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3656B - 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及口袋拉链缝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及口袋拉链缝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83656B CN110983656B CN201911378153.9A CN201911378153A CN110983656B CN 110983656 B CN110983656 B CN 110983656B CN 201911378153 A CN201911378153 A CN 201911378153A CN 110983656 B CN110983656 B CN 11098365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wing
- cloth
- zipper
- driv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6—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ttaching bands, ribbons, strips, or tapes or for bind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7/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litting, grooving, or cutting
- D05B37/02—Slitting or grooving devic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1/00—Sewing machines incorporating devices serving purposes other than sewing, e.g. for blowing air, for grind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303/00—Applied objects or articles
- D05D2303/02—Tape
- D05D2303/06—Tape comprising rigid objects, e.g. slide faste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已公开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及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待车缝的布料上破开线状的切口;根据拉链的尺寸在布料正面定义出矩形的定位部;在布料正面沿长度方向缝制第一垫布;在拉链头朝向布料正面的状态下,将其中一条链带铺放于定位部内,使其链牙侧边齐平于定位部的一侧边,车缝该链带和布料;在拉链头拉开的状态下,翻转另一条链带,使其链牙侧边对齐于定位部的另一侧边,车缝该链带和布料;第三车缝线的走线末端衔接至第一车缝线;拉合拉链头。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基于口袋拉链缝制工艺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型口袋处拉链的操作方便,车缝效率高,对操作工人的经验要求不高,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袋拉链缝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及口袋拉链缝制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口袋拉链的缝制方法通常是以人工进行操作为主,其操作时的具体步骤为:在待缝制拉链的布料上开设矩形的开口;在开口处摆放一块未破开的垫布,垫布的长与宽比开口的长宽大1-2cm;在垫布上车缝出矩形的车缝线(该车缝线通过扫粉进行定位);用剪刀在垫布上破开一道口子且在破开的口子的两端向矩形车缝线的两角剪开,剪开之后,背向布料向内翻折垫布被剪开之后形成的四个部分,并使布料的开口周沿形成0.5-1cm的向内折叠,以成型所需的袋口的大小,车缝明线时这一折叠部分的双层布料需要同时与拉链进行车缝;布料及垫布的下方垫上拉链,沿着袋口的周沿车缝布料、垫布和拉链(车明线),完成车缝;上述缝制口袋拉链的方法在实际操作时存在有以下问题:
1.缝份过小,操作人员需要手动拉扯垫布的操作较为不易,车缝至转角处时的车缝操作极为不易。
2.由于拉链与布料之间的位置会发生相对偏移,二者之间未有定位基准,因此,车缝明线时,需要严格地控制拉链和布料地相对位置,以达到合格的缝制标准(即拉链最终成型于袋口的正中间的标准)。
3.车缝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拉扯垫布,此过程中,开口止口线的位置易跑偏,因此,操作人员在拉扯垫布时还需要严格地控制开口止口线的位置,以达到控制袋口的宽窄、长短、防皱和使拉链处于袋口正中间的目的,严重地影响着操作效率,拉链缝制的速度极慢。
4.车缝对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比较高,操作人员对车缝距离、手指动作和各指关节力度调节、对不同面料特性的掌控以及对车缝流畅感均需要进行准确的判断和保持较高的灵敏度,普通员工无法操作或操作效率不高、车缝的品质不高,无法满足企业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综上,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口袋拉链的缝制时,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较大,车缝时往往需要由经验较为丰富的操作工人进行缝制,车缝的效率低,不利于企业提升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及口袋拉链缝制设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容易地确定最终要成型的袋口的形状和尺寸,车缝拉链的操作方便,能够快速的车缝成型袋口处的拉链,工序的运行对操作工人的经验不产生依赖,从而解决了工人操作难度大、口袋拉链车缝效率低和企业生产效益无法提升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所述拉链包括拉链头和两条具链牙的链带,链带在链牙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止和下止,下止连接两链带;包括以下步骤:裁切切口,在待车缝的布料上破开线状的切口;定位,根据拉链的尺寸在布料正面定义出矩形的定位部;定位部的宽度大于链带的宽度;切口位于该定位部的对称轴上;缝制垫布,在布料正面沿长度方向以第一车缝线缝制第一垫布,第一垫布位于切口的一个端部;缝制拉链,在拉链头朝向布料正面且下止靠近第一垫布的状态下,将其中一条链带铺放于定位部内,并使其上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齐平于定位部的一侧侧边,沿长度方向以第二车缝线车缝该链带和布料;在拉链头拉开的状态下,翻转另一条链带,并使其上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对齐于定位部的另一侧边,沿长度方向以第三车缝线缝制该链带和布料;所述第三车缝线的走线末端与下止间隔第一距离且衔接至第一车缝线;闭合拉链,拉合拉链头。
进一步地,闭合拉链工序之后还包括步骤:缝制明线,将切口两端进行三角裁切并向布料反面一侧翻折形成折边,两条折边与第二车缝线和第三车缝线垂直相交并界定形成矩形的袋口,整理第一垫布和两条链带的两端以隐藏于布料反面,沿着袋口的边缘缝制明线。
进一步地,在缝制垫布的工序中,还包括:在布料正面以第四车缝线缝制第二垫布,以及在布料正面放置一块与第二垫布相对分布于切口两侧的帽盖布;所述第四车缝线相对第一车缝线地用于衔接于第三车缝线的另一端;所述帽盖布部分夹设于链带和布料之间并由第二车缝线从上止开始一并车缝,车缝到位时,帽盖布宽度大于上止,且用于覆盖拉链上含上止的端部;在缝制明线工序中,缝制明线之前还包括:整理第二垫布和帽盖布,以使第二垫布翻转至隐藏于布料反面以及使帽盖布翻转盖设于两链带上并使帽盖布未车缝的一端夹设于链带和第二垫布之间。
进一步地,在定位工序中,布料通过一开设有矩形开口的模板进行定位,开口的长度大于切口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沿开口的周边设有粘条,以用于黏贴及固定链带设有链牙的一侧及第一垫布;各粘条及由各粘条所围合形成的区域界定形成布料的定位部,所述开口的两个长边分别为第二车缝线和第三车缝线的走线提供导向。
进一步地,在缝制拉链工序中,翻转并车缝另一条链带之后,沿长度方向从上止至下止一侧车缝该链带。
一种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其基于如上述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设置,包括:缝纫机构,其具操作平台和位于操作平台上方的缝纫机头;传动机构,其具底板和第一驱动单元;所述底板供布料定位放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固定端固接于缝纫机构,其输出端与底板固接,以驱动其沿车缝路径移动;定位机构,其具随底板移动的模板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模板用于界定出布料上的定位部,其由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升降以贴靠或脱离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元件和活动座;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固定端与缝纫机构固接,其输出端与活动座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固定座,其与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固接,其上设有竖直的导向部;第二驱动元件,其固定端与第一固定座铰接;联动组件,其为L型结构且与第一固定座通过一枢轴转动连接,其一端与第二驱动元件的输出端铰接;滑块,其与导向部滑接且与模板固接,其设有供联动组件的另一端贯穿的通孔并由联动组件带动升降。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其与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固接;第三驱动单元,其固定端与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固接;第一连杆,其中部与第二固定座枢接,其上端与第三驱动单元的输出端铰接,其下端用于转动时压抵或释放底板上的布料。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开设有矩形的开口,且模板沿开口的周边设有粘条,以用于黏贴及固定链带设有链牙的一侧及垫布;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切口的长度,且开口的长边用于定位链带与布料间的车缝走线路径;所述各粘条及由各粘条所围合形成的区域用于界定布料的定位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缝纫机构上的发光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发光机构用于朝底板发出线型或点状的光线,以标记布料切口的对应位置;所述控制机构与缝纫机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和发光机构电连接,以控制其运行。
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布料正面上定义出定位部,使得拉链能够方便地在布料上形成定位;该口袋拉链缝制工艺,拉链的两条链带在与布料缝制完成之后,拉合上拉链头,两条链带未形成有链牙的一侧即被翻转至布料反面一侧,实现了对切口的两侧边进行止口的功能,取消了大面积的垫布的使用,节省了材料且操作工艺极为简单;两条链带拉合上拉链头之后,其两端未形成有链牙的部分可通过进行整理而隐藏至布料反面一侧,又由于两条链带分别与布料车缝形成的第二车缝线和第三车缝线之间的间距是确定的,第二车缝线和第三车缝线间的间距界定出最终要成型的袋口的宽度,因此,在两条链带被翻转及整理之后,裸露于布料正面的部分即为最终要成型的袋口和拉链结构,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对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要求不高,在袋口处缝制拉链的速度快,有效解决了工人操作难度大、口袋拉链车缝效率低和企业生产效益无法提升的问题;袋口的宽度由第二车缝线和第三车缝线进行界定的方案,节省了传统缝制工序中需要提前缝制出袋口形状的工序,操作效率更高。车缝的过程中,只需保证第二车缝线与第二车缝线所对应的链带上的链牙侧边的距离和第三车缝线与第三车缝线所对应的链带上的链牙侧边的距离相等,即可做到使拉链的链牙位于袋口的中间轴线上的效果,该功能可通过定位部进行定位,对拉链缝制的品质把控度好,因此,相对传统的工艺来讲,本技术方案更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
2、在口袋拉链缝制工序中,第三车缝线衔接于第一车缝线,这是由于以第三车缝线缝制的链带在被翻折之后,其在靠近下止的一侧有部分面料因被折叠而不易被车缝到,因此,如果对该链带进行从上止到下止的车缝,那么,在车缝至靠近下止一侧时需要人工手动掰扯该链带折叠的部分,不仅操作不易,操作难度较大,而且操作时操作人员手指被缝纫机头触碰到的几率较高,危险性较高;为了避免车缝时需要人工去掰开该链带上被折叠的部分以及保障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本技术方案所采取的措施是保留第三车缝线走线末端与下止之间的第一距离未车缝区域;而位于第三车缝线走线末端与链带下止之间的切口部分的止口则通过第一垫布来实现,工序简单,功能可靠。
3、通过缝制明线,能够提升拉链与布料的贴合度,防止布料正面出现凸起和不平整的情况;通过在切口两端进行三角裁切以在两端分别形成均与第二车缝线和第三车缝线垂直的边界线,以简单的工序形成了所需成型的袋口;本技术方案的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在车缝明线时,由于拉链与布料之间的位置已被定位,且袋口已由第二车缝线和第三车缝线进行确定,因此,明线车缝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在无需用手去控制拉链的位置以及无需不断地拉扯垫布以控制缝份的情况下,即可准确、均匀地车缝出明线,在不依赖于操作人员工作经验的前提下,极大地提升了拉链的缝制速度,口袋拉链的车缝效率高,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4、拉链闭合之后,在拉链上的上止一端缝制帽盖布,由此能够对拉链的上止端进行规整和修饰,保证拉链与布料缝制完成之后的美观度;其中,第二垫布用于对切口进行止口;帽盖布在缝制明线工序中,其车缝有第二车缝线的一端被翻转至布料反面,其另一端被整理至第二垫布和另一侧的链带之间,并在明线车缝之后固定,帽盖布的两端均隐藏于布料反面,且盖设于拉链含下止的端部上,由此,提升了拉链缝制完成之后的美观度。
5、采用模板对布料的定位部进行界定,实现方式简单、定位方便且功能可靠;模板上的开口的长度大于袋口的长度设置,既可实现为第一垫布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还保证了在模板压抵于布料上的情况下为车缝走线进行避让,以实现对第一垫布与布料之间的车缝。
6、模板不仅能够方便地对链带及第一垫布进行定位,其还以开口的两个长边对第二车缝线和第三车缝线的走线进行导向,提升车缝速度的同时,提高了拉链缝制的品质。
7、翻折的链带上形成有折叠的部分,从折叠方向考虑,自上止至下止一侧对其进行车缝,车缝过程更为平顺,且车缝之后所需保留的第一距离可以尽量控制到最小。
8、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口袋拉链缝制设备中,采用传动机构承载布料并带动布料实现与车缝路径匹配的移动,缝纫机头无需设置为可移动的形式,因此,该设备无需制作专门的缝纫机构,而只需将传动机构装设到现有的缝纫机构上即可实现,适用性强,设备成本低;传动机构带动布料沿车缝路径移动,自动化程度和车缝准确度均较高,车缝速度快,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定位机构由第二驱动单元驱动运行,当其运动至贴靠于底板上时,其在为布料的定位部进行界定的同时还可对布料进行压合,布料车缝时不易跑偏,稳定性更佳。
9、传动机构中,第一驱动单元包括有活动座,其可用于供定位机构装设的面积更大,装配到位之后的稳定性更好。
10、定位机构中,第二驱动元件的输出端驱动联动组件的一端来回移动时,联动组件相对第一固定座转动,其另一端在随之形成摆动的过程中产生有高度位移,由此实现带动滑块上升或下降的功能,又由于滑块与固定部滑接且不存在平面位移,而联动组件的摆动端在摆动过程中径向上每一点的位置都会产生平面上的相对位移,因此,滑块与联动组件贯穿的形式能够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行,确保各部件间动作能够正常传递。
11、通过设置压料机构,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布料的定位,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布料的稳定性,保证车缝的精确度,减少车缝报废现象的发生。
12、模板设有矩形的开口,开口的周沿设置有粘条,粘条与开口共同界定形成布料用于定位和车缝拉链的定位部,其中,粘条的设置能够对拉链的链带实现固定,车缝时,无需人工对拉链进行压制,操作效率更高,且操作安全性也更高;开口的长边用于定位链带与布料车缝时的走线路径,结构简单,导向效果佳;车缝完成时,两条链带的链牙所在一侧侧边与其上的缝合线之间的宽度总和即为最终要形成的袋口的宽度,缝制时,通过调节粘条与开口长边间的间距即可实现对最终所需成型的袋口的宽度的调整。
13、发光机构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时能够方便对布料位置的准确性进行判断,以及时作出调整;控制机构的设置,则保证了整个口袋拉链缝制设备的自动化运行,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缝制效率高,缝制精确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测试结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操作过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操作过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模板与底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设备中第二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设备中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设备中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操作过程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操作过程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操作过程图三;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操作过程图四;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操作过程图五;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链带上的第二车缝线走线的过程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拉链100;第一链带1001;第二车缝线10011;第二链带1002;第三车缝线10021;拉链头1003;下止1004;上止1005;布料200;切口2001;定位部2002;袋口2003;帽盖布300;第一垫布400;第一车缝线4001;第二垫布500;第四车缝线5001;
缝纫机构1;操作平台11;缝纫机头12;传动机构2;底板21;定位条211;第一驱动单元22;活动座221;定位机构3;模板31;开口311;粘条312;第一限位条313;第二限位条314;限位块315;限位槽3151;第二驱动单元32;第一固定座321;第二驱动元件322;联动组件323;第二连杆3231;第三连杆3232;滑块324;压料机构4;第二固定座41;第三驱动单元42;第一连杆43;发光机构5;光线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为“包含但不限于”。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机构或元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如使用术语“上止1005”和“下止1004”,其指的是拉链100上所设置的分别位于链牙前端和链牙后端的止头,以用于防止拉链头1003拉脱。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如使用术语“沿长度方向”,其指的是沿拉链及袋口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向。
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中示出现有技术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操作示意图。
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待通过采用口袋拉链缝制工艺与布料200进行缝合的拉链100具备以下结构特征性:拉链100包括第一链带1001、第二链带1002、拉链头1003、上止1005和下止1004;第一链带1001和第二链带1002的宽度相等,其彼此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链牙,拉链头1003接合于两侧的链牙之间,上止1005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设置于两个链带的链牙的前端,下止1004的数量为一个,其用于连接固定两条链带并设置于两条链带的链牙的后端,由公知的拉链100结构特性可知,两条链带的两端通常保留有未设置有链牙的布段,其中靠近上止1005一侧的布段被定义为前布头,靠近下止1004一侧的布段则被定义为后布头,以下,将通过上述给定的拉链100结构特征对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具体步骤进行描述。
参见图8至图13,图8至图13中示出有本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操作示意图。如图8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裁切切口2001,在待车缝的布料200上破开线状的切口2001。
定位,根据拉链100的尺寸在布料的正面定义出矩形的定位部2002;定位部2002的宽度大于链带的宽度;切口2001位于该定位部2002的对称轴上;
缝制垫布,在布料200正面沿长度方向以第一车缝线4001缝制第一垫布400;第一垫布400位于切口2001的一个端部;
缝制拉链100,在拉链头1003朝向布料200正面且下止1004靠近第一垫布400的状态下,将其中一条链带铺放于定位部2002,并使其上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对齐于定位部2002的一侧侧边,沿长度方向以第二车缝线10011车缝该链带和布料200;在拉链头1003的状态下,翻转另一条链带,并使其上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对齐至定位部2002的另一侧侧边,沿长度方向以第三车缝线10021从拉链100上止1005朝向下止1004车缝该链带和布料200;第三车缝线10021的走线末端与下止1004间隔第一距离且衔接至第一车缝线4001;
闭合拉链100,拉合拉链头1003。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操作过程,以下,将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的描述。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切口2001裁切,在待车缝的布料200上破开出一线状的切口2001。优选地,切口2001的长度小于所需缝制拉链100上的上止1005和下止1004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切口2001通过电脑裁床在裁剪布料200版型时直接裁切而成。
步骤2:定位,根据拉链100的尺寸在布料的正面定义出矩形的定位部2002;该定位部2002的宽度大于第一链带1001或第二链带1002的宽度,定位部2002确定到位时,切口2001位于该定位部2002的对称轴上;值得说明的是,为了满足切口2001的长度方向与定位部200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要求,此处所确定的切口2001位于定位部2002的对称轴的说明具体指的是,切口2001位于定位部2002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对称轴上。
具体地,步骤2中,布料200上的定位部2002的定义通过一模板31进行;该模板31上开设有矩形开口311,该矩形开口311可以直接构成定位部2002,也可以只构成定位部2002的一部分,其中,开口311的设置无论是对拉链100的链带的位置,还是对链带与布料200的车缝走线路径都可起到相应的定位作用,采用模板31来实现对布料200的定位部2002进行界定的方式与划线、拉线或扫粉画位等其他方式相比,操作更为简便,且准确度更高,减少人工测量误差问题;模板31上开口311的长度大于切口2001的长度,实现第一垫布400的定位以及切口2001两端的止口操作,此外,开口311的长度设置得较大于切口2001的长度,还可保证了链带与布料200的缝合能够彻底。本实施例中,模板31沿开口311的周边设有粘条312,以用于黏贴及固定第一链带1001和第二链带1002的链牙一侧及第一垫布400;各粘条312界定形成布料200的定位部2002,开口311的两个长边分别为第一链带1001的车缝线和第二链带1002的车缝线的走线方向提供导向,走线平直,且不受操作人员操作手法的影响。
步骤3:缝制垫布,在布料200正面沿长度方向以第一车缝线4001缝制第一垫布400;如图9所示,第一垫布400位于切口2001的一个端部且未覆盖切口2001,本实施例,取消了大面积第一垫布400的使用,节省了材料且操作工艺更为简单;第一垫布400未覆盖切口2001是为了减小第一垫布400的面积,既可节省面料,而且保证了其在被翻转之后不会形成太大的厚度而影响布料200表面平整度。
优选地,步骤3中还包括工序:在布料200正面以第四车缝线5001缝制第二垫布500,以及在布料200正面放置一块与第二垫布500相对分布于切口2001两侧的帽盖布300;帽盖布300的一端铺放于第一链带1001上,其在后续拉链100放置到位之后夹设于第一链带1001和布料200之间,并在对第一链带1001进行车缝的过程中一并被车缝固定;帽盖布300的宽度大于上止1005的宽度,其用于覆盖拉链100含上止1005部分的端部。
步骤4:缝制拉链100,在拉链头1003朝下的状态下且下止1004靠近第一垫布400的状态下,将第一链带1001铺放于定位部2002,并使第一链带上链牙所在的一侧的侧边对齐于定位部2002的一侧侧边,沿长度方向以第二车缝线10011车缝该第一链带1001和布料200;第一链带1001车缝完毕之后,拉开拉链头1003,翻转第二链带1002,并使其上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对齐至定位部2002的另一侧侧边,继而再沿长度方向以第三车缝线10021从拉链100上止1005一侧向下止1004一侧车缝第二链带1002和布料200,第三车缝线10021的走线末端与下止1004间隔第一距离且衔接至第一车缝线4001。
本实施例中,第四车缝线5001相对第一车缝线4001地衔接于第三车缝线10021的另一端;帽盖布300部分夹设于第一链带1001和布料200之间的一端由第二车缝线10011从上止1005开始一并车缝。
应当理解,在对第一链带1001进行车缝的过程中,拉链100铺放于定位部2002上时,其长度延伸方向应与定位部2002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沿长度方向车缝第一链带1001和布料200通常情况下是从与上止1005齐平或接近齐平的位置处开始车缝,并车缝至与下止1004齐平或接近齐平的位置处,第一链带1001在车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由于需要将第一链带1001的侧边与定位部2002的边界进行对齐,因此,需要将拉链头1003拉开进行操作,如此,应当注意的是,由于车缝过程中缝纫机头上的压脚通常会与拉链头1003发生触碰,缝纫机受阻于拉链头1003而无法车缝,因此,如图13所示,当拉链头1003打开的情况下对第一链带进行车缝时,需分两段进行车缝,第一段走线时,第二车缝线10011走线至拉链头所在位置时停止,并在将拉链头1003朝上止1005所在一侧拉合之后再进行第二段车缝,并最终完成第一链带1001与布料200的整段车缝。
在对第二链带1002进行车缝的过程中,第三车缝线10021的走线末端与上止1005间隔第一距离,这是由于第二连带被翻转之后,其在靠近链带下止1004的一侧形成有部分的折叠,如果第二链带1002与布料200的车缝还是从上止1005车缝到下止1004,那么,当车缝至靠近下止1004一侧时需要人工手动地掰扯第二链带1002产生折叠的部分,不仅操作不易,操作难度较大,而且操作时操作人员手指被缝纫机头12触碰到的几率较高,危险性较大;因此,本实施例,第二链带1002在最后保留有第一距离的未车缝部分,能够大大地减小了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操作更为便利,而且操作过程更为安全;这其中,由于切口2001的端部缝制有第一垫布400,因此,该第一距离的未车缝部分不会产生切口2001止口不到位的问题,切口2001处不存在易脱线的情况。
步骤5:闭合拉链100,拉合拉链头1003,拉链头1003拉合上之后,第一链带1001和第二链带1002未设有链牙的一侧以及前布头和后布头以及第一垫布400、第二垫布500和帽盖布300均可被翻转朝内,即被翻转至布料200反面一侧,而不再在布料200正面所观察到或只有部分可留有部分可被观察到;其中,第一链带1001与布料200的车缝线和第二链带1002与布料200的车缝线之间所界定出的宽度即为最终形成的袋口2003的宽度,该袋口2003指的是用于供穿着者手部伸进和伸出的区域;从上述说明可以得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通过调整第一链带1001上的第二车缝线10011与其上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的距离以及调整第二链带1002上的第三车缝线10021与其上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的距离来达到调整袋口2003的宽度尺寸的目的,当然,袋口2003的宽度尺寸还需要匹配于相应的定位部2002的宽度。
步骤6:缝制明线,将切口2001两端进行三角裁切并向布料200反面一侧翻折形成折边,折边与第二车缝线10011和第三车缝线10021垂直相交并界定形成矩形的袋口2003,整理第一垫布400和第一链带1001和第二链带1002的两端以使其被完全地隐藏于布料200反面,之后,再沿着袋口2003的边缘缝制明线。上述说明中的三角裁切与传统工艺一致,即在切口2001的两端斜向对称裁剪出两条斜线以在切口2001的两端形成三角裁片,该三角裁片在缝制明线时也被翻折至布料200反面并形成与第二车缝线10011和第三车缝线10021垂直相交的折边,从而与第二车缝线10011、第三车缝线10021,以及与第三车缝线10021齐平的第一车缝线4001和第四车缝线5001共同形成矩形结构的袋口2003,应当理解,最终所形成的袋口2003的长度应小于拉链100的总长度,以保证拉链100的端部不外露于布料200正面。
具体地,在缝制明线工序中,缝制明线之前还包括:整理第二垫布500和帽盖布300,以使第二垫布500翻转至隐藏于布料200反面以及使帽盖布300翻转盖设于第一链带1001和第二链带1002的上止1005上且帽盖布300未车缝的一端夹设于第二链带1002和第二垫布500之间,以达到对切口2001两端进行规整和修饰的目的,保证拉链100与布料200缝制完成之后的美观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袋拉链缝制工艺,通过在布料200正面上定义出定位部2002,使得拉链100能够方便地在布料200上形成定位;该口袋拉链缝制工艺,拉链100的第一链带1001和第二链带1002在与布料200缝制完成之后,拉合上拉链头1003,两条链带未形成有链牙的一侧即被翻转至布料200反面一侧,实现了对切口2001的两侧边进行止口的功能,取消了大面积的垫布的使用,节省了材料且操作工艺极为简单;第一链带1001和第二链带1002拉合上拉链头1003之后,其两端未形成有链牙的部分可通过进行整理而隐藏至布料200反面一侧,又由于第一链带1001和第二链带1002与布料200车缝形成的第二车缝线10011和第三车缝线10021之间的间距是确定的,第二车缝线10011和第三车缝线10021间的间距界定出最终要成型的袋口2003的宽度,因此,在两条链带被翻转及整理之后,裸露于布料200正面的部分即为最终要成型的袋口2003和拉链结构,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对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要求不高,缝制拉链的速度快,有效解决了工人操作难度大、口袋拉链车缝效率低和企业生产效益无法提升的问题;袋口2003的宽度由第二车缝线10011和第三车缝线10021进行界定的方案,节省了传统缝制工序中需要提前缝制出袋口2003形状的工序,操作效率更高。车缝的过程中,只需保证第二车缝线10011与第一链带1001上的链牙侧边的距离和第三车缝线10021与第二链带1002上的链牙侧边的距离相等,即可做到使最终车缝之后的拉链100上的链牙位于袋口2003的中间轴线上的效果,该功能可通过定位部进行定位,对拉链200缝制的品质把控度好,因此,相对传统的工艺来讲,本技术方案更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品质。采用本实施例的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对拉链200进行缝制,操作人员无需满足需要对于车缝距离的判断、手指动作的指法,手指各指关节力度、对于不同面料特性的掌控以及车缝流畅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的要求,普通操作人员也可实现口袋拉链的缝制,从而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易于实现成品的大批量生产,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本实施例中的口袋拉链缝制工艺的具体操作过程可以概括如下:在待车缝的布料200上剪出线状的切口2001;在切口2001其中一端的端部缝制第一垫布400;将拉链100在拉链头1003朝向布料200正面(朝下)且下止1005靠近第一垫布400的情况下,根据定位部2002,将拉链100的第一链带1001铺放于定位部2002,此过程中确保拉链100的长度方向与定位部2002的长度方向一致,将上述第一链带1001的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对齐于定位部2002的一侧侧边,对齐到位之后,沿长度方向以第二车缝线10011车缝该链带和布料200;拉链100在拉链头1003打开的情况下,翻转第二链带1002,并使第二链带1002的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对齐至定位部2002的另一侧侧边,沿长度方向以第三车缝线10021从拉链100的上止1005朝向下止1004一侧逐渐车缝该链带和布料200,第三车缝线10021的走线过程应保证第二链带1002和布料200之间未夹设有第一链带1001;拉上拉链头1003;在切口2001的两端分别剪出三角裁片,向内翻折两片三角裁片,将第一垫布400、第二垫布500和帽盖布300翻折到位;调整帽盖布300未被车缝的一端,使其夹设于第二垫布500和第二链带1002之间,沿袋口2003的周沿车缝明线,完成拉链100与布料200的缝制。
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实施例
参见图3至图7,图3至图7中示出有本实施例口袋拉链缝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基于上述的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实施例设置的,也即其用于使拉链100和布料200通过上述的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实现缝合。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包括缝纫机构1、传动机构2、定位机构3、压料机构4、发光机构5和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
其中,缝纫机构1具有水平的操作平台11和位于操作平台11上方的缝纫机头12,缝纫机头12具有朝向操作平台11的竖直的缝纫针。
如图3所示,传动机构2包括底板21和第一驱动单元22;底板21用于供布料200定位放置,具体地,底板21上设置有定位条211,以用于对布料200的位置进行确定,例如,当待缝制的布料200上具有两条直角边时,即可通过在相应的位置上设置彼此垂直的两条定位条211对布料200进行定位;需要说明的是,底板21上设置有供缝纫针穿过的通孔,底板21还应贴靠着操作平台11的表面设置,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此外,底板21还应设置于缝纫机头12的下方,至少需要保证的是,布料200在底板21上放置到位之后,其切口2001应与缝纫机头12上下对应。
第一驱动单元22包括第一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和活动座221,第一驱动元件可由多组气缸构成,其固定端与缝纫机构1固接,其输出端与活动座221固接;活动座221为板状结构,其由第一驱动元件驱动并沿车缝路径移动,应当理解,固定座于操作平台11上可沿前后、左右和斜向移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活动座221的左右移动方向为用于沿长度方向车缝第一链带1001和布料200以及第二链带1002和布料200的方向。
如图3和图5所示,定位机构3包括均可随底板21移动的模板31和第二驱动单元32,模板31用于界定出布料200上的定位部2002,其由第二驱动单元32驱动升降以贴靠或脱离底板21表面。
具体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模板31开设有矩形的开口311,且模板31沿开口311的周边设有粘条312,粘条312用于黏贴及固定链带设有链牙的一侧及第一垫布400;开口311的长度大于切口2001的长度,且开口311的长边用于定位链带与布料200间的车缝走线路径;各粘条312及由各粘条312所围合形成的区域用于界定布料200的定位部2002。
为了减小第一链带1001和第二链带1002于模板31上定位到位之后与布料200间的间距,模板31的厚度设置得尽量较小,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模板31正面沿着开口311的周沿凹设有凹槽,各粘条312固定与凹槽内,以此进一步地减小了第一链带1001和第二链带1002与布料200间被模板31和粘条312界定出来的间距,提升车缝线的紧密度。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模板31上还设置有对称分布于定位部2002两端外的两条第一限位条313、对称分布于定位部2002一侧的两条第二限位条314以及分布于定位部2002另一侧的限位块315;两条第一限位条313用于限制拉链100两端的位置,两条第二限位条314分别用于限制第一垫布400和第二垫布500的放置位置,第一垫布400和第二垫布500分别放置于两条第二限位条314彼此远离的一侧,两条第二限位条314的间距大于切口2001的长度且接近或等于拉链100上止1005与下止1004之间的距离;限位块315内设有限位槽3151,以用于限定帽盖布300的放置位置。
如图5所示,第二驱动单元32包括第一固定座321、第二驱动元件322、联动组件323和滑块324。
其中,第一固定座321与第一驱动单元22的输出端固接,其上设有竖直的导向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321固接于活动座221上,导向部则为设置于导向部朝向操作人员一侧的竖直面上的竖直滑槽。
第二驱动元件322为气缸,其固定端与第一固定座321铰接,其驱动端与联动组件323铰接。
联动组件323为L型结构且与第一固定座321通过一枢轴转动连接,其一端与第二驱动元件322的输出端铰接;具体地,联动组件323包括第二连杆3231和第三连杆3232;第二连杆3231接近竖直设置,其上端与第二驱动元件322的驱动端铰接,其下端与第三连杆3232固接;第三连杆3232接近水平设置,其一端朝向操作人员一侧,第二连杆3231和第三连杆3232固接的部分与第一固定座321通过一水平的枢轴转动连接。
滑块324与导向部滑接且与模板31固接,其设有供联动组件323的另一端贯穿的通孔并由联动组件323带动升降,滑块324上设有通孔,第三连杆3232朝向操作人员的一端可活动地贯穿于滑块324上的通孔。
实际使用时,第二驱动元件322的输出端来回运动时,第二连杆3231和第三连杆3232相对枢轴转动,第三连杆3232在相对枢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滑块324相对导向部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模板31的升降;其中,由于滑块324的水平位置是固定的,而第三连杆3232摆动时其会相对滑块324产生一定的水平位移,因此,第三连杆3232与滑块324贯穿配合的关系能够保证机构正常运行。
如图6所示,压料机构4包括第二固定座41、第三驱动单元42和第一连杆43。
其中,第二固定座41与第一驱动单元22的输出端固接,具体地,第二固定座41与活动座221固接。
第三驱动单元42为气缸,其固定端与第一驱动单元22的输出端固接,其输出端与第一连杆43的上端铰接;具体地,第三驱动单元42的固定端与活动座221或第二固定座41固接,其输出端与第一连杆43的上端铰接。
第一连杆43的中部与第二固定座41枢接,其在第三驱动单元42的驱动下发生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其下端用于压抵或释放底板21上的布料200。
如图3所示,发光机构5固定装设于缝纫机头12上,以用于朝底板21发出线型或点状的光线51,以标记布料200切口2001的位置;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发光机构5为红外线发光机构5,其最终打到底板21上的光线51为用于定位切口2001位置的线型的光线51。
控制机构与第一驱动单元22中的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单元32中的第一驱动元件、第三驱动单元42和发光机构5电连接,以控制其自动运行。
本实施例中,口袋拉链缝制设备还设置有均与控制机构电连接的预备踏板(图中未示出)和运行踏板(图中未示出),预备踏板和运行踏板设置于口袋拉链缝制设备的底部,以供操作人员用脚踩动触发;预备踏板触发时,其向控制机构发送驱动第二驱动元件322和第三驱动单元42运行的信号;运行踏板触发时,其向控制机构发送驱动第一驱动元件运行的信号;实际操作时,运行踏板分四次触发(踩动),第一次触发时,控制机构控制缝纫机构1和第一驱动元件运行,完成第一垫布400和第二垫布500与布料200的缝合;第二次触发时,控制机构控制缝纫机构1和第一驱动元件运行,使第一链带1001与布料200沿长度方向缝合至第一位置;第三次触发时,控制机构控制缝纫机构1和第一驱动元件运行,使第一链带1001与布料200沿长度方向从第一位置车缝至走完第二车缝线10011,这是由于缝纫机头12上的压脚会与拉链头产生干涉,因此需要分两步完成第二车缝线10011的走线;第四次触发时,控制缝纫机构1和第一驱动元件运行,完成第二链带1002与布料200沿长度方向的缝合;最后一次触发的缝制动作完成之后,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单元22带动底板21运动回初始位置且控制机构还控制第二驱动单元32带动模板31升起以及控制第三驱动单元42带动第一连杆43的下端摆动升起;运行踏板每次触发之间,操作人员可进行铺放第一垫布400、铺放拉链100、翻转拉链100和拉动拉链头1003等操作,且每次触发之后的缝制完成时,缝纫机头12上的缝纫针均会抬起并脱离布料200和拉链100。本实施例中,各气缸输出端的运行距离均由控制机构控制实现。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将布料200铺放于底板21上,并根据定位条211确定好位置,踩动预备踏板,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元件322和第二驱动单元32运行,模板31向下运动至压制于布料200上,第一连杆43摆动向下并同样压制布料200;将第一垫布400和第二垫布500分别放置与切口2001的两端并由模板31上的粘条312固定,踩动运行踏板,底板21移动,缝纫机头12运行,完成第一垫布400和第二垫布500与布料200的缝合;将拉链100的第一链带1001于定位部2002放置到位并粘合固定于粘条312上,踩动运行踏板,使第一链带1001与布料200车缝至第一位置;拉合上拉链头1003,再次踩动运行踏板,使第一链带1001和布料200继续从第一位置车缝至走完第二车缝线10011;拉开拉链头1003,将第二链带1002翻折到位,踩动运行踏板,完成第二链带1002与布料200的缝制;控制机构控制第二驱动单元32带动模板31升起以及控制第三驱动单元42带动第一连杆43的下端摆动升起,将布料200从地板和模板31间取出,拉上拉链头1003;对切口2001进行裁切,以及对第一垫布400、第二垫布500、帽盖布300和第一链带1001及第二链带1002的端部进行整理,采用普通的缝纫设备车缝明线,完成口袋拉链100的缝制。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所述拉链包括拉链头和两条具链牙的链带,链带在链牙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止和下止,下止连接两链带;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裁切切口,在待车缝的布料上破开线状的切口;
定位,根据拉链的尺寸在布料正面定义出矩形的定位部;定位部的宽度大于链带的宽度;
切口位于该定位部的对称轴上;
缝制垫布,在布料正面沿长度方向以第一车缝线缝制第一垫布,第一垫布位于切口的一个端部;
缝制拉链,在拉链头朝向布料正面且下止靠近第一垫布的状态下,将其中一条链带铺放于定位部内,并使其上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齐平于定位部的一侧侧边,沿长度方向以第二车缝线车缝该链带和布料;在拉链头拉开的状态下,翻转另一条链带,并使其上链牙所在一侧的侧边对齐于定位部的另一侧边,沿长度方向以第三车缝线缝制该链带和布料;所述第三车缝线的走线末端与下止间隔第一距离且衔接至第一车缝线;
闭合拉链,拉合拉链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其特征是,闭合拉链工序之后还包括步骤:缝制明线,将切口两端进行三角裁切并向布料反面一侧翻折形成折边,两条折边与第二车缝线和第三车缝线垂直相交并界定形成矩形的袋口,整理第一垫布和两条链带的两端以隐藏于布料反面,沿着袋口的边缘缝制明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其特征是,在缝制垫布的工序中,还包括:
在布料正面以第四车缝线缝制第二垫布,以及在布料正面放置一块与第二垫布相对分布于切口两侧的帽盖布;
所述第四车缝线相对第一车缝线地用于衔接于第三车缝线的另一端;所述帽盖布部分夹设于链带和布料之间并由第二车缝线从上止开始一并车缝,车缝到位时,帽盖布宽度大于上止,且用于覆盖拉链上含上止的端部;
在缝制明线工序中,缝制明线之前还包括:整理第二垫布和帽盖布,以使第二垫布翻转至隐藏于布料反面以及使帽盖布翻转盖设于两链带上并使帽盖布未车缝的一端夹设于链带和第二垫布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其特征是,在定位工序中,布料通过一开设有矩形开口的模板进行定位,开口的长度大于切口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模板沿开口的周边设有粘条,以用于黏贴及固定链带设有链牙的一侧及第一垫布;各粘条及由各粘条所围合形成的区域界定形成布料的定位部,所述开口的两个长边分别为第二车缝线和第三车缝线的走线提供导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其特征是,在缝制拉链工序中,翻转并车缝另一条链带之后,沿长度方向从上止至下止一侧车缝该链带。
7.一种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其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设置,其特征是,包括:
缝纫机构,其具操作平台和位于操作平台上方的缝纫机头;
传动机构,其具底板和第一驱动单元;所述底板供布料定位放置;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固定端固接于缝纫机构,其输出端与底板固接,以驱动其沿车缝路径移动;
定位机构,其具随底板移动的模板和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模板用于界定出布料上的定位部,其由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升降以贴靠或脱离底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元件和活动座;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固定端与缝纫机构固接,其输出端与活动座固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固定座,其与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固接,其上设有竖直的导向部;
第二驱动元件,其固定端与第一固定座铰接;
联动组件,其为L型结构且与第一固定座通过一枢轴转动连接,其一端与第二驱动元件的输出端铰接;
滑块,其与导向部滑接且与模板固接,其设有供联动组件的另一端贯穿的通孔并由联动组件带动升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
第二固定座,其与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固接;
第三驱动单元,其固定端与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固接;
第一连杆,其中部与第二固定座枢接,其上端与第三驱动单元的输出端铰接,其下端用于转动时压抵或释放底板上的布料。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模板开设有矩形的开口,且模板沿开口的周边设有粘条,以用于黏贴及固定链带设有链牙的一侧及垫布;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切口的长度,且开口的长边用于定位链带与布料间的车缝走线路径;所述各粘条及由各粘条所围合形成的区域用于界定布料的定位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口袋拉链缝制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缝纫机构上的发光机构和控制机构;
所述发光机构用于朝底板发出线型或点状的光线,以标记布料切口的对应位置;
所述控制机构与缝纫机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和发光机构电连接,以控制其运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78153.9A CN110983656B (zh) | 2019-12-27 | 2019-12-27 | 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及口袋拉链缝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78153.9A CN110983656B (zh) | 2019-12-27 | 2019-12-27 | 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及口袋拉链缝制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83656A CN110983656A (zh) | 2020-04-10 |
CN110983656B true CN110983656B (zh) | 2021-09-28 |
Family
ID=7007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78153.9A Active CN110983656B (zh) | 2019-12-27 | 2019-12-27 | 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及口袋拉链缝制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8365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01569B (zh) * | 2020-10-19 | 2021-12-28 | 常熟理工学院 | 一种装拉链的袋口制作方法 |
CN112315083B (zh) * | 2020-11-09 | 2022-06-14 | 常熟理工学院 | 一种领口装拉链的制作方法 |
CN112315090B (zh) * | 2020-11-09 | 2022-06-14 | 常熟理工学院 | 领口装拉链的制作方法 |
CN113403757B (zh) * | 2021-06-28 | 2023-02-10 | 福建华耀运动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口袋拉链的定位模板及口袋拉链车缝方法 |
CN215209959U (zh) * | 2021-07-29 | 2021-12-17 | 河北奔发制衣有限公司 | 缝纫机压模及激光开袋缝纫机 |
CN113633051B (zh) * | 2021-09-08 | 2023-05-23 | 黎明职业大学 | 一种激光开孔无缝粘合服装口袋的制作工艺 |
CN113954427B (zh) * | 2021-10-25 | 2024-08-02 | 苏州琼派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文件袋加工工艺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10745A (en) * | 1969-12-27 | 1973-01-16 | Yoshida Kogyo Kk | Method of attaching slide fasteners to garment fabric |
US4137859A (en) * | 1976-05-15 | 1979-02-06 | Yoshida Kogyo K K | Slide fastener and a method of attaching the same to a garment |
US4364124A (en) * | 1980-03-10 | 1982-12-21 | Barna Alex J | Trouser fly construction |
US4593635A (en) * | 1985-03-06 | 1986-06-10 | Yoshida Kogyo K. K.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wing a slide fastener to fabric pieces |
US4803937A (en) * | 1987-02-19 | 1989-02-14 | Juki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zipper to a garment |
US4854251A (en) * | 1984-10-25 | 1989-08-08 | Tokyo Juki Industrial Co., Ltd. |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exclusively used for sewing zipper on workpiece |
CN107354609A (zh) * | 2017-09-11 | 2017-11-17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裁片拉链拼缝模具、裁片拉链拼缝机构及拼缝方法 |
-
2019
- 2019-12-27 CN CN201911378153.9A patent/CN1109836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10745A (en) * | 1969-12-27 | 1973-01-16 | Yoshida Kogyo Kk | Method of attaching slide fasteners to garment fabric |
US4137859A (en) * | 1976-05-15 | 1979-02-06 | Yoshida Kogyo K K | Slide fastener and a method of attaching the same to a garment |
US4364124A (en) * | 1980-03-10 | 1982-12-21 | Barna Alex J | Trouser fly construction |
US4854251A (en) * | 1984-10-25 | 1989-08-08 | Tokyo Juki Industrial Co., Ltd. |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exclusively used for sewing zipper on workpiece |
US4593635A (en) * | 1985-03-06 | 1986-06-10 | Yoshida Kogyo K. K.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wing a slide fastener to fabric pieces |
US4803937A (en) * | 1987-02-19 | 1989-02-14 | Juki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zipper to a garment |
CN107354609A (zh) * | 2017-09-11 | 2017-11-17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裁片拉链拼缝模具、裁片拉链拼缝机构及拼缝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83656A (zh) | 2020-04-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83656B (zh) | 一种口袋拉链缝制工艺及口袋拉链缝制设备 | |
CN113089189B (zh) | 缝纫制品的缝制工艺、加工设备及其加工获得的缝纫制品 | |
JPS59197284A (ja) | 斜め継ぎすみ部を縫う方法及び半自動スプリツト針棒ミシン | |
CA1236342A (en) | Double overlock seamer | |
JPH0249114B2 (zh) | ||
JPH0334756B2 (zh) | ||
JP5241164B2 (ja) | 玉縁縫いミシン | |
JPH0319798B2 (zh) | ||
US3893402A (en) | Sewing apparatus | |
JPH06170071A (ja) | ポケット取付け部を製作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縫製装置 | |
US4307675A (en) | Semi-automatic panel serger | |
US5664508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the side panel of a mattress sack | |
JPH07313758A (ja) | 玉縁縫い機 | |
CN208762681U (zh) | 衣领缝制模板 | |
CN209227185U (zh) | 一种门襟自动缝纫机 | |
EP2014199B1 (en) | Procedure for manufacturing a mattress cover with a padded outer layer and a gusset, and a mattress cover thus manufactured | |
JPS62608Y2 (zh) | ||
US5622125A (en) | Automatic coverstitch on circular garment bands | |
CN109846126A (zh) | 一种袖肘贴服装模板 | |
CN206607396U (zh) | 一种服装免掏袋口袋拉链成型夹具 | |
US6082280A (en) | Tie-tipping machine | |
CN214219030U (zh) | 一种缝纫模板及缝纫模板组合结构 | |
JPS633667Y2 (zh) | ||
JP2004209098A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縫着装置及び該ファスナー縫着装置を用いたクッション製品の縫製方法 | |
US2172569A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topstitch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