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9147A - 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车内温度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车内温度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79147A CN110979147A CN201911237230.9A CN201911237230A CN110979147A CN 110979147 A CN110979147 A CN 110979147A CN 201911237230 A CN201911237230 A CN 201911237230A CN 110979147 A CN110979147 A CN 1109791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refrigeration unit
- cold
- cold box
- cold ch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20—Refrigerated goods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807—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the input being a specific way of measuring or calculating an air or coolant tempera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7—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the type of heat exchanger, e.g. condenser, evaporat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33—Cool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densed liquid drainage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车内温度检测方法,涉及医疗冷链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包括有车身和冷箱,冷箱上设置有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有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均包括有蒸发器、冷凝器和制冷器;冷箱内设置有温度检测系统,温度检测系统所检测到的冷箱内温度值设置为T,且冷箱正常冷藏温度的极限温度值设置为Tmax;当T>Tmax时,应急制冷单元启动。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三者相配合实现多重温度防护网,即由前制冷单元和后制冷单元构成的第一道温度保持体系,以及由三者共同构成的第二道温度保持体系,进而达到提高冷链运输车物流运输稳定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冷链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车内温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为医药物流及其冷链发展提供持续动能,且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对低温储藏的医药冷藏品的严格要求,无疑对医药产品的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106628693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冷链运输用标准化冷箱体系及冷链运输方法,包括有一级冷箱、二级冷箱和三级冷箱,其中两个或者四个二级冷箱拼装而成的外部尺寸与一个一级冷箱相同,且二级冷箱的外部尺寸与设定个数的三级冷箱拼装后的外部尺寸相等。一级冷箱用于干线运输或中小客户的支线运输;二级冷箱用于支线运输或中小客户的末端配送,或拼装后进行干线运输;三级冷箱用于个体小客户的末端配送,或拼装后用于支线运输。一级冷箱、二级冷箱以及三级冷箱的内部结构相同,均包括有由保温板制成的顶板、底板、前板、后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且左侧板上设置有通风口。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运输的货物的量以及货物的种类选择所需要的冷箱尺寸,既能提高各种产品的新鲜度,又能提高货物的配送效率。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冷箱内只有一处用于制冷的通风口,且一般冷链物流运输车上只有一套制冷系统,当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冷凝器或者压缩机等关键部件发生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时,冷链物流运输车即失去制冷能力,只能依靠原有的蓄冷完成冷链物流运输或者是将物流物品临时转入冷库暂存。疫苗等医药用品对于冷链运输的环境温度稳定性以及物流时间准确性要求很高,而采用蓄冷运输或者转存冷库的方式,容易导致医药用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失活等问题,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冷链运输车,通过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三者相配合达到提高冷链运输车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冷藏医药用品的稳定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包括有车身以及设置于车身上的冷箱,所述冷箱上设置有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有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所述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均包括有用于吸收箱体内热量的蒸发器、用于将热量释放至外环境中的冷凝器以及制冷器;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有用于实现冷箱内气流循环的送风装置,且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有与冷凝器对应设置的出风罩;与所述前制冷单元相对应的出风罩位于冷箱内靠近车头的一端,与所述后制冷单元相对应的出风罩位于冷箱内靠近车尾的一端;所述冷箱内设置有与应急制冷单元相联动的温度检测系统,所述温度检测系统所检测到的冷箱内温度值设置为T,且所述冷箱正常冷藏温度的极限温度值设置为Tmax;当T>Tmax时,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反馈信号至应急制冷单元,所述应急制冷单元启动并为冷箱制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选择单独开启前制冷单元或者单独开启后制冷单元,也可选择同时开启前制冷单元和后制冷单元,在单独开启任意一个制冷单元时,另外一个制冷单元可以作为备用,以提高制冷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而在同时开启两个制冷单元时,可以提高冷箱的制冷效率和制冷效果。当前制冷单元和后制冷单元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是两者的制冷能力大幅下降,而导致冷箱内温度升温超出合理温度范围时,应急制冷单元开启为冷箱制冷,以维持冷箱内的冷藏温度。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三者相配合实现多重温度防护网,即由前制冷单元和后制冷单元构成的第一道温度保持体系,以及由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三者构成的第二道温度保持体系,进而达到提高冷链运输车物流运输稳定性的目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三者独立成套,并分别独立配套所述送风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三者单独成套并匹配送风装置,有利于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即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抵抗意外故障发生的能力。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共用所述制冷器,且所述制冷器与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选择连通;所述应急制冷单元独立成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急制冷单元单独成套,而前制冷单元和后制冷单元共用同一个制冷器,有利于降低制冷系统对车身空间的占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有安装于冷箱内壁上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可拆卸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有与冷箱的内壁螺纹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朝向冷箱内空间的一端阻尼铰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上成对设置有弹性夹持块,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设于弹性夹持块中间并夹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支架与温度传感器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使用者安装、拆卸或者更换,且使用者可根据温度检测的实际需求,调整安装盘的旋转方向。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温度传感器在冷箱内的布点区域包括有存货区、出回风区以及门作业区,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在存货区内的分布点位包括有前部点位、中部点位以及尾部点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存货区、出回风区以及门作业区布置温度传感器,并在存货区的前部点位、中部点位以及尾部点位处均布置温度传感器,以满足温度监测的需求,提高温度监测的覆盖区域,以获得冷箱内温度的实际变化值。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应急制冷单元包括有报警装置,且所述报警装置与温度检测系统相联动;当T>Tmax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声、光警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箱内的温度升温超出合理范围值时,报警装置报警,以及时提醒冷链运输车的驾驶人员注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风罩外罩设有防撞击架,所述防撞击架与冷箱的内侧壁连接固定;所述冷箱的内侧壁上沿车身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防撞击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撞击架和防撞击柱分别用于保护出风罩和冷箱的内壁受到冷箱内货物的撞击而损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箱的底板上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开设形成有引流槽,相邻所述引流槽之间形成有沿车身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分隔挡条,且所述分隔挡条上开设形成有贯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槽的作用是将冷箱内的冷凝水等液体引导出冷箱,而组成引流槽的分隔挡条上开设的贯穿孔可以用来穿设固定货物的绑绳。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冷链运输车的车内温度检测方法,由预冷温度检测、物流运输途中温度检测以及运输后的维护温度检测三部分构成冷链运输车的温度检测流程,从而达到提高医药用品冷链物流运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的车内温度检测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S1.在冷箱内的检测点位处布置温度传感器,并将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信号回传至车身上的控制器内;S2-1.在进行预冷温度检测时,在进行预冷温度检测时,冷箱内的实际装货量不低于可装货量的70%,启动制冷系统,并关闭冷箱的箱门,记录各检测点位的温度均下降至2-8℃范围内时所需要的时间T1;S2-2.然后开启冷箱的箱门,并记录各检测点位中任意一个温度上升并超出2-8℃范围时所需要的时间T2;S2-3.再关闭冷箱的箱门,并记录各检测点位均回复至2-8℃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T3;S2-4.最后关闭制冷系统,并记录各检测点位中任意一个温度上升并超出2-8℃范围时所需要的时间T4,完成冷链运输车的预冷温度检测;S3.对运输过程中的冷链运输车的冷箱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所检测到的温度和检测时间上传至云端存储,同时传输至冷链物流运输的中控系统;S4.完成冷链运输作业后,重复步骤S2-1至步骤S2-4,再完成卸载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布置温度传感器,然后完成冷链运输车的预冷温度检测作业,并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持续保持对冷箱内温度的检测,最后在完成冷链运输之后进行温度验收检测,且在预冷温度检测和温度验收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制冷系统开启,冷箱箱门开启,冷箱箱门开启后再关闭以及制冷系统关闭四种工作状态进行温度预冷检测。对载有货物的冷链运输车进行预冷温度检测、冷链物流运输途中温度检测以及冷链物流运输后温度检测,以到达提高医药用品冷链物流运输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提高冷链运输车物流运输稳定性的目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控制器信号控制连接有位于冷链运输车的驾驶室内的声光报警器,且所述控制器上传报警信号至冷链物流运输的中控系统;控制器检测到温度异常至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的时间设置为T5,且T5的时间小于1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报警信号不仅触发声光报警装置报警以提示冷链物流运输人员,同时还会上传至中控系统,提示冷链物流运输监控人员,并对报警时间做出限制,以提高应急响应的及时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三者相配合实现多重温度防护网,即由前制冷单元和后制冷单元构成的第一道温度保持体系,以及由前制冷单元、后制冷单元以及应急制冷单元三者构成的第二道温度保持体系,进而达到提高冷链运输车物流运输稳定性的目的;
2.对载有货物的冷链运输车进行预冷温度检测、冷链物流运输途中温度检测以及冷链物流运输后温度检测,以到达提高医药用品冷链物流运输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提高冷链运输车物流运输稳定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冷链运输车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链运输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制冷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4是制冷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冷链运输车的内温度检测方法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1、车身;11、防撞击架;12、防撞击柱;13、引流槽;14、分隔挡条;141、贯穿孔;2、冷箱;3、制冷系统;31、前制冷单元;32、后制冷单元;33、应急制冷单元;34、蒸发器;35、冷凝器;36、制冷器;37、膨胀阀;4、送风装置;41、出风罩;411、出风口;42、送风机;5、回风装置;51、回风罩;511、回风口;52、回风机;6、安装支架;61、安装盘;62、连接柱;63、弹性夹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冷链运输车,包括有车身1,车身1上设置有冷箱2,冷箱2呈方型箱体结构,且冷箱2上设置有制冷系统3,制冷系统3用于吸收冷箱2内的热量并释放至外部环境中,从而达到降温冷藏医药用品的目的。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制冷系统3包括有前制冷单元31、后制冷单元32以及应急制冷单元33,前制冷单元31、后制冷单元32以及应急制冷单元33均包括有用于吸收箱体内热量的蒸发器34、用于将热量释放至外环境中的冷凝器35以及输送制冷剂的制冷器36,且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压缩机作为制冷器36使用。前制冷单元31和后制冷单元32为常规使用的制冷单元,而应急制冷单元33仅在前两者无法正常工作并导致冷箱2内温度升高超出标准温度范围时启动。压缩机压缩气态的制冷剂至高压状态,以提升制冷剂的温度、压力以及沸点,然后通过管路将制冷剂输送至位于外环境中的冷凝器35处,气态的制冷剂在冷凝器35处释放热量至外部环境中并转变为液态,再通过管路继续输送制冷剂至位于冷箱2内的蒸发器34处,液态的制冷剂在蒸发器34处吸收热量转变为气态,以吸收冷箱2内的热量,从而实现冷链运输车的制冷循环。在制冷系统3的循环管路上还连接有膨胀阀37,用于实现流量控制,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压力以及沸点,进而实现节流的目的。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制冷系统3还包括有送风装置4和回风装置5,送风装置4包括有与冷凝器35对应设置的出风罩41,以及安装于出风罩41内的送风机42,即送风机42使得冷凝器35附近的冷气通过出风罩41的出风口411快速吹送至冷箱2内;而回风装置5包括有与出风罩41相连通的回风罩51,回风罩51与出风罩41相对设置,且回风罩51内安装有回风机52,回风机52将冷箱2内的气流抽入回风罩51内并通过管路输送至出风罩41内的冷凝器35中。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前制冷单元31的冷凝器35所对应的出风罩41位于冷箱2内靠近车头的一端,与该出风罩41相对应的回风罩51位于冷箱2内靠近车尾的一端,而后制冷单元32的冷凝器35所对应的出风罩41位于冷箱2内靠近车尾的一端并与前制冷单元31的回风罩51构成一体结构,但两者的出风口411和回风口511分开独立开设,与该出风罩41相对应的回风罩51位于冷箱2内靠近车头的一端并与前制冷单元31的出风罩41构成一体结构,同样的,两者的出风口411和回风口511分开独立开设。在独立使用前制冷单元31或者后制冷单元32时,冷箱2内即形成单循环气流,而在同时使用前制冷单元31和后制冷单元32时,冷箱2内形成双循环气流并伴有朝向周侧的辐射气流,从而实现快速降温冷藏的目的。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应急制冷单元33所对应的出风罩41和回风罩51位于冷箱2内顶壁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处,并保持相对设置,且应急制冷单元33的整套制冷系统3独立于前制冷单元31和后制冷单元32,以避免前制冷单元31和后制冷单元32干扰应急制冷单元33的应急响应。前制冷单元31和后制冷单元32可选择各自独立成套,或者是选择配合成套,即前制冷单元31和后制冷单元32共用同一个制冷器36,并通过管路上的阀门实现选择任意一个使用或者是选择两个配套使用,具有较好的使用灵活性。
冷箱2内设置有与应急制冷单元33联动配合使用的温度检测系统,结合图5所示,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有安装固定于冷箱2内壁上的安装支架6,且安装支架6上可拆卸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系统所检测得到的冷箱2内温度值为T,而冷箱2的标准冷藏温度的极限温度值为Tmax,则当冷箱2内的温度升温至超出标准温度范围,即T>Tmax时,温度检测系统反馈信号至应急制冷单元33的控制器,控制器发出信号启动应急制冷单元33,为冷箱2制冷。应急制冷单元33的控制器还连接有报警装置,当温度检测系统反馈信号至应急制冷单元33的控制器时,控制器同时控制报警装置报警,可采用声光报警器作为报警装置使用。为了提高温度检测系统检测冷箱2内温度的准确性,并实现全面覆盖检测的目的,温度传感器在冷箱2内的布点区域包括有存货区、出回风区以及门作业区,且温度传感器在存货区内的分布点包括有前部点位、中部点位以及尾部点位。
如图5所示,安装支架6包括有连接柱62,连接柱62与冷箱2的内顶壁螺纹连接固定,且连接柱62朝向冷箱2内空间的一端阻尼铰接有安装盘61,安装盘61呈圆盘型结构,其上成对设置有弹性夹持块63,弹性夹持块63的形状为弧型结构,温度传感器即穿设于两弹性夹持块63中间,并被两弹性夹持块63夹持锁定,以实现温度传感器的可拆卸安装。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出风罩41外安装防撞击架11,且防撞击架11与冷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同时在冷箱2的内侧壁安装固定防撞击柱12,且防撞击柱12沿冷箱2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则防撞击架11与防撞击架11配合实现保护冷箱2以及冷箱2内物品的目的。冷箱2的底板上沿车身1的长度方向延伸开设形成有引流槽13,相邻引流槽13之间形成有沿车身1长度方向延伸开设形成的分隔挡条14,且分隔挡条14上开设形成有贯穿孔141,使用者可通过绑扎带穿设贯穿孔141的方式辅助固定冷链运输车内的物品。
下面结合具体原理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在冷链运输车正常行进的过程中,使用者可根据所运输物品的制冷需求以及能耗损失等因素选择单独开启前制冷单元31或者后制冷单元32,也可选择同时开启前制冷单元31和后制冷单元32;在运输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系统实时监控冷箱2内的温度变换情况,当实际检测温度值T>冷箱2内极限温度值Tmax时,温度检测系统发出信号,应急制冷单元33启动为冷箱2制冷,同时报警装置发出警告。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一种冷链运输车的车内温度检测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S1.首先在冷箱2内的各检测点处布置温度传感器,并构建温度检测系统的控制器与报警装置、应急制冷单元33的信号通路,同时完成温度检测系统的温度数据存储的检测;
冷箱2内温度检测点包括有存货区、出回风区、门作业区以及外环境区,其中,存货区的温度检测点包括有靠近车头部位的前部截面的右上、右下、左上、左下以及中心检测点,靠近车尾部位的尾部截面的右上、右下、左上、左下以及中心检测点,位于冷箱2中部截面的右上、右下、左上、左下以及中心检测点,需要注意的是,各中心检测点的检测可将温度传感器直接固定于货物上来完成。
S2.向冷箱2内装载货量不低于可装货量70%的检测用货物,完成检测用货物装载后,进行冷链运输车的预冷温度检测;
S2-1.首先关闭冷箱2的箱门,开启制冷系统3,记录各检测点位的温度均下降至2-8℃范围内时所需要的时间T1,经过检测获知,当环境温度为31.1℃-33.1℃(平均温度32.42℃)时,冷链运输车的预冷时限为50min;
S2-2.然后开启冷箱2的箱门,并记录各检测点位中任意一个温度上升并超出2-8℃范围时所需要的时间T2;经过检测获知,当平均环境温度为28.5℃时,冷链运输车的开门装车作业时限不超过1min;
S2-3.再关闭冷箱2的箱门,并记录各检测点位均回复至2-8℃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T3;经过检测获知,当环境温度为27.8℃-28.5℃(平均温度28.22℃)时,冷链运输车开门装车后稳定回温时间不少于7min;
S2-4.最后关闭制冷系统3,并记录各检测点位中任意一个温度上升并超出2-8℃范围时所需要的时间T4,完成冷链运输车的预冷温度检测;经过检测获知,当环境温度为23.7℃-24.2℃(平均温度为23.86℃)时,冷链运输车的保温时限不超过113min。
S3.对运输过程中的冷链运输车的冷箱2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所检测到的温度和检测时间上传至云端存储,同时传输至冷链物流运输的中控系统。
S4.完成冷链运输作业后,重复步骤S2-1至步骤S2-4,再完成卸载作业,即完成冷链运输车的停机完整性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器信号控制连接有位于冷链运输车的驾驶室内的声光报警器,且所述控制器上传报警信号至冷链物流运输的中控系统;控制器检测到温度异常至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的时间设置为T5,且T5的时间小于1min。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冷链运输车,包括有车身(1)以及设置于车身(1)上的冷箱(2),所述冷箱(2)上设置有制冷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3)包括有前制冷单元(31)、后制冷单元(32)以及应急制冷单元(33),所述前制冷单元(31)、后制冷单元(32)以及应急制冷单元(33)均包括有用于吸收箱体内热量的蒸发器(34)、用于将热量释放至外环境中的冷凝器(35)以及制冷器(36);所述制冷系统(3)还包括有用于实现冷箱(2)内气流循环的送风装置(4),且所述送风装置(4)包括有与冷凝器(35)对应设置的出风罩(41);与所述前制冷单元(31)相对应的出风罩(41)位于冷箱(2)内靠近车头的一端,与所述后制冷单元(32)相对应的出风罩(41)位于冷箱(2)内靠近车尾的一端;所述冷箱(2)内设置有与应急制冷单元(33)相联动的温度检测系统,所述温度检测系统所检测到的冷箱(2)内温度值设置为T,且所述冷箱(2)正常冷藏温度的极限温度值设置为Tmax;当T>Tmax时,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反馈信号至应急制冷单元(33),所述应急制冷单元(33)启动并为冷箱(2)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冷单元(31)、后制冷单元(32)以及应急制冷单元(33)三者独立成套,并分别独立配套所述送风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冷单元(31)、后制冷单元(32)共用所述制冷器(36),且所述制冷器(36)与前制冷单元(31)、后制冷单元(32)选择连通;所述应急制冷单元(33)独立成套。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系统包括有安装于冷箱(2)内壁上的安装支架(6),所述安装支架(6)上可拆卸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安装支架(6)包括有与冷箱(2)的内壁螺纹连接的连接柱(62),所述连接柱(62)朝向冷箱(2)内空间的一端阻尼铰接有安装盘(61),所述安装盘(61)上成对设置有弹性夹持块(63),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设于弹性夹持块(63)中间并夹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在冷箱(2)内的布点区域包括有存货区、出回风区以及门作业区,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在存货区内的分布点位包括有前部点位、中部点位以及尾部点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制冷单元(33)包括有报警装置,且所述报警装置与温度检测系统相联动;当T>Tmax时,所述报警装置发出声、光警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41)外罩设有防撞击架(11),所述防撞击架(11)与冷箱(2)的内侧壁连接固定;所述冷箱(2)的内侧壁上沿车身(1)的高度方向设置有防撞击柱(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箱(2)的底板上沿车身(1)的长度方向延伸开设形成有引流槽(13),相邻所述引流槽(13)之间形成有沿车身(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分隔挡条(14),且所述分隔挡条(14)上开设形成有贯穿孔(141)。
9.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冷链运输车的车内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S1.在冷箱(2)内的检测点位处布置温度传感器,并将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信号回传至车身(1)上的控制器内;S2-1.在进行预冷温度检测时,冷箱(2)内的实际装货量不低于可装货量的70%,启动制冷系统(3),并关闭冷箱(2)的箱门,记录各检测点位的温度均下降至2-8℃范围内时所需要的时间T1;S2-2.然后开启冷箱(2)的箱门,并记录各检测点位中任意一个温度上升并超出2-8℃范围时所需要的时间T2;S2-3.再关闭冷箱(2)的箱门,并记录各检测点位均回复至2-8℃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T3;S2-4.最后关闭制冷系统(3),并记录各检测点位中任意一个温度上升并超出2-8℃范围时所需要的时间T4,完成冷链运输车的预冷温度检测;S3.对运输过程中的冷链运输车的冷箱(2)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所检测到的温度和检测时间上传至云端存储,同时传输至冷链物流运输的中控系统;S4.完成冷链运输作业后,重复步骤S2-1至步骤S2-4,再完成卸载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冷链运输车的车内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器信号控制连接有位于冷链运输车的驾驶室内的声光报警器,且所述控制器上传报警信号至冷链物流运输的中控系统;控制器检测到温度异常至声光报警器发出警报的时间设置为T5,且T5的时间小于1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37230.9A CN110979147A (zh) | 2019-12-05 | 2019-12-05 | 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车内温度检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37230.9A CN110979147A (zh) | 2019-12-05 | 2019-12-05 | 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车内温度检测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79147A true CN110979147A (zh) | 2020-04-10 |
Family
ID=7009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37230.9A Pending CN110979147A (zh) | 2019-12-05 | 2019-12-05 | 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车内温度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79147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32180A (zh) * | 2020-08-18 | 2020-11-13 |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冷链运输场景的告警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介质 |
CN112140981A (zh) * | 2020-09-25 | 2020-12-29 | 吉林省佳园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化冷藏设备 |
CN112697485A (zh) * | 2020-12-03 | 2021-04-23 | 上海光华国瑞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
CN116985700A (zh) * | 2023-09-26 | 2023-11-03 | 河南新飞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远程控制温度的冷链运输系统 |
CN117128713A (zh) * | 2023-10-25 | 2023-11-28 | 华清安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应急冷热源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5336A (zh) * | 2008-05-22 | 2009-11-25 | 塞莫金公司 | 分布式制冷系统 |
KR101814959B1 (ko) * | 2017-06-13 | 2018-01-04 | 최요섭 | 캠핑카용 에어컨 |
JP2018036015A (ja) * | 2016-09-01 | 2018-03-08 | 株式会社日章冷凍 | 車両用冷凍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
CN107953821A (zh) * | 2017-11-09 | 2018-04-24 | 北京华欣物流有限公司 | 一种双温控区间医药运输车 |
CN109383358A (zh) * | 2018-10-15 | 2019-02-26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一种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网络中的环境监控装置 |
CN209257829U (zh) * | 2018-12-26 | 2019-08-16 | 新乡市华泰制冷有限公司 | 冷藏车温控系统 |
-
2019
- 2019-12-05 CN CN201911237230.9A patent/CN11097914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5336A (zh) * | 2008-05-22 | 2009-11-25 | 塞莫金公司 | 分布式制冷系统 |
JP2018036015A (ja) * | 2016-09-01 | 2018-03-08 | 株式会社日章冷凍 | 車両用冷凍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
KR101814959B1 (ko) * | 2017-06-13 | 2018-01-04 | 최요섭 | 캠핑카용 에어컨 |
CN107953821A (zh) * | 2017-11-09 | 2018-04-24 | 北京华欣物流有限公司 | 一种双温控区间医药运输车 |
CN109383358A (zh) * | 2018-10-15 | 2019-02-26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一种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网络中的环境监控装置 |
CN209257829U (zh) * | 2018-12-26 | 2019-08-16 | 新乡市华泰制冷有限公司 | 冷藏车温控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2012》", 31 December 2012, 中国财富出版社, pages: 202 - 203 * |
龚延风: "《建筑设备》", 31 July 1997, pages: 199 - 202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32180A (zh) * | 2020-08-18 | 2020-11-13 |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冷链运输场景的告警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介质 |
CN112140981A (zh) * | 2020-09-25 | 2020-12-29 | 吉林省佳园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化冷藏设备 |
CN112140981B (zh) * | 2020-09-25 | 2021-08-20 | 吉林省佳园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化冷藏设备 |
CN112697485A (zh) * | 2020-12-03 | 2021-04-23 | 上海光华国瑞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
CN116985700A (zh) * | 2023-09-26 | 2023-11-03 | 河南新飞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远程控制温度的冷链运输系统 |
CN116985700B (zh) * | 2023-09-26 | 2024-01-19 | 河南新飞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可远程控制温度的冷链运输系统 |
CN117128713A (zh) * | 2023-10-25 | 2023-11-28 | 华清安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应急冷热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79147A (zh) | 一种冷链运输车及其车内温度检测方法 | |
US9259103B2 (en) | Combination-type refrigerating cabinet | |
US20180356870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nitoring power supply for a container | |
US6631621B2 (en) | Cryogenic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5187945A (en) | Refrigerated container | |
US20030019219A1 (en) | Cryogenic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20160101674A1 (en) | Refrigerated Container with Dual Air Curtain | |
US20150316311A1 (en) | Multi-temperature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 |
CN205738900U (zh) | 框架式蓄冷库 | |
CN205608883U (zh) | 一种冷冻型自动售货机 | |
US6751966B2 (en) | Hybri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 |
KR101525438B1 (ko) | 상변화 물질을 이용한 냉동탑차의 냉각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
KR20160118748A (ko) | 증발기 입출구 온도차에 의한 제상주기 결정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상시스템 | |
KR20070016305A (ko) | 수송용 냉동탑차 혹은 냉동컨테이너의 열환경 계측 및모니터링 시스템 | |
CN209409885U (zh) | 一种分类存储式节能冷藏车 | |
KR20170016546A (ko) | 보관 온도가 서로 다른 신선화물의 동시 운반이 가능한 냉장 컨테이너 | |
CN204718225U (zh) | 一种便携式低温冷藏箱 | |
CN207496546U (zh) | 一种可恒温监测预警的冷藏配送车 | |
CN109515293A (zh) | 一种分类存储式节能冷藏车 | |
US10663211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hecking proper airflow within a container | |
CN211567776U (zh) | 端式压缩液态气体冷媒制冷系统装置 | |
CN207180130U (zh) | 盘管外置式冷链物流移动冷藏箱 | |
CN110926048B (zh) | 笼式压缩液态气体冷媒制冷系统装置 | |
JPH02130373A (ja) | 冷凍輸送用箱体の水タンク取付構造 | |
US20240035727A1 (en) |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