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3936A - 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3936A
CN111023936A CN201911309060.0A CN201911309060A CN111023936A CN 111023936 A CN111023936 A CN 111023936A CN 201911309060 A CN201911309060 A CN 201911309060A CN 111023936 A CN111023936 A CN 111023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dial indicator
positioning sleeve
sleev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90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23936B (zh
Inventor
周超洪
刘苹
张凤玲
曾得峰
冯丽娥
邵向兰
李婧
杨建平
宋强
王开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90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3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3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3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23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3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025Measuring of vehicl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1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r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or spaced aper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dication Of The Valve Opening Or Closing Statu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涉及铁路车辆紧急阀技术领域,其主要将原来的性能关键尺寸L的判断,分解成对L1的尺寸的判断,及对L2的尺寸的判断,简化了判断步骤。本发明同时还设置了其零刻度对应于设计尺寸下限的千分表,以使实施人员在测量时,能更为直观、方便的判断L1的尺寸和L2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紧急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铁路车辆常使用的紧急阀,其主要包括有沿轴向依次布置的紧急阀活塞杆、放风阀座和放风阀,其中,防风阀主要由沿轴向依次连接的放风阀组成、放风阀导向杆和弹簧所构成。放风阀座的阀口与放风阀组成中的胶面相抵,而放风阀组成与放风阀导向杆为球面接触。
其中,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组成中的顶杆之间的垂向间距L是影响紧急灵敏度及稳定性的关键要素之一,该间距的尺寸被称为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影响该尺寸的主要要素主要有两个:
(1)紧急阀组装后,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的垂向间距L1;以及
(2)紧急阀组装后,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垂向间距L2。
在紧急阀使用前,需要对L1和L2进行尺寸测量,依据公式L=L1-L2计算得出L的数值,再判断L的数值是否处于设计尺寸要求的范围之内。
这种传统的测量方式主要具有以下缺陷:
(1)在对L1进行测量时,需要深入至放风阀座之内,测量较为困难,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好的测量手段;
(2)对L2进行测量时,需要将放风阀横置后再进行测量。而由于放风阀导向杆与放风阀组成之间为球面配合,在测量时放风阀组成容易发生相对于放风阀导向杆的倾斜,从而导致L2的数值失真;
(3)在得知L1和L2后,还需按照公式(L=L1-L2)才能获知L的数值,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较为方便的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是否满足设计尺寸要求的方法。
而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千分表进行调零,使千分表的零刻度对应于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
S2、利用千分表测定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
S3、对千分表进行调零,使千分表的零刻度对应于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
S4、利用千分表测定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
S5、判断步骤S2和步骤S4中所得的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及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是否满足设计尺寸要求;若两者均满足设计尺寸要求,则判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满足设计尺寸要求。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利用第一量具和第一标定样块对千分表进行调零;
所述第一量具包括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定位套,以及其一端由第一定位套的开口可同轴滑动的插入在第一定位套内孔中的移动量块;所述第一标定样块构成有相平行且具有垂向间距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高于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垂向间距,与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量具还包括有沿第一定位套的径向插入至移动量块中的防脱螺钉,所述防脱螺钉与第一定位套之间螺纹连接,而所述移动量块与防脱螺钉之间则留有沿防脱螺钉的径向延伸的可动间隙,以使移动量块可相对于防脱螺钉的头部而沿第一定位套的内孔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可动间隙的大小与千分表的最大量程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包括有以下步骤:
Z1、将千分表的测定端由第一定位套远离开口的一端插入至第一定位套的内孔中,使千分表的测定端与移动量块相抵,使千分表的固定端与第一定位套相固定;
Z2、使移动量块伸出于第一定位套的一端与第二平面相抵,并使第一定位套开口的端面与第一平面相抵,从而使得移动量块出露于第一定位套开口外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垂向间距相一致;
Z3、对千分表进行调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包括有以下步骤:
Z1、将带有千分表的第一量具放置入放风阀座内;
Z2、使第一定位套开口的端面与放风阀座阀口相抵,使移动量块伸出于第一定位套的一端与紧急阀活塞杆相抵;
Z3、对千分表进行读数。
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利用第二量具、辅助夹具和第二标定样块对千分表进行调零,所述第二量具包括有呈一端设有开口的第二定位套;
所述第二标定样块构成有相平行且具有垂向间距的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低于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低于第四平面;
所述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之间的垂向间距,与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相一致;
所述辅助夹具包括有同轴设置的基座,压套;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其同轴线且底端封闭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周与放风阀导向杆的外周相适配,所述压套呈筒状,且其顶端封闭,所述压套的内孔和第一定位孔同轴线,且压套内孔的顶部构成垂直于压套轴线的夹持平面;所述基座和压套相对合,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底端与压套的夹持平面形成夹持位,所述压套的内周与基座的外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压套的顶部还构成有与其内孔同轴线且相连通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内周与第二定位套的外周相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Z1、将千分表的测定端由第二定位套远离开口的一端同轴的插入至第二定位套的内孔中,使千分表的固定端与第二定位套相固定;
Z2、使千分表的测定端与第四平面相抵,使第二定位套内孔的端面与第三平面相抵,从而使得千分表测定端缩入于第二定位套内孔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之间的垂向间距相一致;
Z3、对千分表进行调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Z1、在第一定位孔中放置入放风阀,使放风阀外周与第一定位孔内周配合接触,同时,将放风阀的弹簧抵接住第一定位孔的底端,并使胶面与压套的夹持平面相抵;
Z2、相对于基座旋转压套,以使第一定位孔的底端与压套的夹持平面夹持紧固住放风阀;
Z3、将带有千分表的第二量具伸入至第二定位孔中,使第二定位孔的内周与第二定位套的外周配合接触,同时,使第二定位套的开口端面与胶面相抵,并使千分表的测定端与顶杆的端部相抵;
Z4、对千分表进行读数。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有:
(1)本发明将原来对L的尺寸判断,分解成对L1的尺寸的判断,及对L2的尺寸的判断,简化了判断步骤。本发明同时还设置了其零刻度对应于设计尺寸下限的千分表以使实施人员在测量时,能更为直观、方便的判断L1的尺寸和L2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本发明提供了第一量具,以针对于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的实际垂向尺寸的测量工序,其可伸入至放风阀座内部,快速有效测得L1的尺寸。
(3)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二量具和辅助夹具,以针对于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实际垂向尺寸的大小的测量,放风阀在测量过程中,放风阀导向杆能稳定处于竖直状态,从而确保测量所得尺寸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紧急阀的结构、性能关键尺寸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第一量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第一标定样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第二量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辅助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第二标定样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步骤S1的具体操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步骤S2的具体操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步骤S3的具体操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1中步骤S4的具体操作示意图。
【具体符号说明】
1-紧急阀活塞杆,2-放风阀座,3-放风阀组成,31-胶面,32-顶杆,4-放风阀导向杆,5-弹簧,6-第一量具,61-第一定位套,62-移动量块,63-防脱螺钉,7-第一标定样块,71-第一平面,72-第二平面,8-第二量具,81-第二定位套,9-第二标定样块,91-第三平面,92-第四平面,10-基座,101-第一定位孔,11-压套,111-夹持平面,112-第二定位孔。
L-紧急阀活塞杆与顶杆之间的垂向间距;
L1-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的垂向间距;
L2-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垂向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出现“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具体应用的紧急阀。其中,紧急阀活塞杆1与放风阀座2阀口之间的垂向间距L1的设计尺寸具体为
Figure BDA0002324003840000051
而顶杆32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L2的设计尺寸具体为
Figure BDA0002324003840000052
由公式L=L1-L2可知,紧急阀活塞杆1与顶杆32之间的垂向间距L的设计尺寸为
Figure BDA0002324003840000061
本实施例1包括有以下步骤:
S1、对千分表进行调零,使千分表的零刻度对应于紧急阀活塞杆1与放风阀座2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即5.250mm;
S2、利用千分表测定紧急阀活塞杆1与放风阀座2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
S3、对千分表进行调零,使千分表的零刻度对应于顶杆32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即0.685mm;
S4、利用千分表测定顶杆32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
S5、判断步骤S2和步骤S4中所得的紧急阀活塞杆1与放风阀座2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及顶杆32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是否满足设计尺寸要求;若两者均满足设计尺寸要求,则判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满足设计尺寸要求。
关于本实施例1的步骤S1,其具体是利用第一量具6和第一标定样块7对千分表进行调零;
而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量具6包括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定位套61,以及其一端由第一定位套61的开口可同轴滑动的插入在第一定位套61内孔中的移动量块62;而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标定样块7构成有相平行且具有垂向间距的第一平面71和第二平面72,所述第一平面71高于第二平面72;
所述第一平面71和第二平面72之间的垂向间距,与紧急阀活塞杆1与放风阀座2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相一致。
更为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步骤S1包括有以下步骤:
Z1、将千分表的测定端由第一定位套61远离开口的一端插入至第一定位套61的内孔中,使千分表的测定端与移动量块62相抵,使千分表的固定端与第一定位套61相固定;
Z2、使移动量块62伸出于第一定位套61的一端与第二平面72相抵,并使第一定位套61开口的端面与第一平面71相抵,从而使得移动量块62出露于第一定位套61开口外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平面71和第二平面72之间的垂向间距相一致;
Z3、对千分表进行调零。
其中,千分表的测定端即指其活动端、测头,而其固定端则对应指表身等固定部件。在经过步骤Z1至Z3后,移动量块62伸出于第一定位套61开口外长度即为5.250mm。
之后,再进行步骤S2。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S2包括有以下步骤:
Z1、将带有千分表的第一量具6放置入放风阀座2内;
Z2、使第一定位套61开口的端面与放风阀座2阀口相抵,使移动量块62伸出于第一定位套61的一端与紧急阀活塞杆1相抵;
Z3、对千分表进行读数。
此时,由于千分表的零刻度,对应于紧急阀活塞杆1与放风阀座2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5.250mm。所以,如若表针顺时针转动,即说明紧急阀活塞杆1与放风阀座2阀口之间的实际垂向尺寸小于5.250mm,此时不用再详细读数,即可获知该处尺寸不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相反,若表针逆时针转动,则说明实测L1值等于5.25mm加上表盘刻度,依据紧急阀活塞杆1与放风阀座2阀口之间的垂向间距L1的设计尺寸
Figure BDA0002324003840000071
可知,当表盘刻度值在0~0.45mm之间即可判定符合要求。
同时,在本实施例1的步骤S3中,是利用第二量具8、辅助夹具和第二标定样块9对千分表进行调零;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量具8包括有呈一端设有开口的第二定位套81;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标定样块9构成有相平行且具有垂向间距的第三平面91和第四平面92,所述第三平面91低于第四平面92,所述第三平面91低于第四平面92;
所述第三平面91和第四平面92之间的垂向间距,与顶杆32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相一致;
如图5所示,所述辅助夹具包括有同轴设置的基座10,压套11;所述基座10的顶部开设有与其同轴线且底端封闭的第一定位孔101,所述第一定位孔101的内周与放风阀导向杆4的外周相适配,所述压套11呈筒状,且其顶端封闭,所述压套11的内孔和第一定位孔101同轴线,且压套11内孔的顶部构成垂直于压套11轴线的夹持平面111;所述基座10和压套11相对合,且所述第一定位孔101的底端与压套11的夹持平面111形成夹持位,所述压套11的内周与基座10的外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压套11的顶部还构成有与其内孔同轴线且相连通的第二定位孔112,所述第二定位孔112的内周与第二定位套81的外周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Z1、将千分表的测定端由第二定位套81远离开口的一端同轴的插入至第二定位套81的内孔中,使千分表的固定端与第二定位套81相固定;
Z2、使千分表的测定端与第四平面92相抵,使第二定位套81内孔的端面与第三平面91相抵,从而使得千分表测定端缩入于第二定位套81内孔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平面91和第四平面92之间的垂向间距相一致;
Z3、对千分表进行调零。
如图9所示,此时,在经过步骤Z1至Z3后,千分表测定端缩入于第二定位套81内孔的长度即为0.685mm。
之后,再进行步骤S4;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10所示,步骤S4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Z1、在第一定位孔101中放置入放风阀,使放风阀外周与第一定位孔101内周配合接触,同时,将放风阀的弹簧5抵接住第一定位孔101的底端,并使胶面31与压套11的夹持平面111相抵;
Z2、相对于基座10旋转压套11,以使第一定位孔101的底端与压套11的夹持平面111夹持紧固住放风阀;
Z3、将带有千分表的第二量具8伸入至第二定位孔112中,使第二定位孔112的内周与第二定位套81的外周配合接触,同时,使第二定位套81的开口端面与胶面31相抵,并使千分表的测定端与顶杆32的端部相抵;
Z4、对千分表进行读数。
此时,由于千分表的零刻度,对应于顶杆32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0.685mm。所以,如若表针顺时针转动,即说明顶杆32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等于0.685mm加上表盘刻度;相反,若表针逆时针转动,则说明顶杆32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小于0.685mm,此时不用再详细读数,即可获知该处尺寸不符合设计尺寸要求。根据杆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
Figure BDA0002324003840000081
当表盘刻度值在0~0.517mm之间即可判断符合要求。
当紧急阀活塞杆1与放风阀座2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及顶杆32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均满足设计尺寸要求时,紧急阀关键性能关键尺寸即会满足设计尺寸要求。
本实施例1主要将原来的L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的判断,分解成对L1的尺寸的判断,及对L2的尺寸的判断,简化了判断步骤,避免了公式的使用。同时,其零刻度对应于设计尺寸下限的千分表,可使实施人员在测量时,能更为直观、方便、快速地判断L1的尺寸和L2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本实施例1提供了两套专用工具,分别为第一量具6、第一标定样块7,以及第二量具8、第二标定样块9和辅助夹具。
如图2所示,第一量具6。针对于紧急阀活塞杆1与放风阀座2阀口之间的实际垂向尺寸的测量工序,其中,与第二量具8不同的是,在第一量具6中,千分表的测定端的移动受到了移动量块62的影响,如果移动量块62的移动量超过了千分表的量程则会造成千分表的破坏。
所以,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第一量具6还包括有沿第一定位套61的径向插入至移动量块62中的防脱螺钉63,所述防脱螺钉63与第一定位套61之间螺纹连接,而所述移动量块62与防脱螺钉63之间则留有沿防脱螺钉63的径向延伸的可动间隙,以使移动量块62可相对于防脱螺钉63的头部而沿第一定位套61的内孔滑动,所述可动间隙的大小与千分表的最大量程相一致。具体而言,当千分表的测定端沿一个方向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移动量块62即与防脱螺钉63相抵,从而限制住移动量块62的继续活动,避免千分表的破坏。
而对于第二量具8和辅助夹具而言,在本实施例1中,两者主要起到模拟放风阀实际装配的技术效果,避免球面配合连接的放风阀组成3和放风阀导向杆4之间发生倾斜。详细的说,如图5所示,由于放风阀的外周与第一定位孔101的内周相适配,同时,夹持平面111用于胶面31相抵,而夹持平面111又垂直于第一定位孔101的轴线。所以,随着压套11相对于基座10的旋转,放风阀组成3与放风阀导向杆4之间即会自动处于同轴状态,从而确保了对于顶杆32出露于胶面31的垂向间距的测量精确度。

Claims (9)

1.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千分表进行调零,使千分表的零刻度对应于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
S2、利用千分表测定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
S3、对千分表进行调零,使千分表的零刻度对应于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
S4、利用千分表测定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
S5、判断步骤S2和步骤S4中所得的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及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垂向间距的实际尺寸大小是否满足设计尺寸要求;
若两者均满足设计尺寸要求,则判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满足设计尺寸要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1中,利用第一量具和第一标定样块对千分表进行调零;
所述第一量具包括有一端开口的第一定位套,以及其一端由第一定位套的开口可同轴滑动的插入在第一定位套内孔中的移动量块;所述第一标定样块构成有相平行且具有垂向间距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高于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垂向间距,与紧急阀活塞杆与放风阀座阀口之间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相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具还包括有沿第一定位套的径向插入至移动量块中的防脱螺钉,所述防脱螺钉与第一定位套之间螺纹连接,而所述移动量块与防脱螺钉之间则留有沿防脱螺钉的径向延伸的可动间隙,以使移动量块可相对于防脱螺钉的头部而沿第一定位套的内孔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间隙的大小与千分表的最大量程相一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有以下步骤:
Z1、将千分表的测定端由第一定位套远离开口的一端插入至第一定位套的内孔中,使千分表的测定端与移动量块相抵,使千分表的固定端与第一定位套相固定;
Z2、使移动量块伸出于第一定位套的一端与第二平面相抵,并使第一定位套开口的端面与第一平面相抵,从而使得移动量块出露于第一定位套开口外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垂向间距相一致;
Z3、对千分表进行调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有以下步骤:
Z1、将带有千分表的第一量具放置入放风阀座内;
Z2、使第一定位套开口的端面与放风阀座阀口相抵,使移动量块伸出于第一定位套的一端与紧急阀活塞杆相抵;
Z3、对千分表进行读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利用第二量具、辅助夹具和第二标定样块对千分表进行调零,所述第二量具包括有呈一端设有开口的第二定位套;
所述第二标定样块构成有相平行且具有垂向间距的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低于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低于第四平面;
所述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之间的垂向间距,与顶杆出露于胶面的垂向间距的设计尺寸下限相一致;
所述辅助夹具包括有同轴设置的基座,压套;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其同轴线且底端封闭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周与放风阀导向杆的外周相适配,所述压套呈筒状,且其顶端封闭,所述压套的内孔和第一定位孔同轴线,且压套内孔的顶部构成垂直于压套轴线的夹持平面;所述基座和压套相对合,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底端与压套的夹持平面形成夹持位,所述压套的内周与基座的外周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压套的顶部还构成有与其内孔同轴线且相连通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内周与第二定位套的外周相适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Z1、将千分表的测定端由第二定位套远离开口的一端同轴的插入至第二定位套的内孔中,使千分表的固定端与第二定位套相固定;
Z2、使千分表的测定端与第四平面相抵,使第二定位套内孔的端面与第三平面相抵,从而使得千分表测定端缩入于第二定位套内孔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之间的垂向间距相一致;
Z3、对千分表进行调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Z1、在第一定位孔中放置入放风阀,使放风阀外周与第一定位孔内周配合接触,同时,将放风阀的弹簧抵接住第一定位孔的底端,并使胶面与压套的夹持平面相抵;
Z2、相对于基座旋转压套,以使第一定位孔的底端与压套的夹持平面夹持紧固住放风阀;
Z3、将带有千分表的第二量具伸入至第二定位孔中,使第二定位孔的内周与第二定位套的外周配合接触,同时,使第二定位套的开口端面与胶面相抵,并使千分表的测定端与顶杆的端部相抵;
Z4、对千分表进行读数。
CN201911309060.0A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 Active CN111023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9060.0A CN111023936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9060.0A CN111023936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3936A true CN111023936A (zh) 2020-04-17
CN111023936B CN111023936B (zh) 2021-03-23

Family

ID=70210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9060.0A Active CN111023936B (zh) 2019-12-18 2019-12-18 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39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7032A (zh) * 2020-05-21 2020-08-18 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阀检修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1176Y (zh) * 2008-04-11 2009-02-04 超煜电子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存储盘隔断片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04713440A (zh) * 2015-03-06 2015-06-17 汉中米克隆工量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测量卡规
CN204924130U (zh) * 2015-07-31 2015-12-30 宝鸡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快速检测检具
CN106080649A (zh) * 2016-08-09 2016-11-09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紧急阀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1176Y (zh) * 2008-04-11 2009-02-04 超煜电子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存储盘隔断片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04713440A (zh) * 2015-03-06 2015-06-17 汉中米克隆工量具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测量卡规
CN204924130U (zh) * 2015-07-31 2015-12-30 宝鸡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快速检测检具
CN106080649A (zh) * 2016-08-09 2016-11-09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紧急阀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建平: ""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优化改进"", 《铁道机车车辆》 *
申燕飞等: ""120紧急阀的精益研发"", 《铁道机车车辆》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7032A (zh) * 2020-05-21 2020-08-18 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阀检修控制方法
CN111547032B (zh) * 2020-05-21 2022-08-05 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阀检修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3936B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3936B (zh) 一种用于测定紧急阀性能关键尺寸的方法
CN201152733Y (zh) 六角切边模同心度测量装置
CN210664282U (zh) 一种用于检测斜孔深度尺寸的装置
CN115265319B (zh) 一种锥齿轮卡簧槽高度的检具及检测方法
CN112146553A (zh) 一种内斜孔位置尺寸测量装置及其设计、使用方法
CN104296628B (zh) 一种测量气门盘锥高度检具
CN212253933U (zh) 一种飞轮止口直径测量工具
CN211824165U (zh) 一种锥面名义圆上长度测量工具
CN212320605U (zh) 一种曲轴油封轴颈销孔中心距离检具
CN211346649U (zh) 一种检测回转支承内齿圈跨棒距的工装
CN110749299B (zh) 一种快速测量薄壁回转件与夹具接触精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09978760U (zh) 一种汽车同步器齿环检测装置
CN113983898A (zh) 一种用于测量整体叶环封闭t型窄环槽槽宽的装置
CN108020148B (zh) 一种轴箱体同轴度检测工装
CN214039785U (zh) 一种活塞杆空间尺寸检测测具
CN112197671A (zh) 一种叶片定点到机匣端面距离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7032413U (zh) 一种涡轮壳弧面定直径测量装置
CN111366061A (zh) 间隙测量装置
CN217541753U (zh) 一种电机法兰止孔直径检具
CN216791086U (zh) 圆柱类零件同心度检测辅具
CN213021370U (zh) 一种分体式差速器壳体带油槽半轴孔内径测量工具
CN218973365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控制器acu上壳体检具
CN215639192U (zh) 一种气门座圈外径检测检具
CN216081227U (zh) 端子铁壳外漏尺寸的量测治具
CN220818829U (zh) 外径测量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