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6666B - 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6666B
CN110996666B CN201880050691.2A CN201880050691A CN110996666B CN 110996666 B CN110996666 B CN 110996666B CN 201880050691 A CN201880050691 A CN 201880050691A CN 110996666 B CN110996666 B CN 1109966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arium
compound
soybean
formula
cont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06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6666A (zh
Inventor
M·加伯特希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filed Critical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ublication of CN110996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6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6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6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 A01N57/1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having phosphorus-to-carbon bonds
    • A01N57/2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having phosphorus-to-carbon bo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adic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或预防大豆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所述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镰孢菌属、核盘菌、扩散叉丝壳、大豆壳针孢和大豆灰斑病菌,更特别是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茄病镰孢菌、尖孢镰孢菌、锐顶镰孢菌、厚孢镰孢菌、紧致镰孢菌、黄色镰孢菌、木贼镰孢菌、禾谷镰孢菌、节状镰孢菌、层生镰孢菌、假禾谷镰孢菌、半裸镰孢菌、亚黏团镰孢菌和拟轮生镰孢菌,所述方法包括向植物作物、其场所或其繁殖材料施用根据式(I)的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Y、A、B如本文所定义。

Description

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镰孢菌属(fusarium)、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扩散叉丝壳(microsphaera diffusa)、大豆壳针孢(septoria glycines)和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侵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猝死综合征(SDS)是大豆中造成产量骤减(yield-robbing)最大的病害之一,特别是在美国。在过去的五年中,由SDS造成的年平均损失使大豆种植者损失了超过4,400万蒲式耳的产量,且所述病害的传播持续加剧。SDS是由镰孢菌真菌引起的,更具体地是由土壤传播的根部病原体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iforme)引起的。因此,需要提供有效的替代方法来控制或预防此病害和如大豆中的菌核茎腐病(sclerotinia stemrot)(白绢病)、霉菌病、壳针孢属(septoria)、大豆灰斑病(frogeye leaf spot)等其他病害。
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用于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镰孢菌属,更特别地是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侵染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在WO 2013/143811和WO 2015/003951中已经披露了环丁基甲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现在已经出人意料地发现,在WO2013/143811和/或WO 2015/003951中披露的特定环丁基甲酰胺化合物在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镰孢菌属的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usarium virgulforme)侵染方面非常有效。因此,这些高效的化合物为农民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猝死综合征侵染提供了重要的新解决方案。
因此,如实施例1,提供了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所述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镰孢菌属、核盘菌、扩散叉丝壳、大豆壳针孢和大豆灰斑病菌,更特别是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茄病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厚孢镰孢菌(fusariumchlamydosporum)、紧致镰孢菌(fusarium compactum)、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节状镰孢菌(fusarium merismoides)、层生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半裸镰孢菌(fusarium semitectum)、亚黏团镰孢菌(fusarium subglutinans)和拟轮生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des),所述方法包括向植物作物、其场所或其繁殖材料施用根据式(I)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021
其中
Y是O、C=O或者CR12R13;
A是5元或6元杂芳香族环或苯环,所述杂芳香族环含有各自独立地选自氧、氮和硫的1至3个杂原子;所述杂芳香族环或者所述苯基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6取代;
R6彼此独立地是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C1-C4-卤代烷硫基、C1-C4-烷氧基-C1-4-烷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C1-C4-烷基;
R1、R2、R3、R4、R12以及R13彼此独立地是氢、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1-C4-卤代烷基,
R5是氢、甲氧基或羟基,
B是被一个或多个R8取代的苯基,
R8彼此独立地是卤素、氰基或基团-L-R9,其中每个L彼此独立地是键、-O-、-OC(O)-、-NR7-、-NR7CO-、-NR7S(O)n-、-S(O)n-、-S(O)nNR7-、-COO-或CONR7-,
n是0、1或2,
R7是氢、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苄基或苯基,其中苄基和苯基是未被取代的或被卤素、氰基、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取代,
R9彼此独立地是未被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R10取代的C1-C6-烷基、未被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R10取代的C3–C6-环烷基、未被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R10取代的C6–C14-双环烷基、未被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R10取代的C2-C6-烯基、未被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R10取代的C2-C6-炔基、未被取代的或被R10取代的苯基、或未被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R10取代的杂芳基,
R10彼此独立地是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卤代烷硫基、C3-C6-烯基氧基或C3-C6-炔基氧基;
或其盐或N-氧化物;
其中B和A-CO-NR5在四元环上彼此是顺式的,
或这些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给出了根据实施例1的更优选的方法。
如实施例2,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
Y是O或CH2;
A是6元杂芳香族环或苯环,所述杂芳香族环含有1至2个氮原子;所述杂芳香族环或者所述苯基可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R6取代;
R6彼此独立地是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或C1-C4-卤代烷氧基;
R1、R2、R3、R4和R5每一个都是氢;
B是被一个或多个R8取代的苯基;
R8彼此独立地选自卤素、氰基、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卤代烷氧基和C3-C6-环烷基。
如实施例3,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A是6元杂芳香族环或苯环,所述杂芳香族环含有1至2个氮原子并且具有选自R6的1至3个取代基,所述苯环具有选自R6的1或3个取代基。
如实施例4,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B是被1至3个取代基R8取代的苯基。
如实施例5,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B是被1至3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所述取代基独立地选自氟、氯、三氟甲基、环丙基、二氟甲氧基和三氟甲氧基;
A是苯基、吡啶基或吡嗪基,所述环彼此独立地是未被取代的或被独立地选自氯、溴、氟、甲基、氰基和三氟甲基的1至3个取代基取代,Y是O或CH2,并且R1、R2、R3、R4和R5每一个都是氢。
如实施例6,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Y是CH2;
B是单或二卤素取代的苯基;
A选自苯基、吡嗪基和吡啶基,所述苯基、吡嗪基和吡啶基各自被独立地选自卤素和C1-C4-卤代烷基的取代基单取代或二取代;
R1、R2、R3、R4和R5每一个都是氢。
根据实施例1至6中任一项所披露的具有式(I)的化合物代表顺式外消旋体:左侧的苯环和右侧的A-C(=O)-NH基团在环丁基环上彼此是顺式: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051
因此,所述具有式(I)的外消旋化合物是具有式(Ia)和(Ib)的化合物的1:1混合物。在具有式(Ia)和(Ib)的化合物中示出的楔形键代表绝对立体化学,而如对于具有式(I)的化合物所示出的那些粗直键(thick straight bond)代表外消旋化合物中的相对立体化学。
还已经出人意料地发现,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一种对映异构体特别可用于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镰孢菌属的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侵染。
因此,如实施例7,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具有式(Ia)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052
技术人员知道,根据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具有式(Ia)的化合物通常作为杀有害生物组合物的一部分施用。因此,如实施例8,提供了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镰孢菌属的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侵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植物作物、其场所或其繁殖材料施用杀有害生物组合物,所述杀有害生物组合物包含根据实施例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配制佐剂。如实施例9,提供了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镰孢菌属的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侵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植物作物、其场所或其繁殖材料施用杀有害生物组合物,所述杀有害生物组合物包含具有式(Ia)的化合物和一种或多种配制佐剂。在根据实施例9所述的方法中,在包含具有式(Ia)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b)的化合物两者的杀有害生物组合物中,所述具有式(Ia)的化合物与其对映异构体(所述具有式(Ib)的化合物)的比率必须大于1:1。优选地,具有式(Ia)的化合物与具有式(Ib)的化合物的比率大于1.5:1、更优选地大于2.5:1、尤其大于4:1、有利地大于9:1、希望地大于20:1、特别地大于35:1。
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反式立体异构体(即其中B和A-C(=O)-NH基团是彼此反式)的混合物也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一部分,所述混合物含有至多50%、优选至多40%、更优选至多30%、尤其至多20%、有利地至多10%、期望地至多5%、特别地至多3%。优选地,具有式(I)的化合物与其反式异构体的比率大于1.5:1、更优选地大于2.5:1、尤其大于4:1、有利地大于9:1、希望地大于20:1、特别地大于35:1。
优选地,在包含具有式(Ia)的化合物、其反式异构体(即其中B和A-CO-NR2基团彼此是反式的)和具有式(Ib)的化合物的组合物中,所述组合物包含浓度为至少50%、更优选70%、甚至更优选85%、特别是高于90%、并且特别优选高于95%的具有式(Ia)的化合物,各自基于具有式(Ia)的化合物、其反式异构体和具有式(Ib)的化合物的总量。
另外,如实施例10,提供了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镰孢菌属的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侵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植物作物、其场所或其繁殖材料施用根据式(Ic)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061
其中
R11和R12独立地选自卤素;
A是吡啶基,所述吡啶基被独立地选自卤素和C1-C4-卤代烷基的一个或两个取代基取代。
如实施例11,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其中
R11和R12独立地选自氯和氟;
A是被一个或两个C1-C4-卤代烷基取代基取代的吡啶-2-基或吡啶-3-基。
如实施例12,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
A选自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071
R13是C1-C4-卤代烷基,优选三氟甲基。
如实施例13,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具有式(Ic)的化合物1至12中的任一个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072
其中R11、R12和A是如在下表中所定义的:
化合物 A R11 R12
1 2-三氟甲基-吡啶-3-基 Cl Cl
2 3-三氟甲基-吡啶-2-基 Cl Cl
3 3-三氟甲基-吡啶-2-基 F F
4 3-三氟甲基-吡啶-2-基 Cl F
5 3-氯-吡啶-2-基 Cl Cl
6 2-甲基-吡啶-3-基 Cl Cl
7 2-三氟甲基-吡啶-3-基 Cl F
如实施例14,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包含如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的组合物;
-向繁殖材料施用所述组合物;
-种植所述繁殖材料。
如实施例15,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包含如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的组合物;
-向植物作物或其场所施用所述组合物。
如实施例16,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用于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镰孢菌属的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用途。
如实施例17,提供了根据实施例16的化合物的用途,其中所述植物病原性微生物是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
如实施例18,提供了用于生长大豆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施用或处理大豆或其繁殖材料。
根据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定义的化合物的制备已披露于WO 2013/143811和WO 2015/003951中,其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定义:
术语“卤素”表示氟、氯、溴或碘,特别是氟、氯或溴。
如本文单独使用或作为更大基团(如烷氧基、烷硫基、烷氧基羰基和烷基羰基)的一部分使用的术语“烷基”或“alk”是直链或支链的并且是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丙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或正已基。烷基基团合适地是C1-C4-烷基基团。
如本文使用的如上所定义的“卤代烷基”是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卤素原子取代的烷基,并且是例如CF3、CF2Cl、CF2H、CCl2H、FCH2、ClCH2、BrCH2、CH3CHF、(CH3)2CF、CF3CH2或CHF2CH2
根据实施例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用途优选用于控制或预防作物被镰孢菌属的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包括对其他杀真菌剂具有抗性的镰孢菌真菌侵染。对具体的杀真菌剂“具有抗性的”镰孢菌真菌是指例如与相同的镰孢菌物种的期望敏感性相比,对那种杀真菌剂较不敏感的镰孢菌菌株。期望敏感性可以使用例如先前没有被暴露于杀真菌剂的菌株来测量。
根据实施例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用途,优选地向植物作物、其场所或其繁殖材料施用。优选地向植物作物或其繁殖材料施用,更优选地向繁殖材料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施用可以根据任何通常的施用方式(例如叶施用、喷淋施用、土壤施用、沟灌施用等)来进行。
根据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优选以1至500g/ha、优选10-70g/ha用于病害控制。
根据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中所定义的化合物适合用于在任何的大豆植物上使用,包括已经遗传修饰以对活性成分(例如除草剂)具有抗性的那些大豆植物,或已经遗传修饰以产生控制被植物有害生物侵染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那些大豆植物。
通常,以含有载体的组合物(例如,配制品)的形式使用根据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根据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及其组合物能以不同的形式使用,如,气溶胶喷雾器、胶囊悬浮液、冷雾化浓缩物、可粉尘化粉剂、可乳化的浓缩物、水包油乳液、油包水乳液、胶囊化颗粒剂、细粒剂(fine granule)、用于种子处理的可流动的浓缩物、气体(压力下)、产气产品、颗粒剂、热雾化浓缩物、大粒剂、微粒剂(microgranule)、油可分散的粉剂、油可混的可流动的浓缩物、油可混的液体、糊剂、植物棒剂、用于干种子处理的粉剂、包衣有杀有害生物剂的种子、可溶的浓缩物、可溶的粉剂、用于种子处理的溶液、悬浮液浓缩物(可流动的浓缩物)、超低容量(ulv)液剂、超低容量(ulv)悬浮液、水可分散颗粒剂或片剂、用于浆料处理的水可分散粉剂、水溶性颗粒剂或片剂、用于种子处理的水溶性粉剂和可湿性粉剂。
配制品典型地包含液体或固体载体以及任选地一种或多种常用的配制助剂,所述配制助剂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助剂,例如,非环氧化的或环氧化的植物油(例如,环氧化的椰子油、菜籽油或豆油)、消泡剂(例如硅油)、防腐剂、粘土、无机化合物、粘度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和/或增粘剂。所述组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包含肥料、微量营养素供体或其他影响植物生长的制品,并且包含组合,所述组合含有本发明的化合物以及一种或多种其他生物活性剂,如杀细菌剂、杀真菌剂、杀线虫剂、植物激活剂、杀螨剂以及杀昆虫剂。
组合物以本身己知的方法来制备,在没有助剂的存在下例如通过研磨、筛选和/或压缩本发明的固体的化合物,以及在至少一种助剂的存在下例如通过将本发明的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助剂一起紧密混合和/或研磨。在本发明的固体化合物的情况下,所述化合物的研磨/磨碎是为了确保特定的粒度。
用于在农业中使用的组合物的实例是可乳化的浓缩物、悬浮液浓缩物、微乳液、油可分散剂、直接可喷雾或可稀释的溶液、可涂覆的糊剂、稀释的乳液、可溶性粉剂、可分散的粉剂、可湿性粉剂、尘剂、颗粒剂或在聚合物质中的胶囊,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根据实施例1至1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并且组合物的类型被选择以适合于预期目的和当时环境。
通常情况下,所述组合物包含0.1%至99%(尤其0.1%至95%)的根据实施例1至7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和1%至99.9%(尤其5%至99.9%)的至少一种固体或液体载体,原则上可能的是所述组合物的0至25%(尤其0.1%至20%)为表面活性剂(在每种情况下%意指重量百分比)。而对于商品而言,倾向于优选的是浓缩的组合物,最终用户通常使用具有基本上更低浓度的活性成分的稀释的组合物。
用于预混组合物的叶配制品类型的实例是:
GR:颗粒剂
WP:可湿性粉剂
WG:水可分散性颗粒剂(粉剂)
SG:水溶性颗粒剂
SL:可溶性浓缩物
EC:可乳化浓缩物
EW:水包油乳液
ME:微乳液
SC:水性悬浮液浓缩物
CS:水性胶囊悬浮液
OD:基于油的悬浮液浓缩物,以及
SE:水性悬乳液。
而用于预混组合物的种子处理配制品类型的实例是:
WS:用于种子处理浆料的可湿性粉剂
LS:用于种子处理的溶液
ES:用于种子处理的乳液
FS:用于种子处理的悬浮液浓缩物
WG:水可分散性颗粒剂,以及
CS:水性胶囊悬浮液。
适合于桶混组合物的配制品类型的实例是溶液、稀释的乳液、悬浮液或其混合物、以及尘剂。
对于配制品的性质,可以根据所预期目的以及当时环境选择施用(如叶施用、喷淋施用、喷雾施用、雾化施用、粉尘化施用、撒播施用、包衣施用或倾倒施用)的方法。
桶混组合物总体上通过用溶剂(例如,水)来稀释一种或多种含有不同杀有害生物剂以及任选地另外的助剂的预混组合物而制备。
合适的载体以及佐剂可以是固体或液体的并且是在配制品技术中常用的物质,例如天然或再生的矿物物质、溶剂、分散体、湿润剂、增粘剂、增稠剂、粘合剂或肥料类。
总体上,用于叶或土壤施用的桶混配制品包含0.1%至20%、尤其是0.1%至15%的所希望的成分以及99.9%至80%、尤其是99.9%至85%的固体或液体助剂(包括例如溶剂,如水),而所述助剂可以是表面活性剂,其量是基于所述桶混配制品的0至20%、尤其是0.1%至15%。
典型地,用于叶施用的预混配制品包含0.1%至99.9%、尤其是1%至95%的所希望的成分以及99.9%至0.1%、尤其是99%至5%的固体或液体佐剂(包括例如溶剂,如水),其中所述助剂可以是表面活性剂,其量是基于所述预混配制品的0至50%、尤其是0.5%至40%。
通常,用于种子处理施用的桶混配制品包含0.25%至80%、尤其是1%至75%的所希望的成分以及99.75%至20%、尤其是99%至25%的固体或液体助剂(包括例如溶剂,如水),其中所述助剂可以是表面活性剂,量是基于所述桶混配制品的0至40%、尤其是0.5%至30%。
典型地,用于种子处理施用的预混配制品包含0.5%至99.9%、尤其是1%至95%的所希望的成分以及99.5%至0.1%、尤其是99%至5%的固体或液体佐剂(包括例如溶剂,如水),其中所述助剂可以是表面活性剂,其量是基于所述预混配制品的0至50%、尤其是0.5%至40%。
而商用的产品将优选地作为浓缩物(例如,预混组合物(配制品))被配制,最终使用者通常将使用稀释的配制品(例如,桶混组合物)。
优选的种子处理预混配制品是水性悬浮液浓缩物。可以使用常规的处理技术和机器,如流化床技术、滚筒碾磨方法、静态转动(rotostatic)种子处理器和转鼓包衣器,将配制品施用到种子上。其他方法(如喷出床)也可以是有用的。可以在包衣之前将种子预上浆。包衣之后,将种子典型地进行干燥并且然后转移到上浆机器中以进行上浆。此类程序在本领域是已知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特别适合用于土壤和种子处理施用。
总体上,本发明的预混组合物含有按质量计0.5%至99.9%、尤其是1%至95%、有利地是1%至50%的所希望的成分和按质量计99.5%至0.1%、尤其是99%至5%的固体或液体佐剂(包括例如溶剂,如水),其中助剂(或佐剂)可以是表面活性剂,其量是基于是所述预混配制品的质量按质量计0至50%、尤其是0.5%至40%。
现在将通过下列非限制性实例说明本发明。所有的引用文件通过引用并入。
生物学实例
不同种子处理对受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侵染的大豆品种Toliman的影响: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131
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大豆
将5x 5大豆种子品种Toliman播种到塑料盆中。将50%体积的沙子和50%体积的无菌田间土壤的混合物用作底物。在大豆种子下方放置一层被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F.virguliforme)侵染的粟种子。将测试保持在25℃的生长室中,伴随14h人造光;灌溉植物直至田间持水量。在最后五个栽培日,将植物保持在18℃。
播种后(DAS)29天计数受侵染植物的数量。
通过根据针对SDS的病害严重程度表对植物进行分类来目视评估播种后(DAS)29天的病害,所述针对SDS的病害严重程度表由Scandiani等人(2011)*和J.Bond修改、使用从0到4的等级。评估每个等级中的植物数量。这样允许将每个等级中的植物数量与病害严重程度(0、1、2、3或4)相乘并将所有等级的乘积相加来计算“SDS指数”。SDS指数=n1 x 0+n2x 1+n3 x 2+n4 x 3+n5 x 4。通过计算所有处理相对于未处理的侵染对照(UTCINF)的归一化指数,将SDS指数归一化以给出UTCINF的指数为100。确定播种后(DAS)29天的苗干重和苗大小。
*Scandiani M.,Ruberti D.,Giorda L.,Pioli R.,Luque A.,Bottai B.,Ivancovich J.,Aoki T.,&O’Donnell K.:Comparison of inoculation methods forcharacterizing relative aggressiveness of two soybean sudden-death syndromepathogens,Fusarium virguliforme and F.tucumaniae.[表征两种大豆猝死综合征病原体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和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的相对侵袭性的接种方法比较]Tropical Plant Pathology[热带植物病理学],第36卷,3,133-140,2011
在田间中不同种子处理对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引起的猝死综合征(SDS)的影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克林顿(Clinton,Illinois,USA)进行大豆田间试验。历史上已报告此地点曾发生过SDS。通过使用rotostat种子处理器将种子与不同的化合物配合施用,并于2017年5月31日使用4行圆盘播种机进行种植。所述病害发生在8月底,并于2017年9月15日对病害发生率(受侵染的植物的计数)进行了评估。籽粒数据的产量已在本季末取得。
处理列表–田间试验: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141
*所有处理以0.0038+0.0114+0.00379+0.076mg ai/种子的咯菌腈(FLUDIOXONIL)+精甲霜灵(METALAXYL-M)+氟唑环菌胺(SEDAXANE)+噻虫嗪(THIAMETHOXAM)的基础处理施用。
方法学: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151
评估
目标 评估
病害发生率 基于每块样地被侵染植物数量的病害发生率(%)
产量 整地收获,蒲式耳/英亩
种植后107天的病害发生率(%)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152
*所有处理以0.0038+0.0114+0.00379+0.076mg ai/种子的咯菌腈(FLUDIOXONIL)+精甲霜灵(METALAXYL-M)+氟唑环菌胺(SEDAXANE)+噻虫嗪(THIAMETHOXAM)的基础处理施用。
种植后150天的样地产量(蒲式耳/英亩)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153
Figure BDA0002379711770000161
*所有处理以0.0038+0.0114+0.00379+0.076mg ai/种子的咯菌腈(FLUDIOXONIL)+精甲霜灵(METALAXYL-M)+氟唑环菌胺(SEDAXANE)+噻虫嗪(THIAMETHOXAM)的基础处理施用。
结论
两种测试化合物均显著降低了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的病害发生率。化合物1的表现最好,达到79.72%功效,其次是化合物氟吡菌酰胺(58.33)。
与未处理的检验相比,化合物1将产量增加了8.11蒲式耳/英亩(11.42%)。氟吡菌酰胺没有增加产量。

Claims (1)

1.一种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侵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大豆植物的繁殖材料施用式(Ic)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3185537630000011
其中R11、R12和A是如在下表中所定义的:
A R11 R12 2-三氟甲基-吡啶-3-基 Cl Cl
CN201880050691.2A 2017-08-09 2018-08-08 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Active CN1109966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185509.1 2017-08-09
EP17185509 2017-08-09
EP17202349.1 2017-11-17
EP17202349 2017-11-17
PCT/EP2018/071558 WO2019030307A1 (en) 2017-08-09 2018-08-08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R PREVENTING INFESTATION OF SOY PLANTS WITH PHYTO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6666A CN110996666A (zh) 2020-04-10
CN110996666B true CN110996666B (zh) 2021-10-15

Family

ID=63103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0691.2A Active CN110996666B (zh) 2017-08-09 2018-08-08 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6461B2 (zh)
EP (1) EP3664614B1 (zh)
JP (1) JP7250759B2 (zh)
CN (1) CN110996666B (zh)
BR (1) BR112020002583B1 (zh)
CA (1) CA3070534A1 (zh)
PL (1) PL3664614T3 (zh)
UA (1) UA126812C2 (zh)
WO (1) WO2019030307A1 (zh)
ZA (1) ZA2020006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3191A (zh) * 2018-09-19 2021-04-23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或预防谷类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假禾谷镰孢菌侵染的方法
CN113677203B (zh) * 2019-01-23 2023-08-18 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 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BR112021014386A2 (pt) * 2019-01-23 2021-09-28 Syngenta Crop Protection Ag Métodos de controle ou prevenção da infestação de plantas de milho por microrganismos fitopatogênicos
JP2023511715A (ja) * 2020-01-30 2023-03-22 シンジェンタ クロップ プロテクション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バナナ植物におけるパナマ病を防除するか又は防止する方法
EP4225034A1 (en) * 2020-10-08 2023-08-16 Basf Se Mixtures containing cyclobutrifluram
EP4169382A1 (en) * 2021-10-22 2023-04-26 Bayer AG Use of cyclobutrifluram for the reduction of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in plan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3811A1 (en) * 2012-03-26 2013-10-03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N-cyclylamides as nematicides
WO2015003951A1 (en) * 2013-07-08 2015-01-15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4-membered ring carboxamides used as nematicides
WO2016066644A1 (en) * 2014-10-29 2016-05-06 Bayer Crop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N-(phenylcycloalkyl)carboxamides and n-(phenylcycloalkyl)thiocarboxamides as fungici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98477A1 (en) * 2005-06-28 2011-04-28 Chuga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Producing Compound Having Anti-Hcv Activity
SI2879497T1 (sl) * 2012-08-06 2023-01-31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ostopek zatiranja sindroma nenadne smrti soje z uporabo substituiranih pirazolamidov
UY35543A (es) * 2013-04-30 2014-11-28 Bayer Cropscience Ag N-(fenilcicloalquil)carboxamidas y n-(fenilcicloalquil)tiocarboxamidas nematicidas
CN109195966B (zh) * 2016-05-30 2022-09-16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杀微生物的噻唑衍生物
US20200087271A1 (en) * 2016-12-20 2020-03-19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N-cyclobutyl-thiazol-5-carboxamides with nematicidal activit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3811A1 (en) * 2012-03-26 2013-10-03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N-cyclylamides as nematicides
WO2015003951A1 (en) * 2013-07-08 2015-01-15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4-membered ring carboxamides used as nematicides
WO2016066644A1 (en) * 2014-10-29 2016-05-06 Bayer Cropscience Aktiengesellschaft N-(phenylcycloalkyl)carboxamides and n-(phenylcycloalkyl)thiocarboxamides as fungicid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070534A1 (en) 2019-02-14
JP7250759B2 (ja) 2023-04-03
BR112020002583A2 (pt) 2020-07-28
UA126812C2 (uk) 2023-02-08
WO2019030307A1 (en) 2019-02-14
US11166461B2 (en) 2021-11-09
BR112020002583B1 (pt) 2024-01-09
EP3664614A1 (en) 2020-06-17
PL3664614T3 (pl) 2024-04-29
JP2020529456A (ja) 2020-10-08
EP3664614C0 (en) 2024-01-03
ZA202000681B (en) 2021-01-27
EP3664614B1 (en) 2024-01-03
CN110996666A (zh) 2020-04-10
US20200214291A1 (en) 2020-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6666B (zh) 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CN111432639B (zh) 控制或预防蔬菜、番茄和马铃薯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CN112703191A (zh) 控制或预防谷类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假禾谷镰孢菌侵染的方法
CN113365500B (zh) 控制或预防稻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藤仓赤霉菌侵染的方法
CN114787132B (zh) 控制或预防花生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CN113347881B (zh) 控制或预防玉米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CN114554843B (zh) 控制或预防香蕉植物被假尾孢菌属的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CN113677203B (zh) 控制或预防大豆植物被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CN114787133B (zh) 控制或预防植物被壳球孢属物种的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侵染的方法
CN115397243A (zh) 控制或预防香蕉植物中的巴拿马病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