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9217B - 一种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9217B
CN110949217B CN201911381006.7A CN201911381006A CN110949217B CN 110949217 B CN110949217 B CN 110949217B CN 201911381006 A CN201911381006 A CN 201911381006A CN 110949217 B CN110949217 B CN 110949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rest
main support
main
handrail
seat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10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9217A (zh
Inventor
赵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10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49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49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9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53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 B60N2/76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in a recess of the cush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汽车座椅具有坐垫骨架、座椅坐垫和扶手装置。扶手装置安装在坐垫骨架上。扶手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中的能够收缩和伸展的主支架。主支架的上端连接有能够作为扶手使用的扶手板,扶手板上铰接有能够作为坐垫和扶手使用的坐垫扶手板。在主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坐垫扶手板叠放在扶手板上,并能够作为坐垫使用。在主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坐垫扶手板从扶手板上展开,坐垫扶手板与扶手板能够作为扶手使用。扶手装置具有扶手和坐垫的功能,从而使得安装了该扶手装置的汽车座椅具有更多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乘坐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生活中出行时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人们往往会非常注重乘车时的方便行和舒适感。
目前市场上一般汽车的后排座椅,通常采用靠背放倒式扶手,其将背靠放倒部分作为后排扶手。但背靠放倒部分是通过靠背比例分割形成,尺寸往往固定,从而使得靠背放倒式扶手的高度很难设计达到乘客要求的高度,而且在长度上尺寸受限,往往不符合乘客的需求,另一方面靠背放倒式扶手只能用于扶手,功能单一。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方便乘客出行和提高乘车舒适度的后排座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乘客出行和提高乘车舒适度的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扶手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中的能够伸展和收缩的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上端连接有能够作为扶手使用的扶手板,所述扶手板上铰接有能够作为坐垫和扶手使用的坐垫扶手板;在所述主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坐垫扶手板叠放在所述扶手板上,并能够作为坐垫使用;在所述主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坐垫扶手板从所述扶手板上展开,所述坐垫扶手板与所述扶手板能够作为扶手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扶手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坐垫面和扶手面;在所述主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坐垫面朝上;在所述主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扶手面朝上。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的坐垫骨架中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开口向上的收纳腔体,所述主支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收纳腔体中;在所述主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主支架收缩在所述收纳腔体内,所述扶手板遮盖在所述收纳腔体的开口上;在所述主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主支架的上端伸出于所述收纳腔体的上方,所述扶手板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具有主支架底座和至少一条主支架连杆,所述主支架底座安装在所述收纳腔体内,所述主支架连杆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主支架底座上,所述主支架连杆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扶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主支架连杆转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主支架连杆的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支架收缩的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主支架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主支架同步伸展和收缩的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收纳腔体中;在所述主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辅助支架收缩在所述收纳腔体内;在所述主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辅助支架的上端伸出于所述收纳腔体的上方,所述坐垫扶手板放置在所述辅助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坐垫扶手板的支撑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架具有辅助支架底座和至少一条辅助支架连杆,所述辅助支架底座安装在所述收纳腔体内,所述辅助支架连杆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辅助支架底座上;所述主支架和所述辅助支架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辅助支架伸展和收缩的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具有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铰接在所述主支架底座上,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扶手板上;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联动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辅助支架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底座位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两个端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上端与所述主支架底座上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下端与所述主支架底座上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所述辅助支架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辅助支架底座上;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下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辅助支架连杆的两个端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架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辅助支架连杆转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辅助支架连杆的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卡固件和卡止件,所述卡固件枢接在主支架底座上,所述卡止件设置在所述主支架连杆上;所述卡固件上设有卡块,所述卡止件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止槽和第二卡止槽,所述第一卡止槽位于所述第二卡止槽的下方;在所述主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卡块卡止在所述第一卡止槽内;在所述主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卡块卡止在所述第二卡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前方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坐垫扶手板中连接有能够伸缩的延长板;在所述主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延长板位于所述坐垫扶手板内;在所述主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延长板位于所述坐垫扶手板的前方,所述支撑装置支撑所述延长板。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坐垫骨架、座椅坐垫和上述中任一项所述扶手装置,所述座椅坐垫安装在所述坐垫骨架上,所述扶手装置中的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坐垫骨架上;在所述主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扶手板和所述坐垫扶手板位于所述座椅坐垫的一侧,所述坐垫扶手板和所述座椅坐垫一起作为坐垫使用;在所述主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扶手板和所述坐垫扶手板位于所述座椅坐垫的上方,所述坐垫扶手板与所述扶手板能够作为扶手使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扶手装置包括了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中的能够收缩和伸展的主支架。主支架的上端连接有能够作为扶手使用的扶手板,扶手板上铰接有能够作为坐垫和扶手使用的坐垫扶手板。在主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坐垫扶手板叠放在扶手板上,并能够作为坐垫使用。在主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坐垫扶手板从扶手板上展开,坐垫扶手板与扶手板能够作为扶手使用。该扶手装置通过主支架的伸展和收缩,能够分别用于扶手和坐垫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从而提高用户的乘坐体验。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具有坐垫骨架、座椅坐垫和扶手装置。安装了该扶手装置的汽车座椅具有更多的功能,方便了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扶手装置安装在坐垫骨架上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扶手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主支架收缩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主支架伸展后坐垫扶手板未展开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主支架伸展后坐垫扶手板展开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扶手板和坐垫扶手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扶手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扶手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主支架和辅助支架在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主支架和辅助支架在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延长板伸出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汽车座椅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扶手装置10,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100中的能够伸展和收缩的主支架2。
主支架2的上端连接有能够作为扶手使用的扶手板3,扶手板3上铰接有能够作为坐垫和扶手使用的坐垫扶手板4。
在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坐垫扶手板4叠放在扶手板3上,并能够作为坐垫使用。
在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坐垫扶手板4从扶手板3上展开,坐垫扶手板4与扶手板3能够作为扶手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扶手装置10在不影响车内空间和美观的情况下具有座椅和扶手灯多种功能,能够使用户乘车方便,提高乘车的舒适度。
该扶手装置10包括了能够收缩和伸展的主支架2。主支架2的上端安装有扶手板3,坐垫扶手板4铰接在扶手板3的前端。铰接可以为通过铰链连接或者通过枢转轴连接。坐垫扶手板4上设置了坐垫面41和扶手部42。由于坐垫扶手板4与扶手板3铰接,所以坐垫扶手板4能够相对扶手板3转动。当需要使坐垫扶手板4作为坐垫使用时,将坐垫扶手板4朝靠近扶手板3的方向转动,使坐垫扶手板4叠在扶手板3的上方即可。当需要使坐垫扶手板4作为扶手使用时,将坐垫扶手板4朝远离扶手板3的方向转动,使坐垫扶手板4转动到位于扶手板3的前方即可,此时坐垫扶手板4和扶手板3可以一同作为扶手使用。
可选择的,坐垫扶手板4也可以铰接在扶手板3的后端,此时,当坐垫扶手板4作为扶手使用时,坐垫扶手板4位于扶手板3的后方。
在汽车座椅100中设有坐垫骨架20,而该主支架2的下端可以直接铰接在坐垫骨架20上。也可以在坐垫骨架20上安装一个安装座1,然后主支架2的下端铰接在安装座1上。
本发明提供的扶手装置10通过主支架2的伸展和收缩,能够分别用于扶手和坐垫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从而提高用户的乘坐体验。
较佳的,如图2-6所示,坐垫扶手板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坐垫面41和扶手面42。在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坐垫面41朝上。在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扶手面42朝上。设置坐垫面41和扶手面42方便用户使用时区分,避免弄错,方便使用。
可选择的,坐垫面41和扶手面42都具有柔软性。
可选择的,坐垫面41和扶手面42的形状不同。
较佳的,如图2-6所示,扶手装置10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100的坐垫骨架20中的安装座1。安装座1具有开口向上的收纳腔体11,主支架2的下端安装在收纳腔体11中。
在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主支架2收缩在收纳腔体11内,扶手板3遮盖在收纳腔体11的开口上。
在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主支架2的上端伸出于收纳腔体11的上方,扶手板3位于安装座1的上方。
该扶手装置10包括了安装座1和主支架2。安装座1具有用于储放物品的收纳腔体11,主支架2的下端安装在收纳腔体11内。
而可选择的,如图5-7所示,主支架2可以由主支架底座2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主支架连杆22组成,其中主支架底座21连接在收纳腔体11上,而主支架连杆22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主支架底座21上,主支架连杆22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扶手板3上。当主支架2收缩时,主支架连杆22朝靠近主支架底座21的方向转动,从而扶手板3靠近收纳腔体11,并最终遮蔽收纳腔体11的开口。主支架2在收缩时能隐藏在收纳腔体11内,不影响美观。当主支架2伸展时,主支架连杆22朝远离主支架底座21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扶手板3远离收纳腔体11,收纳腔体11的开口打开。当然主支架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比如能够上下移动的折叠支架等,只要能实现伸展和收缩时带动扶手板3朝远离和靠近收纳腔体11移动即可。
该扶手装置10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在乘坐在汽车上的用户需要多增加一个坐垫时,用户可以下压主支架2,使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主支架2收缩时,主支架2朝靠近收纳腔体11的方向移动。因为扶手板3连接在主支架2的上端,所以扶手板3被主支架2带动靠近收纳腔体11。最终,扶手板3盖住收纳腔体11的开口。然后使坐垫扶手板4朝靠近扶手板3转动,令坐垫扶手板4叠在扶手板3的上方。此时,坐垫扶手板4能被用来当成坐垫使用。
在乘坐在汽车上的用户需要一个用于支撑手部的扶手时,用户可以拉动主支架2,使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主支架2伸展时,主支架2朝远离收纳腔体11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扶手板3远离收纳腔体11,并最终使扶手板3位于收纳腔体11的上方。然后将坐垫扶手板4朝远离扶手板3的方向转动展开。此时,坐垫扶手板4和扶手板3一同被当做扶手使用。
在乘坐在汽车上的用户需要储放物品时,也可以拉动主支架2,使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如此,主支架2带动扶手板3远离收纳腔体11移动,从而打开收纳腔体11的开口,从而可以将物品放入收纳腔体11内。然后在下压主支架2,使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如此,主支架2则带动扶手板3靠近收纳腔体11移动,使扶手板3遮蔽收纳腔体11的开口。
可选择的,坐垫扶手板4铰接在扶手板3的前端,坐垫扶手板4和扶手板3一同被当做扶手使用时,坐垫扶手板4位于扶手板3的前方。在该设计方式中,主支架2收缩时,主支架2的主支架连杆22向前转动。而主支架2伸展时,主支架连杆22向后转动。
可选择的,坐垫扶手板4铰接在扶手板3的后端,坐垫扶手板4和扶手板3一同被当做扶手使用时,坐垫扶手板4位于扶手板3的后方。该设计方式中,主支架2收缩时,主支架2的主支架连杆22向后转动。而主支架2伸展时,主支架连杆22向前转动。
本发明提供的扶手装置10包括安装座1和主支架2,安装座1具有开口向上的收纳腔体11,主支架2的下端安装在收纳腔体11中。主支架2的上端连接有扶手板3,扶手板3上铰接有坐垫扶手板4。在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主支架2位于收纳腔体11内,扶手板3遮蔽收纳腔体11的开口,坐垫扶手板4转动到叠在扶手板3的上方。此时坐垫扶手板4被当做坐垫使用,从而能够多增加一个座位。在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主支架2的上端伸出收纳腔体11,扶手板3位于安装座1的上方,坐垫扶手板4转动到位于扶手板3的前方。此时坐垫扶手部4和扶手板3被当做扶手使用,方便用户支撑手部。另一方面,主支架2伸展后,用户还能在收纳腔体11内放置物品。该扶手装置10通过主支架2的伸展和收缩,能够实现多种功能,方便用户使用,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乘坐体验。
优选的,如图2和图4-7所示,主支架2具有主支架底座21和至少一个主支架连杆22,主支架底座21安装在收纳腔体11内,主支架连杆22可转动的连接在主支架底座21上,主支架连杆22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扶手板3上。主支架2通过主支架连杆22的转动而实现伸展和收缩,结构简单,方便制造生产。
可选择的,主支架连杆22通过枢转轴与主支架底座21和扶手板3连接。
可选择的,主支架底座21安装在收纳腔体11内的侧壁上,在主支架底座2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主支架连杆22,两个主支架连杆22相互平行,从而使得连接在两个主支架连杆22上的扶手板3能保持水平放置。当主支架2伸展时,两个主支架连杆22朝收纳腔体11外侧转动,也即是说主支架连杆22朝远离主支架底座21的方向转动。当主支架2收缩时,两个主支架连杆22向朝收纳腔体11内侧转动,也即是说主支架连杆22朝靠近主支架底座21的方向转动。
可选择的,扶手装置10具有两个主支架2,两个主支架2分别对称设置在收纳腔体1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如此使得扶手板3的两侧各连接有主支架连杆22。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支架2能更稳固的支撑扶手板3。
优选的,如图2和图7所示,主支架底座2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主支架连杆22转动的第一限位块23,第一限位块23位于主支架连杆22的后方。将主动支架连杆22朝远离主支架底座21转动的方向定义为后方。则当主支架连杆22向后转动时,主支架连杆22转动到一定角度后抵靠在第一限位块23上,从而被第一限位块23限位,避免主支架连杆22转动到与安装座1触碰,而造成损伤。
可选择的,第一限位块23为柔性件,从而保护主支架连杆22,避免其碰撞损伤。
优选的,如图7所示,主支架底座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主支架2收缩的弹性复位件24,弹性复位件24与主支架连杆22连接。当主支架2伸展时,主支架连杆22朝远离主支架底座21的方向转动,弹性复位件24被拉伸产生弹力。当主支架2收缩时,主支架连杆22朝靠近主支架底座21的方向转动,而在主支架连杆22往回转动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24恢复原状,并对主支架连杆22产生拉力,从而可以拉动主支架连杆22转动。使得用户只需使用一个较小的力按压主支架2,然后弹性复位件24就会拉动主支架连杆22自动往回转动,实现驱动主支架2的收缩。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省力,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择的,弹性复位件24为弹簧件。
较佳的,如图2-7所示,安装座1上设置有能够与主支架2同步伸展和收缩的辅助支架5,辅助支架5的下端安装在收纳腔体11中。在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辅助支架5收缩在收纳腔体11内。在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辅助支架5的上端伸出于收纳腔体11的上方,坐垫扶手板4放置在辅助支架5上。辅助支架5的设置为坐垫扶手板4提供了额外的支撑,使得坐垫扶手板4的扶手部42朝上时,能够承受更多的重量。
可选择的,辅助支架5可以由辅助支架底座5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辅助支架连杆52组成,其中辅助支架底座51连接在收纳腔体11的内侧,而辅助支架连杆52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辅助支架底座51上。如此实现辅助支架5的伸展和收缩。当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辅助支架5也处于收缩状态,辅助支架连杆52朝靠近辅助支架底座51的方向转动,并最终位于收纳腔体11内。当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辅助支架5也处于伸展状态,其中,辅助支架连杆52朝远离辅助支架底座51的方向转动,并最终位于坐垫扶手板4的下方而支撑坐垫扶手板4。可选择的,在主支架2和辅助支架5之间设有联动杆6,使得主支架2伸展和收缩时,辅助支架5能自动跟随主支架2而伸展和收缩。或者在主支架2伸展和收缩时,再徒手操作使辅助支架5伸展和收缩。
优选的,如图2-5所示,辅助支架5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坐垫扶手板4的支撑框架7。在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支撑框架7位于扶手板3的下方。在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支撑框架7支撑坐垫扶手板4。该支撑框架7增大了与坐垫扶手板4的面积,使得辅助支架5能更稳定的支撑坐垫扶手板4。
可选择的,坐垫面41作为供用户乘坐的适用面,往往采用柔性材料,所以坐垫面41一般具有弧度,表面不平整。所以为了避免支撑框架7在支撑坐垫扶手板4时,使得坐垫扶手板4和扶手板3不平整,所以在支撑框架7上设置了容纳空间(未图示),用于让位坐垫面41,从而使得用户在扶手面42放置手部使更舒适。也避免了坐垫面41与支撑框架7接触,而损坏坐垫面41。
优选的,如图3和图7-11所示,辅助支架5具有辅助支架底座51和至少一条辅助支架连杆52,辅助支架底座51安装在收纳腔体11内,辅助支架连杆52可转动的连接在辅助支架底座51上。主支架2和辅助支架5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辅助支架5伸展和收缩的联动机构6。联动机构具有第一联动杆61和第二联动杆62,第一联动杆61铰接在主支架底座21上,第一联动杆61的上端铰接在扶手板3上。第二联动杆6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联动杆上61,另一端铰接在辅助支架连杆52上。用在主支架连杆22和辅助支架连杆52之间设置联动机构的方式实现联动,该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和生产。
可选择的,第一联动杆61通过安装铰链或枢转轴的方式实现铰接。同样的,第二联动杆62也通过安装铰链或枢转轴的方式实现铰接。
可选择的,将主支架连杆22远离主支架底座21转动的方向定义为后方。当主支架2伸展时,主支架连杆22向后转动,而辅助支架连杆52向前转动。当主支架2收缩时,主支架连杆22向前转动,而辅助支架连杆52向后转动。
主支架2位于辅助支架5的的后方。主支架连杆21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扶手板3上,主支架连杆21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主支架底座21上。辅助支架连杆52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辅助支架底座51上。而第一联动杆61铰接在主支架底座21上,其中主支架底座21位于第一联动杆6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第二联动杆6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联动杆61的下端,另一端铰接在辅助支架连杆52上,且位于辅助支架连杆52的上端和下端之间。
当用户拉动扶手板3时,扶手板3带动主支架连杆22和第一联动杆61的上端向后转动,从而使第一联动杆61的下端向前推第二联动杆62。又因为第二联动杆62连接在辅助支架连杆52上,所以第二联动杆62推动辅助支架连杆52向前转动,从而使得辅助支架5跟随主支架2伸展。
当用户下压扶手板3时,扶手板3带动主支架连杆22和第一联动杆61的上端向前转动,从而使第一联动杆61的下端向后拉第二联动杆62。从而拉动辅助支架连杆52向后转动,从而使得辅助支架5跟随主支架2收缩。
可选择的,第一联动杆61也可以铰接在辅助支架底座51上,此时第二联动杆62与主支架连杆52铰接。
可选择的,扶手装置10具有两个辅助支架5,两个辅助支架5分别对称设置在收纳腔体1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如此使得支撑框架7的两侧各连接有辅助支架连杆52。两个对称设置的辅助支架5能更稳固的连接支撑框架7。
优选的,如图7-11所示,主支架底座21位于第一联动杆61的两个端部之间,其中,第一联动杆61的上端与主支架底座21上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联动杆61的下端与主支架底座21上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辅助支架连杆52的下端铰接在辅助支架底座51上。第二联动杆6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联动杆61的下端,另一端铰接在辅助支架连杆52的两个端部之间。根据杠杆原理,在第一联动杆61连接在主支架底座21上时,使第一联动杆61的上端到主支架底座21的铰接点的距离大于第一联动杆62的下端到主支架底座21的铰接点的距离,如此用户在下压和拉动扶手板3使主支架2带动辅助支架5收缩和伸展时更省力。
优选的,如图7所示,辅助支架底座5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辅助支架连杆52转动的第二限位块53,第二限位块53位于辅助支架连杆52的前方。辅助支架连杆52在朝远离收纳腔体11的方向转动到一定角度时会被第二限位块53阻挡,从而限制了辅助支架连杆52的转动角度。避免辅助支架连杆52转动的角度过大与安装座1碰撞损坏。
优选的,如图3和图8-11所示,主支架2上设置有锁止机构9,锁止机构9包括卡固件91和卡止件92,卡固件91枢接在主支架底座21上,卡止件92设置在主支架连杆22上。卡固件91上设有卡块911,卡止件9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止槽921和第二卡止槽922,第一卡止槽921位于第二卡止槽922的下方。
在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卡块911卡止在第一卡止槽921内;
在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卡块911卡止在第二卡止槽922内。
该锁止机构9用于在主支架2处于收缩和伸展状态时,锁止主支架2,使其固定不动。其主要包括了卡固件91和卡止件92。卡固件91通过转轴枢接在主支架底座21上,在转轴上套有复位弹簧。卡固件91的一端设有朝卡止件92延伸的卡块911。另一端连接有可以拉动卡固件91摆动的连接绳93。在扶手板3上设有开关94,开关94与连接绳93连接。
卡止件92设置在主支架连杆22与主支架底座21的连接处,也即是说连接在主支架连杆22的底端。而主支架连杆22的底端通过枢转轴枢接在主支架底座21上。卡止件92成圆形板或圆弧板,在卡止件92的边缘上凹陷有第一卡止槽921和第二卡止槽922,第一卡止槽921和第二卡止槽922间隔设置。当主支架连杆22转动时,卡止件92会以主支架连杆22上的枢转轴为中心转动。
当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卡块911卡止在第一卡止槽921内,此时整个主支架2被锁止,不能转动。
当需要主支架2伸展时,先拉动扶手板3上的开关94,开关94带动连接绳93,从而拉动卡固件91,使卡固件91绕着转轴摆动,从而使得卡块911从第一卡持槽921中脱离,而复位弹簧压缩。此时主支架2解除锁止,然后转动主支架连杆22,使得主支架2伸展。主支架连杆22转动会带动卡止件92转动,使得第二卡止槽922靠近卡块911。当第二卡止槽922与卡块911对齐时,复位弹簧对卡固件91施加作用力,推动卡固件91摆动,使卡块911进入到第二卡止槽922内。此时,主支架2在伸展状态时被锁止,从而保持伸展状态。
当需要收缩主支架2时,再次拉动扶手板3上的开关94,使卡块911从第二卡止槽922内脱离,解除主支架2在伸展状态下的锁止,然后再转动主支架连杆22。
较佳的,如图1-2和图12所示,安装座1的前方设置有支撑装置30。坐垫扶手板4中连接有能够伸缩的延长板8。在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延长板8位于坐垫扶手板4内。在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延长板8位于坐垫扶手板4的前方,支撑装置30支撑延长板8。延长板8的设置延长了坐垫扶手板4的长度,使得坐垫扶手板4上能放置更多的物品,使用更方便。支撑装置30用于支撑延长板8,使得延长板8能承载更多的重量。
可选择的,在坐垫扶手板4中具有一个开口朝向支撑装置30的容纳槽(未图示),而延长板8则位于容纳槽内并与容纳槽滑动连接。延长板8可以在容纳槽内滑动。延长板8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只要能在坐垫扶手板4中伸出和收缩即可。
如图1-1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100,包括坐垫骨架20、座椅坐垫40和上述中任一项扶手装置10,座椅坐垫20安装在坐垫骨架40上,扶手装置10中的安装座1安装在坐垫骨架20上。
在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扶手板3和坐垫扶手板4位于座椅坐垫40的一侧,坐垫扶手板4和座椅坐垫40一起作为坐垫使用。
在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扶手板3和坐垫扶手板4位于座椅坐垫40的上方,坐垫扶手板4与扶手板3能够作为扶手使用。
扶手装置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中关于扶手装置10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该扶手装置10使得汽车座椅具有了坐垫、扶手和储物的功能,丰富了汽车座椅100的使用,使得乘坐的用户出行更方便,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乘车体验。
可选择的,汽车座椅100中包括了两个座椅坐垫40,扶手装置10设置在两个座椅坐垫40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扶手装置包括了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中的能够收缩和伸展的主支架。主支架的上端连接有能够作为扶手使用的扶手板,扶手板上铰接有能够作为坐垫和扶手使用的坐垫扶手板。在主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坐垫扶手板叠放在扶手板上,并能够作为坐垫使用。在主支架处于伸展状态时,坐垫扶手板从扶手板上展开,坐垫扶手板与扶手板能够作为扶手使用。扶手装置具有扶手和坐垫的功能,从而使得安装了该扶手装置的汽车座椅具有更多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乘坐体验。
在该扶手装置中还包括了具有收纳腔体的安装座,安装座安装在坐垫骨架上,在主支架伸展后,收纳腔体的开口打开,使用户能在收纳腔体内放置物品,丰富了扶手装置的功能,提高用户的乘坐体验。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具有坐垫骨架、座椅坐垫和扶手装置。安装了该扶手装置的汽车座椅具有更多的功能,方便了用户使用。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100)中的能够伸展和收缩的主支架(2);
所述主支架(2)的上端连接有能够作为扶手使用的扶手板(3),所述扶手板(3)上铰接有能够作为坐垫和扶手使用的坐垫扶手板(4);
所述坐垫扶手板(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坐垫面(41)和扶手面(42);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坐垫扶手板(4)叠放在所述扶手板(3)上,并能够作为坐垫使用,所述坐垫面(41)朝上;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坐垫扶手板(4)从所述扶手板(3)上展开,所述坐垫扶手板(4)与所述扶手板(3)能够作为扶手使用,所述扶手面(42)朝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装置(10)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座椅(100)的坐垫骨架(20)中的安装座(1);
所述安装座(1)具有开口向上的收纳腔体(11),所述主支架(2)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收纳腔体(11)中;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主支架(2)收缩在所述收纳腔体(11)内,所述扶手板(3)遮盖在所述收纳腔体(11)的开口上;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主支架(2)的上端伸出于所述收纳腔体(11)的上方,所述扶手板(3)位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2)具有主支架底座(21)和至少一条主支架连杆(22),所述主支架底座(21)安装在所述收纳腔体(11)内,所述主支架连杆(22)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主支架底座(21)上,所述主支架连杆(22)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扶手板(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底座(2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主支架连杆(22)转动的第一限位块(23),所述第一限位块(23)位于所述主支架连杆(22)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底座(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支架(2)收缩的弹性复位件(24),所述弹性复位件(24)与所述主支架连杆(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主支架(2)同步伸展和收缩的辅助支架(5),所述辅助支架(5)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收纳腔体(11)中;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辅助支架(5)收缩在所述收纳腔体(11)内;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辅助支架(5)的上端伸出于所述收纳腔体(11)的上方,所述坐垫扶手板(4)放置在所述辅助支架(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架(5)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坐垫扶手板(4)的支撑框架(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架(5)具有辅助支架底座(51)和至少一条辅助支架连杆(52),所述辅助支架底座(51)安装在所述收纳腔体(11)内,所述辅助支架连杆(52)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辅助支架底座(51)上;
所述主支架(2)和所述辅助支架(5)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辅助支架(5)伸展和收缩的联动机构(6);
所述联动机构具有第一联动杆(61)和第二联动杆(62),所述第一联动杆(61)铰接在所述主支架底座(21)上,所述第一联动杆(61)的上端铰接在所述扶手板(3)上;
所述第二联动杆(6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联动杆上(61),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辅助支架连杆(5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底座(21)位于所述第一联动杆(61)的两个端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联动杆(61)的上端与所述主支架底座(21)上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联动杆(61)的下端与所述主支架底座(21)上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辅助支架连杆(52)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辅助支架底座(51)上;
所述第二联动杆(6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联动杆(61)的下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辅助支架连杆(52)的两个端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架底座(5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辅助支架连杆(52)转动的第二限位块(53),所述第二限位块(53)位于所述辅助支架连杆(52)的前方。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2)上设置有锁止机构(9),所述锁止机构(9)包括卡固件(91)和卡止件(92),所述卡固件(91)枢接在主支架底座(21)上,所述卡止件(92)设置在所述主支架连杆(22)上;
所述卡固件(91)上设有卡块(911),所述卡止件(9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止槽(921)和第二卡止槽(922),所述第一卡止槽(921)位于所述第二卡止槽(922)的下方;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卡块(911)卡止在所述第一卡止槽(921)内;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卡块(911)卡止在所述第二卡止槽(922)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前方设置有支撑装置(30);
所述坐垫扶手板(4)中连接有能够伸缩的延长板(8);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延长板(8)位于所述坐垫扶手板(4)内;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延长板(8)位于所述坐垫扶手板(4)的前方,所述支撑装置(30)支撑所述延长板(8)。
13.一种汽车座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骨架(20)、座椅坐垫(40)和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扶手装置(10),所述座椅坐垫(40)安装在所述坐垫骨架(20)上,所述扶手装置(10)中的安装座(1)安装在所述坐垫骨架(20)上;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扶手板(3)和所述坐垫扶手板(4)位于所述座椅坐垫(40)的一侧,所述坐垫扶手板(4)和所述座椅坐垫(40)一起作为坐垫使用;
在所述主支架(2)处于伸展状态时,所述扶手板(3)和所述坐垫扶手板(4)位于所述座椅坐垫(40)的上方,所述坐垫扶手板(4)与所述扶手板(3)能够作为扶手使用。
CN201911381006.7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 Active CN110949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1006.7A CN110949217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1006.7A CN110949217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217A CN110949217A (zh) 2020-04-03
CN110949217B true CN110949217B (zh) 2021-02-19

Family

ID=69984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1006.7A Active CN110949217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4921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9096A (en) * 1999-12-06 2000-10-31 Princ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at cushion and tray assembly
GB2412849A (en) * 2004-04-08 2005-10-12 Nissan Technical Ct Europ Ltd Vehicle seat assembly
JP2006240553A (ja) * 2005-03-04 2006-09-14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のシート構造
JP6806989B2 (ja) * 2016-08-03 2021-01-0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N206031135U (zh) * 2016-08-24 2017-03-22 格拉默车辆内饰(上海)有限公司 棘轮式扶手结构
CN107928212A (zh) * 2017-12-24 2018-04-20 玉林市玉州区万通华信科技服务部 一种改进型园林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217A (zh) 2020-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83022B2 (ja) 格納式テーブル
JP2948476B2 (ja) スクリーン付き乗客座席
EP2616311B1 (en) A children's push chair frame assembly
GB2380933A (en) A foldable seating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WO2006052460A2 (en) Vehicle seating apparatus
US6679779B2 (en) Structure for an infant's rocket
WO2014012438A1 (en) A vehicle seat
JP2005502519A (ja) 自動車用座席
CN107334303B (zh) 用于椅子的椅背的可调整背部支撑组件
US20040245833A1 (en) Safety headrest for a motor vehicle
WO2005095210A1 (en) Reclining seat
CN110949217B (zh) 一种扶手装置和汽车座椅
CN215652136U (zh) 手扶组件、靠扶组件及轮椅
JP3969929B2 (ja) フットレスト付き椅子
CN208646952U (zh) 带有顶棚调节结构的童椅
WO2012006941A1 (zh) 乘客座椅和组合坐卧两用座椅单元、多用座椅单元
JP3767989B2 (ja) クロスシート
CN219446791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20236444U (zh) 矮座高零靠墙的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矮座高零靠墙座椅
JP6097999B2 (ja) 車両用乗員移乗装置
CN108454687A (zh) 可切换单双座的多功能童车
KR100197259B1 (ko) 차량용 보조시트 폴딩장치
KR20080022622A (ko) 차량용 다기능 의자
JP709930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12336106B (zh) 一种折叠椅及折叠轮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