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14634A - 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14634A
CN111014634A CN201911408970.4A CN201911408970A CN111014634A CN 111014634 A CN111014634 A CN 111014634A CN 201911408970 A CN201911408970 A CN 201911408970A CN 111014634 A CN111014634 A CN 111014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le
refractory bricks
wall
vermicular
arr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89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法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89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146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14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146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Support Devices, Ladles, And Melt Control Thereb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该方法包括:先是在铁水包的侧壁上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一包壁;然后在铁水包的底部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一包底,所述第一包底的外围紧贴所述第一包壁的底端设置;接着在所述第一包底的外围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与所述第一包壁紧贴的第二包壁;接着在第一包底上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二包底,所述第二包底的外围紧贴第二包壁的底端设置;最后在所述第二包底上设置蠕化料槽。本发明的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通过将包底、包壁的两层耐火砖都错位砌砖排列及通过耐火材料将间隙填充密封和抹平,有效防止了铁水从两耐火砖之间的间隙渗出,避免出现铁水包漏铁水安全事故,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蠕化包筑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铸造行业生产过程,生产蠕铁的时候广泛需要使用到蠕化包,蠕化包使用达到一定次数后,需要重新砌砖大修,蠕化包包壁砌砖方法多种多样,传统的砌砖方法是先砌包底,然后将凹坑模具置于包嘴反向的包底,使用耐火砖和耐火泥浆按模具做出反应用的凹坑,凹坑上口最大尺寸:300mm*180mm,底面最大尺寸:260mm*160mm,深为160mm,包底砌2层T3和T4砖,然后将凹坑模具置于包嘴反向的包底,然后使用耐火砖和耐火泥浆按模具做出反应用的凹坑,凹坑表面要用可塑料抹光滑。传统筑包方法,蠕化包使用过程,铁水冲入后,铁水沿着两个砖的间隙冲出,出现铁水包漏铁水现象,出现严重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某些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限位可靠的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该方法包括:先是在铁水包的侧壁上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一包壁;然后在铁水包的底部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一包底,所述第一包底的外围紧贴所述第一包壁的底端设置;接着在所述第一包底的外围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与所述第一包壁紧贴的第二包壁;接着在第一包底上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二包底,所述第二包底的外围紧贴第二包壁的底端设置;最后在所述第二包底上设置蠕化料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包壁上的耐火砖与第一包壁上的耐火砖错位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包壁及第二包壁上的耐火砖为平半枚耐火砖。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包底上的耐火砖与第一包底上的耐火砖错位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所述第一包底的耐火砖为T3型耐火砖,所述第二包底的耐火砖为T4型耐火砖。
更进一步的,所所述第二包底及所述第二包壁上的相邻两个耐火砖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可塑料。
更进一步的,所所述蠕化料槽为使用耐火砖和耐火泥浆按模具砌成的土坑,所述蠕化料槽的为上小、下大的中空凸台结构,所述蠕化料槽的外壁为光滑斜面。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本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通过将包底、包壁的两层耐火砖都错位砌砖排列及通过耐火材料将间隙填充密封和抹平,有效防止了铁水从两耐火砖之间的间隙渗出,避免出现铁水包漏铁水安全事故,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包壁;2、第二包壁;3、第一包底;4、第二包底;5、蠕化料槽;6、包嘴;7、铁水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这样的:如图1所示,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该方法包括:先是在铁水包7的侧壁上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一包壁1;然后在铁水包7的底部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一包底3,第一包底3的外围紧贴第一包壁1的底端设置;接着在第一包底3的外围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与第一包壁1紧贴的第二包壁2;接着在第一包底3上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二包底4,第二包底4的外围紧贴第二包壁2的底端设置;最后在第二包底4上设置蠕化料槽5,第一包壁1、第二包壁2的上端设有包嘴6,包嘴6为用于铁水导流的导流槽,包嘴6为耐火结构。耐火砖错位砌砖而成,相邻两耐火砖之间的间隙通过耐火材料填充密封和抹平。第一包底3边缘的耐火砖紧贴第一包壁1,而第二包壁2设置在第一包底3的耐火砖上,使第一包底3与第一包壁1、第二包壁2之间连接得更加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包壁2上的耐火砖与第一包壁1上的耐火砖错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包壁1及第二包壁2上的耐火砖为平半枚耐火砖,平半枚耐火砖的厚度较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包底4上的耐火砖与第一包底3上的耐火砖错位设置。由于将包底和包壁的两层耐火砖都采用错位砌砖的方式排列,有效防止了铁水从两耐火砖之间的间隙渗出,避免出现铁水包7漏铁水安全事故,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包底3的耐火砖是尺寸为230*114*6mm的T3型耐火砖,第二包底4的耐火砖是尺寸为230*114*40mm的T4型耐火砖。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包底4及第二包壁2上的相邻两个耐火砖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可塑料。
可塑料为不定型耐火材料的一种,由粒状和粉状物料与可塑黏土等结合剂和增塑剂配合后,再加入少量水分,经充分混炼所组成的一种呈硬泥膏状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可塑性的不定型耐火材料;涂抹在两砖之间的缝隙,将内壁涂抹光滑。
在本实施例中,蠕化料槽5为使用耐火砖和耐火泥浆按模具砌成的土坑,蠕化料槽5的为上小、下大的中空凸台结构,蠕化料槽5的外壁为光滑斜面。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7)

1.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先是在铁水包(7)的侧壁上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一包壁(1);然后在铁水包(7)的底部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一包底(3),所述第一包底(3)的外围紧贴所述第一包壁(1)的底端设置;接着在所述第一包底(3)的外围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与所述第一包壁(1)紧贴的第二包壁(2);接着在第一包底(3)上使用耐火砖错位砌砖设置第二包底(4),所述第二包底(4)的外围紧贴第二包壁(2)的底端设置;最后在所述第二包底(4)上设置蠕化料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壁(2)上的耐火砖与第一包壁(1)上的耐火砖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壁(1)及第二包壁(2)上的耐火砖为平半枚耐火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底(4)上的耐火砖与第一包底(3)上的耐火砖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底(3)的耐火砖为T3型耐火砖,所述第二包底(4)的耐火砖为T4型耐火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底(4)及所述第二包壁(2)上的相邻两个耐火砖之间的缝隙上设置有可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化料槽(5)为使用耐火砖和耐火泥浆按模具砌成的土坑,所述蠕化料槽(5)的为上小、下大的中空凸台结构,所述蠕化料槽(5)的外壁为光滑斜面。
CN201911408970.4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 Pending CN1110146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8970.4A CN111014634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8970.4A CN111014634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14634A true CN111014634A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7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8970.4A Pending CN111014634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1463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2266A (ja) * 1983-11-08 1985-06-06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取鍋構造
JP2004050256A (ja) * 2002-07-22 2004-02-19 Daido Steel Co Ltd 断熱性を高めた取鍋
CN102728828A (zh) * 2012-06-21 2012-10-1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包工作衬及其制备方法
CN204220980U (zh) * 2014-11-07 2015-03-25 马鞍山市鑫海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安全工作层钢包内衬
CN105420438A (zh) * 2015-12-30 2016-03-23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蠕化处理器
CN105618725A (zh) * 2016-02-22 2016-06-01 宁夏朗盛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
CN108971470A (zh) * 2018-09-07 2018-12-11 云南濮耐昆钢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钢包及其砌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2266A (ja) * 1983-11-08 1985-06-06 Kawasaki Heavy Ind Ltd 取鍋構造
JP2004050256A (ja) * 2002-07-22 2004-02-19 Daido Steel Co Ltd 断熱性を高めた取鍋
CN102728828A (zh) * 2012-06-21 2012-10-1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水包工作衬及其制备方法
CN204220980U (zh) * 2014-11-07 2015-03-25 马鞍山市鑫海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安全工作层钢包内衬
CN105420438A (zh) * 2015-12-30 2016-03-23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蠕化处理器
CN105618725A (zh) * 2016-02-22 2016-06-01 宁夏朗盛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
CN108971470A (zh) * 2018-09-07 2018-12-11 云南濮耐昆钢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钢包及其砌筑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俞海明: "《转炉钢水的炉外精炼技术》", 31 August 2011, 冶金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1470B (zh) 一种新式钢包及其砌筑方法
CN101898242A (zh) 采用镁碳砖砌筑钢包永久层的方法
CN101683690B (zh) 一种钢水罐罐底制作方法
CN101456540A (zh) 一种液体硫磺池耐高温防腐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387692U (zh) 坝体和河道跌水
CN105618725A (zh) 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
CN111014634A (zh) 一种铸造蠕化包筑包方法
CN105195723A (zh) 一种钢包壁永久层的修补方法
CN104529485B (zh) 双层复合耐火材料及双层复合耐火材料沟罩与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3785820A (zh) 一种铁水包永久衬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22746A (zh) 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工作衬及其制备方法
CN202804169U (zh) 一种新型钢包永久层结构
CN215630069U (zh) 一种地下室独立基础防水一体化预制构件
CN214684247U (zh) 一种钢水包
CN204504207U (zh) 一种板坯连铸中间包工作衬
CN210151148U (zh) 一种转炉炉口结构
CN2871691Y (zh) L型高保温砌块
CN207865970U (zh) 一种坩埚烧结支撑装置
CN207874504U (zh) 一种焦炉加煤孔用大型耐火材料预制块成型模具
CN206052735U (zh) 一种新型配重钢渣混凝土浇筑结构
JP3769256B2 (ja) Rh脱ガス槽底、rh脱ガス槽及び耐火物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CN2301278Y (zh) 钢包壁整体浇注内衬
CN213257087U (zh) 一种防止中间包上水口渗钢的装置
CN220928397U (zh) 一种竖孔抽芯灌浆式空心砌砖
CN203343427U (zh) 铁水包用铝碳化硅碳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