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9105A - 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 - Google Patents

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9105A
CN110999105A CN201880051790.2A CN201880051790A CN110999105A CN 110999105 A CN110999105 A CN 110999105A CN 201880051790 A CN201880051790 A CN 201880051790A CN 110999105 A CN110999105 A CN 110999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odebooks
precoders
vectors
cbs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17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9105B (zh
Inventor
S·法克斯埃尔
S·高
R·M·哈里森
S·穆鲁加内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to CN2022103690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6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9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9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9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9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special antenna structures, e.g. cross polarized antenna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73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constraints in layer or codeword to antenna mapping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04B7/0479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for multi-dimensional arrays, e.g.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出了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码本子集限制和预编码器选择的示例实施例。例如,提出了用于在用户设备(UE)(102)处进行码本子集限制的示例方法(300)。在该示例方法中,UE(102)可以从诸如gNB的网络节点(106)接收用于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在本公开的一方面,第一分量(128)的限制映射到第二分量的限制,并且第二分量(130)对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是共有的。另外,该示例方法包括基于第二分量(130)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提出了网络侧方法以及示例UE(102)和网络节点(106)。

Description

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
优先权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8月11日提交的题为“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544,761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无线通信,尤其是用于增强的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当前正在开发第五代(5G)空中接口协议,也称为新无线电(NR)。长期演进(LTE)中使用的基于波束的秩不可知(rank-agnostic)CBSR方法无法直接重新用于NR,因为相同的基于波束的量并不是所有秩的预编码器的组成分量。即,用与其余秩不同的基于波束的量来构造用于LTE中的秩3和秩4的预编码器码本。一种替代方法是基于基于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的每秩CBSR使用前LTE(Pre-LTE)全维度多输入多输出(FD-MIMO)CBSR方法,但这与LTE相比将导致大约八倍多的信令开销。
NR码本使用与LTE中现有技术码本不同的广义共相行为(generalized co-phasing behavior),因为现在有用于对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2D DFT)波束进行共相的两个参数(φ_n和θ_p)。共相行为取决于该码本中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端口的数量,并且对于不同秩的码本可以不同。因此,在NR中需要新的机制来对共相和秩进行码本限制。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描述了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的码本子集限制和预编码器选择的技术。通常,这些技术涉及第一组码本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到与第一分量不同的并且第二组码本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二分量的映射。例如,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在用户设备(UE)处进行码本子集限制的示例方法。根据该方法,UE可以从网络节点(例如gNB、eNB等)接收针对第一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的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在该示例方法的一方面,第一分量的限制映射到第二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二分量的限制。由UE执行的几个其他示例实施例也包括在本文中,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本公开还公开了一种由网络节点执行的用于进行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其包括生成指示第一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的CBSR信令。在一方面,第一分量映射到第二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二分量。另外,CBSR信令可以被配置为使得UE基于第二分量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在示例方法的另一方面,网络节点可以将CBSR信令发送到UE。
本文的实施例还包括对应的设备、计算机程序和载体(例如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由网络节点执行的网络侧方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作为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基础的空间复用操作。
图2示出了在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利用的具有交叉极化天线元件的示例阵列。
图3示出了动态仰角(elevation)波束成形可能引起干扰的示例场景。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特定仰角角度处的发送间隙的图。
图5示出了与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相对应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6示出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量如何映射到第二分量的示例。
图7A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由UE执行的方法。
图7B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由UE执行的方法。
图7C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由UE执行的方法。
图7D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由UE执行的方法。
图7E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由UE执行的方法。
图8A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由网络节点执行的方法。
图8B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由网络节点执行的方法。
图8C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由网络节点执行的方法。
图9A和9B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的UE的方面。
图10A和10B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的网络节点的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描述了用于码本子集限制和预编码器选择的示例技术。例如,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从网络节点接收CBSR信令,该CBSR信令指示第一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或多个分量)。UE可以将第一分量映射到不同于第一分量并且对于第二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是共有的第二分量,并且可以基于第二分量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
多天线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速率和可靠性。如果发射器和接收器都配备有多个天线(这导致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信道),则性能尤其得到改善。这样的系统和/或相关技术通常被称为MIMO。
当前正在指定NR标准。NR的核心方面是对MIMO天线部署和MIMO相关技术的支持。NR将通过信道相关的预编码支持多达32个TX天线端口的8层空间复用模式。空间复用模式旨在在有利的信道条件下实现高数据速率。
在图1中提供了空间复用操作的图示。如图所示,信息携带符号向量s 10与用于在NT(对应于NT个天线端口12)维向量空间的子空间中分配发射能量(transmit energy)的NTx r预编码器矩阵W11相乘。预编码器矩阵11通常从可能的预编码器矩阵的码本中选择,并且通常借助于预编码器矩阵指示符(PMI)来指示,该预编码器矩阵指示符为给定数量的符号流指定在码本中的唯一的预编码器矩阵。符号向量s 10中的r个符号每一个对应于一层,并且r被称为传输秩(transmission rank)。这样,由于可以在同一时间/频率资源元素(TFRE)上同时发送多个符号,可以实现空间复用。符号的数量r通常适于适应当前的信道特性。
NR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并且因此,通过下式对在子载波n(或者替代地数据TFRE编号n)上的某个TFRE接收到的NR x 1向量yn进行建模:
yn=HnWsn+en
其中,en是作为随机过程的实现而获得的噪声/干扰向量。预编码器W可以是宽带预编码器,其在整个频率上是恒定的,或者是频率选择性的。
通常选择预编码器矩阵W以匹配NRXNT MIMO信道矩阵Hn的特性,从而产生所谓的依赖于信道的预编码。这通常也被称为闭环预编码,并且本质上致力于将发射能量集中在子空间上,该子空间在将大量发射能量传送到UE的意义上很强。另外,还可以选择预编码器矩阵以致力于使信道正交,这意味着在UE处进行适当的线性均衡之后,减少了层间干扰。
UE选择预编码器矩阵W的一种示例方法可以是选择最大化假设等效信道的Frobenius范数的Wk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41
其中:
·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42
是信道估计;
·Wk是具有索引k的假设预编码器矩阵;以及
·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43
是假设等效信道。
在针对NR下行链路的闭环预编码中,UE(基于前向链路/下行链路中的信道测量)将关于要使用的合适预编码器的推荐发送给gNB(在本文中也称为gNB、eNB、基站等)。例如,通过传输或发送PMI到gNB。gNB可以配置UE以提供反馈,并且可以发送CSI-RS和/或可以配置UE以使用CSI-RS的测量来反馈UE从码本中选择的推荐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反馈应该覆盖大带宽的单个预编码器或其指示(宽带预编码)。匹配信道的频率变化并且替代地反馈频率选择性预编码报告(例如,每子带一个地,几个预编码器或其指示)也可能是有益的。这是CSI反馈的更一般情况的示例,CSI反馈还涵盖反馈所推荐的预编码器以外的其他信息,以在随后的向UE的传输中协助gNB。这样的其他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以及传输秩指示符(RI)。
给定来自UE的CSI反馈,gNB确定其希望用于发送给UE的传输参数,包括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器、传输秩以及调制和编码状态(MCS)。这些传输参数可能与UE提出的推荐不同。因此,可以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用信号发送秩指示符和MCS,并且可以在DCI中用信号发送预编码矩阵或预编码器或其指示,或者gNB可以发送可以从其测量等效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秩以及因此空间复用层的数量反映在预编码器W的列的数量中。为了高效的性能,选择与信道特性匹配的传输秩很重要。
本公开中呈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与二维天线阵列一起使用,并且所呈现的一些实施例使用这种天线。这样的天线阵列可以(部分地)由与水平维度相对应的天线列的数量Nh、与竖向维度相对应的天线行的数量Nv和与不同极化相对应的维度的数量Np来描述。因此,天线的总数为N=NhNvNp。应当指出,天线的概念在它可以指代物理天线元件的任何虚拟化(例如线性映射)的意义上是非限制性的。例如,成对的物理子元件可以被馈给相同的信号,并且因此共享相同的虚拟天线端口。图2示出了具有交叉极化天线元件的二维(4×4)阵列13,该交叉极化天线元件具有Nh=4的水平天线元件和Nv=4的竖向天线元件。
预编码可以解释为在发送之前对于每个天线将信号与不同波束成形权重相乘。一种典型的方法是使预编码器适应天线形式因子(antenna form factor),即在设计预编码器码本时考虑Nh、Nv和Np
常见的预编码类型是使用DFT预编码器,其中用于使用带有N个天线的单极化均匀线性阵列(ULA)对单层传输进行预编码的预编码器向量被定义为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61
其中,k=0,1,...QN-1是预编码器索引,Q是整数过采样因子。可以通过将两个预编码器向量的克罗内克(Kronecker)乘积作为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62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63
来创建二维均匀平面阵列(UPA)的对应预编码器向量。然后可以为双极化UPA扩展预编码器,如下: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64
其中,e是例如可以从QPSK字母表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65
中选择的共相因子。可以通过将DFT预编码器向量的列附加为如下所示来创建用于多层传输的预编码器矩阵W2D,DP
W2D,DP=[w2D,DP(k1,l1,φ1) w2D,DP(k2,l2,φ2) … w2D,DP(kR,lR,φR)],
其中,R是传输层的数量,即传输秩。在秩2DFT预编码器的常见特殊情况下,k1=k2=k并且l1=l2=l,这意味着: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66
仰角波束成形,可以通过使用来自2D或竖向天线阵列的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来实现,是一种用于将发射的能量导向到感兴趣的UE从而提高接收信号水平的强大工具。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性能,干扰是应考虑的另一方面。例如,在某些城市拓扑中,如图3所示,动态仰角波束成形会造成显著干扰。如图所示,当gNB 14将其发射功率导向UE 15A时,它可能同时也将发射能量导向当前从另一个gNB 18B接收信号的另一UE 15B。因此,当执行仰角波束成形时,gNB 14可能会对它们的相邻小区造成干扰,并且这种干扰可能对系统非常有害。实际上,如果这种干扰没有得到缓解,则在通信系统中采用仰角波束成形可能不会导致系统级增益,因为通过动态波束选择所产生的接收信号水平的增加可能小于干扰水平的同时增加。
引入了角度间隙约束传输的概念以避免在会对其他小区造成大的干扰的某些角度间隔内进行波束成形。这样的传输特性可以通过不在所述临界方向(criticaldirection)上提供仰角波束从而产生传输“间隙”来实现。图4示出了这样的间隙16,如间隙16,其中在仰角天顶角(x轴)范围中归一化天线增益(y轴)与相邻天顶角的天线增益水平相比下降。
当仰角波束成形与基于码本的预编码一起使用时,可以通过码本子集限制获得这样的传输间隙16,其中gNB指示UE不要使用该码本中对应于造成过大的小区间干扰的波束方向的预编码矩阵的子集。注意,也可能存在可能导致过大的小区间干扰的方位方向,并且限制在这些方向上的传输也可能是有益的。
LTE预编码器码本基于如上所述的DFT预编码器。码本是针对秩1-8定义的,并基于以下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71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72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73
其中,vl,m被定义用于l=0,...,N1O1-1,m=0,...,N2O2-1,并且是对应于w2D(k,l)w2D(l,m)的2D DFT预编码器或波束,基于量vl,m构造所有秩的码本。例如,下面的表1和表2中给出了秩2和秩4码本的定义,其中i1,1和i1,2是每个维度中的2D DFT波束索引,并且i2是对应的共相索引:
表1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81
表2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82
为了减少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开销,与如早期版本的LTE中使用的基于PMI的每秩CBSR相反,LTE FD-MIMO使用基于波束的秩不可知CBSR信令。在基于PMI的每秩CBSR中,通过为每个秩用信号发送一个或多个位图(即,针对秩1-8的8组位图)来限制预编码器,并且该位图中的每个比特都限制用于特定秩的码本的一个PMI索引(例如i1或i2)。
另一方面,利用基于波束的秩不可知CBSR,替代地限制了组成的2D DFT波束vl,m,从而生成大小N1N2O1O2的位图,其中每个比特与一个过采样的2D DFT波束vl,m相关联。当设置了位图中的一个比特时,相应的DFT波束将受到限制或不应用于CSI估计。由于量vl,m是所有秩的预编码器的构造块,因此获得了CBSR信令的实质的开销减少。因此,如果预编码器中存在任何受限波束vl,m,则将限制码本中的特定预编码器。
基于波束的CBSR需要第二组限制来控制秩和/或i2。这些限制由LTE中的联合秩-i2限制来指示,其中是秩υ和码本索引i2的组合的位图。如3GPP TS 36.213中所述,比特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91
与υ层(υ∈{1,2,3,4})的预编码器和码本索引i2相关联,其中,在下表3中给出g(·):
表3
码本-配置(Codebook-Config)的值 g(·)
1 {0,4,8,10}
2 {0,16,32,48}
3 {0,16,32,48}
4 {0,16,32,48}
NR类型I码本在很多方面与LTE FD-MIMO码本相似,但存在一些差异。一个差异是,当天线端口的数量大于16时,秩3和秩4码本使用“天线分组”(对于端口数小于16的情况,秩3和秩4码本与LTE码本类似)。这就导致引入了与2D DFT波束相对应的两个量:vl,m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92
其中,vl,m用于16个天线端口和更大的秩1、2、5、6、7、8码本(以及用于小于16个天线端口的秩1—8),并且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93
用于大于或等于16个天线端口的秩3和秩4码本。在这里,可以观察到LTE的共相行为是广义的,因为现在有两个用来对2D DFT波束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94
进行共相的参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095
和θp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01
θp=ejπp/4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02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03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04
例如,表4和表5也分别给出了秩2和秩4码本的定义:
表4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05
表5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06
LTE中使用的基于波束的秩不可知CBSR方法无法直接重用于NR,因为相同的基于波束的量并不是所有秩的预编码器的组成分量。一种替代方法是使用基于基于PMI的每秩CBSR的前“LTE FD-MIMO”CBSR,但是,这将导致比LTE多约八倍的信令开销。另外,NR码本使用与LTE中的现有技术码本不同的广义共相行为,因为现在有两个用来对2D DFT波束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11
进行共相的参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12
和θp。共相行为取决于码本中使用的CSI-RS端口的数量以及报告的秩。因此,在NR中需要新机制,例如本公开全文中描述的那些机制,以对共相和秩进行码本限制。
本描述进一步涉及用于压缩码本子集限制信令的技术,并且适用于其中可以将每秩码本划分为两组的预编码器码本。第一组的每秩码本中的预编码器均使用第一分量来构造,而第二组的每秩码本中的预编码器均使用第二分量来构造,其中第二分量与第一分量不同。此外,每个分量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值。
特别地,由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可(以非限制性方式)适用于NR类型I码本(对于大于和等于16个天线端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组包含针对秩1、2、5、6、7、8的每秩码本,其中,所有预编码器均基于分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13
来构造,该分量是为l1=0,...,N1O1-1,m=0,...,N2O2-1定义的并构成大小N1N2的2D DFT向量。第二组包含秩3和秩4的每秩码本,其中所有预编码器均基于为l2=0,...,(N1/2)O1-1,m=0,...,N2O2-1定义的分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14
来构造。
在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图5中示出了这些组码本,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信道进行无线通信的网络节点106和UE 102。如图所示,UE 102可以将可能被网络节点106利用的码本划分成单独的组,例如第一组码本118和第二组码本120。UE可以在下行链路上从网络节点接收CBSR信令114,并且可以基于CBSR信令114(在本文中也简称为CBSR)中指示的一个或多个分量来限制来自第一组码本118和第二组码本120的码本的预编码器。UE 102可以从受限码本中选择预编码器,并且在上行链路中的CSI消息116中向网络节点106报告所选择的预编码器。参考附图描述的示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如何在所公开的技术中进行限制和选择。
在第一技术中,经由包含第一分量128或其指示的CBSR信令114,从网络节点106向UE 102用信号发送码本子集限制或其指示,第一分量128或其指示被用于为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124定义CBSR。然后使用预定义的映射或基于预定义的映射,受限的第一分量128被映射到受限的第二分量130或具有到受限的第二分量130的映射。基于受限的第二分量130来定义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的CBSR。在第一组内,根据现有技术,基于波束的秩不可知CBSR被用于为第一每秩码本定义CBSR。即,不允许使用一个或多个受限制的第一分量128构造的第一组码本118中的每个预编码器被UE用于CSI报告。
为了导出对第二组120中的预编码器126的限制,在第一分量和第二分量之间进行映射,其中每个第一分量可以映射或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第二分量。或者,等效地,每个第二分量130映射或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第一分量128。因此,每个第二分量130可以映射或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第一分量128,并且每个第一分量128可以映射或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第二分量130。基于此映射和受限的第一分量128,确定对第二分量130的限制,使得如果至少一个受限的第一分量128映射到第二分量130,则限制第二分量130。
在示出了第一分量128(或其限制)的索引可以如何映射到第二分量130的索引的图6的示例映射图中示出了该原理。如在该图中可以看到的,具有索引2、7和8的第一分量128受到限制。具有索引2的第一分量映射到具有索引1和2的第二分量130,这意味着这些第二分量受到限制。基于确定的受限第二分量,可以通过在第二组内应用基于波束的秩不可知CBSR来确定第二组中的每秩码本的预编码器的CBSR。
因此,利用该方法,仅需要用信号发送第一分量的限制来定义CBSR,这降低了CBSR信令的开销。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NR类型I码本,其中第一和第二组如上定义。例如,可以使用长度N1N2O1O2位图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9
来完成对第一分量的限制的信令,其中每个比特被映射到(l1,m)值,该值又指示对第一分量128的限制。对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分量”(例如如在术语“第一分量(多个)”和“第二分量(多个)”等中使用的)可以对应于数值向量。例如,第一分量128可以通过本公开在数学上称为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
同样地,第二分量在本公开中可以数学地表示为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2
通常,如上所述,根据格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3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4
描述的任何分量或实体标识分量的向量表示。此外,尽管为了本公开的目的而特别地定义了术语“分量”以及该分量/向量的对应数学表示,但是还应当理解,每个分量及其数学表示实际上表示用于无线传输的特定波束方向。
现在将说明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5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6
之间的映射。首先,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7
可以是施加到天线阵列(的每个极化)的2D DFT向量,而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8
可以是施加到天线阵列的每个天线组(的每个极化)的与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9
相比一半大小的2D DFT波束,并且其中两个天线组中的每一个通过沿第一维度(通常是水平维度)将天线阵列分成两半来形成。因此,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0
被应用于天线阵列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两者。这意味着沿第一维度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1
的对应波束宽度是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2
的波束宽度的两倍(因为使用了阵列的一半来形成波束),而沿第二维度的波束宽度是相同的。为了形成秩4传输,天线组和极化之间的不同共相被应用于不同的层,但是导致的波束形状将类似于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3
的波束形状。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仅当天线端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6时,才执行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4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20
之间的映射,并且通过使用受限的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5
应用基于波束的CBSR来实现用于秩3和秩4码本的CBSR。在这些示例中,当天线端口的数量小于16时,对于秩3和秩4码本,使用集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6
来应用基于波束的CBSR。
因此,由于波束形状沿着第二维度的特性对于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7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318
是相同的,因此问题可以减少到在第一维度中找到映射规则,即在索引l1和l2之间找到映射规则。为了得出这种关系,可以研究阵列转向向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1
的条目,其中,φ是转向角,dλ是波长上的阵列元素间隔,n是阵列元件索引。这表明对于具有dλ元素间隔的阵列波束将被转向角度-φ,应将相位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2
应用于每个阵列元件n(即应应用转向相位的复共轭)。
第一分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3
具有沿第一维度的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4
的相位进展(phase progression),而第二分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5
具有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6
的相位进展。因此,为了将波束转向相同的角度,应该保持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7
这意味着l2=l1/2导致相同的波束方向。因此,在实施例中,受限的第一分量和第二分量之间的映射如下给出。如果第一分量的(子)索引l1受到限制,则第二分量的(子)索引l2=l1/2受到限制。注意,对于奇数l1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8
不是整数,因此不会映射到l2索引。在一个实施例中,简单地忽略奇数l1值,从而在受限的第一分量和受限的第二分量之间存在一对一映射。在另一实施例中,如果l1被限制并且l1是奇数,则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9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10
均被限制,这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第一分量限制了两个第二分量。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如果l1被限制则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11
被限制。例如,如果l1=11或l1=10被限制,则在秩3和秩4码本中l2=5也将被限制。替代地,如果l1被限制,则l2=[l1/2]被限制。例如,如果l1=11被限制,则在秩3和秩4码本中l2=6也将被限制。
由于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12
的波束宽度是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13
的波束宽度的两倍,因此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14
的限制取决于几个相邻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415
是有意义的。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对应于索引l1的间隔[mod(2l21,N1O1),mod(2l22,N1O1)]的任何第一分量被限制,则对应于索引l2的第二分量被限制。由于波束索引围绕N1O1(即,l1=0和l1=N1O1对应于相同的束方向),所以使用模运算符。该间隔实质上定义了影响具有(子)索引l2的第二分量的限制的受限第一分量的l1=2l2周围的大小Δ12+1窗口。在一些这样的实施例中,使用对称窗口,使得Δ1=Δ2。由于对应于第二分量的波束宽度是第一分量的波束宽度的两倍,所以一个好的选择可以是Δ1=Δ2=1,即,大小3的窗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Δ1=O1并且Δ2=O1-1,使得为了使该限制更加保守,使用了大小2O1的窗口。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用信号发送分别的CBSR。用于第一组的CBSR信令定义了第一分量的限制,用于第二组的CBSR信令定义了第二分量的限制。因此,用于第一组的CBSR信令确定用于某些秩的预编码器的CBSR,而用于第二组的CBSR信令确定用于其他秩的预编码器的CBSR。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二组的CBSR的信令取决于所配置的天线端口的数量。例如,当天线端口的数目小于16时,不用信号发送与第二组相对应的CBSR。当天线端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6时,用信号发送与第二组相对应的CBSR。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NR类型I码本,并且CBSR信令包括两个位图:
·一个长度N1N2O1O2位图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51
其中,每个比特都映射到(l1,m)值,该值又指示第一分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52
的限制,以及
·一个长度(N1/2)N2O1O2位图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53
其中,每个比特都映射到(l2,m)值,该值又指示第二分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54
的限制。
此外,代替仅在CBSR中接收第一分量或其指示,UE也可以接收用于码本子集限制的第二分量或其指示。因此,在一些示例中,UE可以从网络节点接收CBSR,该CBSR指示用于第一组码本的码本限制的第一分量。在这些示例中,第一分量对于第一组预编码器中的预编码器可以是共有的。另外,CBSR可以指示用于第二组码本的码本限制的第二分量,其中第二分量对于第二组预编码器中的预编码器是共有的。在这些示例实施例的一方面,第二分量可以不同于第一分量。因此,根据这些分量,UE可以基于第一分量限制可从第一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并且可以基于第二分量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
在另一方面,UE可以接收秩值与第一索引和/或第二索引的组合的联合指示。在这些示例实施例的一方面,第一索引至少标识缩放二维(2D)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波束的第一复数,第二索引至少标识也缩放2D DFT波束的第二复数。UE还可以根据(a)秩值和(b)码本配置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信号端口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第一索引和/或第二索引可以获得的状态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UE 102可以实现共相和秩子集限制作为调整在CSI报告中使用的组合的机制。特别地,该机制可以包括UE 102从网络节点106接收秩值和第一索引和/或第二索引的组合的联合指示,其中,第一索引至少标识缩放2D DFT波束的第一复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61
第二索引至少标识也缩放2D DFT波束的第二复数。基于联合指示,UE 102可以根据秩值和码本配置和/或CSI-RS端口的数量来确定第一索引和/或第二索引可以获得的状态的数量。此外,该机制可以涉及UE 102生成CSI报告,该CSI报告仅指示根据联合指示所允许的秩值和第一索引和/或第二索引。自然地,UE 102还可以将所生成的CSI报告发送给网络节点106。
在本实施例的附加特征中,可以使用标识第一和/或第二索引(例如i1,3和i2)和秩指示v的组合的位图来共同指示共相和秩。根据该可选方面,码本子集限制位图值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62
与用于v层的预编码器相关联。码本索引i1,3标识第一共相参数θp的状态,并且索引i2标识第二共相参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63
的状态。向量cn是指示随机过程的结果的噪声/干扰向量。另外,取决于用于特定实施例的位图中比特的顺序,C2=4和C1=2或C2=2,和C1=4。剩余的因子g(·)可以根据下表6进行定义:
表6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64
表6中的配置Codebook-Config标识用于某些秩值(例如1或2)的第二索引i2的状态数。如果Codebook-Config=2,则第二索引i2标识给定子带中的L个波束的波束组中的选定波束vl,m以及第二共相参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71
NR码本设计对Codebook-Config=2的秩1和2使用波束组中的L=4的波束,因此除了第二共相参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72
所需的4个或2个状态以及2个或1个比特之外,还需要4个状态和2个比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Codebook-Config 2分别要求用于秩1和2的16个和8个状态,以表示第二共相参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73
以及用于第二索引i2的4个或3个比特。
相比之下,Codebook-Config 1对所有秩使用波束组中的L=1的波束,因此第二索引i2仅标识用于Codebook-Config 1的参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74
然后,在这种情况下,Codebook-Config 1分别要求用于秩1和2的4个和2个状态,以表示第二共相参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75
以及用于第二索引i2的2个或1个比特。参数θp需要4个状态,因此i1,3使用2个比特。由于参数θp只能在某些条件下使用,例如用于秩3和4,并且当码本中使用的CSI-RS端口数量PCSI-RS大于或等于16时,则在所有码本配置中不需要用于θp的附加状态或比特。
随着秩的提高,用于共相参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76
的大量状态所带来的性能收益趋于降低。因此,用于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77
的状态数对于秩1可以是4,而对于更高秩(例如秩2至8)可以是2。这意味着高于秩4,i2仅需要1个比特。
此外,可以看出,一种指示联合地用于秩、第一和第二共相参数以及来自波束组的波束选择的码本子集限制的机制可以分解为两个独立条件:(a)是否波束组中的波束数量L大于1(或者等效地,如果Codebook-Config=2);以及(b)码本中使用的CSI-RS端口的数量PCSI-RS是否大于或等于16(或者等效地,该数量是否小于16)。这些条件导致上面表6中所示的实施例,其中根据这两个条件的状态来确定函数g(·),如在四行之一上指示的四个排列中的每个所示。
该函数g(·)表示在先前秩v的码本索引i1,3和i2的可能值的数量的累积。因此,对于Codebook-Config=2和PCSI-RS<16,由于未对秩3和4指示该参数θp,并且由于分别对i2,对秩1和2要求16个和8个状态,而对i2对大于2的秩2则需要2个状态,g(v)=g(v-1)+Δ(v),其中,Δ(v)={0,16,8,2,2,2,2,2}和1<v≤8,并且g(v=1)=0。对于Codebook-Config=2,且PCSI-RS≥16,因为参数θp是针对秩3和4指示的,并且因为秩1和2所需的状态数不受CSI-RS端口数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g(v)=g(v-1)+Δ(v),其中,Δ(v)={0,16,8,8,8,2,2,2}和1<v≤8,并且g(v=1)=0。对于Codebook-Config=1,并且PCSI-RS<16,因为没有为秩3和4指示该参数θp,并且因为分别对于i2对于秩1和2需要4个和2个状态,而对于i2对于大于2的秩则需要2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g(v)=g(v-1)+Δ(v),其中,Δ(v)={0,4,2,2,2,2,2,2}和1<v≤8,并且g(v=1)=0。对于Codebook-Config=1,并且PCSI-RS≥16,因为参数θp是针对秩3和4指示的,并且因为分别对于i2对于秩1和2需要4个和2个状态,而对于i2对于大于2的秩则需要2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g(v)=g(v-1)+Δ(v),其中,Δ(v)={0,4,2,8,8,2,2,2}和1<v≤8,并且g(v=1)=0。
因此,在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调整在UE 102中的CSI报告中使用的组合的机制。例如,这样的机制可以包括UE 102接收秩值与第一索引和/或第二索引的组合的联合指示。在一方面,该第一索引(至少)标识缩放2D DFT波束的第一复数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181
而第二索引(至少)标识也缩放2D DFT波束的第二复数。该机制还可以包括UE 102根据秩值以及码本配置和CSI-RS端口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第一索引和/或第二索引可以获得的状态的数量。此外,UE102可以生成CSI报告,该CSI报告仅指示根据联合指示所允许的秩值和第一索引和/或第二索引。最终,UE 102可以通过将CSI报告发送到网络节点106来完善该机制。
鉴于以上呈现的细节,现在将参考附图呈现示例方法。图7A-7E示出了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由UE 102执行以执行上述技术的五个示例方法的流程图。此外。图8A-8C示出了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由网络节点106执行的三种非限制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地,图7A示出了用于在UE 102处执行上述方面的示例方法300。如所示出的,在框302处,UE 102可以接收针对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CBSR信令。如以上详细讨论的,第一分量128的限制映射或可以映射到第二分量的限制。同样如上所述,第二分量130对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是共有的。此外,在框304处,UE102可以基于第二分量130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限制”(“restrict”或者“restricting”)可以表示“定义一个或多个分量的限制”。
转到图7B,提供了用于UE 102处的码本子集限制的另一示例方法306。如图所示,在框308处,方法306可以包括从网络节点106接收针对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CBSR信令。在其他方面,第一分量128映射至第二分量130,并且第二分量130是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另外,在框310,方法306可以包括基于第二分量130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
在图7C中示出了用于UE处的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312的另一示例实施例。在方法312中,在框314处,UE 102可以从网络节点106接收指示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CBSR信令。另外,在框316处,UE 102可以将第一分量128映射到第二分量130,该第二分量130不同于第一分量128并且是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此外,在框318,方法312包括基于第二分量130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121中选择的预编码器126。
在图7D所示的另一示例实施例中,方法320可以包括,在框322处,从网络节点106接收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该信令指示针对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124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限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框324处,将对第一分量128的限制映射为对第二分量130的限制。同样,第二分量130可以与第一分量128不同,并且可以是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126所共有的。另外,方法320可以包括在框326基于对第二分量130的限制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121中选择的预编码器126。
图7E呈现了用于在用户设备UE 102处的码本选择限制的另一示例方法328。如流程图所示,在框330处,方法328可以包括从网络节点106接收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该CBSR信令指示用于第一组码本118的码本限制的第一分量128。CBSR信令可以指示用于第二组码本120的码本限制的第二分量130,第二分量130不同于第一分量128。另外,在框332处,方法328可以包括基于第一分量128限制可从第一组码本118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以及基于第二分量130)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121中选择的预编码器126。
在其他实施例中,UE 102也可以实现在图7A、7B、7C、7D和7E的一个或多个中未明确示出的其他方面,包括那些包括以下特征的实施例。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量是来自第一组向量的向量,并且第一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包括来自第一组向量的一个或多个向量。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分量是来自第二组向量的向量,其中第二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包括来自第二组向量的一个或多个向量。在某些情况下,第二分量构成大小与第一分量的大小不同的向量,例如,第二组向量中的向量是第一组向量中的向量的一半大小。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CBSR信令可以包括包含多个比特的位图,其中,多个比特中的每个比特指示来自第一组向量的向量。例如,一些示例可以包括基于指示第一分量被限制的比特来确定第二分量是否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分量可以用于基于第一分量限制可从第一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在一个方面,如上所述,第一分量可以是长度N1N2O1O2的位图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01
其中,每个比特构成至少部分地指示第一二维限制向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02
的(l1,m)值。
另外,图7A、7B、7C、7D和7E中的任一个的方法可以涉及从可从第二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中选择一个预编码器。在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包括:生成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器的CSI报告;以及可选地,还将CSI报告发送到网络节点。
此外,一些实现可以包括基于多个比特来确定第二分量是否受到限制,所述多个比特指示第一分量是否针对v2l+1,m、v2l-1,m和v2l,m中的至少一个(或对于其中每一个)受到限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分量具有关联的索引l1,第二分量具有关联的索引l2,并且l1和l2具有关系r,使得l1=rl2。在这些情况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监控影响了其相关的第二分量的限制的具有l1=rl2的任何受限的第一分量周围的大小Δ12+1窗口。在某些实现中,Δ1=Δ2,并且窗口大小为三。
在进一步的示例特征中,第一组码本可以包括秩1、秩2、秩5、秩6、秩7和/或秩8码本,和/或第二组码本可以包括秩3和/或秩4码本。
转向图8A中的网络节点方法,该图示出了由网络节点106执行的用于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400,该方法400包括生成402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该信令指示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124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其中,第一分量128映射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126所共有的第二分量130。此外,CBSR信令被配置为使UE 102基于第二分量130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121中选择的预编码器126。此外,在框404处,方法400包括将CBSR信令发送到UE。
图8B呈现了另一网络节点106的方法406,其包括在框408处确定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124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同样,第一分量128映射到与第一分量128不同并且是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126所共有的第二分量130。在框410,方法406包括生成CBSR信令,该CBSR信令基于第二分量130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121中选择的预编码器126。这包括网络节点106生成CBSR信令以指示映射到第二分量130的第一分量128。然后,在框412处,方法406可以包括在框412处发送CBSR信令。
在图8C所示的在网络节点106处的用于进行码本选择限制的另一示例方法414中,网络节点106可以在框416处生成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在一方面,CBSR信令指示用于第一组码本118的码本限制的第一分量128和用于第二组码本120的码本限制的第二分量130。此外,CBSR信令使UE 102基于第一分量128限制可从第一组码本118中的码本119中选择的预编码器,并且基于第二分量130限制可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121中选择的预编码器126。此外,在框418,网络节点106将CBSR信令发送到UE 102。
在其他实施例中,UE 102也可以实现在图8A、8B和8E的一个或多个中未明确示出的其他方面,包括那些包括以下特征的方面。例如,在这些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量是来自第一组向量的向量,并且第一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包括来自第一组向量的一个或多个向量。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分量是来自第二组向量的向量,其中,第二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包括来自第二组向量的一个或多个向量。在一些情况下,第二分量构成大小与第一分量的大小不同的向量,例如其中第二组向量中的向量的大小是第一组向量中的向量的大小的一半。此外,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网络节点从UE 102接收106指示与受限码本子集相对应的允许的码本子集的CSI报告。在一些示例实施例的一方面,如上所述,第一分量可以是长度N1N2O1O2位图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22
其中,每个比特构成至少部分指示第一二维限制向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21
的(l1,m)值。
图9A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UE 102的附加细节。UE 102被配置为例如经由功能装置或单元(在本文中也可以称为模块或组件)以实现处理以执行以上参考图7A、7B、7C、7D和7E中呈现的至少方法描述的特定方面。如图9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UE 102例如包括用于执行这些方法的各个方面的装置、模块、组件或单元530、540和550(除了其他图5B中未明确示出的可能的装置、模块、组件或单元以外)。在一些示例中,这些装置、模块、组件或单元可以在处理电路500中实现。具体地说,UE 102的功能装置或单元可以包括接收单元/模块530,该接收单元/模块530被配置为从网络节点接收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例如图7A、7B、7C、7D和7E的框302、308、314、322和330中的CBSR信令)。另外,UE可以包括映射单元/模块540,以如上所述和所执行地执行第一分量(和/或其限制)到第二分量的映射,例如以上的图7和7D的框316和324。另外,UE 102可以包括限制单元/模块,例如在框332中,用于作为映射的结果限制可从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
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UE 102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回路500,其被配置为例如通过实现上述功能装置或单元来实现图7A、7B、7C、7D和7E中呈现的方法的处理以及相关于其他图描述的特征的某些相关联处理。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处理电路500将功能装置或单元实现为相应的电路。在这方面,这些电路可以包括专用于执行某些功能处理的电路和/或与存储器520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在采用存储器520的实施例中,存储器520可以包括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缓冲存储器、闪存设备、光学存储设备等,存储器520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当由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UE 102还包括通信电路510。通信电路510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的各种组件(例如天线)。更特别地,电路510包括发射器,该发射器被配置为通常根据一种或多种标准来使用已知的信号处理技术,并且被配置为调节信号以进行发送(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在空中)。类似地,通信电路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被配置为将(例如经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数字采样,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图10A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的示例网络节点106的附加细节。如图10B中所示,网络节点106被配置为,例如经由功能装置、组件、模块或单元,以实现处理以执行以上参考至少图8A、8B和8C中所示的方法描述的某些方面。在一些示例中,这些装置、模块、组件或单元可以经由图10A的处理电路600来实现。
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106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600,处理电路600被配置为例如通过实现上述功能装置或单元来实现图8A、8B和8C的方法的处理。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或者处理回路)600将功能装置或单元实现为相应的电路。在这方面,这些电路可以包括专用于执行某些功能处理的电路和/或与存储器1020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在采用存储器1020的实施例中,存储器1020可以包括一种或几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缓冲存储器、闪存设备、光学存储设备等,存储器1020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当由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网络节点106还包括通信电路601。通信电路601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和控制信号的各种组件(例如天线)。更特别地,电路601包括发射器,该发射器被配置为通常根据一种或多种标准来使用已知的信号处理技术,并且被配置为调节信号以进行发送(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在空中)。类似地,通信电路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被配置为将(例如经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数字采样,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意识到,本文的实施例还包括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一种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网络节点106或UE 102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这些设备执行上述任何相应处理。此外,网络节点106或UE 102的处理或功能可以被认为是由单个实例或设备执行的,或者可以被划分跨越可以存在于给定系统中的网络节点106或UE102的多个实例,使得设备实例一起执行所有公开的功能。
在一方面,用户设备102可以对应于被配置为从网络侧基础设施接收/消费用户数据的任何移动(或者甚至静止)设备,包括便携计算机、电话、平板电脑、IoT设备等。网络节点106可以是任何网络设备,例如基站、eNB、gNB、接入点或任何其他类似设备。
实施例还包括包含这样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该载体可以包括电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一。在这方面,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与上述装置或单元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代码模块。
当然,在不脱离所公开的主题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本文具体阐述的方式的其他方式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应包含在其中。以下是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列举实施例的集合。
列举的实施例
1.一种用于在用户设备(UE)处的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包括:
从网络节点接收指示第一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CBSR);
将所述第一分量映射到不同于所述第一分量并且是第二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二分量;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分量,限制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
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分量来限制可从所述第一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
3.根据实施例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量包括长度N1N2O1O2位图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51
其中,每个比特构成至少部分地指示第一二维限制向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52
的(l1,m)值。
4.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分量映射到所述第二分量包括形成与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53
的大小不同的第二二维向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54
5.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其中,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55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56
的大小的一半。
6.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中的所述码本中选择的所述受限预编码器中选择预编码器;
生成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以及
将所述CSI报告发送给所述网络节点。
7.一种用于在用户设备(UE)处的码本选择限制的方法,包括:
从网络节点接收码本子集限制信令(CBSR),所述CBSR指示用于第一组码本的码本限制的第一分量,所述第一分量对于所述第一组码本的预编码器是共有的,并且所述CBSR指示用于第二组码本的码本限制的第二分量,所述第二分量是所述第二组预编码器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所述第二分量不同于所述第一分量;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分量,限制可从所述第一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分量,限制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
8.根据实施例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量包括具有值为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61
的长度N1N2O1O2的第一位图,其中,所述第一位图的每个比特被映射为(l1,m)值,所述(l1,m)值又指示所述第一分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62
的所述限制,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分量包括具有值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63
的长度(N1/2)N2O1O2的第二位图,其中,所述第二位图的每个比特映射到(l2,m)值,所述值又指示所述第二分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64
的所述限制。
9.根据实施例7或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中的所述码本中选择的所述受限预编码器中选择预编码器;
生成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以及
将所述CSI报告发送给所述网络节点。
10.一种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用于识别在CSI报告中使用的组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秩值与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中的至少一个的组合的联合指示,其中,所述第一索引至少标识缩放二维(2D)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波束的第一复数,所述第二索引至少标识也缩放所述2D DFT波束的第二复数;以及
根据所述秩值以及码本配置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信号端口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可以获得的状态的数量。
11.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根据实施例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面的指令。
12.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实施例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面。
13.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在由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用户设备执行实施例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面。
14.一种包含根据实施例1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是电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一。
15.一种由网络节点执行的用于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指示第一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CBSR),所述CBSR被配置为使用户设备(UE)将所述第一分量映射到与所述第一分量不同的并且对于第二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是共有的第二分量,并且基于所述第二分量来限制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以及
向所述UE发送所述CBSR。
16.根据实施例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BSR还被配置为使得所述UE基于所述第一分量来限制可从所述第一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所述预编码器。
17.根据实施例15或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量包括长度N1N2O1O2位图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71
其中,每个比特构成至少部分地指示第一二维限制向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72
的(l1,m)值。
18.根据实施例1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UE将所述第一分量映射到所述第二分量包括使所述UE形成大小不同于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81
的大小的第二二维向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82
19.根据实施例18所述的方法,其中,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83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89
的大小的一半。
20.一种用于在网络节点处的码本选择限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码本子集限制信令(CBSR),所述CBSR指示用于第一组码本的码本限制的第一分量,所述第一分量对于所述第一组预编码器的预编码器是共有的,并且所述CBSR指示用于第二组码本的码本限制的第二分量,所述第二分量对于所述第二组预编码器的预编码器是共有的,所述第二分量与所述第一分量不同,所述CBSR使用户设备(UE)基于所述第一分量限制可从所述第一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并基于所述第二分量限制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以及
向所述UE发送所述CBSR。
21.根据实施例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量包括具有值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85
的长度为N1N2O1O2的第一位图,其中,所述UE将所述第一位图的每个比特映射为(l1,m)值,所述(l1,m)值又指示所述第一分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86
的所述限制,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分量包括具有值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87
的长度为(N1/2)N2O1O2的第二位图,其中,所述UE将所述第二位图的每个比特映射到(l2,m)值,所述(l2,m)值又指示所述第二分量
Figure BDA0002381342050000288
的所述限制。
22.根据实施例20或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UE接收指示与所述受限码本子集相对应的允许码本子集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
23.一种由网络节点执行的方法,包括:
生成秩值与第一索引和第二索引中的至少一个的组合的联合指示,其中,所述第一索引至少标识缩放二维(2D)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波束的第一复数,所述第二索引至少标识也缩放所述2D DFT波束的第二复数,所述联合组合使用户设备(UE)根据所述秩值以及码本配置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信号端口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第一索引和所述第二索引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可以获得的状态的数量;
向所述UE发送所述联合指示。
24.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根据实施例15-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面的指令。
25.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实施例15-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面。
26.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由网络节点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网络节点执行根据实施例15-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面。
27.一种包含根据实施例2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是电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一。
28.一种由网络节点执行的用于进行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其中,所述第一分量映射到与所述第一分量不同并且对于第二组码本中的预编码器是共有的第二分量;
通过生成CBSR以指示映射到所述第二分量的所述第一分量,生成所述码本子集限制信令(CBSR),所述码本子集限制信令(CBSR)基于所述第二分量来限制可从所述第二组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以及
发送所述CBSR。
29.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方面的指令。
30.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被配置为执行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方面。
31.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在由网络节点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网络节点执行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方面。
32.一种包含根据实施例2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是电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一。

Claims (27)

1.一种用于在用户设备(UE)(102)处的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300),所述方法包括:
从网络节点(106)接收(302)针对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其中,所述第一分量(128)的限制映射到第二分量的限制,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分量(130)对于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是共有的;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分量(130),限制(304)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量(128)是来自第一组向量的向量,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组码本(118)中的所述预编码器包括来自所述第一组向量的一个或多个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分量(130)是来自第二组向量的向量,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所述预编码器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组向量的一个或多个向量。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分量(130)包括大小与所述第一分量(128)的大小不同的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向量中的所述向量的大小是所述第一组向量中的所述向量的大小的一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BSR信令包括包括多个比特的位图,其中,所述多个比特中的每个比特指示来自所述第一组向量的向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位图指示所述第一分量(128)受到限制,确定所述第二分量(130)是否受到限制。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分量(128),限制可从所述第一组码本(118)中的码本(119)中选择的预编码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所述码本中选择的所述预编码器中选择预编码器;
生成指示所选择的预编码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以及
将所述CSI报告发送给所述网络节点(106)。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分量(130)具有索引l,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多个比特指示所述第一分量(128)对于所述第一组向量中具有索引2l+1、2l-1和2l的所述向量中的至少一个是否受到限制,确定所述第二分量(130)是否受到限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多个比特指示所述第一分量(128)对于所述第一组向量中具有索引2l+1、2l-1和2l的每个所述向量是否受到限制,确定所述第二分量(130)是否受到限制。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量(128)具有关联的索引l1,并且所述第二分量(130)具有关联的索引l2,并且其中,具有索引l2的所述第二分量(130)受到限制,其中具有在窗口[2l21,2l22]中的索引l1的所述第一分量受到限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Δ1=Δ2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Δ1=Δ2=1,并且所述窗口大小是三。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码本(118)包括秩1、秩2、秩5、秩6、秩7和/或秩8码本。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码本(120)包括秩3和/或秩4码本。
17.一种由网络节点(106)执行的用于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400),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402)指示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124)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所述第一分量(128)映射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126)所共有的第二分量,所述CBSR信令被配置为使得用户设备(UE)(102)基于所述第二分量(130)来限制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121)中选择的预编码器(126);以及
发送(404)所述CBSR信令给所述UE(10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量(128)是来自第一组向量的向量,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组码本(118)中的所述预编码器包括来自所述第一组向量的一个或多个向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分量(130)是来自第二组向量的向量,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所述预编码器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组向量的一个或多个向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分量(130)包括大小与所述第一分量(128)的大小不同的向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向量中的所述向量的大小是所述第一组向量中的所述向量的大小的一半。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BSR信令被配置为使得所述UE(102)基于所述第一分量(128)来限制可从所述第一组码本(118)中的码本(119)中选择的预编码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UE(102)接收指示与受限制的码本子集相对应的允许的码本子集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
24.一种无线通信网络(100)中的用户设备(UE)(102),所述UE(102)至少包括处理器(900)和存储器(920),其中,所述存储器(920)包含指令,所述指令当由所述处理器(900)执行时使所述UE(102):
从网络节点(106)接收针对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其中,所述第一分量(128)的限制映射到第二分量的限制,其中,所述第二分量(130)是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分量(130),限制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选择的预编码器。
25.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节点(106),所述网络节点(106)至少包括处理器(1000)和存储器(1010),所述存储器(1010)包含可由所述处理器(1000)执行的指令以:
生成指示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124)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所述第一分量(128)映射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126)所共有的第二分量,所述CBSR信令被配置为使得用户设备(UE)(102)基于所述第二分量(130)来限制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121)中选择的预编码器(126);以及
发送所述CBSR信令给所述UE(102)。
26.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由用户设备(UE)(102)的处理器(920)执行时使所述UE(102):
从网络节点(106)接收针对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其中,所述第一分量(128)的限制映射到第二分量的限制,其中,所述第二分量(130)是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所共有的;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分量(130),限制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选择的预编码器。
27.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由网络节点(106)的至少一个处理器(1000)执行时使所述网络节点(106):
生成指示第一组码本(118)中的预编码器(124)所共有的第一分量(128)的码本子集限制(CBSR)信令,所述第一分量(128)映射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预编码器(126)所共有的第二分量,所述CBSR信令被配置为使得用户设备(UE)(102)基于所述第二分量(130)来限制可从所述第二组码本(120)中的码本(121)中选择的预编码器(126);以及
发送所述CBSR信令给所述UE(102)。
CN201880051790.2A 2017-08-11 2018-08-06 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 Active CN110999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9082.1A CN114696880A (zh) 2017-08-11 2018-08-06 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4761P 2017-08-11 2017-08-11
US62/544,761 2017-08-11
PCT/SE2018/050794 WO2019032018A1 (en) 2017-08-11 2018-08-06 SIGNALING FOR LIMITING AN ENHANCED CODES BOOK SUB-ASSEMBLY BASED ON BEAM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9082.1A Division CN114696880A (zh) 2017-08-11 2018-08-06 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9105A true CN110999105A (zh) 2020-04-10
CN110999105B CN110999105B (zh) 2022-05-10

Family

ID=632595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9082.1A Pending CN114696880A (zh) 2017-08-11 2018-08-06 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
CN201880051790.2A Active CN110999105B (zh) 2017-08-11 2018-08-06 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9082.1A Pending CN114696880A (zh) 2017-08-11 2018-08-06 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

Country Status (21)

Country Link
US (5) US10411773B2 (zh)
EP (2) EP4016863A1 (zh)
JP (1) JP6883097B2 (zh)
KR (1) KR102280940B1 (zh)
CN (2) CN114696880A (zh)
AU (1) AU2018313622B2 (zh)
BR (1) BR112020002932A2 (zh)
CA (1) CA3070932C (zh)
CL (1) CL2020000333A1 (zh)
CO (1) CO2020000213A2 (zh)
DE (1) DE202018006314U1 (zh)
DK (1) DK3602816T3 (zh)
ES (1) ES2912343T3 (zh)
IL (1) IL272071B (zh)
MX (2) MX2020001378A (zh)
PH (1) PH12020500084A1 (zh)
PL (1) PL3602816T3 (zh)
PT (1) PT3602816T (zh)
RU (1) RU2742463C1 (zh)
WO (1) WO2019032018A1 (zh)
ZA (1) ZA2020002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3582A (zh) * 2021-05-11 2022-11-11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信息
WO2024077431A1 (en) * 2022-10-10 2024-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 codebook adaptation for pusc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365866B (es) 2015-01-14 2019-06-1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eñalizacion de restriccion de subconjunto de libro de codigos.
US10389426B2 (en) 2017-04-25 2019-08-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er rank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012126B2 (en) 2017-08-04 2021-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election for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RU2742463C1 (ru) * 2017-08-11 2021-02-08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ая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ограничений по поднаборам таблиц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лучей
US11515927B2 (en) * 2020-10-30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management with backtracking and dithering
US20230170976A1 (en) * 2021-11-30 2023-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election and codebook learning based on xr perception
JP7463583B1 (ja) 2023-03-07 2024-04-08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システム、並びに、アンテナ指向性のヌルを形成する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3154A (zh) * 2010-04-07 2012-12-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与预编码mimo传送一起使用的参数化码本子集
US20140016549A1 (en) * 2012-07-12 2014-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for two-dimensional advanced antenna systems
WO2016114708A2 (en) * 2015-01-14 2016-07-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signa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2789B (zh) 2004-01-30 2011-09-07 拉瓦尔大学 多用户自适应阵列接收机与方法
US20080051091A1 (en) 2006-08-25 2008-02-28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enhanced robustness of handover in E-UTRAN with paging of the active UE
TWI467971B (zh) * 2006-10-26 2015-01-01 Qualcomm Inc 於多重存取無線通訊系統中編碼簿交換之方法及裝置
US20100223237A1 (en) 2007-11-05 2010-09-02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Lossless data compression and real-time decompression
KR101435846B1 (ko) 2008-10-30 2014-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를 갖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방법
CN102265523B (zh) 2008-12-22 2014-06-25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节点之间的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US8428177B2 (en) 2009-02-25 2013-04-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transmit beamforming
CN102484501B (zh) 2009-03-16 2015-07-29 黑莓有限公司 使用公共导频和专用导频进行传输
JP5701299B2 (ja) 2009-09-02 2015-04-15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コードワードのインデックス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20110083537A (ko) 2010-01-12 2011-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북 구성 및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BRPI1106098A2 (pt) 2010-01-12 2017-06-13 Zte Usa Inc métodos e sistema para retorno de informações do estado do canal espacial baseado em um produto kronecker
KR101276855B1 (ko) 2010-03-08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리코딩 행렬 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프리코딩 행렬 구성방법 및 기지국
US9088322B2 (en) 2010-03-31 2015-07-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based on codebook grouping
PL2556638T3 (pl) 2010-04-06 2015-10-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Konstrukcja książki kodów i struktura dla modularnego sprzężenia zwrotnego
EP3544200B1 (en) 2010-04-08 2023-09-06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s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codeboo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WO2011150549A1 (en) 2010-06-01 2011-12-08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on of beam groups and subset of beam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94033B2 (en) 2010-06-15 2013-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precoder feedback using multiple precoder indice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systems
KR20120003781A (ko) 2010-07-05 2012-01-11 주식회사 팬택 송신장치 및 그 통신방법, 수신장치, 그 통신방법
CN102082637B (zh) 2010-09-16 2015-03-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码本子集约束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2039659A1 (en) 2010-09-23 2012-03-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ntenna device and method in a mimo system
ES2658265T3 (es) 2010-10-04 2018-03-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de transmisión y recepción de mapa de bits de restricción de subconjunto de libro de códigos
CN102082639B (zh) 2010-11-08 2014-01-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KR20120049095A (ko) 2010-11-08 2012-05-16 주식회사 팬택 송신장치 및 그 통신방법, 수신장치, 그 통신방법
EP2642709B1 (en) 2010-11-17 2018-08-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a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265657B2 (ja) 2010-12-27 2013-08-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885749B2 (en) 2012-03-02 2014-1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in for transforming a data transmission signal
EP2820772B1 (en) 2012-03-02 2019-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in for transmitting a data signal to a user equipment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913682B2 (en) 2012-05-18 2014-1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deword construction for a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30619B2 (en) 2012-09-11 2015-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Fin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ith reduced codebook in a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617148B (zh) 2012-09-28 2018-03-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用於報告回饋的無線發射/接收單元及方法
US8942302B2 (en) 2012-12-20 2015-01-27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array channel feedback
US8971437B2 (en) 2012-12-20 2015-03-0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array channel feedback
WO2014111543A1 (en) 2013-01-17 2014-07-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l mimo precoding enhancement
US10020859B2 (en) 2013-01-17 2018-07-10 Nec Corporation Channel feedback for vertical and full-dimensional beamforming
US9755716B2 (en) 2013-03-07 2017-09-05 Nec Corporation Codebook construction
US20140301492A1 (en) 2013-03-08 2014-10-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ecoding matrix codebook design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9401749B2 (en) 2013-03-08 2016-07-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for codebook enhancement for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CN104488210B (zh) 2013-04-28 2017-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WO2015005609A1 (en) 2013-07-09 2015-01-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repor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2064939B1 (ko) 2013-08-07 2020-01-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다수의 이차원 배열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941945B2 (en) 2014-06-25 2018-04-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mobility-based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60072562A1 (en) 2014-09-10 2016-03-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with basis expansion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20190089441A1 (en) 2014-10-01 2019-03-21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mo communication
CN105530037B (zh) 2014-10-24 2019-04-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US9893777B2 (en) 2014-11-17 2018-0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WO2016153163A1 (en) 2015-03-22 2016-09-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of multi-feedback chain-based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for 3d mimo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10286B2 (en) 2015-03-30 2018-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design and signaling
US9806781B2 (en) 2015-04-29 2017-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debook design and structure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838095B2 (en) 2015-07-21 2017-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gher rank codebooks for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RU2742463C1 (ru) * 2017-08-11 2021-02-08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ая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ограничений по поднаборам таблиц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луче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3154A (zh) * 2010-04-07 2012-12-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与预编码mimo传送一起使用的参数化码本子集
US20140016549A1 (en) * 2012-07-12 2014-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for two-dimensional advanced antenna systems
WO2016114708A2 (en) * 2015-01-14 2016-07-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signali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3582A (zh) * 2021-05-11 2022-11-11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信息
CN115333582B (zh) * 2021-05-11 2024-03-1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信息
WO2024077431A1 (en) * 2022-10-10 2024-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 codebook adaptation for pus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0002932A2 (pt) 2020-08-04
DK3602816T3 (da) 2022-03-21
US10972162B2 (en) 2021-04-06
ES2912343T3 (es) 2022-05-25
PT3602816T (pt) 2022-04-07
KR20200031162A (ko) 2020-03-23
US20210194549A1 (en) 2021-06-24
IL272071B (en) 2021-06-30
CL2020000333A1 (es) 2020-07-10
CO2020000213A2 (es) 2020-01-17
AU2018313622B2 (en) 2021-08-12
PL3602816T3 (pl) 2022-07-04
US20190349043A1 (en) 2019-11-14
CN114696880A (zh) 2022-07-01
MX2023008337A (es) 2023-07-25
DE202018006314U1 (de) 2020-02-06
US20190158161A1 (en) 2019-05-23
US20200186214A1 (en) 2020-06-11
JP6883097B2 (ja) 2021-06-09
US10608715B2 (en) 2020-03-31
JP2020503711A (ja) 2020-01-30
ZA202000282B (en) 2022-07-27
PH12020500084A1 (en) 2020-11-09
US20230370128A1 (en) 2023-11-16
EP3602816A1 (en) 2020-02-05
EP3602816B1 (en) 2022-03-02
CN110999105B (zh) 2022-05-10
WO2019032018A1 (en) 2019-02-14
EP4016863A1 (en) 2022-06-22
MX2020001378A (es) 2020-03-09
IL272071A (en) 2020-03-31
US11757499B2 (en) 2023-09-12
AU2018313622A1 (en) 2020-02-20
CA3070932C (en) 2023-04-04
US10411773B2 (en) 2019-09-10
KR102280940B1 (ko) 2021-07-23
CA3070932A1 (en) 2019-02-14
RU2742463C1 (ru) 2021-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9105B (zh) 增强的基于波束的码本子集限制信令
EP366107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07078773B (zh) 使ue能够确定预编码器码本的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EP2556599B1 (en) Parameterized codebook with subset restrictions for use with precoding mimo transmissions
EP4195521A1 (en) Csi feedback method, precoding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EP3345307B1 (en) Precoding a transmission from a one-dimensional antenna array that includes co polarized antenna elements aligned in the array's only spatial dimension
US9369193B2 (en) Efficient feedback transmission method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CN114884546A (zh) 确定用于多板天线阵列的预编码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9302220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961081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EP2899896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efficient feedback in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67209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ystem
EP29654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enhancement for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EP3345308B1 (en) Precoding a transmission from an antenna array that includes co-polarized antenna elements aligned in a given spatial dimension
CN104753628B (zh)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系统及基站和终端
WO2017167156A1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7113643A (zh) 一种资源选择的方法及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