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6479B - 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6479B
CN110996479B CN201911410190.3A CN201911410190A CN110996479B CN 110996479 B CN110996479 B CN 110996479B CN 201911410190 A CN201911410190 A CN 201911410190A CN 110996479 B CN110996479 B CN 1109964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lamp
equipment
girder
front girder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01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6479A (zh
Inventor
赵立
张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01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964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96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6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6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6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涉及岸桥照明设备领域。该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包括判断设备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若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控制投光灯关闭;若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判断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环境光照强度控制投光灯开启或关闭。该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通过判断前大梁的工作状态以及环境光照强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投光灯,合理控制投光灯的开启和关闭,在不影响设备正常作业前提下,节能节耗,减少光污染。

Description

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岸桥照明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岸桥照明设备中,大多需要布置多个投光灯开启按钮,操作人员在完成作业离开时容易忘记或漏关投光灯,或者在前大梁扬起后,地面操作人员是目测不到前大梁的投光灯是否开启或关闭,这样容易忽略前大梁投光灯没有关闭,造成能源浪费或光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能够合理控制投光灯的开启和关闭,既不会影响设备前大梁的正常作业,也不会造成能源浪费,节能节耗,减少光污染。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设备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若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控制投光灯关闭;
若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判断所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所述环境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投光灯开启或关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设备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设备前大梁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若处于水平状态,则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若处于倾斜状态,则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设备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
获取设备前大梁所处的俯仰角度;所述俯仰角度包括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
若所述俯仰角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则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
若所述俯仰角度处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则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控制投光灯关闭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向接触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接触器的线圈不吸合,以使所述投光灯关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判断所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所述环境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投光灯开启或关闭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
若所述环境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控制所述投光灯关闭;
若所述环境光照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强度,控制所述投光灯开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投光灯关闭的步骤包括:
向接触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接触器的线圈不吸合,以使所述投光灯关闭;
所述控制所述投光灯开启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接触器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接触器的线圈吸合,以使所述投光灯开启。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适用于前述的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器、投光灯、状态检测器和光强检测器,所述投光灯、所述状态检测器和所述状态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状态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设备前大梁的工作状态,所述光强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前大梁的工作状态以及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投光灯开启或关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状态检测器包括角度检测器,所述角度检测器安装在所述设备前大梁上,用于检测所述设备前大梁的俯仰角度,并将所述俯仰角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俯仰角度判断所述设备前大梁的工作状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光灯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接触器吸合以开启所述投光灯,或用于控制所述接触器分离以关闭所述投光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模式切换件,所述模式切换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切换所述投光灯处于自动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其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通过判断设备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以及通过检测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投光灯,确保投光灯能够合理控制开启和关闭,既不会影响前大梁的正常作业,也不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节能节耗,减少光污染。
本发明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包括投光灯、控制器、状态检测器和光强检测器,状态检测器能够检测前大梁的工作状态,光强检测器能够检测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能够根据前大梁的工作状态以及环境光照强度,控制投光灯开启或关闭,既不会影响前大梁的正常作业,也不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节能节耗,减少光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的控制器的操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的第一种控制逻辑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的第二种控制逻辑框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的第三种控制逻辑框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的第四种控制逻辑框图。
图标:100-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控制器;20-投光灯;30-状态检测器;40-光强检测器;50-模式切换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目前,岸桥照明设备的控制中,大多布置有多个投光灯控制按钮,操作人员在完成作业离开时容易忘记或漏关投光灯,或者在前大梁扬起后,地面操作人员是目测不到前大梁的投光灯是否开启或关闭,这样容易忽略前大梁投光灯没有关闭,造成能源浪费或光污染。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系统,能够合理控制投光灯的开启和关闭,确保既不会影响前大梁的正常作业,也不会造成能源浪费,节能节耗,减少光污染。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的组成框图,请参考图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包括控制器10、投光灯20、状态检测器30和光强检测器40,投光灯20、状态检测器30和光强检测器40分别与控制器10连接。状态检测器30用于检测设备前大梁的工作状态,并发送至控制器10;光强检测器40用于检测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并发送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用于判断前大梁的工作状态和光照强度,并根据前大梁的工作状态和光照强度来控制投光灯20的开启和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状态检测器30可以是角度检测器,角度检测器用于检测设备前大梁的俯仰角度。设备前大梁的俯仰角度能表明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比如,前大梁处于大约水平的位置,即表明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若前大梁处于倾斜角度,即表明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判断设备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即判断其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若前大梁处于水平状态则表明其处于工作状态;若前大梁处于倾斜状态则表明其处于非工作状态。状态检测器30也可以采用水平测量仪等进行采集,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若光照强度比较弱,小于预设强度,且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则需要控制投光灯20开启以照明;若光照强度比较强,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则不需要开启投光灯20,控制器10控制投光灯20关闭。该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通过对投光灯20的开启和关闭合理的控制,能够确保前大梁在工作状态下有足够的光照强度,不影响前大梁的正常作业。又能保证在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下,投光灯20处于关闭状态,节能节耗,减少光污染。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角度检测器采用俯仰编码器,安装在前大梁上,用于检测前大梁的俯仰角度,并且俯仰编码器能够将前大梁的俯仰角度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0,便于控制器10判断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角度检测器也可以采用旋转编码器、激光测量仪或其它角度测量仪,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光强检测器40采用光控开关,可选的,光控开关安装在前大梁上,光控开关能够检测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当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比较强时,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光控开关处于常开状态,控制器10接收到光控开关的常开状态信号,会控制投光灯20自动关闭。当周围境的光照强度比较弱时,小于预设强度,光控开关处于常闭状态,控制器10接收到光控开关的常闭状态信号,此时如果控制器10接收到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则会控制投光灯20自动开启;如果控制器10接收到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则会控制投光灯20自动关闭。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光强检测器40还可以是其它检测元件,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投光灯20包括接触器,接触器与控制器10连接,控制器10还用于控制接触器的线圈吸合以开启投光灯20,或用于控制接触器的线圈不吸合以关闭投光灯20。容易理解,该接触器可以是电磁继电器或自动转换开关或其它合分闸结构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控制器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当然,控制器10也可以集成为PLC控制器10、单片机等,这里不作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0采用PLC控制器10。
此外,该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还包括模式切换件50,模式切换件50与控制器10连接,用于切换投光灯20处于自动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模式切换件50包括但不限于按钮、实体按键、虚拟按键、旋钮或滑移切换开关等方式。操作模式切换件50可以使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处于控制器10自动控制模式和人工手动操作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该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控制投光灯20的开启和关闭,控制原理简单,安装方便,能解决光污染和能源浪费的问题,同时能确保设备前大梁的正常作业,不影响作业效率。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岸桥投光灯20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其具体控制方法包括:
S1:判断设备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S2:若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控制投光灯20关闭;
S3:若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判断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环境光照强度控制投光灯20开启或关闭。
其中,步骤S1包括:
判断设备前大梁是否处于水平状态,若处于水平状态,则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若处于倾斜状态,则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可选地,将俯仰编码器安装在前大梁上,利用俯仰编码器检测前大梁当前所处的俯仰角度位置,并把俯仰角度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接收前大梁的俯仰角度信号。俯仰角度包括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当检测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俯仰角度为第一预设角度,即前大梁处于大致水平状态,可选地,第一预设角度大约为-5度至5度,表明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俯仰编码器将第一角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10。当检测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俯仰角度为第二预设角度,即前大梁处于相对倾斜状态,可选地,第二预设角度大约为6度至100度,表明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俯仰编码器将第二角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10。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也可以是其它角度范围,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2包括:
若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控制器10向接触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接触器的线圈不吸合,以使投光灯20关闭。
步骤S3包括:
获取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若环境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控制投光灯20关闭;若环境光照强度小于预设强度,且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控制投光灯20开启。可选地,本实施例中采用光控开关进行环境光照强度检测,光控开关安装在前大梁上,当环境光照强度较低,小于预设强度,光控开关处于常闭状态,且光控开关把常闭状态信号即第一状态信号发送至控制器10;当环境光照强度较强,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光控开关处于常开状态,且光控开关把常开状态信号即第二状态信号发送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用于接收光控开关的常开状态信号和常闭状态信号。若控制器10接收到常开状态信号,则无论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控制器10控制投光灯20关闭。若控制器10接收到常闭状态信号,且控制器10接收到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器10控制投光灯20开启。需要说明的是,环境光照的预设强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阈值,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当检测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俯仰角度为第一预设角度,即前大梁处于大约水平位置,表面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控制器10接收第一角度信号;且当检测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小于预设强度,光控开关处于常闭状态,控制器10接收第一状态信号后,控制投光灯20开启。可选地,当检测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俯仰角度为第二预设角度,即前大梁处于水平非工作状态,控制器10接收第二角度信号,无论光控开关处于常开或常闭状态,控制器10控制投光灯20关闭。或者,当检测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即光控开关处于常开状态,控制器10接收第二状态信号,此时无论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控制器10控制投光灯20关闭。
进一步地,投光灯20包括接触器,控制器10控制投光灯20开启或关闭是通过控制接触器的线圈吸合或不吸合实现的。控制器10向接触器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接触器的线圈吸合,投光灯20开启;控制器10向接触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接触器的线圈不吸合,投光灯20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的控制方法及原理是基于控制器10自动控制的,若需要采用人工干预,可以直接通过模式切换件50切换为人工控制模式,人工控制模式下不受上述控制逻辑的约束,可以直接实现投光灯20的开启和关闭。
结合不同的实际作业场景,该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的自动控制原理如下:
第一场景: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从白天开始作业。
由于白天的环境光照强度较高,光控开关处于常开状态,PLC控制器10接收到光控开关的常开状态信号0,无论前大梁是否处于工作状态,PLC控制器10输出信号为0,投光灯20的接触器线圈不吸合,投光灯20不会自动亮起,唯有人工手动操作模式下通过投光灯20开关按钮来命令投光灯20打开或关闭。这样可以确保投光灯20在白天不会自动点亮,避免能源浪费。
第二场景: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从白天作业并持续进入黑夜作业。
请参照图3,从白天至黑夜,环境光照强度由高变低,光控开关从常开状态转变为常闭状态,PLC控制器10接收光控开关的常闭状态信号1,此时如果PLC控制器10又从俯仰编码器获得第一角度信号,即前大梁处于水平位置,并且系统处于控制合状态,表示设备处于作业状态,则PLC控制器10输出信号为1,PLC控制器10控制投光灯20的接触器线圈吸合,整机投光灯20开启。
请参照图4,PLC控制器10接收光控开关的常闭状态信号1,此时如果俯仰编码器检测到前大梁的俯仰角度处于倾斜状态,不在水平位置,则表示设备处于非作业状态,控制器10接收第二角度信号,则PLC控制器10输出信号为0,控制器10控制接触器的线圈不吸合,投光灯20关闭,不会亮起。这样,设备在黑夜处于作业状态下,投光灯20自动点亮,不会影响设备正常作业。
第三场景: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从黑夜作业并持续进入白天作业。
请参照图5,从黑夜至白天,环境光照强度由低变高,光控开关从常闭状态转变为常开状态,PLC控制器10接收光控开关的常开状态信号0,此时即使俯仰编码器检测到前大梁处于水平位置即作业状态,PLC控制器10接收第一角度信号,PLC控制器10输出信号为0,PLC控制器10控制投光灯20的接触器线圈不吸合,整机投光灯20关闭。
请参照图6,PLC控制器10接收光控开关的常开状态信号0,此时,俯仰编码器检测到前大梁处于倾斜位置即非作业状态,PLC控制器10接收第二角度信号,PLC控制器10输出信号为0,PLC控制器10控制投光灯20的接触器线圈不吸合,整机投光灯20关闭。
这样可以确保投光灯20在黑夜自动点亮,不影响设备正常作业;并且在白天不会自动点亮,避免能源浪费。
第四场景: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从黑夜开始作业。
黑夜周围环境光照强度较低,光控开关处于常闭状态,PLC控制器10接收光控开关的常闭状态信号1,此时如果俯仰编码器检测到前大梁处于非水平位置,控制器10接收到第二角度信号,表示设备处于非作业状态,则PLC控制器10输出信号为0,PLC控制器10控制投光灯20的接触器线圈不吸合,整机投光灯20关闭。这样黑夜里若设备处于非作业状态下,投光灯20均处于关闭状态,不会有光污染,也不会造成电能浪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和岸桥投光灯20控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100和岸桥投光灯20控制方法,能够自动、合理地控制投光灯20的开启和关闭,起到节能节耗、减少光污染的作用。当设备夜间处于作业状态时,投光灯20会自动亮起,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作业。当设备在夜间完成作业后,投光灯20会自动关闭,节能节耗,同时避免大梁仰起后投光灯20对水面和前方造成光污染。设备在夜间和白天连续作业,当早晨天亮时,整机投光灯20会自动关闭,节能的同时不影响司机操作。设备在白天处于作业状态时,除非人工手动操作投光灯20按钮,否则投光灯20不会自动点亮,节能节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设备前大梁所处的俯仰角度;所述俯仰角度包括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
若所述俯仰角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则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
若所述俯仰角度处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则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
若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控制投光灯关闭;
若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判断所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所述环境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投光灯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控制投光灯关闭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非工作状态,向接触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接触器的线圈不吸合,以使所述投光灯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设备前大梁处于工作状态,判断所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并根据所述环境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投光灯开启或关闭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
若所述环境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强度,控制所述投光灯关闭;
若所述环境光照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强度,控制所述投光灯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投光灯关闭的步骤包括:
向接触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接触器的线圈不吸合,以使所述投光灯关闭;
所述控制所述投光灯开启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接触器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接触器的线圈吸合,以使所述投光灯开启。
5.一种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器、投光灯、状态检测器和光强检测器,所述投光灯、所述状态检测器和所述光强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状态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设备前大梁的工作状态,所述光强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设备前大梁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前大梁的工作状态以及所处的环境光照强度控制所述投光灯开启或关闭;
所述状态检测器包括角度检测器,所述角度检测器安装在所述设备前大梁上,用于检测所述设备前大梁的俯仰角度,并将所述俯仰角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俯仰角度判断所述设备前大梁的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灯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接触器吸合以开启所述投光灯,或用于控制所述接触器分离以关闭所述投光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式切换件,所述模式切换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切换所述投光灯处于自动控制模式和手动控制模式。
CN201911410190.3A 2019-12-31 2019-12-31 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Active CN110996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0190.3A CN110996479B (zh) 2019-12-31 2019-12-31 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0190.3A CN110996479B (zh) 2019-12-31 2019-12-31 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6479A CN110996479A (zh) 2020-04-10
CN110996479B true CN110996479B (zh) 2022-04-15

Family

ID=70079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0190.3A Active CN110996479B (zh) 2019-12-31 2019-12-31 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964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2380B (zh) * 2020-12-31 2023-04-18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设备的照明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98646U (zh) * 2010-12-06 2011-07-13 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EP2391188A1 (en) * 2010-05-26 2011-11-30 Mass Technology (H.K.) Limited Stepped dimming device for LED lamp
CN203340365U (zh) * 2013-06-25 2013-12-11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支传递亮化装置及烟支传递设备
CN204436849U (zh) * 2015-01-22 2015-07-01 沈阳大学 一种烧结风机工作状态远程监测装置
CN105764207A (zh) * 2014-12-19 2016-07-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辅助设备夜间模式的方法、装置和显示屏幕的辅助方法
CN206320597U (zh) * 2016-11-28 2017-07-1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支腿总成及其照明装置
CN107729594A (zh) * 2017-08-25 2018-02-23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岸桥结构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7809832A (zh) * 2017-11-16 2018-03-16 三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起重机照明方法及系统
CN109302773A (zh) * 2018-11-15 2019-02-01 常州格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投光灯驱动电路
CN208480007U (zh) * 2018-03-26 2019-02-05 北京南斗智拓科技有限公司 投光灯的控制系统
CN208623944U (zh) * 2018-05-18 2019-03-19 北京连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眼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6534A (zh) * 2003-01-09 2004-07-28 陈有毅 可集控双模式自动开关及其在建筑照明中的应用方案
CN106315427B (zh) * 2016-08-31 2017-12-22 湖南梅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式货物起重转运机
CN110312353A (zh) * 2019-06-27 2019-10-08 温州市消防机电设备实业公司 一种楼宇照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91188A1 (en) * 2010-05-26 2011-11-30 Mass Technology (H.K.) Limited Stepped dimming device for LED lamp
CN201898646U (zh) * 2010-12-06 2011-07-13 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CN203340365U (zh) * 2013-06-25 2013-12-11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支传递亮化装置及烟支传递设备
CN105764207A (zh) * 2014-12-19 2016-07-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辅助设备夜间模式的方法、装置和显示屏幕的辅助方法
CN204436849U (zh) * 2015-01-22 2015-07-01 沈阳大学 一种烧结风机工作状态远程监测装置
CN206320597U (zh) * 2016-11-28 2017-07-1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支腿总成及其照明装置
CN107729594A (zh) * 2017-08-25 2018-02-23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岸桥结构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7809832A (zh) * 2017-11-16 2018-03-16 三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起重机照明方法及系统
CN208480007U (zh) * 2018-03-26 2019-02-05 北京南斗智拓科技有限公司 投光灯的控制系统
CN208623944U (zh) * 2018-05-18 2019-03-19 北京连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眼灯
CN109302773A (zh) * 2018-11-15 2019-02-01 常州格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投光灯驱动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集装箱码头堆场装卸设备的节能减排研究;祁崇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1106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6479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43072C (en) Emergency lighting fixture with remote control
CN101835318B (zh) 一种led路灯智能检测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2300360B (zh) 一种具有抗非自然光干扰的自然光控制灯光开关的方法
JP2010199706A (ja) 照度検知機能付き近接センサ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0996479B (zh) 岸桥投光灯控制方法和岸桥投光灯控制系统
CN105530722B (zh) 一种具有智能节能模式的灯具控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2473371A (zh) 至少基于用户存在来启用电子设备的可照明指示器
CN205514408U (zh) 扫地机器人
CN113260124A (zh) 一种智能灯具的控制方法
CN204902433U (zh) 冰箱
CN202931610U (zh) 一种智能型供电检测控制装置
CN105672839A (zh) 智能家居门
CN210515662U (zh) 一种智慧型一体化人行信号灯装置
CN104105248A (zh) 智能家居门
CN208210397U (zh) 照明控制系统
CN208646725U (zh) 一种车用led控制系统
US9872361B1 (en) Networked ligh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206894975U (zh)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CN111717746A (zh) 按钮控制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9600892A (zh)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器自适应环境控制方案
CN220173450U (zh) 一种路灯控制电路
CN203574915U (zh) 声、光、红外线控制灯座
JP2005242487A (ja) スイッチ器具
CN109654673A (zh) 一种空调自适应开机及关机方法、系统及空调
CN219136075U (zh) 电梯照明系统以及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