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7278B - 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7278B
CN110967278B CN201911165211.XA CN201911165211A CN110967278B CN 110967278 B CN110967278 B CN 110967278B CN 201911165211 A CN201911165211 A CN 201911165211A CN 110967278 B CN110967278 B CN 1109672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slurry
transparent tank
pipe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52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7278A (zh
Inventor
肖乐春
沈军
林敏�
戴洪波
李纯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itic Te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itic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itic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itic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6521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72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7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7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7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7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9/00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9/00Investigat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of materials;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 G01N9/36Analysing materials by measuring the density or specific gravity, e.g. determining quantity of moistur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包括用于预存浆液的总称量装置、设于所述总称量装置输出端且用于击碎物料结块的破碎装置、设于破碎装置输出端且用于输送浆液并进行过滤的输送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装置输出端且用于接收固体物料的固料称量装置、多级过滤模块、设于所述输送装置底部且用于汇集浆液并向所述多级过滤模块输送的聚料装置以及与所述总称量装置以及固料称量装置电连接并可即时接收固料称量装置数据变化的控制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精度高、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当前我国住宅产业进化过程中重点发展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和环保等特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在于它的连接技术,其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具有施工方便、性能可靠、经济耐久等优势,因此,该连接技术是能够较好地解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是目前工程中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普遍采用的方式。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安全性,研究表明灌浆缺陷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试件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有较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进行粗糙的检测,当确保灌浆物料密实度合格时,再进行合理的施工,然而,现场施工的不变因素多样,因此,在施工完毕后,也需要将剩余的灌浆物料带回进行精准的检测,以确保监理以及检测部门等有关部门来确定对该工程的返工期限或者是维护期限,从而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需要有精准的检测手段来检验施工灌浆的密实度;不仅如此,还需要测量密实度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变化,从而来确定或者计算再次返工或维护的期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预存浆液的总称量装置、设于所述总称量装置输出端且用于击碎物料结块的破碎装置、设于破碎装置输出端且用于输送浆液并进行过滤的输送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装置输出端且用于接收固体物料的固料称量装置、多级过滤模块、设于所述输送装置底部且用于汇集浆液并向所述多级过滤模块输送的聚料装置以及与所述总称量装置以及固料称量装置电连接并可即时接收固料称量装置数据变化的控制模块。
优选为:所述总称量装置包括用于预存浆液的第一透明罐体、设于第一透明罐体外侧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并用于测量第一透明罐体内部物料体积的第一体积测量仪、设于第一透明罐体底部且与第一透明罐体连通的第一浆液输出管、设于第一浆液输出管自由端且可拆卸并用于密封第一浆液输出管的管盖、设于第一透明罐体远离第一浆液输出管一侧且与第一透明罐体内连通的喷水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喷水管上的控制阀以及第一水泵;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罐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优选为: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浆液输出管输出端的卧式破碎筒、与所述卧式破碎筒顶部连通且位于第一浆液输出管输出端下方的收料斗、设于所述卧式破碎筒内部且均通过电机驱动并位于收料斗输出端的一对挤压辊、连接于所述卧式破碎筒外侧壁且延伸至各挤压辊处并通过第二水泵供水的第二喷水管以及与所述卧式破碎筒远离收料斗一侧连通的第二浆液输出管。
优选为: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滑动连接于机架两端且通过第一气缸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两对安装板、转动连接于各对安装板上且通过电机驱动的传动辊以及铺设于所述传动辊之间的输送网带;其中,所述输送网带的上层带面上方还设有多个用于翻动物料且通过电机驱动的耙辊;所述输送网带的上层带面的中部上方间隔设有通过第二气缸驱动升降并用于压住输送网带上层带面向下凹陷的压辊。
优选为:所述固料称量装置包括第二透明罐体、设于第二透明罐体外侧且与控制模块可电连接并用于测量第二透明罐体内部物料体积的第二体积测量仪、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透明罐体内部且将第一透明罐体内部分为纵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第一过滤网、若干个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透明罐体表面且用于加热第一腔室的加热器以及设于第二透明罐体底部且与第二腔室连通的排水管;其中,所述第二透明罐体的外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振动器,并在第二透明罐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优选为:所述聚料装置包括间隔设于输送网带下网面的接料池、设于所述接料池池口处的刮料模块以及与接料池池底连通的排浆管;其中,所述接料池的底部池壁自边缘向与排浆管的连通处逐渐凹陷设置。
优选为:所述刮料模块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接料池内侧壁之间且位于池口处并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的刮料轴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刮料轴外侧壁上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刮料板;其中,各刮料板均自所述刮料轴的转动方向弯曲设置。
优选为:所述多级过滤模块包括与所述排浆管输出端连通的一级过滤筒、与一级过滤筒底部连通的第一送浆管、与第一送浆管输出端连通的二级过滤筒、与所述二级过滤筒底部连通的第二送浆管以及与第二送浆管输出端连通的三级过滤筒;其中,所述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以及三级过滤筒的内部均设有孔径逐渐缩小的第二过滤网,且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和三级过滤筒的顶部均设为开口,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过滤网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网体外侧边缘且与所述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或三级过滤筒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滑动块,所述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以及三级过滤筒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供所述滑动块滑动的滑槽,且各滑动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纵向延伸并位于所述滑槽内的拉杆,并在拉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悬挂于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或三级过滤筒顶部开口处的挂钩。
优选为:所述过滤网体均自边缘向其中心处凹陷。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测量:将施工用的剩余浆液统一倒入第一透明罐体内,并通过第一体积测量仪获取总体积V1,并将通过控制系统将该总体积锁定;
S2排料:在S1称取体积完毕后,打开管盖将第一透明罐体内的物料排入至卧式破碎筒,在排料的同时,打开第一水泵向第一透明罐体内送水,直至第一透明罐体内的固体物质全部排出;
S3碎料:排入卧式破碎筒内的物料经过挤压辊的破碎落在卧式破碎筒内,并且在碎料的同时打开第二水泵,并通过第二喷水管对各挤压辊进行清洗;
S4筛分:将卧式破碎筒内的物料全部排出至输送网带上,经过输送网带的输送将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物质进入第二透明罐体内,剩余浆液进入接料池,并通过多级过滤模块进行精过滤;
S5固料统一:将多级过滤模块精过滤后的物料送入第二透明罐体内;
S6固料烘干:通过第二透明罐体外侧壁设置的加热其对其内部的固料进行加热烘干,在加热过程,驱动振动器进行振动,在此过程中,第二体积测量仪持续对第二透明罐体内部的固料进行体积测量;
S7固料测量值确定:15min~45min后,确定固料体积V2;
S8密实度获取:通过控制系统计算V2/V1得出密实度,并且导出S6过程中,密实度的变化值曲线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计算总体积V1和经过烘干时段持续变化的固料体积V2,不仅可以得出精确的密实度,还能得出密实度的变化曲线图,并由此来推出浆液的使用寿命(即:在加热过程中,通过物料密实度的变化,来计算出精确的密实度,进而反馈物料的质量,进而推断出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中总称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中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中固料称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中多级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测量:将施工用的剩余浆液统一倒入第一透明罐体内,并通过第一体积测量仪获取总体积V1,并将通过控制系统将该总体积锁定;
S2排料:在S1称取体积完毕后,打开管盖将第一透明罐体内的物料排入至卧式破碎筒,在排料的同时,打开第一水泵向第一透明罐体内送水,直至第一透明罐体内的固体物质全部排出;
S3碎料:排入卧式破碎筒内的物料经过挤压辊的破碎落在卧式破碎筒内,并且在碎料的同时打开第二水泵,并通过第二喷水管对各挤压辊进行清洗;
S4筛分:将卧式破碎筒内的物料全部排出至输送网带上,经过输送网带的输送将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物质进入第二透明罐体内,剩余浆液进入接料池,并通过多级过滤模块进行精过滤;
S5固料统一:将多级过滤模块精过滤后的物料送入第二透明罐体内;
S6固料烘干:通过第二透明罐体外侧壁设置的加热其对其内部的固料进行加热烘干,在加热过程,驱动振动器进行振动,在此过程中,第二体积测量仪持续对第二透明罐体内部的固料进行体积测量;
S7固料测量值确定:15min~45min后,确定固料体积V2;
S8密实度获取:通过控制系统计算V2/V1得出密实度,并且导出S6过程中,密实度的变化值曲线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参考图1,通过计算总体积V1和经过烘干时段持续变化的固料体积V2,不仅可以得出精确的密实度,还能得出密实度的变化曲线图,并由此来推出浆液的使用寿命;即:在加热过程中,通过物料密实度的变化,来计算出精确的密实度,进而反馈物料的质量,进而推断出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2~图7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包括用于预存浆液的总称量装置1、设于所述总称量装置1输出端且用于击碎物料结块的破碎装置2、设于破碎装置2输出端且用于输送浆液并进行过滤的输送装置3、设于所述输送装置3输出端且用于接收固体物料的固料称量装置4、多级过滤模块5、设于所述输送装置3底部且用于汇集浆液并向所述多级过滤模块5输送的聚料装置6以及与所述总称量装置1以及固料称量装置4电连接并可即时接收固料称量装置4数据变化的控制模块。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总称量装置1包括用于预存浆液的第一透明罐体10、设于第一透明罐体10外侧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并用于测量第一透明罐体10内部物料体积的第一体积测量仪11、设于第一透明罐体10底部且与第一透明罐体10连通的第一浆液输出管12、设于第一浆液输出管12自由端且可拆卸并用于密封第一浆液输出管12的管盖13、设于第一透明罐体10远离第一浆液输出管12一侧且与第一透明罐体10内连通的喷水管14、安装于所述第一喷水管14上的控制阀15以及第一水泵16;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罐体10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17。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破碎装置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浆液输出管12输出端的卧式破碎筒20、与所述卧式破碎筒20顶部连通且位于第一浆液输出管12输出端下方的收料斗21、设于所述卧式破碎筒20内部且均通过电机驱动并位于收料斗21输出端的一对挤压辊22、连接于所述卧式破碎筒20外侧壁且延伸至各挤压辊22处并通过第二水泵23供水的第二喷水管24以及与所述卧式破碎筒20远离收料斗21一侧连通的第二浆液输出管25。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机架、滑动连接于机架两端且通过第一气缸31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两对安装板32、转动连接于各对安装板32上且通过电机驱动的传动辊33以及铺设于所述传动辊33之间的输送网带34;其中,所述输送网带34的上层带面上方还设有多个用于翻动物料且通过电机驱动的耙辊35;所述输送网带34的上层带面的中部上方间隔设有通过第二气缸36驱动升降并用于压住输送网带34上层带面向下凹陷的压辊37。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料称量装置4包括第二透明罐体40、设于第二透明罐体40外侧且与控制模块可电连接并用于测量第二透明罐体40内部物料体积的第二体积测量仪4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透明罐体内部且将第一透明罐体40内部分为纵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腔室401和第二腔室402的第一过滤网42、若干个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透明罐体40表面且用于加热第一腔室401的加热器43以及设于第二透明罐体40底部且与第二腔室402连通的排水管44;其中,所述第二透明罐体40的外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振动器45,并在第二透明罐体40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46。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料装置6包括间隔设于输送网带34下网面的接料池60、设于所述接料池60池口处的刮料模块61以及与接料池60池底连通的排浆管62;其中,所述接料池60的底部池壁自边缘向与排浆管62的连通处逐渐凹陷设置。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刮料模块61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接料池60内侧壁之间且位于池口处并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的刮料轴610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刮料轴610外侧壁上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刮料板611;其中,各刮料板611均自所述刮料轴610的转动方向弯曲设置。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级过滤模块5包括与所述排浆管62输出端连通的一级过滤筒51、与一级过滤筒51底部连通的第一送浆管511、与第一送浆管511输出端连通的二级过滤筒52、与所述二级过滤筒52底部连通的第二送浆管522以及与第二送浆管522输出端连通的三级过滤筒53;其中,所述一级过滤筒51、二级过滤筒52以及三级过滤筒53的内部均设有孔径逐渐缩小的第二过滤网54,且一级过滤筒51、二级过滤筒52和三级过滤筒53的顶部均设为开口,所述第二过滤网54包括过滤网体540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网体540外侧边缘且与所述一级过滤筒51、二级过滤筒52或三级过滤筒53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滑动块541,所述一级过滤筒51、二级过滤筒52以及三级过滤筒53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供所述滑动块541滑动的滑槽542,且各滑动块54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纵向延伸并位于所述滑槽542内的拉杆543,并在拉杆543远离滑块5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悬挂于一级过滤筒51、二级过滤筒52或三级过滤筒53顶部开口处的挂钩544。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体540均自边缘向其中心处凹陷。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体积测量仪11和第二体积测量仪41可以是红外线体积测量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参考图2,
本发明的原理是:
首先,将施工用的剩余浆液统一倒入第一透明罐体内,并通过第一体积测量仪获取总体积V1;
检测完毕后,将第一透明罐体内的物料排出,并将第一透明罐体内的物料排出,并依次经过破碎、运输将物料内的固料和液体分离,并对固料进行统一收集放入第二透明罐体内,对液体进行多级过滤把过滤后的固料再次放入第二透明罐体内,并对第二透明罐体内的固料进行测量,获取体积V2,而根据密实度的计算公式,即:V2/V1得出,检测浆液的密实度;
而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为了在第一透明罐体内排浆时,能够使其内部的浆液排的彻底,其在第一透明罐体的另一侧设置了通过第一水泵供水的第一喷水管,在第一喷水管对第一透明罐体进行喷水,可以确保其内部浆液排完,从而使得第二透明罐体收取固料的完全性,保证最终测量的精度;
参考图4,由于在第一透明罐体内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浆液静止极易出现凝结(絮聚)的情况,而为了避免凝结物料中残留着水分,本实施例还对该部分物料进行破碎,即:“打散”凝结的物料,从而来保证后续固液分离的完全性,进而保证最终测量的精度;不仅如此,在挤压辊对凝结的物料进行破碎时,为了大量固料“吸附”在挤压辊上,本实施例还设置了第二喷水管对挤压辊进行冲洗,从而避免挤压辊表面残留固料,也能够保证第二透明罐体收取固料的完全性,保证测量的精度;
参考图5,当经过破碎的物料落在输送网带上,液体会透过网带进入接料池内,而未经过网带的固料经过输送网带的输送进入第二透明罐体内,从而达到固液分离,不仅如此,为了确保液体与固体的分离效果,本实施例在分离固液时,可以通过第二气缸驱动压辊向下压下输送网带,并通过第一气缸驱动两侧的传动辊相互靠近,从而使得输送网带上层的固液物料集中在输送网带的中部,在分离一端时间后复位,重新进行运输,保证固液分离的效果;
参考图6,进入第二透明罐体内的固料可通过第二体积检测仪进行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加热器以及振动器工作,其目的是:加热器将第二透明罐体内的固料内部的分水进行蒸发处理,保证测量固体的精度,而振动器不仅可以配合加热其提高蒸发效率,其还能够将第二透明罐体内的固料进行“捣匀”,便于第二体积测量仪精准测量,在振动的同时也能够使得第二透明罐体内的液体通过第一过滤网而排出,并将固体留在第二透明罐体内,进一步提高固液分离的效果(保证对固料的测量精度);
参考图7,而进入接料池内的物料分别依次经过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和三级过滤筒的过滤,可以进一步将浆液内部的固料进行分离,并通过过滤网体可以将各级过滤筒内的固料取出,并分配至第二透明罐体内进行称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固料的称量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接料池上的刮料模块以及输送网带上层设置的耙辊可以避免固料残留在输送网带上,从而也保证第二透明罐体集料精准性;且在第一透明罐体以及第二透明罐体上设置的刻度线,也可以方便人工复查,确保测量的精准性;
在对第二透明罐体进行持续加热和振动的同时,第二体积测量仪对第二透明罐体内物料体积的测量也随之变化,并将持续变化的V2即时的反馈给控制模块,并通过控制模块比对V2/V1,可以得出密实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从而也便于试验人员进一步分析并得出结论,使得结论以及检测结果更加的具有代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预存浆液的总称量装置、设于所述总称量装置输出端且用于击碎物料结块的破碎装置、设于破碎装置输出端且用于输送浆液并进行过滤的输送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装置输出端且用于接收固体物料的固料称量装置、多级过滤模块、设于所述输送装置底部且用于汇集浆液并向所述多级过滤模块输送的聚料装置以及与所述总称量装置以及固料称量装置电连接并可即时接收固料称量装置数据变化的控制模块;
所述总称量装置包括用于预存浆液的第一透明罐体、设于第一透明罐体外侧且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并用于测量第一透明罐体内部物料体积的第一体积测量仪、设于第一透明罐体底部且与第一透明罐体连通的第一浆液输出管、设于第一浆液输出管自由端且可拆卸并用于密封第一浆液输出管的管盖、设于第一透明罐体远离第一浆液输出管一侧且与第一透明罐体内连通的喷水管、安装于所述喷水管上的控制阀以及第一水泵;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罐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浆液输出管输出端的卧式破碎筒、与所述卧式破碎筒顶部连通且位于第一浆液输出管输出端下方的收料斗、设于所述卧式破碎筒内部且均通过电机驱动并位于收料斗输出端的一对挤压辊、连接于所述卧式破碎筒外侧壁且延伸至各挤压辊处并通过第二水泵供水的第二喷水管以及与所述卧式破碎筒远离收料斗一侧连通的第二浆液输出管;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滑动连接于机架两端且通过第一气缸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的两对安装板、转动连接于各对安装板上且通过电机驱动的传动辊以及铺设于所述传动辊之间的输送网带;其中,所述输送网带的上层带面上方还设有多个用于翻动物料且通过电机驱动的耙辊;所述输送网带的上层带面的中部上方间隔设有通过第二气缸驱动升降并用于压住输送网带上层带面向下凹陷的压辊;
所述固料称量装置包括第二透明罐体、设于第二透明罐体外侧且与控制模块可电连接并用于测量第二透明罐体内部物料体积的第二体积测量仪、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透明罐体内部且将第一透明罐体内部分为纵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第一过滤网、若干个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透明罐体表面且用于加热第一腔室的加热器以及设于第二透明罐体底部且与第二腔室连通的排水管;其中,所述第二透明罐体的外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振动器,并在第二透明罐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线;
所述聚料装置包括间隔设于输送网带下网面的接料池、设于所述接料池池口处的刮料模块以及与接料池池底连通的排浆管;其中,所述接料池的底部池壁自边缘向与排浆管的连通处逐渐凹陷设置;
所述刮料模块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接料池内侧壁之间且位于池口处并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的刮料轴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刮料轴外侧壁上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刮料板;其中,各刮料板均自所述刮料轴的转动方向弯曲设置;
所述多级过滤模块包括与所述排浆管输出端连通的一级过滤筒、与一级过滤筒底部连通的第一送浆管、与第一送浆管输出端连通的二级过滤筒、与所述二级过滤筒底部连通的第二送浆管以及与第二送浆管输出端连通的三级过滤筒;其中,所述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以及三级过滤筒的内部均设有孔径逐渐缩小的第二过滤网,且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和三级过滤筒的顶部均设为开口,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过滤网体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网体外侧边缘且与所述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或三级过滤筒内侧壁滑动连接的滑动块,所述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以及三级过滤筒的内侧壁上均设有供所述滑动块滑动的滑槽,且各滑动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纵向延伸并位于所述滑槽内的拉杆,并在拉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悬挂于一级过滤筒、二级过滤筒或三级过滤筒顶部开口处的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体均自边缘向其中心处凹陷。
3.一种密实度检测方法,其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测量:将施工用的剩余浆液统一倒入第一透明罐体内,并通过第一体积测量仪获取总体积V1,并将通过控制系统将该总体积锁定;
S2排料:在S1称取体积完毕后,打开管盖将第一透明罐体内的物料排入至卧式破碎筒,在排料的同时,打开第一水泵向第一透明罐体内送水,直至第一透明罐体内的固体物质全部排出;
S3碎料:排入卧式破碎筒内的物料经过挤压辊的破碎落在卧式破碎筒内,并且在碎料的同时打开第二水泵,并通过第二喷水管对各挤压辊进行清洗;
S4筛分:将卧式破碎筒内的物料全部排出至输送网带上,经过输送网带的输送将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物质进入第二透明罐体内,剩余浆液进入接料池,并通过多级过滤模块进行精过滤;
S5固料统一:将多级过滤模块精过滤后的物料送入第二透明罐体内;
S6固料烘干:通过第二透明罐体外侧壁设置的加热其对其内部的固料进行加热烘干,在加热过程,驱动振动器进行振动,在此过程中,第二体积测量仪持续对第二透明罐体内部的固料进行体积测量;
S7固料测量值确定:15min~45min后,确定固料体积V2;
S8密实度获取:通过控制系统计算V2/V1得出密实度,并且导出S6过程中,密实度的变化值曲线图。
CN201911165211.XA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Active CN1109672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5211.XA CN110967278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5211.XA CN110967278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7278A CN110967278A (zh) 2020-04-07
CN110967278B true CN110967278B (zh) 2022-04-05

Family

ID=7003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5211.XA Active CN110967278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727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3333A (en) * 1972-11-15 1975-07-08 Agency Ind Science Techn Device for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content in water
FR2408132A1 (fr) * 1977-11-02 1979-06-01 Tuyaux Bonna Compacimetre
CN102768167A (zh) * 2011-05-05 2012-11-07 同济大学 一种水泥浆体堆积密度及孔隙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706470A (zh) * 2016-12-05 2017-05-24 同济大学 一种采用全自动真密度仪测试水泥浆体自收缩的方法
CN107655787A (zh) * 2017-11-15 2018-02-02 哈尔滨威泽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土的压实度快速测定仪及测定方法
CN108120826A (zh) * 2018-02-07 2018-06-05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套筒灌浆综合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8507903A (zh) * 2018-03-16 2018-09-07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测定固体物质密度和孔隙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3333A (en) * 1972-11-15 1975-07-08 Agency Ind Science Techn Device for automatic determin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content in water
FR2408132A1 (fr) * 1977-11-02 1979-06-01 Tuyaux Bonna Compacimetre
CN102768167A (zh) * 2011-05-05 2012-11-07 同济大学 一种水泥浆体堆积密度及孔隙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706470A (zh) * 2016-12-05 2017-05-24 同济大学 一种采用全自动真密度仪测试水泥浆体自收缩的方法
CN107655787A (zh) * 2017-11-15 2018-02-02 哈尔滨威泽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土的压实度快速测定仪及测定方法
CN108120826A (zh) * 2018-02-07 2018-06-05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套筒灌浆综合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8507903A (zh) * 2018-03-16 2018-09-07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测定固体物质密度和孔隙率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7278A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79102B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料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11505465U (zh) 一种污水快速检测装置
CN110967278B (zh) 一种工程检测用的密实度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9879570B (zh) 底泥脱水干化智慧控制系统
CN209851302U (zh) 一种余浆密度自动调节装置
CN209024395U (zh) 一种便携式污泥脱水处理小试实验箱
CN214472521U (zh) 一种用于水环境泥沙含量的检测装置
CN107192641B (zh) 料浆扩散度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09264963A (zh) 一种便携式污泥脱水处理小试实验箱及小试实验方法
CN215102791U (zh) 一种智能煤泥高效浓缩处理系统
CN206573205U (zh) 皮带秤自动实物标定装置
CN114405156A (zh) 一种煤泥水加压过滤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5738571A (zh) 滤液在线测量和分析装置
CN112403046A (zh) 一种具有监控装置的压滤机智能化运行设备
CN208177350U (zh) 一种碳化硅微粉的快速造浆装置
CN112265143A (zh) 一种泥浆用预配料搅拌装置
CN216747729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混凝土含量测量装置
RU2467326C2 (ru) Способ учета водной эрозии почвы
CN202778056U (zh) 机床排屑的净化装置
CN212622576U (zh) 一种茶园土壤检测装置
CN214794299U (zh) 矿浆浓度检测装置
CN216847339U (zh) 一种水土保持监测用水土流失量测量装置
CN212101969U (zh) 一种豆浆加工用豆浆定量均匀出料装置
CN215640713U (zh) 一种煤炭密度测量用装置
CN216208337U (zh) 一种混凝土废浆固含量测定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ao Lechun

Inventor after: Shen Jun

Inventor after: Lin Min

Inventor after: Dai Hongbo

Inventor after: Li Chunfu

Inventor before: Xiao Lichun

Inventor before: Shen Jun

Inventor before: Lin Min

Inventor before: Dai Hongbo

Inventor before: Li Chunfu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