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6958A - 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6958A
CN110966958A CN201911163939.9A CN201911163939A CN110966958A CN 110966958 A CN110966958 A CN 110966958A CN 201911163939 A CN201911163939 A CN 201911163939A CN 110966958 A CN110966958 A CN 110966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spheric surface
liquid lens
aspheric
partial comp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39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66958B (zh
Inventor
郝群
赵维谦
胡摇
陶鑫
李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19111639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69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6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66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01B11/2441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using interfer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9/00Measuring 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9/02Interferometers
    • G01B9/02015Interferome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beam path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9/00Measuring 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9/02Interferometers
    • G01B9/02041Interferometer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imaging or detection techniques
    • G01B9/02042Confocal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9/00Measuring 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9/02Interferometers
    • G01B9/02055Reduction or prevention of errors; Testing; Calibration
    • G01B9/02075Reduction or prevention of errors; Testing; Calibration of particular errors
    • G01B9/02076Caused by mo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struments For Measurement Of Length By Optical Mean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通过将液体透镜L和部分补偿透镜P结合作为共焦透镜,建立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不需要移动液体透镜,避免了在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中需要通过移动消球差透镜组来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从而能够去除导轨所引入的误差,更加准确地确定被测面和部分补偿透镜的相对位置,进而提高测量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的测量精度,且能够实现非接触、全口径、速度快、精度高的测量,具有无需扫描系统、结构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非球面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以及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非球面的面型参数包括顶点曲率半径和二次曲面常数。这两个参数共同决定了非球面的形状特征,其中,顶点曲率半径不仅影响非球面的轮廓,还决定了非球面的基本性质,进而影响光学系统的像差和成像质量;而二次曲面常数是非球面的分类依据。精确测量面型参数误差,对于光学非球面的加工和装调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利用接触法或非接触法可以获得被测面的面形轮廓,然后对面形轮廓进行曲率拟合,可以得到被测面的面型参数。面型参数的测量值与标称值的差值,即为该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
干涉法是一种通用的光学非球面面形测量方法,而部分补偿干涉法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加工难度低的优点。在部分补偿干涉系统中,准直光经过补偿透镜后,其波前与非球面并不是完全吻合的,因此,反射光再次经过补偿透镜后,不再是准直光。当非准直反射光与参考准直光干涉时就会得到理想干涉条纹,实际条纹与理想干涉条纹的差异就反映了被测非球面的面形误差。
部分补偿干涉法是一种相对测量方法,可以直接测得被测非球面的面形误差。但是,由于被测面和部分补偿透镜的相对位置无法确定,通过部分补偿干涉法无法直接获得被测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申请人拥有的已授权专利(申请号:201810933104.6,发明名称:结合激光差动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公开了一种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其利用激光差动共焦定位系统求取补偿镜和被测镜之间距离。具体为,步骤4.1:利用激光差动共焦定位系统确定部分补偿透镜P的初始位置,即消球差透镜组A最后一面到部分补偿透镜P第一面的轴向距离d1;将消球差透镜组A作为激光差动共焦定位系统的物镜镜头,利用激光差动共焦轴向强度响应特性曲线对部分补偿透镜P第一面进行定位,当曲线经过零点的时候,确定部分补偿透镜P的初始位置d1;步骤4.2:移动消球差透镜组A,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即部分补偿透镜P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2;将消球差透镜组A和部分补偿透镜P共同作为激光差动共焦定位系统的物镜镜头,利用激光差动共焦轴向强度响应特性曲线对被测非球面进行定位,当曲线经过零点的时候,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d2=d0;步骤4.3:建立包含部分补偿透镜P的实际干涉仪IR,并确定被测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即部分补偿透镜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3;根据实际干涉仪IR的干涉图对被测非球面镜进行定位,当干涉图的条纹最稀疏的时候,确定被测非球面和补偿镜P之间的距离为被测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d3;步骤4.4:计算被测非球面与理想非球面之间的最佳补偿位置变化Δd:Δd=d3-d2 (4)。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移动消球差透镜组A,以便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消球差透镜组A的移动需要通过导轨实现,而导轨的定位误差以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会对消球差透镜组A的定位精度有直接的影响,带来消球差透镜组A的定位误差。消球差透镜组A的定位误差会直接影响最佳补偿位置变化的测量,进而影响非球面参数的测量结果,带来非球面参数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其避免了在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中需要通过移动消球差透镜组来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从而能够去除导轨所引入的误差,更加准确地确定被测面和部分补偿透镜的相对位置,进而提高测量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的测量精度,且能够实现非接触、全口径、速度快、精度高的测量,具有无需扫描系统、结构简单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利用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结合光学设计软件设计部分补偿透镜P,得到设计后的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并构建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模型;
(2)根据步骤(1)得到的设计后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加工出部分补偿透镜P的实物,并根据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以及部分补偿镜与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0将液体透镜L和部分补偿透镜P结合作为共焦透镜,设计液体透镜的一系列液体透镜焦距d,计算这一系列焦距对应的控制参数Vd,这些控制对应的液体透镜L与部分补偿镜P之间的间距为d1,并计算焦距为d1的液体透镜L的控制参数;
(3)根据步骤(2)得到的部分补偿透镜P和液体透镜L建立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
(4)利用步骤(3)建立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获得最佳补偿位置变化Δd;
(5)测量被测非球面与理想非球面之间的面形变化,并计算面形变化S4分量的系数ΔD4
(6)根据联立的方程组(3)、(4),计算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实现对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的测量,联立的方程组(3)、(4)的具体形式为: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041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042
其中,R0是非球面的顶点曲率半径,ΔR是顶点曲率半径误差;K0是二次曲面常数,ΔK是二次曲面常数误差;SA是非球面的特征点到旋转对称轴的径向距离;±的符号选择原则为:凹非球面的符号选择为+,凸非球面的符号选择为–。
本发明通过将液体透镜L和部分补偿透镜P结合作为共焦透镜,建立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不需要移动液体透镜L,避免了在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中需要通过移动消球差透镜组来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从而能够去除导轨所引入的误差,更加准确地确定被测面和部分补偿透镜的相对位置,进而提高测量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的测量精度,且能够实现非接触、全口径、速度快、精度高的测量,具有无需扫描系统、结构简单的优点。
还提供了一种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系统,其包括:参考平面镜(1)、液体透镜、部分补偿透镜P(3)、被测非球面(4)、实际干涉仪IR,液体透镜组包括第一液体透镜(2)和第二液体透镜(5);平行光经过参考平面镜(1)后到达第一液体透镜(2),第一液体透镜(2)是焦距为d1且控制参数为V1的液体透镜,光线经过第一液体透镜(2)后会聚到部分补偿透镜P(3)的第一面,此时第一液体透镜(2)最后一面到部分补偿透镜P(3)之间的间距为d1;改变液体透镜的控制参数使液体透镜变为第二液体透镜(5),平行光经过参考平面镜(1)后到达第二液体透镜(5),光线经过第二液体透镜(5)、部分补偿透镜P(3)后会聚到被测非球面(4),此时部分补偿透镜P(3)的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4)顶点的轴向距离为d2(6);采用另一路平行光,根据实际干涉仪IR的干涉图对被测非球面(4)进行定位,当干涉图的条纹最稀疏的时候,确定被测非球面(4)和部分补偿透镜P(3)之间的距离为被测非球面(4)的最佳补偿位置d3(7)。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通过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确定部分补偿透镜初始位置d1的光路图。
图3是通过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确定被测非球面初始位置d2的光路图。
图4是通过实际部分补偿干涉系统确定被测非球面最佳补偿位置d3的光路图。
其中,1-参考平面镜、2-焦距为d1时,控制参数为V1的液体透镜、3-部分补偿透镜、4-被测非球面、5-控制参数为Vd的液体透镜、6-被测非球面初始位置d2、7-被测非球面最佳补偿位置d3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消球差透镜组A的移动需要通过导轨实现,而导轨的定位误差以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会对消球差透镜组A的定位精度有直接的影响,带来消球差透镜组A的定位误差。消球差透镜组A的定位误差会直接影响最佳补偿位置变化的测量,进而影响非球面参数的测量结果,带来非球面参数测量误差。申请人经过长时间思考和反复试验,通过液体透镜取代消球差透镜组A。液体透镜是使用一种或多种液体制作而成的一个无机械部件,通过控制液面形状的无限可变的透镜。液体透镜的液面作为光学表面可以通过控制注入液体体积等控制参数进行控制,进一步精密的控制液体透镜的焦距。因此不需要移动液体透镜,就能够求取补偿镜和被测镜之间距离。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要对整个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和系统进行全新的改变。
如图1所示,这种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利用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结合光学设计软件设计部分补偿透镜P,得到设计后的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并构建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模型;
(2)根据步骤(1)得到的设计后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加工出部分补偿透镜P的实物,并根据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以及部分补偿镜与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0将液体透镜L和部分补偿透镜P结合作为共焦透镜,设计液体透镜的一系列液体透镜焦距d,计算这一系列焦距对应的控制参数Vd,这些控制对应的液体透镜L与部分补偿镜P之间的间距为d1,并计算焦距为d1的液体透镜L的控制参数;
(3)根据步骤(2)得到的部分补偿透镜P和液体透镜L建立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
(4)利用步骤(3)建立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获得最佳补偿位置变化Δd;
(5)测量被测非球面与理想非球面之间的面形变化,并计算面形变化S4分量的系数ΔD4
(6)根据联立的方程组(3)、(4),计算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实现对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的测量,联立的方程组(3)、(4)的具体形式为: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071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072
其中,R0是非球面的顶点曲率半径,ΔR是顶点曲率半径误差;K0是二次曲面常数,ΔK是二次曲面常数误差;SA是非球面的特征点到旋转对称轴的径向距离;±的符号选择原则为:凹非球面的符号选择为+,凸非球面的符号选择为–。
本发明通过将液体透镜L和部分补偿透镜P结合作为共焦透镜,建立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不需要移动液体透镜L,避免了在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中需要通过移动消球差透镜组来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从而能够去除导轨所引入的误差,更加准确地确定被测面和部分补偿透镜的相对位置,进而提高测量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的测量精度,且能够实现非接触、全口径、速度快、精度高的测量,具有无需扫描系统、结构简单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分步骤:
(1.1)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其包括:被测非球面的口径、顶点曲率半径、二次曲面常数和高次非球面系数;
(1.2)利用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结合光学设计软件设计部分补偿透镜P,得到设计后的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包括:部分补偿透镜P的第一面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第二面曲率半径和口径;
(1.3)结合光学设计软件构建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模型:
光学设计软件中构建包含部分补偿透镜P的虚拟干涉仪IV,并确定理想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部分补偿透镜P的第二面到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0
根据步骤(1.1)确定的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和步骤(1.2)确定的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确定理想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作为部分补偿透镜第二面到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0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081
其中,d0是部分补偿透镜第二面到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LP是部分补偿透镜第二面到部分补偿透镜近轴焦点的距离,通过近轴光学公式进行确定;R0是非球面的顶点曲率半径,K0是二次曲面常数;A4是四次非球面系数;SA是非球面的特征点到旋转对称轴的径向距离,通过斜率非球面度定义进行确定;±的符号选择原则为:凹非球面的符号选择为+,凸非球面的符号选择为–;
结合光学设计软件构建包含部分补偿透镜P的虚拟干涉仪IV作为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模型。
优选地,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分步骤:
(4.1)利用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确定部分补偿透镜P的初始位置,作为液体透镜L最后一面到部分补偿透镜P第一面的轴向距离d1
(4.2)改变液体透镜的控制参数,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作为部分补偿透镜P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2
(4.3)建立包含部分补偿透镜P的实际干涉仪IR,并确定被测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作为部分补偿透镜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3
(4.4)计算被测非球面与理想非球面之间的最佳补偿位置变化Δd:
Δd=d3-d2 (6)。
优选地,所述步骤(4.1)中,将液体透镜L作为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的物镜镜头,利用液体透镜共焦轴向强度响应特性曲线对部分补偿透镜P第一面进行定位,调整液体透镜L的控制参数,使其焦距变为d1,沿光轴调整部分补偿透镜P,当曲线经过共焦曲线顶点的时候,确定部分补偿透镜P的初始位置d1
优选地,所述步骤(4.2)中,将液体透镜L和部分补偿透镜P共同作为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的物镜镜头,利用步骤(2)中计算的液体透镜L的控制参数,对被测非球面进行定位,当共焦曲线经过共焦曲线顶点的时候,确定此时液体透镜的控制参数Vd,结合补偿透镜P计算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d2=d0
优选地,所述步骤(4.3)中,根据实际干涉仪IR的干涉图对被测非球面镜进行定位,当干涉图的条纹最稀疏的时候,确定被测非球面和补偿镜P之间的距离为被测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d3
优选地,所述光学设计软件包括ZEMAX、CODE V。
还提供了一种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系统,其包括:参考平面镜1、液体透镜、部分补偿透镜P 3、被测非球面4、实际干涉仪IR,液体透镜组包括第一液体透镜2和第二液体透镜5;平行光经过参考平面镜1后到达第一液体透镜2,第一液体透镜2是焦距为d1且控制参数为V1的液体透镜,光线经过第一液体透镜2后会聚到部分补偿透镜P 3的第一面,此时第一液体透镜2最后一面到部分补偿透镜P 3之间的间距为d1;改变液体透镜的控制参数使液体透镜变为第二液体透镜5,平行光经过参考平面镜1后到达第二液体透镜5,光线经过第二液体透镜5、部分补偿透镜P 3后会聚到被测非球面4,此时部分补偿透镜P 3的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4顶点的轴向距离为d2 6;采用另一路平行光,根据实际干涉仪IR的干涉图对被测非球面4进行定位,当干涉图的条纹最稀疏的时候,确定被测非球面4和部分补偿透镜P 3之间的距离为被测非球面4的最佳补偿位置d3 7。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按以下方式实现:
建立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流程如附图1所示,具体实施步骤为:
步骤1: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利用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结合光学设计软件设计部分补偿透镜3,得到设计后的部分补偿透镜3的设计参数,并构建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模型。
步骤1.1: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
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包括被测非球面的口径、顶点曲率半径、二次曲面常数和高次非球面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被测面为凸非球面:口径D=80mm;顶点曲率半径R0=850mm;二次曲面常数K0=–1.2;高次非球面系数A2i=0,i=2,3,4,……。
步骤1.2:利用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结合光学设计软件设计部分补偿透镜3。
相关参数包括部分补偿透镜3的第一面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第二面曲率半径和口径。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光学设计软件为ZEMAX,部分补偿透镜3为双凸单透镜,参数为第一面曲率半径578.4mm,厚度22.0mm,材料K9玻璃,折射率n=1.51630,第二面曲率半径3350.0,口径100mm。
步骤1.3:利用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结合光学设计软件构建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模型。
在光学仿真软件中建立包含部分补偿透镜3的虚拟干涉仪IV,并确定理想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即部分补偿透镜3第二面到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111
通过近轴光学公式,确定部分补偿透镜第二面到部分补偿透镜近轴焦点的距离LP=944.76mm。
通过斜率非球面度定义,确定非球面的特征点到旋转对称轴的径向距离SA=34.4mm,计算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112
根据被测凸非球面名义参数和部分补偿透镜P的相关参数,确定理想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d0=944.76–850.84=93.92mm。
步骤2:根据步骤1得到的设计后部分补偿透镜3的设计参数,加工出部分补偿透镜3的实物。并根据部分补偿透镜3的设计参数与部分补偿镜与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0将液体透镜2和部分补偿透镜3结合作为共焦透镜,设计可变形镜的一系列液体透镜焦距d,计算这一系列焦距对应的控制参数Vd,这些控制对应的液体透镜与部分补偿镜3之间的间距为d1=50mm,并计算焦距为d1的液体透镜2的控制参数。
本实施例中,液体透镜有效口径D=10mm相关参数为充入液体体积。焦距为d1时,控制参数为V1=15.82mL,定位精度3μm。
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部分补偿透镜3和液体透镜2建立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
步骤4:利用步骤3建立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获得最佳补偿位置变化Δd。
步骤4.1:利用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确定部分补偿透镜3的初始位置,即液体透镜L最后一面到部分补偿透镜3第一面的轴向距离d1
如附图2所示,将液体透镜L作为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的物镜镜头,利用液体透镜共焦轴向强度响应特性曲线对部分补偿透镜3第一面进行定位,调整液体透镜L的控制参数V1=15.82mL,使其焦距变为d1,沿光轴调整部分补偿透镜3,当曲线经过共焦曲线顶点的时候,确定部分补偿透镜P的初始位置d1,d1=50mm。
步骤4.2:改变液体透镜的控制参数,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即部分补偿透镜3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2 6。
如附图3所示,将液体透镜5和部分补偿透镜3共同作为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的物镜镜头,利用步骤2中计算的液体透镜5的控制参数Vd,对被测非球面4进行定位,当共焦曲线经过共焦曲线顶点的时候,确定此时液体透镜5的控制参数Vd,结合补偿透镜3计算确定被测非球面4的初始位置d2 6,d2=d0=93.92mm。。
步骤4.3:建立包含部分补偿透镜3的实际干涉仪IR,并确定被测非球面4的最佳补偿位置,即部分补偿透镜3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4顶点的轴向距离d37。
如附图4所示,去掉液体透镜5,利用参考平面镜1形成参考光,部分补偿透镜3和被测非球面镜4形成测量光,根据实际干涉仪IR的干涉图对被测非球面4镜进行定位,当干涉图的条纹最稀疏的时候,确定被测非球面4和补偿镜3之间的距离为被测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d37,d3=91.87mm。
步骤4.4:计算被测非球面4与理想非球面之间的最佳补偿位置变化Δd=d3-d2
步骤5:测量被测非球面4与理想非球面之间的面形变化,并计算面形变化S4分量的系数ΔD4=–2.17×10–11mm–3
步骤6:根据方程组的联立,计算被测非球面4的面型参数误差,方程组的具体形式为: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131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132
其中,ΔR是顶点曲率半径误差;ΔK是二次曲面常数误差。
计算被测非球面4的面型参数误差,顶点曲率半径误差ΔR=1.9981mm,二次曲面常数误差ΔK=–0.1497。
综上,相对测量精度为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133
Figure BDA0002285750000000134
其中,ΔR0=2mm是被测非球面4的实际顶点曲率半径误差,ΔK0=–0.15是被测非球面4的实际二次曲面常数误差。
本实施例中,被测非球面4使用的是凸非球面,但本方法并不限于这一种类型的非球面,也可以使用凹非球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利用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结合光学设计软件设计部分补偿透镜P,得到设计后的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并构建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模型;
(2)根据步骤(1)得到的设计后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加工出部分补偿透镜P的实物,并根据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以及部分补偿镜与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0将液体透镜L和部分补偿透镜P结合作为共焦透镜,设计液体透镜的一系列液体透镜焦距d,计算这一系列焦距对应的控制参数Vd,这些控制对应的液体透镜L与部分补偿镜P之间的间距为d1,并计算焦距为d1的液体透镜L的控制参数;
(3)根据步骤(2)得到的部分补偿透镜P和液体透镜L建立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
(4)利用步骤(3)建立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获得最佳补偿位置变化Δd;
(5)测量被测非球面与理想非球面之间的面形变化,并计算面形变化S4分量的系数ΔD4
(6)根据联立的方程组(3)、(4),计算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实现对非球面的面型参数误差的测量,联立的方程组(3)、(4)的具体形式为:
Figure FDA0002285749990000011
Figure FDA0002285749990000021
其中,R0是非球面的顶点曲率半径,ΔR是顶点曲率半径误差;K0是二次曲面常数,ΔK是二次曲面常数误差;SA是非球面的特征点到旋转对称轴的径向距离;±的符号选择原则为:凹非球面的符号选择为+,凸非球面的符号选择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分步骤:
(1.1)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其包括:被测非球面的口径、顶点曲率半径、二次曲面常数和高次非球面系数;
(1.2)利用获取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结合光学设计软件设计部分补偿透镜P,得到设计后的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包括:部分补偿透镜P的第一面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第二面曲率半径和口径;
(1.3)结合光学设计软件构建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模型:
光学设计软件中构建包含部分补偿透镜P的虚拟干涉仪IV,并确定理想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部分补偿透镜P的第二面到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0
根据步骤(1.1)确定的被测非球面名义参数和步骤(1.2)确定的部分补偿透镜P的设计参数,确定理想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作为部分补偿透镜第二面到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0
Figure FDA0002285749990000022
其中,d0是部分补偿透镜第二面到理想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LP是部分补偿透镜第二面到部分补偿透镜近轴焦点的距离,通过近轴光学公式进行确定;R0是非球面的顶点曲率半径,K0是二次曲面常数;A4是四次非球面系数;SA是非球面的特征点到旋转对称轴的径向距离,通过斜率非球面度定义进行确定;±的符号选择原则为:凹非球面的符号选择为+,凸非球面的符号选择为–;
结合光学设计软件构建包含部分补偿透镜P的虚拟干涉仪IV作为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系统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分步骤:
(4.1)利用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确定部分补偿透镜P的初始位置,作为液体透镜L最后一面到部分补偿透镜P第一面的轴向距离d1
(4.2)改变液体透镜的控制参数,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作为部分补偿透镜P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2
(4.3)建立包含部分补偿透镜P的实际干涉仪IR,并确定被测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作为部分补偿透镜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顶点的轴向距离d3
(4.4)计算被测非球面与理想非球面之间的最佳补偿位置变化Δd:
Δd=d3-d2 (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中,将液体透镜L作为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的物镜镜头,利用液体透镜共焦轴向强度响应特性曲线对部分补偿透镜P第一面进行定位,调整液体透镜L的控制参数,使其焦距变为d1,沿光轴调整部分补偿透镜P,当曲线经过共焦曲线顶点的时候,确定部分补偿透镜P的初始位置d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中,将液体透镜L和部分补偿透镜P共同作为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系统的物镜镜头,利用步骤(2)中计算的液体透镜L的控制参数,对被测非球面进行定位,当共焦曲线经过共焦曲线顶点的时候,确定此时液体透镜的控制参数Vd,结合补偿透镜P计算确定被测非球面的初始位置d2=d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3)中,根据实际干涉仪IR的干涉图对被测非球面镜进行定位,当干涉图的条纹最稀疏的时候,确定被测非球面和补偿镜P之间的距离为被测非球面的最佳补偿位置d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设计软件包括ZEMAX、CODE V。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的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参考平面镜(1)、液体透镜、部分补偿透镜P(3)、被测非球面(4)、实际干涉仪IR,液体透镜组包括第一液体透镜(2)和第二液体透镜(5);平行光经过参考平面镜(1)后到达第一液体透镜(2),第一液体透镜(2)是焦距为d1且控制参数为V1的液体透镜,光线经过第一液体透镜(2)后会聚到部分补偿透镜P(3)的第一面,此时第一液体透镜(2)最后一面到部分补偿透镜P(3)之间的间距为d1;改变液体透镜的控制参数使液体透镜变为第二液体透镜(5),平行光经过参考平面镜(1)后到达第二液体透镜(5),光线经过第二液体透镜(5)、部分补偿透镜P(3)后会聚到被测非球面(4),此时部分补偿透镜P(3)的第二面到被测非球面(4)顶点的轴向距离为d2(6);采用另一路平行光,根据实际干涉仪IR的干涉图对被测非球面(4)进行定位,当干涉图的条纹最稀疏的时候,确定被测非球面(4)和部分补偿透镜P(3)之间的距离为被测非球面(4)的最佳补偿位置d3(7)。
CN201911163939.9A 2019-11-22 2019-11-22 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966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3939.9A CN110966958B (zh) 2019-11-22 2019-11-22 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3939.9A CN110966958B (zh) 2019-11-22 2019-11-22 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958A true CN110966958A (zh) 2020-04-07
CN110966958B CN110966958B (zh) 2020-11-13

Family

ID=7003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3939.9A Active CN110966958B (zh) 2019-11-22 2019-11-22 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69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4635A (zh) * 2020-07-06 2020-10-30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液体透镜的非球面检测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33308A (ko) * 2003-10-06 2005-04-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액체 렌즈를 이용한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줌 카메라 및 그제어 시스템과 제어방법
JP2006072295A (ja) * 2004-09-01 2006-03-1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自動焦点調節光学系
CN101231158A (zh) * 2008-02-20 2008-07-30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液体变焦透镜的微小物体三维外形尺寸的快速检测装置
CN102435617A (zh) * 2011-11-25 2012-05-02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镜面成像显微拍摄技术的球面缺陷的检测装置
CN102735188A (zh) * 2012-06-21 2012-10-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测量球面曲率半径的方法
DE102012104579A1 (de) * 2012-05-29 2013-12-05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Optischer Sensor
CN104034282A (zh) * 2014-06-21 2014-09-10 北京工业大学 原位液体成形光学微透镜制造中的高精度面形获取方法
CN106664400A (zh) * 2014-05-30 2017-05-10 奇跃公司 用于采用具有可寻址聚焦的自由形态光学系统来显示用于虚拟和增强现实的立体视觉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94052A (zh) * 2014-07-03 2017-05-31 阿莱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测量表面形貌的装置和方法
CN109029291A (zh) * 2018-08-16 2018-12-18 北京理工大学 结合激光差动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
CN110068924A (zh) * 2019-04-19 2019-07-30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三层液体结构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分析方法
CN110411994A (zh) * 2019-07-17 2019-11-05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提高光信号稳定度的探测装置
CN110487205A (zh) * 2019-07-31 2019-11-22 北京理工大学 结合色散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33308A (ko) * 2003-10-06 2005-04-1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액체 렌즈를 이용한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줌 카메라 및 그제어 시스템과 제어방법
JP2006072295A (ja) * 2004-09-01 2006-03-1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自動焦点調節光学系
CN101231158A (zh) * 2008-02-20 2008-07-30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液体变焦透镜的微小物体三维外形尺寸的快速检测装置
CN102435617A (zh) * 2011-11-25 2012-05-02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镜面成像显微拍摄技术的球面缺陷的检测装置
DE102012104579B4 (de) * 2012-05-29 2019-02-28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Optischer Sensor
DE102012104579A1 (de) * 2012-05-29 2013-12-05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Optischer Sensor
CN102735188A (zh) * 2012-06-21 2012-10-17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测量球面曲率半径的方法
CN106664400A (zh) * 2014-05-30 2017-05-10 奇跃公司 用于采用具有可寻址聚焦的自由形态光学系统来显示用于虚拟和增强现实的立体视觉的方法和系统
CN104034282A (zh) * 2014-06-21 2014-09-10 北京工业大学 原位液体成形光学微透镜制造中的高精度面形获取方法
CN106794052A (zh) * 2014-07-03 2017-05-31 阿莱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测量表面形貌的装置和方法
CN109029291A (zh) * 2018-08-16 2018-12-18 北京理工大学 结合激光差动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
CN110068924A (zh) * 2019-04-19 2019-07-30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三层液体结构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分析方法
CN110411994A (zh) * 2019-07-17 2019-11-05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提高光信号稳定度的探测装置
CN110487205A (zh) * 2019-07-31 2019-11-22 北京理工大学 结合色散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N-HUI WANG: "Tunable liquid lens integrated with aspheric surface", 《OPTICS COMMUNICATIONS》 *
朱凌峰: "基于电润湿技术的变焦液体透镜光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朱凌峰: "电润湿双液体透镜的界面面型分析", 《光电工程》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4635A (zh) * 2020-07-06 2020-10-30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液体透镜的非球面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958B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7205B (zh) 结合色散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
CN109029291B (zh) 结合激光差动共焦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
CN107796329B (zh) 一种凸非球面反射镜面形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JP5896792B2 (ja) 非球面計測方法、非球面計測装置および光学素子加工装置
CN106871819B (zh) 基于最佳补偿位置的非球面顶点曲率半径误差测量方法
JP6000577B2 (ja) 非球面計測方法、非球面計測装置、光学素子加工装置およ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8895972A (zh) 一种基于计算全息的光学元件顶点半径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29037A (zh) 光楔补偿器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方法
CN110966958B (zh) 结合液体透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6767675B (zh) 基于细光束的f-theta测量系统的优化方法
CN113739719B (zh) 一种高精度施密特校正板的面形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767471B (zh) 一种非球面检测光路中光学间隔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0686617B (zh) 结合像散法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2902875A (zh) 一种非球面反射镜曲率半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763139B (zh) 结合可变形镜共焦定位的非球面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0686618B (zh) 结合全反射角定位的非球面参数误差干涉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2361983B (zh) 一种用于非球面检测的变焦补偿器光学系统
EP1832930A2 (en) Aperture diffraction interferometer (adi) for the insp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ophthalmic optical components
CN112923871B (zh) 一种自由曲面反射镜曲率半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9186955B (zh) 渐进多焦点镜片远近用区域双通道焦度测量设备及方法
RU2803879C1 (ru)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формы внеосевой асферической оптической детали
JP3199487B2 (ja) 干渉測定方法
US6788423B2 (en) Conic constant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refractive microlenses
Greco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est lenses for calibration of focimeters
Plakitsi et al. An interferometric null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power distribution across varifocal contact len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