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9168A - 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9168A
CN111009168A CN201911169475.2A CN201911169475A CN111009168A CN 111009168 A CN111009168 A CN 111009168A CN 201911169475 A CN201911169475 A CN 201911169475A CN 111009168 A CN111009168 A CN 111009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mond
grid
close
pen
latt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94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伟
朱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qua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qua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qua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quan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694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091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09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9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1/00Teaching hand-writing, shorthand, drawing, or painting
    • G09B11/04Guide sheets or plates; Tracing ch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属于教学用具领域。本发明的菱形格字帖,包括至少一页用于书写的载体,其材质可以是纸质、板质、帛质、棉质和丝质等,该载体至少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田字格,所述田字格内记载有一菱形格;所述田字格与菱形格的几何中心点重合,汉字书写时,以几何中心点为汉字的中心进行相应的规划,以菱形格的菱格线为准界,汉字的角部尽量及于或略微超出菱格线,从而达到汉字规范书写的目的,进而可以让初学者在菱形格的范围内快速的学会规划汉字的书写。

Description

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汉字书写水准的滞退,明显地显现着民族的真善美的低变状态。中国的汉文字,绝对不可当作符号看待和使用,它字形优美,意趣丰富多彩,声调韵律动听,形象与意象相结合,具有强大生命的承载力;它内里深涵着道德品质与人生哲理、文明思想和美学观念。所以,解决中国写不好中国字的现象刻不容缓。
在汉字书写中,汉字的形体、位置都是比较重要的方面,字帖作为书法、写字练习中的辅助工具,能够使初学者很快的抓住书写要领,写出的汉字形体美观、笔画到位。现有的字帖上普遍都印制有习字格,常见的种类主要有米字格、田字格等,这些习字格的书写区都是完整的正方形区域,而大多数汉字都是下宽上窄的结构,且起笔位置基本都在上部,使用现有的习字格书写时字的上部距离书写区的边界较远,使用者很难找到准确的起笔位置,习字格内的引导线和由引导线之间相互交错所分割出来的参考区也较少,对于使用者,尤其是初学者短时间很难在现有的田字格内书写出形体美观、笔画到位的汉字,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而且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向误导,误入歧途:市面上的钢笔字帖不是描红就是薄纸摹写,或者是凹槽字模的练习,众所周知,这些注重练手的方法收效甚微。其实练字练的不是手,而是通过练习将字帖中的字,在习字者脑海中形成永久的形象记忆。写字不过就是通过手中的笔,把脑海中的字体形象展现出来而已。因此,练字要按照形像记忆形成的心理过程和规律训练才是正道。另外,动作记忆的形成要比形像记忆的形成耗时长达百倍。
二、不懂原理,盲目模仿:字体漂亮与否,主要取决于间架结构。关于间架结构,千百年来一直使用的是唐代欧阳询的三十六法。但它只告诉我们笔画要写成什么样,结构要做到什么样,没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事实上有史以来就没有形成适合初学者的结构理论体系,一直是盲目的模仿字帖,无法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三、粗糙临写,烂字记忆:历代书法名家公认为临习字帖是唯一有效的习字方法,即:先看清楚字贴上的字,再在准备好的纸上直接写出来。这种方法练得是形象记忆,由于不明白间架结构的根本原理,传统写字格存在功能缺陷,初学者很难做精准临写,也就是,写得字与帖上的字完全不像或似像非像,反而会形成病笔烂字记忆,先入为主,根深蒂固,难以纠正。普遍都是这样先学坏再改造,走了很多很多的弯路。
四、字字都练,难以持久:练过的字也许能写好,而没练过的字肯定写不好,只好字字都要练,汉字众多周期过长,以至于当今时代,几乎没人能够持久练字。想要提高全民整体书写水平,只有攻克上述难关,改进陈旧方法,创新一种科学、简便、高效的练字方法来适应时代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8447341A,公开日:2018年8月24日,公开了一种黄金格字帖,包括至少一页用于书写的载体,所述载体至少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黄金格,所述黄金格包括:正方形的方框;连接方框左侧边和右侧边的一条水平设置的中间线,所述中间线将方框分为沿所述中间线对称的上方区和下方区;连接方框上侧边和下侧边的两条竖直设置的三等分线;所述中间线将三等分线分为位于上方的上方三等分线和位于下方的下方三等分线;分别设置于上方三等分线和下方三等分线的四个黄金分割点,所述黄金分割点距离中间线的距离与所述黄金分割点距离方框的距离的比例为黄金分割比例。该发明的字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范书写汉字的歪乱,但针对规划能力较差的儿童练字时,只有三等分线的规划,难免经常出现大范围超出三等分线的区域,造成美感的欠缺。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初学者短时间很难在现有的田字格内书写出形体美观、笔画到位的汉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田字格内记载有一菱形格,汉字撰写时,以菱形格的菱格线为准界,从而避免了初学汉字者撰写时规划不好因左或右或左右均出界或欠位而造成书写杂乱。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菱形格字帖,包括至少一页用于书写的载体,其材质可以是纸质、板质、帛质、棉质和丝质等,该载体至少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田字格,所述田字格内记载有一菱形格;所述田字格与菱形格的几何中心点重合,汉字书写时,以几何中心点为汉字的中心进行相应的规划,以菱形格的菱格线为准界,汉字的角部尽量及于或略微超出菱格线,从而达到汉字规范书写的目的,进而可以让初学者在菱形格的范围内快速的学会规划汉字的书写。
进一步地,菱形格为虚线记载,避免与汉字笔画混淆。
进一步地,菱形格的4条菱格线的中点形成4个偏向点,4条菱格线与田字格的2条分格线相交形成4个正向点;所述正向点和偏向点,在整个菱形格上形成8个方位点,连同几何中心点,9个点位规划汉字的书写,书写时,可以根据汉字的不同的结构,比如独体字、左右、上下、半包围、全包围、镶嵌式等结构,进行点位规划布局,使汉字书写时更加工整。
进一步地,田字格的边线与正向点之间均预留顶格间距,避免书写中收笔时出超出边线外。
进一步地,顶格间距的长度为分格线长度的1/8~1/10,该区域契合书写习惯,避免间距过大影响书写范围,间距过小收笔不及超出线外。
进一步地,沿所述菱形格的4条菱格线上,按时钟钟点位置均匀分布有12个时钟位点,12钟位点连同几何中心点,13个点位规划汉字的书写,使汉字的书写更加规范和美观。
一种基于菱形格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将所述菱形格内的区域作为汉字书写的主体区域,配合几何中心点作为汉字书写的中心点,尽可能的在该区域内书写(允许略微超出该范围),使书写的范围尽可能的统一,让汉字的书写更加规范和工整。
一种基于菱形格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将菱形格内的区域作为汉字书写的主体区域,书写时,以几何中心点为汉字中心进行规划,汉字笔画轨迹尽可能覆盖或靠近8个方位点或12个时钟位点,根据汉字字形和笔画形式或数量的不同选择8方位点和12个时钟位点,进一步提高书写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书写方法,应用于独体结构字时,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上的偏向点或菱形格上部的正向点,或者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上部的两个偏向点;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下的偏向点或菱形格左部的正向点;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右下的偏向点或菱形格下部的正向点,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下部的两个偏向点。
进一步地书写方法,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右结构时,左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上的偏向点或菱形格左部的正向点;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下的偏向点或菱形格左部的正向点;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右下的偏向点或菱形格下部的正向点,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下部的两个偏向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上下结构时,上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上的偏向点或菱形格上部的正向点;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右上的偏向点或介于左右正向点之间;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下的偏向点或菱形格下部的正向点,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下部的两个偏向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右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上的偏向点,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上部的两个偏向点;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右下的偏向点,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下部的两个偏向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菱形格上部的正向点,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上部的两个偏向点;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右下的偏向点,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下部的两个偏向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全包围结构时,全包围部分覆盖或靠近菱形格的四个偏向点。
进一步地书写方法,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右结构时,左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上的十或十一时钟位点或菱形格左部的九时钟位点;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下的七或八时钟位点或菱形格左部的九时钟位点;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右下的四或五时钟位点或菱形格下部的六时钟位点,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上下结构时,上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上的十或十一时钟位点或菱形格上部的十二时钟位点;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右上的一或二时钟位点或介于三、九时钟位点之间;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下的七或八时钟位点或菱形格下部的六时钟位点,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右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左上的十或十一时钟位点,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上部的一、二、十、十一时钟位点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右下的四或五时钟位点,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菱形格上部的十二时钟位点,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上部的一、二、十、十一时钟位点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右下的四或五时钟位点,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全包围结构时,全包围部分覆盖或靠近菱形格的十一、一、二、四、五、七、八、十等八个时钟位点。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菱形格字帖,应用于汉字书写时,以几何中心点为汉字的中心进行相应的规划,以菱形格的菱格线为准界,汉字的角部尽量及于或略微超出菱格线,从而达到汉字规范书写的目的,进而可以让初学者在菱形格的范围内快速的学会规划汉字的书写;
(2)本发明的菱形格字帖内的菱形格为虚线记载,可避免与汉字笔画混淆;
(3)本发明的菱形格字帖,8个方位点连同几何中心点,9个点位规划汉字的书写,书写时,可以根据汉字的不同的结构,比如独体字、左右、上下、半包围、全包围、镶嵌式等结构,进行点位规划布局,使汉字书写时更加工整;
(4)本发明的菱形格字帖,预留顶格间距能够避免书写中收笔时出超出边线外;
(5)本发明的菱形格字帖,顶格间距的长度为分格线长度的1/8~1/10,该区域契合人们的常规书写习惯,避免间距过大影响书写范围,间距过小收笔不及超出线外;
(6)本发明的菱形格字帖,12钟位点连同几何中心点,13个点位规划汉字的书写,使汉字的书写更加规范、工整和美观;
(7)本发明的基于菱形格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将所述菱形格内的区域作为汉字书写的主体区域,配合几何中心点作为汉字书写的中心点,尽可能的在该区域内书写(允许略微超出该范围),使书写的范围尽可能的统一,让汉字的书写更加规范和工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9点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13点位结构示意图;
图3至17为本发明中,基于菱形格字帖的不同的汉字书写后状态图。
图中:1、田字格;2、菱形格;11、边线;12、分格线;13、顶格间距;21、菱格线;22、几何中心点;23、正向点;24、偏向点;25、时钟位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菱形格字帖,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一页用于书写的载体,其材质可以是纸质、板质、帛质、棉质和丝质等,常用的为纸质,纸质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田字格1,一般情况下是每页纸张上行列排布田字格1,所述田字格1内记载有一菱形格2;所述田字格1与菱形格2的几何中心点22重合;菱形格2为虚线记载,避免与汉字笔画混淆。
本实施例的一种菱形格字帖,在汉字书写时,如图3所示的楷体字“我”字的书写,以几何中心点22为汉字的中心进行相应的规划,以菱形格的菱格线21为准界,汉字的角部尽量及于或略微超出菱格线21,略微超出的距离可以以菱格线21至边线11直线距离的一半为最大值,从而达到汉字规范书写的目的,进而可以让初学者在菱形格2的范围内快速的学会规划汉字的书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菱形格字帖,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菱形格2的4条菱格线21的中点形成4个偏向点24,4条菱格线21与田字格1的2条分格线12相交形成4个正向点23;所述正向点23和偏向点24,在整个菱形格2上形成8个方位点,连同几何中心点22,9个点位规划汉字的书写。
本实施例的一种菱形格字帖,书写时,可以根据汉字的不同的结构,比如独体字、左右、上下、半包围、全包围、镶嵌式等结构进行点位规划布局。书写过程中,可以将菱形格2内的区域作为汉字书写的主体区域,以几何中心点22为汉字中心进行规划,汉字笔画轨迹尽可能覆盖或靠近8个方位点,也可以略微超出方位点,略微超出的距离可以以菱格线21至边线11直线距离的一半为最大值,根据汉字字形和笔画形式或数量的不同选择8方位点,进行点位规划布局,使汉字书写时更加工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菱形格字帖,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田字格1的边线11与正向点23之间均预留顶格间距13,避免书写中收笔时出超出边线11外。顶格间距13的长度为分格线12长度的1/8~1/10,该区域契合书写习惯,避免间距过大影响书写范围,间距过小收笔不及超出线外。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菱形格字帖,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田字格1的边线11与3、6、9、12时钟位点25之间均预留顶格间距13,避免书写中收笔时出超出边线11外。顶格间距13的长度为分格线12长度的1/8~1/10,该区域契合书写习惯,避免间距过大影响书写范围,间距过小收笔不及超出线外。沿所述菱形格2的4条菱格线21上,按时钟钟点位置均匀分布有12个时钟位点25,12钟位点连同几何中心点22,13个点位规划汉字的书写,使汉字的书写更加规范和美观。
本实施例的一种菱形格字帖,书写时,可以根据汉字的不同的结构,比如独体字、左右、上下、半包围、全包围、镶嵌式等结构进行点位规划布局。书写过程中,将菱形格2内的区域作为汉字书写的主体区域,书写时,以几何中心点22为汉字中心进行规划,汉字笔画轨迹尽可能覆盖或靠近12个时钟位点25,也可以略微超出时钟位点25,略微超出的距离可以以菱格线21至边线11直线距离的一半为最大值,根据汉字字形和笔画形式或数量的不同选择实施例2的8方位点和本实施例的12个时钟位点25,可进一步提高书写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菱形格字帖,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应用于独体结构字时,
应用于独体结构字时,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上部的正向点23,或者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两个偏向点24;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下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左部的正向点23;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下部的正向点23,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两个偏向点24。如图4所示,独体字“永”字的书写,起笔的“点”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正向点23,二笔的“折”始于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偏向点24,收于下部的正向点23,三笔的“横折撇”始于菱形格2左部的正向点23,收于左下的偏向点24;四笔和末笔分别始于和覆盖右上和右下的偏向点24;整个“永”字的书写,靠近或覆盖7个方位点加几何中心点22,8点位布局,可让“永”字的书写进行标准化布局,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工整的效果。如图5所示,再如独体字“木”字的书写,起笔的“横”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2个偏向点24,二笔的“竖”由上至下覆盖上部正向点23和几何中心点22,收于下部的正向点23,三、四笔的“撇”和“捺”分别收于靠近左下和右下的偏向点24;整个“木”字的书写,也靠近或覆盖7个方位点加几何中心点22,8点位布局,也能让“木”字的书写进行标准化布局,多个“木”的练习,可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工整的效果。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右结构时,左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左部的正向点23;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下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左部的正向点23;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下部的正向点23,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两个偏向点24;如图6所示“伟”字的书写,左边结构起笔的“撇”覆盖菱形格2左上的偏向点24;二笔的“竖”覆盖菱形格2左下的偏向点24;三笔的“横”覆盖菱形格2右上的偏向点24;五笔的“横折弯钩”收于菱形格2右下的偏向点24,整个“伟”字的书写,是靠近或覆盖5个方位点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6个点;如图7所示“福”字的书写,同样是靠近或覆盖5个方位点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6个点。即,本实施例的菱形格字帖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右结构时,如果满足9个方位点的半数以上,就基本符合书写要求,能够达到书写后,整齐划一,美观工整的效果。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上下结构时,上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上部的正向点23;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上的偏向点24或介于左右正向点23之间;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下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下部的正向点23,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两个偏向点24;如图8所示“志”字的书写,是靠近或覆盖5个方位点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6个点;如图9所示“苗”字的书写,是靠近或覆盖4个方位点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5个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右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偏向点24,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两个偏向点24;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偏向点24,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两个偏向点24;如图10所示“句”字的书写,是靠近或覆盖5个方位点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6个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菱形格2上部的正向点23,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两个偏向点24;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偏向点24,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两个偏向点24;如图11所示“病”字的书写,也是靠近或覆盖5个方位点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6个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全包围结构时,全包围部分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的四个偏向点24,如图12所示“四”和“国”字的书写,均是靠近或覆盖四个方位点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5个点。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菱形格字帖及其书写方法,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应用于独体结构字时,如图13所示“永”字的书写,是靠近或覆盖9个时钟位点25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10个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右结构时,左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十或十一时钟位点25或菱形格2左部的九时钟位点25;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下的七或八时钟位点25或菱形格2左部的九时钟位点25;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四或五时钟位点25或菱形格2下部的六时钟位点25,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如图14“挣”字的书写,是靠近或覆盖9个时钟位点25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10个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上下结构时,上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十或十一时钟位点25或菱形格2上部的十二时钟位点25;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上的一或二时钟位点25或介于三、九时钟位点25之间;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下的七或八时钟位点25或菱形格2下部的六时钟位点25,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如图14“挣”字的书写,是靠近或覆盖9个时钟位点25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10个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右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十或十一时钟位点25,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一、二、十、十一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四或五时钟位点25,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如图15“司”以及“句”字的书写,是靠近或覆盖9个时钟位点25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10个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菱形格2上部的十二时钟位点25,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一、二、十、十一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四或五时钟位点25,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如图16“房”以及“庙”字的书写,也是靠近或覆盖9个时钟位点25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10个点。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全包围结构时,全包围部分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的十一、一、二、四、五、七、八、十等八个时钟位点25。如图17“因”以及“圆”字的书写,是靠近或覆盖8个时钟位点25加几何中心点22,共计9个点。
综合实施例1至6,本申请的菱形格字帖不管是8个方向点还是12个时钟位点的结构,在书写时,以几何中心点22为汉字的中心进行相应的规划,以菱形格的菱格线21为准界,汉字的角部尽量及于或略微超出菱格线21,各笔画只需要尽可能的靠近或覆盖各点位,根据笔画数的不同选择8个方向点还是12个时钟位点的结构,笔画少时以8点位为主,笔画多时,以12点位为主,只需要遵循以上原则,按照正常的笔顺进行书写,均能够达到让汉字初学者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书写的汉字有整齐划一,美观工整的效果。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菱形格字帖,包括至少一页用于书写的载体,所述载体至少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田字格(1),其特征在于:所述田字格(1)内记载有一菱形格(2);所述田字格(1)与菱形格(2)的几何中心点(22)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格字帖,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格(2)为虚线记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格字帖,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格(2)的4条菱格线(21)的中点形成4个偏向点(24),4条菱格线(21)与田字格(1)的2条分格线(12)相交形成4个正向点(23);所述正向点(23)和偏向点(24),在整个菱形格(2)上形成8个方位点;所述田字格(1)的边线(11)与正向点(23)之间均预留顶格间距(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菱形格字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格间距(13)的长度为分格线(12)长度的1/8~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格字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菱形格(2)的4条菱格线(21)上,按时钟钟点位置均匀分布有12个时钟位点(25)。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菱形格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菱形格(2)内的区域作为汉字书写的主体区域。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3至5任一所述的菱形格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菱形格(2)内的区域作为汉字书写的主体区域,书写时,以几何中心点(22)为汉字中心进行规划,汉字笔画轨迹尽可能覆盖或靠近8个方位点或12个时钟位点(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菱形格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独体结构字时,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上部的正向点(23),或者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两个偏向点(24);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下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左部的正向点(23);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下部的正向点(23),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两个偏向点(2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菱形格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右结构时,左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左部的正向点(23);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下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左部的正向点(23);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下部的正向点(23),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两个偏向点(24);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上下结构时,上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上部的正向点(23);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上的偏向点(24)或介于左右正向点(23)之间;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下的偏向点(24)或菱形格(2)下部的正向点(23),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两个偏向点(24);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右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偏向点(24),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两个偏向点(24);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偏向点(24),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两个偏向点(24);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菱形格(2)上部的正向点(23),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两个偏向点(24);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偏向点(24),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两个偏向点(24);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全包围结构时,全包围部分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的四个偏向点(2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菱形格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右结构时,左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十或十一时钟位点(25)或菱形格(2)左部的九时钟位点(25);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下的七或八时钟位点(25)或菱形格(2)左部的九时钟位点(25);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四或五时钟位点(25)或菱形格(2)下部的六时钟位点(25),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上下结构时,上边结构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十或十一时钟位点(25)或菱形格(2)上部的十二时钟位点(25);中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上的一或二时钟位点(25)或介于三、九时钟位点(25)之间;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下的七或八时钟位点(25)或菱形格(2)下部的六时钟位点(25),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右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左上的十或十一时钟位点(25),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一、二、十、十一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四或五时钟位点(25),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左半包围结构时,起笔始于或覆盖菱形格(2)上部的十二时钟位点(25),或起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上部的一、二、十、十一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收笔收于或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右下的四或五时钟位点(25),或者收笔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下部的四、五、七、八时钟位点(25)其中的两个时钟位点(25);
应用于合体结构字的全包围结构时,全包围部分覆盖或靠近菱形格(2)的十一、一、二、四、五、七、八、十等八个时钟位点(25)。
CN201911169475.2A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 Pending CN1110091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9475.2A CN111009168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9475.2A CN111009168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9168A true CN111009168A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12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9475.2A Pending CN111009168A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0916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tkind Revolution of environment
CN103514778B (zh) 数字化汉字实用书写运笔练习法
CN111009168A (zh) 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
CN201681504U (zh) 一种回田格及五点格习字板
CN211062248U (zh) 练字格
JP4960420B2 (ja) 数字パズルゲームセット
CN206505588U (zh) 带有本字格的字帖
CN106422369A (zh) 毛笔书法拼接玩具及其适用的毛笔书法固定板
JP2552641Y2 (ja) 実用漢字斜線入練習紙
CN105575216A (zh) 一种硬笔及软笔书写用十方格及其书写使用方法
CN105489084A (zh) 一种新型汉字书写田字格
CN108447341A (zh) 一种黄金格字帖
CN110428697A (zh) 硬笔五格组合练字模板
CN113506491A (zh) 一种窗宫格汉字书写练习的辅助格及其基于窗宫格的汉字书写方法
CN211264589U (zh) 一种全方位多角度临摹的书法校正字帖
CN114627722A (zh) 倾斜英文字帖的书写练习方法
JP3028830U (ja) 漢字ドリル帳
CN108122452A (zh) 习字格及习字贴
CN106781839A (zh) 汉字书写笔迹控制练习法
CN110782741A (zh) 一种鸟虫篆字体的练习册
CN109637265A (zh) 一种提高书法临摹效果的习字帖及其制作方法
JP2536915Y2 (ja) 書写用紙
Dewis et al. Nineteenth-Century Gardens and Gardening: Volume VI: The Art of the Gardener
JPH0648533Y2 (ja) 文字、図形等の練習用具
KR100586817B1 (ko) 태권도를 이용한 한자 학습교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