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9188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9188B
CN111009188B CN201910930875.4A CN201910930875A CN111009188B CN 111009188 B CN111009188 B CN 111009188B CN 201910930875 A CN201910930875 A CN 201910930875A CN 111009188 B CN111009188 B CN 111009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region
layer
passivation layer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08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09188A (zh
Inventor
权承旭
李亨燮
成宇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187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7007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09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09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弯曲区域,弯曲区域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连接;显示单元,在基板的第一区域中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钝化层,在基板的第一区域中设置在基板的与基板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以及第二钝化层,在基板的第二区域中设置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中的每个钝化层包括被固化的光固化树脂。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5日提交的第10-2018-011876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所有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在基板上形成各种层和元件来制造诸如液晶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显示装置。
玻璃可被用作显示装置的基板,但是玻璃基板相对重并且易破裂。此外,由于玻璃基板具有刚性,因此难以使显示装置变形。
已经开发了一种使用重量相对轻、抗冲击性强、柔性且易于变形的基板的显示装置。使用柔性基板的显示装置可被设计为使得显示面板的具有焊盘(pad,或称为“垫”或“焊垫”)部分的端部等可被弯曲,并且因此与使用相对刚性的基板(诸如玻璃基板)的显示装置相比,可减少显示装置内的不存在显示装置的组件的死区(dead space)。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使显示装置易于弯曲并且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得到简化的显示装置。然而,这仅是说明性的,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弯曲区域,弯曲区域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连接;显示单元,在第一区域中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钝化层,在第一区域中设置在基板的与基板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以及第二钝化层,在第二区域中设置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中的每个钝化层包括被固化的光固化树脂。
在弯曲区域处,第一钝化层的端部和第二钝化层的端部可朝向基板的第二表面倾斜。
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可彼此分离,并且在彼此分离的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之间的空间可与弯曲区域重叠。
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可与基板的第二表面接触。
第一钝化层的最大厚度可为75微米(μm)至100μm。
在弯曲区域处,第一钝化层的端部可与显示单元的端部对准。
光固化树脂可包括丙烯酸酯聚合物、聚氨酯以及含有SiO的丙烯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固化产物。
光固化树脂可包括丙烯酸树脂、丁基橡胶、醋酸乙烯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树脂、天然橡胶、腈、硅酸盐树脂、硅橡胶和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中的每个钝化层可包括从基板的第二表面顺序地堆叠的第一辅助层、第二辅助层以及第三辅助层。
第二辅助层的最大厚度可大于第一辅助层的最大厚度以及第三辅助层的最大厚度。
包括在第一钝化层中的第三辅助层和包括在第二钝化层中的第三辅助层可彼此连接。
第一辅助层可包括丙烯酸树脂、丁基橡胶、醋酸乙烯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树脂、天然橡胶、腈、硅酸盐树脂、硅橡胶以及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光固化树脂可包括丙烯酸酯聚合物、聚氨酯以及含有SiO的丙烯酸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固化产物。
第三辅助层可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硅酮丙烯酸酯以及羟基酮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弯曲区域,弯曲区域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彼此连接;显示单元,在基板的第一区域中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钝化层,在第一区域中设置在基板的与基板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以及第二钝化层,在第二区域中设置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第一钝化层的端部和第二钝化层的端部朝向基板的第二表面倾斜。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显示单元,其中,显示单元包括设置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薄膜晶体管;以及通过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施用并固化光固化树脂,均在基板的与基板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设置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
在设置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的步骤中,可通过喷墨工艺来施用光固化树脂。
设置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的步骤可包括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多次施用光固化树脂。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对于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弯曲相对容易,制造工艺被简化,并且解决在显示装置的基板的相对侧上的层的未对准问题。这些效果是说明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优点以及特征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示出沿图1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3示出显示图2的显示装置中的未弯曲的基板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4示出显示装置的改进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示出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示出显示图5的显示装置中的未弯曲的基板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7示出显示装置中的未弯曲的基板的改进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8示出显示装置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示出图8的显示装置中的未弯曲的基板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10示出包括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均是示出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工艺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来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可在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不同方式被修改。
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省略了与描述无关的部分,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标号指的是相同或相似的构成元件。
此外,由于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的构成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给出的,因此本发明不限于示出的尺寸和厚度。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夸大了层、薄膜、面板和区域等的厚度。在附图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
将理解,当诸如层、薄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诸如“在”另一元件上)时,它可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诸如“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将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在这里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本文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此外,词语“在……上方”或“在……上面”意味着位于对象部分的上方或下方,并且不一定意味着基于重力方向位于对象部分的上侧。如图中所示,诸如“后方”或“前方”的关系术语可在这里被用来描述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将理解,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关系术语还旨在包括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之一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元件的“后”侧的元件将随后被定位在所述其他元件的“前”侧。因此,示例性术语“后方”依据图的具体方位而可包括“后方”和“前方”两个方位。类似地,如果附图之一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下方”或“下面”的元件将随后被定位在所述其他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或“在……下面”可包括上方和下方两个方位。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旨在限制。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所述内容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该/所述”旨在包括复数形式(包括“至少一个”)。“至少一个”并不被解释为限制的“一”或“一个”。“或”意为“和/或”。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意组合和所有组合。此外,除非被明确地描述为相反,否则词语“包括”以及诸如“包含”或“包”的变型将被理解为暗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他元件。
如这里使用的“约”或“近似”包括所陈述的值,并且意为:考虑到测量的问题以及与具体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限制),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约”可意为在一个或更多个标准偏差内,或在所陈述的值的±30%、±20%、±10%或±5%内。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将理解,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和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如此定义。
这里参照作为理想化实施例的示意图的剖视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这样,作为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而导致与示图的形状的偏差将被预计出。因此,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如这里所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应包括例如由制造导致的形状上的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域可能通常具有粗糙和/或非线性特征。此外,示出的锐角可以被倒圆。因此,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它们的形状并不旨在示出区域的精确形状,且不旨在限制当前权利要求的范围。
此外,在说明书中,短语“在平面图中”意味着当从上方观看对象部分时,并且短语“在剖视图中”意味着当从侧面观看通过垂直切割对象部分所截取的横截面时。
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图1示出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示出沿图1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并且图3示出图2的显示装置中的未弯曲的基板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显示装置可具有其中基板100的一部分是可弯曲的形状。也就是说,类似于基板100或基于基板100的结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可弯曲。
基板100可包括具有柔性或可弯曲特性的各种材料。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基板100可包括聚合树脂,诸如,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R”)、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烯丙基酯、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或乙酸丙酸纤维素。
基板100包括或限定第一区域F1、第二区域F2以及弯曲区域BA,其中,第一区域F1和第二区域F2均处于平坦状态,弯曲区域BA沿y轴方向设置在第一区域F1和第二区域F2之间。弯曲区域BA将第一区域F1和第二区域F2彼此连接。基板100的长度可沿y轴方向延伸。基板100(和显示装置)在弯曲区域BA处是可弯曲的。基板100可关于与x轴方向平行的弯曲轴BX在弯曲区域BA处是可弯曲的。可弯曲的基板100使得显示装置能够在弯曲区域BA处可弯曲。
参照图2,在弯曲区域BA处弯曲的显示装置设置基板100沿z轴方向与显示单元200和偏振层400重叠的第一区域F1。如图2中所示,第一区域F1可比显示单元200的端部延伸得更远,以限定第一区域F1在显示单元200外部的一部分,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显示单元200可包括薄膜晶体管和与其连接的发光元件。这将参照图10在后面进行描述。显示单元200诸如用光显示图像。尽管本说明书描述了显示单元200包括发光元件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显示单元200可包括液晶元件。
虽然在本说明书中未示出,但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显示单元200和偏振层400之间的触摸单元。触摸单元可检测与触摸单元的接触作为外部触摸信息并且使用这样的外部触摸信息作为输入信号,以获得接触的输入点的坐标信息。触摸单元可作为单独的单元被提供给显示单元200并被安装在显示单元200上,或可直接形成在显示单元200上并且被包含在显示单元200中。
偏振层400可设置在显示单元200上。偏振层400可减少从偏振层400的外部入射到显示装置的外部光的反射。当外部光穿过偏振层400、被显示单元200反射并随后再次穿过偏振层400时,外部光的相位可以改变。因此,反射光的相位和进入偏振层400的外部光的相位可以不同,使得在反射光和外部光之间可以发生消光干涉。
虽然未示出,但是粘合层可设置在偏振层400和显示单元200之间。粘合层可以是透明粘合层。作为示例,粘合层可包括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光学透明树脂(“OCR”)或压敏粘合剂(“PSA”)。
第一区域F1可包括显示装置和/或显示单元200的显示区域。图像可被显示在显示区域。第二区域F2和弯曲区域BA可包括显示装置和/或显示单元200的与显示单元200的外周区域对应的非显示区域。图像可不被显示在非显示区域。
驱动器500可设置在基板100的第二区域F2中。驱动器500可连接到设置在基板100上的焊盘单元以分别向数据线和栅极线(在下文中被简称为“信号线”)提供数据信号和栅极信号(在下文中被简称为“信号”)。焊盘单元可设置在第二区域F2中。信号线可设置在第一区域F1中并且从第一区域F1延伸到第二区域F2,以便连接到焊盘单元。驱动器500可以是驱动器集成电路(“IC”)并且可安装在基板100的焊盘单元中。在这种情况下,焊盘单元可直接电连接到驱动器IC。驱动器500可被用于驱动显示单元200显示图像。
此外,柔性电路板800可被连接到基板100的焊盘单元,并且驱动器IC可被安装在柔性电路板800上。覆晶薄膜(“COF”)、塑料上的芯片(“COP”)或柔性印刷电路(“FPC”)可被应用于柔性电路板800,并且用于向显示单元200供应信号的驱动器IC可安装在柔性电路板800上。柔性电路板800可通过基板100的焊盘单元向驱动器500供应驱动信号和/或控制信号,但不限于此。
钝化层710和钝化层720可设置在基板100的与其上设置有显示单元200的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上。前表面在下文中可被称为“第一表面”,而后表面可被称为“第二表面”。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包括与第一区域F1重叠的第一钝化层710以及与第二区域F2重叠的第二钝化层720。
在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之间的空间可与弯曲区域BA重叠。也就是说,没有显示装置的层会设置在基板100的与弯曲区域BA重叠的第二表面上。基板10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两者可在弯曲区域BA处暴露在显示装置的外部。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之间的空间可对应于在显示单元200和/或偏振层400分别与驱动器500之间限定的空间。
参照图2,在弯曲区域BA处弯曲的显示装置设置沿z轴方向与第二钝化层720重叠的第一钝化层710。在弯曲区域BA处弯曲的显示装置将显示装置的处于弯曲区域BA中的多个部分设置在显示装置的弯曲的端部。参照图2,例如,基板100的在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之间的空间处的部分限定显示装置的弯曲的端部。
第一钝化层710可与第一区域F1重叠。第一钝化层710可与显示单元200和偏振层400的整个表面重叠。第一钝化层710可直接与基板100接触,但不限于此。
第一钝化层710可包括光固化树脂或使用光固化树脂来形成。光固化树脂可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聚氨酯以及含有SiO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可包括形成光固化树脂材料的任何典型材料,但不限于此。在实施例中,例如,光固化树脂还可包括光引发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或光滑剂。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光固化树脂还可包括丙烯酸树脂、丁基橡胶、醋酸乙烯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树脂、天然橡胶、腈、硅酸盐树脂、硅橡胶和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当光固化树脂还包括上述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时,光固化树脂可以具有提高的粘附力。
如上所述,第一钝化层710可包括被固化以限定其固化产物的光固化树脂。也就是说,第一钝化层710可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聚氨酯和含有SiO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固化产物。第一钝化层710还可包括在光固化树脂被固化之后残留在第一钝化层710中(例如,在固化产物中)的光引发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或光滑剂。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钝化层710可包括丙烯酸树脂、丁基橡胶、醋酸乙烯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树脂、天然橡胶、腈、硅酸盐树脂、硅橡胶和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当第一钝化层710包括上述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时,第一钝化层710可具有更好的粘附力。包括所述材料的第一钝化层710的粘附力可为约10克力每平方英寸(g·force/inch2)至约50g·force/inch2
当第一钝化层710具有预定粘附力时,可相对容易地在制造工艺中将下保护膜(未示出)粘附在第一钝化层710上。下保护膜可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在制造工艺期间杂质流入显示装置或者出现划痕。
第一钝化层710还可包括可限定相对不平坦或粗糙的表面的珠子或元件。第一钝化层710的包括珠子的一些表面可以是粗糙的。
在第一钝化层710的沿y轴方向的相对端部之中,第一钝化层710的端部711可设置为最接近弯曲区域BA。第一钝化层710可具有在从端部711朝向第一钝化层710的设置为最远离弯曲区域BA的端部(诸如显示单元200与基板100的表面重叠的位置)的方向上延伸的倾斜形状。随着沿基板100距弯曲区域BA的距离减小,第一钝化层710可沿z轴方向变薄。换句话说,第一钝化层710的端部711沿着从第一区域F1到弯曲区域BA的方向朝向基板100的第二表面倾斜。
在制造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通过印刷工艺(例如,喷墨工艺)固化涂覆的光固化树脂来形成第一钝化层710。由于光固化树脂被固化的工艺,第一钝化层710在端部711处可具有锥形形状。
第一钝化层710的最大厚度t1可为约75微米(μm)至约100μm。当第一钝化层710的最大厚度t1小于约75μm时,可能难以通过单独使用第一钝化层710来保护基板100和显示单元200,并且当第一钝化层710的最大厚度t1大于约100μm时,显示装置的厚度可能过度增加到非期望的最大厚度。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二钝化层720可与第二区域F2重叠,并且可与驱动器500和柔性电路板800部分地重叠。
在制造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钝化层720可通过与第一钝化层710相同的工艺来形成,并且可包括与第一钝化层710相同的材料。如这里使用的,元件可通过从相同的材料层形成而包括彼此相同的材料。如这里使用的,包括彼此相同的材料和/或从相同的材料层形成的元件可设置在基板100上设置的多个层中的同一层中。
在制造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钝化层720可使用光固化树脂来形成。光固化树脂可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聚氨酯和含有SiO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可包括形成光固化树脂的任何典型材料,但不限于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光固化树脂还可包括光引发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或光滑剂。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光固化树脂可以是丙烯酸树脂、丁基橡胶、醋酸乙烯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树脂、天然橡胶、腈、硅酸盐树脂、硅橡胶和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当光固化树脂还包括上述材料时,光固化树脂可具有提高的粘附力。包括所述材料的第二钝化层720的粘附力可为约10g·force/inch2至约50g·force/inch2
当第二钝化层720具有预定粘附力时,在制造工艺中在第二钝化层720上粘附下保护膜可能相对容易。下保护膜可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在制造工艺期间杂质流入显示装置或者出现划痕等。
第二钝化层720可包括被固化以限定其如上所述的固化产物的光固化树脂。也就是说,第二钝化层720可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聚氨酯和含有SiO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固化产物。第二钝化层720还可包括在光固化树脂被固化之后残留在第二钝化层720中(例如,在固化产物中)的光引发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或光滑剂。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二钝化层720可包括丙烯酸树脂、丁基橡胶、醋酸乙烯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树脂、天然橡胶、腈、硅酸盐树脂、硅橡胶和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当第二钝化层720包括上述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时,第二钝化层720可具有更好的粘附力。
第二钝化层720还可包括可限定相对不平坦或粗糙的表面的珠子或元件。第二钝化层720的包括珠子的一些表面可以是粗糙的。
在第二钝化层720的沿着y轴方向的相对端部之中,第二钝化层720的端部721可设置为最接近弯曲区域BA。第二钝化层720可具有在从端部721朝向第二钝化层720的被设置为最远离弯曲区域BA的端部(诸如驱动器500或柔性电路板800与基板100的表面重叠的位置)的方向上延伸的倾斜形状。随着沿基板100距弯曲区域BA的距离减小,第二钝化层720可沿z轴方向变薄。换句话说,第二钝化层720的端部721沿从第二区域F2到弯曲区域BA的方向朝向基板100的第二表面倾斜。
在制造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通过印刷工艺(例如,喷墨工艺)固化涂覆的光固化树脂来形成第二钝化层720。由于光固化树脂被固化的工艺,第二钝化层720在端部721处可具有锥形形状。
第二钝化层720的最大厚度可等于第一钝化层710的最大厚度t1,并且可例如为约75μm至约100μm。第一钝化层710和/或第二钝化层720可在弯曲区域BA处限定其最小厚度。最小厚度可通过在弯曲区域BA处分别不存在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来限定,但不限于此。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钝化层710和/或第二钝化层720的一部分可设置在弯曲区域BA处,并且可限定与这些层的其余厚度相比的最小厚度。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在印刷工艺(例如,喷墨工艺)中施用并固化光固化树脂来形成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从而有助于图案的形成使得在基板100的弯曲区域BA中没有附加层设置在基板100上。
此外,即使没有单独的粘合层,在印刷工艺(例如,喷墨工艺)中施用并固化光固化树脂也可相对容易地设置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
由于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的各自的端部711和端部721随着沿y轴方向距弯曲区域BA的距离减小而朝向基板100倾斜,因此第一钝化层710的端部711和第二钝化层720的端部721之间的空间可被容易地设置以用于在这样的空间中使基板100弯曲的工艺。此外,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可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在制造工艺期间杂质流入基板100和显示单元200或者出现划痕。
现在将参照图4至图9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图4示出显示装置的改进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示出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示出图5的显示装置中的未弯曲的基板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图7示出显示装置中的未弯曲的基板的改进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图8示出显示装置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剖视图,图9示出图8的显示装置中的未弯曲的基板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与以上参照图1至图3描述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的描述将被省略。
参照图4,第一钝化层710的与弯曲区域BA最接近的端部711基本上可与显示单元200和/或偏振层400的端部(或边缘)一致。在制造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通过印刷工艺(例如,喷墨工艺)形成第一钝化层710。当通过印刷工艺形成第一钝化层710时,可容易地控制第一钝化层710与显示装置内的其他组件的端部的对准,并且第一钝化层710的端部和显示单元200的端部可彼此对准。
参照图4,第二钝化层720的与弯曲区域BA最接近的端部721基本上可与显示单元200和/或偏振层400的端部一致。在制造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通过印刷工艺(例如,喷墨工艺)形成第二钝化层720。当通过印刷工艺形成第二钝化层720时,可容易地控制第二钝化层720与显示装置内的其他组件的端部的对准,并且第二钝化层720的端部和显示单元200的端部可彼此对准。
由于第一钝化层710的端部711和/或第二钝化层720的端部721基本与显示单元200的端部对准,因此可减小由显示装置的死区或边框占据的面积。
参照图5和图6,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多个层。在实施例中,例如,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中的每个钝化层可分别包括第一辅助层710a或720a、第二辅助层710b或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或720c。本说明书示出了其中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中的每个钝化层分别包括第一辅助层710a或720a、第二辅助层710b或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或720c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中的仅一个可具有由上文描述的多个辅助层限定的多层结构。
在制造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可分别通过单独的印刷工艺形成。
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中的每者可包括光固化树脂的固化产物。光固化树脂的固化产物可各自包括光引发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或光滑剂。
第一钝化层710内的辅助层中的每个辅助层可限定沿y轴方向与弯曲区域BA最接近的端部711。类似地,第二钝化层720内的辅助层中的每个辅助层可限定沿y轴方向与弯曲区域BA最接近的端部721。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的各自的端部711和721可具有沿y轴方向其厚度朝向基板100的第二表面减小的倾斜形状。
第一辅助层710a的端部711可被第二辅助层710b和第三辅助层710c的端部711覆盖,第一辅助层720a的端部721可被第二辅助层720b和第三辅助层720c的端部721覆盖,并且第二辅助层710b的端部711可被第三辅助层710c的端部711覆盖,第二辅助层720b的端部721可被第三辅助层720c的端部721覆盖。由于被覆盖,因此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内的各个辅助层的端部711和端部721可彼此对准,但不限于此。
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中的每者可具有平滑的横截面,但不限于此。作为平滑的横截面,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辅助层可具有朝向基板100的后表面倾斜的横截面形状。
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可与基板100的第二表面接触。基板100的第二表面与基板100的其上设置有显示单元200的第一表面的部分相对。
第一辅助层710a或720a的最大厚度ta可为约5μm至约20μm。当第一辅助层710a或720a的最大厚度ta小于约5μm时,可能难以提供最低程度的粘附力,而当第一辅助层710a或720a的最大厚度ta大于约20μm时,被第一钝化层710或第二钝化层720占据的厚度可能过大。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辅助层710a或720a可包括丙烯酸树脂、丁基橡胶、醋酸乙烯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树脂、天然橡胶、腈、硅酸盐树脂、硅橡胶和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一辅助层710a或720a可为基板100与第一钝化层710之间的结合以及基板100与第二钝化层720之间的结合提供粘附力。
第二辅助层710b设置在第一辅助层710a与第三辅助层710c之间,或第二辅助层720b设置在第一辅助层720a与第三辅助层720c之间。
第二辅助层710b或720b的最大厚度tb可为约45μm至约80μm。当第二辅助层710b或720b的最大厚度tb小于约45μm时,可能难以通过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保护基板100或显示单元200,并且当第二辅助层710b或720b的最大厚度tb大于约80μm时,被第一钝化层710或第二钝化层720占据的厚度可能过大。
第二辅助层710b或720b的最大厚度可分别大于第一辅助层710a或720a的最大厚度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或720c的最大厚度。
第二辅助层710b或720b可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聚氨酯和包括SiO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固化产物。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可分别允许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具有预定的弹性。
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设置在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上方。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是设置在距基板100的第二表面最远处的辅助层。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可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在制造工艺期间杂质流入基板100和显示单元200或者出现划痕。
第三辅助层710c或720c的最大厚度tc可为约10μm至约20μm。当第三辅助层710c或720c的最大厚度tc小于约10μm时,可能难以通过第三辅助层710c或720c保护其它的辅助层,并且当第三辅助层710c或720c的最大厚度tc大于约20μm时,被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占据的厚度可能过度增加。
第三辅助层710c或720c可包括例如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硅酮丙烯酸酯和羟基酮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辅助层710c或720c还可包括珠子。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的包括珠子的一些表面可以是粗糙的。
参照图7,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的每个相应的端部711和端部721可具有与图6所示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在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比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朝向弯曲区域BA更远地延伸的情况下,第一辅助层710a的端部711和第一辅助层720a的端部721可从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暴露。类似地,在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比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朝向弯曲区域BA更远地延伸的情况下,第二辅助层710b的端部711和第二辅助层720b的端部721可从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暴露。
例如,第一辅助层710a、第二辅助层710b和第三辅助层710c的共同端部711以及第一辅助层720a、第二辅助层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20c的共同端部721可限定相对平滑的阶梯形状。与图6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由于端部711和端部721在弯曲区域BA附近彼此覆盖或彼此对准,因此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的端部711和端部721中的每个端部可具有无序的形状。
参照图8和图9,在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包括在第一钝化层710中的第三辅助层710c和包括在第二钝化层720中的第三辅助层720c可彼此连接。
包括在第一钝化层710中的第三辅助层710c和包括在第二钝化层720中的第三辅助层720c可通过设置在弯曲区域BA中的连接件715而彼此连接。
如图9中所示,在其中基板100未弯曲的状态下,包括在第一钝化层710中的第三辅助层710c、包括在第二钝化层720中的第三辅助层720c以及设置在弯曲区域BA中的连接件715可构成一个层。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中的一个或两者可限定连接件715。在制造显示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包括在第一钝化层710中的第三辅助层710c、包括在第二钝化层720中的第三辅助层720c以及设置在弯曲区域BA中的连接件715可通过单个工艺形成,诸如从单个材料层形成。
连接件715的厚度可与第三辅助层710c或720c的厚度相同,并且例如可为约10μm至约20μm。即使在连接件715设置在弯曲区域BA中时,当厚度如上所述时基板100也可充分弯曲。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0描述包括在显示单元200中的薄膜晶体管和发光元件。图10示出包括在显示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放大剖视图。
显示单元200包括设置在基板100上的缓冲层111。缓冲层111可设置在基板100的第一表面上。缓冲层111可包括诸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等的无机材料,或由诸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等的无机材料制成。缓冲层111可以是单个层或单分子层,或者是多个层。
缓冲层111可通过提供相对平坦的表面来使基板100的表面平坦,或可减少或有效地防止使稍后将描述的半导体层151的特性劣化的杂质的扩散(防止诸如水分等的渗透的扩散)。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缓冲层111可被省略。
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151设置在缓冲层111上。半导体层151包括沟道区154、源区153以及漏区155,其中,源区153和漏区155设置在沟道区154的相对侧并且被掺杂有诸如杂质。
半导体层151可包括多晶硅、非晶硅或氧化物半导体。
栅极绝缘层140设置在半导体层151上。栅极绝缘层140可设置为与基板100的第一表面重叠。
栅极绝缘层140可包括诸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等的无机绝缘材料。
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124的栅极导体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40上。栅电极124可与半导体层151的沟道区154重叠。栅极导体还可包括上述栅极线。栅电极124可由栅极线的一部分限定,但不限于此。
包括无机绝缘材料或有机绝缘材料的层间绝缘层160设置在栅电极124上。
薄膜晶体管的包括源电极173和漏电极175的数据导体、数据线171、驱动电压线(未示出)等设置在层间绝缘层160上。源电极173和漏电极175可分别通过限定在层间绝缘层160和栅极绝缘层140中的接触孔163和接触孔165而被分别连接到半导体层151的源区153和漏区155。
栅电极124、源电极173以及漏电极175与半导体层151一起构成薄膜晶体管。其中示出的薄膜晶体管可以是包括在作为显示单元200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一个像素中的驱动晶体管。因为栅电极124设置在半导体层151的上方,所以示出的薄膜晶体管可被称为顶栅晶体管。晶体管的结构不限于此,并且可进行各种改变。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显示单元200的薄膜晶体管可以是其中栅电极设置在半导体层的下方的底栅晶体管。
平坦化层180设置在层间绝缘层160和数据导体上。平坦化层180可用于消除由下面的层的高度差形成的台阶并且执行平坦化(例如,扁平化)功能,以提高将被形成在平坦化层180上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发光效率。平坦化层180可在与薄膜晶体管重叠的同时覆盖薄膜晶体管。
像素电极191设置在平坦化层180上。像素电极191可通过被限定在平坦化层180中的接触孔185而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极175。
分隔壁360设置在平坦化层180和像素电极191上。分隔壁360可与像素电极191的一部分重叠。分隔壁360具有被限定在其中的与像素电极191的一部分重叠的开口361。分隔壁360可以是限定显示单元200的像素的像素限定层。
分隔壁360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聚酰亚胺、聚丙烯酸酯以及聚酰胺的有机绝缘材料。
发射层370设置在像素电极191上。发射层370包括发光区域或限定发光区域。发光区域可与由分隔壁360的部分限定的开口361对应。发射层370可另外包括空穴注入区、空穴传输区、电子注入区以及电子传输区中的至少一个。
发射层370可包括唯一地发射基色(诸如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的光的有机材料。可选择地,发射层370可具有其中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多种有机材料被堆叠的结构。可选择地,发射层370可以是发射诸如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的无机材料。
用于传输共电压的共电极270设置在发射层370和分隔壁360上。
每个像素的像素电极191、发射层370以及共电极270构成被称为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元件。像素电极191可以是作为空穴注入电极的阳极,共电极270可以是作为电子注入电极的阴极。相反地,像素电极191可以是阴极,共电极270可以是阳极。当空穴和电子从像素电极191和共电极270被注入到发射层370时,通过结合注入的空穴和电子而形成激子,在它们从激发态下降到基态时,发射光。
封装层390可位于共电极270上。封装层390可包括多个无机层,或者可包括无机层和有机层交替堆叠的结构。
现在将参照图11至图15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均是示出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工艺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11中所示,上保护膜PF1附着在基板100、显示单元200和偏振层400上。然后,暂时预附着到基板100的载体玻璃CG与基板100分离。载体玻璃CG设置在基板100的与其上形成有显示单元200和偏振层400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如图12中所示,诸如通过使用印刷工艺在基板100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印刷工艺可以是例如喷墨工艺。可执行一次或多次印刷工艺以形成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也就是说,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均可通过光固化树脂的多次施用来形成,但不限于此。
可通过施用并固化光固化树脂来形成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上保护膜PF1可保留在基板100的第一表面上,以保护基板100上的显示单元200和偏振层400。在光固化树脂被固化之后,可去除上保护膜PF1以提供完成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完成的显示装置至少包括在基板100上的显示单元200、偏振层400、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
根据图13中示出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在形成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之后,可将下保护膜PF2附着到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上,以执行用于形成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其余工艺。可在形成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的光固化树脂的固化之后执行其余工艺,但不限于此。
在形成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之后,当基板100、显示单元200以及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可能在制造工艺中被损坏时,可通过另外附着下保护膜PF2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制造工艺中的缺陷。
如图14中所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在制备基板100以在其上形成显示单元200和偏振层400的工艺之后,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可形成在基板100的第二表面上。
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中的每个辅助层可通过施用并固化不同的光固化树脂来形成。
当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包括相同的光固化树脂时,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可形成为单个层。也就是说,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中的每个辅助层是同一光固化树脂的部分。上面已经描述了包括在每个辅助层中的光固化树脂,因此下面将不再进行描述。
在形成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期间,上保护膜PF1可保留在基板100的第一表面上,以保护基板100上的显示单元200和偏振层400。在光固化树脂被固化之后,可去除上保护膜PF1以提供完成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完成的显示装置至少包括在基板100上的显示单元200、偏振层400、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
根据图15中示出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在形成第三辅助层710c和第三辅助层720c之后,下保护膜PF2可被附着到第三辅助层710c和第三辅助层720c上,以执行用于形成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其余工艺。其余工艺可在形成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的光固化树脂的固化之后被执行,其中,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分别包括第一辅助层710a和720a、第二辅助层710b和720b以及第三辅助层710c和720c,但不限于此。
在形成第三辅助层710c和第三辅助层720c之后,当基板100、显示单元200以及第一钝化层710和第二钝化层720可能在制造工艺中被损坏时,可通过另外附着下保护膜PF2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制造工艺中的缺陷。
虽然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实际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将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地,本发明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设置。

Claims (8)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弯曲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彼此连接;
显示单元,显示图像,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中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第一钝化层,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中直接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以及
第二钝化层,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中直接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钝化层中的每个钝化层包括被固化的光固化树脂,
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钝化层中的每个钝化层包括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顺序地堆叠的第一辅助层、第二辅助层以及第三辅助层,
其中,所述第二辅助层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辅助层的最大厚度以及所述第三辅助层的最大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钝化层均限定与所述基板的所述弯曲区域最接近的端部,
所述第一钝化层的所述端部沿从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弯曲区域的方向朝向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倾斜,并且
所述第二钝化层的所述端部沿从所述第二区域到所述弯曲区域的方向朝向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钝化层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弯曲区域处彼此分离,以形成在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钝化层之间且在所述弯曲区域中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的最大厚度为75微米至100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固化树脂包括至少一种固化产物,所述至少一种固化产物包括丙烯酸酯聚合物、聚氨酯以及含有SiO的丙烯酸酯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固化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丁基橡胶、醋酸乙烯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天然橡胶、腈、硅酸盐树脂、硅橡胶和苯乙烯嵌段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中的所述第三辅助层和包括在所述第二钝化层中的所述第三辅助层彼此连接。
8.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弯曲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彼此连接;
显示单元,显示图像,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中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
第一钝化层,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中直接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钝化层限定所述第一钝化层的与所述基板的所述弯曲区域最接近的端部;以及
第二钝化层,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中直接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钝化层限定所述第二钝化层的与所述基板的所述弯曲区域最接近的端部,
其中,
所述第一钝化层的所述端部沿从所述第一区域到所述弯曲区域的方向朝向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倾斜,
所述第二钝化层的所述端部沿从所述第二区域到所述弯曲区域的方向朝向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倾斜,
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二钝化层中的每个钝化层包括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顺序地堆叠的第一辅助层、第二辅助层以及第三辅助层,并且
所述第二辅助层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辅助层的最大厚度以及所述第三辅助层的最大厚度。
CN201910930875.4A 2018-10-05 2019-09-29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0091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18766A KR102670077B1 (ko) 2018-10-05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018-0118766 2018-10-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188A CN111009188A (zh) 2020-04-14
CN111009188B true CN111009188B (zh) 2023-04-18

Family

ID=68136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0875.4A Active CN111009188B (zh) 2018-10-05 2019-09-2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2713B2 (zh)
EP (1) EP3633747A1 (zh)
CN (1) CN111009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86285A (ko) *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86288A (ko) *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21056A (ko) * 2020-08-12 2022-0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WO2022116030A1 (en) * 2020-12-02 2022-06-0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14787898B (zh) * 2020-12-28 2023-12-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52838A1 (en) * 2016-06-02 2017-12-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81062B2 (en) 2003-01-10 2010-08-24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Multilayer structure polymer and resin composition together with acrylic resin film material, acrylic resin laminate film, photocurable acrylic resin film or sheet, laminate film or sheet and laminate molding obtained by laminating thereof
JPWO2012086334A1 (ja) 2010-12-22 2014-05-22 Jsr株式会社 発光体および表示デバイス
WO2013111252A1 (ja) 2012-01-24 2013-08-01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サンプリング回路、a/d変換器、d/a変換器、codec
KR20130117176A (ko) 2012-04-18 2013-10-25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윈도우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37360B1 (ko) 2013-08-30 2019-10-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289286B2 (ja) * 2014-06-25 2018-03-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EP3670464A3 (en) 2014-11-04 2020-09-16 Corning Incorporated Bendable articles and bend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9614168B2 (en) 2015-01-12 2017-04-04 Apple Inc. Flexible display panel with bent substrate
KR102385233B1 (ko) 2015-08-06 2022-04-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41453B1 (ko) * 2015-08-31 2023-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2577239B1 (ko) 2015-12-16 2023-09-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797728B1 (ko) * 2016-03-11 2017-11-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59838B1 (ko) 2016-04-08 2023-07-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17191688A1 (ja) 2016-05-06 2017-11-09 Ykk株式会社 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の製造装置、及び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KR102597464B1 (ko) 2016-06-10 2023-11-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80032719A (ko) 2016-09-22 2018-04-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6826881B2 (ja) 2016-12-22 2021-02-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保護部材、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8198842B (zh) 2017-12-29 2020-10-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52838A1 (en) * 2016-06-02 2017-12-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33747A1 (en) 2020-04-08
US11462713B2 (en) 2022-10-04
US20200111992A1 (en) 2020-04-09
CN111009188A (zh) 2020-04-14
KR20200039864A (ko)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9188B (zh) 显示装置
US11360517B2 (en)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US20200105168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49577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598983B2 (en) Display device
US1043176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11056472B2 (en) Stretchable display device
US1062190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7037922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278303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00104973A (ko) 표시장치
US11963436B2 (en) Bending area side surface protective laye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22014028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385216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160043190A (ko) 칩-온-필름 회로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2670077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085125A (ko) 블랙매트릭스의 뜯김이 방지된 표시장치
US1173560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KR20230028670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30041914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30104316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