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6207A - 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6207A
CN111026207A CN201911366276.0A CN201911366276A CN111026207A CN 111026207 A CN111026207 A CN 111026207A CN 201911366276 A CN201911366276 A CN 201911366276A CN 111026207 A CN111026207 A CN 111026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 furnace
value
interval
furnace wall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62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26207B (zh
Inventor
张翮辉
李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feng Yuanlian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3662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6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6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6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26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6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10Cool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last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本发明主要是,确定高炉循环冷却水最值;根据历史运行数据获得高炉炉壁平均温度和循环水流量统计分布值;对高炉炉壁平均温度和循环水流量进行测量、记录和时间区段划分;将当前时间区段与其之前M个时间区段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数据比较获得其差值;设定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参考上下限值;确定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区间;将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至
Figure DDA0002338501660000011
对高炉炉壁热状况和循环水流量予以绘图显示。本发明提供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及图示方法,具有稳定可靠、高效节能、响应灵活和简单直观的优点,有利于编程实现,且有助于现场操作人员的即时观察与数据理解。

Description

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循环冷却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是工业大规模炼铁的核心装备,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炼铁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高炉炼铁过程炉内熔体的温度极高,通常在1300℃以上,故为了保护高炉炉壁使其不被高温破坏,需要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通冷却水对高炉炉壁进行冷却。在高炉生产中,要求高炉炉壁的温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温度过高将对炉壁造成热破坏,影响其服役寿命;温度过低则使得炉壁的内壁面上熔体凝固,造成较厚的结壳,影响高炉炉膛形状和生产效率。因此,需要根据高炉炉壁的温度状况灵活动态地调整高炉循环冷却水的流量,一方面维持合适且稳定的炉壁温度,另一方面则使得循环水流量尽可能地处于经济水平以节约能耗。
然而,高炉炼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炉壁壁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难以总结出一个具体可信的机理模型。这导致目前公知的技术方案中,对高炉循环冷却水的流量控制未能提供一种既满足炉壁冷却要求、又尽可能地节约循环冷却水能耗的调节手段,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主观感受。因此,针对现有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技术方案的不足,如何从高炉炉壁温度的控制需要出发,设计高效经济、稳定可靠、快速灵活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方法,并发展与之相应的动态图示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算法简单、适用范围广、方便灵活、稳定可靠且最大限度节约用水流量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信息,确定安全操作许可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最小流量值Qmin和最大流量值Qmax
步骤2、根据高炉历史运行数据,选取高炉正常稳定运行时间段统计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以及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
步骤3、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Δt对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和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进行测量和记录,并对记录得到的测量数据依次取N次时间间隔划分为若干个时间区段;其中,Δt为测量时间间隔,处于20秒~5分钟之间;T为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Q为测量得到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N为一个时间区段内包含的测量时间间隔数目,N为取值处于10~200之间且固定不变的正整数;
步骤4、将当前时间区段与其之前的M个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数据比较,获得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其中M为取值在1到20之间的正整数;
步骤5、设定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的参考下限值ΔT1和参考上限值ΔT2,其中参考下限值ΔT1取值范围为-10℃<ΔT1<-2℃,参考上限值ΔT2取值范围为2℃<ΔT2<10℃;
步骤6、根据当前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在各测量时刻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31
与步骤2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相比较,同时将步骤4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与步骤5设定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的参考下限值ΔT1和参考上限值ΔT2相比较,确定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并给予其区间编号,其中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32
为当前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在各测量时刻的平均值,由当前时间区段各测量时刻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再取平均得到;
步骤7、根据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及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33
将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至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34
其中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35
为当前时间区段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由当前时间区段各测量时刻测量得到的高炉循环水流量值Q取平均得到,k为比例系数;
步骤8、对步骤6确定的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区间和步骤7确定的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36
予以绘图显示。
具体的,步骤2中所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为由若干安装于高炉炉壁不同位置的测温传感器所测炉壁温度结果的平均值。
具体的,步骤2中所述统计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其获得方法为:对所选时间段内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组成的数据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各自选择第25分位值和第75分位值,分别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步骤2中所述统计得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的获取方法为:对所选时间段内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组成的数据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各自选择第25分位值、中位值和第75分位值,分别得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
具体的,步骤4中所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的获得方法分为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4.1:分别将当前时间区段以及当前时间区段之前的M个时间区段内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从小到大排列;
子步骤4.2:分别获得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平均温度的下四分位值T0.25、中位数值T0.5和上四分位值T0.75,以及当前时间区段之前的M个时间区段高炉炉壁平均温度的下四分位值T′0.25、中位数值T′0.5和上四分位值T′0.75
子步骤4.3:按式(1)计算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41
具体的,步骤6中所述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及其编号的获得方法分为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6.1:以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为横坐标并以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
子步骤6.2:在直角坐标系上分别以T=TH0.25和T=TH0.75绘制两条竖直直线,并分别以ΔT=ΔT1和ΔT=ΔT2绘制两条水平直线,其中TH0.25和TH0.75分别为步骤2中统计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和上四分位值,ΔT1和ΔT2分别为步骤5设定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的参考下限值和参考上限值;
子步骤6.3:将子步骤6.2绘制得到的两条竖直直线和两条水平直线连同横坐标和纵坐标一起将直角坐标系分隔为9个不同的区间并予以编号,其编号方法如下:
(1)对T<TH0.25且ΔT<ΔT1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Ⅰ;
(2)对TH0.25≤T≤TH0.75且ΔT<ΔT1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Ⅱ;
(3)对T>TH0.75且ΔT<ΔT1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Ⅲ;
(4)对T<TH0.25且ΔT1≤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Ⅳ;
(5)对TH0.25≤T≤TH0.75且ΔT1≤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Ⅴ;
(6)对T>TH0.75且ΔT1≤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Ⅵ;
(7)对T<TH0.25且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Ⅶ;
(8)对TH0.25≤T≤TH0.75且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Ⅷ;
(9)对T>TH0.75且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Ⅸ;
子步骤6.4:根据当前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在各测量时刻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51
和步骤4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值,确定当前时刻高炉炉壁温度所处的热状况区间编号,其确定方法如下:
(1)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52
且ΔT<ΔT1,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Ⅰ;
(2)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53
且ΔT<ΔT1,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Ⅱ;
(3)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54
且ΔT<ΔT1,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Ⅲ;
(4)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55
且ΔT1≤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Ⅳ;
(5)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56
且ΔT1≤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Ⅴ;
(6)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57
且ΔT1≤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Ⅵ;
(7)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58
且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Ⅶ;
(8)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61
且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Ⅷ;
(9)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62
且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Ⅸ。
具体的,步骤7中所述比例系数k,根据步骤6确定的高炉炉壁温度所处的热状况区间的不同,按照式(2)确定: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63
式(2)中,Δk1的取值范围在0.05至0.2之间,Δk2的取值范围在0.
1至0.4之间,且有Δk1<Δk2
具体的,步骤8中所述的绘图显示分为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8.1:根据步骤6所述方法绘制直角坐标系和两条竖直直线与两条水平直线将直角坐标系划分为9个热状况区间,将热状况区间Ⅲ、Ⅴ、Ⅶ视为低风险区间并显示为绿色,将热状况区间Ⅱ、Ⅳ、Ⅵ、Ⅷ视为中风险区间并显示为黄色,将热状况区间Ⅰ、Ⅸ视为高风险区间并显示为红色;
子步骤8.2:在子步骤8.1绘制的直角坐标系的右侧区域,绘制柱状图表示高炉循环冷却水的流量,柱状图设有刻度以标识流量值大小且刻度越往上流量越大,柱状图的底部和顶部刻度分别为步骤1获得的安全操作许可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最小流量值Qmin和最大流量值Qmax,柱状图的刻度还包括步骤2高炉正常稳定运行时间段统计获得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
子步骤8.3:对子步骤8.2绘制的带有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刻度的柱状图,将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和上四分位值QH0.75之间的柱状区域予以绿色填充,且在柱状图上用水平粗实线标识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中值QH0.5的所处的位置;
子步骤8.4:根据步骤6确定的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对直角坐标系中对该区域颜色予以高亮显示;
子步骤8.5:对步骤7获得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71
和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72
分别用水平细实线和水平细虚线标识二者在柱状图中所处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如下:
(1)本发明针对高炉运行过程物理化学现象十分复杂且高炉炉壁热状况影响因素众多的客观情况,选取高炉历史上正常稳定运行时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工艺和设备信息,设计高炉炉壁热状况的分区方法,该方法既考虑到炉壁温度的高低情况,又考虑到炉壁温度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对高炉大量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了充分地挖掘,具有稳定高效、科学合理、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同时,由于这种方法会在高炉运行过程中动态地作出炉壁热状况判断并及时给出流量调节值,故有利于高炉循环水系统节能效果的最大化。
(2)本发明针对高炉运行过程数据众多且变化复杂的特点,设计了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过程的图示方法,该方法简洁明了、用户界面友好,同时给出高炉炉壁热状况和循环水流量值,并通过设置相关标识给予用户参考,能够让用户在循环水流量调节过程中一目了然,即时知晓流量调节原因和调节后的大致水平。
(3)本发明提供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逻辑清晰,运算高效稳定,动态响应能力强,易于编程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图示方法的高炉热状况坐标系及流量柱状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标识后的高炉热状况区间及流量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框图,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信息,确定安全操作许可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最小流量值Qmin和最大流量值Qmax
步骤2、根据高炉历史运行数据,选取高炉正常稳定运行时间段统计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以及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
所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为由若干安装于高炉炉壁不同位置的测温传感器所测炉壁温度结果的平均值;
所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其获得方法为:对所选时间段内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组成的数据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各自选择第25分位值和第75分位值,分别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
所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的获取方法为:对所选时间段内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组成的数据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各自选择第25分位值、中位值和第75分位值,分别得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
步骤3、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Δt对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和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进行测量和记录,并对记录得到的测量数据依次取N次时间间隔划分为若干个时间区段;其中,Δt为测量时间间隔,处于20秒~5分钟之间;T为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Q为测量得到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N为一个时间区段内包含的测量时间间隔数目,N为取值处于10~200之间且固定不变的正整数。
步骤4、将当前时间区段与其之前的M个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数据比较,获得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其中M为取值在1到20之间的正整数;
所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的获得方法分为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4.1:分别将当前时间区段以及当前时间区段之前的M个时间区段内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从小到大排列;
子步骤4.2:分别获得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平均温度的下四分位值T0.25、中位数值T0.5、和上四分位值T0.75,以及当前时间区段之前的M个时间区段高炉炉壁平均温度的下四分位值T′0.25、中位数值T′0.5、和上四分位值T′0.75
子步骤4.3:按下式计算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091
步骤5、设定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的参考下限值ΔT1和参考上限值ΔT2,其中参考下限值ΔT1取值范围为-10℃<ΔT1<-2℃,参考上限值ΔT2取值范围为2℃<ΔT2<10℃。
步骤6、根据当前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在各测量时刻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01
与步骤2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相比较,同时将步骤4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与步骤5设定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的参考下限值ΔT1和参考上限值ΔT2相比较,确定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并给予其区间编号;
所述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及其编号的获得方法分为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6.1:以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为横坐标并以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
子步骤6.2:在直角坐标系上分别以T=TH0.25和T=TH0.75绘制两条竖直直线,并分别以ΔT=ΔT1和ΔT=ΔT2绘制两条水平直线,其中TH0.25和TH0.75分别为步骤2中统计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和上四分位值,ΔT1和ΔT2分别为步骤5设定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的参考下限值和参考上限值;
子步骤6.3:将子步骤6.2绘制得到的两条竖直直线和两条水平直线连同横坐标和纵坐标一起将直角坐标系分隔为9个不同的区间并予以编号,其编号方法如下:
(1)对T<TH0.25且ΔT<ΔT1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Ⅰ;
(2)对TH0.25≤T≤TH0.75且ΔT<ΔT1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Ⅱ;
(3)对T>TH0.75且ΔT<ΔT1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Ⅲ;
(4)对T<TH0.25且ΔT1≤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Ⅳ;
(5)对TH0.25≤T≤TH0.75且ΔT1≤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Ⅴ;
(6)对T>TH0.75且ΔT1≤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Ⅵ;
(7)对T<TH0.25且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Ⅶ;
(8)对TH0.25≤T≤TH0.75且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Ⅷ;
(9)对T>TH0.75且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Ⅸ。
子步骤6.4:根据当前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在各测量时刻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11
和步骤4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值,确定当前时刻高炉炉壁温度所处的热状况区间编号,其确定方法如下:
(1)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12
且ΔT<ΔT1,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Ⅰ;
(2)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13
且ΔT<ΔT1,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Ⅱ;
(3)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14
且ΔT<ΔT1,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Ⅲ;
(4)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15
且ΔT1≤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Ⅳ;
(5)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16
且ΔT1≤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Ⅴ;
(6)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17
且ΔT1≤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Ⅵ;
(7)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18
且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Ⅶ;
(8)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19
且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Ⅷ;
(9)若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110
且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Ⅸ。
步骤7、根据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及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21
将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至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22
其中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23
为当前时间区段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由当前时间区段各测量时刻测量得到的高炉循环水流量值Q取平均得到,k为比例系数;
所述比例系数k,根据步骤6确定的高炉炉壁温度所处的热状况区间的不同,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24
式(2)中,Δk1的取值范围在0.05至0.2之间,Δk2的取值范围在0.1至0.4之间,且有Δk1<Δk2
步骤8、对步骤6确定的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区间和步骤7确定的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25
予以绘图显示;
所述绘图显示方法分为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8.1:根据步骤6所示方法绘制直角坐标系和两条竖直直线与两条水平直线将直角坐标系划分为9个热状况区间,将热状况区间Ⅲ、Ⅴ、Ⅶ视为低风险区间并显示为绿色,将热状况区间Ⅱ、Ⅳ、Ⅵ、Ⅷ视为中风险区间并显示为黄色,将热状况区间Ⅰ、Ⅸ视为高风险区间并显示为红色;
子步骤8.2:在子步骤8.1绘制的直角坐标系的右侧区域,绘制柱状图表示高炉循环冷却水的流量,柱状图设有刻度以标识流量值大小且刻度越往上流量越大,柱状图的底部和顶部刻度分别为步骤1获得的安全操作许可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最小流量值Qmin和最大流量值Qmax,柱状图的刻度还包括步骤2高炉正常稳定运行时间段统计获得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
子步骤8.3:对子步骤8.2绘制的带有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刻度的柱状图,将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和上四分位值QH0.75之间的柱状区域予以绿色填充,且在柱状图上用水平粗实线标识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中值QH0.5的所处的位置;
子步骤8.4:根据步骤6确定的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对直角坐标系中对该区域颜色予以高亮显示;
子步骤8.5:对步骤7获得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31
和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32
分别用水平细实线和水平细虚线标识二者在柱状图中所处的位置。
下面是应用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例。
某炼铁高炉,有效容积1800m3,炉壁安装有测温传感器15个,其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文件规定安全操作许可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最小流量值Qmin为2000m3/h,和最大流量值Qmax为4500m3/h。
查阅该高炉2018年度历史运行数据,选取其正常稳定运行时间段共计320天,统计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为55℃、上四分位值TH0.75为82℃,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为3200m3/h、中值QH0.5为3500m3/h、上四分位值QH0.75为3800m3/h。
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Δt=1分钟对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和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进行测量和记录,并对记录得到的测量数据依次取N=20次时间间隔划分为若干个时间区段。
分别对当前时间区段以及当前时间区段之前的10个时间区段内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获得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平均温度的下四分位值T0.25=49℃、中位数值T0.5=52℃、和上四分位值T0.75=63℃;当前时间区段之前的10个时间区段内高炉炉壁平均温度的下四分位值T′0.25=51℃、中位数值T′0.5=56℃、和上四分位值T′0.75=60℃。由此计算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为: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41
统计得到当前时间区段内高炉炉壁平均温度在各测量时刻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42
当前时间区段内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43
设定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的参考下限值ΔT1=-3℃,参考上限值ΔT2=3℃,再加上高炉正常稳定运行时间段统计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为55℃、上四分位值TH0.75为82℃,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为3200m3/h、中值QH0.5为3500m3/h、上四分位值QH0.75为3800m3/h。以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为横坐标并以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在直角坐标系上分别以T=TH0.25和T=TH0.75绘制两条竖直直线,以ΔT=ΔT1和ΔT=ΔT2绘制两条水平直线,将以上两条竖直直线和两条水平直线连同横坐标和纵坐标一起将直角坐标系分隔为9个不同的热状况区间并予以编号为Ⅰ至Ⅸ,将热状况区间Ⅲ、Ⅴ、Ⅶ视为低风险区间并显示为绿色,将热状况区间Ⅱ、Ⅳ、Ⅵ、Ⅷ视为中风险区间并显示为黄色,将热状况区间Ⅰ、Ⅸ视为高风险区间并显示为红色;在该直角坐标系的右侧区域,绘制柱状图表示高炉循环冷却水的流量,柱状图设有刻度以标识流量值大小且刻度越往上流量越大,柱状图的底部和顶部刻度分别为安全操作许可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最小流量值Qmin和最大流量值Qmax,柱状图的刻度还包括高炉正常稳定运行时间段统计获得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同时将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和上四分位值QH0.75之间的柱状区域予以绿色填充,且在柱状图上用水平粗实线标识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中值QH0.5的所处的位置最终绘制的图形如图2所示。
由于当前时间区段内高炉炉壁平均温度在各测量时刻的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51
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1℃,比较可得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52
ΔT1<ΔT<ΔT2,故当前时间区段内高炉炉壁热状况处于区间Ⅳ,该区间属于中风险区间,显示为黄色。
设定Δk1=0.05,Δk2=0.2,由于当前高炉炉壁热状况处于区间Ⅳ,比例系数k=1-Δk1=0.95,故将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至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53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54
对以上确定的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区间、当前时间区段内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55
和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56
在图2的基础上予以绘图显示,如图3所示。图3在图2的基础上,对热状况区间Ⅳ进行了高亮显示;并在热状况坐标系右侧的柱状图中,分别用水平细实线和水平细虚线标识了当前时间区段内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57
和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值
Figure BDA0002338501640000158
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及图示方法,从高炉炉壁的温度控制为出发点,基于大量历史运行数据和近期炉壁温度变化趋势对当前高炉炉壁的热状况进行判定,在此基础上给出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的调节值,这种方法不但很好地达到了高炉炉壁控制要求,而且还尽可能地节约循环水流量以实现节能效果。流量调节操作以高炉炉壁热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为依据,调节及时且稳定可靠,且调节过程逻辑清晰,实现步骤明确,使用范围广;同时本实施例采用简明的图示形式对高炉炉壁热状况和流量情况加以表示,这种图示大方友好,不易引发误判,并且方便现场操作人员的及时查看与判断。

Claims (7)

1.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信息,确定安全操作许可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最小流量值Qmin和最大流量值Qmax
步骤2、根据高炉历史运行数据,选取高炉正常稳定运行时间段统计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以及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
步骤3、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Δt对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和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进行测量和记录,并对记录得到的测量数据依次取N次时间间隔划分为若干个时间区段;其中,Δt为测量时间间隔,处于20秒~5分钟之间;T为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Q为测量得到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N为一个时间区段内包含的测量时间间隔数目,N为取值处于10~200之间且固定不变的正整数;
步骤4、将当前时间区段与其之前的M个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数据比较,获得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其中M为取值在1到20之间的正整数;
步骤5、设定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的参考下限值ΔT1和参考上限值ΔT2,其中参考下限值ΔT1取值范围为-10℃<ΔT1<-2℃,参考上限值ΔT2取值范围为2℃<ΔT2<10℃;
步骤6、根据当前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在各测量时刻的平均值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11
与步骤2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相比较,同时将步骤4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与步骤5设定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的参考下限值ΔT1和参考上限值ΔT2相比较,确定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并给予其区间编号,其中值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21
为当前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在各测量时刻的平均值,由当前时间区段各测量时刻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再取平均得到;
步骤7、根据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及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22
将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至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23
其中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24
为当前时间区段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由当前时间区段各测量时刻测量得到的高炉循环水流量值Q取平均得到,k为比例系数;
步骤8、对步骤6确定的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区间和步骤7确定的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值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25
予以绘图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为由若干安装于高炉炉壁不同位置的测温传感器所测炉壁温度结果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统计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其获得方法为:对所选时间段内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组成的数据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各自选择第25分位值和第75分位值,分别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TH0.25和上四分位值TH0.75;步骤2中所述统计得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的获取方法为:对所选时间段内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组成的数据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各自选择第25分位值、中位值和第75分位值,分别得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的获得方法分为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4.1:分别将当前时间区段以及当前时间区段之前的M个时间区段内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从小到大排列;
子步骤4.2:分别获得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平均温度的下四分位值T0.25、中位数值T0.5和上四分位值T0.75,以及当前时间区段之前的M个时间区段高炉炉壁平均温度的下四分位值T′0.25、中位数值T′0.5和上四分位值T′0.75
子步骤4.3:按式(1)计算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及其编号的获得方法分为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6.1:以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为横坐标并以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
子步骤6.2:在直角坐标系上分别以T=TH0.25和T=TH0.75绘制两条竖直直线,并分别以ΔT=ΔT1和ΔT=ΔT2绘制两条水平直线,其中TH0.25和TH0.75分别为步骤2中统计得到高炉炉壁平均温度T的下四分位值和上四分位值,ΔT1和ΔT2分别为步骤5设定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的参考下限值和参考上限值;
子步骤6.3:将子步骤6.2绘制得到的两条竖直直线和两条水平直线连同横坐标和纵坐标一起将直角坐标系分隔为9个不同的区间并予以编号,其编号方法如下:
(1)对T<TH0.25且ΔT<ΔT1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Ⅰ;
(2)对TH0.25≤T≤TH0.75且ΔT<ΔT1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Ⅱ;
(3)对T>TH0.75且ΔT<ΔT1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Ⅲ;
(4)对T<TH0.25且ΔT1≤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Ⅳ;
(5)对TH0.25≤T≤TH0.75且ΔT1≤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Ⅴ;
(6)对T>TH0.75且ΔT1≤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Ⅵ;
(7)对T<TH0.25且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Ⅶ;
(8)对TH0.25≤T≤TH0.75且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Ⅷ;
(9)对T>TH0.75且ΔT>ΔT2范围内的区间划分为热状况区间Ⅸ;
子步骤6.4:根据当前时间区段测量得到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在各测量时刻的平均值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41
和步骤4获得的高炉炉壁平均温度温差值ΔT值,确定当前时刻高炉炉壁温度所处的热状况区间编号,其确定方法如下:
(1)若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42
且ΔT<ΔT1,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Ⅰ;
(2)若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43
且ΔT<ΔT1,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Ⅱ;
(3)若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44
且ΔT<ΔT1,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Ⅲ;
(4)若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45
且ΔT1≤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Ⅳ;
(5)若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46
且ΔT1≤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Ⅴ;
(6)若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47
且ΔT1≤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Ⅵ;
(7)若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48
且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Ⅶ;
(8)若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51
且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Ⅷ;
(9)若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52
且ΔT>ΔT2,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温度所处区间为热状况区间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比例系数k,根据步骤6确定的高炉炉壁温度所处的热状况区间的不同,按照式(2)确定: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53
式(2)中,Δk1的取值范围在0.05至0.2之间,Δk2的取值范围在0.
1至0.4之间,且有Δk1<Δk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的绘图显示分为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8.1:根据步骤6所述方法绘制直角坐标系和两条竖直直线与两条水平直线将直角坐标系划分为9个热状况区间,将热状况区间Ⅲ、Ⅴ、Ⅶ视为低风险区间并显示为绿色,将热状况区间Ⅱ、Ⅳ、Ⅵ、Ⅷ视为中风险区间并显示为黄色,将热状况区间Ⅰ、Ⅸ视为高风险区间并显示为红色;
子步骤8.2:在子步骤8.1绘制的直角坐标系的右侧区域,绘制柱状图表示高炉循环冷却水的流量,柱状图设有刻度以标识流量值大小且刻度越往上流量越大,柱状图的底部和顶部刻度分别为步骤1获得的安全操作许可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最小流量值Qmin和最大流量值Qmax,柱状图的刻度还包括步骤2高炉正常稳定运行时间段统计获得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中值QH0.5和上四分位值QH0.75
子步骤8.3:对子步骤8.2绘制的带有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刻度的柱状图,将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Q的下四分位值QH0.25和上四分位值QH0.75之间的柱状区域予以绿色填充,且在柱状图上用水平粗实线标识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中值QH0.5的所处的位置;
子步骤8.4:根据步骤6确定的当前时间区段高炉炉壁热状况所处的区间,对直角坐标系中对该区域颜色予以高亮显示;
子步骤8.5:对步骤7获得的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平均值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61
和下一时间区段高炉循环水流量调节值
Figure FDA0002338501630000062
分别用水平细实线和水平细虚线标识二者在柱状图中所处的位置。
CN201911366276.0A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026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6276.0A CN111026207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6276.0A CN111026207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6207A true CN111026207A (zh) 2020-04-17
CN111026207B CN111026207B (zh) 2021-04-13

Family

ID=7021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6276.0A Active CN111026207B (zh) 2019-12-26 2019-12-26 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62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0500A (zh) * 2021-06-04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3262A (en) * 1971-12-23 1973-07-03 A Cowger Blast furnace cooling jacket
CN103882169A (zh) * 2012-12-21 2014-06-2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高炉炉缸冷却效率的方法
CN104898433A (zh) * 2015-06-25 2015-09-09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高炉冷却强度控制方法
CN105441615A (zh) * 2015-12-17 2016-03-30 长沙山水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冷却壁结构模型的用水量优化方法
CN107563061A (zh) * 2017-09-01 2018-01-09 长沙山水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炉冷却壁热仿真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3262A (en) * 1971-12-23 1973-07-03 A Cowger Blast furnace cooling jacket
CN103882169A (zh) * 2012-12-21 2014-06-2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高炉炉缸冷却效率的方法
CN104898433A (zh) * 2015-06-25 2015-09-09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高炉冷却强度控制方法
CN105441615A (zh) * 2015-12-17 2016-03-30 长沙山水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冷却壁结构模型的用水量优化方法
CN107563061A (zh) * 2017-09-01 2018-01-09 长沙山水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炉冷却壁热仿真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连卿 等: "高炉炉壁冷却效果与水流量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
孙保顺 等: "邢钢4号高炉冷却水经济用量的研究", 《冶金研究》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0500A (zh) * 2021-06-04 2022-10-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CN115220500B (zh) * 2021-06-04 2024-04-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6207B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4273B (zh) 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对炉况整体状态进行评估的方法
CN111026207B (zh) 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CN104959606A (zh)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3d打印局部温度控制系统
CN102269529B (zh) 高温熔渣流量与冷却水量闭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219899B (zh) 一种根据静压差判断高炉异常炉况的预警方法
JP5798746B2 (ja) 冶金炉の冷却要素の個々の冷却要素流路を流動する冷却液の、温度、流量、または圧力などの物理量の少なくとも1つを計測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283956A (zh) 用于定量判断高炉渣铁是否出尽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1471819B (zh) 高炉布料制度的调控方法及调控系统
CN108690895A (zh) 高炉炉内物料跟踪方法及预警装置
CN112226570A (zh) 转炉在线诊断节能降耗sads系统
CN110752042B (zh) 高炉炉缸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06679A (zh) 一种电站磨煤机入口风量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0373508A (zh) 软熔带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149538B (zh) 一种确保结晶器冷却水温度稳定的装置和方法
CN109443602A (zh) 送风温度传感器的故障判断方法及装置
CN206546516U (zh) 控制被测设备温度的系统
CN110358888A (zh) 基于参考炉次分组的转炉冶炼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3875303U (zh) 一种连铸机结晶器水温恒定控制装置
CN106679602A (zh) 一种确定高炉铜冷却壁渣皮厚度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19886B (zh) 一种户间水利平衡控制系统
CN106048117A (zh) 炼铁高炉判断炉温的简易方法
CN108690899A (zh) 提高副枪插入精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TWI728743B (zh) 高爐內壁結塊之監視方法
CN113637814A (zh) 高炉中心气流波动的调控方法
CN220229661U (zh) 一种冰蓄冷蓄冰槽冷量计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2

Address after: 230000 B-1015, wo Yuan Garden, 81 Ganquan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Anhui.

Patentee after: HEFEI MING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Donkey pond in Hunan province Xiangtan City Yuhu District 411105

Patentee before: XIANGTA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3

Address after: 024000 Ermao East Road, Hong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ifeng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Chifeng Yuanlian Steel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B-1015, wo Yuan Garden, 81 Ganquan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Anhui.

Patentee before: HEFEI MINGL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