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62248U - 练字格 - Google Patents

练字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62248U
CN211062248U CN201921496422.7U CN201921496422U CN211062248U CN 211062248 U CN211062248 U CN 211062248U CN 201921496422 U CN201921496422 U CN 201921496422U CN 211062248 U CN211062248 U CN 211062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ositioning
vertical
lines
transverse obli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64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治国
于百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yi Yunj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yi Yunj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yi Yunj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yi Yunj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64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62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62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62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练字格。上述的练字格包括定位边线、竖向线以及横向斜线,定位边线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点,定位边线为封闭线条结构,以围成定位区域,定位区域的中心设有第二定位点;竖向线位于定位区域内,且竖向线与定位边线连接;横向斜线位于定位区域内。在书写过程中可以参考第二定位点及多个第一定位点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根据竖向线和横向斜线的位置布局汉字结构,使练字格容易实现精确定位;在书写汉字的横向笔画时,可沿横向斜线的走向进行书写,使字体的横向笔画与横向斜线尽可能地平行,以便学书者通过练字格书写表达中国汉字横向笔画的左低右高,解决了传统的练字格难以表达中国汉字横向笔画的左低右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练字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书写工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练字格。
背景技术
练字格作为一种书写工具,自古以来备受青睐,练字格可以让书法初学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的练字格包括: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和回宫格等,这些练字格均把中国汉字定义为方块字的范畴。
然而,中国汉字千变万化,其结构分为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和全包围结构等类别。由于中国字体结构的多变性,使传统的练字格很难精确定位。另外,中国汉字的横向笔画多呈现左低右高的形态,而上述的练字格的横向定位线条均为水平线,难以表达中国汉字横向笔画的左低右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练字格很难精确定位和难以表达中国汉字横向笔画的左低右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练字格。
一种练字格,包括:
定位边线,所述定位边线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点,所述定位边线为封闭线条结构,以围成定位区域,所述定位区域的中心设有第二定位点;
竖向线,所述竖向线位于所述定位区域内,且所述竖向线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
横向斜线,所述横向斜线位于所述定位区域内,且所述横向斜线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所述横向斜线与所述竖向线相交。
上述的练字格,定位边线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点,且定位边线所围成的定位区域的中心设有第二定位点,使多个第一定位点沿第二定位点的周围间隔分布,又由于定位区域内分布设置竖向线和横向斜线,这样在书写过程中可以参考第二定位点及多个第一定位点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根据竖向线和横向斜线的位置布局汉字结构,使练字格容易实现精确定位;在书写汉字的横向笔画时,可沿横向斜线的走向进行书写,使字体的横向笔画与横向斜线尽可能地平行,以便学书者通过练字格书写表达中国汉字横向笔画的左低右高,解决了传统的练字格难以表达中国汉字横向笔画的左低右高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斜线的倾斜角度为2度~15度,这样字体沿横向斜线的走向书写的横向笔画能够更好地体现左低右高的走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线为虚线或实线;所述横向斜线为虚线或实线,以便学书者清楚看到竖向线和横向斜线的具体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练字格还包括边界框线,所述边界框线环绕所述定位边线设置,以便学书者可以根据边界框线更好地确定定位边线所在的位置;此外,在定位边线外围界定边界框线,以便进行多个练字格并排布局,同时能够避免学书者在书写过程中不至于超出边界框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线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任意两个所述竖向线平行设置,每一所述竖向线的两端均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使练字格更好地适应左中右结构的汉字结构的撰写布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边线为正多边形或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斜线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任意两个所述横向斜线平行设置,每一所述横向斜线的两端均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使练字格能够更好地适应左中右结构和上中下结构的汉字结构的撰写布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线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竖向线和第二竖向线;所述横向斜线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横向斜线和第二横向斜线;所述第二定位点位于所述第一竖向线与所述第二竖向线之间,且所述第二定位点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斜线和所述第二横向斜线之间,使定位区域被分隔为九个宫位,分别为中宫、左宫、右宫、上宫、下宫、4个变宫,从而使练字格能够满足独体字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和包围结构等各种复杂的汉字结构的书写,解决了汉字书写的结构难以精准到位的问题;比如上中下结构的“鼻”字,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占据上宫、中宫、下宫即可。再比如左中右结构的“糊”字,左、中、右、三个部分分别占据左宫、中宫、右宫即可。因此,九宫八卦格的宫位设计,可以让学书者轻而易举的掌握汉字间架结构。
由于第一横向斜线和第二横向斜线均为上下斜线取斜势,吻合了汉字横线笔画左低右高的书写要求,妙不可言。在书写时,学书者可将汉字的竖向笔画贴合着第一竖向线和第二竖向线写,如“京”字的两个竖向笔画和“马”字的两个竖向笔画,可见第一竖向线和第二竖向线对汉字的结构笔画的定位十分严谨。同时,“京”字的三个横线笔画均与两个横向斜线平行,“马”字的三个横线笔画也与两条横向斜线平行,由此可见,两条横向斜线可以很好的诠释汉字的左低右高的取势。因此,八卦格中设置第一竖向线、第二竖向线、第一横向斜线和第二横向斜线,可以精准的吻合汉字横向笔画和竖向笔画,让学书者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汉字结构的书写方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边线为正八边形,且所述边界框线为正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点分别分布于所述定位边线的各角点及相邻两个角点的连线的中点,使练字格的第二定位点和多个第一定位点加起来共17个定位点,实现17点精准定位,其中第一定位点的数目有16个,解决了学书者对汉字笔画不知道哪里起笔,哪里收笔和行笔路线的问题。将16个第一定位点分别从正八边形的顶边线的左角点的第一定位点沿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1”、“2”……“16”,则顶线中点的编号为“16”点,并将第二定位点编号为“17”点,比如“久”字,第一笔撇画,起笔点对着“2”点,收笔点对着“4”点,方向是“15”点至“6”点方向,其余笔画同理定位,如同坐标一样,对汉字的笔画起笔、收笔和行笔路线进行了精准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界框线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框线、第二框线、第三框线和第四框线,所述第一竖向线和所述第二竖向线均与所述第一框线平行,所述第一竖向线位于所述第二竖向线的邻近所述第一框线的一侧,使第一竖向线和第二竖向线作为竖直基准线且均与边界框线的第一框线平行,从而使练字格在书写的竖直方向更好地起到基准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向线与所述第一框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竖向线与所述第一框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比值为0.618,且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框线的长度的0.618倍,使第一竖向线和第二竖向线在边界框线内的位置分布符合黄金比例的要求,更好地符合汉字的美感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练字格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练字格的各个定位点带编号的示意图;
图3为采用图2所示练字格书写“鼻”字的示意图;
图4为采用图2所示练字格书写“糊”字的示意图;
图5为采用图2所示练字格书写“京”字的示意图;
图6为采用图2所示练字格书写“马”字的示意图;
图7为采用图2所示练字格书写“久”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练字格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练字格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练字格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练字格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练字格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例是,一种练字格包括定位边线、竖向线以及横向斜线,所述定位边线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点,所述定位边线为封闭线条结构,以围成定位区域,所述定位区域的中心设有第二定位点;所述竖向线位于所述定位区域内,且所述竖向线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所述横向斜线位于所述定位区域内,且所述横向斜线的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所述横向斜线与所述竖向线相交。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练字格20包括定位边线100、竖向线200以及横向斜线300。所述定位边线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点110,所述定位边线为封闭线条结构,以围成定位区域10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区域的中心设有第二定位点10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线位于所述定位区域内,且所述竖向线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竖向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定位边线并与定位边线连接,使练字格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竖向线还可以仅一端延伸至定位边线并与定位边线连接。或,竖向线的两端均延伸至定位边线的外围。以上情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斜线位于所述定位区域内,且所述横向斜线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所述横向斜线与所述竖向线相交。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斜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定位边线并与定位边线连接,使练字格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横向斜线还可以仅一端延伸至定位边线并与定位边线连接。或,横向斜线的两端均延伸至定位边线的外围。以上情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上述的练字格,定位边线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点,且定位边线所围成的定位区域的中心设有第二定位点,使多个第一定位点沿第二定位点的周围间隔分布,又由于定位区域内分布设置竖向线和横向斜线,这样在书写过程中可以参考第二定位点及多个第一定位点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根据竖向线和横向斜线的位置布局汉字结构,使练字格容易实现精确定。在书写汉字的横向笔画时,可沿横向斜线的走向进行书写,使字体的横向笔画与横向斜线尽可能地平行,以便学书者通过练字格书写表达中国汉字横向笔画的左低右高,解决了传统的练字格难以表达中国汉字横向笔画的左低右高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边线为正多边形或圆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边线为正多边形,有利于多个练字格在横向和纵向方向的布局排版,减少了定位边线所需的空间布局。具体地,所述定位边线为正八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边线不仅限八边形,还可以十二边形或其他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斜线的倾斜角度为2度~15度,这样字体沿横向斜线的走向书写的横向笔画能够更好地体现左低右高的走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斜线的倾斜角度为5.91度,使学书者沿着横向斜线书写的横线笔画更加美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线为虚线或实线。在本实施例中,竖向线为虚线,避免竖向线掩盖汉字笔画,提高了练字格的使用方便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斜线为虚线或实线,以便学书者清楚看到竖向线和横向斜线的具体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斜线为虚线,避免横向斜线掩盖汉字笔画,提高了练字格的使用方便性。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练字格还包括边界框线400,所述边界框线环绕所述定位边线设置,以便学书者可以根据边界框线更好地确定定位边线所在的位置。此外,在定位边线外围界定边界框线,以便进行多个练字格并排布局,同时限定了练字格的书写区域。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界框线为正方形,有利于多个练字格在横向或纵向方向均能进行较好的布局排版,减少了定位边线所需的空间布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线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任意两个所述竖向线平行设置,使练字格更好地适应左中右结构的汉字结构的撰写布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点位于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竖向线之间,使学书者更好地在练字格内进行定位书写。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竖向线的数目还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斜线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任意两个所述横向斜线平行设置,使练字格能够更好地适应左中右结构和上中下结构的汉字结构的撰写布局。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斜线的数目还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
如图1与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线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竖向线210和第二竖向线220。所述横向斜线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横向斜线310和第二横向斜线3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点位于所述第一竖向线与所述第二竖向线之间,且所述第二定位点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斜线和所述第二横向斜线之间,使定位区域被分隔为九个宫位,分别为中宫1021、左宫1022、右宫1023、上宫1024、下宫1025、4个变宫1026,从而使练字格能够满足独体字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和包围结构等各种复杂的汉字结构的书写,解决了汉字书写的结构难以精准到位的问题。如图3所示,比如,上中下结构的“鼻”字,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占据上宫、中宫、下宫即可。如图4所示,再比如左中右结构的“糊”字,左、中、右三个部分分别占据左宫、中宫、右宫即可。因此,九宫八卦格的宫位设计,可以让学书者轻而易举的掌握汉字间架结构。
由于第一横向斜线和第二横向斜线均为上下斜线取斜势,吻合了汉字横线笔画左低右高的书写要求,妙不可言。在书写时,学书者可将汉字的竖向笔画贴合着第一竖向线和第二竖向线进行书写,如图5所示的“京”字的两个竖向笔画和如图6所示的“马”字的两个竖向笔画,可见第一竖向线和第二竖向线对汉字的结构笔画的定位十分严谨。同时,“京”字的三个横线笔画均与两个横向斜线平行,“马”字的三个横线笔画也与两条横向斜线平行,由此可见,两条横向斜线可以很好的诠释汉字的左低右高的取势。因此,八卦格中设置第一竖向线、第二竖向线、第一横向斜线和第二横向斜线,可以精准的吻合汉字横向笔画和竖向笔画,让学书者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汉字结构的书写方法。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点分别分布于所述定位边线的各角点及相邻两个角点的连线的中点,即定位边线的各角点及相邻两个角点的连线的中点均设有一个第一定位点。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边线为正八边形结构,即八卦格结构,由于定位边线的各角点及相邻两个角点的连线的中点均设有一个第一定位点,使练字格的第二定位点和多个第一定位点加起来共17个定位点,实现17点精准定位,其中第一定位点的数目有16个,解决了学书者对汉字笔画不知道哪里起笔,哪里收笔和行笔路线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定位边线上第一定位点的点位的增加或减少,或定位边线内部第二定位点的点位增加或者减少,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16个第一定位点分别从正八边形的顶边线的左角点的第一定位点沿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1”、“2”……“16”,则顶线中点的编号为“16”点,并将第二定位点编号为“17”点,比如“久”字,第一笔撇画,起笔点对着“2”点,收笔点对着“4”点,方向是“15”点至“6”点方向,其余笔画同理进行定位,如同坐标一样,对汉字的笔画起笔、收笔和行笔路线进行了精准定位。需要说明的是,各点位的标注数字或者标注字母或者其他标注,或各点位标注或者不标注数字,各点标注顺序逆时针和顺时针或者随机标注。以上情况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横线斜线的两端均与定位边线连接。具体地,第一横线斜线的第一端与“13”点连接,第二端连接于“3”点和“4”点之间的中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横线斜线的两端均与定位边线连接。具体地,第二横线斜线的第一端与“5”点连接,第二端连接于“11”点和“12”点之间的中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线斜线为上斜线,第二横线斜线为下斜线。设定“3”点和“4”点的连接边线为左边线,“11”点和“12”点的连接边线为右边线。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界框线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框线410、第二框线420、第三框线430和第四框线440。在本实施例中,边界框线为正方形。具体地,第一框线与第二框线垂直,第一框线与第三框线平行,第二框线与第四框线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边界框线还可以为长方形、多边形、异形边框和无边框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向线和所述第二竖向线均与所述第一框线平行,所述第一竖向线位于所述第二竖向线的邻近所述第一框线的一侧,使第一竖向线和第二竖向线作为竖直基准线且均与边界框线的第一框线平行,从而使练字格在书写的竖直方向更好地起到基准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边线位于边界框线内并与边界框线摆正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边线可以在边界框线内相对于边界框线旋转摆放至其他任意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向线与所述第一框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竖向线与所述第一框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比值为0.618,且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框线的长度的0.618倍,使第一竖向线和第二竖向线在边界框线内的位置分布符合黄金比例的要求,更好地符合汉字的美感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向线为左黄金线,第二竖向线为右黄金线。设定边界框线边长为L,左黄金线和边界框线右边线的距离为a=0.618L,也就是左黄金线和边界框线右边线的距离与边界框线边长的比例a:L=0.618,即为黄金比例。同理,右黄金线和边界框线右边线的距离b=0.832L与左黄金线和边界框线右边线的距离a=0.618L的比例为a:b=0.618,也符合黄金比例。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斜线的第二端不仅限于连接于“3”点和“4”点之间的中点位置,还可以连接于“3”点和“4”点之间的其他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斜线的第二端与左边线连接的位置与第四框线的距离为0.382L。同理,在其他实施例中,下斜线的第二端不仅限于连接于“11”点和“12”点之间的中点位置,还可以连接于“11”点和“12”点之间的其他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斜线的第二端与右边线连接的位置与第二框线的距离为0.382L。
由于练字格的最外围为正方形状的边界框线,设定了习字格的整体区域,整个汉字的笔画不可以超出边界框线,这为书写者习字过程奠定了基础。定位边线的设计进一步规定的书写者的书写范围,整个汉字结构都要书写在边界框线中的“京”字,除了个别字的撇笔画或捺笔画时而会有稍微的探出边界框线边界,如图7所示,“久”字的撇和捺画书写中略微探出八边形状的边界框线的界限。八卦格有古代八卦图演变而来,有包罗万象的特点,用八卦格解释中国汉字更是相得益彰。
本申请的练字格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解决了汉字书写的笔画定位问题。因为有17点精准定位,汉字的每个笔画的起笔、收笔、行笔路线都能精确定位,书写者可以快速掌握汉字笔画的规则。
第二:解决了汉字书写的结构问题。九个宫位的设计,可以解决汉字复杂结构问题。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等结构都能用练字格完美解释。
第三:解决了汉字横向笔画左低右高的取势。练字格横向斜线的的设计完全贴合汉字横向笔画取势,易于书写者掌握汉字此重要特点。
第四:练字格中两条竖向的黄金分割线可以对竖向笔画进行规范,书写者可以快速掌握竖向笔画的位置和写法。另外黄金分割线形成的中宫符合汉字中宫紧收的特点,学术者按练字格写出来的汉字更加美观大方。
第五:练字格可以从汉字的笔画,结构,字型等各方面诠释汉字之美,另外汉字上紧下松、左收右放及中宫紧收等特点在练字格中都可以得到完美的解析。综上特点,此习字格用于汉字的书写可让学术者简单易学,事半功倍。可以让用此习字格教学者教的轻松,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练字格,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边线,所述定位边线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点,所述定位边线为封闭线条结构,以围成定位区域,所述定位区域的中心设有第二定位点;
竖向线,所述竖向线位于所述定位区域内,且所述竖向线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
横向斜线,所述横向斜线位于所述定位区域内,且所述横向斜线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所述横向斜线与所述竖向线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练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斜线的倾斜角度为2度~1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练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线为虚线或实线;所述横向斜线为虚线或实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练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练字格还包括边界框线,所述边界框线环绕所述定位边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练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线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任意两个所述竖向线平行设置,每一所述竖向线的两端均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练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边线为正多边形或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练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斜线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任意两个所述横向斜线平行设置,每一所述横向斜线的两端均与所述定位边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练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线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竖向线和第二竖向线;所述横向斜线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横向斜线和第二横向斜线;所述第二定位点位于所述第一竖向线与所述第二竖向线之间,且所述第二定位点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斜线和所述第二横向斜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练字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边线为正八边形,且所述边界框线为正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练字格,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点分别分布于所述定位边线的各角点及相邻两个角点的连线的中点;
所述边界框线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框线、第二框线、第三框线和第四框线,所述第一竖向线和所述第二竖向线均与所述第一框线平行,所述第一竖向线位于所述第二竖向线的邻近所述第一框线的一侧;
所述第一竖向线与所述第一框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竖向线与所述第一框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比值为0.618,且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框线的长度的0.618倍。
CN201921496422.7U 2019-09-09 2019-09-09 练字格 Active CN211062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6422.7U CN211062248U (zh) 2019-09-09 2019-09-09 练字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6422.7U CN211062248U (zh) 2019-09-09 2019-09-09 练字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62248U true CN211062248U (zh) 2020-07-21

Family

ID=71596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6422.7U Active CN211062248U (zh) 2019-09-09 2019-09-09 练字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622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3145A (zh) * 2021-01-07 2021-06-25 邱明锋 黄金比中字格书法艺术字模设计及其字库制作技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3145A (zh) * 2021-01-07 2021-06-25 邱明锋 黄金比中字格书法艺术字模设计及其字库制作技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2248U (zh) 练字格
CN211604396U (zh) 一种写字格
KR102230997B1 (ko) 한자 글자 구성 부재, 형성된 장부맞춤 구조 한자 시스템 및 한자 입력 방법.
CN209417973U (zh) 一种复合型练字格、复合型练字帖、多功能练字帖
Ramm Heinz Isler shells–the priority of form
CN112419833A (zh) 一种辅助练习书法的回宫格及练习方法
CN211237289U (zh) 五星黄金律书法格
CN106422369B (zh) 毛笔书法拼接玩具及其适用的毛笔书法固定板
CN215219976U (zh) 一种四点定位练字本
CN206505588U (zh) 带有本字格的字帖
CN105976673A (zh) 书法练习格
CN104217624A (zh) 新型米字格及其使用方法
CN203552505U (zh) “四分半”书法汉字标准格
CN102902969B (zh) 手写输入文字显示的编排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1009168A (zh) 一种菱形格字帖以及基于字帖的汉字书写方法
CN109637265A (zh) 一种提高书法临摹效果的习字帖及其制作方法
CN202685587U (zh) 习字本
CN109215439A (zh) 一种适用于轮廓临摹法的临摹贴及轮廓临摹法
CN107301804A (zh) 回形六宫格及其应用载体和使用方法
CN1441392A (zh) 书法包络网习字格
CN213070216U (zh) 一种包含田字格的载体和相应的田字格
CN101393643B (zh) 计算机笔划变形系统和方法
CN205970560U (zh) 模块式旅游纪念品
CN110782741A (zh) 一种鸟虫篆字体的练习册
CN210955605U (zh) 一种新型练字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