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72652A - 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 - Google Patents

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72652A
CN110972652A CN201911328207.0A CN201911328207A CN110972652A CN 110972652 A CN110972652 A CN 110972652A CN 201911328207 A CN201911328207 A CN 201911328207A CN 110972652 A CN110972652 A CN 110972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cylinder
horizontal plate
vegetable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282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诚
费先江
梁根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an Qimi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an Qimi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an Qimi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an Qimi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282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72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72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7265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1/00Transplanting machines
    • A01C11/02Transplanting machines for seed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4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hole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A01G25/09Watering arrangements making use of movable installations on wheel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包括固定安装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上的安装架体、安装至安装架体上且用于接收菜苗与水并自动将菜苗栽种至田地中的菜苗栽种装置(200),所述的菜苗栽种装置(200)包括栽种机构(210)、填土机构(220),栽种机构(210)用于接收水与菜苗并将菜苗栽种至田地中,填土机构(220)用于在菜苗栽种完毕后将土壤填埋至菜苗周围;菜苗栽种过程自动化,大大降低了菜农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菜苗的栽种效率,栽种后的相邻两组菜苗之间的距离恒定,整个田地内的菜苗呈均匀间隔分布且间隔距离可事先进行预算设定,田地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产生的效益能够达到最大化。

Description

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菜苗栽种组件。
背景技术
移栽是农作物生产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一种首先在苗床培养小苗,待壮苗后移植到大田的农艺方式,农民在种植蔬菜的时候,首先需要在一小块土地上通过种子培育幼苗,而菜苗是需要移栽至大片农田中,而移栽的时候,农民则需要用铲子在农田中挖出一个小坑,然后将一株菜苗的根部置于小坑中,最后在将小坑用土壤填平,这样的移栽方式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而且需要种植人员不断的下蹲或者弯腰低头,特别容易疲劳,且大面积蔬菜栽植的时候,工作效率较为低下,为此,本发明有必要提出一种菜苗栽种设备,其只需菜农将菜苗依次投放至投放漏斗内即可,后续的菜苗栽种过程全自动化,无需菜农手动参与,大大降低了菜农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菜苗的栽种效率,栽种后的相邻两组菜苗之间的距离恒定,整个田地内的菜苗呈均匀间隔分布且间隔距离可事先进行预算设定,田地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产生的效益最大化,同时,菜苗栽种过程中,会通过水对菜苗进行浇水定根处理并通过填土板对菜苗两侧进行填土,菜苗不会出现侧歪现象,存活率更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菜苗栽种组件,其只需菜农将菜苗依次投放至投放漏斗内即可,后续的菜苗栽种过程全自动化,无需菜农手动参与,大大降低了菜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菜苗的栽种效率,并且栽种后的相邻两组菜苗之间的距离恒定。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包括固定安装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上的安装架体、安装至安装架体上且用于接收菜苗与水并自动将菜苗栽种至田地中的菜苗栽种装置(200);
所述的菜苗栽种装置(200)包括栽种机构(210)、填土机构(220),栽种机构(210)用于接收水与菜苗并将菜苗栽种至田地中,填土机构(220)用于在菜苗栽种完毕后将土壤填埋至菜苗周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栽种机构(210)包括第一安装构件(2110)、第二安装构件(2120)、钻头(2130)、栽种动力传递构件(2140),第一安装构件(2110)包括安装筒(2111)、竖直筒(2112),安装筒(2111)为轴向垂直于地面且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安装筒(2111)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且安装筒(2111)的上开口端用于接收菜苗与水;
所述的竖直筒(2112)与安装筒(2111)之间呈同轴布置,竖直筒(2112)的一端位于安装筒(2111)内、另一端穿过安装筒(2111)并位于安装筒(2111)的正下方,竖直筒(2112)与安装筒(2111)之间设置有滑动导向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滑动导向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导向件包括设置于安装筒(2111)腔壁且延伸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滑槽、设置于竖直筒(2112)外圆面且延伸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滑动凸起,滑槽与滑动凸起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竖直筒(2112)的底端外部同轴固定有连接套(21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竖直筒(2112)顶端同轴设置有引导筒,引导筒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引导筒的内腔呈圆台形结构且其小端与竖直筒(2112)内腔之间相互匹配并相互接通,引导筒顶端外圆面与安装筒(2111)的腔壁之间紧密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第二安装构件(2120)包括水平板(2121)、支撑件,水平板(2121)呈水平布置且水平板(2121)的延伸方向还垂直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水平板(212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套设孔,水平板(2121)通过套设孔活动套设于竖直筒(2112)外部并且水平板(2121)可沿竖直筒(2112)的轴向发生位移,所述的连接套(2113)位于水平板(2121)的正下方,水平板(2121)的底部还设置有与连接套(2113)同轴布置的承托套筒,承托套筒的底部与连接套(2113)的顶部接触并且两者配合对水平板(2121)起支撑作用;
所述的竖直筒(2112)的外部设置有抵触台阶并且抵触台阶位于水平板(2121)的上方,竖直筒(2112)位于抵触台阶与水平板(2121)之间的部分外部套设有行程弹簧(2150)并且行程弹簧(2150)的弹力驱使水平板(2121)做下降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支撑件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于水平板(2121)沿自身延伸方向的一端,支撑件包括导向滑杆(2122)、调节脚(2123)、支撑弹簧(2124),水平板(2121)的端部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滑孔,导向滑杆(2122)呈竖直布置,导向滑杆(2122)的一端位于水平板(2121)上方且该端匹配设置有限位螺栓、另一端穿过滑孔并位于水平板(2121)的下方,导向滑杆(2122)与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导向滑杆(2122)的底端端面同轴设置有螺纹孔,调节脚(2123)呈竖直布置,调节脚(2123)的顶端以螺纹安装方式同轴设置于螺纹孔内、底端位于导向滑杆(2122)的正下方;
所述的导向滑杆(2122)的底端设置有外置台阶,支撑弹簧(2124)套设于导向滑杆(2122)的外部,支撑弹簧(2124)的一端与水平板(2121)抵触、另一端与外置台阶抵触,支撑弹簧(2124)的弹力驱使水平板(2121)做上升运动,支撑弹簧(2124)的弹力系数大于行程弹簧(2150)的弹力系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钻头(2130)位于竖直筒(2112)的正下方,钻头(2130)为由两组呈勺状结构的钻壳构成的菱形中空结构并且钻头(2130)的竖直中心线与竖直筒(2112)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所述的连接套(2113)的外部设置有铰接凸起a,所述的钻壳的壳面设置有连接杆a(2131),连接杆a(2131)可分为两段并分别为铰接段一/二,铰接段一的一端与钻壳壳面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连接端且该端与铰接凸起a之间铰接,铰接段二位于铰接段一的上方,铰接段二的一端与铰接段一的连接端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铰接端,铰接段一/二之间共同构成V型内夹角背离竖直筒(2112)轴向中心线的V形结构,所述的铰接段一的连接端、铰接凸起a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平行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
所述的水平板(2121)的底部设置有铰接凸起b且铰接凸起b位于连接杆a(2131)铰接段二的铰接端朝向竖直筒(2112)轴向中心线的一侧,连接杆a(2131)与铰接凸起b之间设置有连接杆b(2132),连接杆b(2132)的一端与连接杆a(2131)铰接段二的铰接端之间铰接连接、另一端与铰接凸起b之间铰接连接,连接杆b(2132)与连接杆a(2131)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连接杆b(2132)与铰接凸起b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均平行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
所述的铰接凸起a、连接杆a(2131)、铰接凸起b、连接杆b(2132)均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钻头(2130)的顶部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通孔并且通孔同轴位于竖直筒(2112)底端的正下方,钻头(2130)的底部呈尖锐状结构并且其底部位于调节脚(2123)底端的下方;
所述的钻头(213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两组钻壳做相互远离的张开状态、两组钻壳做相互靠近的合拢状态,钻头(2130)的初始状态为合拢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栽种动力传递构件(2140)包括固定套(2141)、驱动杆(2142)、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传递轴、传递板、中间轴(2147),传递轴的轴向平行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传递轴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传递轴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靠近动力源的传递轴a(2143)、靠近竖直筒(2112)的传递轴b(2144),并且两组传递轴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传递轴a(2143)与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件(2148)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2148)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动力传递件(2148)为锥齿轮动力传递结构;
所述的传递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传递轴的轴向,传递板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固定于传递轴a(2143)朝向传递轴b(2144)的端部的传递板a(2145)、固定于传递轴b(2144)朝向传递轴a(2143)的端部的传递板b(2146),并且两组传递板之间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中间轴(2147)的轴向平行于传递轴的轴向,中间轴(2147)固定于两组传递板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固定套(2141)同轴固定于竖直筒(2112)的外部,所述的驱动杆(214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传递轴的轴向,驱动杆(2142)的一端与固定套(2141)之间转动连接、另一端开设有套接孔且套接孔活动套设于中间轴(2147)的外部,驱动杆(2142)与固定套(2141)之间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轴向平行于传递轴的轴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填土机构(220)位于栽种机构(210)沿拖拉机等行进设备前进方向的正后方,填土机构(220)包括紧固套(221)、紧固柱(222)、水平滑杆(223)、填土件,紧固套(221)同轴固定于安装筒(2111)的外部,紧固柱(222)呈倾斜布置且紧固柱(222)的顶端与紧固套(221)之间固定连接,水平滑杆(22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动面并垂直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水平滑杆(223)固定于紧固柱(222)的底端且固定点处位于水平滑杆(223)的中间位置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填土件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于水平滑杆(223)的一端,填土件包括紧固块(224)、竖直滑杆(225)、填土板(226),紧固块(224)固定于水平滑杆(223)的端部,竖直滑杆(225)呈竖直布置并且竖直滑杆(225)与紧固块(224)之间固定连接,紧固块(224)与水平滑杆(223)之间的固定方式、竖直滑杆(225)与紧固块(224)之间的固定方式均为可调式紧固螺栓固定方式;
所述的填土板(226)呈竖直布置且填土板(226)固定于竖直滑杆(225)的底端,并且填土板(226)的底端伸入至土壤里;
所述的两组填土件的填土板(226)之间的距离沿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递增,且两组填土板(226)之间区域的水平中心线与钻头(2130)张口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两组填土板(226)之间距离最小的区域可对菜苗进行避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只需菜农将菜苗依次投放至投放漏斗内即可,后续的菜苗栽种过程全自动化,无需菜农手动参与,大大降低了菜农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菜苗的栽种效率,栽种后的相邻两组菜苗之间的距离恒定,整个田地内的菜苗呈均匀间隔分布且间隔距离可事先进行预算设定,田地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产生的效益最大化,同时,菜苗栽种过程中,水箱内的水会对菜苗进行浇水定根处理,填土机构会对菜苗两侧进行填土,菜苗不会出现侧歪现象,存活率更高,除此之外,菜苗可对钻头所挖坑洞的深度进行调整、可对填土板伸入至土壤内的深度进行调整,两者配合使得本菜苗栽种设备的适用性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菜苗供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投放动力连接机构与安装轴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动力连接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动力连接构件与安装轴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连接轴c、主动拨盘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连接轴d、从动槽轮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循环投放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旋转筒与安装轴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菜苗栽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菜苗栽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栽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一/二安装构件、钻头、行程弹簧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第一安装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第一安装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竖直筒与第二安装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水平板、竖直筒、钻头三者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水平板、竖直筒、钻头三者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栽种动力传递构件、连接轴c、竖直筒的配合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栽种动力传递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填土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自动将菜苗栽种至田地内的优越性在于,其只需菜农将菜苗依次投放至投放漏斗内即可,后续的菜苗栽种过程全自动化,无需菜农手动参与,大大降低了菜农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菜苗的栽种效率,栽种后的相邻两组菜苗之间的距离恒定,整个田地内的菜苗呈均匀间隔分布且间隔距离可事先进行预算设定,田地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产生的效益最大化,同时,菜苗栽种过程中,水箱内的水会对菜苗进行浇水定根处理,填土机构会对菜苗两侧进行填土,菜苗不会出现侧歪现象,存活率更高,除此之外,菜苗可对钻头所挖坑洞的深度进行调整、可对填土板伸入至土壤内的深度进行调整,两者配合使得本菜苗栽种设备的适用性更广。
半自动菜苗栽种设备,其包括固定安装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上的安装架体,安装架体上安装有菜苗供应装置100、菜苗栽种装置200,菜苗供应装置100用于接收菜农投放的菜苗并按照次序依次使菜苗掉落至菜苗栽种装置200内,菜苗栽种装置200用于自动将菜苗栽种至田地中。
所述的菜苗供应装置100包括循环投放机构120、水箱130、投放动力连接机构140,循环投放机构120用于接收菜农投放的菜苗并按照次序依次使菜苗掉落至菜苗栽种装置200内,投放动力连接机构140用于接收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动力并将其传递给循环投放机构120供其运行,水箱130用于给循环投放机构120内的菜苗供应水并使菜苗在栽种过程中完成浇水定根。
所述的循环投放机构120包括安装罩壳121、安装轴122、旋转筒123,安装罩壳121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形壳体结构,安装罩壳121固定于安装架体上并且安装罩壳121的上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安装端盖。
所述的安装端盖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接收孔1211以及进水孔1212,安装罩壳121的封闭端竖直设置有与其内腔连接接通的投放管1213。
所述的安装轴122同轴活动安装于安装罩壳121内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安装轴122的底端穿过安装罩壳121封闭端并位于安装罩壳121的正下方。
所述的旋转筒123为圆柱体结构并且旋转筒123同轴固定于安装罩壳121内,旋转筒123的上端面与安装端盖紧密接触并构成密封式配合、下端面与安装罩壳121腔底紧密接触并构成密封式配合。
所述的旋转筒123上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储存孔1231并且储存孔1231沿旋转筒123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的接收孔1211与任意一组储存孔1231之间相互接通,进水孔1212位于接收孔1211沿投放动力连接机构140驱使旋转筒123转动转向的正前方,且进水孔1212与接收孔1211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组储存孔1231之间的距离,并且进水孔1212与对应储存孔1231之间相互接通,所述的投放管1213位于进水孔1212沿投放动力连接机构140驱使旋转筒123转动转向的正前方,且投放管1213与进水孔1212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相邻两组储存孔1231之间的距离,并且投放管1213与对应储存孔1231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水箱130固定于安装架体上,水箱130与进水孔1212之间设置有进水管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进水管进行连接接通,所述的接收孔1211的上孔口处匹配安装有投放漏斗110。
所述的安装架体上安装有用于临时存放菜苗的菜苗储存篮。
投放动力连接机构140接收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动力并将其传递给安装轴122,安装轴122在动力作用下绕自身轴向做周期性转动,具体的,一周期内,安装轴122首先静止不动,接着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转动角度等于相邻两组储存孔1231之间的夹角,其中,安装轴122静止不动过程中,菜农可通过投放漏斗110将菜苗投放至与接收孔1211接通的储存孔1231内,安装轴122转动过程中,安装轴122可牵引旋转筒123同步转动,储存有菜苗的储存孔1231转动至位于进水孔1212正下方并且水箱130向该储存孔1231内注入水,随后安装轴122的下一次周期内,储存有菜苗与水的储存孔1231会转动至位于投放管1213的正上方,菜苗与水可经投放管1213一同向下掉落;
上述过程中,菜农可依次将菜苗投放至下一组储存孔1213内,水箱130也依次向下一组储存孔1213内注入水,如此往复。
所述的投放动力连接机构140包括第一动力连接构件1410、第二动力连接构件1420、第三动力连接构件1430,第一动力连接构件1410用于接收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动力并将其传递给第二动力连接构件1420,第二动力连接构件1420用于接收动力并将其传递给第三动力连接构件1430,第三动力连接构件1430用于接收动力并将其传递给安装轴122。
所述的第一动力连接构件1410包括连接轴a1411、连接轴b1412、连接轴c1413,连接轴a1411与连接轴b1412的轴向均平行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连接轴c1413竖直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连接轴a1411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设置有万向联轴器1414并且两者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1414进行动力连接传递。
所述的连接轴a1411与连接轴b1412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件一1415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件一1415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动力连接件一1415为直齿轮动力传递结构。
所述的连接轴b1412与连接轴c1413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件二1416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件二1416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动力连接件二1416为锥齿轮动力传递结构。
所述的第三动力连接构件1430包括连接轴d1431,连接轴d1431竖直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连接轴d1431与安装轴122底端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件三1432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件三1432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动力连接件三1432为传动比为一的直齿轮动力传递结构。
所述的第二动力连接构件1410为间歇槽轮结构,第二动力连接构件1410包括同轴固定于连接轴c1413外部的主动拨盘1421、同轴固定于连接轴d1431外部的从动槽轮1423,主动拨盘1421的上端面设置有圆柱销1422,从动槽轮1423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间歇槽1424并且间歇槽1424的引导方向平行于从动槽轮1423与其对应点处的直径方向,间歇槽1424沿从动槽轮1423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并且间歇槽1424的数量等于储存孔1231的数量。
第一动力连接构件1410接收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动力并使连接轴c1413绕自身轴向转动,连接轴c1413转动一周期过程中,其通过呈间歇槽轮结构的第二动力连接构件1410牵引连接轴d1431绕自身轴向转动,具体的,连接轴c1413转动一周期,连接轴d1431首先静止不动,接着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转动角度等于相邻两组储存孔1231之间的夹角,如此往复;
由于动力连接件三1432为传动比为一的直齿轮动力传递结构,故而安装轴122的转动运行过程与连接轴d1431的转动运行过程一致并且安装轴122的转向与连接轴d1431的转向相反。
所述的菜苗栽种装置200位于菜苗供应装置100的下方,菜苗栽种装置200包括栽种机构210、填土机构220,栽种机构210用于接收向下掉落的水与菜苗并将菜苗栽种至田地中,填土机构220用于在菜苗栽种完毕后将土壤填埋至菜苗周围。
所述的栽种机构210包括第一安装构件2110、第二安装构件2120、钻头2130、栽种动力传递构件2140,第一安装构件2110包括安装筒2111、竖直筒2112,安装筒2111为轴向垂直于地面且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安装筒2111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且安装筒2111的上开口端与投放管1213的下管口之间同轴固定连接接通。
所述的竖直筒2112与安装筒2111之间呈同轴布置,竖直筒2112的一端位于安装筒2111内、另一端穿过安装筒2111并位于安装筒2111的正下方,竖直筒2112与安装筒2111之间设置有滑动导向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滑动导向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具体的,滑动导向件包括设置于安装筒2111腔壁且延伸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滑槽、设置于竖直筒2112外圆面且延伸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滑动凸起,滑槽与滑动凸起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竖直筒2112的底端外部同轴固定有连接套2113。
优选的,菜苗在经投放管1213向安装筒2111/竖直筒2112内掉落的过程中,菜苗叶有可能会被夹至安装筒2111与竖直筒2112顶端之间的间隙内并受到损伤,严重的,菜苗还会被竖直筒2112的顶端端面阻拦,无法顺利向下掉落而影响后续栽种过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竖直筒2112顶端同轴设置有引导筒,引导筒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引导筒的内腔呈圆台形结构且其小端与竖直筒2112内腔之间相互匹配并相互接通,引导筒顶端外圆面与安装筒2111的腔壁之间紧密接触;引导筒的设置能够在菜苗向竖直筒2112内掉落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菜苗能够平稳顺利的向下掉落。
所述的第二安装构件2120包括水平板2121、支撑件,水平板2121呈水平布置且水平板2121的延伸方向还垂直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水平板212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套设孔,水平板2121通过套设孔活动套设于竖直筒2112外部并且水平板2121可沿竖直筒2112的轴向发生位移,所述的连接套2113位于水平板2121的正下方,水平板2121的底部还设置有与连接套2113同轴布置的承托套筒,承托套筒的底部与连接套2113的顶部接触并且两者配合对水平板2121起支撑作用。
所述的竖直筒2112的外部设置有抵触台阶并且抵触台阶位于水平板2121的上方,竖直筒2112位于抵触台阶与水平板2121之间的部分外部套设有行程弹簧2150并且行程弹簧2150的弹力驱使水平板2121做下降运动。
所述的支撑件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于水平板2121沿自身延伸方向的一端,支撑件包括导向滑杆2122、调节脚2123、支撑弹簧2124,水平板2121的端部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滑孔,导向滑杆2122呈竖直布置,导向滑杆2122的一端位于水平板2121上方且该端匹配设置有限位螺栓、另一端穿过滑孔并位于水平板2121的下方,导向滑杆2122与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导向滑杆2122的底端端面同轴设置有螺纹孔,调节脚2123呈竖直布置,调节脚2123的顶端以螺纹安装方式同轴设置于螺纹孔内、底端位于导向滑杆2122的正下方。
所述的导向滑杆2122的底端设置有外置台阶,支撑弹簧2124套设于导向滑杆2122的外部,支撑弹簧2124的一端与水平板2121抵触、另一端与外置台阶抵触,支撑弹簧2124的弹力驱使水平板2121做上升运动,支撑弹簧2124的弹力系数大于行程弹簧2150的弹力系数。
所述的钻头2130位于竖直筒2112的正下方,钻头2130为由两组呈勺状结构的钻壳构成的菱形中空结构并且钻头2130的竖直中心线与竖直筒2112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所述的连接套2113的外部设置有铰接凸起a,所述的钻壳的壳面设置有连接杆a2131,连接杆a2131可分为两段并分别为铰接段一/二,铰接段一的一端与钻壳壳面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连接端且该端与铰接凸起a之间铰接,铰接段二位于铰接段一的上方,铰接段二的一端与铰接段一的连接端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铰接端,铰接段一/二之间共同构成V型内夹角背离竖直筒2112轴向中心线的V形结构,所述的铰接段一的连接端、铰接凸起a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平行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
所述的水平板2121的底部设置有铰接凸起b且铰接凸起b位于连接杆a2131铰接段二的铰接端朝向竖直筒2112轴向中心线的一侧,连接杆a2131与铰接凸起b之间设置有连接杆b2132,连接杆b2132的一端与连接杆a2131铰接段二的铰接端之间铰接连接、另一端与铰接凸起b之间铰接连接,连接杆b2132与连接杆a2131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连接杆b2132与铰接凸起b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均平行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
所述的铰接凸起a、连接杆a2131、铰接凸起b、连接杆b2132均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钻头2130的顶部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通孔并且通孔同轴位于竖直筒2112底端的正下方,钻头2130的底部呈尖锐状结构并且其底部位于调节脚2123底端的下方。
所述的钻头213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两组钻壳做相互远离的张开状态、两组钻壳做相互靠近的合拢状态,钻头2130的初始状态为合拢状态。
栽种机构210的菜苗栽种过程,具体表现为:菜苗与水经投放管1213、安装筒2111、竖直筒2112掉落至钻头2130内,随后,栽种动力传递构件2140接收投放动力连接机构140的动力并驱使竖直筒2112做下降运动,竖直筒2112下降首先通过行程弹簧2150驱使第二安装构件2120以及钻头2130同步下降,该过程中,钻头2130的底部会与地面接触并初步伸入至土壤里;
在调节脚2123的底端与地面接触后,由于支撑弹簧2124的弹力系数大于行程弹簧2150的弹力系数,故而第二安装构件2120静止不动并且钻头2130继续跟随竖直筒2112同步下降,行程弹簧2150呈压缩状态,该过程中,钻头2130与水平板2121之间的距离会逐步增大,故而在连接杆a2131/连接杆b2132的配合下,两组钻壳做相互远离的运动,即钻头2130切换至张开状态,钻头2130下降与张口两者配合会在土壤里挖出供菜苗栽种的坑洞;
当钻头2130张开的开口夹角达到最大值时,行程弹簧2150的压缩量也达到最大,此时,菜苗与水会从钻头2130的张口处掉落出并位于坑洞内,此后,竖直筒2112继续下降过程中,钻头2130保持最大张口跟随竖直筒2112继续同步下降并且水平板2121也跟随竖直筒2112同步下降,支撑弹簧2124呈压缩状态,该过程中,坑洞的深度增加并且菜苗随之向下掉落至坑洞底部,菜苗栽种完毕,由于水的存在,水对菜苗根部有浇水定根作用,故而菜苗不会出现侧歪;
菜苗栽种完毕后,栽种动力传递构件2140会驱使竖直筒2112上升,竖直筒2112上升过程中,支撑弹簧2124首先释放压缩量,故而水平板2121与钻头2130同步跟随竖直筒2112上升,即钻头2130会保持张口不变的状态随竖直筒2112上升;
当支撑弹簧2124压缩量释放完时,钻头2130已经位于菜苗上方,此后,竖直筒2112上升过程中,第二安装构件2120静止不动,行程弹簧2150释放压缩量,钻头2130继续跟随竖直筒2112同步上升,在连接杆a2131/连接杆b2132的配合下,两组钻壳做相互靠近的运动,即钻头2130切换至合拢状态;
当行程弹簧2150压缩量释放完时,钻头2130合拢完毕并且第二安装构件2120、竖直筒2112、钻头2130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恢复至原状,此后,竖直筒2112上升并牵引第二安装构件2120/钻头2130同步上升,直至第一安装构件2110、第二安装构件2130、钻头2130均恢复至原状,此时栽种机构210也随之恢复至原状,可进行下一轮的菜苗栽种过程,如此往复。
上述菜苗栽种过程中,菜农可通过调整调节脚2123底部与导向滑杆2122之间距离,即调整调节脚2123与地面之间的初始距离,从而调整钻头2130在栽种过程中所挖坑洞的深度。
所述的栽种动力传递构件2140包括固定套2141、驱动杆2142、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传递轴、传递板、中间轴2147,传递轴的轴向平行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传递轴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传递轴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靠近连接轴c1413的传递轴a2143、靠近竖直筒2112的传递轴b2144,并且两组传递轴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传递轴a2143与连接轴c1413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件2148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2148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动力传递件2148为锥齿轮动力传递结构。
所述的传递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传递轴的轴向,传递板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固定于传递轴a2143朝向传递轴b2144的端部的传递板a2145、固定于传递轴b2144朝向传递轴a2143的端部的传递板b2146,并且两组传递板之间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中间轴2147的轴向平行于传递轴的轴向,中间轴2147固定于两组传递板之间。
所述的固定套2141同轴固定于竖直筒2112的外部,所述的驱动杆214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传递轴的轴向,驱动杆2142的一端与固定套2141之间转动连接、另一端开设有套接孔且套接孔活动套设于中间轴2147的外部,驱动杆2142与固定套2141之间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轴向平行于传递轴的轴向。
栽种动力传递构件2140驱使竖直筒2112运动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连接轴c1413转动并通过动力传递件2148牵引传递轴a2143绕自身轴向转动,传递轴a2143转动并牵引传递板a2145/中间轴2147/传递板b2146/传递轴b2144均绕传递轴a2143的轴向转动,由于驱动杆2142与固定套2141/中间轴2147之间均为转动连接,故而驱动组件会通过驱动杆2142驱使固定套2141沿竖直筒2112的轴向发生位移,固定套2141运动并牵引竖直筒2112同步运动,具体的,传递轴a2143转动一周期过程中,前半周期牵引竖直筒2112做下降运动,后半周期牵引竖直筒2112做上升运动。
所述的填土机构220位于栽种机构210沿拖拉机等行进设备前进方向的正后方,填土机构220包括紧固套221、紧固柱222、水平滑杆223、填土件,紧固套221同轴固定于安装筒2111的外部,紧固柱222呈倾斜布置且紧固柱222的顶端与紧固套221之间固定连接,水平滑杆22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动面并垂直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水平滑杆223固定于紧固柱222的底端且固定点处位于水平滑杆223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的填土件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于水平滑杆223的一端,填土件包括紧固块224、竖直滑杆225、填土板226,紧固块224固定于水平滑杆223的端部,竖直滑杆225呈竖直布置并且竖直滑杆225与紧固块224之间固定连接,紧固块224与水平滑杆223之间的固定方式、竖直滑杆225与紧固块224之间的固定方式均为可调式紧固螺栓固定方式。
所述的填土板226呈竖直布置且填土板226固定于竖直滑杆225的底端,并且填土板226的底端伸入至土壤里。
所述的两组填土件的填土板226之间的距离沿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递增,且两组填土板226之间区域的水平中心线与钻头2130张口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两组填土板226之间距离最小的区域可对菜苗进行避让。
填土机构220的填土过程,具体表现为:拖拉机等行进设备前进过程中,会牵引填土机构220同步前进,前进过程中,填土机构220的两组填土板226会将土壤刮至钻头2130所挖坑洞的两侧,即将土壤填至菜苗两侧;除此之外,菜农可通过调整紧固块224与水平滑杆223之间、竖直滑杆225与紧固块224之间的紧固螺栓,从而调整填土板226伸入至土壤内的深度。

Claims (10)

1.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安装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上的安装架体、安装至安装架体上且用于接收菜苗与水并自动将菜苗栽种至田地中的菜苗栽种装置(200);
所述的菜苗栽种装置(200)包括栽种机构(210)、填土机构(220),栽种机构(210)用于接收水与菜苗并将菜苗栽种至田地中,填土机构(220)用于在菜苗栽种完毕后将土壤填埋至菜苗周围;
所述的栽种机构(210)包括第一安装构件(2110)、第二安装构件(2120)、钻头(2130)、栽种动力传递构件(2140),第一安装构件(2110)包括安装筒(2111)、竖直筒(2112),安装筒(2111)为轴向垂直于地面且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安装筒(2111)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且安装筒(2111)的上开口端用于接收菜苗与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筒(2112)与安装筒(2111)之间呈同轴布置,竖直筒(2112)的一端位于安装筒(2111)内、另一端穿过安装筒(2111)并位于安装筒(2111)的正下方,竖直筒(2112)与安装筒(2111)之间设置有滑动导向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滑动导向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导向件包括设置于安装筒(2111)腔壁且延伸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滑槽、设置于竖直筒(2112)外圆面且延伸方向垂直于地面的滑动凸起,滑槽与滑动凸起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竖直筒(2112)的底端外部同轴固定有连接套(2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筒(2112)顶端同轴设置有引导筒,引导筒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引导筒的内腔呈圆台形结构且其小端与竖直筒(2112)内腔之间相互匹配并相互接通,引导筒顶端外圆面与安装筒(2111)的腔壁之间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安装构件(2120)包括水平板(2121)、支撑件,水平板(2121)呈水平布置且水平板(2121)的延伸方向还垂直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水平板(212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套设孔,水平板(2121)通过套设孔活动套设于竖直筒(2112)外部并且水平板(2121)可沿竖直筒(2112)的轴向发生位移,所述的连接套(2113)位于水平板(2121)的正下方,水平板(2121)的底部还设置有与连接套(2113)同轴布置的承托套筒,承托套筒的底部与连接套(2113)的顶部接触并且两者配合对水平板(2121)起支撑作用;
所述的竖直筒(2112)的外部设置有抵触台阶并且抵触台阶位于水平板(2121)的上方,竖直筒(2112)位于抵触台阶与水平板(2121)之间的部分外部套设有行程弹簧(2150)并且行程弹簧(2150)的弹力驱使水平板(2121)做下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于水平板(2121)沿自身延伸方向的一端,支撑件包括导向滑杆(2122)、调节脚(2123)、支撑弹簧(2124),水平板(2121)的端部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滑孔,导向滑杆(2122)呈竖直布置,导向滑杆(2122)的一端位于水平板(2121)上方且该端匹配设置有限位螺栓、另一端穿过滑孔并位于水平板(2121)的下方,导向滑杆(2122)与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导向滑杆(2122)的底端端面同轴设置有螺纹孔,调节脚(2123)呈竖直布置,调节脚(2123)的顶端以螺纹安装方式同轴设置于螺纹孔内、底端位于导向滑杆(2122)的正下方;
所述的导向滑杆(2122)的底端设置有外置台阶,支撑弹簧(2124)套设于导向滑杆(2122)的外部,支撑弹簧(2124)的一端与水平板(2121)抵触、另一端与外置台阶抵触,支撑弹簧(2124)的弹力驱使水平板(2121)做上升运动,支撑弹簧(2124)的弹力系数大于行程弹簧(2150)的弹力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头(2130)位于竖直筒(2112)的正下方,钻头(2130)为由两组呈勺状结构的钻壳构成的菱形中空结构并且钻头(2130)的竖直中心线与竖直筒(2112)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所述的连接套(2113)的外部设置有铰接凸起a,所述的钻壳的壳面设置有连接杆a(2131),连接杆a(2131)可分为两段并分别为铰接段一/二,铰接段一的一端与钻壳壳面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连接端且该端与铰接凸起a之间铰接,铰接段二位于铰接段一的上方,铰接段二的一端与铰接段一的连接端之间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铰接端,铰接段一/二之间共同构成V型内夹角背离竖直筒(2112)轴向中心线的V形结构,所述的铰接段一的连接端、铰接凸起a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平行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
所述的水平板(2121)的底部设置有铰接凸起b且铰接凸起b位于连接杆a(2131)铰接段二的铰接端朝向竖直筒(2112)轴向中心线的一侧,连接杆a(2131)与铰接凸起b之间设置有连接杆b(2132),连接杆b(2132)的一端与连接杆a(2131)铰接段二的铰接端之间铰接连接、另一端与铰接凸起b之间铰接连接,连接杆b(2132)与连接杆a(2131)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连接杆b(2132)与铰接凸起b之间铰接连接处构成的铰接轴轴向均平行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
所述的铰接凸起a、连接杆a(2131)、铰接凸起b、连接杆b(2132)均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钻头(2130)的顶部开设有与其内腔接通的通孔并且通孔同轴位于竖直筒(2112)底端的正下方,钻头(2130)的底部呈尖锐状结构并且其底部位于调节脚(2123)底端的下方;
所述的钻头(213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两组钻壳做相互远离的张开状态、两组钻壳做相互靠近的合拢状态,钻头(2130)的初始状态为合拢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种动力传递构件(2140)包括固定套(2141)、驱动杆(2142)、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传递轴、传递板、中间轴(2147),传递轴的轴向平行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传递轴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传递轴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靠近动力源的传递轴a(2143)、靠近竖直筒(2112)的传递轴b(2144),并且两组传递轴之间呈同轴布置;
所述的传递轴a(2143)与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件(2148)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2148)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动力传递件(2148)为锥齿轮动力传递结构;
所述的传递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传递轴的轴向,传递板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固定于传递轴a(2143)朝向传递轴b(2144)的端部的传递板a(2145)、固定于传递轴b(2144)朝向传递轴a(2143)的端部的传递板b(2146),并且两组传递板之间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中间轴(2147)的轴向平行于传递轴的轴向,中间轴(2147)固定于两组传递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2141)同轴固定于竖直筒(2112)的外部,所述的驱动杆(214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传递轴的轴向,驱动杆(2142)的一端与固定套(2141)之间转动连接、另一端开设有套接孔且套接孔活动套设于中间轴(2147)的外部,驱动杆(2142)与固定套(2141)之间转动连接处构成的转动轴轴向平行于传递轴的轴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土机构(220)位于栽种机构(210)沿拖拉机等行进设备前进方向的正后方,填土机构(220)包括紧固套(221)、紧固柱(222)、水平滑杆(223)、填土件,紧固套(221)同轴固定于安装筒(2111)的外部,紧固柱(222)呈倾斜布置且紧固柱(222)的顶端与紧固套(221)之间固定连接,水平滑杆(223)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动面并垂直于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水平滑杆(223)固定于紧固柱(222)的底端且固定点处位于水平滑杆(223)的中间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土件设置有两组并分别安装于水平滑杆(223)的一端,填土件包括紧固块(224)、竖直滑杆(225)、填土板(226),紧固块(224)固定于水平滑杆(223)的端部,竖直滑杆(225)呈竖直布置并且竖直滑杆(225)与紧固块(224)之间固定连接,紧固块(224)与水平滑杆(223)之间的固定方式、竖直滑杆(225)与紧固块(224)之间的固定方式均为可调式紧固螺栓固定方式;
所述的填土板(226)呈竖直布置且填土板(226)固定于竖直滑杆(225)的底端,并且填土板(226)的底端伸入至土壤里;
所述的两组填土件的填土板(226)之间的距离沿拖拉机等行进设备的前进方向递增,且两组填土板(226)之间区域的水平中心线与钻头(2130)张口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两组填土板(226)之间距离最小的区域可对菜苗进行避让。
CN201911328207.0A 2019-12-20 2019-12-20 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 Withdrawn CN110972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8207.0A CN110972652A (zh) 2019-12-20 2019-12-20 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28207.0A CN110972652A (zh) 2019-12-20 2019-12-20 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2652A true CN110972652A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73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28207.0A Withdrawn CN110972652A (zh) 2019-12-20 2019-12-20 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726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0959A (zh) * 2020-09-11 2020-12-04 郭建强 一种纸筒育苗种植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0959A (zh) * 2020-09-11 2020-12-04 郭建强 一种纸筒育苗种植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3285B (zh) 一种芯槽式农作物钵苗移栽机
US10004174B2 (en) Transplanter for a walk-behind tractor
CN111670657A (zh) 一种菠萝移栽施肥机
CN108184352A (zh) 一种综合式一体化农用设备
CN110972624A (zh) 适用于蔬菜等农作物规模化种植的自动化播种机
CN110972652A (zh) 蔬菜菜苗的自动化栽种组件
CN107750533B (zh) 薏苡精量穴播机
CN110915566A (zh) 蔬菜菜苗的栽种方法
CN208597291U (zh) 一种农业生产秧苗栽植机
CN107396662B (zh) 一种小麦玉米两用智能精准施肥播种机
CN204168746U (zh) 移栽器
CN110972650A (zh) 用于蔬菜种植的菜苗投放组件
CN110800407A (zh) 一种多功能大葱双行移栽机
CN110972651A (zh) 蔬菜种植机械
CN105393685B (zh) 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大蒜播种机
CN110972612A (zh) 应用于蔬菜、瓜果等农作物自动化播种的覆土组件
CN110945989A (zh) 应用于农作物规模化种植的种子定向输送组件
CN112789978A (zh) 一种自走式膜上萝卜精量播种机
CN112673774A (zh) 一种农业用插秧装置
CN203446194U (zh) 播种机
CN214708677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快速播种装置
CN21433857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农业机械用农业播种机
CN217183833U (zh) 一种多功能烟苗膜下小苗移栽设备
CN215379859U (zh) 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种植农作物的移栽机
CN220935613U (zh) 一种黄精幼苗带土移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000 Qiming Road office, building 2, Fortune Plaza, Luyang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u'an qimi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7000 East Gaocheng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Lu'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u'an qimi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