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9549B - 电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9549B
CN110999549B CN201980001342.6A CN201980001342A CN110999549B CN 110999549 B CN110999549 B CN 110999549B CN 201980001342 A CN201980001342 A CN 201980001342A CN 110999549 B CN110999549 B CN 1109995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oard
module
module board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13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9549A (zh
Inventor
樱井贵康
高宫真
森时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cience filed Cri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cience
Publication of CN110999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9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7Pads along the edge of rigid circuit boards, e.g. for pluggabl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4Assemblies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2201/042Stacked spaced PCBs; Planar parts of folded flexible circuits having mounted components in between or spaced from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372Pads and lands
    • H05K2201/09409Multiple rows of pads, lands, terminals or dummy patterns; Multiple rows of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89Non-printed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409Scre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制造、可扩展且高质量的电气装置。该电气装置包括:多个模块板51,模块板51相互堆叠,模块板51中的每一个在其表面上设置有电极53,堆叠的模块板51上的电极53大体上沿竖直直线定位;以及连接模块板51的连接器11,连接器11包括主体部21和保持主体部21的保持器12,主体部21电连接沿竖直直线定位的电极53,保持器12包括板接合部和保持器连接部,板接合部与模块板51接合使得连接器11安装在模块板51上,并且保持器连接部与另一保持器连接部接合使得连接器11耦接至另一竖直相邻的连接器11。

Description

电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电气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诸如工厂等的生产场所中,收集和分析其中的诸如温度、湿度、振动或图像的各种数据以提高生产率。由于对于每个生产场所或者甚至同一场所中的每个布置,要收集的数据种类是不同的,从成本和其他角度来看,通常不使用具有安装有获取诸如温度、湿度、振动或图像的各种数据的所有各种模块的板的电气装置,而是使用具有模块板的组合的电气装置,所述组合中的每个模块板仅安装有一个模块。并且已经提出了用于在这样的电气装置中通过连接器连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板的技术(参见PTL 1)。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气装置的三个平面图;并且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气装置的分解图。在图2中,(a)是顶视平面图,(b)是侧视图,并且(c)是底视图。
参照附图,一般地由附图标记101表示的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气装置包括三片模块板151、两个连接器111以及作为紧固构件的一对螺栓171 和螺母172,螺栓171和螺母172用于紧固模块板151和连接器111。用于获取诸如温度、湿度、振动或图像的各种数据的未示出的各种模块之一安装在每个模块板151上。
多个电极153以暴露在每个模块板151的前侧和后侧的方式形成行,并且电连接至未示出的电路。连接器111用于将相邻模块板151的电极 153彼此电连接,并且包括保持器112和主体部121,保持器112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主体部121是弹性的并且由保持器112保持。在保持器112中形成孔113,孔113用于穿过该孔113而插入螺栓171,并且在模块板151中形成孔152,孔152用于穿过该孔152而插入螺栓171。通过螺栓171和螺母172将模块板151 和保持器112固定在电气装置101中,使得相邻模块板151的电极153 彼此电连接。由此,上下模块板151彼此电连接且机械连接。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国际专利申请PCT/JP2017/2235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当模块板151的数量增加时,组装常规电气装置的工作变得困难并且需要特殊夹具,因为是通过将包括弹性主体部121的连接器111 放置在模块板151之间来组装的。也就是说,存在可制造性问题。
使用低速处理器可以处理温度或湿度的数据,然而需要高速处理器来处理振动或图像的数据。高速处理器由于其具有各种功能而具有许多信号端子,并且其不能安装在模块板151上,因为模块板151之间的电极数量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气装置中是受限的。也就是说,存在可扩展性问题。
尽管可靠性对于在工厂等中使用的用于收集数据的设备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气装置的弹性主体部121随着环境变化例如温度变化而重复膨胀和收缩并且模块板151之间的电阻逐渐增加,因此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气装置中不能进行精确测量。也就是说,存在质量问题。
本公开内容的目的是解决传统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并提供易于制造、可扩展且高质量的电气装置。
[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因此,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电气装置,该电气装置包括:多个模块板,模块板相互堆叠,模块板中的每一个在其表面上设置有电极,堆叠的模块板上的电极大体上沿竖直直线定位;以及连接模块板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主体部和保持主体部的保持器,主体部电连接沿竖直直线定位的电极,保持器包括板接合部和保持器连接部,板接合部与模块板接合使得连接器安装在模块板上,并且保持器连接部与另一保持器连接部接合使得连接器耦接至另一竖直相邻连接器。
在另一电气装置中,多个连接器安装在一个模块板上,并且连接器中的每一个耦接至安装在另一竖直相邻模块板上的连接器中的每一个。
在又一电气装置中,安装有多个连接器的模块板位于安装有单个连接器的模块板的上方或下方,使得单个连接器耦接至多个连接器中的一个。
在又一电气装置中,电气装置还包括安装有连接器的虚设板,虚设板布置在与安装有单个连接器的模块板相同的竖直位置处,并且安装在虚设板上的连接器耦接至多个连接器中的其余连接器。
在又一电气装置中,主体部包括由弹性体制成的电连接层,电连接层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竖直延伸的电导体构件,保持器包括容纳主体部的保持容纳开口、形成在保持容纳开口的内表面上以用于挤压主体部的突起以及形成在保持容纳开口的内表面上以用于释放膨胀的凹槽,并且电导体构件的顶端和底端接触电极。
在又一电气装置中,在模块板的表面上形成抗蚀剂开口,从该抗蚀剂开口去除抗蚀剂,并且抗蚀剂开口包括主体部的与模块板的表面抵接的整个表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内容,可以提供一种易于制造、可扩展且高质量的电气装置。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第一视图。
[图2]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气装置的三个平面图。
[图3]图3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气装置的分解图。
[图4]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第二视图。
[图5]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6]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顶视平面图。
[图7]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立体图。
[图8]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视图。
[图9]图9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主要部分(图8中的 (b) 中的“D”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0]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视图。
[图11]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主要部分(图10中的 (b) 中的“E”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2]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13]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14]图14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顶视图。
[图15]图15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立体图。
[图16]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的抗蚀剂开口与连接器的主体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17]图17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的抗蚀剂开口与连接器的保持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18]图18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的抗蚀剂开口与连接器的主体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19]图19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的抗蚀剂开口与连接器的保持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第一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第二视图;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顶视平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立体图;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视图;并且图9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主要部分(图8中的 (b)中的“D”部分)的放大视图。在图1和图4 中,(a)是分解图,并且(b)是立体图。在图5中,(a)是图1中的 (b)的“A”部分的放大视图,并且(b)是图4中的 (b)的“B”部分的放大视图。在图6中,(a)是全视图,并且(b)是(a)的“C”部分的放大视图。在图8中,(a)是局部分解图,并且(b)是立体图。
在图中,附图标记10表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虽然电气装置10可以用于任何种类的用途,并且也可以是任何种类的电气装置或电子装置,但是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电气装置10将被解释为安装在诸如工厂的生产场所或其他地方中的用于获取有关地方中的诸如温度、湿度、振动或图像的各种数据的装置。
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说明电气装置10的每个部分的结构和移动等的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方向表达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当电气装置10的每个部分等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方向表达是合适的,但是如果位置变化,则应当根据变化的位置来解释这些方向表达。
根据图中所示的示例,电气装置10包括一对模块板51、一对连接器 11以及作为紧固构件用于紧固模块板51和连接器11的一对螺栓71和螺母板72。模块板51和连接器11的数量不应限于该示例,而是可以是任何数量。
模块板51是大致矩形平面状形状的板例如印刷电路板,其中,未示出的导电线电路形成在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板制成的片状板的表面上或内部。每个模块板51安装有用于获取诸如温度、湿度、振动或图像的各种数据的未示出的各种模块中的每一种。
模块板51中的每一个包括沿其后侧边缘(图1中的 (a)中右上侧的侧边缘)布置成一行或更多行(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为两行)的多个电极53。电极53中的每一个被形成为暴露在每个模块板51的任一侧的表面上并且与未示出的电路电连接。电极53在模块板51的两侧表面上的位置是相同的。在每个模块板51的两侧彼此相对的电极53通过未示出的在模块板5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导电通孔或贯穿孔相互电连接。电极53的平面图布置在所有模块板51上是相同的。
每个模块板51包括形成在电极53行的两端的外部的作为一对位置对准孔的一对紧固构件插入孔52。用于与连接器11接合的接合凹部54 形成在模块板51的右侧边缘和左侧边缘上的靠近紧固构件插入孔52的位置处。紧固构件插入孔52中的每一个是在其厚度方向上穿透模块板51 的穿透孔,并且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栓71插入该穿透孔中。紧固构件插入孔52的平面图布置在所有模块板51上是相同的。形成在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母板72中的螺孔72a的布置也与紧固构件插入孔52的布置相同。因此,在电气装置10中,通过螺栓71和螺母板72紧固的所有模块板51 上的电极53的平面图布置大致相同,使得所有模块板51上的相应电极 53中的每一个通常沿直线放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1被配置成电连接相邻模板块51上的相应电极53,并且是大致长方体的构件,该构件具有沿电极53行的方向延伸的长且窄的矩形平面形状。每个连接器11包括保持器12和由保持器 12保持的主体部21,保持器12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
主体部21具有与斑马型连接器即所谓的分层连接器或其他连接器相同的构造,并且包括一对片状电连接层23和片状绝缘保护层22,在一对片状电连接层23中,沿竖直方向即沿保持器12的厚度方向(图6中,垂直于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细长的电导体构件24如图6所示平行布置,片状绝缘保护层22被层叠在每个电连接层23的两侧以将每个电连接层23夹在中间。电连接层23和绝缘保护层22分别是片状构件,电连接层23和绝缘保护层22中的每一个均具有长且窄的矩形平面形状,电连接层23和绝缘保护层22在它们的厚度方向上以其厚度方向与保持器 12的宽度方向(在图6中,竖直方向)相同的姿势层叠。
电连接层23包括由弹性体例如硅橡胶海绵制成的绝缘体25以及电导体构件24,电导体构件24中的每一个具有圆棒形状并且由导电金属例如铜合金制成。多个电导体构件24以预定间隔平行布置并嵌入绝缘体25 中。绝缘保护层22由相对硬的弹性体例如固体硅橡胶制成。
保持器12包括保持容纳开口14以及作为一对位置对准孔的一对紧固构件插入孔13,保持容纳开口14具有长且窄的矩形平面形状并且形成在保持器12的中心,一对紧固构件插入孔13形成在保持容纳开口14的两个纵向端的外部。保持容纳开口14是沿其厚度方向穿透保持器12的穿透孔,并且包括一对电连接层23和其两侧的绝缘保护层22的主体部 21以使得层23和22在保持器12的宽度方向上层叠的状态被容纳在保持容纳开口14中。多个保持突起14a作为突起形成在保持容纳开口14的内表面上,然后在通过保持突起14a在层叠方向上进行挤压时由弹性体制成并层叠的电连接层23和绝缘保护层22被稳固地容纳并保持在保持容纳开口14中。在保持容纳开口14的内表面上的保持突起14a的两侧的相对凹入的部分用作凹槽14b以用于释放由保持突起14a挤压的电连接层23和绝缘保护层22的膨胀。
紧固构件插入孔13中的每一个是在其厚度方向上穿透保持器12的穿透孔,并且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栓71插入该穿透孔中。紧固构件插入孔 13的平面图布置在所有保持器12上是相同的,并且与模块板51上的紧固构件插入孔52的布置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器12包括作为板接合部的第一板接合突起15 和第二板接合突起16以及作为保持器耦接部的耦接器17。
第一板接合突起15中的每一个包括从保持器12的任一纵向端向下延伸的棒状接合杆15a以及形成在接合杆15a的底端并朝向保持器12的纵向中心突出的接合钩15b。第二板接合突起16中的每一个包括从保持器12的后侧边缘向下延伸的棒状接合杆16a以及形成在接合杆16a的底端并朝向保持器12的前方突出的接合钩16b。当如图5所示连接器11 安装在模块板51的上侧表面上时,第一板接合突起15的接合钩15b和第二板接合突起16的接合钩16b与模块板51的下侧表面接合。第一板接合突起15的接合杆15a被容纳在形成在模块板51的两侧的边缘上的接合凹部54中的每一个中,并且第二板接合突起16的接合杆16a与模块板51的后侧边缘抵接。由此,在被适当定位时连接器11与模块板51 接合并且连接器11被安装在模块板51上。
耦接器17中的每一个包括被布置在前方和后方并且彼此相对的一对腿17a。一对腿17a以使得彼此之间的间隙在其上部宽并且在其下部窄的方式设置,一对腿17a中的每一个腿具有大致曲柄状的侧面形状。在其上部的宽间隙用作容纳部17d,并且在其下部的腿17a对用作插入部17b,插入部17b容纳在容纳部17d中。腿17a的在容纳部17d中的相对内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形成接合凹部17e,并且腿17a在其底端处的相对外表面中的每一个上形成接合钩17c,使得接合钩17c沿彼此相对的方向突出。当如图8和图9中所示,设置有连接器11的模块板51沿竖直方向层叠时,上侧的连接器11的耦接器17的插入部17b插入下侧的连接器11的耦接器17的容纳部17d中,以及上侧的连接器11的耦接器17的接合钩17c进入下侧的连接器11的耦接器17的接合凹部17e并与下侧的连接器 11的耦接器17的接合凹部17e接合。因此,竖直相邻的连接器11通过耦接器17彼此接合并且彼此耦接。
因此,当竖直相邻的连接器11通过耦接器17彼此耦接并且设置有连接器11的模块板51沿上下方向层叠时,所有保持器中的电导体构件 24的平面图布置变得大致相同,使得所有模块板51中的电极53的平面图布置变得大致相同并且与电导体构件24的平面图布置对应,并且所有层叠连接器11中的紧固构件插入孔13的平面图布置和所有模块板51的紧固构件插入孔52的平面图布置变得大致相同。
作为紧固构件的螺栓71插入在连接器11的所有紧固构件插入孔13 中并插入在模块板51的所有紧固构件插入孔52中,并且被拧入并紧固到形成在螺母板72中的螺孔72a中。由此,连接器11的电导体构件24 中的每一个的顶端和底端被模块板51的相应电极53挤压,因此电导体构件24和电极53确保电连接,然后相邻模块板51的相应电极53确保彼此电连接。
如果需要,一个或更多个模块板51可以进一步被布置成堆叠在顶部处的模块板51的上方或底部处的模块板51的下方。
如上面所描述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10包括彼此堆叠的多个模块板51和连接模块板51的连接器11。并且模块板51中的每一个在其表面上设置有电极53,堆叠的模块板51上的电极53大体上沿竖直直线定位,连接器11包括电连接沿竖直直线定位的电极53的主体部21和保持主体部21的保持器12,保持器12包括第一板接合突起15、第二板接合突起16和耦接器17,第一板接合突起15和第二板接合突起16与模块板51接合使得连接器11安装在模块板51上,并且耦接器17与另一耦接器17接合使得连接器11耦接至另一竖直相邻的连接器11。
由此,可以获得易于制造、可扩展且高质量的电气装置10。连接器 11可以通过将第一板接合突起15和第二板接合突起16与模块板51接合这样的简单操作安装在模块板51上,并且竖直相邻连接器11可以通过将耦接器17彼此接合这样的简单操作彼此耦接,因此即使在连接器11 和模块板51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完成电气装置10的组装工作,并且提高电气装置10的生产率。
此外,主体部21包括由弹性体制成的电连接层23,并且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竖直延伸的电导体构件24,保持器12包括容纳主体部21的保持容纳开口14、形成在保持容纳开口14的内表面上以用于挤压主体部 21的保持突起14a和形成在保持容纳开口14的内表面上以用于释放膨胀的凹槽14b,并且电导体构件24的顶端和底端接触电极53。因此,电气装置10的质量得到改善,因为可以控制弹性主体部21的膨胀和收缩并控制电导体构件24的电阻的增加。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特征类似的结构特征由共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效果类似的操作和效果的重复描述。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视图;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主要部分(图10中的 (b)中的“E”部分)的放大视图。在图10中,(a)是局部分解图,并且(b)是立体图。
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了电极53沿模块板51的后侧边缘被布置成两行的示例,但是此处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电极53沿模块板51 的后侧边缘在其两行的前方(图10中的左下方)再布置两行的另一示例。
在获取需要高速处理器的数据例如振动或图像的情况下,需要布置许多电极53,因为这样的处理器具有许多端子。然后,如图10所示的示例,需要将电极53布置成更多个两行(two more rows)或总共四行,因为不可能将足够多的电极53布置成两行。
对应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器11并排布置。也就是说,除了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连接器11之外,另一相同的连接器11安装在模块板51上的前一连接器11的前面。安装在前面的连接器11具有与安装在后面的连接器11相同的结构,除了省略了第二板接合突起16之外。
其他结构和操作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和操作,因此省略其描述。
如上面所描述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连接器11安装在一个模块板51上,并且连接器11中的每一个耦接至安装在另一竖直相邻模块板 51上的连接器11中的每一个。因此,当需要高速处理器并且针对高速处理器需要许多电极53时,可以应对电极53的行的增加。也就是说,对电极53的数量没有限制,并且任何种类的模块板51均是可用的,从而提高了电气装置10的可扩展性。
接下来将描述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特征类似的结构特征由共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效果类似的操作和效果的重复描述。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局部分解图;并且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立体图。在图13中,(a)是全视图,并且(b)是(a)的“F”部分的放大视图。
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了电极53沿模块板51的后侧边缘被布置成两行的示例,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描述了电极53沿模块板51的后侧边缘被布置成四行的示例,但是此处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描述如下电气装置10:其具有电极53被布置成两行的模块板51和电极53被布置成四行的模板块51的堆叠。
在通过一个电气装置10获取可使用低速处理器的一种数据例如温度或湿度以及需要高速处理器的另一种数据例如振动或图像的情况下,该电气装置10应当具有电极53被布置成两行的模块板51和电极53被布置成四行的模块板51的堆叠。此处,电极53被布置成四行的模块板51 将被描述为第一模块板51A,并且电极53被布置成两行的模块板51将被描述为第二模块板51B。
根据图中所示的示例,第一模块板51A被设置在第二模块板51B的上方和下方。虽然第一模块板51A中的每一个具有被布置成四行的电极 53并且因此具有被布置在其上表面上的两个连接器11,但是第二模块 51B具有被布置成仅两行的电极53并且因此具有被布置其上表面上的仅一个连接器11。因此,如果情况如此,则第一模块板51A的两行中的电极53可能不能与其他模块板51的电极53导通。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虚设板51C。尽管在虚设板51C中未形成任何电导线电路,也未在虚设板51C上安装获取数据的任何模块,但是在虚设板51C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多个电极53并将所述多个电极53暴露为两行,并且两个表面上的相应电极53彼此电连接。此处,虚设板51C 上的电极53的布置与第二模块板51B上的后两行中的电极53的布置相同。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连接器相同的连接器11安装在虚设板51C 的上表面上。
如图中所示,其上安装有连接器11的虚设板51C设置在与第二模块板51B相同的竖直位置处并被设置在第二模块板51B后方,并且第一模块板51A被设置在第二模板51B和虚设板51C的上方和下方。
其他结构和操作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和操作,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如上面所描述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安装有多个连接器11的第一模块板51A位于安装有单个连接器11的第二模块板51B的上方或下方,使得单个连接器11耦接至第一模块板51A上的多个连接器11中的一个。此外,电气装置10还包括安装有连接器11的虚设板51C,并且虚设板 51C布置在与安装有单个连接器11的第二模块板51B相同的竖直位置处,并且安装在虚设板51C上的连接器11耦接至第一模块51A上的多个连接器11中的其余连接器11。
因此,可以组合使用具有少量电极53的一个模块板51和具有多个电极53的另一模块板51,并且可以一起使用多种模块板51,从而提高电气装置10的可扩展性。
接下来将描述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特征类似的结构特征由共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效果类似的操作和效果的重复描述。
图14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顶视平面图;并且图15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和连接器的组合的立体图。在图14中,(a)是全视图,并且(b)是(a) 的“G”部分的放大视图。
虽然第一实施方式描述了连接器11的主体部21中的电连接层23包括绝缘体25和嵌入绝缘体25中的圆棒形电金属导体构件24的示例,但是此处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描述连接器11的主体部21中的电连接层23 由交替层叠的片状绝缘体27和片状导体构件26制成的另一示例,其中每个绝缘体27由弹性体例如硅橡胶海绵制成并且每个导体构件26由导电弹性体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导体构件26是由通过将银状导电金属、碳状导电颗粒或晶须的粉末混合到绝缘弹性体中而产生的导电弹性体例如导电橡胶制成的片状构件。多个电导体构件26平行布置,彼此之间留有预定空间,并且片状绝缘体27中的每一个被设置在该空间中并且在其两侧用粘合剂粘附在电导体构件26上。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和操作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根据本实施方式,电导体构件26由导电弹性体制成,使得其在保持器12的厚度方向即模块板51的层叠方向上具有柔韧性。因此,即使相邻模块板51的电极53之间的距离由于模块板51的平面性的变化、螺栓 71和螺母板72的紧固力的变化等而发生变化,导电构件26也可以确定地保持与电极53的接触,并且确定地保持每个模块板51上的相应电极 53之间的导电状态。
接下来将描述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特征类似的结构特征由共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效果类似的操作和效果的重复描述。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的抗蚀剂开口与连接器的主体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并且图17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的抗蚀剂开口与连接器的保持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在图16和图17中,(a)是立体图,并且(b)是顶视图。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描述形成在模块板51的两侧的表面上的电极53的周围的抗蚀剂开口55。
尽管模块板51的上侧和下侧的表面被覆盖有作为绝缘膜的抗蚀剂,但是从电极53的表面和用于安装模块的端子的连接焊盘等去除抗蚀剂以进行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中所示,作为从其去除抗蚀剂的部分的抗蚀剂开口55形成在与整个电极53行对应的预定范围内。抗蚀剂开口55在模块板51的表面上形成为大于与连接器11的主体部21抵接的整个区域以及与连接器11的保持器12的保持容纳开口14抵接的整个区域。也就是说,形成抗蚀剂开口55,使得连接器11的主体部21的整个抵接表面和连接器11的保持器12的保持容纳开口14的整个抵接表面可以被容纳在模块板51表面上的抗蚀剂开口55的区域中。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和操作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如上面所描述的,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模块板51的表面上形成从其去除抗蚀剂的抗蚀剂开口55,并且抗蚀剂开口55包括主体部21的抵接模块板51的表面的整个表面。因此,主体部21与模块板51的表面的抵接表面不接触其厚度比电极53厚的抗蚀剂的表面,使得电导体构件24 和26的暴露在抵接表面上的顶端和底端可以确定地接触电极53。
接下来将描述第六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特征类似的结构特征由共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此外,将省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的操作和效果类似的操作和效果的重复描述。
图18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的抗蚀剂开口与连接器的主体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并且图19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气装置的模块板的抗蚀剂开口与连接器的保持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在图18和图19中,(a)是立体图,并且(b)是顶视图。
虽然第五实施方式描述了抗蚀剂开口55被形成为使得连接器11的主体部21的整个抵接表面和连接器11的保持器12的保持容纳开口14 的整个抵接表面可以被容纳在模块板51的表面上的抗蚀剂开口55的区域中的示例,但是此处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将描述抗蚀剂开口55被形成为使得连接器11的主体部21的整个抵接表面、连接器11的保持器12的保持容纳开口14的整个抵接表面以及形成在模块板51中的整个紧固构件插入孔52或折叠器12的紧固构件插入孔13的整个抵接表面可以被容纳在模块板51的表面上的抗蚀剂开口55的区域中。
其他结构和操作与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和操作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本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描述了关于优选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通过参考本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触及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主旨内的各种其他实施方式、修改和变型。
[工业适用性]
本公开内容适用于电气装置。
[附图标记列表]
10 电气装置
11 连接器
12 保持器
14 保持容纳开口
14a 保持突起
14b 凹槽
15 第一板接合突起
16 第二板接合突起
17 耦接器
21 主体部
23 电连接层
24,26 电导体构件
51 模块板
51A 第一模块板
51B 第二模块板
51C 虚设板
53 电极
55 抗蚀剂开口

Claims (5)

1.一种电气装置,包括:
多个模块板,所述模块板相互堆叠,所述模块板中的每一个在其表面上设置有电极,堆叠的模块板上的电极大体上沿竖直直线定位;以及
连接所述模块板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主体部和保持所述主体部的保持器,所述主体部电连接沿所述竖直直线定位的电极,
所述保持器包括板接合部、保持器连接部和竖直穿透所述保持器的穿透孔,
所述主体部包括由弹性体制成的电连接层,所述电连接层包括平行布置的多个竖直延伸的电导体构件,所述保持器包括容纳所述主体部的保持容纳开口、形成在所述保持容纳开口的内表面上以用于挤压所述主体部的突起以及形成在所述保持容纳开口的内表面上以用于释放膨胀的凹槽,
所述板接合部与所述模块板接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模块板上,并且所述保持器连接部与另一保持器连接部接合使得所述连接器耦接至另一竖直相邻的连接器,并且螺母被拧到插入所述穿透孔中的螺栓上使得所述连接器被紧固到所述模块板,
当所述连接器被紧固到所述模块板时,所述电导体构件的顶端和底端抵接并且被所述电极挤压,使得沿所述竖直直线定位的所述电极彼此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装置,其中,多个所述连接器安装在一个模块板上,并且所述连接器中的每一个耦接至安装在另一竖直相邻的模块板上的连接器中的每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装置,其中,安装有多个所述连接器的模块板位于安装有单个所述连接器的模块板的上方或下方,使得所述单个连接器耦接至所述多个连接器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装置,其中,所述电气装置还包括安装有所述连接器的虚设板,所述虚设板布置在与安装有所述单个连接器的模块板相同的竖直位置处,并且安装在所述虚设板上的连接器耦接至所述多个连接器中的其余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装置,其中,在所述模块板的表面上形成抗蚀剂开口,从所述抗蚀剂开口去除抗蚀剂,并且所述抗蚀剂开口包括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模块板的所述表面抵接的整个表面。
CN201980001342.6A 2018-06-19 2019-02-12 电气装置 Active CN1109995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6019 2018-06-19
JP2018116019A JP7339639B2 (ja) 2018-06-19 2018-06-19 電気装置
PCT/JP2019/004808 WO2019244393A1 (ja) 2018-06-19 2019-02-12 電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9549A CN110999549A (zh) 2020-04-10
CN110999549B true CN110999549B (zh) 2022-12-30

Family

ID=68983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1342.6A Active CN110999549B (zh) 2018-06-19 2019-02-12 电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4978B2 (zh)
JP (1) JP7339639B2 (zh)
CN (1) CN110999549B (zh)
WO (1) WO2019244393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1381U (ja) * 1982-12-27 1984-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気接続装置
JPS6372083A (ja) * 1986-09-16 1988-04-01 東芝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実装装置
JPH048377U (zh) * 1990-05-11 1992-01-24
JPH0664232U (ja) * 1993-02-12 1994-09-09 セイコー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ゴムコネクタ
JPH07302633A (ja) * 1994-05-08 1995-11-14 Kenwood Corp 通信機におけるスピーカ接続構造
CN101455131A (zh) * 2006-05-22 2009-06-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电路板设备、布线板连接方法和电路板模块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5151A (en) * 1984-08-06 1985-11-26 G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rporation Contact terminal device for connecting hybrid circuit modules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S6355871A (ja) * 1986-08-27 1988-03-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タツキング・コネクタ
US5070529A (en) 1989-04-17 1991-12-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for sequential interconnection of electrical circuit boards
JP4116017B2 (ja) * 2005-05-25 2008-07-0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コネクタ
JP4247798B1 (ja) * 2008-05-15 2009-04-02 株式会社旭電化研究所 コネクタ構造
JP2011159081A (ja) * 2010-01-29 2011-08-18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JP2012033566A (ja) * 2010-07-28 2012-02-16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US9209539B2 (en) * 2014-01-09 2015-12-0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Backplane or midpla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1381U (ja) * 1982-12-27 1984-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気接続装置
JPS6372083A (ja) * 1986-09-16 1988-04-01 東芝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実装装置
JPH048377U (zh) * 1990-05-11 1992-01-24
JPH0664232U (ja) * 1993-02-12 1994-09-09 セイコー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ゴムコネクタ
JPH07302633A (ja) * 1994-05-08 1995-11-14 Kenwood Corp 通信機におけるスピーカ接続構造
CN101455131A (zh) * 2006-05-22 2009-06-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电路板设备、布线板连接方法和电路板模块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9549A (zh) 2020-04-10
WO2019244393A1 (ja) 2019-12-26
US11184978B2 (en) 2021-11-23
US20210337668A1 (en) 2021-10-28
JP7339639B2 (ja) 2023-09-06
JP2019220551A (ja)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7354B (zh) 连接模块
CN100369330C (zh) 能够容易地电连接两个平行板的板间连接器
US7618283B1 (en) Bridge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circuit boards
US10630004B2 (en) Connection assisting member an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10398051B2 (en) Socket having a terminal unit assembly accommodated within a recess of a frame member
US9220163B2 (en) Connector
WO2019017062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監視ユニット搭載構造
EP3373373A1 (en) Cell connector unit
JPH0757831A (ja)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CN109792027B (zh) 连接模块
CN109038057B (zh) 连接器
JP2018045826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の電圧検出体及び電池パック
CN111193124B (zh) 电连接器
JP5600428B2 (ja) メス型コネクタブロック及びコネクタ
CN109818168B (zh) 连接器
JP4756716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装置
DE102013214124B4 (de) Fahrzeugmontierte Kameravorrichtung
US8905788B2 (en) Connector and semiconductor tes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CN110999549B (zh) 电气装置
US7878820B2 (en) Connector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circuit substrates
TW201308763A (zh) 電連接器
CN110649214B (zh) 电池模块
US2020032163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uel cell module
WO2018138753A1 (ja) 電気装置
JP708742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