随机将各个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到对应的控制信道;
将发出登记和组附着请求的终端登记到其所在业务组对应的控制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包括:
统计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中发起业务的次数,对于每个业务组,将所述预设周期内每个预设统计周期内业务组发起业务的次数的平均值确定为相应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
对于每个控制信道,将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的和值确定为相应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包括:
将第一控制信道中业务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将第二控制信道确定为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其中,基站下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的任意两个控制信道中,繁忙度高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繁忙度低的控制信道为所述第二控制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阈值,判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是否依然大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若大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中当前繁忙度最高的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第二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若不大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道中选取一个业务组确定为需要切换到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并返回执行所述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使切换控制信道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超过阈值。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终端,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基站检测到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基站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从当前控制信道切换到所述目标控制信道。
7.一种负载均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基站侧,同一业务组的终端登记在基站下相同的控制信道下,所述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预设周期内每个控制信道中每个业务组的业务繁忙度,得到每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
确定单元,用于当两个控制信道的业务繁忙度的差值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切换控制信道的目标业务组以及目标业务组需要切换到的目标控制信道;
发送单元,用于以目标业务组为单位向目标业务组中的终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控制信道的信道切换指令。
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和终端;
所述基站,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
所述终端,用于根据基站发送的信道切换指令进行信道切换。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均衡控制方法。
CN202010047689.9A 2020-01-16 2020-01-16 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111050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7689.9A CN111050359B (zh) 2020-01-16 2020-01-16 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7689.9A CN111050359B (zh) 2020-01-16 2020-01-16 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359A true CN111050359A (zh) 2020-04-21
CN111050359B CN111050359B (zh) 2023-02-28

Family

ID=70244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7689.9A Active CN111050359B (zh) 2020-01-16 2020-01-16 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5035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205A (zh) * 2020-10-13 2021-01-2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包检测业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7651255A (zh) * 2024-01-29 2024-03-05 上海卫星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基站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7178A (zh) * 2006-01-05 200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dma制式的高速分组数据移动集群系统中发送信令的方法
CN101015224A (zh) * 2004-05-18 2007-08-08 爱尔瓦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控制
CN101483917A (zh) * 2008-01-10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带接入切换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2077668A (zh) * 2008-05-09 2011-05-25 伊兹安全网络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
CN102387539A (zh) * 2011-10-31 2012-03-21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lan系统集群管理和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2438279A (zh) * 2011-12-31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US20120252447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s
CN102833035A (zh) * 2011-06-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546922A (zh) * 2012-07-09 2014-0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均衡调度演进型基站中的负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58473A (zh) * 2013-11-26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管理方法、装置及基站控制器
CN104918284A (zh) * 2015-05-08 2015-09-16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基站以及终端
CN105722151A (zh) * 2016-02-22 2016-06-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均衡控制信道负载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91048A1 (en) * 2015-05-26 2016-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between a unicast signal and a multicast signal
CN106535259A (zh) * 2015-09-11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64444A (zh) * 2018-01-12 2019-07-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资源集控制信道元素到资源元素组映射的终端设备、基站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224A (zh) * 2004-05-18 2007-08-08 爱尔瓦纳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控制
CN1997178A (zh) * 2006-01-05 2007-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dma制式的高速分组数据移动集群系统中发送信令的方法
CN101483917A (zh) * 2008-01-10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频带接入切换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02077668A (zh) * 2008-05-09 2011-05-25 伊兹安全网络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
US20120252447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Channels
CN102833035A (zh) * 2011-06-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上行控制信道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387539A (zh) * 2011-10-31 2012-03-21 福建三元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lan系统集群管理和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2438279A (zh) * 2011-12-31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46922A (zh) * 2012-07-09 2014-0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均衡调度演进型基站中的负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58473A (zh) * 2013-11-26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管理方法、装置及基站控制器
CN104918284A (zh) * 2015-05-08 2015-09-16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基站以及终端
WO2016191048A1 (en) * 2015-05-26 2016-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between a unicast signal and a multicast signal
CN106535259A (zh) * 2015-09-11 2017-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22151A (zh) * 2016-02-22 2016-06-2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均衡控制信道负载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64444A (zh) * 2018-01-12 2019-07-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资源集控制信道元素到资源元素组映射的终端设备、基站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序 傅凌: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多控制信道的实用性"", 《数字通信世界》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205A (zh) * 2020-10-13 2021-01-2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包检测业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291205B (zh) * 2020-10-13 2023-04-07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包检测业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7651255A (zh) * 2024-01-29 2024-03-05 上海卫星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0359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86092A1 (zh) 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WO2012052071A1 (en)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based on prior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US20160157271A1 (en) Method for Randomly Accessing Network,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CN111050359B (zh) 负载均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6192414A1 (zh)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中的组呼方法及装置
EP3119130A1 (en) Restriction control device, restriction control system, and restriction control method
CN101742563A (zh) 一种实现载波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20534760A (ja) Rbg分割方法およびユーザ端末
EP3644646A1 (en) Load-balan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RU2731336C1 (ru) Способ доступа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RU2553075C2 (ru) Сетевой объект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услуги дл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их объектов в сети связи
Samir et al. An improved LTE RACH protocol for M2M applications
CN108882296B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12616143B (zh) 一种分配通信号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4669A (zh) 共享终端业务控制方法、装置、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14385647B (zh) 联盟链出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566049B (zh) 业务信道分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766656A (zh) 一种宽窄带呼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995114B (zh) 一种VoLTE呼叫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RU2746890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отклонения доступа, носитель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процессор
CN113811022A (zh) 异常终端拒绝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31089B (zh)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3396573A (zh) 计算服务的迁移
CN113067685B (zh) 一种信息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4641710A (zh) 小区间资源分配装置、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