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0500B -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 Google Patents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20500B
CN115220500B CN202110624973.2A CN202110624973A CN115220500B CN 115220500 B CN115220500 B CN 115220500B CN 202110624973 A CN202110624973 A CN 202110624973A CN 115220500 B CN115220500 B CN 1152205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arget
current
tes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49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20500A (zh
Inventor
阮祥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49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205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20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0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20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0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实测数据,所述当前实测数据包括第一试验时间和第一实测温度;根据所述第一试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试验阶段;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阶段结束时间和阶段结束温度;根据所述第一试验时间、所述第一实测温度、所述阶段结束时间和所述阶段结束温度,确定目标温度变化率;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该方法可实现分阶段精细化温度控制,保障目标试验过程过程中温度控制的精确性,有助于保障目标试验的试验效果和成品质量。

Description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真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多个行业或多个领域在仿真模拟试验时,经常需要对不同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光照强度和物质含量参数指标进行精确控制。当前仿真模拟试验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光照强度和物质含量参数指标的控制过程精度较差,试验效果较差,尤其是温度控制精度较差,严重影响仿真模拟试验的仿真效果,进而影响其对实际生产环境的指导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以解决现有当前温度控制精度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参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实测数据,所述当前实测数据包括第一试验时间和第一实测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试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试验阶段;
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阶段结束时间和阶段结束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试验时间、所述第一实测温度、所述阶段结束时间和所述阶段结束温度,确定目标温度变化率;
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试验时间、所述第一实测温度、所述阶段结束时间和所述阶段结束温度,确定目标温度变化率,包括:
根据所述阶段结束温度和所述第一实测温度,确定当前温度差;
根据所述阶段结束时间和所述第一试验时间,确定当前时间差;
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差和所述当前时间差,获取目标温度变化率。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第二试验时间和第二实测温度;
基于所述第二试验时间、所述第一试验时间、所述第一实测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确定目标温度范围;
若所述第二实测温度在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内,则继续执行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
若所述第二实测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则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降功率工作,将第二试验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一试验时间并将所述第二实测温度更新为第一实测温度;
若所述第二实测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则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升功率工作,将第二试验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一试验时间并将所述第二实测温度更新为第一实测温度。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试验时间、所述第一试验时间、所述第一实测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确定目标温度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试验时间和所述第一试验时间,确定目标时间差;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差和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确定目标温度变化量;
根据所述第一实测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确定目标控制温度;
根据所述目标控制温度和允许误差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温度范围。
优选地,所述当前实测数据还包括当前关联指标数据;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试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试验阶段之后,所述环境参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所述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
优选地,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当前实测湿度;
所述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所述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湿度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实测湿度和所述目标湿度范围,控制湿度调节单元工作。
优选地,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当前空气流速;
所述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所述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气流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空气流速和所述目标气流范围,控制气流调节单元工作。
优选地,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当前光照强度;
所述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所述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光照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和所述目标光照范围,控制灯光调节单元工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环境参数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模拟系统,包括仿真模拟试验室,还包括上述控制终端、设置在所述仿真模拟试验室内并与所述控制终端相连的温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气流调节单元、灯光调节单元和含量调节单元。
上述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先根据第一试验时间,确定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试验阶段,以实现对目标试验进行阶段化控制过程,有助于保障目标试验的精细化控制;然后,利用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阶段结束时间和阶段结束温度,以及第一试验时间和第一实测温度,确定目标温度变化率,进而利用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实现分阶段精细化温度控制,保障目标试验过程过程中温度控制的精确性,有助于保障目标试验的试验效果和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境参数控制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境参数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境参数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境参数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参数控制方法,该环境参数控制方法可应用在控制终端上,用于实现仿真模拟试验或者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温度进行精细化控制,提高温度控制精度,保证仿真模拟试验的试验效果或者实际生产的生产效果。该控制终端为用于控制执行环境参数控制方法的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环境参数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在控制终端为例进行说明,该环境参数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实测数据,当前实测数据包括第一试验时间和第一实测温度;
S102:根据第一试验时间,确定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试验阶段;
S103: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阶段结束时间和阶段结束温度;
S104:根据第一试验时间、第一实测温度、阶段结束时间和阶段结束温度,确定目标温度变化率;
S105:根据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
其中,目标试验是指本次正在进行的试验,具体为当前时刻在仿真模拟试验室内进行的试验。第一试验时间是从试验启动时间起算的试验时间,是系统当前时间与试验启动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以下采用T1表示。试验启动时间是指控制终端开始控制进行仿真模拟试验的时间,以下采用T0表示。第一实测温度是指在第一试验时间时,实时测量到的温度,以下采用W1表示。
作为一示例,步骤S101中,控制终端可接收用户触发的与目标试验相关的试验启动指令,例如,可接收用户操作控制面板,输入与目标试验相关的输入信息并点击试验启动按键后,即可触发启动进行仿真模拟试验。本示例中,控制终端在接收到试验启动指令之后,控制终端可将试验启动指令发送给与其相连的计时器,以使计时器在仿真模拟试验开始时进行计时,实时获取第一试验时间,并将第一试验时间发送给控制终端;并且,控制终端可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开始工作,使与控制终端相连的温控探头实时采集第一实测温度,并将第一实测温度发送给控制终端,以使控制终端可根据第一试验时间和第一实测温度进行温度控制,提高温度精度。
其中,当前试验阶段是与第一试验时间相匹配的配置温控阶段。配置温控阶段是预先配置的与目标试验相对应的多个不同温度控制阶段。例如,在涂料涂装的仿真模拟试验过程中,需依次经过平缓升温阶段、急剧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平缓降温阶段和急剧降温阶段这几个配置温控阶段。平缓升温阶段是指温度升高速率较小的升温阶段。急剧升温阶段是指温度升高速率较大的升温阶段。恒温阶段是指温度恒定的控制阶段。平缓降温阶段是指温度降低速率较小的降温阶段。急剧降温阶段是指温度降低速率较大的降温阶段。
本示例中,每一配置温控阶段对应的一阶段试验时间和阶段温度范围,用于促使控制终端控制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温度,使其在阶段试验时间内与阶段温度范围相匹配。阶段试验时间为预先设置的与配置温控阶段相对应的时间,包括阶段起始时间Ts和阶段结束时间Tf。阶段温度范围是预先设置的与配置温控阶段相对应的温度,包括阶段起始温度Ws和阶段结束温度Wf。
作为一示例,步骤S102中,控制终端在获取第一试验时间之后,需将第一试验时间与多个配置温控阶段对应的阶段试验时间进行对比,将第一试验时间所属的阶段试验时间对应的配置温控阶段,确定为当前试验阶段。例如,若第i个配置温控阶段对应的阶段试验时间为(Tsi,Tmi],若第一试验时间T1在阶段试验时间(Tsi,Tmi]内,即Tsi<T1≤Tmi,则将第i个配置温控阶段确定为当前试验阶段。
作为一示例,步骤S103中,控制终端在根据第一试验时间确定当前试验阶段后,需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阶段结束时间Tf和阶段结束温度Wf,以便基于阶段结束时间Tf和阶段结束温度Wf,对目标试验过程中的温度进行精细化控制。
其中,目标温度变化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量,以下采用P来表示。
作为一示例,步骤S104中,控制终端可根据根据第一试验时间T1、第一实测温度W1、阶段结束时间Tf和阶段结束温度Wf,计算目标温度变化率P,目标温度变化率P可反映第一试验时间T1至阶段结束时间Tf之间,单位时间(如1min)需要控制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量,例如,单位时间(如1min)需要升高多少度或者降低多少度,以便后续利用目标温度变化率实现精细化温度控制,有助于保障目标试验的试验效果和成品质量。
作为一示例,步骤S105中,控制终端可根据目标温度变化率,实现在第一试验时间T1至阶段结束时间Tf之间,依据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单位时间内温度升高或者降低的温度变化量,从而实现精细化温度控制,以保障目标试验过程过程中温度控制的精确性,有助于保障目标试验的试验效果和成品质量。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参数控制方法中,先根据第一试验时间,确定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试验阶段,以实现对目标试验进行阶段化控制过程,有助于保障目标试验的精细化控制;然后,利用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阶段结束时间和阶段结束温度,以及第一试验时间和第一实测温度,确定目标温度变化率,进而利用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实现精细化温度控制,保障目标试验过程过程中温度控制的精确性,有助于保障目标试验的试验效果和成品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4,即根据第一试验时间、第一实测温度、阶段结束时间和阶段结束温度,确定目标温度变化率,包括:
S201:根据阶段结束温度和第一实测温度,确定当前温度差;
S202:根据阶段结束时间和第一试验时间,确定当前时间差;
S203:根据当前温度差和当前时间差,获取目标温度变化率。
作为一示例,步骤S201中,控制终端可将阶段结束温度Wm与第一实测温度W1的差值,确定为当前温度差ΔW1,该当前温度差ΔW1为当前试验阶段仍需控制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量。例如,若第一实测温度W1为30℃,阶段结束温度Wm为80℃,则当前温度差ΔW1=Wm-W1=50℃,即当前试验阶段仍需控制温度升高50℃。
作为一示例,步骤S202中,控制终端可将阶段结束时间Tm与第一试验时间T1的差值,确定为当前时间差ΔT1,该当前时间差ΔT1为从第一试验时间T1开始至阶段结束时间Tm之间的时间差,为仍需控制温度变化的时间差。例如,第一试验时间T1为15min,阶段结束时间Tm为25min,则当前时间差ΔT1=Tm-T1=10min,即当前试验阶段仍需试验10min。
作为一示例,步骤S203中,控制终端可根据当前温度差ΔW1和当前时间差ΔT1,计算两者的商值,确定为目标温度变化率,即目标温度变化率P=ΔW1/ΔT1。例如上述示例中,P=ΔW1/ΔT1=50℃/10min=5℃/min,说明在第一试验时间T1之后,每分钟需要控制温度升高5℃,则在第一试验时间T1至阶段结束时间Tm内,需实时检测每分钟温度是否升高5℃,以便利用目标温度变化率进行温度精细化控制,保障目标试验过程过程中温度控制的精确性,有助于保障目标试验的试验效果和成品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05,即根据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包括:
S301:获取第二试验时间和第二实测温度;
S302:基于第二试验时间、第一试验时间、第一实测温度和目标温度变化率,确定目标温度范围;
S303:若第二实测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则继续执行根据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
S304:若第二实测温度大于目标温度范围,则控制温度控制单元降功率工作,将第二试验时间更新为第一试验时间并将第二实测温度更新为第一实测温度;
S305:若第二实测温度小于目标温度范围,则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升功率工作,将第二试验时间更新为第一试验时间并将第二实测温度更新为第一实测温度。
其中,第二试验时间是从试验启动时间起算的试验时间,具体是指在第一试验时间与阶段试验时间之间的试验时间,以下采用T2表示。第二实测温度是指在第一试验时间时,实时测量到的温度,以下采用W2表示。
作为一示例,步骤S301中,控制终端在第一试验时间确定目标温度变化率之后,需实时获取第二试验时间T2和与第二试验时间T2相对应的第二实测温度W2,具体获取计时器发送的第二试验时间T2和温控探头发送的第二实测温度W2。
其中,目标温度范围是指在第二试验时间需要控制仿真模拟试验室达到的温度范围。目标温度范围包括最小允许温度和最大允许温度。该最小允许温度是指在第二试验时间需求控制仿真模拟试验室达到的最小温度。该最大允许温度是指在第二试验时间需求控制仿真模拟试验室达到的最大温度。
作为一示例,步骤S302中,由于目标温度变化率是在第一试验时间确定的,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量,因此,可根据第二试验时间、第一试验时间和目标温度变化率,确定从第一试验时间到第二试验时间这一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量,再根据该温度变化量和第一实测温度,确定其目标温度范围,以便基于目标温度范围和第二实测温度的比较结果,实现对当前试验阶段的温度进行精细化控制。
作为一示例,步骤S303中,控制终端可将第二实测温度W2与目标温度范围进行比较,若第二实测温度W2在目标温度范围,即最小允许温度≤第二实测温度W2≤最大允许温度,说明第二试验时间W2测量到的第二实测温度W2满足其所需控制的温度范围,此时,仍按第一试验时间T1所确定的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
作为一示例,步骤S304中,可将第二实测温度W2与目标温度范围进行比较,若第二实测温度W2大于目标温度范围,即第二实测温度W2>最大允许温度Wmax,说明第二试验时间T2测量到的第二实测温度W2过高,因此,需要控制温度控制单元降功率工作,从而调整第二试验时间T2之后的温度,并且,将第二试验时间更新为第一试验时间并将第二实测温度更新为第一实测温度,重复执行步骤S102-S104的处理过程,以更新目标温度变化率,以实现在第二试验时间T2之后,基于更新后的目标温度变化率对温度进行精细化控制。
作为一示例,步骤S305中,可将第二实测温度W2与目标温度范围进行比较,若第二实测温度W2小于目标温度范围,即第二实测温度W2<最小允许温度Wmin,说明第二试验时间T2测量到的第二实测温度W2过低,因此,需要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升功率工作,从而调整第二试验时间T2之后的温度,并且,将第二试验时间更新为第一试验时间并将第二实测温度更新为第一实测温度,重复执行步骤S102-S104的处理过程,以更新目标温度变化率,以实现在第二试验时间T2之后,基于更新后的目标温度变化率对温度进行精细化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302,即基于第二试验时间、第一试验时间、第一实测温度和目标温度变化率,确定目标温度范围,包括:
S401:根据第二试验时间和第一试验时间,确定目标时间差;
S402:根据目标时间差和目标温度变化率,确定目标温度变化量;
S403:根据第一实测温度和目标温度变化量,确定目标控制温度;
S404:根据目标控制温度和允许误差温度,确定目标温度范围。
作为一示例,步骤S401中,控制终端可将第二试验时间T2与第一时间T1的差值,确定为目标时间差ΔT2,该目标时间差为从第一试验时间T1开始至第二试验时间T2之间的时间差。第一试验时间T1为15min,第二试验时间T2为20min,则目标时间差ΔT2=T2-T1=5min。
作为一示例,步骤S402中,控制终端可将目标时间差ΔT2和目标温度变化率P的乘积,确定为目标温度变化量ΔW2。该目标温度变化量ΔW2可以理解为从第一试验时间T1到第二试验时间T2这段试验时间内,其应该控制的温度变化量。例如,在目标时间差ΔT2=T2-T1=5min且P=ΔW1/ΔT1=5℃/min时,其目标温度变化量ΔW2=P*ΔT2=25℃,即需要控制第二实测温度与第一实测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达到25℃。
作为一示例,步骤S403中,控制终端可将第一实测温度W1与目标温度变化量ΔW2的和值,确定为目标控制温度Wx,该目标控制温度Wx可以理解为在第二试验时间T2时需要控制仿真模拟试验室达到的温度。例如,若第一实测温度W1为30℃,目标温度变化量ΔW2为25℃,则第二试验时间T2需要达到的目标控制温度Wx=W1+ΔW2=55℃。
其中,允许误差温度为预先设置的允许误差的温度,可决定温度控制精度,以下采用Wy来表示,如Wy=0.5℃。一般来说,允许误差温度越小,其温度控制精度越高。最小允许温度是指基于目标控制温度确定的可实现温度跟随的最小温度,以下采用Wmin来表示。最大允许温度是指基于目标控制温度确定的可实现温度跟随的最大温度,以下采用Wmax来表示。
作为一示例,步骤S404中,控制终端可将目标控制温度Wx与允许误差温度Wy的差值,确定为最小允许温度Wmin;将目标控制温度Wx与允许误差温度Wy的和值,确定为最大允许温度Wmax;然后,根据最小允许温度Wmin和最大允许温度Wmax,确定目标温度范围,以便基于目标温度范围,对第二试验时间采集到的第二实测温度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达到精细化温度控制目的。例如,若目标控制温度Wx为55℃,允许误差温度Wy为0.5℃,则最小允许温度Wmin=Wx-Wy=54.5℃,最大允许温度Wmax=Wx+Wy=55.5℃,即目标温度范围为[54.5℃,55.5℃]。
在一实施例中,当前实测数据还包括当前关联指标数据;
在根据第一试验时间,确定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试验阶段之后,环境参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
其中,关联指标调节单元是用于调节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与关联指标的单元。关联指标是指在进行仿真模拟试验中除了温度以外的其他控制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湿度、空气流速、光照强度和物质含量等参数指标。当前关联指标数据是指实时采集到的与关联指标相关的数据,例如,若关联指标为温度,则当前关联指标数据为当前实测湿度。目标关联指标范围为与当前试验阶段相匹配的需要控制关联指标达到的范围。
作为一示例,步骤S101中获取到的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实测数据不仅包括第一试验时间和第一实测温度,还包括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当前实测湿度、当前空气流速、当前光照强度和当前物质含量等。
作为一示例,在步骤S102之后,即在根据第一试验时间,确定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试验阶段之后,控制终端还需要根据当前试验阶段,确定其需要控制的关联指标类型,进而获取与当前试验阶段和关联指标类型相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然后,将实时采集到的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目标关联指标范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控制与关联指标类型相匹配的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以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关联指标对应的控制条件,实现分阶段对应不同关联指标进行精细化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当前实测湿度;
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湿度范围,根据当前实测湿度和目标湿度范围,控制湿度调节单元工作。
其中,当前实测湿度为在第一试验时间T1时,实时测量到的湿度。目标湿度范围是预先配置的需要在当前试验阶段达到的湿度范围。
其中,湿度调节单元是用于实现湿度调节的单元。作为一示例,仿真模拟试验室上设有湿润空气入口和干燥空气入口,湿润空气入口用于接收高湿度空气,干燥空气入口用于接收干燥空气,湿度调节单元与湿润空气入口相连,用于控制湿润空气入口中输入的高湿度空气的进气量和干燥空气入口输入的干燥空气的进气量,实现对仿真模拟试验室的湿度调整。本示例中,湿度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加热器和抽湿机。加热器与湿润空气入口相连,用于将水加热沸腾,以形成高湿度空气,将高湿度控制通过湿润空气入口输入到仿真模拟试验室内。抽湿机与干燥空气入口相连,用于获取干燥空气,以将干燥空气通过干燥空气入口输入到仿真模拟试验室内。
作为一示例,控制终端在确定当前试验阶段之后,将与当前试验阶段相匹配的配置湿度范围确定为目标湿度范围,该配置湿度范围为预先设置的与当前试验阶段相匹配的湿度范围。控制终端将当前实测湿度与目标湿度范围进行比较;若当前实测湿度在目标湿度范围内,则无需控制湿度调节单元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湿度;若当前实测湿度不在目标湿度范围内,则需要控制湿度调节单元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湿度。本示例中,若当前实测湿度大于目标湿度范围,说明仿真模拟试验室的湿度较高,需控制湿度调节单元降低湿度,具体可增加干燥空气入口输入到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干燥空气的进气量;若当前实测湿度小于目标湿度范围,说明仿真模拟试验室的湿度较低,需控制湿度调节单元提高湿度,具体可增加湿润空气入口中输入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高湿度空气的进气量。
本示例中,根据当前实测湿度与目标湿度范围的比较结果,控制湿度调节单元工作,以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湿度,以实现分阶段对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湿度进行精细化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当前空气流速;
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气流范围,根据当前空气流速和目标气流范围,控制气流调节单元工作。
其中,当前空气流速为在第一试验时间T1时,实时测量到的空气流速。目标气流范围是预先配置的需要在当前试验阶段达到的气流范围。
其中,气流调节单元是用于实现气流调节的单元。作为一示例,仿真模拟试验室上设有连通外界的用于输入空气的空气入口,该空气入口可以为上述湿润空气入口、干燥空气入口或者常规空气入口,此处的常规空气入口是与除了湿润空气入口和干燥空气入口之外的用于直接输入空气的入口。本示例中,气流控制单元可以为风机,风机可设置在仿真模拟试验室内,也可以设置在仿真模拟试验室内,与空气入口相对设置,可调节从空气入口进入仿真模拟试验室的空气流速。
作为一示例,控制终端在确定当前试验阶段之后,将与当前试验阶段相匹配的配置气流范围确定为目标气流范围,该配置气流范围为与当前试验阶段相匹配的气流范围。然后,控制终端将当前空气流速与目标气流范围进行比较;若当前空气流速在目标气流范围内,则无需控制气流调节单元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空气流速;若当前空气流速不在目标气流范围内,则需要控制气流调节单元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空气流速。本示例中,若当前空气流速大于目标气流范围,说明仿真模拟试验室的空气流速较高,需控制气流调节单元降低空气流速,具体可控制风机降功率或者停止工作;若当前空气流速小于目标气流范围,说明仿真模拟试验室的空气流速较低,需控制气流调节单元提高空气流速,具体可控制风机升功率工作,加大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空气流速。
本示例中,根据当前空气流速与目标气流范围的比较结果,控制气流调节单元工作,以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空气流速,以实现分阶段对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空气流速进行精细化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当前光照强度;
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光照范围,根据当前光照强度和目标光照范围,控制灯光调节单元工作。
其中,当前光照强度为在第一试验时间T1时,实时测量到的光照强度。目标光照范围是预先配置的需要在当前试验阶段达到的光照范围。
其中,灯光调节单元是用于实现光照调节的控制单元。作为一示例,灯光调节单元可以为氙弧灯、紫外灯、碳弧灯和金属卤素灯等灯光的调节单元,本示例中,灯光调节单元可控制设置在仿真模拟试验室内氙弧灯、紫外灯、碳弧灯和金属卤素灯工作,调节氙弧灯、紫外灯、碳弧灯和金属卤素灯的光照强度。
作为一示例,控制终端在确定当前试验阶段之后,将与当前试验阶段相匹配的配置光照范围确定为目标光照范围,该配置光照范围是预先设置的与当前试验阶段相匹配的光照范围。然后,控制终端将当前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范围进行比较;若当前光照强度在目标光照范围内,则无需控制灯光调节单元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光照强度;若当前光照强度不在目标光照范围内,则需要控制灯光调节单元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光照强度。本示例中,若当前光照强度大于目标光照范围,说明仿真模拟试验室的光照强度较高,需控制灯光调节单元降低光照强度,具体控制设置在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氙弧灯、紫外灯、碳弧灯和金属卤素灯降低其光照强度,以达到调节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光照强度的目的;若当前光照强度小于目标光照范围,说明仿真模拟试验室的光照强度较低,需控制灯光调节单元提高光照强度,具体控制设置在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氙弧灯、紫外灯、碳弧灯和金属卤素灯增大其光照强度,以达到调节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光照强度的目的。
可理解地,根据当前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范围的比较结果,控制灯光调节单元工作,以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光照强度,以实现分阶段对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光照强度进行精细化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当前物质含量;
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含量范围,根据当前物质含量和目标含量范围,控制含量调节单元工作。
其中,当前物质含量为在第一试验时间T1时,实时测量到的物质含量。目标含量范围是预先配置的需要在当前试验阶段达到的含量范围。
其中,含量调节单元是用于调节物品含量的控制单元。例如,在模拟海洋周边气候对试验品的破坏的仿真模拟试验中,其含量调节单元可以为盐雾调节单元,用于调节进入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盐雾含量。
作为一示例,仿真模拟试验室设有高含量入口和常规含量入口。其中,高含量入口为仿真模拟试验室中用于接收高含量物品的入口,此处的高含量入口可以为固态物体入口、液态物体入口或者气态物体入口。本示例中,常规含量入口可以为与高含量入口相对应的用于稀释高含量物品的浓度的入口。在高含量入口为液态物体入口时,其常规含量入口可以为用于液态水的入口;在高含量入口为气态物体入口时,其常规含量入口可以为空气入口。
作为一示例,控制终端在确定当前试验阶段之后,将与当前试验阶段相匹配的配置含量范围确定为目标含量范围,该配置含量范围为预先配置的与当前试验阶段相匹配的含量范围。然后,控制终端将当前物质含量与目标含量范围进行比较;若当前物质含量在目标含量范围内,则无需控制含量调节单元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物质含量;若当前物质含量不在目标含量范围内,则需要控制含量调节单元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物质含量。本示例中,若当前物质含量大于目标含量范围,说明仿真模拟试验室的物质含量较高,需控制含量调节单元降低物质含量,具体降低高含量入口中的高含量物品的输入量,以达到调节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物质含量的目的;若当前物质含量小于目标含量范围,说明仿真模拟试验室的物质含量较低,需控制含量调节单元提高物质含量,具体增大高含量入口中的高含量物品的输入量,以达到调节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物质含量的目的。
例如,在模拟海洋周边气候对试验品的破坏的仿真模拟试验中,需根据第一试验时间采集的当前盐雾含量,将当前盐雾含量与目标盐雾范围进行比较;若当前盐雾含量在目标盐雾范围内,则无需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的盐雾含量;若当前盐雾含量大于目标盐雾范围,则需要降低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盐雾含量,具体可通过降低高含量入口的高含量盐雾的输入量或者增大常规含量集入口输入的空气量,以达到降低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盐雾浓度的目的;若当前盐雾含量小于目标盐雾范围,则需要增大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盐雾含量,具体可通过增加高含量入口的高含量盐雾的输入量或者减少常规含量集入口输入的空气量,以达到降低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盐雾浓度的目的。
可理解地,根据当前物质含量与目标含量范围的比较结果,控制含量调节单元工作,以调整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物质含量,以实现分阶段对仿真模拟试验室内的物质含量进行精细化控制。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环境参数控制方法,例如图1所示S101-S105,或者图2至图4所示,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环境模拟系统,包括仿真模拟试验室,还包括上述控制终端、设置在所述仿真模拟试验室内并与所述控制终端相连的温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气流调节单元、灯光调节单元和含量调节单元,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环境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实测数据,所述当前实测数据包括第一试验时间和第一实测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试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试验阶段;
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阶段结束时间和阶段结束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试验时间、所述第一实测温度、所述阶段结束时间和所述阶段结束温度,确定目标温度变化率;
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
获取第二试验时间和第二实测温度;
基于所述第二试验时间、所述第一试验时间、所述第一实测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确定目标温度范围;
若所述第二实测温度在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内,则继续执行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控制温度控制单元工作;
若所述第二实测温度大于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则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降功率工作,将第二试验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一试验时间并将所述第二实测温度更新为第一实测温度;
若所述第二实测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则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升功率工作,将第二试验时间更新为所述第一试验时间并将所述第二实测温度更新为第一实测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试验时间、所述第一实测温度、所述阶段结束时间和所述阶段结束温度,确定目标温度变化率,包括:
根据所述阶段结束温度和所述第一实测温度,确定当前温度差;
根据所述阶段结束时间和所述第一试验时间,确定当前时间差;
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差和所述当前时间差,获取目标温度变化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试验时间、所述第一试验时间、所述第一实测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确定目标温度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试验时间和所述第一试验时间,确定目标时间差;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差和所述目标温度变化率,确定目标温度变化量;
根据所述第一实测温度和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确定目标控制温度;
根据所述目标控制温度和允许误差温度,确定所述目标温度范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实测数据还包括当前关联指标数据;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试验时间,确定所述目标试验对应的当前试验阶段之后,所述环境参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所述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当前实测湿度;
所述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所述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湿度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实测湿度和所述目标湿度范围,控制湿度调节单元工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当前空气流速;
所述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所述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气流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空气流速和所述目标气流范围,控制气流调节单元工作。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境参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包括当前光照强度;
所述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关联指标数据和所述目标关联指标范围,控制关联指标调节单元工作,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试验阶段对应的目标光照范围,根据所述当前光照强度和所述目标光照范围,控制灯光调节单元工作。
8.一种控制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环境参数控制方法。
9.一种环境模拟系统,包括仿真模拟试验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终端、设置在所述仿真模拟试验室内并与所述控制终端相连的温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气流调节单元、灯光调节单元和含量调节单元。
CN202110624973.2A 2021-06-04 2021-06-04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Active CN1152205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4973.2A CN115220500B (zh) 2021-06-04 2021-06-04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4973.2A CN115220500B (zh) 2021-06-04 2021-06-04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0500A CN115220500A (zh) 2022-10-21
CN115220500B true CN115220500B (zh) 2024-04-19

Family

ID=83605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4973.2A Active CN115220500B (zh) 2021-06-04 2021-06-04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20500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913837A (zh) * 1968-09-11 1970-03-13
NL7014262A (zh) * 1969-09-26 1971-03-30
NL7104093A (zh) * 1970-03-27 1971-09-29
JPH04289420A (ja) * 1991-03-18 1992-10-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rtd測定装置
NO20015724D0 (no) * 2000-11-24 2001-11-23 Moeller Gebaeudeautomation Kg Fremgangsmåte og anordning til styring av luftparameter ved hjelp av et klimaanlegg
CN102176177A (zh) * 2009-10-24 2011-09-07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装置加热方法
CN103970164A (zh) * 2013-02-03 2014-08-06 生阳新材料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超调控制加热方法
CN105241007A (zh) * 2015-09-29 2016-01-13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6140842A1 (en) * 2015-03-02 2016-09-09 George Josman C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CN106569518A (zh) * 2016-10-17 2017-04-19 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弗炉测量煤的挥发分的温度控制方法
KR101792225B1 (ko) * 2016-05-12 2017-11-01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자동 온도상승률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885259A (zh) * 2017-12-07 2018-04-06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反应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KR102049814B1 (ko) * 2018-07-09 2019-11-28 (주)하이비젼시스템 램프를 활용한 비접촉식 급속 온도 제어 장치
CN210115219U (zh) * 2019-04-29 2020-02-2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烤箱及试验板涂装烘烤系统
CN111026207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湘潭大学 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CN111795721A (zh) * 2020-06-04 2020-10-2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压罐固化数据实时在线检测方法
CN112023846A (zh) * 2020-08-21 2020-12-04 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的电加热精细控制方法
CN212349333U (zh) * 2020-05-28 2021-01-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温烘烤装置
EP3816529A1 (en) * 2019-10-31 2021-05-05 Dyseco Holding B.V. Control system for climate conditioning of a building zone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913837A (zh) * 1968-09-11 1970-03-13
NL7014262A (zh) * 1969-09-26 1971-03-30
NL7104093A (zh) * 1970-03-27 1971-09-29
GB1333135A (en) * 1970-03-27 1973-10-10 Gen Electric Gas turbine temperature adaptive control
JPH04289420A (ja) * 1991-03-18 1992-10-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rtd測定装置
NO20015724D0 (no) * 2000-11-24 2001-11-23 Moeller Gebaeudeautomation Kg Fremgangsmåte og anordning til styring av luftparameter ved hjelp av et klimaanlegg
CN102176177A (zh) * 2009-10-24 2011-09-07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装置加热方法
CN103970164A (zh) * 2013-02-03 2014-08-06 生阳新材料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超调控制加热方法
WO2016140842A1 (en) * 2015-03-02 2016-09-09 George Josman C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CN105241007A (zh) * 2015-09-29 2016-01-13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792225B1 (ko) * 2016-05-12 2017-11-01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자동 온도상승률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569518A (zh) * 2016-10-17 2017-04-19 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弗炉测量煤的挥发分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07885259A (zh) * 2017-12-07 2018-04-06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反应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KR102049814B1 (ko) * 2018-07-09 2019-11-28 (주)하이비젼시스템 램프를 활용한 비접촉식 급속 온도 제어 장치
CN210115219U (zh) * 2019-04-29 2020-02-2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烤箱及试验板涂装烘烤系统
EP3816529A1 (en) * 2019-10-31 2021-05-05 Dyseco Holding B.V. Control system for climate conditioning of a building zone
CN111026207A (zh) * 2019-12-26 2020-04-17 湘潭大学 一种高炉循环冷却水流量调节控制方法
CN212349333U (zh) * 2020-05-28 2021-01-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温烘烤装置
CN111795721A (zh) * 2020-06-04 2020-10-2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压罐固化数据实时在线检测方法
CN112023846A (zh) * 2020-08-21 2020-12-04 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的电加热精细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不同煤体自燃指标性气体函数模型特征分析;文虎;赵向涛;王伟峰;王刘兵;田晴;和健;;煤炭转化;20200115(第01期);全文 *
车载电子电器设备的温度变化试验;卢兆明;;环境技术;20091025(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0500A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7161B (zh) 空调能耗模型训练方法与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11096094B (zh) 经由智能供应空气温度设定点控制的冷却单元能量优化
CN105352239A (zh) 空调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CN105299974A (zh) 一种空调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JP5578990B2 (ja) エネルギー総和抑制制御装置、電力総和抑制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6596159B (zh) 高精度空调能力试验装置
CN113254738B (zh) 烧成曲线的自适应预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TWI467580B (zh) 具自動修整功能之快閃記憶體裝置及其修整碼之設定方法
CN103309381B (zh) 人工污秽试验室温湿度联合控制系统与方法
US20210254851A1 (en)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CN115220500B (zh) 环境参数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和环境模拟系统
KR20210044710A (ko) 공기 조절용 테스트 챔버 및 방법
CN105595391A (zh) 一种关于ctd气流式烘丝机的先进控制方法
CN111124013B (zh) 一种气候箱内的环境调节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741576B (zh) 电路板温度检测位置选取、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203366165U (zh) 人工污秽试验室温湿度联合控制系统
CN109407718A (zh) 试剂卡温控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12316A (zh) 一种温控器的温度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4110943A (zh) 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00740B (zh) 一种测量环境温湿度的摄像装置
CN115597135A (zh) 除湿机出风口温度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除湿机
CN114115383A (zh) 烘箱中产品温度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77305B (zh) 空气调节系统的调控方法、调控模型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
KR102233458B1 (ko) IoT 기반 곤충 사육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6610169B (zh) 一种目标对象智能化养护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