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5075A - 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5075A
CN111015075A CN201911394124.1A CN201911394124A CN111015075A CN 111015075 A CN111015075 A CN 111015075A CN 201911394124 A CN201911394124 A CN 201911394124A CN 111015075 A CN111015075 A CN 111015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wheel
angle valve
guide groove
wheel
work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41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其旺
冉申
谢松
王嵩
刘芸
汪理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iz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iz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iz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izh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41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5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5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5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9/00Treating or finishing surfaces mechanically, with or without calibrating, primarily to resist wear or impact, e.g. smoothing or roughening turbine blades or bearings; Features of such surfa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ir treatment being unspecified
    • B23P9/02Treating or finishing by applying pressure, e.g. knurling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本装置包括带有工作台面的机架,工作台面上布置主动轮;主动轮旁侧布置有支撑体,支撑体可相对主动轮作直线往复动作;本装置还包括从动轮,从动轮可沿支撑体的行进路径作相对主动轮的相近及相离动作;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轮槽轮廓曲线与工件的环形安装槽的轮廓曲线相吻合,且当从动轮相对主动轮作相近动作时,主动轮与从动轮可共同在径向上相向的压紧位于支撑体上的工件。本发明既可以保证合模线的完全去除,同时又不会产生过度打磨的问题,从而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消除由于合模线带来的漏水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角阀阀杆通过机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不存在合模线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很多厂家开始采用更加先进的粉末注射成形工艺来生产角阀阀杆。粉末注射成形工艺与塑料注射成形一样,都是采用模具成型,模具成型需要分型面,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合模线问题。角阀阀杆属于回转体状的密封件,其安装密封圈的位置预留有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处如果存在合模线,必然会影响其密封性能,从而导致漏水现象,这会严重影响产品品质,进而危及厂家信誉。因此,必须将环形安装槽处合模线完全去除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目前去除合模线多采用手工打磨的方式,虽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不需要技术处理,但必然伴随效率低下问题。尤其是角阀阀杆本身尺寸就较小,且回转面处布置有多组环形安装槽,外形轮廓相对复杂,更是进一步的增加了角阀类机构人工去除合模线的难度。工人在打磨时,完全是靠感觉进行判断,一旦打磨时间不足则合模线不能完全去除;而若打磨时间过长,则又会造成产品表面过度磨损,这同样会影响产品的密封性能,从而给生产厂家带来极大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使用可靠便捷的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在保证针对角阀阀杆的环形安装槽处合模线的高效去除目的的同时,又能提升合模线的去除效率,且还不会产生过度打磨的问题,从而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消除由于合模线带来的漏水风险,最终提升厂家的产品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带有工作台面的机架,工作台面上布置主动轮,且主动轮轴线铅垂设置;主动轮旁侧布置有支撑体,工件铅垂向套设于支撑体上,支撑体可相对主动轮作直线往复动作;本装置还包括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布置于支撑体的行进路径的延长线上,且支撑体位于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位置处,从动轮可沿支撑体的行进路径作相对主动轮的相近及相离动作;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轮槽轮廓曲线与工件的环形安装槽的轮廓曲线相吻合,且当从动轮相对主动轮作相近动作时,主动轮与从动轮可共同在径向上相向的压紧位于支撑体上的工件。
优选的,从动轮回转配合于动刀安装座的首端处,而动刀安装座滑轨配合于工作台面处;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动刀安装座作直线往复动作的气缸,气缸的活塞缸端通过铅垂铰接座而铰接于工作台面上;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杆、动力杆及动刀安装座的尾端之间依序首尾铰接,且各铰接处轴线均铅垂布置;工作台面处铅垂向上的凸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入连接杆的中段杆身处,以使得连接杆可绕连接轴作平面摆臂动作。
优选的,工作台面处布置调节块,调节块处水平贯穿有两组彼此轴线平行的用于限制连接杆摆动幅度的螺纹孔,两组限位螺丝一一对应的螺纹配合于相应螺纹孔内,限位螺丝的前端与连接杆的杆侧面间构成抵靠配合;两组限位螺丝相对连接杆的抵靠位置分置于连接轴的两侧处。
优选的,本装置包括滑块,工作台面处布置直线轨道,主动轮轴线位于直线轨道的导向方向上;滑块通过弹簧而连接于工作台面处,且弹簧的弹性复位方向平行直线轨道导向方向,滑块与直线轨道间构成弹性复位式的导轨滑移配合;滑块处铅垂向上的延伸有直圆柱状的所述支撑体,支撑体外壁与工件的底部筒腔间构成插接定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面处铅垂向的凹设有长条形的导向槽,导向槽构成所述直线轨道,滑块位于导向槽内并与导向槽间构成滑移导向配合;动刀安装座的对应导向槽所在位置的底面处凹设有定位导槽,定位导槽槽长方向与导向槽槽长方向同向;滑块沿导向槽槽长方向延伸,且滑块的延伸段处向上凸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伸入定位导槽槽腔内并与定位导槽间构成滑移导向配合关系;弹簧的一端固接于定位块上,另一端沿定位导槽槽长方向延伸并与定位导槽的相应槽端间彼此固接。
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侧边压块,所述侧边压块外形呈角铁状;侧边压块固定于工作台面处时,两组侧边压块的内侧面分别与工作台面间彼此配合,从而形成两组开口相对布置的轨道槽,所述动刀安装座的两侧边分别嵌入一组所述轨道槽内,以使得动刀安装座能与工作台面间形成滑移导向配合关系。
优选的,所述支撑体底部同轴的过盈配合于滚珠轴承的内圈处,而滑块处铅垂向的贯穿设置配合孔,滚珠轴承的外圈与配合孔间构成过盈配合关系。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为两组,两组从动轮对称状的分置于滑块动作路径的两侧处。
优选的,主动轮回转配合于定刀安装座处,定刀安装座固定于工作台面上。
优选的,主动轮通过齿轮减速箱而连接于动力电机的输出轴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上述方案,本装置以机架的工作台面为承载面;在承载面上首先回转配合有轴线铅垂的主动轮,并通过支撑体及从动轮相对主动轮的相近动作,从而实现对位于支撑体上的工件也即角阀阀杆的相向夹持及压除合模线的功能。实际操作中,从动轮为动轮而主动轮为定轮,从而更方便于动力源如动力电机的安置。支撑体在起到铅垂向的固定角阀阀杆功能的同时,也需能相对主动轮产生相近及相离动作,从而在放置工件时,支撑体能供工件铅垂向的放入,而不至于因过于靠近主动轮而产生放入路径与主动轮轮面的彼此干涉问题。
综上可知,本发明在保证针对角阀阀杆的环形安装槽处合模线的高效去除目的的同时,又能提升合模线的去除效率,且还不会产生过度打磨的问题,从而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消除由于合模线带来的漏水风险,最终提升厂家的产品竞争力。
2)、实际使用时,从动轮的动作实现方式可以为多种:如采用曲柄滑块机构来推动动刀安装座产生定向动作,甚至通过丝杆滑块机构或齿轮齿条结构等来使得动刀安装座产生指定动作。本发明优选采用气缸驱动方式,以提升其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和简洁性。尤其是气缸通过连接杆及动力杆来实现动力转接,从而实现了整体布局的紧凑性和动作可靠性。一旦气缸产生进程动作,即可通过摆臂动作的连接杆而产生翘板现象,随之带动动力杆产生随动动作,再随之推动动刀安装座产生滑轨动作,其动作流程极为流畅稳定。
3)、在工作状态时,限位螺丝可对动刀安装座乃至整套连杆机构起到限位作用,从而避免对角阀阀杆外壁的过度挤压。通过其中一组调整限位螺丝相对螺纹孔的拧进长度,可实现动刀安装座的进程距离的位移限定功能,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角阀阀杆。在初始状态时,通过另一组限位螺丝的调节,可实现动刀安装座的回程距离的位移限定功能,以避免动刀安装座回退过多而造成卡死状况。
4)、支撑体的往复直线动作,需依靠直线轨道来实现,并搭配弹簧,来确保能实现类似“拔模”动作。在整套机构去除合模线后复位时,支撑体能连同角阀阀杆一起从主动轮处被“拔”出来,以便于快速取下当前角阀阀杆而替换上新的角阀阀杆,并随之进行下一轮合模线去除流程。
5)、进一步的,更优选方案为,直线轨道直接采用导向槽来实现,滑块嵌于导向槽内并可沿导向槽槽长方向作往复动作;同时,滑块再通过定位块而配合于动刀安装座的定位导槽内。一旦动刀安装座作进程动作,动刀安装座拉动弹簧一同动作,弹簧随之拉动滑块、支撑体乃至角阀阀杆一同产生进程动作。而动刀安装座作回程动作时,动刀安装座压迫弹簧,弹簧随之压动滑块,而使得支撑体及角阀阀杆一同产生回程动作;其动作极为灵敏可靠。由于整体机构使用了压簧作为中间连接件,而不是直接刚性连接,从而不仅使得支撑体碰触主动轮的同时,可依靠弹簧的拉长作用来吸收后续动刀安装座的进程压力;同时,当动刀安装座复位时,也能确保在从动轮离开角阀阀杆的环形安装槽之前,角阀阀杆仍然会被紧紧抵压在主动轮轮面处,从而避免双轮同时离开角阀阀杆而可能产生的角阀阀杆位置不稳定状况,一举多得。对于侧边压块而言,其目的就在于形成轨道槽,并供动刀安装座安置即可。
6)、支撑体底部应当布置滚珠轴承,从而将原本角阀阀杆与支撑件之间的回转动作,转变为摩擦力更小的支撑件相对滑块的滚动配合。这样,实际使用时,由于支撑体与角阀阀杆间摩擦力较大,因此一旦主动轮与从动轮相向夹持角阀阀杆并转动时,支撑件会先行伴随角阀阀杆一同转动,以起到保护角阀阀杆的筒腔的功能,从而进一步确保工件的实际出厂品质。
7)、主动轮回转配合于定刀安装座处,以实现主动轮的可靠固定。主动轮与动力电机间通过齿轮减速箱来衔接,一方面起到削减动力电机转速的功能,以维持主动轮转速始终处于合理可控的数值区间内;另一方面,齿轮减速箱位于工作台面以下,可通过封闭式的浸油润滑方式来实现内部润滑操作,从而在确保外观整洁性的同时,保证整个动力机构的工作可靠性。两组从动轮,搭配一组主动轮,从而可通过三角夹持方式,来保障去除合模线过程中的工件位置的稳定性,此处就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支撑体及从动轮处于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体及从动轮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去除侧边压块后,工作台面上各工作部件的配合关系爆炸图;
图6为动力电机与主动轮的配合关系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半剖状态立体图;
图8为图7的结构俯视图。
本发明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角阀阀杆
10-机架 11-工作台面 11a-导向槽 12-连接轴
21-主动轮 22-定刀安装座 23-齿轮减速箱 24-动力电机
31-支撑体 32-滚珠轴承 33-滑块 33a-定位块 34-弹簧
41-从动轮 42-动刀安装座 42a-定位导槽
51-气缸 51a-铅垂铰接座 52-连接杆 53-动力杆
61-调节块 62-限位螺丝
70-侧边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8,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如图1-8所示,包括带有工作台面11的机架10,工作台面11上布置固定主动轮21的定刀安装座22、固定从动轮41的动刀安装座42、固定支撑体31的滑块33以及用于推动动刀安装座42产生定向动作的气缸51等。其中:
机架10外形可有多种,其功能在于能提供一个承载面也即工作台面11,从而便于安置各工作部件。定刀安装座22直接如图1-8所示的固定于工作台面11上。实际操作时,定刀安装座22可拆分为上块和下块两部分,从而通过上块与下块的相向夹持和装配,从而如图5-7所示的起到回转配合主动轮21的功能;动刀安装座42同理。主动轮21的动力驱动,则依托位于工作台面11下的动力电机24来实现。如图6所示的,动力电机24与主动轮21的齿轮间需依托齿轮减速箱23来衔接彼此,以确保主动轮21转速的可控性。
动刀安装座42,顾名思义,其相对定刀安装座22而言是可动的。动刀安装座42一方面依靠侧边压块70,来确保自身的动作方向的导向精准性;另一方面,动刀安装座42底部凹设有定位导槽42a,以实现滑块33处定位块33a的嵌入式导向功能。在如图5-7所示结构中,可看出,弹簧3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定位块33a及定位导槽42a的前端处;同时,滑块33的前端处贯穿布置配合孔,以供滚珠轴承32的外圈卡入;滚珠轴承32的内圈再过盈配合直圆柱状的支撑体31的底端部,以起到支撑体31在主动轮21工作下的随动回转功能。对于支撑体31而言,其设计目的就在于供角阀阀杆a由上而下的铅垂插接,以确保角阀阀杆a相对主动轮21及从动轮41的定位精准性。
动刀安装座42的动作模式依托于气缸51来驱动实现,以提升其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和简洁性。如图1-4所示的,气缸51是通过连接杆52及动力杆53来实现动力转接的;这使得一旦气缸51产生进程动作,即可通过以连接轴12而作摆臂动作的连接杆52而随之产生翘板现象,随之带动动力杆53产生随动动作,再随之推动动刀安装座42产生滑轨动作,其动作流程极为流畅稳定。而在工作状态时,如图3-4所示的位于调节块61上的限位螺丝62,可对动刀安装座42乃至整套连杆机构起到限位作用,从而避免对角阀阀杆a的过度挤压。以图3中的位于连接轴12上方的限位螺丝62为上螺丝而下方的为下螺丝:工作状态时,通过上限位螺丝62相对螺纹孔的拧入及拧出幅度,可实现动刀安装座42的进程距离的位移限定功能,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角阀阀杆a。在初始状态时,通过下螺丝的调节,可实现动刀安装座42的回程距离的位移限定功能,以避免动刀安装座42回退过多而造成卡死状况,其操作显然极为便捷可控。
为便于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此处结合图3-4及图6,对本发明的具体工作流程作以下说明:
初始状态下,本发明的各工作部件布局状态如图3所示。使用之前,可根据当前角阀阀杆a的型号,来适应性的调节两组限位螺丝62,进而实现动刀安装座42前行时的位移量的在线调节功能。
工作时,首先将角阀阀杆a套入支撑体31上;之后,如图4所示的,气缸51启动并通过一系列连杆结构来推动动刀安装座42前行。此后,在弹簧34的作用下,如图6所示,支撑体31会首先在动刀安装座42位移的同时产生随动前行动作,直至支撑体31处环形安装槽卡入主动轮21轮面处的凸环内。随后,动刀安装座42继续前行,并开始逐渐拉长弹簧34,从而将角阀阀杆a紧紧压紧在主动轮21轮面处;同时,从动轮41轮面开始如图4所示的逐渐接触支撑体31上的角阀阀杆a处环形安装槽并最终压紧在环形安装槽上。再后,主动轮21在动力电机24的驱动下开始旋转,带动角阀阀杆a旋转,并使得从动轮41随动旋转。由于主动轮21和从动轮41的轮面上的凸环正好嵌入角阀阀杆上的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安装槽中,因此通过主动轮21及从动轮41的相向挤压和旋转,可使得环形安装槽内的合模线被压平,从而起到去除合模线的作用。
当主动轮21旋转一段时间后,环形安装槽处的合模线已被去除完毕,动力电机24即可停机。此时,动刀安装座42开始回退复位,初始时弹簧34开始回缩,并始终保持支撑体31上角阀阀杆a被压紧在主动轮21上。随后,弹簧34回缩复位完成,开始带动支撑体31回缩复位。当动刀安装座42如图3所示的复位完毕后,支撑体31会同时复位于主动轮21与从动轮41之间位置处。之后,操作人员取出支撑体31上的已去除合模线的角阀阀杆a,并换上新的待去除合模线的角阀阀杆a,即可进行下一轮操作。
当然,上述方案仅是针对如图1-8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作出的说明;实际操作时,如采用其他动力源结构而不仅仅采用诸如动力电机24或气缸51做动力源,或采用外凸式轨道来取代内凹式的导向槽11a及定位导槽42a,甚至采用主动方式驱动支撑体31以与主动轮21等速旋转等,这些在本发明原有结构及功能上的常识性改变,也均应当作为等同或相似设计而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带有工作台面(11)的机架(10),工作台面(11)上布置主动轮(21),且主动轮(21)轴线铅垂设置;主动轮(21)旁侧布置有支撑体(31),工件铅垂向套设于支撑体(31)上,支撑体(31)可相对主动轮(21)作直线往复动作;本装置还包括从动轮(41),所述从动轮(41)布置于支撑体(31)的行进路径的延长线上,且支撑体(31)位于从动轮(41)与主动轮(21)之间位置处,从动轮(41)可沿支撑体(31)的行进路径作相对主动轮(21)的相近及相离动作;所述主动轮(21)与从动轮(41)的轮槽轮廓曲线与工件的环形安装槽的轮廓曲线相吻合,且当从动轮(41)相对主动轮(21)作相近动作时,主动轮(21)与从动轮(41)可共同在径向上相向的压紧位于支撑体(31)上的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动轮(41)回转配合于动刀安装座(42)的首端处,而动刀安装座(42)滑轨配合于工作台面(11)处;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动刀安装座(42)作直线往复动作的气缸(51),气缸(51)的活塞缸端通过铅垂铰接座(51a)而铰接于工作台面(11)上;气缸(51)的活塞杆端、连接杆(52)、动力杆(53)及动刀安装座(42)的尾端之间依序首尾铰接,且各铰接处轴线均铅垂布置;工作台面(11)处铅垂向上的凸设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穿入连接杆(52)的中段杆身处,以使得连接杆(52)可绕连接轴(12)作平面摆臂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台面(11)处布置调节块(61),调节块(61)处水平贯穿有两组彼此轴线平行的用于限制连接杆(52)摆动幅度的螺纹孔,两组限位螺丝(62)一一对应的螺纹配合于相应螺纹孔内,限位螺丝(62)的前端与连接杆(52)的杆侧面间构成抵靠配合;两组限位螺丝(62)相对连接杆(52)的抵靠位置分置于连接轴(12)的两侧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滑块(33),工作台面(11)处布置直线轨道,主动轮(21)轴线位于直线轨道的导向方向上;滑块(33)通过弹簧(34)而连接于工作台面(11)处,且弹簧(34)的弹性复位方向平行直线轨道导向方向,滑块(33)与直线轨道间构成弹性复位式的导轨滑移配合;滑块(33)处铅垂向上的延伸有直圆柱状的所述支撑体(31),支撑体(31)外壁与工件的底部筒腔间构成插接定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11)处铅垂向的凹设有长条形的导向槽(11a),导向槽(11a)构成所述直线轨道,滑块(33)位于导向槽(11a)内并与导向槽(11a)间构成滑移导向配合;动刀安装座(42)的对应导向槽(11a)所在位置的底面处凹设有定位导槽(42a),定位导槽(42a)槽长方向与导向槽(11a)槽长方向同向;滑块(33)沿导向槽(11a)槽长方向延伸,且滑块(33)的延伸段处向上凸设有定位块(33a),定位块(33a)伸入定位导槽(42a)槽腔内并与定位导槽(42a)间构成滑移导向配合关系;弹簧(34)的一端固接于定位块(33a)上,另一端沿定位导槽(42a)槽长方向延伸并与定位导槽(42a)的相应槽端间彼此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侧边压块(70),所述侧边压块(70)外形呈角铁状;侧边压块(70)固定于工作台面(11)处时,两组侧边压块(70)的内侧面分别与工作台面(11)间彼此配合,从而形成两组开口相对布置的轨道槽,所述动刀安装座(42)的两侧边分别嵌入一组所述轨道槽内,以使得动刀安装座(42)能与工作台面(11)间形成滑移导向配合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1)底部同轴的过盈配合于滚珠轴承(32)的内圈处,而滑块(33)处铅垂向的贯穿设置配合孔,滚珠轴承(32)的外圈与配合孔间构成过盈配合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41)为两组,两组从动轮(41)对称状的分置于滑块(33)动作路径的两侧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21)回转配合于定刀安装座(22)处,定刀安装座(22)固定于工作台面(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21)通过齿轮减速箱(23)而连接于动力电机(24)的输出轴处。
CN201911394124.1A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 Pending CN111015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4124.1A CN111015075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4124.1A CN111015075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5075A true CN111015075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9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4124.1A Pending CN111015075A (zh) 2019-12-30 2019-12-30 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50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0655A (zh) * 2020-12-24 2021-04-30 江苏华航威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合模线精修设备用定位夹持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0655A (zh) * 2020-12-24 2021-04-30 江苏华航威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合模线精修设备用定位夹持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80272U (zh) 金银空心手镯成型机
CN111015075A (zh) 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
CN203437937U (zh) 一种手动快速压紧夹具
CN211759577U (zh) 一种角阀阀杆合模线去除装置
CN108655776B (zh) 一种用于加工圆形零件的工业机床
CN103707224A (zh) 一种用于装配内孔衬套的夹具
CN212042959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切割设备
CN113601079A (zh) 一种精度高的风道壁焊接装置
CN208496379U (zh) 一种机械零件表面钻孔用夹具
CN107297634B (zh) 一种液压夹紧式走心机
CN210586153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阀杆生产用振动清洗装置
CN205437843U (zh) 一种铣床夹具
CN218312699U (zh) 一种液压管接头打磨装置
CN218844759U (zh) 一种滑角油缸用缓冲式滑枕装置
CN215034272U (zh) 一种用于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工件夹紧机构
CN216465422U (zh) 一种五轴桥切机
CN103240656B (zh) 一种磨阀套卡口专机
CN213765900U (zh) 一种便于更换夹板的开放式机械手
CN21543190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齿轮磨削机床加工用夹具
CN219310736U (zh) 一种铣床用的工件夹紧装置
CN220740442U (zh) 一种液压缸加工用内孔抛光机
CN210677070U (zh) 用于汽车内饰模架加工用铣床
CN210649812U (zh) 一种新型数控机床加工用喷水机构
CN220639364U (zh) 一种雕花机混合加工支撑装置
CN211841544U (zh) 具有快速换型功能的大调整量尾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