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83509A - 纤维制备系统中的纤维束传输 - Google Patents

纤维制备系统中的纤维束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83509A
CN110983509A CN201910917594.5A CN201910917594A CN110983509A CN 110983509 A CN110983509 A CN 110983509A CN 201910917594 A CN201910917594 A CN 201910917594A CN 110983509 A CN110983509 A CN 110983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veyor section
conveyor
fan
air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75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83509B (zh
Inventor
T.沃尔弗
R.吕瑟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10983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3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83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83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3/00Feeding fibres to machines; Conveying fibres between machines
    • D01G23/08Air draught or like pneumatic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1/00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e.g. f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备系统,其具有一系列机器(1‑6)、被设置在所述机器(1‑6)之间的用于气动纤维束传输的传输机部段(14‑18)、以及用于从所述传输机部段(14‑18)抽取排出空气的空气抽取系统。所述空气抽取系统具有ID(引气)风扇,ID风扇通过抽吸管线(13)经由空气抽取导管(34,37,45)被连接到传输机部段(14‑18)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空气抽取导管源自于所述抽吸管线(13)并且与相应传输机部段(14‑18)相关联。未被连接到所述抽吸管线(13)的空气抽取导管(41,48)被一起设置到收集管线(10)中。

Description

纤维制备系统中的纤维束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动纤维束传输、涉及纤维制备系统中的空气抽取系统、以及涉及用于控制纤维制备系统中的体积流和压力分布的方法。纤维制备系统包括一系列机器、被设置在机器之间的用于气动纤维束传输的传输机部段、以及用于从传输机部段抽取排出空气的空气抽取系统。
背景技术
诸如开包机、清洁器、分离器、中间储存容器(所谓的“凝棉器”)、混合器或梳理机的纤维处理机器被用于纤维制备中并且被用于清洁、混合纤维材料以及将纤维材料分散为单独的纤维以及平行化所述纤维。可以在两种类型的机器之间做出根本性区分。第一类型的机器包括例如凝棉器或中间储存容器,其中纤维束不被处理但是从输送空气被分离,由此被引入到机器中的尽可能多的输送空气必须作为排出空气被排出。第二类型的机器的示例包括清洁器,其中纤维被处理并且输送空气的排出仅在一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但是通过该机器的输送空气流的恒定压力对于正确的操作来说是重要的。在另一方面,对于在机器之间的传输,与给定流率相对应的恒定体积流对于无故障操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纤维制备期间,待制备用于纺纱的纤维经历多个阶段的处理。在第一阶段中,纤维以纤维束的形式从纤维包分散出来。所谓开包机通常用于此任务。使用气动纤维束传输,这些纤维束从开包机被带出并且被输送到例如下游的清洁机器。为了在清洁器之前均衡纤维束流,凝棉器可被提供为中间储存容器。在该情况下,气动纤维束传输机将第一传输机部段中的纤维束从开包机传输到凝棉器,该凝棉器在下文中将被称为第一凝棉器。在第一凝棉器中,纤维束从输送空气被分离并且被馈送到储存容器。输送空气作为排出空气经由空气抽取系统被排出。从该中间储存装置,纤维束经由第二传输机部段中的风扇被供应到清洁器。在简化的纤维制备系统中,不使用第一凝棉器,并且来自开包机的纤维束被直接地馈送到清洁器。因此,不存在第一传输机部段。
为了优化纤维束在清洁器中的清洁,通过将来自清洁器的输送空气的一部分排出,在清洁器中实现纤维束流中的恒定压力。例如,在另一传输机部段中,被清洁的纤维束借助于附加风扇从清洁器被气动地馈送到混合器。在混合器中,纤维束从输送空气被分离并且被储存在各个混合腔室中。被分离的输送空气从混合器被排出。在另一传输机部段中,混合的纤维束经由风扇从混合器被输送到中间储存容器。该临时储存容器用作另一传输机部段上游的补偿容器,其将纤维束馈送到一个或多个梳理机并且在下文被称为梳理机凝棉器。在梳理机凝棉器中,纤维束从输送空气被分离并且被馈送到储存容器。来自梳理机凝棉器以及来自用于供应梳理机的传输机部段的输送空气作为排出空气被排出。梳理机代表纤维制备系统的结束,该梳理机将纤维束断裂成单独的纤维并且形成梳条。在梳理之后,纤维以梳条的形式被接着传送以用于纺纱制备。在纺纱制备期间,梳条通过拉伸、精梳机或者用于最终纺纱处理的翼锭被处理。
单独的传输机部段通常独立于彼此来操作,由此使得能够针对邻近于传输机部段的机器获得体积/压力比的优化构造。
纤维制备系统中单独机器的布置可按照不同的方式被设置,这尤其取决于待被处理的原材料以及要获得的产品。例如,粗清洁器和精清洁器可被用作清洁机器,或者还可使用附加的临时储存容器。为了本申请的目的,从传输机器到接收机器的输送路径被称为传输机部段,其中接收机器在每种情况下与相应的传输机部段相关联。传输机部段总是包含用于产生必要传输空气流的传输空气供应源(通常是风扇)。但是,不必要在机器的每个连续对之间设置用于产生传输空气流的风扇。简单的机器可被集成到传输机部段中,所述简单的机器例如是金属分离器、杂质材料和杂质纤维检测系统、或者简单的清洁器,所述清洁器在其形状方面干扰输送管线但是不防止实际的传输空气流。在该情况下,传输空气流连续地运行通过这些装置。
传输空气流可由风扇引导,由此纤维束也由风扇引导。但是,过滤器腔室也可被设置在风扇的上游,借助于该过滤器腔室,传输空气流从纤维束被分离。即使风扇不是输送管线的一部分,风扇也与传输机部段相关联,并且通过风扇来确定用于此特定传输机部段的传输空气流。
利用风扇,所产生的体积流(即,传输空气流)被关联到输送管线或传输机部段中主导的压力。在恒定的风扇输出下,当压力增加时,传输机部段中的体积流减少。继而,该压力取决于传输机部段中存在的纤维束的流率或量、管线布设、被集成到传输机部段中的机器、传输和接收纤维束的机器对、来自于相应传输机部段的空气排出。必须满足用于平滑运行的单独机器的需求以及用于某些水平的输送性能的需求。
从现有技术公知用于调节纤维束的传输的各种方法。例如,CH 696 909 A5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传送纤维束的很大程度上恒定的体积流,尽管当馈送多个梳理机时存在不同的填充压力。CH 696 909 A5公开了这样的方法,其中风扇的特征的集群被数学地存储在控制系统中,并且经由风扇借助于压差测量从特征的该集群来计算在某个风扇速度下的相关体积流。此外,DE 10 2015 106 415 A1公开了用于控制通过馈送装置被传输到空气体积流中的纤维束的数量的系统。
公知方法的一个缺点在于,所提出的控制系统产生在一个传输机部段中的恒定体积流,但是忽视在相应机器中的压力条件。纤维制备系统的每个纤维处理机器具有在某个压力下的优化操作点。取决于机器,要被设定的压力还可取决于操作点或取决于当前生产数量。例如,为了实现当储存容器近乎清空时储存容器中的恒定纤维束重量,作用在积聚器中的纤维束柱上的压力相比于几乎满载的储存容器来说是不同的。这是由如下事实造成的,纤维束柱的高度还导致由纤维束的自重引起的纤维束的压缩,并且因此导致在储存容器的下端处纤维束的重量的改变。根据现有技术,针对每个单独的机器提出优化控制。每个机器设置有必要的输送空气供应源和排出空气排出。给定纤维制备系统中的单独机器的相互影响,这会导致高能量需求,这是因为单独机器的空气系统并不考虑到后续机器的需求。纤维制备系统通常还装备有中心空气抽取系统,所谓的“过滤器屋”,其提供一定的抽吸功率。过滤器屋的功率通常被设置得太高以便被制备用于单个机器的最高需求,这也导致高能量需求。常常过量的抽吸功率通过所谓的“开放式移交(open handovers)”而在各个转移点被补偿。所述开放式移交导致该系统被供应错误的空气,其中错误空气的量补偿过量的抽吸功率。由于该构造,环境空气在空气抽取系统中四处移动,不对实际操作作出任何贡献,而只仅仅补偿不合理的系统架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纤维制备系统中的体积流和压力分布的装置和方法,其允许纤维束在纤维制备系统的机器之间连续地气动传输并且允许适合于相应机器的操作需求的恒定压力并且同时将能量需求减少至最低可能的水平。
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装置和方法来实现。
为了实现该目的,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纤维制备系统,其包括一系列机器、被设置在所述机器之间的用于气动纤维束传输的传输机部段、以及用于从所提供的传输机部段抽取排出空气的空气抽取系统。所述空气抽取系统具有ID(引气)风扇,所述ID风扇通过抽吸管线经由空气抽取导管被连接到传输机部段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空气抽取导管源自于所述抽吸管线并且与相应传输机部段相关联。未被连接到所述抽吸管线的空气抽取导管被一起设置到收集管线中。
由于“来自单独传输机部段的排出空气被组合到空气抽取系统中并且经由ID风扇被主动地移除”的事实,传输机部段的系统和气动纤维束输送所需的体积流的相关控制与在机器中要产生的压力比最大可能程度地解除耦合。ID风扇增加了与过滤器屋相对的空气抽取系统中的压力。这允许过滤器屋被调节至较低负压。纤维制备系统的不具有升高压力需求的机器经由收集管线被直接地连接到过滤器屋。但是,具有升高压力需求的机器经由ID风扇的抽吸管线被供应,其中ID风扇的压力管线也通入到过滤器屋中。借助于该系统,空气抽取系统的仅必要部分被供应有高负压。这提供了如下附加优点,单独机器中压力的增加不再是必要的,并且举例来说在清洁器中可以省去用于压力控制的机器的内部风扇。空气抽取系统中的中心引气有利于单独传输机部段的调节。消除了精密的控制工程,由于中心风扇和机器专用风扇的相互作用而需要该精密的控制工程。
为了完成解除耦合,有利的是,相关的传输风扇被设置在气动纤维束传输机中处于相应传输机部段中。因此,每个单独的传输机部段中的传输体积流可被独立地确定并调节。如果第一凝棉器在开包机之后被使用,则ID风扇可被设置在该第一传输机部段中以用于传输风扇的功能。这使得能够节省用于第一传输机部段的传输风扇。此外,有利的是,相关的体积流测量机构被设置在所述气动纤维束传输机中处于相应的传输机部段中。因此,相应的体积流测量机构可被设置用于每个传输机部段。因此有可能实现单独传输机部段中纤维束传输的单独控制。因此还可能在单独的传输机部段中输送不同的传输数量,这有助于优化整个纤维制备系统的操作。
有利地,恒定体积流通过体积流测量机构和在相应传输机部段中的风扇的相应调节来确保。基于在毗邻传输机部段的机器或者被集成到传输机部段中的机器处的需求来规定传输空气流。决定性因素是:传输机部段处于操作中所在的生产率;以及该生产率所需的传输空气流。诸如被集成到传输机部段中的金属分离器或重力分离器的机器通常具有在用于传输空气流的特定速度的特定生产率下的理想操作点。所述机器被调节至传输空气流的一定体积流,使得传输空气流的速度对应于理想操作点。如果由于体积流的低劣调节而出现体积流的较大偏差,则这会导致较差的清洁效果或者可能必须被补偿以便通过改变机器的设置来保持质量。由于利用所提出的解除耦合将体积流保持恒定,消除了单独机器的复杂调节。因此,与传输机部段相关的机器可保留在与期望生产率相对应的设置中。这显著地有助于以一致的纤维处理质量进行无故障操作。
有利地,排气控制元件被设置在至少一个空气抽取导管中。例如,控制阀、可调节孔口、控制翻板或滑块可被用作排气控制元件。排气控制元件可以被手动地调节或者借助于相应的伺服控制器可以被自动地调节。空气抽取导管中的排气控制元件使得排出空气所源自的机器内有可能具有恒定压力,或者使得有可能控制排出空气的恒定体积流。优选地,排气控制元件是控制翻板。作为控制翻板的替代方案,风扇也可被用作排气控制元件。为了实现空气抽取导管中的排出空气流或者压力的调节,排出空气测量元件有利地被设置在至少一个空气抽取导管中。排出空气测量元件可以是体积流测量机构或压力计。例如,纤维束传送通过清洁器所在的体积流以及清洁器入口中主导的压力两者对于清洁器的正确操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调节从清洁器排出的排出空气流,这两个因素可被保持在产品规定的极限值内。
优选地,该系统的全部空气抽取导管被设置有排出空气测量元件和排气控制元件。因此,全部排出空气流可以根据单独机器的需求被调节。未被耦合到ID风扇的抽吸管线的排出空气流的调节还在纤维处理方面、尤其通过使用最小所需能量而带来优势。
还有利的是,压力计被设置在所述ID风扇上游并且处于所述抽吸管线中。从ID风扇上游测量的总压力通过被集成到抽吸管线中的单独传输机部段的排出空气体积流来确定。这些单独的排出空气体积流以及所需的压力针对来自纤维制备系统的设置的特定生产是已知的。因此,总体积流或总压力可从集成传输机部段的单独排出空气流被计算并且被规定为目标值,由此基于上游测量,引气可被调节至该目标值。
由于通过ID风扇被引走的排出空气也必须被提前供应到整个传输机系统和/或到单独的传输机部段,空气供应源有利地被设置在每个传输机部段的开始处。通过将错误空气这样地引入到每个传输机部段中,通过相应传输风扇基于相关体积流测量机构在传输机部段中可以实现体积流的受控调节。单独的传输机部段可彼此解除耦合。传输机部段的传输空气通过空气抽取导管从传输机部段被排出,并且随后的传输机部段经由错误空气入口以一定体积流操作,而不需要使得未限定量的传输空气从先前的传输机部段被接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机部段由开包机和第一凝棉器界定,最后的传输机部段由至少一个梳理机界定,并且在它们之间的传输机部段由清洁机器、混合器或储存机器来界定,其中相应的插设的传输机部段包围沿传输方向被设置在下游的机器,并且所述清洁机器和凝棉器的至少空气抽取导管均具有排气控制元件和排出空气测量元件。因此,在整个纤维制备系统并且尤其在无中间储存装置的传输流中操作的机器中,为要被处理的产品和预期生产率创造了最佳操作条件。
还提出了一种用于调节纤维制备系统中的气动纤维束传输机中的体积流分布和压力分布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制备系统包括一系列机器、被设置在所述机器之间的传输机部段、以及用于从所述传输机部段抽取排出空气的空气抽取系统。来自至少一个传输机部段的排出空气在与所述传输机部段相关的空气抽取导管中被引导离开所述传输机部段和所述空气抽取导管,并且被转换到抽吸管线中并且由ID风扇移除,并且未被连接到所述抽吸管线的空气抽取导管被组合到收集管线中。
优选地,相应传输机部段中的纤维束传输机中的至少一个体积流借助于与该传输机部段相关的传输风扇以及具有控制系统的相关体积流测量机构被保持在恒定值。这使得有可能在适合于单独传输机部段的各个传输机部段中确保纤维束的气动传输以及实现相应传输机部段的单独机器的单独供应。
在从开包机开始的第一传输机部段中,优选地基于体积流测量机构来控制第一凝棉器的排气控制元件的调节。为了将纤维束从开包机输送到凝棉器所需的体积流必须不少于最小空气量,以避免在管线中以及在开包机自身中的阻塞。为了实现该目的,在第一传输机部段中的体积流测量机构的测量信号被切换至凝棉器的排出空气的控制系统。
还有利的是,使用排出空气测量元件来测量在各个传输机部段的空气抽取导管中的压力,并且与相应传输机部段相关的机器中的压力由排出空气测量元件调节至恒定目标值。使用该过程,在传输机部段内可以实现单独机器的单独调节,并且可以确保在优化操作条件下执行纤维处理。
有利地,至少最后的传输机部段的排出空气被引导通过空气抽取导管到达收集管线中,但是排出空气并不经由ID风扇被引导通过所述收集管线。最后的传输机部段包括纤维束到梳理机上的分布。在此处仅输送空气要被分离出,这借助于相对低的负压而成为可能。通过过滤器屋的供应通常足以用于此目的,因此可以忽略通过ID风扇导致的压力的增加,并且还节省了能量。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在下文基于示例性实施例被解释并且通过附图被阐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处于第一实施例的纤维制备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处于第二实施例的纤维制备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处于第三实施例的纤维制备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处于第一实施例的纤维制备系统的示意图,所述纤维制备系统具有一系列的纤维处理机器。具有过滤器屋7的空气抽取系统是整个纤维处理系统常见的,所述空气抽取系统通常具有排气风扇和过滤器。清洁的排出空气54从过滤器屋7被排出到环境中或者以其他方式被使用在纺纱厂中。过滤器屋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抽吸端口8和一个第二抽吸端口9。排出空气经由抽吸端口8和9两者以恒定压力被吸入。从过滤器屋7开始,空气抽取系统包括ID风扇12和收集管线10,ID风扇经由压力管线11被连接到过滤器屋7上的第二抽吸端口9,收集管线被连接到第一抽吸端口8。源自于单独机器的空气抽取导管、在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源自于混合器4的空气抽取导管41和源自于梳理机6的空气抽取导管48,被连接到收集管线10。
在第一传输机部段14中,通过开包机1从纤维包被抽取的纤维束经由气动传输机被传输到中间储存容器,该中间储存容器是所谓的“第一凝棉器”2。体积流测量机构19被设置用于气动传输机中的第一传输机部段14。在第一凝棉器2中,纤维束从输送空气被分离,且被分离的输送空气经由空气抽取导管34从第一凝棉器2被排出。凝棉器2的空气抽取导管34经由排气控制元件35被引导到ID风扇12的抽吸管线13中。因此,通过ID风扇12的抽吸功率来驱动第一传输机部段14中的纤维束从开包机1到第一凝棉器2的气动传输。第一传输机部段14中的体积流由控制系统36保持恒定或者适合于需求。空气抽取导管34中的排气控制元件35由控制系统36基于第一传输机部段14中的体积流测量机构19来直接地影响。
在于第一传输机部段14后面的第二传输机部段15中,纤维束从凝棉器2被气动地馈送到清洁器3。传输风扇21被设置用于气动传输;类似地,体积流测量机构20被设置在第二传输机部段15中并且位于传输风扇21上游,并且体积流经由控制系统23被保持在对应于生产规范的恒定值。所需输送空气由传输风扇21经由空气供应源22被吸入,所述空气供应源被设置在第二传输机部段15的开始处。由于恒定体积流和一定压力被需要用于清洁器3的正确操作,相应的条件由空气抽取导管37来确保。排出空气测量元件39(例如,压力传感器)以及排气控制元件38(例如,控制阀)被设置在空气抽取导管37中,其中控制系统40根据来自于排出空气测量元件39的实际值作用在排气控制元件38上,以便使得清洁器3中的相应压力/体积比能够保持在预定目标值。清洁器3的空气抽取导管37被连接到ID风扇12的抽吸管线13。
在随后的第三传输机部段16中,离开清洁器3的纤维束被气动地馈送到混合器4。传输风扇25经由控制系统27被连接到用于气动传输的体积流测量机构24。所需输送空气由传输风扇25部分地通过清洁器3来吸入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三传输机部段16的开始处的空气供应源26来补给。类似地,提供用于将第三传输机部段16(更具体地,混合器4)连接到至过滤器屋7的收集管线10的空气抽取导管41,以便将纤维束从混合器4中的输送空气分离。
在另一传输机部段、即第四传输机部段17中,离开混合器4的纤维束被气动地馈送到梳理机凝棉器5。传输风扇31被设置用于气动传输,该传输风扇被设置在梳理机凝棉器5下游并且由第四传输机部段17与随后的传输机部段18共用。离开梳理机凝棉器5的排出空气的体积经由控制系统47被控制,所述控制系统被连接到体积流测量机构28和排气控制元件46。所需输送空气经由在第四传输机部段17的开始处的空气供应源29被吸入。类似地,提供用于将第四传输机部段17(更具体地,梳理机凝棉器5)连接到ID风扇12的抽吸管线13的空气抽取导管45,以便将纤维束从梳理机凝棉器5中的输送空气分离。
此外,在第五传输机部段18中,纤维束经由管线系统从梳理机凝棉器5被气动地馈送到一个或多个梳理机6。在梳理机6处,纤维束从输送空气被分离,并且输送空气作为排出空气经由空气抽取导管48被引导到收集管线10。传输风扇31经由控制系统33被连接到用于气动传输的体积流测量机构30。所需输送空气由传输风扇31经由在第五传输机部段18的开始处的空气供应源32被吸入。
图2示出了处于第二实施例的纤维制备系统的示意图,所述纤维制备系统具有一系列的纤维处理机器。纤维处理机器、各个传输机部段中的气动输送以及空气抽取系统的布置与根据图1的描述是相同的。在下文中,将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仅仅已经被添加到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关于其余元件的描述,参考图1。
在第一传输机部段14的空气抽取导管34中,排气控制元件35被示为风扇,这不同于图1的描述中的。该风扇执行与被描述为翻板或阀的排气控制元件35相同的功能。此外,排气控制元件42和排出空气测量元件43被附加地设置在第三传输机部段16的空气抽取导管41中。从混合器4排出的排出空气通过控制系统44保持恒定,处于预定值。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排出空气测量元件43采用压力测量,由此在混合器4中可以产生恒定压力条件。
此外,图2还示出了在传输机部段18中的空气抽取导管48中的压力调节器。在该情况下,提供呈压力计形式的排出空气测量元件50以及排气控制元件49。借助于控制系统51,在空气抽取导管48中且因此在至梳理机的纤维束供应源中产生均匀的压力分布。
压力计52被设置在至ID风扇12的抽吸管线13中并且处于ID风扇12上游。基于纤维制备系统的生产规范和要被处理的产品,来自于被连接到抽吸管线13的各个传输机部段14、15和17的所得到的排出空气流是已知的,并且由控制系统推定具有总排气体积和必要的压力。借助于ID风扇12的被连接到压力计52的控制系统53,引气12被调节至用于总排出空气流的计算目标值。
借助于纤维制备系统中的传输和排出空气流的所述调节,不必具有开放式移交,因此最小化操作所需的能量。
图3示出了处于第三实施例的纤维制备系统的示意图,所述纤维制备系统具有一系列的纤维处理机器。与如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较,第三实施例是缩略的纤维制备系统。通过气动传输机和各个传输机部段的空气抽取系统中的体积流和压力条件的精确调节,在纤维制备系统中可以省除凝棉器的使用,所述凝棉器用作各个处理步骤之间的中间储存装置。
具有过滤器屋7的空气抽取系统是整个纤维处理系统常见的,该空气抽取系统通常具有排气风扇和过滤器。清洁的排出空气54从过滤器屋7被排出到环境中或者以其他方式被使用在纺纱厂中。过滤器屋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抽吸端口8和一个第二抽吸端口9。排出空气经由抽吸端口8和9两者以恒定压力被吸入。从过滤器屋7开始,空气抽取系统包括ID风扇12和收集管线10,ID风扇经由压力管线11被连接到过滤器屋7上的第二抽吸端口9,收集管线被连接到第一抽吸端口8。源自于单独机器的空气抽取导管、在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源自于混合器4的空气抽取导管41和源自于梳理机6的空气抽取导管48,被连接到收集管线10。
在纤维制备的开始处的第一传输机部段15中,通过开包机1从纤维包被抽取的纤维束经由气动传输机被传输到清洁器3。体积流测量机构20被设置用于气动传输机中的传输机部段15。在该情况下,体积流经由控制系统23被保持在对应于生产规范的恒定值。所需输送空气由传输风扇21经由开包机1被吸入。由于恒定体积流和一定压力被需要用于清洁器3的正确操作,相应的条件由空气抽取导管37来确保。
排出空气测量元件39被设置在空气抽取管线37中,所述排出空气测量元件例如是诸如压力传感器。ID风扇12被用作排气控制元件,控制系统40根据来自排出空气测量元件39的实际值作用在所述ID风扇上以便使得清洁器3中的相应压力/体积比能够保持在预定目标值。清洁器3的空气抽取导管37被连接到ID风扇12的抽吸管线13。由于在所述的实施例中设置仅一个清洁器3,因此没有其他空气抽取导管被连接到ID风扇12的抽吸管线13。也省除了空气抽取导管37中的附加排气控制元件,这是因为其功能由ID风扇12来接管。
在随后的另一传输机部段16中,离开清洁器3的纤维束被气动地馈送到混合器4。传输风扇25经由控制系统27被连接到用于气动传输的体积流测量机构24。所需输送空气由传输风扇25部分地通过清洁器3来吸入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三传输机部段16的开始处的空气供应源26来补给。类似地,提供用于将第三传输机部段16(更具体地,混合器4)连接到至过滤器屋7的收集管线10的空气抽取导管41,以便将纤维束从混合器4中的输送空气分离。此外,排气控制元件42和排出空气测量元件43被附加地设置在第三传输机部段16的空气抽取导管41中。从混合器4排出的排出空气由控制系统44保持恒定,处于预定值。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排出空气测量元件43采用压力测量,由此在混合器4中可以产生恒定压力条件。
在另一的随后传输机部段18中,离开混合器4的纤维束被气动地馈送到一个或多个梳理机6。在梳理机6处,纤维束从输送空气被分离,并且输送空气作为排出空气经由空气抽取导管48被引导到收集管线10。传输风扇31经由控制系统33被连接到用于气动传输的体积流测量机构30。所需输送空气由传输风扇31经由在传输机部段18的开始处的空气供应源29被吸入。此外,在传输机部段18中的空气抽取导管48中还设置有压力调节器。在该情况下,提供呈压力计形式的排出空气测量元件50以及排气控制元件49。借助于控制系统51,在空气抽取导管48中且因此在至梳理机的纤维束供应源中产生均匀的压力分布。
本发明不局限于已经被示出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修改也都是可能的,特征的组合也是可能的,甚至所述特征在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被示出并描述也是如此。
附图标记
1 开包机
2 初始凝棉器
3 清洁器
4 混合器
5 梳理机凝棉器
6 梳理机
7 过滤器屋
8 第一抽吸端口
9 第二抽吸端口
10 收集管线
11 压力管线
12 ID风扇
13 抽吸管线
14 第一传输机部段
15 第二传输机部段
16 第三传输机部段
17 第四传输机部段
18 第五传输机部段
19 体积流测量机构,第一传输机部段
20 体积流测量机构,第二传输机部段
21 传输风扇,第二传输机部段
22 空气供应源,第二传输机部段
23 传输风扇的控制器,第二传输机部段
24 体积流测量机构,第三传输机部段
25 传输风扇,第三传输机部段
26 空气供应源,第三传输机部段
27 传输风扇的控制器,第三传输机部段
28 体积流测量机构,第四传输机部段
29 空气供应源,第四传输机部段
30 体积流测量机构,第五传输机部段
31 传输风扇,第五传输机部段
32 空气供应源,第五传输机部段
33 传输风扇的控制器,第五传输机部段
34 空气抽取导管,第一传输机部段
35 排气控制元件,第一传输机部段
36 排气控制元件的控制系统,第一传输机部段
37 空气抽取导管,第二传输机部段
38 排气控制元件,第二传输机部段
39 排出空气测量元件,第二传输机部段
40 排气控制元件的控制系统,第二传输机部段
41 空气抽取导管,第三传输机部段
42 排气控制元件,第三传输机部段
43 排出空气测量元件,第三传输机部段
44 排气控制元件的控制系统,第三传输机部段
45 空气抽取导管,第四传输机部段
46 排气控制元件,第四传输机部段
47 排气控制元件的控制系统,第四传输机部段
48 空气抽取导管,第五传输机部段
49 排气控制元件,第五传输机部段
50 排出空气测量元件,第五传输机部段
51 排气控制元件的控制系统,第五传输机部段
52 压力计,抽吸管线
53 ID风扇的控制系统
54 过滤器屋出口

Claims (15)

1. 一种纤维制备系统,其具有一系列机器(1 - 6)以及被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器(1 -6)之间的用于气动纤维束传输的传输机部段(14 -18),并且具有用于从所述传输机部段(14 -18)抽取排出空气的空气抽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抽取系统具有ID风扇(12),所述ID风扇利用抽吸管线(13)经由空气抽取导管(34, 37, 45)被连接到传输机部段(14 -18)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空气抽取导管源自于所述抽吸管线(13)并且与相应传输机部段(14-18)相关联,其特征还在于,未被连接到所述抽吸管线(13)的空气抽取导管(41, 48)被组合到收集管线(10)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关的传输风扇(21, 25, 31)被设置在所述气动纤维束传输机中处于相应的传输机部段(14 -18)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传输机部段(14 -18)相关联的体积流测量机构(19, 20, 24, 28, 30)被设置在所述气动纤维束传输机中处于相应的传输机部段(14 -18)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恒定体积流通过体积流测量机构(20, 24, 30)和在相应传输机部段(15,16,18)中的传输风扇(21, 25, 31)的相应调节来确保。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气控制元件(35,38, 42, 46, 49)被设置在至少一个空气抽取导管(34, 37, 41, 45, 48)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气控制元件(35, 38, 42,46, 49)是控制翻板或风扇。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排出空气测量元件(39, 43, 50)被设置在至少一个空气抽取导管(37, 41, 48)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抽取导管(37, 41,48)中的排出空气测量元件(39, 43, 50)是体积流测量机构或压力计。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压力计(52)被设置在所述ID风扇(12)上游并且处于所述抽吸管线(13)中。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供应源(22,26, 29, 32)被设置在每个传输机部段(14 -18)的开始处。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部段(14)由开包机(1)和第一凝棉器(2)界定,最后的传输机部段(18)由至少一个梳理机(6)界定,并且在它们之间的传输机部段由清洁机器(3)、混合器(4)或储存机器来界定,其中相应的插设的传输机部段(15, 16, 17)包围沿传输方向被设置在下游的机器(3, 4,5),并且所述清洁机器(6)和凝棉器(2, 5)的至少空气抽取导管(37, 41)均具有排气控制元件(38, 42)和排出空气测量元件(39, 43)。
12. 一种用于调节纤维制备系统中的气动纤维束传输的体积流分布和压力分布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制备系统包括一系列机器(1 - 6)、被设置在所述机器(1 - 6)之间的传输机部段(14 -18)、以及用于从所述传输机部段(14 -18)抽取排出空气的空气抽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来自至少一个传输机部段(14 -18)的排出空气在与所述传输机部段(14 -18)相关的空气抽取导管(34, 37, 45)中被引导离开所述传输机部段(14 -18)和所述空气抽取导管(34, 37, 45),并且被转换到抽吸管线(13)中并且由ID风扇(12)移除,其特征还在于,未被连接到所述抽吸管线(13)的空气抽取导管(34, 37, 45)被组合到收集管线(10)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应传输机部段(15, 16, 18)中的纤维束传输机中的至少一个体积流借助于与该传输机部段(15, 16, 18)相关的传输风扇(21, 25, 31)以及具有控制系统(23, 27, 33)的相关体积流测量机构(20, 24, 30)被保持在恒定值。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排出空气测量元件(39, 43,50)测量在各个传输机部段(15, 16, 18)的空气抽取导管(37, 41, 48)中的压力,与相应传输机部段(15, 16, 18)相关的机器(3, 4, 6)中的压力由排出空气测量元件(38, 42,49)调节至恒定目标值。
15.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最后的传输机部段(18)的排出空气被引导通过空气抽取导管(48)到达收集管线(10)中,但是排出空气并不经由ID 风扇(12)被引导通过所述收集管线(10)。
CN201910917594.5A 2018-10-02 2019-09-26 纤维制备系统中的纤维束传输 Active CN1109835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01193/18A CH715422A1 (de) 2018-10-02 2018-10-02 Faservorbereitung mit einer Abfolge von Maschinen.
CH01193/18 2018-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83509A true CN110983509A (zh) 2020-04-10
CN110983509B CN110983509B (zh) 2023-02-03

Family

ID=67997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7594.5A Active CN110983509B (zh) 2018-10-02 2019-09-26 纤维制备系统中的纤维束传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633086B1 (zh)
CN (1) CN110983509B (zh)
CH (1) CH7154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308782B6 (cs) * 2020-05-22 2021-05-12 Rieter Cz S.R.O. Způsob regulace průtoku nebo tlaku v zařízení na dopravu odpadu v přípravě vlákna a zařízení
CH717716A1 (de) * 2020-08-05 2022-02-15 Rieter Ag Maschf Erfassung des Abganges in einer Faservorbereitungsanlag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11718A (en) * 1960-01-15 1963-11-26 Tmm Research Lt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5038438A (en) * 1990-03-21 1991-08-13 Industrial Innovators, Inc. Automated yarn manufacturing system
CN1488793A (zh) * 2002-09-10 2004-04-1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和纺纱方法
CN1607272A (zh) * 2003-02-07 2005-04-20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给至少一个纺纱准备机、如梳理机或清洁机气动供料的装置
TW201712185A (zh) * 2015-05-18 2017-04-01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烘被機
CN107002309A (zh) * 2014-12-13 2017-08-01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给设备供应纤维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3485A (en) * 1989-06-16 1992-09-01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Transport air control
DE9100543U1 (zh) * 1990-02-22 1991-05-23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4050 Moenchengladbach, De
DE4026330A1 (de) * 1990-08-20 1992-02-27 Rieter Ag Maschf Putzereilinie
US5709721A (en) * 1996-01-31 1998-01-20 Ltg Technologies, Inc. Air handling apparatus for textile machin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11718A (en) * 1960-01-15 1963-11-26 Tmm Research Lt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5038438A (en) * 1990-03-21 1991-08-13 Industrial Innovators, Inc. Automated yarn manufacturing system
CN1488793A (zh) * 2002-09-10 2004-04-1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和纺纱方法
CN1607272A (zh) * 2003-02-07 2005-04-20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给至少一个纺纱准备机、如梳理机或清洁机气动供料的装置
CN107002309A (zh) * 2014-12-13 2017-08-01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给设备供应纤维的方法和装置
TW201712185A (zh) * 2015-05-18 2017-04-01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烘被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33086B1 (en) 2022-11-02
CN110983509B (zh) 2023-02-03
EP3633086A1 (en) 2020-04-08
CH715422A1 (de) 202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3509B (zh) 纤维制备系统中的纤维束传输
CN102209475B (zh) 用于将生切烟丝从烟丝加料单元输送给烟丝加工机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02309B (zh) 用于给设备供应纤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79822B (zh) 用于调整向梳理机的纤维喂入的方法和装置
US4527306A (en) Spinning pr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ir-conditioning the same
CN109023599B (zh) 清花车间中的生产控制
US5121522A (en)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air conditioning in a textile processing line
US10793977B2 (en) Pressure regulation in a flock feed
US5038438A (en) Automated yarn manufacturing system
US4701981A (en) Apparatus for pneumatically feeding a plurality of carding machines
CN100351442C (zh) 在纤维材料输送时分离输送空气的装置
CN101564202A (zh) 用于烟草加工业的机器运行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机器
CN110318124A (zh) 用于梳棉机的进料装置
EP3450597B1 (en) Device for regulating a fibre flock stream in a cleaner
CN110195273B (zh) 用于梳理机的喂给设备
US6907644B2 (en) Apparatus for pneumatically feeding at least one spinning preparation machine, for example a carding machine or cleaner
CN113718380A (zh) 纤维制备中的垃圾运输系统
CN1904162B (zh) 用于精梳机的驱动控制
CN101115870A (zh) 用于纺纱机的进料竖井
CN1400344A (zh) 气流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GB930930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utomatic carding plants of textile spinning mills
CN102041587B (zh) 联合混色机
CN111778591A (zh) 一种清花线向梳棉机线的供棉系统及供棉方法
CN102726834B (zh) 过滤嘴装配器的调节装置和调节其过程空气的输出的方法
CN101619511A (zh) 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