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6755A -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6755A
CN110966755A CN201911361009.4A CN201911361009A CN110966755A CN 110966755 A CN110966755 A CN 110966755A CN 201911361009 A CN201911361009 A CN 201911361009A CN 110966755 A CN110966755 A CN 110966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edge
fan
body fram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610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柴树昌
魏爱国
郭少波
李博
贾贾
孟得林
曹永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Qingdao Haier New Energy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610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6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6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67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4/00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eat pumps
    • F24H4/02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所述风机蜗壳结构包括:主体边框;隔挡部,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隔挡部分别形成在所述主体边框的两侧且朝向所述主体边框的后方延伸;出风导风部,其形成在所述主体边框的前端,且绕所述主体边框一周形成闭合的结构。本发明的风机蜗壳结构通过设置隔挡部,可以隔挡在蒸发器的两侧,使得进风必须经过换热器,减少了漏风量,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通过设置出风导风部,可以起到聚风的效果,并将风吹到外部起到导向作用,降低风机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热泵热水器中风机蜗壳的主要作用是固定风机,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风量,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因素比较多,风量大小及风量多少直接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其中风机蜗壳的结构影响风量大小及风量多少。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风机蜗壳的结构,该种结构设计存在问题:一、进口处进风量小,二、密封性差,漏风量比较大,三、在安装时不方便,风机蜗壳在安装时定位不牢靠,导致风机蜗壳与蒸发器连接不容易操作。
现有的热泵热水器一体机中,风机蜗壳结构是一体的钣金结构,且整个钣金结构固定在支撑板上,两个风机分别固定在风机蜗壳上,这样的结构容易造成两个风机之间的流场相互影响,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由于流场之间的相互影响造成噪声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风机蜗壳容易漏风、换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包括:
主体边框;
隔挡部,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隔挡部分别形成在所述主体边框的两侧且朝向所述主体边框的后方延伸;
出风导风部,其形成在所述主体边框的前端,且绕所述主体边框一周形成闭合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挡部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形成在所述主体边框的侧边上,且自所述主体边框的侧边向主体边框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连接,且自所述第一翻边向所述主体边框的后方延伸,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通过弧边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其中一侧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延伸长度大于另外一侧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延伸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导风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风边和第二导风边,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导风边和第四导风边,所述第一导风边、第三导风边、第二导风边以及第四导风边顺次相连形成扩口的喇叭口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边和第二导风边的端沿为弧边,所述弧边所对应的圆心位于机壳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三导风边和第四导风边的端沿为直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风边和第二导风边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的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边框的上端沿和下端沿分别形成有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上翻边和下翻边分别自所述主体边框的上端沿和下端沿倾斜向后延伸,所述上翻边上形成有向上翻折的上固定边,所述下翻边上形成有向下翻折的下固定边,所述上固定边和下固定边上分别设置有装配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边框的内侧形成有风机装配孔,所述风机装配孔的周围设置有若干个带有内螺纹的螺柱。
本发明同时提出了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出风孔;
支撑板,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换热器,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风机;
还包括前面任一条所记载的风机蜗壳结构,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风机蜗壳结构上,所述风机蜗壳结构的出风导风部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贴合设置,且所述出风孔与所述出风导风部相对准,所述主体边框的后端朝向所述换热器设置,且所述隔挡部分别贴合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器具有两部分,且两部分换热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相应所述风机蜗壳结构具有两个,与所述换热器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风机蜗壳结构内设置有一风机,所述隔挡部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且自所述主体边框的侧边向主体边框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连接,且自所述第一翻边向所述主体边框的后方延伸,换热器中心位于两部分换热器中间,远离所述换热器中心的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长度大于靠近所述换热器中心的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风机蜗壳结构通过设置隔挡部,可以隔挡在蒸发器的两侧,使得进风必须经过换热器,减少了漏风量,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通过设置出风导风部,可以起到聚风的效果,并将风吹到外部起到导向作用,降低风机噪声。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现有技术的风机蜗壳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热泵热水器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风机蜗壳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风机蜗壳结构的另外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热泵热水器领域,尤其是一体式热泵热水器,换热器装配在机壳中,同时换热器一侧设置风机,用于将换热空气吹出。由于机壳内空间有限,现有风机蜗壳结构较为简单,导致出现漏风、气密性差的问题,最终导致换热效果不好,浪费能耗的技术问题。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机蜗壳结构,通过改进风机蜗壳结构的构造组成,达到提高换热效果的发明目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如图2、图3所示,包括:主体边框11、隔挡部12以及出风导风部13。该风机蜗壳结构应用在热泵热水器中时,装配在热泵热水器的机壳内侧,主体边框11紧靠机壳的一端为前,远离机壳的一端为后。
其中,主体边框11为围挡一周形成的闭合边框结构,隔挡部12可以设置多个,且该多个隔挡部12分别形成在主体边框11的两侧,且朝向主体边框11的后方延伸,本实施例中隔挡部设置了两个;出风导风部13形成在主体边框11的前端,且绕主体边框11一周形成闭合的结构。本风机蜗壳结构配合换热器使用,用于为换热器散热,提高其换热效率。在装配时,主体边框11前端的出风导风部13与机壳21相抵接,换热器23设置在主体边框11的后端,主体边框11内设置有风机24,本实施例中以该换热器为蒸发器为例进行说明。
风机24工作时,带动机壳21中的气流经过换热器23进行换热,然后将换热后的气体吹出至机壳21的外部,隔挡部12位于主体边框11的两侧,可以隔挡在换热器的两侧,使得进风必须经过换热器,再经风机蜗壳从风机蜗壳的前端吹出,防止进风从换热器与风机蜗壳之间的侧缝中进入风机蜗壳,减少了漏风量,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出风导风部13,出风导风部13用于与机壳的内壁相抵接,可以起到将气流发散的效果,并将风吹到机壳的外部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降低风机噪声。
隔挡部12包括第一翻边121和第二翻边122,第一翻边121形成在主体边框11的侧边上,且自主体边框11的侧边向主体边框11的外侧延伸,第二翻边122与第一翻边121连接,且第二翻边122自第一翻边121向主体边框11的后方延伸,第一翻边121和第二翻边122通过弧边123过渡连接。两侧的隔挡部12分别与蒸发器的两侧相贴合,将蒸发器加挡在两者之间,使得进入风机蜗壳的气流首先经过蒸发器。通过第一翻边121和第二翻边122通过弧边123过渡连接,以及第一翻边121和第二翻边122的内表面均为弧面状,进入风机蜗壳的气流顺着第一翻边121和第二翻边122流动,避免与内壁撞击产生噪声。
隔挡部12的外表面沿着其延伸方向形成有若干条加强筋124,用于提高隔挡部12的强度,防止与蒸发器装配时发生折断。
其中一侧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延伸长度大于另外一侧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延伸长度。
对于热泵热水器一体机而言,其机壳内部空间有限,一般将蒸发器以及风机蜗壳结构设置在机壳的端部,受机壳的直径限制,同时保障换热能力,蒸发器一般设置两部分,该两部分之间呈一定夹角,因此,本实施例中为每一部分的蒸发器分别对应设置有一风机蜗壳结构,受两部分蒸发器的摆放位置限制,两部分的蒸发器相邻的侧面形成锐角夹角,以及隔挡部12存在一定的壁厚,因此位于该侧的隔挡部12无需设置过长,因此,该侧的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延伸长度小于另外一侧的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延伸长度,以适应蒸发器的摆放角度。
通过分别为每一部分的蒸发器设置一本实施例的风机蜗壳结构,每个风机蜗壳结构中相应设置有一风机,由于风机蜗壳结构可将各自的蒸发器进行隔挡,因此可以消除两个风机流场之间的相互影响,降低了噪声的大小。此外,通过设置隔挡部12和出风导风部13,延长了风机蜗壳结构前后的距离,防止出风与进风短路,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出风导风部1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风边131和第二导风边13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导风边133和第四导风边134,第一导风边131、第三导风边133、第二导风边132以及第四导风边134顺次相连形成扩口的喇叭口状结构。进入风机蜗壳的气流从出风导风部13排出,然后经机壳的出风口排出至机壳外部,出风导风部13的扩口的喇叭口状结构将气流发散,避免气流与风机蜗壳以及机壳撞击形成噪声。
为了提高风机蜗壳结构与机壳之间的气密性,防止出风从两者之间的缝隙中跑出,仍然回到机壳的内部,导致再次进入蒸发器换热,造成气流短路,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导风边131和第二导风边132的端沿为弧边,弧边所对应的圆心位于机壳的中轴线上,也即第一导风边131和第二导风边132与圆筒状的机壳同心设置,第三导风边133和第四导风边134的端沿为直边,在装配时,第一导风边131和第二导风边132沿着机壳的圆周方向设置,且贴合在机壳的内表面上,第三导风边133和第四导风边134沿着机壳的轴长方向设置,且贴合在机壳的内表面上。如此,出风导风部13的端沿可以整体紧密贴合在机壳的内表面上,防止出风跑风现象,可以进一步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第一导风边131和第二导风边132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的缺口135,用于穿过电线等结构。
为了方便固定本风机蜗壳结构,主体边框11的上端沿形成有上翻边111,主体边框11的下端沿形成有下翻边112,上翻边111自主体边框11的上端沿倾斜向后延伸,下翻边112自主体边框11的下端沿倾斜向后延伸,上翻边111上形成有向上翻折的上固定边113,下翻边112上形成有向下翻折的下固定边114,上固定边113和下固定边114上分别开设有装配孔115。可通过固定结构将上固定边113和下固定边114分别与蒸发器的管板231固定,因此,无论是风机蜗壳结构的上端还是下端,通过直接与管板固定的方式,与蒸发器之间均不存在间隙,进入风机蜗壳结构的气流均首先通过蒸发器进行换热,可进一步减少漏风量。
上翻边111的上表面形成有传感器座118,其用于固定传感器,传感器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上翻边111和下翻边112上分别形成有若干个固定爪119,该风机蜗壳结构通过固定爪119用于与机壳固定,可起到加强风机蜗壳结构的稳固性,减小风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
风机装配在风机蜗壳结构内,具体的,风机固定在主体边框11的内侧,相应的,主体边框11的内侧形成有风机装配孔116,风机装配孔116的周围设置有若干个装配带有内螺纹的螺柱117。装配螺孔117同时可起到定位的作用,使风机在与风机蜗壳的安装更加方便。螺柱117可使风机蜗壳定位更加牢靠,安装更加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热泵热水器,如图2-图4所示,包括机壳21、支撑板22、换热器23以及风机24,其中,机壳21上开设有出风孔25,支撑板22设置在机壳11内,换热器23固定在支撑板22上,风机设置在风机蜗壳结构1中。风机蜗壳结构1与换热器23固定,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热泵热水机组用于为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设置在水箱外侧的换热器23为蒸发器,用于吸收水箱外部空气的热量。
本实施例中的风机蜗壳结构包括实施例一种的风机蜗壳结构,风机24固定在风机蜗壳结构1上,风机蜗壳结构1设置在机壳21内。机壳21优选为圆柱状结构,其内部还设置有水箱(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风机蜗壳结构包括主体边框11、隔挡部12以及出风导风部13。
风机蜗壳结构1装配在机壳21中时,出风导风部13与机壳21的内壁相贴合设置,且出风孔25与出风导风部13相对准,主体边框11的后端朝向换热器23设置,且隔挡部12分别贴合设置在换热器23的两侧。风机24工作时,带动机壳21中的气流经过换热器23进行换热,然后将换热后的气体吹出至机壳21的外部,隔挡部12位于主体边框11的两侧,可以隔挡在换热器的两侧,使得进风必须经过换热器23,再经风机蜗壳从风机蜗壳的前端吹出,防止进风从换热器与风机蜗壳之间的侧缝中进入风机蜗壳,减少了漏风量,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出风导风部13,出风导风部13用于与机壳的内壁相抵接,可以起到将气流发散的效果,并将风吹到机壳的外部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降低风机噪声。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3具有两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231和第二部分232,且两部分换热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两部分的换热器相邻的侧面形成锐角夹角,相应风机蜗壳结构具有两个,与换热器2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风机蜗壳结构1内设置有一风机,任一风机蜗壳结构1具有两个隔挡部12,隔挡部12包括第一翻边121和第二翻边122,第一翻边121形成在主体边框11的侧边上,且自主体边框11的侧边向主体边框11的外侧延伸,第二翻边122与第一翻边121连接,且第二翻边122自第一翻边121向主体边框11的后方延伸。
换热器中心位于两部分换热器中间,受两部分换热器的摆放位置限制,远离换热器中心的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长度大于靠近换热器中心的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长度。以使两侧的隔挡部12适应换热器的摆放角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边框;
隔挡部,其具有多个,多个所述隔挡部分别形成在所述主体边框的两侧且朝向所述主体边框的后方延伸;
出风导风部,其形成在所述主体边框的前端,且绕所述主体边框一周形成闭合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部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形成在所述主体边框的侧边上,且自所述主体边框的侧边向主体边框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连接,且自所述第一翻边向所述主体边框的后方延伸,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通过弧边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延伸长度大于另外一侧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延伸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导风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风边和第二导风边,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导风边和第四导风边,所述第一导风边、第三导风边、第二导风边以及第四导风边顺次相连形成扩口的喇叭口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边和第二导风边的端沿为弧边,所述弧边所对应的圆心位于机壳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三导风边和第四导风边的端沿为直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边和第二导风边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机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边框的上端沿和下端沿分别形成有上翻边和下翻边,所述上翻边和下翻边分别自所述主体边框的上端沿和下端沿倾斜向后延伸,所述上翻边上形成有向上翻折的上固定边,所述下翻边上形成有向下翻折的下固定边,所述上固定边和下固定边上分别设置有装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风机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边框的内侧形成有风机装配孔,所述风机装配孔的周围设置有若干个带有内螺纹的螺柱。
9.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开设有出风孔;
支撑板,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换热器,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风机;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机蜗壳结构,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风机蜗壳结构上,所述风机蜗壳结构的出风导风部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贴合设置,且所述出风孔与所述出风导风部相对准,所述主体边框的后端朝向所述换热器设置,且所述隔挡部分别贴合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具有两部分,且两部分换热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相应所述风机蜗壳结构具有两个,与所述换热器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风机蜗壳结构内设置有一风机,所述隔挡部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且自所述主体边框的侧边向主体边框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翻边连接,且自所述第一翻边向所述主体边框的后方延伸,换热器中心位于两部分换热器中间,远离所述换热器中心的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长度大于靠近所述换热器中心的隔挡部的第二翻边的长度。
CN201911361009.4A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Pending CN110966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1009.4A CN110966755A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61009.4A CN110966755A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6755A true CN110966755A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36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1009.4A Pending CN110966755A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67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4457A (zh) * 2021-04-16 2021-07-06 瑞美(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泵类型热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4457A (zh) * 2021-04-16 2021-07-06 瑞美(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热泵类型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45772U (zh) 热泵热水器
CN110145860B (zh) 燃烧室结构和燃气热水器
CN218600009U (zh) 热泵热水器
CN211345777U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CN110966755A (zh)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CN111059627A (zh) 挂墙式空调柜机
CN211575531U (zh)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CN212618756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14250055U (zh) 空调辅助风道及空调器
CN104832990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WO2020157824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10160146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707547U (zh) 换热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9425026B (zh) 空调一体机
CN215675499U (zh) 空调器
CN217357184U (zh) 蒸发器组件及空调柜机
CN218163135U (zh) 一种热泵外机及热泵设备
CN211876187U (zh) 整体式空调
CN216281756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209811U (zh) 立式空调器
CN217464688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EP4317809A1 (en) Wall-mounted air conditioner
CN220669762U (zh) 一种接水盘组件以及风管机
CN218119942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216620017U (zh) 壁挂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