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3133B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3133B
CN111033133B CN201880055350.4A CN201880055350A CN111033133B CN 111033133 B CN111033133 B CN 111033133B CN 201880055350 A CN201880055350 A CN 201880055350A CN 111033133 B CN111033133 B CN 111033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flow
main body
pane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53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3133A (zh
Inventor
朱塞佩·德隆奇
马达莱纳·雷尼尔
吉安卡洛·扎尼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 Longhi Appliances SRL
Original Assignee
De Longhi Appliances S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 Longhi Appliances SRL filed Critical De Longhi Appliances SRL
Publication of CN111033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3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826Cooling at least part of the working fluid in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5853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heat insulation or cond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9Ax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13/068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formed as perforated walls, ceilings or fl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8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the Coanda effect

Abstract

风扇包括主体(12),所述主体具有相对于支撑基座(18)的垂直展开,所述主体在使用状态下定位在支撑基座上,并且所述主体限定内部容纳室(13)。所述风扇包括空气抽吸分配单元(14)以及至少一个纵向孔(16),所述空气抽吸分配单元设置在所述容纳室(13)内侧,与形成在所述主体(12)上的孔(27)配合以便从所述主体(12)的外侧吸入空气,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孔用于朝着外侧排出空气流(Wo)。所述风扇还包括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孔(16)附近的通道元件(20)。

Description

风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该风扇可以在家庭或公共场所的封闭地点使用,以产生对周围环境通风或调节空气的气流。
以下,术语风扇在广义上是指能够提供通风、调节、冷却、加热、热通风、除湿或净化空气的任何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室内用风扇,这种风扇基本上被配置为柱状,具有容纳产生用于通风或空气调节的空气流的机械组件的容纳结构以及用于排出空气流的区域,该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出口孔,空气流通过出口孔朝着房间排出。
在最典型的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案中,出口孔通常被定位成在风扇结构前部可见,这常常使技术组件部分可见,例如通风叶片和/或可行的加热装置。
这会对风扇造成不良的美学影响,防止创建整洁且无障碍的可见轮廓,并且从风扇本身降低质量。
还已知便携式风扇,这种便携式风扇的内侧组件不可见或部分可见,或者便携式风扇不具有通风叶片并且利用柯恩达效应将调节的空气流引向用户。
已知风扇的一个缺点是,到达用户的空气流通常具有与所需的温度不同的温度,特别是在冷却动作的情况下通常较热,而在加热功能的情况下通常较冷,从而给用户带来不适的感觉。
特别地,已知风扇的一个缺点在于,为了向用户提供所需温度的空气流,需要将空气流加热或冷却至相对更高或更低的温度,从而增加能耗。
现有技术的风扇的另一个缺点是,进入风扇的空气是从下区域吸入的,马达位于下区域,与风扇本身的基座基本对应或接近。
以此方式,除了吸入房间中存在的空气之外,风扇还吸入灰尘,这些灰尘更大量存在于风扇也放置在其上的底部表面上。
此外,在要加热房间或空间的情况下,这是不利的,因为靠近地面吸入的空气的温度通常比房间本身的平均温度低,因此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加热空气流以确保用户的健康。
已知风扇的实例例如详述于文件KR-A-2012/0066834、WO-A-2013/185387、AU-A-2012 200 112。
KR-A-2012/0066834描述了一种风扇,该风扇包括:基座部分;主体,该主体包括叶轮;以及具有环形形状的鼓风装置,设置在主体上方,并在其内周设置有用于排出空气的环形喷嘴,并且由第一板和第二板限定。空气被吸入鼓风装置下方的主体中,并通过设置在鼓风装置中的加热平面加热空气,最后,空气通过环形出口喷嘴在面向风扇前部的方向上排出,环形出口喷嘴与位于环形内侧的鼓风装置的环形表面接触。在KR-A-2012/0066834中描述的解决方案中,与鼓风装置外侧的环形表面接触的空气流具有与其内侧的空气流基本相同的温度。
在KR-A-2012/0066834中描述的解决方案中,加热平面位于与第一和第二板直接接触的位置,并且包括:适合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加热层,可能位于内侧的热辐射防护层,以及位于与一个或另一个板接触的一侧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仅具有防止加热层过度加热与之相关的板的功能,防止对加热板的可能损坏以及对用户造成的安全问题(用户可能由于高温而受伤)。在KR-A-2012/0066834提供的解决方案中,实际上,排出的空气流仍与鼓风装置的环形表面(仅与出口喷嘴下游的一小段初始段相对应)相邻,其中不设置加热元件,也不设置隔热材料,然后空气流与环形表面分离并且基本上朝着中心的公共区域输送。
文献WO-A-2013/185387描述了一种风扇,该风扇包括基座和出气装置,该出气装置连接到基座的上部并具有环形形状,在出气装置内侧设置加热元件。从出气装置排出的空气流的温度与在其内侧的空气流的温度基本相同。WO-A-2013/185387中描述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将反射板与加热元件相对应地插入到出口装置内侧,一方面更快的速度加热出口装置中的空气流,另一方面,防止出口装置由于高温而损坏。
文献AU-A-20122200112描述了一种风扇,该风扇包括基座和环形喷嘴,该喷嘴安装在该基座上,其中,环的内周包括柯恩达表面,该柯恩达表面位于与用于排出空气的嘴对应,排出的气流被引导到该嘴上。在所描述的解决方案中,柯恩达表面由具有高导热率的板限定,使得排出的空气流的温度与环形喷嘴内的空气流的温度基本相同。
上述解决方案不允许获得具有单个紧凑且均匀的锋面的空气流,或者不允许提高风扇的能量效率以提供所需温度的空气流。此外,在这些解决方案中,由于加热元件位于与风扇的外表面直接接触或靠近风扇的外表面,因此它们可能给用户带来安全问题。
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风扇相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风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能量效率的风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该风扇返回分散且温度均匀的空气流,该风扇能够确保位于风扇所在房间中人们的最大舒适度。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该风扇需要最低限度的维护干预并且缩减频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美学价值的风扇,该风扇的前表面没有缺陷,并且限定封闭轮廓,而没有孔进入到存在风扇功能部件的内侧区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该风扇允许以最佳可行的方式调节用户所处的区域。
申请人已经设计、测试并实施本发明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获得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和优点。
发明内容
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阐述并表征了本发明,而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或主要发明构思的变型。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该风扇被配置为通过以限定的温度和速度排气空气流来调节房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风扇是柱体型的,并且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相对于支撑基座的垂直展开,所述主体在使用状态下定位在支撑基座上,并且所述主体限定了内部容纳室。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风扇包括设置在主体内侧的抽吸分配单元,该抽吸分配单元与形成在主体上的孔配合以便从主体自身的外侧吸入空气或向主体外侧排出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风扇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孔,该纵向孔在使用期间具有垂直展开,用于朝着外侧排出空气流,并且该风扇包括通道元件,该通道元件定位在至少一个纵向孔附近并与其配合以朝着待调节的房间或区域引导从纵向孔出来的空气流。
根据一些实施例,纵向孔在使用期间位于风扇的后部,与风扇在使用期间所处的朝着待调节的区域的前部相反,并且通道元件被构造成使空气流转向,使得空气流粘附在主体的外表面上并且朝着风扇的前部输送。
由于主体的柱体形状,具有大致圆形截面,或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曲线的,并且由于纵向孔和通道元件之间的配合,调节的空气流在基本上与主体的外表面接触的情况下流过在主体外周延伸的大部分上的区段。
从纵向孔的两侧流出的调节的空气流实际上从由纵向延伸本身的位置基本上限定的相应的引入边缘到相应的分离边缘(与风扇的前部对应地定位)粘附在主体的外表面上,使得在相反方向上从纵向孔出来的两个空气流汇聚在一起形成朝着待调节的房间的共同且均匀的锋面。
根据可行的变型实施例,可以在主体的相反侧上设置两个纵向孔,每个纵向孔都与相应的通道元件配合,该通道元件被构造成朝着风扇的前部输送粘附在主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空气流。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风扇还包括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被构造成改变由抽吸分配单元分配的空气流的状态,以便赋予温度和/或湿度特征,从而在待调节的区域中限定确定的效果。
该调节装置被布置在主体内侧,在抽吸分配单元与至少一个纵向孔之间,使得调节的空气流被排出到主体的外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调节装置定位在主体的、与主体的内表面间隔开的大体中心区域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调节装置通过通道连接到纵向孔,该通道被构造成使吸入的空气流与调节的空气流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该风扇设置有至少与主体的内表面相关联的隔热装置,该内表面与和调节的空气流接触的外表面相反,并且被构造成防止或至少限制通过至少一个纵向孔从主体出来并且粘附在所述外表面上的调节的空气流与主体本身内侧之间开始热交换。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隔热装置从引入边缘朝着风扇的前部延伸。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隔热装置在包括在引入边缘和分离边缘之间的大部分区段中延伸。
以此方式,该隔热装置防止由抽吸分配单元吸入到主体的内部腔室内侧的、尚未被调节装置调节的空气流以任何方式添加到调节的空气流或者从调节的空气流分别取出热量,该调节的空气流粘附在主体的外表面上流动(取决于调节的空气流是否具有比室温低或高的温度)。
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风扇中,隔热装置有利地防止了从外侧朝着主体内侧发生热交换,反之亦然,使得由风扇发出的调节的空气流在其朝着风扇前部并因此朝着用户的路径中保持所需的温度,以此方式提高风扇的整体效率。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隔热装置可以包括被设置成与主体的内表面接触的隔热材料的层或面板。
根据其他实施例,该隔热材料至少在具有与一个或多个纵向孔的纵向延伸相对应的纵向延伸的区域中覆盖主体的内表面。
根据其他实施例,该隔热装置还可以包括反射材料的层或面板,以便使对调节的空气流的热辐射的吸收最小。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通过机械附接、结构集成、表面处理或类似或相当的技术将隔热装置施加在主体或通道元件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将从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一些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的正视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截取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1的剖面线III-III截取的风扇的横截面;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变型实施例的风扇沿图1的剖面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
为了便于理解,在可能的地方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附图中相同的相同元件。可以理解,一个实施方案的要素和特征可以方便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案中,而无需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4,这里描述的实施例涉及风扇10,该风扇可以特别地用于封闭的房间中以调节房间,即,用于在环境温度下通风、冷却、加热、热通风、除湿或净化空气。
风扇10包括主体12,该主体相对于支撑基座18具有优选的垂直展开,主体可以在支撑基座上被置于使用状态。
根据一些实施例,主体12基本上具有柱体形状,优选地具有圆柱或曲线截面,该柱体形状沿着其纵向展开可以是基本恒定的或者也可以是可变的。
根据一些实施例,主体12具有大致空心柱体形状。
主体12在其内侧限定用于风扇10的功能部件的容纳室13。
根据一些实施例,主体12具有管状形状,并且设有外表面22和与外表面22相对的内表面23,该内表面限定容纳室13。
根据一些实施例,主体12设置有用于空气16、27的入口/出口孔。
根据一些实施例,风扇10包括抽吸分配单元14,该抽吸分配单元14设置在主体12内侧的容纳室13中,并且与空气16、27的入口/出口孔配合,以便从主体12本身的外侧吸气和向外侧排出空气。
根据一些实施例,风扇10还包括调节装置28,该调节装置被构造成改变由抽吸分配单元14抽吸的空气流Wi的状态,以便赋予空气流温度和/或湿度的特征,以便在待调节区域中限定确定的效果。
调节装置28被设置在主体12内侧,在抽吸分配单元14与至少一个纵向孔16之间,使得空气流Wo排出到主体外侧,尤其是调节后的空气流。
因此,通常,在空气调节装置28起作用的情况下,主体12内侧的吸入空气Wi流的温度将不同于排出的空气流Wo的温度,例如,如果使用风扇10加热,则温度更高,如果使用风扇冷却,则温度更低。
根据一些实施例,调节装置28可以包括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或除湿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这里和以下的描述中,术语“调节的”通常是指温度、湿度或速度与周围空气不同的空气流,例如加热或冷却的空气流、除湿的空气流或甚至已赋予一定速度的空气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风扇10包括:具有垂直展开的纵向孔16,用于朝着外侧排出调节的空气流Wo;以及通道元件20,与至少一个纵向孔16配合以使从主体12排出的调节的空气流Wo朝向风扇10的前部转向。
根据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孔16在使用风扇的情况下设置在主体12的后部,即,在相对于待调节的房间的相反侧。
通常,术语“后部”和“前区域”仅旨在限定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功能关系,这两个部分基本上彼此相反,其中前部在使用期间通常面向用户。
根据可行的变型实施例,两个纵向孔16可以被设置,位于主体12的相对侧上,每个纵向孔与相应的通道元件20配合以朝着前部输送调节的空气流Wo。
根据一些实施例,通道元件20被构造成使得调节的空气流Wo粘附到主体12的外表面22上。换句话说,通道元件20能够使从纵向孔16出来的调节的空气流Wo转向,使得空气由于柯恩达效应在到达待调节的区域之前至少沿着主体12的外表面22的某段轮廓。
根据一些实施例,调节的空气流Wo在主体12的外表面22的大部分周边延伸上基本上保持粘附到外表面上。
特别地,从纵向孔16的相对侧出来的调节的空气流Wo从引入边缘B1(基本上由纵向孔16的位置限定)开始保持粘附到主体12的外表面22的相对壁上,直到其到达与风扇的前部相对应的分离边缘B2。在分离边缘B2的下游,主体12一侧和另一侧的两个空气流汇聚在一起以形成共同且均匀的空气锋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例如参考图3和4所描述的,通道元件20包括:活动表面20a,在使用期间受到从纵向孔16出来的调节的空气流Wo的撞击;以及非活动表面20b,面向风扇10的外侧。
根据其他实施例,与外表面22配合,通道元件20被构造成确定从容纳室13出来的调节的空气流Wo的最小通道部分21。
根据一些实施例,一个或多个纵向孔16可以仅在主体12的一部分上延伸,例如在沿主体的纵向延伸的中心区域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空气通过贯通入口孔27进入主体12内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贯通入口孔27可以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纵向孔16的上方,在主体12的顶部和/或在上侧壁上。
根据可行的实施例,抽吸分配单元14可以有利地位于纵向孔16上方。
根据其他实施例,抽吸分配单元14可以包括:叶轮15,该叶轮设置有适当地定向的叶片,以便确定从外侧吸入空气以及空气进入到主体12中;以及驱动构件17,该驱动构件连接至叶轮15。
根据一些实施例,抽吸分配单元14可以被定向成使得叶轮15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平行于纵向孔16的展开轴线。
根据可行的解决方案,主体12可以具有与风扇10的前部对应的连续表面。
以此方式,主体12的横截面具有曲线轮廓,即,没有尖锐的边缘,并且通过利用柯恩达效应原理,可以使空气流W粘附外表面22上中转,从而离开纵向孔16。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主体12可以被配置为在其整个高度上具有基本圆柱形的形状。
根据图1中示例性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主体12在其垂直展开的至少一部分中可以具有锥形形状。
特别地,根据有利的设计,主体12在其高度上具有基本上与纵向孔16相对应的变窄截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设计中,外表面22具有基本上没有不连续的圆整的几何形状,使得朝着前部然后朝着待通风或调节的房间输送从主体12出来的调节的空气流Wo,调节的空气流基本上保持粘附到外表面22,至少直到分离边缘B2为止。
在本发明的领域内,圆整的几何形状可以由基本上圆形、规则的椭圆形、水滴形或扁平截面限定,或者以便获得适合于至少在粘附到外表面22的一段上输送空气流W的主体12的轮廓,而不会在空气流的延伸中产生显著变化或扰动、湍流、不连续或其他可能会干扰空气流发展的因素。
根据一些实施例,主体12中的一个或多个纵向孔16可以由朝着容纳室13的内侧弯曲的主体12的相应边缘25a、25b限定。
根据一些实施例,边缘25a、25b朝着容纳室13的内侧至少在基本上彼此平行的区段上延伸,在它们之间限定朝着纵向孔16的用于调节的空气流Wo的出口通道29。
根据一些实施例,调节装置28位于主体12的中央区域中,与主体的内表面23间隔开,并且通过出口通道29连接到纵向孔16,因此调节装置用作吸入的空气流Wi和调节的空气流Wo之间的分离元件。
容纳室13允许在风扇10内将抽吸分配单元14从入口孔27吸入的气流Wi引导到调节装置28,然后通过纵向孔16排出调节的空气流Wo。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风扇10设置有隔热装置40,该隔热装置与主体12相关联,并且被构造成防止或至少限制与通道元件20和主体12的外表面22相邻中转的调节的空气流和主体12本身内侧之间开始热交换。
特别地,隔热装置40具有防止主体12内侧的吸入的空气流Wi影响朝着风扇10的前部中转的调节的空气流Wo温度的功能。
举例来说,主体12可以由塑料制成,例如具有约0.15W/mK的热导率,并且在使用期间,主体可以被放置在具有平均温度Ta的待调节房间内。
在容纳室13内侧,调节装置28上游进入的空气流Wi的特征在于第一温度T1,并且调节装置28下游调节的空气流Wo的特征在于第二温度T2。
在主体12的外侧,在风扇10的前部中,维持与外表面22粘附的调节的空气流Wo具有第三温度T3。
特别地,对应于引入边缘B1,调节空气流Wo具有第二温度T2,而在分离边缘B2的下游,调节的空气流具有第三温度T3。
如果调节装置28不工作或不存在并且风扇10处于通风运行模式,则通常第一温度T1、第二温度T2和第三温度T3基本等于环境温度Ta:
-
Figure BDA0002392159210000091
-
Figure BDA0002392159210000092
-
Figure BDA0002392159210000093
如果调节装置28是加热元件并且风扇10因此是处于加热模式的风扇加热器,则温度之间的关系按照以下方式变化:
-T1≥Ta;
-T2>T1;
-T2≥T3。
由于第二温度T2高于环境温度Ta,因此从通道器朝着主体12的外侧,特别是通过通道元件20,形成第一热流Qc。
第一热流Qc的实体可以根据通道元件20本身的物理特性及其几何特性和出口处的调节的空气流Wo的第二温度T2与环境温度Ta之间的差异的变化而变化。
类似地,由于T2>T1,出口通道29中的调节的空气流Wo将朝着内侧容纳室13交换边缘Qb的第二热流,即,通过边缘25a、25b,这些边缘的特性取决于制成出口通道29本身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是主体12的材料)的物理特性。
以相同的方式,粘附到外表面22的调节的空气流Wo将根据主体材料12的物理特性通过主体12的壁与内侧容纳室13交换第三壁热流Qp。
简而言之,三个热流Qc、Qb、Qp可以理解为热量损失,因为它们有助于从调节的空气流Wo朝着待调节的区域去除热量,因此降低了在风扇10的前部附近的调节的空气流的温度T3。
根据本发明的风扇10(由于存在隔热装置40)允许最小化(如果未消除)热流Qc、Qb、Qp,从而获得温度之间的以下关系:
-
Figure BDA0002392159210000094
-T2>>T1;
-
Figure BDA0002392159210000101
可以理解,即使已经考虑到加热调节装置28而做出该实例,显然在冷却调节装置28的情况下,温度Ta、T1、T2、T3与热流Qc、Qb、Qp的方向之间的关系也将基本上是镜面的。
根据一些实施例,隔热装置40包括与主体12和/或通道元件20相关联的隔热材料41、42、43的至少一层或面板或薄膜(与调节的空气流Wo的中转区域相对应)。
根据可行的解决方案,隔热材料的第一层或面板41可以设置在容纳室13内,与主体12的内表面23接触。
根据一些实施例,隔热材料的第一层或面板41可以至少延伸一部分,这部分的纵向延伸与一个或多个纵向孔16的纵向延伸相对应。
根据其他实施例,隔热材料的第一层或面板41可以至少从引入边缘B1朝着风扇10的前部延伸。
根据其他变型实施例,隔热材料的第一层或面板41可至少部分地从引入边缘B1延伸。
根据其他变型,隔热材料的第一层或面板41可以至少延伸包括在引入边缘B1和分离边缘B2之间的大部分区段。
根据变型实施例,隔热材料的第一层或面板41至少延伸包括在主体12的每一侧的引入边缘B1和分离边缘B2之间的整个区段。
根据其他实施例,隔热材料的第一层或面板41可以延伸主体12的整个内表面23。
以此方式,风扇10本身的美学价值得以保留,并且同时防止或至少限制壁热流Qp的出现,反之亦然,使得由风扇10发出的调节的空气流Wo在其朝着风扇10前部并因此朝着用户的路径中维持所需的温度。
隔热材料的第一层或面板41允许维持
Figure BDA0002392159210000102
即,分离点B2下游的调节的空气流Wo的温度大约等于与纵向孔16和引入边缘B1对应的调节的空气流Wo的温度。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层或面板的隔热材料41可具有低导热率,例如低于0.15W/mK。
根据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一层或面板的隔热材料41可以具有低于0.10W/mK的导热率。
根据其他实施例,第一层或面板的隔热材料41可以具有低于0.05W/mK的导热率。
根据其他实施例,隔热材料的第二层或面板42可以被施加到通道元件20的非活动表面上,以便防止通过通道元件产生通道器热流Qc。
以此方式,主体12内侧的调节的空气流Wo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根据其他实施例,隔热材料的第三层或面板43可以被施加在限定出口通道29的边缘25a、25b,以便防止通过这些边缘产生边缘热流Qb。
根据一些实施例,隔热材料的第三层或面板43可以设置在面朝出口通道29本身内侧的出口通道29的边缘25a、25b上,以便防止调节的空气流Wo和吸入的空气流Wi之间可能的热交换。
根据一些实施例,隔热材料的第二层42和/或第三层或面板43可以具有类似于隔热材料的第一层或面板41的热导率的特性。
根据其他实施例,隔热装置40还可以包括反射材料45的至少一层或面板,反射材料的至少一层或面板沿着调节的空气流Wo的通道设置并且被构造成使对调节的空气流发射的热辐射的吸收最小。
根据可行的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施加在通道元件20的活动表面20a上的反射材料的层或面板45,以便反射从纵向孔16出来的调节的空气流Wo的热辐射。以此方式,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射材料的层或面板45有助于提高调节的空气流Wo的温度T2,并且因此提高风扇10的效率。
根据可行的实施例,反射材料的层或面板45具有大于0.7的热反射系数。
根据可行的变型实施例,反射材料的层或面板45具有高于0.8的热反射系数。
根据其他变型实施例,反射材料的层或面板45的热反射系数高于0.95,或可能接近1,即,它几乎完全反射在主体12的外表面22上流动的调节的空气流Wo的入射热辐射。
我们通过反射系数来表示表面反射的辐射强度与入射在同一表面上的辐射强度之比的无量纲指数。
隔热材料41、42、43的可行的非限制性实例可以是例如泡沫塑料、气凝胶等。
如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气凝胶是类似于凝胶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由固态物质和气体组成,这导致具有特别性质(包括高绝缘能力)的固体泡沫。另外,气凝胶是一种非常耐久的材料,并且可以容易地制成薄而柔软的薄膜。
反射材料45的可行的非限制性实例可以是例如金属材料,诸如铝、钢或它们的合金。
根据其他实施例,由于这些材料的导电性和反射特性,所以能够制造非常薄的层或面板,这些层或面板可以容易地插入到容纳室13中而不会干扰风扇10的部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例如,隔热材料41、42、43的总厚度对于泡沫塑料或气凝胶可以在约1mm至10mm之间。
根据可行的变型,在金属材料的情况下,反射材料45的总厚度可以在约0.1mm至1mm之间。
这些厚度相对于主体12和通道元件20的壁厚可以忽略不计,使得隔热装置40可以在不影响风扇10的几何形状和结构阻力的情况下容易地被施加到一个或另一个上。
此外,由于隔热装置40可以仅施加在受到调节的空气流Wo的流动和中转影响的区域中,并且具有极小的厚度,因此风扇10的生产成本增加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一些实施例,隔热材料41、42、43或反射材料45的层或面板可以通过机械附接来施加,例如使用网格、胶水、粘合剂或其他附接元件(诸如螺钉或销钉)。
根据其他实施例,隔热材料41、42、43或反射材料45的层或面板可以例如在风扇10的制造步骤期间通过结构整合来施加。
根据其他实施例,隔热材料41、42、43或反射材料45的层或面板可以通过施加表面油剂(诸如喷涂、清漆或油漆)来施加。
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领域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和/或增加如前所述的风扇10的零件。
例如,隔热材料41、42、43的层或面板可以被施加在主体12、通道元件20或出口通道29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这些层或面板具有彼此相同或不同的厚度和材料,从而根据特定要求和风扇10本身的整体形状以最合适的方式将它们进行组合。
还显然,尽管已经参考一些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应当能够获得风扇10的许多其他等效形式,该风扇具有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特征,因此全部属于权利要求所定义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主体(12),所述主体具有空心柱体形状,所述主体具有相对于支撑基座的垂直展开,所述主体在使用状态下定位在支撑基座上,并且所述主体限定内部容纳室(13),所述风扇包括空气抽吸分配单元(14)和调节装置(28),所述空气抽吸分配单元(14)设置在所述容纳室(13)内侧,与形成在所述主体(12)上的孔(27)配合以便从所述主体(12)的外侧吸入空气,并且所述调节装置(28)被配置成热改变由所述抽吸分配单元(14)分配的空气流的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孔(16)和通道元件(20),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孔(16)具有垂直展开,用于朝着外侧排出调节的空气流(Wo),在使用过程中设置在空心柱体形状的主体(12)的后区域中,并且所述通道元件(20)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孔(16)附近并且与其配合以确定所述调节的空气流(Wo)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孔(16)的出口,并且使从所述主体(12)出来的调节的空气流转向,使得所述调节的空气流(Wo)粘附到所述主体(12)的外表面(22)上并且朝着所述风扇的前部输送,从而在引入边缘(B1)与分离边缘(B2)之间基本上保持与所述外表面(22)接触,其中所述调节的空气流(Wo)附着在所述外表面(22)上,所述引入边缘(B1)由所述纵向孔(16)的位置限定,并且所述分离边缘(B2)被设置在与所述后区域相反的所述风扇的前区域中,所述风扇设置有隔热装置(40),所述隔热装置(40)被构造成防止或至少限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纵向孔(16)从所述主体(12)出来的所述调节的空气流(Wo)与所述主体(12)内侧的吸入的空气流(Wi)之间开始热交换,所述隔热装置(40)至少与所述主体(12)的内表面(23)相关联并且从所述引入边缘(B1)朝着所述风扇的前部延伸,所述内表面和与所述流(Wo)接触的所述外表面(22)相反,所述隔热装置(40)包括被设置成与所述主体(12)的所述内表面(23)接触的隔热材料的层或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40)至少在所述引入边缘(B1)和所述分离边缘(B2)之间的大部分区域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40)延伸一个区域,所述区域的纵向延伸基本上与所述纵向孔(16)的延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40)包括被设置成与面朝所述风扇外侧的所述通道元件(20)的非活动表面(20b)接触,并且和与所述空气流(Wo)接触的活动表面(20a)相对的隔热材料的层或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8)位于所述主体(12)的大致中心区域中,并且通过出口通道(29)连接至所述纵向孔(16),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40)包括沿着所述调节的空气流(Wo)的所述出口通道(29)的边缘(25a,25b)设置在所述调节装置(28)和所述纵向孔(16)之间的隔热材料的层或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40)还包括被构造成使对所述调节的空气流(W0)的热辐射的吸收最小的反射材料(45)的层或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材料(45)的层或面板被设置在面朝所述纵向孔(16)的所述通道元件(20)的活动表面(20a)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40)包括导热率小于0.10W/mK的隔热材料的层或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40)包括导热率小于0.5W/mK的隔热材料的层或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40)包括反射系数大于0.8的反射材料(45)的层或面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40)包括反射系数大于0.95的反射材料(45)的层或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40)可以通过机械附接、结构整合或施加表面处理来施加。
CN201880055350.4A 2017-06-29 2018-06-29 风扇 Active CN111033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7000072887A IT201700072887A1 (it) 2017-06-29 2017-06-29 Ventilatore
IT102017000072887 2017-06-29
PCT/IT2018/050120 WO2019003257A1 (en) 2017-06-29 2018-06-29 FA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3133A CN111033133A (zh) 2020-04-17
CN111033133B true CN111033133B (zh) 2022-07-19

Family

ID=60183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5350.4A Active CN111033133B (zh) 2017-06-29 2018-06-29 风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66224A1 (zh)
EP (1) EP3645947B1 (zh)
JP (1) JP7045404B2 (zh)
CN (1) CN111033133B (zh)
AR (1) AR112486A1 (zh)
IT (1) IT201700072887A1 (zh)
WO (1) WO2019003257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6834A (ko) * 2010-12-15 2012-06-25 전필우 사계절 선풍기
CN202646186U (zh) * 2012-06-15 2013-01-02 东莞市旭尔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出风温度的无风叶风扇
CN103375444A (zh) * 2012-04-11 2013-10-30 江西维特科技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及其喷嘴
JP2014134325A (ja) * 2013-01-09 2014-07-24 Denso Corp 送風装置
CN104863871A (zh) * 2014-05-06 2015-08-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
CN105351230A (zh) * 2015-12-10 2016-02-24 南华大学 科恩达翼片换气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68329A (en) * 2009-03-04 2010-09-08 Dyson Technology Ltd Fan assembly
AU2012200112B2 (en) * 2009-03-04 2012-11-29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A fan assembly
GB2482547A (en) * 2010-08-06 2012-02-08 Dyson Technology Ltd A fan assembly with a heater
JP5987165B2 (ja) * 2011-11-29 2016-09-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TWM442484U (en) * 2011-12-12 2012-12-01 Zhen-Ming Su Hot/cold air radiation and convection transfer device
CN203453146U (zh) * 2013-09-17 2014-02-26 应辉 一种无叶风扇的喷嘴装置
JP2015063979A (ja) * 2013-09-26 2015-04-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5964873B2 (ja) * 2014-02-19 2016-08-03 株式会社シーエー産商 ファンレス扇風機
WO2018157337A1 (zh) * 2017-03-01 2018-09-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扇头及无叶风扇
CN106930986B (zh) * 2017-04-29 2023-08-22 应辉 无叶风扇及其出风筒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6834A (ko) * 2010-12-15 2012-06-25 전필우 사계절 선풍기
CN103375444A (zh) * 2012-04-11 2013-10-30 江西维特科技有限公司 无叶风扇及其喷嘴
CN202646186U (zh) * 2012-06-15 2013-01-02 东莞市旭尔美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出风温度的无风叶风扇
JP2014134325A (ja) * 2013-01-09 2014-07-24 Denso Corp 送風装置
CN104863871A (zh) * 2014-05-06 2015-08-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
CN105351230A (zh) * 2015-12-10 2016-02-24 南华大学 科恩达翼片换气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R112486A1 (es) 2019-11-06
IT201700072887A1 (it) 2018-12-29
JP2020525701A (ja) 2020-08-27
CN111033133A (zh) 2020-04-17
US20200166224A1 (en) 2020-05-28
JP7045404B2 (ja) 2022-03-31
EP3645947B1 (en) 2021-04-07
EP3645947A1 (en) 2020-05-06
WO2019003257A1 (en) 2019-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64095B2 (ja) 送風機
KR101505892B1 (ko) 팬 어셈블리 및 팬 어셈블리용 노즐
CN210290191U (zh) 风扇组件以及风扇和镜子组件
CN111033133B (zh) 风扇
JP497826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301798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1033293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7037556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16188723A (ja) 加湿空調システム
WO2019116156A1 (zh) 半导体制冷制暖空调机
JP2006097986A5 (zh)
CN105972695B (zh) 一种挂式空调器
JP5012410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1801193B1 (ko) 천장부착형 공기 순환기
JP5907410B2 (ja) 浴室空調装置
JP4853442B2 (ja) ミストサウナ装置
CN20578332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5928076B (zh) 一种混风式空调室内机
US2364935A (en) Air circulator
JP2014238237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4202369A (ja) サーキュレータ
JP6814934B2 (ja) 浴室空気調和機
JP6396039B2 (ja) 送風装置
CN105972696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JP2006022989A (ja) 乾燥暖房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