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57770A -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57770A
CN110957770A CN201811130213.0A CN201811130213A CN110957770A CN 110957770 A CN110957770 A CN 110957770A CN 201811130213 A CN201811130213 A CN 201811130213A CN 110957770 A CN110957770 A CN 110957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d
charging
equipment
wireless charging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302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1302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577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4067 priority patent/WO20200640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957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57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检测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若是,则建立两者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并从充电装置中选择满足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为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实现在一个充电装置可进行单独对每个发送线圈的工作控制,从而实现一个充电装置可以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功能,降低无线充电功能产品的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供电的方向上,对于实现快速方便的充电技术,当前的使用标准主要是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无线充电联盟)的Qi标准,该标准采用电磁感应方法,将电力从发送端线圈发出,通过非接触的方式传递到接收端线圈。
而目前的充电方式中,终端在进行无线充电时,基于Qi标准的实现中,电磁感应方法需要将发送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对齐,才能达到最高的传输效率,所以其只支持1个发送端和1个接收端同时工作。因而,为了使得接收端和发送端处于最佳效率线圈处。在相关技术中设计中,在发送端上设计多个线圈的方式来解决,但是这种结构的充电电路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最终还是仅选取发送端线圈和接收端线圈对齐的两个线圈进行电力传输。由于该标准只支持1对1同时工作的方式,使得即使有多个发送线圈,也不能充分利用,而多个发送线圈的设计只是为了便于确定效率较高的发送线圈,因此还是无法实现单个发送端同时对多个接收端充电或者是多个发送线圈同时对多个接收端充电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终端较多,这样的充电电路兼容多种接收端时其有效充电时间占比就会变小,并且整个无线充电过程中,较难以做到充电过程实时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目前的无线充电方式中无法实现一个无线充电器同时对多个终端充电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单独工作能力的发送线圈;
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位于无线充电范围内,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选择所述充电装置中满足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并设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所述设备状态包括主设备状态和从设备状态;
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以及所述设备状态控制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待充电设备和用于为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提供供电电源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单独工作能力的发送线圈;
所述充电装置检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
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位于无线充电范围内,则所述充电装置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所述充电装置选择满足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并设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所述设备状态包括主设备状态和从设备状态;
所述充电装置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检测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若是,则建立两者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并从充电装置中选择满足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为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实现在一个充电装置可进行单独对每个发送线圈的工作控制,从而实现一个充电装置可以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功能,降低无线充电功能产品的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给单个接收端无线充电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给多个接收端无线充电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设备接入从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端进入无线充电工作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端退出无线充电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温度监控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端温度监控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从设备停止时,主设备工作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从设备工作中断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目前,WPC组织和众多厂商为了解决接收端(即待充电设备)与发送端(即充电装置)之间难以确定位置的缺陷,通过采用在发送端设置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即发送线圈)或者是设置多套充电控制电路等的方式来实现,由于发送端具有较多叠放的线圈或者充电控制电路后,对于接收端来说,其放置位置的方式较为自由。当接收端进入发送端的有效充电范围内,发送端选择与接收端线圈对齐的线圈进行电力传输,也即无线充电过程中效率最高的线圈。发送端的控制电路对每个发送线圈进行轮询,以便确定哪个发送线圈对接收端线圈之间传输效率最高,从而选择该发送线圈与接收端进行无线充电。该发送端多线圈的方法也只是较方便的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线圈对齐。而在进入了充电过程后,发送端侧也只有1个线圈参与充电,即使此时再放入1个接收端,发送端也不会响应新入接收端的无线充电需求,从而使得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范围太过于局限单对单的使用。针对这样的充电限制,本发明通过在充电装置上的每个发送线圈上对应增加设置了电源管理单元,由充电装置中的电源管理单元进行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控制以及检测控制,从而选择对应的发送线圈为待充电设备提供电源;同时为了实现充电装置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过程实时监测,还在接收端上设置一个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接收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充电信息的交互,再由其中一个接收端反馈给发送端。基于上述的硬件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充电装置一对多的无线充电方法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于实现一对多的无线充电方法,可以是实现一个线圈对应多个设备的充电,也可以是实现多个线圈对应多个设备的充电,而多对多的过程则是选择与设备距离较近的一个作为该设备的主充电线圈。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参见图1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控制步骤包括:
S101:检测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
其中,该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具有用于与其他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的设备,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管理单元和至少一个具有单独工作能力的发送线圈,而所述管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发送线圈的独立充电工作,所述管理单元具体包括电源管理单元和充电管理单元。
进一步的,该步骤的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检测各个发送线圈的磁通是否产生变化;
若所述磁通产生了变化,则确定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已进入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
若所述磁通没有发生变化,则第二待充电设备不在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发送线圈会对外发送常态小功率信号,而当第二待充电设备进到充电装置的发送线圈的无线充电范围内时,其会感应发送线圈发送的常态小功率信号对应的磁场,这时发送线圈的磁通就会减少,这时则认为第二待充电设备是位于无线充电范围内的,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的方式是发送线圈一直处于小功率信号发送中或者间隔时间较短发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检测电压的突变或者功率的突变的方式来实现对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无线充电范围内的判断,当然对于该检测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
S102:,若步骤S101的检测结果为是,则建立第二待充电设备与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并设置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
在该步骤中,该设备状态包括主设备状态和从设备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当该第二待充电设备是该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的第一个待充电设备时,则将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设置为主设备状态,若不是,则设置为从设备,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设置也是可以的。
在该步骤中,对于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具体包括无线充电连接和通信连接,而无线充电连接是用于实现对第二待充电设备充电的链路,通信连接是用于实现充电装置与第二待充电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的链路。
S103:选择充电装置中满足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
S104: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发送线圈对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具体的,在对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具体是通过无线充电通信链路中的无线充电连接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设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为从设备状态时,在选择所述充电装置中满足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查询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是否存在设备状态为主设备的第一待充电设备;
若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将其自身的充电参数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给所述充电装置;
若不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则执行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状态从所述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给所述充电装置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管理单元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若存在,则将断开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建立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若不存在,则将其标注为异物,并继续执行下一个待充电设备的检测,直到所有通过身份验证信息的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返回继续对异物的充电检测。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充电通信链路获取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支持多设备充电;
若支持,则查询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是否存在设备状态为主设备的第一待充电设备;
根据查询的结果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
若不支持,则保持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连接,仅对其进行充电;或者是断开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连接,并设置其充电优先级为最低优先级,等待充电装置对支持多设备充电的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再启动对该不支持多设备充电的设备进行充电。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根据所述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支持多设备充电具体还可以是设置步骤S102中来实现,也即是说,在建立无线充电通信链路的同时还包括判断待充电设备是否具有支持多设备充电的功能,若具有,则在后续再有待充电设备进入无线充电范围后,若该待充电设备也是具有支持多设备充电的功能时,可以通过建立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链路实现信息的交互,仅保留一个待充电设备与充电装置通信连接即可,这样还可以降低充电装置的通信功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查询的结果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包括:
若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将其实时充电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至所述充电装置;
若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不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设置为主设备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无线充电过程的安全性能,在步骤S101之后,在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为异物;
若是,则确定所述异物所在的位置对应的发送线圈,并控制所述发送线圈持续发送所述异物的小功率信号,该小功率信号可以是采用短时间发送或间隔时间较长发送,用于标志异物。
直至异物从充电装置中移除后,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的发送,检测下一个待充电设备的进入。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调整所述发送线圈的发送功率,评估充电的传输效率;
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最终发送功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的所有待充电设备是否需要进行充电调整;
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对应的充电调整策略,并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调整控制。
所述检测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的所有待充电设备是否需要进行充电调整包括一下方式之一:
方式一,检测所述充电装置与各个待充电设备之间产生的温度值;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值;若是,则降低所述发送线圈的发送功率或者断开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并将所述发送线圈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该方式可以从充电装置一侧实现,也可以从待充电设备侧实现。
方式二,判断所述待充电设备是否满足断开充电的条件,所述条件包括接收到断开充电的请求和/或充电的传输效率小于预设值;若满足,则断开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并将所述发送线圈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若断开充电的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状态为主设备状态时,在断开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从所述充电装置中剩余的待充电设备中选择一个待充电设备,并将其设备状态调整至主设备状态,并建立调整后的主设备与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通过检测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若是,则建立两者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并从充电装置中选择满足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为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实现一个充电装置可分别对每个发送线圈的工作进行单独充电控制,从而实现一个充电装置可以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功能,降低无线充电功能产品的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同时通过待充电设备与待充电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实现所有待充电设备实时充电信息汇聚到一个作为主设备的待充电设备上发送给充电装置,充电装置根据该信息对各个待充电设备的充电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进一步的实现了充电装置一对多的无线充电,并且还提高了充电安全性和兼容性。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待充电设备21和用于为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提供供电电源的充电装置22,所述充电装置22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单独工作能力的发送线圈221,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22检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是否位于所述充电装置22的无线充电范围内;
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位于无线充电范围内,则所述充电装置22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与所述充电装置22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并设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的设备状态,所述设备状态包括主设备状态和从设备状态;
所述充电装置22选择满足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
所述充电装置22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所述发送线圈221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待充电设备23,这里的第一待充电设备23与第二待充电设备22可以是相同的终端,也可以是不同的,但是两者均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终端,两者在靠近一定距离后,可以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实现相互的信息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充电装置22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的设备状态设置为从设备状态时,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还用于查询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是否存在状态为主设备的第一待充电设备23;若存在,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和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23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将其自身的充电参数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23上报给所述充电装置22;
若不存在,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与所述充电装置22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的状态从所述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的充电参数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23上报给所述充电装置22之后,还包括:
充电装置22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的身份验证信息;
若存在,则将断开所述充电装置22与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23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建立所述充电装置22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若不存在,则将其标注为异物,并继续执行下一个待充电设备的检测,直到所有通过身份验证信息的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返回继续对异物的充电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22还用于通过所述无线充电通信链路获取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的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是否支持多设备充电;若支持,则查询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是否存在状态为主设备的第一待充电设备23;根据查询的结果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进行充电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22用于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23时,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和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23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将其实时充电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23上报至所述充电装置22;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不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23时,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21设置为主设备状态。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结构图,该系统中的第二待充电设备21和第一待充电设备23为相同的结构,具体包括接收线圈211、无线充电接收控制电路212、第一充电管理单元213和无线通信单元214;充电装置22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线圈221、电源转换电路222、无线充电发送控制电路223、第二充电管理单元224对应的电源管理单元225。
充电装置22的电源转换电路222将外接输入的电源转换为无线充电过程中所需要的供电电源;无线充电发送控制电路223用于与无线充电通信链路的通信,对通信过程的信息进行编解码控,及异物检测功能;第二充电管理单元224用于管理各个发送线圈221的发送功率管理及适配的待充电设备(即是第二待充电设备21和/或第一待充电设备23)进行信息管理;发送线圈221用于将交变电源转化为变化的磁场;电源管理单元225提供发送线圈221需要的交变电源及检测接收线圈211。电源管理单元225检测到有物体进入发送线圈221的充电范围内,通知第二充电管理单元224。第二充电管理单元224根据当前的状态,控制无线充电发送控制电路223进行相关的异物检测和信息交互,并根据交互的信息告知待充电设备该无线充电环境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功能;根据交互的结果,用于管理对应的发送线圈221或多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当充电装置22的发送线圈221充电结束后,将发送线圈221恢复默认状态。无线充电发送控制电路223可以是类似于WPC规范的控制器件;第二充电管理单元224可以由微处理器搭配的功能电路来实现,电源管理单元225可以是由直流转交流逆变电路和输出电源监测,可以实现某个频率的交流电源并对其电压值进行监测以及发送线圈221的温度监测来实现;发送线圈221可以是由铜线绕制或者柔性电路板印制的线圈,在一定的频率下达到某个电感感值。
待充电设备(即是第二待充电设备21和/或第一待充电设备23)的接收线圈211感应变化的磁场转化为交变电源;无线充电接收控制电路212将交变电源转化为直流电源、无线充电通信链路通信及通信过程的信息编解码;第一充电管理单元213管理充电过程的电源信息,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从设备角色;无线通信单元214用于传递信息。接收线圈211感应到电能后,第一充电管理单元213通过控制无线通信单元214搜索主设备,以便发现是否处于支持多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环境中,或在与充电装置22交互后,将无线通信功能置于主设备,以表明该无线充电环境支持多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接收控制电路212可以是类似于WPC规范的控制器件,还包含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的转换电路;接收线圈211可以是铜线绕制或者柔性电路板印制的线圈,在一定的频率下达到某个电感感值,并且该感值对于发送线圈产生的变化磁场可以实现最佳感应;第一充电管理单元213可以由微处理器和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以及接收线圈211环境的温度监测电路来实现;无线通信单元214可以是红外,蓝牙,近场通信NFC,WIFI或Zigbee等电路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充电装置检测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若是,则建立两者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并从充电装置中选择满足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为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实现在一个充电装置可进行单独对每个发送线圈的工作控制,从而实现一个充电装置可以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功能,降低无线充电功能产品的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下面结合具体的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无线充电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4所示,为发送端给单个接收端无线充电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无线充电系统具体包括接收端和发送端,而接收端指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待充电设备和第二待充电设备,并且该接收端是具有用于与其他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的设备;发送端指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是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单独工作能力的发送线圈和与发送线圈对应的电源管理单元、充电管理单元。
当无线充电发送端开始工作时,各个发送线圈的电源管理单元给对应的发送线圈提供常态小功率信号,并由发送线圈向外发射,并且电源管理单元会监测各个发送线圈的常态小功率信号所覆盖的有效充电范围内是否有抽电物体进入。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检测是否有抽电物体进入该步骤的实现方法有较多的方式,例如发送线圈的磁通的变化,若所述磁通产生了变化,则确定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已进入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
若所述磁通没有发生变化,则第二待充电设备不在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检测是否有抽电物体进入的方式还可以是检测电压的突变或功率的突变。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源管理单元检测到有抽电物体进入后,还包括通知充电管理单元,告知执行对抽电物体是否为异物的检测。
充电管理单元控制无线充电发送控制电路单元对有抽电物体进入的发送线圈进行异物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异物检测的方法具体如下:
充电管理单元通过无线充电发送控制电路与该抽电物体进行询问,如果得到响应,则认为该抽电物体是一个有效的充电接收端;
如果没有响应,则默认该抽电物体是异物。
当判断该物体是异物时,发送端做出异物提示,并要求该发送线圈的电源管理单元对该线圈进行异物存在小功率信号发送。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标志异物存在的小功率信号的发送方式是小功率信号发送采用短时间发送或间隔时间较长发送;
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的方式是发送线圈一直处于小功率信号发送中或者间隔时间较短发送。
在异物存在小功率信号发送期间,发送线圈的电源管理单元保持监测异物存在状态,一旦异物移除,就将发送线圈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
当抽电物体是一个可响应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时,发送端与接收端进行交互,获取接收端可支持的无线充电参数,例如电压、电流及功率等。
发送端根据可提供的无线充电参数及接收端的无线充电参数,选择合理的充电参数给接收端进行充电。同时,将通过发送端的无线充电发送控制电路与接收端的无线充电接收控制电路之间建立的通信链路称作为主无线充电通信链路。直至充电结束后,发送端将发送线圈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
实施例四:
若当前的应用场景是存在多个接收端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可能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多个接收端同时进入到发送端的无线充电范围内,这时可以直接通过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进行无线充电的建立,优选的在该建立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多个接收端中选择一个作为主设备,其他的作为从设备并与主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而主设备与发送端建立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另一种是,在发送端的无线充电范围内已经存在了接收端,并正在进行无线充电,这时有新的接收端进入了无线充电范围内时,其充电流程如图5所示。
当没有参与无线充电的发送线圈的电源管理单元检测到有新的抽电物体时,将该信息告知充电管理单元。
充电管理单元首先会判断是否有待充电设备的信息,如果没有,则暂时当作异物,待下一步再确认。而这里的待充电设备的信息是接收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预先获取到的。也即是说,在接收端在进入无线充电范围内之前,已通过无线通信功能预先与无线充电范围内的接收端建立了通信连接,会将信息发送给发送端。
在充电管理单元中没有待充电设备的信息,会有两种情况存在:
一种是,进入该发送线圈有效充电范围内抽电物体确实是异物;
另一种是,抽电物体是可以支持无线充电的接收端,但是该接收端并不支持多接收端同时充电方式,就不可能将接收端的信息通过主无线充电通信链传递给发送端,因为其不能与无线充电范围内的接收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预先将信息发送个发送端。
为了防止因是异物存在出现安全隐患时,此时该发送线圈发送异物存在小功率信号,待主设备的无线充电结束后再进一步确认。
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方式为优先,故而没有暂停主主设备的无线通电来进行异物判断,故而等待主设备的无线充电结束。
当主设备的无线充电结束后,充电管理单元将发送端无线充电控制电路切至该发送线圈,进一步确认是否是异物。
如果判断不是异物,但该接收端不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时,在其余接收端充电结束后再与该接收端进行无线充电。
如果判断为异物,发送端进行异物提示,以便用户将该异物移开,且该发送线圈将按异物存在小功率信号发送,直到异物被移除后,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
如果充电管理单元有待无线充电接收端的信息,则需要准备下一步待进行信息交互确认。这也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充电管理单元有通过主设备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上传的待充电接收端的信息,但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无线充电发送端的接收端信息串扰本发送端,而进入本发送端的抽电物体可能是某个异物;
另一种是进入是待充电的接收端。此时,有信息上传给发送端,说明抽电物体有可能是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的接收端。
充电管理单元保存各个正在无线充电的发送线圈的信息,暂停无线充电,将主设备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释放给待需要检测的发送线圈,以便进行异物确认。
如果确认是异物,则说明充电管理单元存有的信息是串扰到本发送端。发送端剔除该接收端信息,并将对应的发送线圈按异物存在小功率信号发送,待异物剔除后发送线圈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同时,发送端在主设备的无线通电通信链路恢复后,通知主设备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断开该待充电的接收端的无线通信连接。
当不是异物时,主设备的无线充电与待充电的接收端进行信息交互确认,确认充电管理单元中的信息与待充电的接收端是否一致。
如果充电管理单元没有该设备信息,那么就会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该接收端的信息还没有上传到发送端的充电管理单元中;
另一种是该接收端不支持多接收端进行无线充电功能,其信息无法上传给发送端的充电管理单元。
针对第一种情况,此时发送端将该接收端作为下一次待确认设备,同时记录该设备同位置确认次数,例如可以设置为两次确认。当超过确认次数后,默认该设备为不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按不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的场景来进行处理。
如果发送端和该接收端信息确认正确后,发送端的充电管理单元会要求该发送线圈发送某个基本的发送功率,例如5W,用来预估这个无线充电配组的传输效率,以便评估后续可传输的功率及选择较高效率的发送线圈。
当接收端跨越在多个发送线圈组合上时,经过信息确认后,会有跨越的发送线圈具有同样的接收端,选择传输效率较高的那一个配组的发送线圈作为传输,其他的发送线圈处于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并提示有设备处于跨越线圈进行无线充电。当所有的待无线充电接收端信息确认完毕后,将无线充电通信链路交回给主无线充电,多接收端开始进行无线充电。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正在进行无线充电的主无线充电接收端,有新接收端进入无线充电时其工作流程图,如图6所示。主无线充电接收端的无线通信功能有从设备加入时,就表明有潜在的接收端要进行无线充电。当从设备将其信息上传到主设备时,主设备将该信息通过无线充电通信链路上传给发送端。随后,在接收到发送端进行接收端信息确认要求后,主设备保持当前无线充电的状态,暂停无线充电,释放无线充电通信链路,依据用户体验或实验数据设置从设备信息确认时间,例如1秒。如果超时,则剔除从设备信息,断开该接收端的无线通信连接,并恢复无线充电通信链路,继续无线充电,并重新检测有无新的接收端加入。如果没有超时,则认为发送端与从设备成功建立了临时无线充电通信链路用于信息确认。重新恢复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同时从发送端获取信息确认结果。如果信息验证失败,则说明从设备不在该发送端的无线充电范围内,剔除该从设备的信息,断开其无线通信连接。如果信息验证成功,则把从设备加入无线充电组中,建立多接收端无线充电。
如图7所示,为接收端进入无线充电时的工作流程图。当待充电接收端的接收线圈进入到了无线充电范围内,即是感应到电能后,表示周围可能存在一个无线充电发送端产生的磁场。该接收端将其无线通信功能设置成从设备角色,以便寻找主设备。当接收端没有检测主设备时,会存在两种情况:
1、该无线充电环境中目前没有其他在充电的接收端;
2、该发送端被一个不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的接收端所适配,正在进行无线充电。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接收端在没有搜索到主设备后,首先会试着与发送端进行适配。如果适配失败,表示该变化的磁场无法与该接收端建立无线充电,那就有可能是第二种情况。
此时,接收端会一直重复与发送端进行适配,直到适配成功。如果接收端与发送端适配成功,也就是第一种情况,那么接收端与发送端建立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在建立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后,接收端与发送端进行交互,以便确认发送端是否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功能。
如果发送端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功能,那么此次建立的无线充电认为主无线充电,该接收端将其无线通信功能设置成主设备角色,以待其他接收端加入进行无线充电。如果发送不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功能,该接收端将关闭其无线通信功能。完成通信功能的设置后,接收端与发送端开启无线充电。
接收端搜索到主设备后,表明接收端可能进入一个可支持多接收端无线充电的环境中。接收端通过无线通信通道,将其相关的信息传递给主设备,由主设备通过无线充电通信链路传递给发送端,然后等待与发送端的信息确认。
如果在某段时间内没有等到发送端与该接收端进行信息确认的要求,则认为适配失败。该等待时间可以根据用户体验及发送端轮转时间来确定,例如可以设置为1秒。适配失败后,提示适配失败,继续重复下一次适配。当接收端与发送端在某段时间内建立临时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接收端与发送端进行信息交互确认。如果信息交互确认失败,那么说明有可能是无线通信功能出现串扰。接收端释放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提示适配失败;并将无线通信功能断开,重新再搜索其他主设备。如果信息确认成功,说明该接收端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功能。接收端释放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待所有待确认的接收端完成信息确认后,接收端开启无线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并不是一直都处于充电状态,当接收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接收端的充电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三种情况包括:
1、充电过程的传输效率小于某个值,例如70%;
2、接收端请求充电结束,例如充电充满时;
3、接收端信息交互中断,例如被移开。
出现这三种情况时,发送端认为接收端退出工作,然后按退出工作流程来操作,具体如图8所示。
如果是作为主设备的接收端移开,将该发送线圈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发送端就在剩下的无线充电配组中选择一个建立新的主设备无线充电及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一般的选择方法可以使充电效率较高的一组来建立主设备无线充电。
当不是作为主设备的接收端移开时,充电管理单元中剔除该设备信息,将发送线圈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在完成这些操作后,剩余的无线充电组合继续进行无线充电,直至所有的无线充电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在无线充电时,各个发送线圈的电源管理单元还需要监测各个线圈的发热状态,并将监测到的温度值传送给充电管理单元,具体过程如图9所示。充电管理单元判断温度是否超标。如果温度超标,充电管理单元从设备获取的功率,估算现在当前的充电效率。根据预先建立的功率效率关系,判断当前效率是否过低。如果当前效率过低,这说明发送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对齐效果较差或者线圈之间存在金属异物消耗功率发热使得温度上升,故而提示效率过低,并停止充电。如果效率在预设的功率效率关系内,这表明线圈自身功率耗损较高,需要降低传输功率,故而选择降低传输功率,此时的降低功率方法主要是选择降低电流。在进行降低传输功率前,判断当前功率是否已经是最小的功率。如果功率达到下限,则提示用户传输功率过低,停止充电。如果功率还有空间可调整,充电管理单元将告知接收端准备调整传输功率,接收端也根据调整后的功率来监控无线充电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不仅仅是发送端会对充电温度的监控,接收端同时可以监控,其监控过程如图10所示,接收端的充电管理单元检测接收线圈的温度,当检测到温度超标时,将接收到的无线充电功率参数传递给发送端,例如电压和电流。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无线充电功率参数计算相关效率并反馈给接收端。如果效率在允许的范围内,接收端就会请求发送端降低传输功率,一般默认是调整发送电流。并在功率调整后,等待一段时间,例如10秒,重新检测温度。由于发热引起的温度升高是一个渐变过程,即使调整功率了,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散热,温度才会降下来,再检测温度值才会反应功率调整带来的效果。如果效率过低,接收端提示效率过低,并告知发送端,该接收端停止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从设备充电结束或断开时,主设备的工作流程如图11所示。当从设备充电结束后,从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告知主设备其完成无线充电,主设备将该状态上传告知发送端,待发送端完成设置后,主设备断开该从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剔除其设备信息。或者主设备与从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中断,可能是从设备故障或者离开了当前无线充电范围,主设备就该状态告知发送端,随后剔除该从设备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作为从设备的接收端突然中断了无线充电时,其处理步骤如图12所示,首先表现为无法感应到变化的磁场,从而无法产生感应电能。这是因为无线通信的距离一般远大于应用充电的电磁感应距离,故而从设备离开无线充电的有效范围内,最先反应的是无法感应出电能。当接收端无法感应出电能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从设备被移开了发送端的有效充电范围;另一种情况是发送端的无线充电发送功能关断。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表明此次无线充电行为都被中断,故从设备关闭无线通信功能,结束此次无线充电工作。
当感应到电能,且与主设备的通信继续保持,那说明该无线充电工作正常,因而继续保持。当从设备与主设备通信中断,从设备需要与发送端建立新的通信连接。如果发送端此时与从设备建立新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那么从设备在与发送端建立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后,此时该接收端就转换为主设备,将其无线通信功能切换成主设备角色。随后,该接收端会接收其他从设备的无线通信的连接请求,建立新的无线充电组。从设备会在某一段时间内没有接收端到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建立的请求,在该时间后,从设备会试图去寻找新的主设备,以便加入新的无线充电组进行无线充电。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参见图13所示,该系统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通信总线103;
通信总线103用于实现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之间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检测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单独工作能力的发送线圈;
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位于无线充电范围内,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并设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所述设备状态包括主设备状态和从设备状态;
选择所述充电装置中满足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
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在实际应用中,处理器101在执行程序实现检测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处于无线充电范围内时,具体是检测各个发送线圈的磁通是否产生变化;若所述磁通产生了变化,则确定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已进入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若所述磁通没有发生变化,则第二待充电设备不在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
若所述设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为从设备状态时,在选择所述充电装置中满足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查询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是否存在状态为主设备的第一待充电设备;
若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将其自身的充电参数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给所述充电装置;
若不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则执行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状态从所述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给所述充电装置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管理单元中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若存在,则将断开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建立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充电通信链路获取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支持多设备充电;
若支持,则查询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是否存在状态为主设备的第一待充电设备;
根据查询的结果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
若不支持,则保持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连接,仅对其进行充电;或者是断开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连接,并设置其充电优先级为最低优先级,等待充电装置对支持多设备充电的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后,再启动对该不支持多设备充电的设备进行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查询的结果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包括:
若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将其实时充电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至所述充电装置;
若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不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设置为主设备状态。
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Compact Disc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其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无线充电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由可计算装置来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无线充电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不同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至少一个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装置,该计算机可读装置上存储有如上所示的计算机程序,本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可读装置可包括如上所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检测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若是,则建立两者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连接,并从充电装置中选择满足该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为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从而实现在一个充电装置可进行单独对每个发送线圈的工作控制,从而实现一个充电装置可以同时对多个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功能,降低无线充电功能产品的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可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单独工作能力的发送线圈;
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位于无线充电范围内,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并设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所述设备状态包括主设备状态和从设备状态;
选择所述充电装置中满足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
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设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为从设备状态时,在选择所述充电装置中满足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之后,还包括:
查询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是否存在状态为主设备的第一待充电设备;
若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将其自身的充电参数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给所述充电装置;
若不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则执行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状态从所述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给所述充电装置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管理单元中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若存在,则将断开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建立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若不存在,则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标志,保留至下一次的判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充电通信链路获取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性能参数;
根据所述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支持多设备充电;
若支持,则查询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是否存在状态为主设备的第一待充电设备;
根据查询的结果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查询的结果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包括:
若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将其实时充电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至所述充电装置;
若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不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设置为主设备状态。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位于无线充电范围内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为异物;
若是,则确定所述异物所在的位置对应的发送线圈,并控制所述发送线圈持续发送所述异物的小功率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调整所述发送线圈的发送功率,评估充电的传输效率;
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最终发送功率。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检测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的所有待充电设备是否需要进行充电调整;
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对应的充电调整策略,并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调整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的所有待充电设备是否需要进行充电调整包括:
检测所述充电装置与各个待充电设备之间产生的温度值;判断所述温度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值;若是,则降低所述发送线圈的发送功率或者断开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并将所述发送线圈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
或者,判断所述待充电设备是否满足断开充电的条件,所述条件包括接收到断开充电的请求和/或充电的传输效率小于预设值;若满足,则断开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并将所述发送线圈恢复常态小功率信号发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断开充电的所述待充电设备的状态为主设备状态时,在断开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从所述充电装置中的剩余的待充电设备中选择一个待充电设备的状态调整至主设备状态,并建立两者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
1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待充电设备和用于为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提供供电电源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单独工作能力的发送线圈;
所述充电装置检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范围内;
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位于无线充电范围内,则所述充电装置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并设置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所述设备状态包括主设备状态和从设备状态;
所述充电装置选择满足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的发送线圈;
所述充电装置通过建立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控制所述发送线圈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充电装置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设备状态设置为从设备状态时,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还用于查询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是否存在状态为主设备的第一待充电设备;
若存在,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将其自身的充电参数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给所述充电装置;
若不存在,则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与所述充电装置之间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状态从所述从设备状态切换至主设备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用于判断所述管理单元中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若存在,则将断开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建立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通信链路;若不存在,则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标志,保留至下一次的判断。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用于通过所述无线充电通信链路获取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的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确定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是否支持多设备充电;若支持,则查询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是否存在状态为主设备的第一待充电设备;根据查询的结果对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控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用于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时,建立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和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将其实时充电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上报至所述充电装置;在所述无线充电范围内不存在所述第一待充电设备时,将所述第二待充电设备设置为主设备状态。
16.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通信总线(103);
所述通信总线(103)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101)与所述存储器(102)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方法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01)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1811130213.0A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957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0213.0A CN110957770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9/114067 WO2020064024A1 (zh) 2018-09-27 2019-10-29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0213.0A CN110957770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57770A true CN110957770A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49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0213.0A Pending CN110957770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57770A (zh)
WO (1) WO202006402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9252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华乙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的装置、方法、中央处理器
CN113013998A (zh) * 2021-02-20 2021-06-22 京东数科海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无线充电桩、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7912A (zh) * 2020-07-14 2022-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7209A (zh) * 2014-03-10 2015-09-16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车载装置及充电方法
CN106993066B (zh) * 2017-02-28 2020-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12321B (zh) * 2017-03-02 2019-07-30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状态感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7912A (zh) * 2020-07-14 2022-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13937912B (zh) * 2020-07-14 2023-12-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12769252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华乙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的装置、方法、中央处理器
CN113013998A (zh) * 2021-02-20 2021-06-22 京东数科海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无线充电桩、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4024A1 (zh)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05257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vehicle control unit connected thereto
KR102589290B1 (ko) 무선 전력 송신 코일 형상 및 코일의 배치 방법
US10523062B2 (en) Multi-mod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me
EP2710707B1 (en) Power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power transmitter for communication with power receiver
EP3404796A1 (en) Wireless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EP2710706B1 (en)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to a plurality of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CN115051438A (zh) 无线电力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US20180138749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method, wireless power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802194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KR20160144190A (ko) 무선 충전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전력 관리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130293028A1 (en) Power 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non-intended object of power reception
US20180212470A1 (en) Wirelessly charging battery and wireless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JP6300465B2 (ja) 受電装置、受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957770A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70135443A (ko) 무선 전력 전송 방식 스위칭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27116A1 (zh) 终端的充放电方法以及充放电终端
CN108885504B (zh) 包括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鼠标垫以及鼠标
KR20170138271A (ko) 무선 전력 수신기의 동작 방법 및 무선 전력 송신기의 동작 방법
KR20170016171A (ko)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식별 방법 및 장치
KR20170077587A (ko) 유무선 전력 전송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80056181A (ko) 멀티 코일을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39256B1 (ko)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80006665A (ko) 무선 충전 기기를 이용한 전력 수집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JP2018033252A (ja)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給電システム及び受電方法
KR20160144173A (ko) 무선 충전 예상 시간 표시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