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7502B - 一种卡簧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簧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7502B
CN111037502B CN201911404925.1A CN201911404925A CN111037502B CN 111037502 B CN111037502 B CN 111037502B CN 201911404925 A CN201911404925 A CN 201911404925A CN 111037502 B CN111037502 B CN 111037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rm
arm
clamp
upper control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49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7502A (zh
Inventor
张艳彬
谢毅
朱敬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4049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7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7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7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7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7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卡簧装卸工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卡簧钳。该卡簧钳包括螺杆、钳臂、第一下控制臂、第二下控制臂、第一上控制臂和第二上控制臂。螺母螺接于螺杆;钳臂包括平行设置于螺杆两侧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上部均设置避让孔,第一钳臂的下端和第二钳臂的下端均连接有钳嘴;第一上控制臂、第二上控制臂、第二下控制臂和第一下控制臂形成连杆机构。由于两个钳嘴撑开卡簧的过程中均为平移,因此,钳嘴与卡簧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卡簧的受力面积、受力方向均不会发生变化,卡簧可以被稳定地撑开,避免滑脱现象的发生。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为钳臂施加力,钳臂受力稳定,卡簧的装卸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卡簧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簧装卸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簧钳。
背景技术
C型卡簧,也叫挡圈或扣环,属于紧固件的一种,供装在机器、设备的轴槽或孔槽中,起着阻止轴上或孔上的零件轴向运动的作用。卡簧钳是一种用来安装、拆卸簧环的专用工具,外形上属于尖嘴钳一类。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卡簧钳包括两个本体,两个本体的中部铰接,并从铰接处3'处将本体分为钳头1'和手柄2'。手持手柄2'使本体转动,钳头1'的一端能够抵接于卡簧的开口上,继续使本体转动,可对卡簧施加力,并撑开卡簧,从而实现卡簧安装或拆卸。
一些卡簧尺寸大、开口大且弹性强,如在汽车售后阶段,变速器进行拆解过程中,经常遇到大尺寸的卡簧。当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卡簧钳安装、拆卸尺寸较大的卡簧时,在本体转动的过程中,钳头1'与卡簧的接触面、接触面积以及卡簧的受力方向始终处于变化的状态,从而造成钳头1'与卡簧滑脱,导致卡簧装卸失败,甚至导致卡簧弹伤工作人员。另外,需要人工向手柄2'施加力,当卡簧尺寸较大时,需要多人配合进行拆卸,费时费力,且施加力的大小不稳,导致工作效率低。
所以,亟需一种安全、可靠、高效的卡簧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簧钳,以解决钳嘴与卡簧滑脱以及卡簧装卸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簧钳,包括:
螺杆,所述螺杆上螺接有螺母;
钳臂,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螺杆两侧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的上部均设置避让孔,所述第一钳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钳臂的下端均连接有钳嘴;
第一下控制臂和第二下控制臂,所述第一下控制臂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钳臂铰接,所述第二下控制臂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钳臂铰接;
第一上控制臂和第二上控制臂,所述第一上控制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钳臂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钳臂的所述避让孔中,所述第二上控制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钳臂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臂的所述避让孔中;所述第一上控制臂和所述第二上控制臂的中点均铰接于所述螺母;
所述第一上控制臂、所述第二上控制臂、所述第二下控制臂和所述第一下控制臂形成连杆机构。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三下控制臂、第四下控制臂、第三上控制臂和第四上控制臂,所述第三下控制臂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关于所述钳臂对称,所述第四下控制臂与所述第二下控制臂关于所述钳臂对称,所述第三上控制臂与所述第一上控制臂关于所述钳臂对称,所述第四上控制臂与所述第二上控制臂关于所述钳臂对称。
作为优选,所述避让孔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钳臂的长度方向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卡簧钳还包括支撑体,连接于所述螺杆的下端,并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块和两个下支柱,所述支撑块套设于所述螺杆的下端,所述第一下控制臂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下支柱。
作为优选,所述螺杆上还固定有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所述上限位环和所述下限位环分别抵接于所述支撑体的上端和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上连接有两个上支柱,所述第一上控制臂和所述第二上控制臂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上支柱。
作为优选,所述螺杆的上端开设有穿设孔,所述卡簧钳还包括加力杆,所述加力杆穿设于所述穿设孔内,以能够驱动所述螺杆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钳嘴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钳臂上。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钳嘴均开设有容置槽,且两个所述容置槽的开口相背,所述容置槽的槽底位于竖直面内,所述容置槽的槽下壁与所述槽底呈钝角,所述槽下壁用于与卡簧的开口的内壁抵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当需要撑开卡簧时,将钳嘴伸入卡簧的开口处。然后,转动螺杆使螺母逐渐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机构使第一上控制臂与第一钳臂的铰接处和第二上控制臂与第二钳臂的铰接处相互远离第一距离,同时第一上控制臂和第二上控制臂也相互远离第一距离,从而使得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平移并相互远离,进而带动两个钳嘴平移并相互远离。由于两个钳嘴撑开卡簧的过程中均为平移,因此,钳嘴与卡簧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卡簧的受力面积、受力方向均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卡簧可以被稳定地撑开,避免滑脱现象的发生。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为钳臂施加力,因此,可以向钳臂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且钳臂受力稳定,卡簧的装卸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的卡簧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簧钳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簧钳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簧钳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螺母和上支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钳嘴与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钳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钳头;2'、手柄;3'、铰接处;
1、螺杆;2、螺母;3、第一钳臂;4、第二钳臂;
5、控制臂;51、第一下控制臂;52、第二下控制臂;53、第一上控制臂;54、第二上控制臂;55、第三下控制臂;56、第三上控制臂;
6、支撑体;61、支撑块;62、下支柱;
7、上限位环;8、下限位环;9、加力杆;
10、钳嘴;101、容置槽;102、槽底;103、槽下壁;
11、上支柱;12、避让孔;
20、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发明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簧钳,用于安装和拆卸卡簧20,尤其是C型卡簧,其包括螺杆1、螺母2、钳臂和控制臂5。螺母2螺接于螺杆1上,钳臂包括第一钳臂3和第二钳臂4,第一钳臂3和第二钳臂4平行设置于螺杆1的两侧。第一钳臂3和第二钳臂4的上部均设置避让孔12,第一钳臂3的下端和第二钳臂4的下端均连接有钳嘴10。
控制臂5包括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其中上控制臂包括第一上控制臂53和第二上控制臂54,下控制臂包括第一下控制臂51和第二下控制臂52。第一下控制臂51和第二下控制臂52呈V型结构,第一下控制臂51的一端与螺杆1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一钳臂3铰接,第二下控制臂52的一端与螺杆1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钳臂4铰接。
第一上控制臂53和第二上控制臂54呈X型结构,第一上控制臂53的一端与第一钳臂3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二钳臂4的避让孔12中。第二上控制臂54的一端与第二钳臂4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一钳臂3的避让孔12中。第一上控制臂53和第二上控制臂54的中点均铰接于螺母2。第一上控制臂53、第二上控制臂54、第二下控制臂52和第一下控制臂51形成连杆机构。
螺母2将第一上控制臂53分为第一下杆和第一上杆,以及将第二上控制臂54分为第二下杆和第二上杆,第一下杆、第二下杆、第二下控制臂52和第一下控制臂51形成连杆机构。
当需要撑开卡簧20时,将钳嘴10伸入卡簧20的开口处。然后,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螺杆1,因为螺母2与螺杆1螺纹连接,所以螺母2逐渐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机构使第一铰接点(第一上控制臂53与第一钳臂3的铰接处)和第二铰接点(第二上控制臂54与第二钳臂4的铰接处)相互远离第一距离。由于第一下杆、第一上杆、第二下杆、第二上杆的长度相等,且第一上控制臂53的上端滑动设置于第二钳臂4的避让孔12中,第二上控制臂54的上端滑动设置于第一钳臂3的避让孔12中,因此,第一上控制臂53和第二上控制臂54也相互远离第一距离,从而使得第一钳臂3和第二钳臂4平移并相互远离,进而带动两个钳嘴10平移并相互远离。继续旋转螺杆1,两个钳嘴10继续平移并相互远离,从而可以撑开卡簧20。由于两个钳嘴10撑开卡簧20的过程中均为平移,因此,钳嘴10与卡簧20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卡簧20的受力面积、受力方向均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卡簧20可以被稳定地撑开,避免滑脱现象的发生。通过螺杆1和螺母2的配合为钳臂施加力,因此,可以向钳臂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且钳臂受力稳定,卡簧20的装卸效率高。
为便于驱动螺杆1旋转,优选地,螺杆1的上端开设有穿设孔,卡簧钳还包括加力杆9,加力杆9穿设于穿设孔内,以能够驱动螺杆1旋转。更进一步地,穿设孔的轴线与螺杆1的轴线垂直。
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卡簧钳工作的稳定性,卡簧钳包括两组控制臂5,两组控制臂5关于钳臂对称。第二组控制臂5包括第三下控制臂55、第四下控制臂、第三上控制臂56和第四上控制臂,第三下控制臂55与第一下控制臂51关于钳臂对称,第四下控制臂与第二下控制臂52关于钳臂对称,第三上控制臂56与第一上控制臂53关于钳臂对称,第四上控制臂与第二上控制臂54关于钳臂对称。
两组控制臂5可以通过螺栓螺母副连接,具体地,螺栓穿设于钳臂上,第一组控制臂5位于螺帽和钳臂的第一面之间,第二组控制臂5位于螺母2和钳臂的第二面之间,第一面和第二面相对。优选地,将螺母与螺栓螺接后,再将螺母与螺栓焊接,以避免螺母脱离螺栓。如图3和图4所示,更进一步地,第一上控制臂53的下端、第三上控制臂56的下端、第一下控制臂51和第三下控制臂55通过一个螺栓螺母副连接。第二上控制臂54的下端、第四上控制臂的下端、第二下控制臂52和第四下控制臂通过一个螺栓螺母副连接。第一上控制臂53的上端和第三上控制臂56的上端通过一个螺栓螺母副连接。第二上控制臂54的上端和第四上控制臂的上端通过一个螺栓螺母副连接。
如图3所示,优选地,避让孔12为长条孔,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钳臂的长度方向一致。在两个钳嘴10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上控制臂沿长条孔向上运动,在两个钳嘴10相互远离的过程中,上控制臂沿长条孔向下运动。
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使得下控制臂与螺杆1铰接,卡簧钳还包括支撑体6,支撑体6连接于螺杆1的下端,并与第一下控制臂51和第二下控制臂52铰接。
支撑体6包括支撑块61和两个下支柱62,支撑块61套设于螺杆1的下端,第一下控制臂51和第二下控制臂52分别铰接于两个下支柱62。
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支撑体6沿螺杆1移动,螺杆1上还固定有上限位环7和下限位环8,上限位环7和下限位环8分别抵接于支撑体6的上端和下端。上限位环7和下限位环8可以通过销钉与螺杆1连接,以避免限位环沿螺杆1运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支撑块61通过销钉与螺杆1连接,以限制支撑块61沿螺杆1运动。
如图6所示,为便于将上控制臂与螺母2连接,螺母2上连接有两个上支柱11,第一上控制臂53和第二上控制臂54分别铰接于两个上支柱11。
如图2所示,为了使卡簧钳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卡簧20,两个钳嘴10均可拆卸地连接于钳臂上。优选地,钳臂的下端开设有安装槽,钳嘴10的上端插设与安装槽内,安装槽和钳嘴10上均设置有连接孔,螺栓等连接件穿设于连接孔中,实现钳臂与钳嘴10的连接。优选地,安装槽和钳嘴10上均沿竖直方向间隔开设有两个连接孔,以防止钳嘴10转动。
如图7和图8所示,优选地,两个钳嘴10均开设有容置槽101,且两个容置槽101的开口相背,容置槽101的槽底102位于竖直面内,容置槽101的槽下壁103与槽底102呈钝角,该结构的钳嘴10可以增大卡簧20的开口的内壁与槽下壁103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防止卡簧20与钳嘴10滑脱。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卡簧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杆(1),所述螺杆(1)上螺接有螺母(2);
钳臂,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螺杆(1)两侧的第一钳臂(3)和第二钳臂(4),所述第一钳臂(3)和所述第二钳臂(4)的上部均设置避让孔(12),所述第一钳臂(3)的下端和所述第二钳臂(4)的下端均连接有钳嘴(10);
第一下控制臂(51)和第二下控制臂(52),所述第一下控制臂(51)的一端与所述螺杆(1)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钳臂(3)铰接,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2)的一端与所述螺杆(1)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钳臂(4)铰接;
第一上控制臂(53)和第二上控制臂(54),所述第一上控制臂(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钳臂(3)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钳臂(4)的所述避让孔(12)中,所述第二上控制臂(5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钳臂(4)铰接,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钳臂(3)的所述避让孔(12)中;所述第一上控制臂(53)和所述第二上控制臂(54)的中点均铰接于所述螺母(2);
所述第一上控制臂(53)、所述第二上控制臂(54)、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2)和所述第一下控制臂(51)形成连杆机构;
还包括第三下控制臂(55)、第四下控制臂、第三上控制臂(56)和第四上控制臂,所述第三下控制臂(55)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51)关于所述钳臂对称,所述第四下控制臂与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2)关于所述钳臂对称,所述第三上控制臂(56)与所述第一上控制臂(53)关于所述钳臂对称,所述第四上控制臂与所述第二上控制臂(54)关于所述钳臂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孔(12)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钳臂的长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钳还包括支撑体(6),连接于所述螺杆(1)的下端,并与所述第一下控制臂(51)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6)包括支撑块(61)和两个下支柱(62),所述支撑块(61)套设于所述螺杆(1)的下端,所述第一下控制臂(51)和所述第二下控制臂(52)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下支柱(6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上还固定有上限位环(7)和下限位环(8),所述上限位环(7)和所述下限位环(8)分别抵接于所述支撑体(6)的上端和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上连接有两个上支柱(11),所述第一上控制臂(53)和所述第二上控制臂(54)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上支柱(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的上端开设有穿设孔,所述卡簧钳还包括加力杆(9),所述加力杆(9)穿设于所述穿设孔内,以能够驱动所述螺杆(1)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嘴(10)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钳臂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簧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钳嘴(10)均开设有容置槽(101),且两个所述容置槽(101)的开口相背,所述容置槽(101)的槽底(102)位于竖直面内,所述容置槽(101)的槽下壁(103)与所述槽底(102)呈钝角,所述槽下壁(103)用于与卡簧(20)的开口的内壁抵接。
CN201911404925.1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卡簧钳 Active CN111037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4925.1A CN111037502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卡簧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4925.1A CN111037502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卡簧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7502A CN111037502A (zh) 2020-04-21
CN111037502B true CN111037502B (zh) 2022-04-12

Family

ID=7024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4925.1A Active CN111037502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卡簧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750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87661A (en) * 1949-02-15 1954-08-31 Richardson Ewell Parallel jaw pliers
GB9929333D0 (en) * 1999-06-28 2000-02-02 Wong Yin H Operating tool
CN202225162U (zh) * 2011-09-08 2012-05-23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卡簧钳
CN204450316U (zh) * 2015-03-16 2015-07-08 于浩淼 内腔扩张钳式管件拆装工具
CN204658237U (zh) * 2015-05-26 2015-09-23 上海理工大学 平行夹持可锁紧钳子
CN106625309A (zh) * 2016-11-30 2017-05-10 无锡明珠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纺织设备的线团钳
CN106892263A (zh) * 2015-12-21 2017-06-27 董鹏钦 机械手
CN208528877U (zh) * 2018-05-31 2019-02-22 北京天仁道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卡簧钳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87661A (en) * 1949-02-15 1954-08-31 Richardson Ewell Parallel jaw pliers
GB9929333D0 (en) * 1999-06-28 2000-02-02 Wong Yin H Operating tool
CN202225162U (zh) * 2011-09-08 2012-05-23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卡簧钳
CN204450316U (zh) * 2015-03-16 2015-07-08 于浩淼 内腔扩张钳式管件拆装工具
CN204658237U (zh) * 2015-05-26 2015-09-23 上海理工大学 平行夹持可锁紧钳子
CN106892263A (zh) * 2015-12-21 2017-06-27 董鹏钦 机械手
CN106625309A (zh) * 2016-11-30 2017-05-10 无锡明珠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纺织设备的线团钳
CN208528877U (zh) * 2018-05-31 2019-02-22 北京天仁道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卡簧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7502A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42657U (zh) 一种连杆夹具
CN111037502B (zh) 一种卡簧钳
CN108581323A (zh) 一种便于多角度调节的汽车焊装夹具用夹紧臂
CN107650070B (zh) 一种柴油机的凸轮轴衬套拆装工具
CN203526445U (zh) 多功能夹持钳口
CN209503586U (zh) 一种钢管切割机的工作台
CN201808030U (zh) 一种用于弹簧挡圈装卸的挡圈钳
CN208826544U (zh) 一种小车式断路器储能弹簧拆装工具
CN209022067U (zh) 一种助力机械手旋转臂
CN210389081U (zh) 一种用于调节立式加工中心立柱与底座安装结合面的治具
CN103934798B (zh) 轴用弹性挡圈的夹持装置
CN104874689B (zh) 一种弹性挂钩定位夹紧铆压装置
RU206205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онтажа и демонтажа втулок
CN219075556U (zh) 一种拆卸油压减振器轴用钢丝挡圈的撑钳
CN208663557U (zh) 一种圆形物体快速夹紧装置
CN206998143U (zh) 一种车身夹紧工装
CN211465294U (zh) 一种利用切圆旋转定位中心档距的焊接工装
JPH09314232A (ja) 板金用プーラ装置
CN211967183U (zh) 一种多功能夹角钳
CN215701743U (zh) 拆装辊环用机械手夹具及机械手
CN215433732U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用夹紧机构
CN109732630A (zh) 一种接触网腕臂装配用夹具
CN211805629U (zh) 一种产科临床夹持装置
CN210888842U (zh) 抽油杆卡瓦
CN220331084U (zh) 一种主轴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