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6187U - 整体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整体式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76187U
CN211876187U CN202020414384.2U CN202020414384U CN211876187U CN 211876187 U CN211876187 U CN 211876187U CN 202020414384 U CN202020414384 U CN 202020414384U CN 211876187 U CN211876187 U CN 211876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air conditioner
volute
air inle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43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43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76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76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76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空调。所述整体式空调包括换热器及蜗壳,所述蜗壳设有朝向所述换热器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端面与所述换热器的距离为20mm至50mm。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体式空调能够兼顾有效进风面积以及换热风量的平衡,改善换热效果,从而减小能耗。

Description

整体式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空调。
背景技术
整体式空调是将所有零部件安置于一个共同的外壳内的一种空调。整体式空调的换热器通常位于相应的蜗壳附近。以冷凝器为例,外侧的进风吸入后,经过压缩机、冷凝器以及排风风道,由排风管道排出。然而,目前的整体式空调存在换热器换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能够改善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体式空调。所述整体式空调包括换热器及蜗壳。所述蜗壳设有朝向所述换热器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端面与所述换热器的距离为20mm至50m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距离为25mm至35m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为冷凝器,所述蜗壳为排风蜗壳,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以及所述第二冷凝器分别位于所述排风蜗壳的左侧和右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蜗壳包括第一排风蜗壳和第二排风蜗壳,所述第一排风蜗壳位于所述第二排风蜗壳的左侧,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一排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二排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中至少有一者的取值范围为20mm至50m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周缘的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呈环状,所述导风部具有用于过渡至所述进风口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的延伸方向为远离所述换热器且指向所述进风口的中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面为弧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为多排冷凝器,所述多排冷凝器的相邻两排之间平行布置且具有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蜗壳为排风蜗壳,所述排风蜗壳内设置有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风轮以及电机,所述风轮具有第一风轮节以及第二风轮节,所述排风蜗壳内具有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以隔板相隔,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风轮节以及所述电机,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所述第二风轮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室内部还容纳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固定架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整体式空调还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至少存在于所述换热器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换热器与进风口的端面的间距影响着整体式空调的有效进风面积以及换热风量。两者存在需要兼顾平衡的关系。设置换热器与进风口的端面的距离为20mm至50mm,能够兼顾有效进风面积以及换热风量的平衡,改善换热效果,从而减小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整体式空调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根据表1中的测试数据绘制的曲线图。
附图标记:图中,10-移动空调;100-外壳;110-第一壳体部,120-第二壳体部,130-第一进风腔,140-第二进风腔,150-底盘;210-第一排风蜗壳,220-第二排风蜗壳,233-竖隔板,240-排风风道,251-第一导风圈,252-第二导风圈;310-第一冷凝器,320-第二冷凝器;410-第一风轮节,420-第二风轮节;500-中隔板;600-蒸发器;
Figure 414120DEST_PATH_IMAGE001
-第一冷凝器与第一排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的距离;
Figure 331260DEST_PATH_IMAGE002
-第二冷凝器与第二排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以及“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和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是相互间的通讯。而“固定连接”包括可拆卸连接、不可拆卸连接以及一体地连接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类似“第一”或“第二”等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前文所述,整体式空调是将所有零部件安置于一个共同的外壳内。整体式空调通常包括移动空调、窗机空调和台式空调等。移动空调在其外壳的底部设置有脚轮,从而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窗机空调是一种能够安装在窗口上的空调;而台式空调通常放置于桌面供用户使用。
以下文字将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一些实施例中的移动空调。应当指出,以下描述虽然以移动空调为例,但是并不排除其技术方案应用于包括窗机空调或台式空调在内的其余全部种类的整体式空调的可能性。
请参考图1以及图2,移动空调10 包括外壳100、排风蜗壳、冷凝器、风轮组件、电控盒以及中隔板500,其中排风蜗壳、冷凝器、风轮组件、电控盒以及中隔板500均位于外壳100的内部。如图1所示,中隔板500 将外壳100 内部的空间在整体上分隔为上下两层安装空间。上层安装空间内设有送风蜗壳以及蒸发器600等,下层安装空间内设有排风蜗壳、冷凝器、风轮组件以及电控盒等,风轮组件包括风轮、电机以及电机固定架。
请参阅图3,排风蜗壳内部具有以竖隔板233相隔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图中未标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第一风轮节410所在的腔室为第一腔室,第一风轮节420所在的腔室为第二腔室)。
如图2所示,外壳100 包括第一壳体部110、第二壳体部120以及底盘150。应当指出,在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将外壳100至少划分为第一壳体部、第二壳体部以及底盘三个部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外壳100至少由上述三个独立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换言之,外壳100也可以由一体成型工艺加工而成。这种情况下,将外壳100划分为至少三个组成部分,仅仅表示位于一体结构的外壳的不同区域的三个部分。请结合附图所示的方向,第一壳体部110以及第二壳体部120分别位于腔室的左侧以及右侧,底盘150位于整个外壳100的底部。
蜗壳设有朝向换热器的进风口,该进风口的端面与换热器的距离为20mm至50mm。应当指出,考虑到换热器与进风口的端面可能并非平行,由进风口的端面的不同位置测量其与换热器的距离可能不等,因此这种情况下距离应当理解为不同位置测得的换热器与进风口的端面的间距的最小者。
具体地,如图2所示,进风腔包括第一进风腔130以及第二进风腔140。以移动空调10的下层安装空间为例,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外界空气通过移动空调10的进风管道进入后,通过进风腔而流向冷凝器;空气经冷凝器换热后,由导风部导入排风蜗壳的进风口,从而进入排风蜗壳内部的空间,再由排风风道240排出。
在移动空调的风轮转速以及风压均为定值的情况下,若换热器距离蜗壳的进风口过近,大约仅有正对于进风口的区域的空气能够被导入蜗壳,即有效进风面积可能仅为进风口的投影面积大小——有效进风面积过小,进一步导致过风换热面积小,从而整个移动空调的换热效果差。当换热器距离蜗壳的进风口过远,虽然包括进风口的外围所对应的区域的空气都有可能被导入蜗壳(即有效进风面积增大),但是此时产生新的问题。由于距离过远,风轮产生的负压难以将经过换热器的空气尽可能吸入至蜗壳内,从而换热风量减小,整个移动空调的换热效果反而变差。
有效进风面积以及换热风量的平衡,导致存在换热器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的距离存在合适的数值范围。设置该距离为20mm至50mm,能够确保移动空调的换热效果满足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的端面与换热器的距离为20mm至50mm。
一般而言,在单位时间内,经过冷凝器后进入排风蜗壳的进风量越足,移动空调的换热越充分。如表1所示,在某条件下进行的试验数据表明,冷凝器与排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的距离为小于20mm(例如5mm、10mm以及15mm)以及大于50mm(例如55mm、60mm、65mm以及70mm)的情况下,难以满足移动空调的换热效率要求。更直观地,请参阅图4,图4为根据表1中的测试数据绘制的曲线图。
表1
Figure 110997DEST_PATH_IMAGE003
换热器包括冷凝器以及蒸发器600。以上试验以冷凝器与排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的间距作为参数。但是,冷凝器作为换热器的一种,其与排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的间距对于风量的影响,也适用于蒸发器与送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的间距。因此,换热器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的距离为25mm至35mm是较优选的范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310和第二冷凝器320,第一冷凝器310以及第二冷凝器320分别位于排风蜗壳的左侧和右侧。采用位于不同方位的双冷凝器设计,有利于增强换热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310以及第二冷凝器320。排风蜗壳内部具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冷凝器310位于第一腔室的外侧的左侧,第二冷凝器320位于第二腔室的外侧的右侧。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排风蜗壳包括第一排风蜗壳210和第二排风蜗壳220,第一排风蜗壳210以及第二排风蜗壳220为排风蜗壳的组成部分,第一排风蜗壳210位于第二排风蜗壳220的左侧,第一冷凝器310与第一排风蜗壳210的进风口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Figure 568524DEST_PATH_IMAGE001
为第一间距,第二冷凝器320与第二排风蜗壳220的进风口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Figure 382896DEST_PATH_IMAGE002
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中至少有一者的取值范围为20mm至50mm。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中至少有一者符合数值范围的要求,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蜗壳上设置有位于进风口的周缘的导风部,导风部呈环状,导风部具有用于过渡至进风口的过渡面,过渡面的延伸方向为远离换热器且指向进风口的中部。通过设置具有过渡面结构的导风部,经过换热器的空气更容易被吸入蜗壳。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过渡面为弧面。弧面过渡的结构相较于其它过渡结构(例如倾斜面结构)更有利于将空气导入蜗壳。
具体地,请参阅图2,导风部为导风圈。导风圈为具有外圆以及内圆的环状。排风蜗壳朝向第一冷凝器310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排风蜗壳朝向第二冷凝器320的一侧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的周缘设有第一导风圈251,第二进风口的周缘设有第二导风圈252。第一导风圈251与第二导风圈252均为环状,第一导风圈251的环状的内圆以弧面过渡至第一进风口,第二导风圈252的环状的内圆以弧面过渡至第二进风口。可以理解的是,导风部的形状还可以为回字形等形状。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为多排冷凝器,该多排冷凝器的相邻两排之间平行布置且具有间隔。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中的“多排”或者“多个”等术语,其含义为至少两排或者至少两个。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冷凝器310以及第二冷凝器320均为多排冷凝器。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仅第一冷凝器310或者第二冷凝器320为多排冷凝器。
多排冷凝器的相邻两排之间平行布置且具有间隔。中隔板上面的蒸发器产生冷凝水,然后从落水孔落入冷凝器下面的打水槽,打水槽安装打水电机,打水轮夹在间隙上打水,把冷凝水打到冷凝器上盘管上散热。上层安装空间的蒸发器600在移动空调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冷凝水,多排冷凝器的相邻两排之间的间隔用于安装打水轮(图中未示出)。冷凝水由落水孔落入下方的打水槽(图中未示出),打水轮将冷凝水打水后使后者飞溅至相邻两排的冷凝器,从而改善移动空调的散热。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排风蜗壳内设置有风轮组件,风轮组件包括风轮以及电机(图中未示出),风轮具有第一风轮节410以及第二风轮节420,排风蜗壳内具有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以竖隔板233相隔,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风轮节410以及电机,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风轮节420。将排风蜗壳内部的腔室分隔为两个腔室,避免彼此混风导致的涡流,从而避免风量损失,改善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室内部还容纳有电机固定架(图中未标示),电机安装于电机固定架上。电机固定架装设于其中一个腔室内,不再另设容纳空间,使得移动空调的结构进一步紧凑。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空调10还具有密封结构(图中未示出),密封结构至少存在于换热器的安装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密封结构存在于风道(包括送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周围、电机周围、排水附件周围以及换热器(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周围等区域,能够防止风量或冷凝水的泄漏,使得整个移动空调的制冷效果更好且排水运行可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及蜗壳,所述蜗壳设有朝向所述换热器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端面与所述换热器的距离为20mm至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为25mm至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冷凝器,所述蜗壳为排风蜗壳,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以及所述第二冷凝器分别位于所述排风蜗壳的左侧和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蜗壳包括第一排风蜗壳和第二排风蜗壳,所述第一排风蜗壳位于所述第二排风蜗壳的左侧,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一排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二排风蜗壳的进风口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中至少有一者的取值范围为20mm至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周缘的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呈环状,所述导风部具有用于过渡至所述进风口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面的延伸方向为远离所述换热器且指向所述进风口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为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为多排冷凝器,所述多排冷凝器的相邻两排之间平行布置且具有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为排风蜗壳,所述排风蜗壳内设置有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包括风轮以及电机,所述风轮具有第一风轮节以及第二风轮节,所述排风蜗壳内具有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以隔板相隔,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风轮节以及所述电机,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所述第二风轮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内部还容纳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固定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空调还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至少存在于所述换热器的安装位置。
CN202020414384.2U 2020-03-27 2020-03-27 整体式空调 Active CN211876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4384.2U CN211876187U (zh) 2020-03-27 2020-03-27 整体式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4384.2U CN211876187U (zh) 2020-03-27 2020-03-27 整体式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76187U true CN211876187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7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4384.2U Active CN211876187U (zh) 2020-03-27 2020-03-27 整体式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76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0615B (zh) 一种机架式空调室内机
CN218600009U (zh) 热泵热水器
CN105066279A (zh) 一种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CN209897502U (zh) 密闭机柜背包式全空气换热装置
CN209978465U (zh) 风冷式制冷设备
CN211876187U (zh) 整体式空调
CN106949557B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211781528U (zh) 整体式空调
CN209877139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431862U (zh) 一种整体式蜗壳及空调器
CN218781456U (zh) 一种改进水侧换热器设置的热泵主机
CN110966755A (zh)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WO2020157824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1261057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6620017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6953269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接水盘组件、空调器
CN218764079U (zh) 用于降膜蒸发器的分配器和降膜蒸发器
CN211177156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6591994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1575531U (zh) 一种风机蜗壳结构及热泵热水器
CN219433468U (zh) 换热装置和空调器
CN216953244U (zh) 室内空调机
CN217558630U (zh) 一种用于离心风机的集流蜗壳机构
CN217635966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除湿机
CN216644346U (zh) 壁挂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